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342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408-2021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5.3隔震支座与结构的连接

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

5.4.1本条文目的为确保地震时,竖向隔震缝不会阻

上部结构的相对自由水平运动。设置一定宽度的隔震缝,对于隔 震作用发挥至关重要。当缝宽受限时建标 155-2011 煤炭工业露天矿建设标准,可在隔震建筑之间设置阻 尼器以减少位移,防止隔震建筑之间发生碰撞。施工过程中,常常 发生隔震缝宽度预留不足或空间被填充封死。因此施工过程中必 须保证隔震沟宽度和空间清空,并进行重点检查

5.4.2隔震层水平隔离缝的缝高,除考虑竖向荷载导致的隔

竖向变形外,尚应考虑隔震支座水平变形时的竖向变形、徐变 温度变化等影响因素。当设置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 平滑移垫层。隔离缝应设置措施防水、防潮、防止异物进入

下不应与下部结构发生碰撞,此外,电梯井悬吊部分上下端之间 的相对水平位移与悬吊部分的高度之比,对于混凝土结构不宜 大于1/400,对于钢结构不宜大于1/200

5.5穿越隔震层的固定设施和管线

5.5.1工程实践中,门厅入口、楼梯扶手等的细部措施容易忽略, 地震时会导致破坏,影响人员疏散。一般情况下,应考虑罕遇地震 作用下可能的阻挡和碰撞;对特殊设防类建筑,尚应考虑极罕遇地 震作用下可能的阻挡和碰撞。

5.5.3隔震建筑中穿越隔震层的燃气、有害介质等管道,当

连接措施不到位,地震时发生破坏,将会造成介质泄漏,引发火灾、 爆炸等严重的次生灾害,后果严重。因此,对于该类型管道的柔性 处理措施必须采用柔性接头或柔性连接段等可靠性高的处理措 施,保证地震时隔震建筑的管道能够发挥正常使用功能。

5.5.4预留了水平变形量的柔性导线,在地震时能够不阻碍隔震 层水平运动,同时不会发生破坏而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

5.5.4预留了水平变形量的柔性导线,在地震时能够不阻碍隔震

5.6.1当结构考虑温度变化的作用时,由于隔震层比抗震结构具 有更好的变形协调能力,使隔震层顶板的温度应力相比抗震结构 更容易得到释放;伸缩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隔震建筑上部结构的 整体性,因此,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使结构在伸缩缝处不致发生不 利碰撞。对特殊设防类建筑,尚应考虑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 在伸缩缝处不致发生不利碰撞。

.7.1隔震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影响隔 建筑在地震中正常发挥隔震功能的状况,因此必须设置能够使 员和设备进出进行检查的出人口。

5.7.2隔震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影可

5.7.3隔震建筑的标识应醒目,标识内容应简单明了,标

6.1.5本条考虑了高层及复杂隔震结构隔震支座在风

他荷载作用下的不利受力状态。竖向荷载作用计算时,宜考虑不 同隔震支座竖向变形差异引起的结构附加内力

.3.1隔震层顶部楼盖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以有效传

隔震层上、下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并有效协调隔震层整 体位移。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件,应能传 递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产生的最大水平剪力和弯 矩,以保证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能够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与隔 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相连的支墩、支柱等还应计算抗冲切和局部 承压。

对框架柱、抗震墙的弯矩进行放大;根据“强剪弱弯”的原则,对框 架柱、框架梁及抗震墙、连梁的剪力进行放大。同时,对重要结构 构件(如转换柱、角柱等),考虑到受力复杂,对其剪力及弯矩进行 放大,以增大结构的安全性。

6.3.12、6.3.13对中间层隔震结构,在进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调 整时,以隔震层为界分段进行。

