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8255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g)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h)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2.6梁侧模板节点示意图

1一混凝土梁板;2一立杆;3一早拆装置;4一横杆;5一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8 一普通钢管扣件:9一螺栓:10一U型托 7.2.7早拆装置顶端支撑形式应包括直接支撑于楼板、支撑于板缝面板和支撑于 次昌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a)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a)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立杆;4一保留模板带;5一次龙骨;6一主龙骨 7.2.8模架支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标定地面控制线:

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 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 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 5安装主龙骨; 6铺设次龙骨; 7安装模板; 8检查验收。 7.2.9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 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 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 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

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 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 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 5安装主龙骨; 6铺设次龙骨; 7安装模板; 8检查验收。

8检查验收。 7.2.9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 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 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 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

7.3.1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 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 作为判定依据。 7.3.2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 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 7.3.3模板拆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结构第一次拆模强度确认; 2第一次拆模申请; 3待拆模楼板施工荷载确认; 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 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 6拆除主、次龙骨; 7拆除模板; 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 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 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 结构强度。

7.3.1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 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 作为判定依据。 7.3.2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 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

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 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 6拆除主、次龙骨; 7拆除模板; 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 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 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 结构强度。

7.4.5早拆装置的销、卡安装应牢固稳定。拆模敲落早拆装置销、卡前,操作人 员应站立稳定,不得攀援在架体立杆上操作。 7.4.6模板第一次拆除时,楼层应无过量施工荷载。 7.4.7第一次拆模后,保留支撑立杆和水平杆应无缺失、无松动,保留支撑立杆 原状应未扰动,

8.2.1模板早拆构配件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8.2.2模板早拆支撑平面位置应准确,连接应牢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8.2.3支撑架体纵横距、步距和顶部悬挑长度应符合模架设计要求,支撑搭设应 方正。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8.2.4模板早拆装置的支撑顶板与现浇结构混凝土模板应支顶到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3.2.5模板早拆架体主次龙骨应交错顶墙,一端应顶实,另一端应留出拆模间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8.2.6多层连支应符合模板早拆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8.3.1第一次拆模前应确认楼板厚度符合模板早拆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尺量。 8.3.2第一次拆模前,构件应符合早拆龄期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施工记录。 8.3.3第一次拆模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同条件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同条件试块

8.3.4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立杆、水平杆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5第一次拆模时,应无二次回顶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6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应原状未扰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4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立杆、水平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5第一次拆模时,应无二次回顶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6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应原状未扰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A.0.1模板及其支撑自重标准值按表A.0.1取值。

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各项荷载的参考数

表A.0.1楼板模板及其支撑荷载标准值(kN)

注:其他材质模板重量按照实际情况计算。 A.0.2现浇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重力密 度确定。 A.0.3钢筋自重: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每 立方米混凝土中钢筋的自重标准值,楼板为1.1kN/m3,梁为1.5kN/m3。 A.0.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1计算模板及次龙骨时,施工均布荷载可取2.5kN/m²,另应以集中荷载2.5 kN再进行计算,当单块模板板面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两 块板上;比较均布荷载、集中荷载两者作用的弯矩值,设计校核选用其中较大数 值; 2主龙骨承载能力核算,均布荷载取1.5kN/m²; 3计算竖向支撑时,均布活荷载取1.0kN/m² 4对大型浇筑设备如混凝土输送泵管、布料机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5混凝土堆积料高度超过板厚按实际高度计算。 A.0.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面荷载可采用2kN/m²。 A.0.6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分项系数: 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 k求得,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A.0.6采用

表A.0.6荷载分项系数

A.0.7计算一般模板结构,其荷载组合应按表A.0.7选用。

表A.0.7荷载组合

2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验算挠度采用荷载标准值。

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B.0.1成熟度法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50℃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养护的 混凝土,也可用于掺防冻剂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 2本法适用于预估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3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 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测试1d、2d、3d、7d、28d的强度值; 4采用本法应取得现场养护混凝土的连续温度实测资料。 B.0.2用计算法确定混凝土强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标准养护试件的各龄期强度数据, 应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式曲线方程:

