DB32/T 4020-2021 江苏省绿色城区规划建设标准.pdf

DB32/T 4020-2021 江苏省绿色城区规划建设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 4020-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0112
下载资源

DB32/T 4020-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020-2021 江苏省绿色城区规划建设标准.pdf

ICS 91.020 CCS P50

tandard for Green urban area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日 前言II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5 城市设计 6 环境保护与修复 绿色建筑. 绿色交通, 能源高效利用 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1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2 信息化管理

前言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城市设计 6 环境保护与修复 7 绿色建筑. 8 绿色交通GB/T 37662.2-2019标准下载, 9 能源高效利用 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1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2 信息化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规定、城市设计、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能源高 资源可持续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省级绿色城区的建设,小城镇和其他类型城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作

绿色城区greenurbanarea 以美丽宜居为导向,在城市设计、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建设、交通组织、能源资源利用、信 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发展要求进行统筹策划、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中 地区。

3.2 生态修复ecologicalremediation 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 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3.3 绿色建筑运营后评估postoccupancyevaluationforgreenbuilding 对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施效果、建成使用满意度及人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估的 术工作。 3.4 集中式二次增压供水centralizedsecondarypressurizedwatersupply 以城区为对象,在所需供水压力相近似的片区集中设置城市二次增压供水泵站的方式。 3.5 海绵体spongefacilities 具有渗透、滞蓄、净化、回用、排水等功能的城市绿地、湿地、天然或人工建设的景观水体等。 3.6 城市信息模型(CIM)cityinformationmodeling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物理城市的数字化建模 并融合了城市治理数据和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4基本规定

生态修复ecologicalremediation 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 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绿色建筑运营后评估postoccupancyevaluationforgreenbuilding 对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施效果、建成使用满意度及人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估 工作

4.1绿色城区应具有明确的规划用地范围,在相应范围内开展建设工作 4.2绿色城区建设包括统筹策划、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三个主要阶段。 4.3城区统筹策划阶段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对城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和评估工作; 4.3.2 制定城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开展城区碳排放计算分析并形成碳排 放清单; 4.3.3在上位规划指引下,开展绿色城市设计,同步编制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 绿色本通一国出密物全利用然主硕规划

4.3.4建立涵盖空间优化、环境保护、绿色建筑、交通组织、能源资源利用、信息化管理等内容的绿 色城区建设指标体系:

建立涵盖空间优化、环境保护、绿色建筑、交通组织、能源资源利用、信息化管理等内容的绿 设指标体系; 结合项目特点和规划建设时序,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路径、重点项目和保障机 绿色城区建设实施方案。

4.4.1城区应对照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工作,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项目应按绿色发展指标要 和建设方案

4.4.2城区所有道路、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项目应执行绿色施工相关规范标准。 4.5绿色城区应定期开展运营后评估,可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统计数据,评估城区重点工作的建设 进展与运营成效,有条件的城区可开展碳排放核算并形成报告。

4.4.2城区所有道路、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项目应执行绿色施工相关规范标准。

5.1.1绿色城区应遵循整体推进、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绿色城市设计落 实上位规划、统筹建筑布局、塑造特色风貌、营造公共开放空间、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5.1.2城区应建立多学科协同的城市设计体系,统筹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能源、水资源、固废资源、 录色交通、产业与经济等各项研究,优化城市设计方案,建立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指标值,明确本地 特色指标,提出实施的近远期建设计划和指标落地的政策保障。 5.1.3城区应构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网络,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做好保护、传承、利用。 5.1.4城区应对重点地段、重点类型建筑风貌进行控制,一般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参照重点地段 正晟风编班和控制

1.4城区应对重点地段、重点类型建筑风貌进行控制,一般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参照重点 展风貌研究和控制。

5.2.1城区应根据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相应层级的公共中心。

5.2.2城区应根据区位特征、主导功能、开发要求确定适宜的街区尺度和开发强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a)商业办公功能为主的街区尺度宜在150m以内;住宅功能为主的街区尺度以支路网密度和适宜的整 体开发规模为依据,街区尺度宜在250m以内;工业功能为主的街区尺度应依据相关产业门类生产 需要确定,无特殊要求时街区边长尺度宜不超过350m; o)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周边500m或公交走廊影响区域内,可实施高强度和高密度开发,采用小街区 密路网布局

5.2.3城区宜设置混合功能街区JJF 1245.4-2019 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 特殊要求和安全要求,城区地块或建筑宜实施功能混合利用。

5.2.5城区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可与交通、商业、防灾、公用

密结合。有条件的城区可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5.3.1城区应营造均好性、连续性、可达性的公共开放空间,单个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不应小于300m

a)社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宜布置在居住区步行500m能到达的范围内; b)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宜布置在居住区步行1000m能到达的范围内; c)加强绿廊构建,实现城市绿地广场的贯通,形成均衡布局、整体串联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d)在绿地和广场中T/CECS653-2019 铝合金电力电缆工程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宜增加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文化、体育、游憩等复合功能设施。 5.3.3 城区应形成连续的开散空间和通风廊道,通风廊道的宽度不小于50m。 5.3.4 城区宜根据污染源和防护对象的不同,通过开放空间的布局加强对污染物的防护,

5.4.1应结合城区主导功能和人口结构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优化配置。

a)为城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宜结合轨道交通和公交枢纽站点在交通便捷的区域中心地带设置,形成公共 设施中心,保证实现居民在步行30分钟、自行车10分钟、机动车5分钟以内可达: b)居住社区级公共设施宜在步行15分钟或自行车5分钟内到达; c)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宜在步行5分钟内到达; d)实现公共交通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应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周边300m范围内有公交站点的设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