5.3.12、6.3.13对中间层隔震结构,在进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1

3.13对中间层隔震结构,在进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调

时,以隔震层为界分段进行。

6.3.16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 延性要求。本标准采用设防地震设计,框架柱轴压比公式中引入 轴压比调整系数,使计算结果与多遇地震下的结果保持一致,实 现与其他现行设计标准的衔接。在计算柱轴压力设计值时,需考 虑荷载和作用的分项系数。对于抗震墙,墙肢轴压比取重力荷载 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肢的全截面面积和混 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与现行设计标准的计算方 法是一致的。

6.3.18隔震层上部结构采用抗震墙结构类型时,上部抗震墙和 隔震支座的连接一般均需通过转换梁来传递内力。为此,应保证 设防地震作用下转换梁的弹性状态,并提高梁上下纵向钢筋的最 小配筋率以保证其承载力和延性。转换梁的转换次数也不宜大于 3,以便有效传递竖向荷载。转换梁按关键构件设计。

6.3.20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上部钢结构的底

6.3.20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上部钢结构的底

层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便有效的传递隔震层上、下 构的内力和变形,此时不应采用偏心支撑,宜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可

6.3.21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下部结构应具

6.3.21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下部结构应具备足够的 承载力和刚度,以稳定的支撑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为保持下部结 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除了直接支撑隔震支座的相关构件,还应将 隔震建筑投影外延一跨范围提高抗震等级

7.1.1对大跨屋盖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有效降低屋盖和支承结 构的地震反应、缓解超长结构的温度效应,近年来已在工程实践中 得到了应用。大跨屋盖建筑常用的隔震方式有基底隔震和屋盖隔 震两种,也可采用将两种隔震方式组合的形式。将隔震装置设置 在结构基础顶部的基底隔震方式较为常见,也可将隔震装置与钢 支座相结合设置在屋盖结构的支座处而形成屋盖隔震方式。当大 跨屋盖由多(高)层结构支承且能够形成完整基底隔震层时,其设 计计算方法与前面各章节相同,大跨屋盖建筑屋盖隔震及屋盖计 算分析应按本章节的规定进行。由于大跨结构本身的特点,屋盖 隔震往往对天跨屋盖受力有较大影响,基底隔震时难以形成常规 隔震设计具有的完整隔震层,因此对这类结构的隔震设计应做出 专门的规定。 7.1.2隔震层可由隔震支座、阻尼装置、抗拉装置和抗风装置组 成。目前橡胶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相对比较成熟,应用广泛,在 基底隔震时宜优先采用。抗风装置一般用于风荷载较大的地区, 风荷载的频繁作用易造成装置失效,需重视其更换的方便性。 7.1.3大跨屋盖建筑由于长度较大,在温度效应作用下可能会有 较大的变形。设计中应对此进行专门的分析,控制隔震装置的变 形。例如对于隔震橡胶支座,其温度变形量宜控制在支座直径的 5%以内,并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混凝土干缩引起的 变形。 对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水平推力的大跨屋盖,宜采 取设置承受水平拉力的构件,加强屋盖或支承结构的平面内刚度

7.2.1历次震害现象已经表明,大跨空间结构的支座往往是体系 抗震设计的薄弱环节,易率先破坏。为了保障大跨屋盖结构在强 震下的可靠性,应对隔震支座进行罕遇地震组合下的强度和变形 验算,对于特殊设防类大跨屋盖建筑,还应对隔震支座进行极罕遇 地震组合下的强度和变形验算,贯彻“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 理念。 一一上同量庄龙西 小亲品生

7.2.2与隔震结构配合使用的抗风装置通常在较小变

结构中心位置布置或在结构单侧布置的方案

7.2.3由于大跨屋盖建筑的隔震层通常不能满足平面内刚性的 要求,并且平面外变形相对较大,当同一支承处采用多个支座时, 可能导致各个支座的受力不均匀,难以分析。布置隔震支座后仍 宜使结构体系的传力路径简洁明确。采用基底隔震时,建议隔震 支座底面布置在相同标高位置上是为了使隔震层各部位的水平侧 移大致相当,且此时隔震层上下部的结构体型也更规则