中:f一 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D一一混凝土养护龄期(d); 2应根据现场的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按下式计算混凝土已达到的等效 龄期:

D, =2(α, ×At)

表B.0.2等效系数α

注: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 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所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相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 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

1总则. 32 术语 . 33 3基本规定. 4构配件. .. 38 5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 .. 39 6模板早拆设计... 7模板早拆施工 7.1施工准备 .. 45 7.2模板安装. 7.3模板拆除. .. 47 7.4施工安 48 8检查与验收

术语 .33 3基本规定. ... 36 4构配件. ..38 5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 .. 39 6模板早拆设计... ...40 7模板早拆施工 7.1施工准备 .45 7.2模板安装. ...46 7.3模板拆除. .47 7.4施工安 48 8检查与验收

1.0.1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墙、柱等竖向构件混凝土终凝后一天之内,就 能够承受自重,模架即可拆除:水平构件受弯,需要模架支撑较长时间。在结构 强度增长过程中,模架材料依功能的不同逐渐失去作用。最先失去作用的,是承 担成型作用的模板;然后是分担和传递模板荷载的主次龙骨。当水平结构具备了 支撑立杆之间的荷载传递能力之后,模板和主次龙骨就可以拆下来,投入下一流 水段施工。模板早拆施工应用原理,就是适时拆除水平构件模板及配件,提高周 转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周转材料的投入。所以说这是一项绿色施工技术。 1.0.2混凝土竖向构件受压,结构早期抗压强度,远大于在施工期间所承受的竖 向力,拆模条件基本上不考虑它的强度要求;水平构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受拉, 所以必须控制结构强度。本规程制定基础就是水平结构早期结构能力必须与所受 荷载相适应。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保留模板支架,相关规范有专要求。所以本 规程不适用于预应力构件施工。 1.0.3本规程用于规范:与模板早拆工艺相关的模架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相关 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现行有关标准对常规模板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及其他工艺 问题的相关规定,在采用模板早拆工艺时应同时遵守。

2.0.1实施早拆技术的前提,必须保证所施工结构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实施 该技术的目的,是适时将已经失去作用的部分模架拆除。由于需要结构早期强度 和保留支撑模架共同作用,必须准确判断结构的抗拉能力、模架哪些部分支撑作 用已不需要;该项技术还包括:如何实现平稳的荷载转换以及尚需保留的支撑能 力核定等。 与模板早拆施工相关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指标,尚需用到抗拉强度判定结构 是否开裂,用弹性模量判定结构受力和变形。由于这两项指标不是常规检测指标, 往往需要通过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推算,或查阅设计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现 有规范中所列上述指标,是根据混凝土28大强度确定的。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 和弹性模量能否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是能否使用设计规范所确定的数值进行推 定计算的关键向题。关于这个问题,长期工程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给 出了肯定的答案。规范编辑组在本规程首次编写前,查阅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委托 大津大学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同样证实了研究文献的结论:混凝早期抗拉 强度能够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长早于抗压强度;因此混凝土可以 根据其早期抗压强度,采用经养护28天的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 性模量指标。 2.0.2早拆装置种类很多,一般安装于立杆的顶部。早拆装置由顶托、活动托架 组成,控制活动托架上下移动的装置有滑槽、固定销片、螺旋套环等。其荷载转 换可通过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活动托架受模架重力作用下滑;或旋转螺旋套环降 下龙骨模板;原由托架向立杆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完成拆模与荷载转 换过程。 模板早拆有两个意义,一是将部分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模架拆除,二是将原由 支撑体系承担和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移到具备荷载承受和传递能力的现浇结构, 早拆柱头或其他升降装置降落的瞬间,龙骨模板完全卸荷、消除弹性变形、恢复 原状;混凝土结构依靠早期强度承受荷载、完成构件重力荷载的传递路线转换,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保留支撑立杆没有松动,支撑点没有变化,只是原经托架传 递到立杆的荷载,直接由立杆顶端柱头承担。 2.0.3混凝土设计强度,是按标准养护条件评定的。而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构一般 是露天作业,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结构实际强度与标养强度有一定差异 为了止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速 度进行等效标准养护龄期计算,计算出达到标养条件下相同效果所需的时间,作 为推算混凝土强度的等效数值。

