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225-2020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pdf

TCECS 225-2020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8.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431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225-2020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pdf

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发布,相关建设项目必须由相应 的资质单位完成。因此,对于古建筑物纠倾察设计及施工,必须 司时具有文物修保护资质和特种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另 外,古建筑物纠倾应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相关规定履行报批手序,未 经审批的项目禁止实施。

6.4.3古建筑物是“历史的见证”“无声的史书”,它代表着

生产力水平、科学发展状态及历史的风俗习惯JC/T 2484-2018 建筑用金属表面装饰涂层耐久性试验与分级方法,承载着丰厚的文化 内涵,是祖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对古建筑物进行纠倾 时,应遵从文物保护原则,原汁原味地保留古建筑物的历史风貌 最大限度地传承文化遗产。

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容破坏。古建筑物久经风雨,较为脆弱, 任何损伤都可能导致文物的灾难性破坏,甚至灭失。因此,古建筑 的勘察测绘宜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无损技术手段为主。在确 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论证评估后,也可以实施钻探或坑槽探 辅助勘察

筑物的特殊勘察要求。古建筑物察,因其缺失相关的设计图纸 与设计依据,又因其具有文物属性,所以必须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 全面调查研究。勘察内容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建筑本体、赋存 环境与病害现状,其中重点勘察建筑本体包括建筑形制、结构构 造、建筑材料等与病害现状,如结构构件残损程度、建筑材料劣化、 倾斜率、变形发展状态等,也应对古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进 行详细调查,如地震、洪水、风速、战争状况、降雨量等。 古建筑物倾斜的原因,可归纳为下列儿种类型:斜坡不稳定型 地基不均匀沉降型、基础不均匀压缩型、建筑物自身不均匀破坏型 和组合型等。针对不同的倾斜原因,还应进行深入剖析,如斜坡不 稳定型是由于滑坡还是侧向侵蚀造成应力松弛;地基不均匀沉降是 地层厚薄不均,还是由于含水率差异,特别是湿陷性土或其他原因:

建筑物自身不均匀破坏,是差异风化造成还是建造天生不足或其他外力作用的结果,如地震、水灾、风力、战争或人为破坏等。6.4.6古建筑物纠倾有别于近现代建筑物纠倾,一方面古建筑物多为砖石结构或砖木结构,整体性较差;另一方面,古建筑物有文物属性,其修保护必须遵从文物保护原则。因此,其纠倾方法的选择,原则上不应损伤文物本体,不宜在基础或上部结构部位进行,可从地基部位着手,通过调整地基标高达到纠倾的目的。若选择在基础或上部结构部位进行纠倾,必须通过充分论证,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古建筑物纠倾应针对古建筑物倾斜原因,首先消除病因。如对斜坡不稳定型,必须先加固斜坡,其加固可采取抗滑桩、锚索抗滑桩、挡土墙、扶壁式挡墙、锚索地梁、锚索框架、蔬排水等设施;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型、基础不均匀压缩型则可参照本标准第9章或国家现行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对建筑物主体不均匀破坏型,则必须对结构本身进行加固,满足纠倾过程中和地震条件下的强度及刚度要求。HSXBAH=Hg2图1建筑物倾斜值与基础下沉量的关系示意1一倾斜量;2一下沉量;3一基础宽度;4一建筑高度115:

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倾法也是一种实用的古塔纠倾方法,它不是两种方法的简单叠加组合,而是通过迫降和顶升互动达到变位协调,人为可控,提高了纠倾效率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性。这种纠倾方法是集迫降法与项升法之长,弃二者之短,将二者有机组合起来的一种复式纠倾方法,其技术核心是钢筏承托或用圈梁和框架托盘等、于斤顶控制、钢丝绳内拉、保证塔体各部位同步协调;采用无外荷加载,掏砖或土不破坏机制或于斤顶储力,确保纠倾安全可控。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倾法的作用机理是在沉降少的一侧以迫降为主,沉降多的一侧以顶升为辅;迫降以掏砖或土为主,无外荷加载为辅:顶升以保证钢筱的线性变位为限制条件,适当增加上顶力,促进古建筑物回倾。如图3所示。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偏法迫降方顶升方以迫降为主以顶升为辅迫降顶升迫降:以掏砖为主无外荷加载为辅顶升:以促进钢增加回复力矩为辅筏线性变位为主迫降方顶升方图3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倾法原理示意迫降顶升组合协调纠倾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控、变形协调、速度快、精度高,不会对古塔造成再破坏,能确保古塔安全。6.4.7本条对施工过程提出的要求,是多年来施工经验的总结,是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纠倾效果的关键环节。.117:

古建筑物的纠倾施工是一项特殊工程,具有高难度、高风险和 高技术含量等特点。一般情况下采用先加固后纠倾的施工程序 但对软弱地基应做好充分论证,决定施工程序,以保证古建筑物安 全。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采用信息化 施工。 在纠倾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时间一位移曲线、荷 载一位移曲线、时间一应力曲线等图形。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 调整各纠倾参数和纠倾方向,直至达到预定目标为止