7.2.3由于大跨屋盖建筑的隔震层通常不能满足平面内

7.3大跨屋盖结构设计

7.3.2对于以壳体薄膜受力为主的大跨屋盖建筑,由于隔震支

7.3.3对于大跨度屋盖结构中的杆件,温度作用明显,且

.3.3对于天跨度屋盖结构中的杆件,温度作用明显,且可认 是一种长期作用,因此在考虑地震作用的荷载组合中应考虑温 效应的影响。

7.4.1基底隔震结构应进行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 移角验算,对于特殊设防类建筑,增加对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 位移角验算;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在罕遇和极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按照结构体系类别依 据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进行。

的变形协调,避免隔震支座出现过大侧向变形,导致提前破坏。隔 震层装置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第5.3节的规定。 7.4.3屋盖隔震体系往往对竖向地震作用更为敏感,且支撑屋盖 的结构处于隔震层下方,隔震效果相比基底隔震和多高层隔震结 构而言不明显,因此,可按参数C适当降低结构抗震设防目标,这 种折减对于该结构体系的实施是适宜的

的变形协调,避免隔震支座出现过大侧向变形,导致提前破坏 震层装置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第5.3节的规定

9.1.1基底隔震技术可以提高核电厂建筑抗震能力、增加抗震安 全储备,为高烈度地区建设核电站提供潜在解决方案。由于橡胶 隔震支座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本章相关技术要求主要适用于采用 橡胶隔震支座的基底隔震。 核电厂建筑根据安全功能要求分为抗震1类、抗震Ⅱ类和非 核抗震类物项。抗震I类、抗震Ⅱ类建筑应按本章相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要求的非核抗震类建筑可参照本章 规定执行,无特殊抗震要求的建筑可按本标准其他章节执行。

9.1.3隔震结构中虽然采用了隔震支座等新材料及结构形

并不会因此降低隔震结构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隔震层 中承重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隔震层中的非承重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若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使 用年限时,在设计中应注明并预设可更换措施。 9.1.4隔震层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是指在普通民用建筑和 桥梁的非核领域广泛使用的技术和产品,或者在核电工程领域使 用过的技术和产品。隔震层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是决定结构震动反 应、进行结构计算的重要参数。由于橡胶隔震支座或阻尼装置等 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同、型号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等 因素,导致其力学性能不同,所以应通过试验确定上述参数。 影响橡胶隔震支座性能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盐度等。 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橡胶支座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均不考虑 重大温度变化,若有明显的温度变化需由厂家评估温度对使用性 能的影响。隔震支座应采取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保证橡胶隔震

并不会因此降低隔震结构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隔 中承重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 隔震层中的非承重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若低于上部结构的设 用年限时,在设计中应注明并预设

9.2.2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作用下,要尽量保证各个

玉应力均匀分布,参考欧洲核电厂隔震设计经验反馈,橡胶隔震 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支座应力与平均应力差值在士20% 以内,且超过该限值的支座个数少于总个数的10%,

9.2.3橡胶隔震支座控制拉应力主要考虑:1)橡胶受拉后内部有

损伤,降低支座弹性性能;2)隔震橡胶支座出现拉应力,息味看工 部结构存在倾覆危险。欧洲试验堆JHR和ITER采用了隔震技 术处理,对橡胶隔震支座在地震下的极限应力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保证核电厂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在极限安全地震作用下,最 小压应力不应小于1.0MPa,考虑到核电站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 更高要求,本标准规定橡胶支座在极限安全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 不应出现拉应力,

7.1.3条规定,橡胶隔震支座线性极限应变在200%~250%之间, 容许极限应变考虑1.5的安全系数,即在130%~160%之间。采 用隔震结构的核电厂,隔震层是重要且唯一的抗震防线,考虑到核 电厂对厂房结构地震下完整性、安全性的高要求,同时考虑应对超 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保证隔震橡胶支座在极限安全地震作用下基 本处于弹性应变是非常必要的。欧洲JHR和ITER实验反应堆 采用了隔震技术处理,极限安全地震动下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橡 胶隔震支座橡胶层总厚度的1.4倍以内。本标准参考日本相关规