换可通过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活动托架受模架重力作用下滑;或旋转螺旋套环降 下龙骨模板;原由托架向立杆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完成拆模与荷载转 换过程。 模板早拆有两个意义,一是将部分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模架拆除,二是将原由 支撑体系承担和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移到具备荷载承受和传递能力的现浇结构, 早拆柱头或其他升降装置降落的瞬间,龙骨模板完全卸荷、消除弹性变形、恢复 原状;混凝土结构依靠早期强度承受荷载、完成构件重力荷载的传递路线转换,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保留支撑立杆没有松动,支撑点没有变化,只是原经托架传 递到立杆的荷载,直接由立杆顶端柱头承担。 2.0.3混凝土设计强度,是按标准养护条件评定的。而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构一般 是露天作业,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结构实际强度与标养强度有一定差异 为了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速 度进行等效标准养护龄期计算,计算出达到标养条件下相同效果所需的时间,作 为推算混凝土强度的等效数值。 2.0.4 根据英国学者绍耳(A.Saul)的研究成果: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论养护

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如何组合,只要成熟度等,其强度大致相同。因此,对于 种确定配合比的混凝土而言,可以根据它的养护历程一养护温度与硬化时间, 来估算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 2.0.5混凝土早期结构能力,在墙、柱等竖向构件中普遍使用;混凝土的早期强 度标志着现浇混凝土构件从材料发展为具有一定能力的结构。对水平构件最为关 键的是要对抗拉强度作出判断。判定其结构能力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其 抗压强度,而根据诸项强度指标同步增长的规律,又可推算或查阅出抗拉强度和 弹性模量。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分别承担受拉和受压的不同职责,一般水 平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带裂缝工作的。但是,在构件养护期内,也就是达 到拆模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之前,不应使其承受工作状态的荷载。在这个阶段, 混凝土水平构件不应出现开裂。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水平构件始终处于受弯状态,构件支座、跨中上下表面 处于受拉(压)状态。当构件受拉区表面达到极限拉应力时,所对应的弯矩数值, 我们称之为开裂弯矩。支撑竖向变形应小于结构开裂弯矩对应的挠度。即可确保 拆除模板时,混凝土结构在所承担的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开裂。模板的首次拆除, 不应对混凝土后期养护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楼板、梁的上下表面均为钢筋保护层,水平构件中的钢筋,约束不了 受拉区保护层的混凝土开裂;早拆施工所定义的开裂弯矩就是作用于素混凝土水 平构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使构件表面弯矩达到开裂临界状态的弯矩。不同支撑 同距、不同截面与不同龄期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研究水平钢筋混凝土 构件逐渐增长的强度与抵抗开裂的承载能力的数值关系,对于正确执行拆模规 定、确保结构安全、充分利用混凝土水平构件早期的自身强度具有关键意义。 2.0.6保留支撑留设间距除应满足国标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外,尚应满足受力核 算要求。保留支撑要根据承受荷载状态,其上下端约束状态,确定相应支座类 型。支撑立杆应进行稳定性计算。立杆存在垂直偏差,计算时尚应考虑水平力作 用。 2.0.7模架立杆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主龙骨支座立杆间距为横向间距,相邻主 龙骨之间立杆间距为纵向间距;保留支撑上部的横向间距以板条宽度与整块模板 宽度之和为宜。横、纵向间距核算,均应取核算区域支撑范围的最大值。 混凝土水平构件均为受弯构件。实施早拆需要结构早期强度和保留支撑共同 发挥作用,维持构件正常养护状态,即确保构件中尚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水泥石结 构不发生开裂。故构件需按素混凝土核定此期间结构抗拉能力。 2.0.8按施工理论,拆除水平构件模架之前,所支撑的结构是不受力的。实际随 着结构强度增长,构件抗变形能力逐渐大于支撑架体刚度;相对于结构,模架承 受额外荷载时,一定会发生相应的的弹性变形;因此即使模架不拆除,上部楼层 继续施工时,在上部施工荷载作用下,下部的支撑体系还会继续发生变形(此时 相当于弹性支座),一定会牵连结构变形:结构抵抗变形而分担一定的荷载。梁,