6.6.1迫降法纠倾时,应防止建筑物继续过量倾斜,确保建筑物 整体回倾变位协调。建筑物水平回倾速率和竖向迫降速率在纠倾 开始与结束阶段取小值,中间阶段取大值;建筑高度较大时取小 值,建筑高度较小时取大值。条件较好时,水平回倾速率和竖向迫 降速率尚可适当加大。但是,对于毛石基础及其他整体性较差的 无筋扩展基础,基础竖向迫降速率宜控制在3mm/d~10mm/d范 围内。

规范》JGJ8和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 32/J18。对于采用迫降法纠倾的建筑物,其总沉降量及沉降差均 不作要求。

7.1.1、7.1.2既有建筑物的增层,必须在符合城市规划各项要求 的前提下,进行细致深入的技术和经济分析和论证。

(1)对既有建筑重新进行装修和改善使用功能的改造时,若不 增加房屋的层数,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 准》GB5029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和《工业建筑可靠 性鉴定标准》GB50144的有关规定 (2)在地震区,当采用新老结构完全脱开的外套结构增层时, 外套结构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要求,原有结构部分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 标准》GB50023的规定。 (3)既有建筑增层后,新旧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时,应按 整体结构考虑其安全性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但确有困难时,可适当放宽。首先,大多数需增层的既有建筑已使 用多年,从“设计使用年限”方面来说,不能与新建建筑物等同。增 层后的建筑物,其“设计使用年限”也不能与新建筑物等同。其次, 我国在1978年出版了第一本《抗震设计规范》。此后,1989年及 2001年先后两次进行修订,重新出版。这两次修订,一次比一次 完善又严格。按修订后的规范设计的建筑物,其抗震性能也一次 比一次提高。·反之,建造年代越早的房屋,其抗震性能越差,同时 房屋结构在经过多年使用后,其老化损坏的程度也可能越严重,增 层时的困难也越大。例如,某工程按78抗震规范设计,已使用25 年。如按2001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则因地震作用比78抗震规范

增加很多,构造要求也有很大提高,鉴定结果不满足要求,必须进 行加固,这样抗震加固的代价太大。然而,该增层的“设计使用年 限”是从增层工程完工后起算为50年,建设单位并不要求有50年 的正常使用期,经协商和论证认为,将增层后的“设计使用年限”定 为25年是合适的。最后按设计使用年限25年,由建设单位负责 组织再对该增层工程进行检测鉴定。根据目前的工程抗震理论 在设防烈度不变的前提下,“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时的地震作用 相当于50年时的65%,抗震构造措施也可降低。这就为该工程 的增层开了绿灯。 根据以上论述,为使增层工程达到安全、适度、可实施性强、经 济合理的目标,本标准认定: 增层后新旧结构成为一个整体的建筑,增层时应根据房屋的 现状、使用要求、建造年代、检测鉴定结果等因素,与建设单位共同 商定增层后房屋的设计使用年限,在设防烈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层 改造后的新结构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7.2.1底层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由于抗震性能较差,鉴于抗震设

7.2.1底层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由于抗震性能较差,鉴于抗震设 防区覆盖全国,对于该类结构应首先改变原结构性能,增强抗震能 力,再进行增层。

7.2.3推进建筑全装修、促进绿色发展,直接增层时可采用装配

面均应采用轻型材料。设计时须注意新增部分与原有房屋的协 调,做好相关处理。

7.2.6底部框架结构直接增层时相关构造措施应符合现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免因刚度和承载力局部突变或结构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消能部件宜根据需要沿结构主轴方向布置,形成均匀合理的 结构体系;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相对变形或速度较大的位置,并 应便于检查、维护和替换。 国家现行标准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等

7.3.1、7.3.2、7.3.5建筑外套增层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增层方式, 如底层框剪上部框架结构、底层框剪上部框剪结构、底层和上部均 采用带筒体的框剪结构、底层框架上部框架结构等均是可行的增 层方式。底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底层框剪上部砌体结构因结构 搭配混乱,底层框剪上部剪力墙结构因结构上下层刚度较难匹配 本次标准修定时予以删除。 增层方案应根据原有结构特点、层数、新增层数、抗震要求等 因素综合确定。图7.3.2仅是完全脱开外套增层时结构底层平面 布置的示意。图7.3.2(c)用于在既有建筑上外接新增较多层数 的增层,这方面的成功工程实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由4层增 至11层的中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办公大楼。 有些砌体结构工程,在采用外套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层时,为减 小外套框架首层柱的计算高度和柱截面尺寸,在下部各楼层标高