定,在极限安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应小于橡胶隔震支座 橡胶层总厚度的1.3倍。

,3.3本条主要针对已经定型的标准设计,当采用隔震技术方案 ,要考虑隔震后的结构楼层反应谱符合设备抗震设计的规定

界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变形缝或抗震缝的两侧及高低建筑物交 接处的两侧。 基础加速度传感器可设置在橡胶隔震支座的支墩处,也可设 置在隔震橡胶支座下部基础板上。隔震层加速度传感器可设置在 橡胶隔震支座上部基础板处,加速度传感器测点的布设不仅要满 足隔震效果的评价,也要满足系统触发和地震报警功能。 为合理评价隔震效果,考虑数据可比性,基础、隔震层和上部 结构布置的传感器在水平定位宜一致。设置至少2组加速度传感 器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可靠度。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远离 建筑物内的振源,如运行的机械设备、使用频繁的通道。 由于隔震而新增的地震监测系统与核电厂建筑物的监测系统 目标完全一致,主要是为核电厂运行状态控制提供依据,因此,监 测系统(含后期数据处理及分析)宜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0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

案分析和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10.1.4随着时间的推移,既有建筑加固后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再

10.1.5我国20世纪90年代前兴建的建筑往往没有设置

预制装配式楼板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房屋中应用较厂 而现行标准不再采用此类形式。对于隔震加固工程中的预制装配 式楼板,应与传统加固方式有所区分。这主要是一方面考虑到隔 震后上部结构的位移以平动为主,楼板相对变形大大减小。另一 方面传统加固方法对于预制楼板往往需凿除其面层并叠浇钢筋混 凝土面板,此类方式对原结构带来一定损伤且增加自重较多,实践 中不推荐采用。若仍需补充预制装配式楼板的加固,可考虑通过 角钢等轻质加固手段,增加楼板的搁置长度以及整体性,

10.2.3对本条补充说明如下:

0.2既有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

(1)对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A类房屋建筑,应将国家标 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YRE”改用“抗震加固的承载力调整系数YRs”。这个系数是在抗震

亢震措施不能低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或者抗震等级四级

10.2.4抗震措施不能低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或者抗震等级 的要求。

10.2.6由于隔震后的上部结构需要与周边完全脱开,并需

于平面设缝的建筑以及紧邻周边建筑的加固项目,应做专项论证。 对于多栋建筑的隔震加固,目前一般有几类做法:1)隔震层形 成整体,上部结构不连接。此时应验算各栋单体之间的地震作用 耦合效应以及位移需求;2)隔震层和上部结构均在各楼层标高处 连接,此时应做整体模型的抗震分析,并仍需满足原结构温度缝等 设置需求;3)单体做少量平移,以满足隔震建筑的位移需求;4)在 单体间设置耗能阻尼装置,兼有限位作用。 10.2.7常用的墙体、柱的托换形式可参考附录E。其中,型钢混 疑土托换节点尤其适合单柱荷载大、托换节点高度受限的托换 工程。 10.2.8原结构基础的理置深度(或基础项面标高)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到隔震层的标高选择。一方面,荷载托换需要托换梁或节点 具有足够的截面高度;另一方面,隔震层应尽量避免超过原结构的

10.2.7常用的墙体、柱的托换形式可参考附录E。其中,型 凝土托换节点尤其适合单柱荷载大、托换节点高度受限的 工程。

0.2.8原结构基础的理置深度(或基础顶面标高)在很大程度 响到隔震层的标高选择。一方面,荷载托换需要托换梁或节点 其有足够的截面高度;另一方面,隔震层应尽量避免超过原结构的 首层标高,从而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门窗。 此时,可考虑采用变截面梁或增设支点的方式以减小隔震层