板结构与支撑模架最终的变形一致,形成后加荷载由支撑体系与结构共同承担的 高面。 试验测定,所有参与支撑的各层楼盖基本上按照自身已达到的刚度所占总刚 度的比例分担总荷载。刚刚浇筑的楼盖,所受重力全部下传支撑系统,不承担荷 载(据试验测试,铝合金整体组装模板具有向竖向结构传递一定的楼板荷载情况, 属于例外),此时连支结构呈荷载极值。结构变形试验测定:达到早拆强度时, 楼盖具备了一定的结构能力,其所分担的荷载比例与当时强度所占所有支撑楼盖 总刚度比例一致。 2.0.9混凝土在未达到100%设计强度之前,某个时刻之前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龄期指等效标准养护龄期。

3.0.4模板早拆施工必须保证保留支撑的支撑原状与支模时一致,严禁随拆随顶 和回顶的施工做法。我国自主研发的TLC早拆支撑模架,立杆槽口与水平杆插 卡式楔片对应安装位置较为严格。拆除时只要动了立杆,水平杆的插卡式楔片就 再也安装不到立杆槽口内了。判定拆除时立杆位置是否变化比较容易,对防止扰 动保留支撑十分有效。 多层连续支撑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早拆施工。多、高层常规现浇楼盖基本上 都需要多层结构连续支撑,以传递在施层荷载。根据多年全国各地的施工经验 在常温阶段习惯上连续支撑保持三层(俗称“三拆一”)。对于最下层楼板结构承 载能力尚无规程对其做出明确核定规则。 早拆施工模板、龙骨只配一层,支撑立杆也略少,所以莲续支撑层结构的荷 载总值小于常规施工;遵从“三拆一”常规施工经验,偏于更安全。若施工速度快 于常规施工速度,则应对连支各层楼板能力进行复核。 3.0.5结构的施工质量,不能因实施早拆工艺而降低。模板的安装、质量要求和 验验方法很多本规范均有规定,应以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的规定为准。 3.0.6综合蓄热法所采用模板保温、提高入模温度等措施有助于混凝土结构早期 强度迅速达到早拆条件;适当掺入的防冻剂又可防范突发性极度降温对结构的不 利影响。 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慢,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大,与其胶凝材料水化速度有 关。水泥成分中硅酸三钙及铝酸三钙含量高,早期强度增长就快。在环境温度较 氏的冬季,混凝土水化速度明显变缓,不宜掺加粉煤灰,粉煤灰不利于混凝土早 期强度迅速增长,

4.0.1~4.0.4列出了目前国内模板早拆施工工艺所使用的主要构配件。 单纯用普通扣件钢管脚手架作早拆支撑模架情况较少。扣件钢管构造性要求 较多,立杆和通长设置的水平杆件都需要错开接头,扣件节点固定比较费时等因 素使得系统不适合用于早拆。定长杆件架体虽然装、拆方便,但在不合模数时的 相互联系,抱柱顶墙措施等方面基本上都需要扣件钢管予以补充和完善。所以扣 件钢管脚手架全方位的通用性,暂时无其他体系可以代替。 60钢管内嵌可升降β48钢管,中间设螺旋升降调节锁母,所组成的支撑立 杆可调节高度,一般可不设水平拉杆。 整层浇筑的铝合金模板和台式模板等早拆体系,一般采用可调节支撑高度的 独立钢支撑。独立钢支撑由于没有水平拉杆约束,安装时容易产生垂直偏差。其 计算应考虑安装偏差间题