原结构加固通常采用在原框架中增设剪力墙或交叉钢支撑, 在原砌体结构中加横墙、墙体改为夹板墙或者加混凝土筒体的方 案,设计单位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沈阳某政府办公楼由4层框架 结构增至6层,在原框架中采用摩擦耗能交叉钢支撑,增加了框架 的抗侧刚度。地震作用时,该支撑还通过摩擦阻尼器消耗了地震 能量,减轻了结构震害。

7.3.7外套结构跨越原建筑的横梁,是设计中较难处理的问题

7.4.1~7.4.4室内增层一般与原建筑改造密不可分。当原有建 筑较宽大较坚固时,室内增层结构可与既有建筑脱开处理;当既有 建筑比较空旷又不够坚固时,通过室内增层既改善室内的使用条 件,又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加固。加固方式主要采取加强 连接的做法,根据外围护结构的类型、现状、抗震要求,因地制宜采 取相应的连接加固措施。

彻体应将砂浆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用整砖填筑。拆砌墙体时,应 分段进行,拆砌前对支撑在墙体上的楼或屋盖进行可靠的支项。 可采用每五皮砖设3根直径为4mm的拉结钢筋,钢筋长度 为1.2m,每端压入 600mm。 当采用钢筋扒钉进行拉结时,扒钉可用直径为6mm的钢筋 弯成,长度应超过接槎缝两侧各240mm,两端弯成长度100mm的 直弯钩,并钉入砖缝,扒钉间距可取300mm。 拆砌墙体位于转角处或纵横墙交接处时,应采取相应的可靠 措施进行拉结锚固。 拆砌的最后一皮砖与上面的原砖墙相接处的水平灰缝,应用 高强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以确保墙体能均匀传递荷载。 局部拆砌墙体时,在新旧墙或先后接缝处,应将接槎剔干净 用水充分湿润,且砌筑时灰缝应饱满

(1)侧向支护:为避免或减少因地下增层施工的土体位移与变 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可采用在原有建筑物基坑开挖周边或柱间进 行支护,形成支撑或支护墙体,承受施工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和地基 差异变形影响。 (2)地基与基础加固:为避免或减少因地下增层或土体开挖、 抽水引起原建筑物和相邻建筑物基础产生下沉或因地下增层荷载 改变,需对原建筑物或相邻建筑物进行地基与基础加固。地基与 基础加固深度必须大于地下增层的开挖深度,以确保建筑物的安 全。 (3)结构加固:当预估地下增层施工前后对既有建筑物造成的 影响较为轻微时,则可采用加强既有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以减少 不均勾沉降,且能承受由于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结构次应力。

地下增层工程中,如果被增层建筑物的基础须托换,宜采用桩 式托换法,施工顺序如下: (1)当被增层建筑物基础或桩承台理埋深小于地下增层高度时: 先做托换桩体,然后在原柱基础或桩承台以上做临时托换梁或托 换承台,将托换结构与上部结构进行临时托换连接,然后进行土方 开挖直至地下室增层所需标高,再在地下室增层底板标高以下做 永久托换梁或承台,将原托换桩和旧桩体相连形成新的托换结构, 然后将新的托换结构和被增层建筑物的柱子之间做永久托换柱: 将永久托换柱与原柱相连接,最后凿除或切除临时托换梁、托换承 台和地下室底板以上多余的桩体以及旧承台或旧基础的宽大部 分。 (2)当被增层建筑物基础或桩承台理深大于地下增层高度时: 可视地下增层后的荷载变化情况进行基础加固与托换。采用桩体 托换时,先做托换桩体,在原柱上合适位置做临时托换梁或托换承 台,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到地下室增层所需的标高,再在地下增层底 板标高以下做永久托换梁或承台,最后凿除或切除临时托换梁、承 台及地下室底板以上多余的桩体

7.5.3地下增层与原建筑结构相连时,为了保证连接部位的可靠

(1)连接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其不平整度应为10mm~ 20mm,并必须凿除旧混凝土表面层及碳化层。 (2)对凿毛后的混凝土用水清洗干净,表面不得有油污及混凝 土松动渣块。 (3)当采用植筋连接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 锚固技术规程》JGJ145以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中钢筋搭接长度和钢筋锚固长度的有关要求。 (4)当新结构钢筋与旧结构钢筋焊接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不小 于10d,双面不应小于5d。 (5)新加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旧混凝

土呈潮湿饱和状态,浇筑混凝土前应对界面涂刷素水泥浆或界面 处理剂。

7.6.2表7.6.2中的数据是唐业清教授等根据国内100多栋增 会房屋地基承载力的实测结果经综合分析后提出的,同时还考虑 了苏联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时地基承载力提高值的经验数值。表 7.6.2在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B10114 中已采用多年,使用中没有发现问题。本标准在现行行业标准《铁 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B10114的基础上有适当降低,以 确保增层工程的安全。当为桩基础时应对桩身强度进行必要的检 算。

8.1.2本条是改造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由于改造设计属于非常

8.1.2本条是改造加固设计的基本要求,由于改造设计属于非常 规设计,应抓住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技术问题,如强度、变形等;对 次要问题,可适当放宽。重要的改造项目应进行专门的技术方案 论证后方可施工。