赵出 10.2.10由于隔震层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将显著 增加传至基础的荷载;同时,若上部结构存在构件加固或装修改造 并引起荷载显著增加时,应将该部分的荷载增量一并考虑。 对于墙下条形基础,隔震加固后上部荷载将由线性均布荷载 变为点式荷载,此时可参考柱下条形基础的模式进行基础承载力 的验算和加固。

0.3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

10.3.1结构破坏产生后果的严重性是指结构破坏可能危及生命 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 10.3.2历史建筑结构承载力验算时,其荷载取值可考虑不同加 固安全等级的要求。 1永久荷载应按现行荷载规范取值,若历史建筑中所用材料 和构造方式在现行设计中已不再采用,应以实测为准。 2可变荷载取值中,对于三级建筑加固,当有可靠控制措施 时,可按实际使用荷载确定,但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标准值的80%。 10.3.4对于历史类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程度 可略大于相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其他建筑。 10.3.6对于有些加固难度较高、有特殊保护要求的历史建筑,可 以采用持久的观测及维护方法来保护。通过定期对结构构件和房 屋整体的检查和检测,如木结构构件的白蚁、潮湿和腐朽状况,铁 质构件的锈蚀和破裂,砌体的风化和开裂,房屋整体的倾斜和变形 等,并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表面防腐或减小使用荷载来达到保护 且的。进行日常维护可以避免更严重问题的发展

11.1.1本章适用于采用简易隔震支座作为隔震层的村镇民居 建筑,即村镇地区不超过3层的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房屋。简 易隔震支座一般为质量较轻、无须使用起重设备施工、无须采用 复杂连接构造的隔震支座。其造价普遍较低,外观形状可为矩 形或圆形。简易隔震支座平面尺寸一般与砌体墙厚一致或略 大,长边不限。 11.1.2村镇民居普遍层数较低,高宽比较小。且简易隔震与结 构连接没有传统隔震支座的连接那么可靠,需避免支座与上下部

构连接没有传统隔震支座的连接那么可靠,需避免支座

11.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1.2.2简易隔震支座有效边长一般指支座变形方向的边长。当

简易隔震支座经受过大的变形时可能会出现翘曲翻滚而失稳的现 象,根据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对简易隔震支座的试验结果TBT3003-2013标准下载, 极限水平位移值能满足本条限值要求。

11.2.5简易隔震支座的布置可参照图2,隔震层构造可

简易隔震支座图2简易隔震支座布置示意图素混凝土板素混凝土板室内侧室内侧一层无纺布层无纺布砂填充层一砂填充层素土分层夯实采用泡沫塑料板填实橡胶隔震垫上下地圈梁水泥砂浆砌毛石基础(a)隔震层位于地面以下135

(1)先浇筑下圈梁,隔震支座可于下圈梁浇筑初凝前置于其 上,按压固定,或在下圈梁凝固后涂抹结构胶连接。支座安装后, 其每个支座的平整度不大于1/300。 (2)支座置于下圈梁后,在支座四周放置可压缩挡件,支模浇 筑上圈梁。 (3)两支座之间的上、下圈梁之间的空隙的处理方式为无隔震 橡胶支座处砌一皮砖,上、下圈梁之间的空隙采用泡沫塑料板填 充,施工时充当浇筑上圈梁时的底模板,无须施工后拆卸,简单 方便。 (4)可压缩挡件的尺寸应与支座最大允许变形一致,一般不小 于120mm。 (5)室内土0.000平面以下依次为100mm厚混凝土;混凝土 下为一层无纺布或油毡塑料布,防止施工时砂浆漏浆;其下接着为 不小于50mm厚的砂垫层;最后为素土夯实层。地面底板与砂垫 层之间可选择采用无纺布、油毡布等隔开。 (6)支座在上、下圈梁之间,圈梁两侧以泡沫塑料与砂垫层以 及素土夯实层隔开,保证在地震作用时支座压缩泡沫以具有有效 的位移变形空间。

附录A隔震建筑抗震性能设计

DG5301/T 21-2017标准下载统一书号:155182·0708 价:29.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