应力措施。5抽墙增墙法:替代通路主要是新增墙体和上部被加固大梁或墙梁,宜采用预应力防裂措施。6抽墙增柱法:替代通路主要是新增柱和上部被加固后的墙梁,宜采用预应力防裂措施。采用以上改造方法时,首先应对既有结构进行整体性加固,按本标准第8.2.1条的方法,改善并增强既有建筑的结构性能,然后对受影响的梁、柱、墙、基础等构件进行局部加固方法见8.3节。(a)抽柱法(b)抽柱增柱法1214(c)抽柱断梁法(d)抽墙法(e)抽墙增墙法(f)抽墙增柱法图4几种典型改造方法1一梁加固;2一抽柱;3一增柱;4一梁切除;5一抽墙;6一新增墙;7一原有墙;8一抽墙加柱.129

8.2.4混凝土墙开洞后,应考虑墙体侧向刚度的削弱及承载力的 降低。开洞较小并且小于300mm时,可不做加固处理;开洞尺寸 为300mm~500mm时,可采用洞口周边双面粘贴扁钢法进行补 强;开洞尺寸为500mm~1000mm时,可采用在洞口周边外包型 钢边框进行加固,并将墙体中被切断的受力钢筋与边框塞焊连接: 当洞口宽度为1000mm~3000mm时,型钢框应向洞外延伸,延伸 长度应不小于1/3洞宽;当洞口宽度大于3m时,应按托梁拆墙方 法进行加固处理。墙体开洞宜采用绳锯切割机施工。 砌体墙开洞后,洞顶应增设钢筋混凝土或型钢过梁,洞边宜增 设钢筋混凝土边框。 楼板开洞加固处理应根据楼板的性质,如梁式楼盖、无梁楼 盖、简支板、连续板、双向板、预应力板、非预应力板、开洞部位、边 远、中部、开洞大小及形状差异,采用适合的加固方法。 楼板开洞切断了部分楼板配筋,改变了原有传力路径,一方面 导致洞口周边板的内力增大,造成应力集中;另一方面由于板筋减 少,楼板承载力降低。因此,应对开洞后的楼板进行内力分析和承 载力验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加固设计。 作为简化处理,当垂直板受力方向的洞口宽度b<300mm或 孔洞直径D<300mm,且切断钢筋数量小于或等于5%总量时,可 不做处理;当b≤1m或D≤1m,且切断钢筋数量小于或等于20% 总量时,可采用补偿配筋法,将板中切断的钢筋补设于洞口边,补 加的钢筋包括钢板、碳纤维片等,总量应大于原有钢筋总量的1.2 倍。 当6>1m或D>1m时或切断钢筋数量大于20%总量时或 在洞口边存在较大集中荷载时或预制板切断主肋时,均应在洞口 边增设支承梁。一般采用型钢边梁,型钢边梁与楼板楔紧后灌注 胶粘剂或高强水泥浆,使之结为一体,当钢梁稳定承载力不满足要 求时,钢梁应与楼板可靠连接。边梁端部应插入墙内或与墙体可 靠锚固,边梁插人墙体内时,墙体凿洞大小应满足局部承压要求

并采用强度大于C30的膨胀混凝土灌填。 无黏结预应力楼板开洞切断预应力筋后,该预应力筋就完全 丧失功能。对整体张拉的楼盖而言,影响范围很大,故在进行洞口 加固的同时,尚应对被切断的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恢复处理。当 同口宽度6≤1m或洞口直径D<1m时,可采用封闭型钢框方案, 即在洞口四周增设组合型钢框,将切断的预应力钢筋重新张拉,并 猫固于型钢框;当6>1m或D>1m或切断的预应力筋较多,或洞 口周边存在较大的集中荷载,或切断梁肋时,应另设封闭支承梁,

8.2.5在平屋顶上增设坡屋顶俗称“平改坡”,是目前城市改造中

点,同时对缓解砌体建筑顶部墙体温度裂缝也大有好处。 新增的坡屋顶应尽量采用轻型钢结构和轻型屋面,以减轻原 有建筑的负担,但应注意新增坡屋面与原有建筑需可靠连接。各 地经验表明,当原有多层居住建筑已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设计施工时,新增一层坡屋顶对下部结构一般 不会出现不良影响。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在框架结构上采用轻钢结构加 层或新增2层~3层的改造形式。轻钢结构加层的墙体和屋面大 多采用彩钢复合板,自重轻,地震作用小,对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 影响也较小。但加层部分相比于原结构,在质量与刚度等方面存 在较大差异,因此不仅需要对加层部分进行结构设计,还应对加层 后的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分析计算。

8.3.1结构加固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受力性质分为静力加 固和抗震加固;按加固对象分为结构构件加固和整体加固;按加固 方法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侧向荷 载能力一般采用整体性加固,仅提高静力荷载下截面的承载能力 时一般采用直接加固,存在裂缝的构件在加固前应首先进行裂缝

修补。 涉及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和改造的加固主要是整体加固 构件加固及裂缝缺陷修补等,附录E是最常用的加固方法,应因 地制宜合理选用。采用有机材料加固时应注意其耐久性问题

8.3.2建筑物移位和纠倾是采用强力方法将结构从一个

另一个位置,或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整个过程中要习 具有足够的刚性。因此,本条强调了建筑物移位、纠倾的加固 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B.3建筑物位移、纠倾、增层和改造加固的设计,不同阶段纟

受力状态不同。因此,其安全度取值应有所区别

靠性降低,故应对可靠性不满足要求的构件直接进行加固。部分 增层和外扩改造方案,新旧结构间还会产生差异沉降,因此,应严 加控制和妥善处理

3.5建筑物移位的加固设计主要是托盘结构设计及对原

本性的加强。托盘结构类似船或火车车箱,须具有足够的冈 整体性。当然,火车和轮船运行时必然伴随一定的振动和颠 筑物应能经受得住这种振动和颠簸,关键在于结构的整体性

8.3.6建筑物倾斜,多数情况下是以整体形式倾斜,尤其

物无任何裂损迹象时。因此,必须采用整体纠倾,否则建筑物就会 出现裂缝。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整体性及变形适应能力是不一 样的,箱形基础现浇剪力墙结构最好,框架结构次之,但框架结构 对差异沉降的适应能力较好,装配式结构整体性较差,砌体结构的 整体性和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均较差。纠倾方法必须与结构的整体 性和变形能力相适应,否则就必须进行整体性加固

8.3.7建筑物整体性加固往往需要增设新的构件与既有

成一体,共同工作,如砌体结构增设圈梁、构造柱,框架柱增设柱间 支撑,大梁、屋架间增设水平支撑,建筑物内部增设梁板等水平构 件、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等。增设构件的关键在于与原有结构的

可靠连接,保证新增构件在结构中发挥作用。连接方式、构造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钢 结构加固设计标准》GB51367的规定

加延性和裂缝控制等。本条是按材质划分的构件加固方法。设计 人员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加固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多方案分析、比 较,选择最优方法,切实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便捷施工。

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裂缝在建筑物中非常常见,设计人 员应首先分析裂缝的成因和危害性,然后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合适 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处 理;温度引起的活动裂缝,应采用弹性材料进行修补;承载力不足 引起的裂缝,裂缝处理的同时应进行承载力加固;钢筋锈蚀引起的 裂缝,应先对钢筋除锈等。处理裂缝的目的是防止结构耐久性降 低、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如防水、防渗、改善结 构外观质量等。国内外对于裂缝修补方法研究很多,处理方法主 要有表面封闭、压力灌浆和填充密封法三种,较大的受力裂缝除进 行常规修补外,尚应做局部加固补强。 钢结构、木结构构件出现裂纹,应先分析其原因及危害性,有 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修补方法

8.3.10选择收缩性小、黏结性好的混凝土,提高加固用混凝土强

8.3.10选择收缩性小、黏结性好的混凝土,提高加固用混凝土强 度等级是为了保证新旧界面的黏结强度,兼有减小加固部分体积 的作用。

8.3.11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外观缺陷和截面损伤修补以不

面层法加固所采用的砂浆,要求收缩性小、黏结性好,以增强 材的结合能力,避免产生表面裂缝。

提出基本要求。砌体构件裂缝修补材料主要选用改性水泥基裂缝 注浆料,如水泥加108胶、水泥加聚醋酸乙烯乳液,简称乳胶、水泥 加硅酸钠或水玻璃等,混凝土构件裂缝修补材料主要选用改性环 氧树脂类、改性聚氨酯类、改性丙烯酸酯类胶液、各种聚合物水泥 浆液等,应根据结构类型和裂缝性质选用。

浆液等,应根据结构类型和裂缝性质选用。 8.3.16本条规定了加固施工原材料产品的基本要求。

8.3.16本条规定了加固施工原材料产品的基本要求

8.3.16本条规定了加固施工原材料产品的基本要求

9.1.1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和改造工程中,首先遇到和要解决 的是地基基础问题。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 过方案比较,选择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效果可靠的方法对地基进 行加固。同时应根据原基础的状态、荷载大小等对基础进行加固。 常用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可按照表1选用。 随着我国工程规模的扩大,相应的工程质量事故也连年不断, 建筑物产生过量沉降或不均匀沉降,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 构成事故的原因一般有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和自然灾害造成的 不安全状态,例如设计人员不遵照国家规范设计,施工人员违反规 程作业、偷工减料和弄虚作假等,此外还有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检 查监理工作失责,不执行规章制度等因素。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往 往是不可抗拒的,而人为造成的事故是主要的,而且是可以制止的。 建筑物产生过量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及对策按照表2执 行。 当地下工程施工时,会产生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或地下 管线的位移和变形,尤其对国内一些古老城市的旧房基础和地下 管线更为复杂,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工程保护预防措施,以保护施 工区周围的环境。

表1地基基础加固方法分类

表2工程建设中产生过量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及对策

9.1.2常用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可分为基础加固法、基础托换 法、地基加固法和组合加固法。基础加固法常用有基础补强注浆 加固法、扩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以及同时采用基础补强注 浆加固、加深并扩大基础底面积等的综合加固方法等;基础托换法 常用有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式静压桩法、劲芯复合桩法、桩 式托换法、后压浆桩法、抬墙梁法和沉井托换加固法等;地基加固 法常用有注浆加固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桩法、加筋水 泥土桩锚法、双灰桩法和化学灌浆法等;组合加固法是指包括地基 加固、基础加固与托换同时与结构加固配合进行的组合加固方法。 制订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方法与措施应搜集以下资料:建筑 物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现场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建筑物沉降 观测资料、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受力特性资料、建筑物地基基础 施工资料、周围建筑物与地下管线资料、建筑物使用期间实际情况

现场检测、鉴定评估报告等

9.2.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的特点是施工方便,可以加强基础的

9.2.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的特点是施工方便,可以加强 刚度与整体性。但是,注浆的压力一定要控制,压力不足 基础裂缝不能充满,压力过高,会造成基础裂缝加大。

9.2.2扩大基础底面积法的特点是经济有效,加强基础刚度与整

对条形基础应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分别进行施 工。不能在基础全长上挖成连续的坑槽或使坑槽内地基土暴露过 久而使原基础产生和加剧不均匀沉降。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 设置锚固钢筋,可使加固的新浇混凝土与原有基础混凝土紧密结 合成为整体。

9.2.3加深基础法的特点是经济有效,有效减少基础沉

加深基础法是直接在基础下挖坑,再在坑内浇筑混凝土,以增 大原基础的埋置深度,使基础直接支承在较好的持力层上,用以满 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其适用范围必须在浅层有较 好的持力层,不然会因采用人工挖坑而费工、费时,又不经济;另 外,场地的地下水位必须较低才合适,不然人工挖土时会造成邻近 土的流失,即使采取相应的降水或排水措施,在施工上也会带来困 雅,而降水亦会导致对既有建筑产生附加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所浇筑的混凝土墩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主要取决 于被托换的既有建筑的荷载大小和墩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及其变 形性能。

压桩技术的关键工序,锚杆静压桩封桩节点(图5)工序如下:清除压桩孔周围桩帽梁区域内的泥土一将桩帽梁区域内基础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一清洗压桩孔壁一清除压桩孔内的泥水一焊接交叉钢筋一检查一浇捣C30或C35微膨胀混凝土一检查封桩孔有无渗水。图5锚杆静压桩封桩节点示意b一桩径;2一底板厚1一混凝土桩2一C30微膨胀混凝土;3一锚杆与交叉钢筋焊接;4一锚固筋主端弯折后与交叉钢筋焊接;5一4虫14锚固筋下端与桩焊接;6一基础大型锚杆静压桩法可用于新建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类似断桩、缩径、偏斜、接头脱开等质量事故工程,以及既有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变或裙房区的加层等基础托换加固工程。对沉降敏感的建筑物或要求加固后制止沉降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建筑物,如古建筑、沉降缝两侧等部位,其封桩可采用预加反力封桩法(图6)。通过预加反力封桩,拖带沉降可以减少50%,一般为15mm~20mm,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在桩顶上预加反力,预加反力值一般为1.2倍单桩承载力,此时底板上保留了一个相反的上拨力,由此减少了基底反力,在桩顶预加反力作用下,桩身即形成了一个预加反力区,然后·140:

021图6预加反力封桩示意1一预加反力钢杆槽钢或钢管;2一C30微膨胀混凝土;3一桩;4一压桩孔;5一4虫14锚筋;6一锚杆;7一压桩架;8一反力梁;9一千斤顶;10一板面钢筋将桩与基础底板浇捣微膨胀混凝土,形成整体,待封桩混凝土结硬后拆除桩顶上的干斤顶,桩身有很大的回弹力,从而减少基础的拖带沉降,起到减少沉降的作用。常用的预加反力装置为一种用特制短反力架,通过特制的预加反力短柱,使千斤顶和桩顶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当千斤顶施加要求的反力后,立即浇捣C30或C35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当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干斤顶和反力架。9.3.3树根桩也称为微型桩或小桩,其构造设计可按下列要求进行:(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20,钢筋笼外径宜小于设计桩径40mm~60mm。主筋不宜少于3根。对软弱地基,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时的钢筋长度不得小于1/2桩长;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时应全长配筋。(2)树根桩设计时,尚应对既有建筑的基础进行有关承载力的.141:

验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或增设新的 桩承台。 (3)树根桩当采用二次注浆方法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 于4MPa,且最高压力以不抬动基础为宜

验算。当不满足上还要求时,应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或增设新的 桩承台。 (3)树根桩当采用二次注浆方法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 于4MPa,且最高压力以不拾动基础为宜。 9.3.4坑式静压桩法是采用既有建筑自重做反力,用干斤顶将桩 段逐段压人土中的托换方法。千斤顶上的反力梁可利用原有基础 下的基础梁或基础板,对无基础梁或基础板的既有建筑,则可将底 层墙体加固后再进行托换加固。 当地基土中含有较多的大块石、坚硬黏性土或密实的砂土夹 层时,由于桩压入时难度较大,需要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坑式静压桩法对封桩的构造要求:对钢筋混凝土方桩,顶进至 设计深度后即可取出千斤顶,再用C30超灌或微膨胀早强混凝土 将桩与原基础浇筑成整体。当施加预应力封桩时,采用有效托换 支架结构,而后浇筑混凝土。对钢管桩,应根据工程要求,在钢管 内浇筑C2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最后用C30超灌或混凝土将桩与 原基础浇筑成整体。

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劲芯复合桩施工时,宜先施工水泥 土桩,再施工刚性桩。一般情况下宜在水泥土桩施工后6h内施工 刚性桩。因为水泥土桩所用材料主要是胶结材料,在水泥土桩硬 化前施工刚性桩可以提高水泥土桩与刚性桩的握裹力。劲芯复合 桩构造(图7)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土桩桩径宜为500mm~1200mm,刚性桩桩径宜为 220mm~800mm; (2)当刚性桩的桩长大于水泥土桩桩长时,刚性桩应进入较硬 的持力土层; (3)劲芯复合桩复合段的外芯厚度宜为150mm250mm; (4)水泥土桩在刚性桩桩端以下部分的长度宜根据土层状况 及工程设计要求确定。

(a)短芯劲芯复合桩(b)等芯劲芯复合桩(c)长芯劲芯复合桩图7劲芯复合桩构造示意图1一刚性桩;2一水泥土桩9.3.7~9.3.9桩式托换法的特点是承载力提高的幅度大,受力比较明确,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好。但是施工需要较大的作业面。9.3.10、9.3.11后注浆桩法是通过在桩底和桩侧进行高压注浆,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可以大大缩短桩的长度和直径,提高桩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成桩的设备选型。9.3.12抬墙梁法类似于结构的“托梁换柱法”,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掌握结构的形式和结构荷载的分布,合理设置梁下桩的位置,同时还要考虑桩与原基础的受力及变形协调。9.3.14沉井托换加固法的特点就是能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同时易于检查持力层的土质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缺点是施工作业面要求大,施工过程容易扰动周边的土。9.4地基加固9.4.1注浆加固法也称灌浆法,是指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将土颗粒或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排除后占据其位置,经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143:

注浆加固体直径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多重管旋喷直径为2.0m~ 4.0m。 一般在黏性土和黄土中的固结体,其抗压强度可达5MPa~ 10MPa,砂类土和砂砾层中的固结体其抗压强度可达8MPa~ 20MPa,固结体的抗拉强度一般为抗压强度的1/5~1/10

基加固与托换。在相邻建筑施工时,要考虑其挤土效应对相 出的影响和危害。

9.4.5、9.4.6加筋水泥土桩锚法是一种新开发的地基基础加固 方法,由于施工采用钻进注浆、搅拌、插筋,一次完成,因此没有泥 浆的污染,成桩质量可靠,可用于抗拨或抗压桩,但是该方法有一 定的挤土效应,在实际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对相邻基础的影响 加筋水泥土桩锚法的设计、施工及其构造,可参照协会标准《加筋 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16执行。 (1)根据成型方向,加筋水泥土桩锚体可分为竖向、斜向或水 平向三种形式。 (2)根据成型方法,加筋水泥土所用桩镭可分为注浆加筋水泥 土桩锚支护、高压旋喷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搅拌加筋水泥土桩锚 支护和一次成锚式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 (3)采用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应符合下列条件: 1)注浆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于软土厚度不大于2m或混合地 层,不宜在深厚淤泥中采用。锚杆长度不宜大于10m,锚体间距 不宜大于 1. 2m×1.2m。 2)高压旋喷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宜用于软弱的淤泥层和松散 的砂土层。桩墙长度应按计算确定,桩墙嵌固长度宜进入隔水层 m~2m,锚体长度不宜小于1.0倍基坑深度,间距不宜大于 1.5m×1.5m,直径宜为0.3m~0.8m,按梅花形布置。 3搅拌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宜用于较厚的软弱淤泥层、松散 粉细砂或砾石层。锚杆长度应按计算确定,桩墙嵌固长度宜进入

9. 4. 5,9. 4. 6

隔水层1m~2m,锚体长度不宜小于1.0倍基坑深度,间距不宜大 于1.5m×1.5m,直径宜为0.20m~0.80m,按梅花形布置。 4)斜向桩锚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宜采用15°~35°。 (4)可根据被加固土体质量,由下列情况分别选用水泥掺量: 1)当水泥土桩锚体用于止水时,对粉砂、中砂、粗砂、松散砾砂 和填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5%;对可塑~流塑淤泥黏性土 和粉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3%。 2)水泥土桩锚体用于挡土时,对粉砂、中砂、粗砂或松散砾砂 和填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4%,对粉土、粉质黏土层水泥掺 量宜为13%~14%,对流塑~可塑淤泥、淤泥质土层,水泥掺量宜 为15%~18%。 9.4.7双灰桩法宜用于无地下水的情况下,其特点是经济有效, 灵活性、机动性强,施工简单,施工作业面小等。 双灰桩法施作时一定要对称施工,以防双灰料膨胀不均匀造 成基础拉裂。 9.4.8、9.4.9化学灌浆法的特点是适应性比较强,施工作业面 小,加固效果比较快。但是,这种方法对地下水有一定的污染,当 施工场地位于饮水源、河流、湖泊、鱼池等附近时,对注浆材料和浆 液配比要严格控制。 9.4.10组合加固法是在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和改造工程中, 由于地基、基础的状态不同,往往只用一种加固方法难于奏效,常 把几种方法共用,可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例如,进行基础加固的 司时也加固地基;采用锚杆静压桩或其他桩型加固地基的同时,也 采用基础外包混凝土或扩大其支承面积;把箱型结构与压入桩结 合等等,以达到最有效的加固效果。 组合加固法的特点是灵活多样、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经济合 理。但是,由于多种方法的并存,要充分考虑基础的受力和沉降变 形的协调

隔水层1m2m,锚体长度不宜小于1.0倍基坑深度,间距不宜大 于1.5m×1.5m,直径宜为0.20m~0.80m,按梅花形布置。 4)斜向桩锚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宜采用15°~35°。 (4)可根据被加固土体质量,由下列情况分别选用水泥掺量: 1)当水泥土桩锚体用于止水时,对粉砂、中砂、粗砂、松散砾砂 和填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5%;对可塑~流塑淤泥黏性土 和粉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3%。 2)水泥土桩锚体用于挡土时,对粉砂、中砂、粗砂或松散砾 和填土层,水泥掺量宜为12%~14%,对粉土、粉质黏土层水泥掺 量宜为13%~14%,对流塑~可塑淤泥、淤泥质土层,水泥掺量宜 为 15 % ~ 18 % 。

由于地基、基础的状态不同,往往只用一种加固方法难于奏效,常 把几种方法共用,可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例如,进行基础加固的 司时也加固地基;采用锚杆静压桩或其他桩型加固地基的同时,也 采用基础外包混凝土或扩大其支承面积;把箱型结构与压入桩结 合等等,以达到最有效的加固效果。 组合加固法的特点是灵活多样、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经济合 理。但是,由于多种方法的并存,要充分考虑基础的受力和沉降变 形的协调。

10.1.1~10.1.6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和改造工程作为建筑特 种工程,与新建工程有很大差别,也是比较复杂的建筑特种工程, 各建筑特种工程技术质量检测及验收有其特殊性,很难统一。各 建筑特种工程在相应章节中已有针对性的一些规定。本节强调除 满足本标准各章和本章的要求外,尚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工程质 量检测及验收标准的要求。

10.2.1本标准所包含的工程为建筑特种工程,与一般建筑物工程 不同。而各建筑特种工程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 定性作用的项目也不同。本条根据各建筑特种工程的具体情况,列 出了移位、纠倾、增层、改造工程和地基加固等工程的主控项目。 10.2.2增层工程应按照新建项目验收,其质量检测的一般项目 可按现行有关标准确定。结构改造工程质量检测的一般项目可按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有关规定执行。移位、纠倾、改造和地基基础加固工程质量检测的 般项目可按本标准第10.2节内容确定,

海南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质量检查实施细则(试行)10.3施工质量验收

10.3.1~10.3.5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550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原规范基础上,本标 准增加了竣工质量验收一项。

D.1.3房屋大多数横墙指对应房间面积超过80%以上的

由于砌体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不同,因此应依据相关标

准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原结构材料为脆性材料,相关实验结果和计算分析表明,其适 应变形的能力较差:为避免罕遇地震下原结构发生倒塌,根据罕遇 地震下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对加固后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层间 位移角提出了要求。

DB34/T 3606-2020 电子政务外网市县网络总体构架设计规.pdfD.2.5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的体结构一般采用装配式楼盖

采用外套结构加固法加固后,对于带有洞口的内横墙,其水平 地震下的破坏模式可能为竖向受压破坏,因此对原砌体墙在水平 地震下的抗压承载力提出了要求。水平地震下的原砌体墙抗压承 载力验算时,抗震加固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可取为1.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