5.0.1散支散拼是在常规模架施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板早拆工艺。支撑模架 可采用各种架型、普通龙骨和模板,技术成熟、对结构类型适应性强。原则上应 配置早拆装置,也可以搭设普通模架,单配保留支撑,实现早拆。 5.0.2铝合金模板分为标准模板、非标准模板和异形模板,通过板肋间的销孔或 拉片连接,由水平龙骨、斜撑及竖向支撑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整体 闭合模架。系统与模板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体系完整,可实现装配化施工。模板 的水平和竖向运输基本上不使用塔吊。 据试验测定,现浇剪力墙结构采用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后楼盖荷载的 25%左右可以分流到竖向结构。这个比例能一直维持到拆除模板以后。 5.0.3密肋井字梁结构采用塑料模壳,按结构达到10MPa进行早拆施工,是最早 引入我国的模板早拆体系。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曾成功应用子国家图书 馆、北京西站等工程。由于楼板较薄,厚度一般在50~60mm,支设于密肋梁交 叉点的独立钢支撑相互间距一般为1200mm左右,超此跨度楼板经计算确定应 加厚。 5.0.4台式模板是一种针对无梁楼盖单独开发的模板早拆体系。用于竖向结构施 工完毕后,再施作楼板。由独立钢支撑、早拆柱头、钢(铝)质边框板肋上覆木 质面板组成,模板自带主次龙骨。采用该工艺施作管廊、隧道等无梁楼板,操作 简单、规范。但目前在与竖向结构间隙处理方面,体系配套尚待完善。其规格尺 寸、性能参数、施工工艺可参见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标准《台式模板早拆体系施 工技术规程》。 钢框胶合板模板是组合模板的一种。竹木胶合板面用螺钉固定于钢质边框板 肋,构造尺寸、相互拼接与组合模板基本类似。由于模板的板肋间距较大、板面 刚度略小、且螺钉约束较弱,一般限用于水平构件及混凝土侧压力较小的竖向结 构部位。

式中:h、b、L一分别为构件厚度(高度)、宽度和长度,单位:m; h一构件及活荷载自重。 为简化计算,将施工活荷载折算为结构自重中进行计算。混凝土构件分别按 楼板h取值25.1kN/m²;梁G取值25.5kN/m;施工活荷载折算到构件(楼板、 梁)厚度中,即施工活荷载=q/h(kN/m²)。如:施工荷载为1kN/m²,板厚为100mm, 则=1/0.1=10(kN/m3),yh=25.1+10=35.1kN/m3。

3水平砼构件的保留支撑间距由式(1)、(2)可得到构件保留支撑间距:

yFct bh2/6= hbyh'L2/8

L2= 4Fct h/3h

1.1367×h×f. (4) ≤ i

采用此公式计算保留支撑间距时,一定要先将代入公式的数值量纲统一。构 件厚度统一为m,抗拉强度统一为Pa(N/m²);等效容重,=q/h(kN/m3)统一为 =q/h(103N/m3)。算出的间距单位为m。 6.0.5模板早拆后,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由保留支撑和构件的混凝土初期强度共 司承担。工程结构的刚度随看强度的增长,逐渐大于支撑结构刚度,改变了荷载 的传递路线。据测定,达到10MPa强度的楼板,在连续弹性支座支撑情况下, 可按自身刚度,将所分配到的荷载传递到竖向结构。 保留支撑施工荷载定为1kN,一是保留支撑所支撑的已经是结构,根据试验 各支撑立杆受力比较均衡;二是由于施工活荷载在此阶段工艺可控,一般情况下 模架完全拆除前,除了少量养护人员,应无其他施工人员作业。为偏于安全,核 算时的结构抗拉强度取当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在结构施工期间,在施层(上数第一层)支撑系统所受荷载不断产生变化, 堆料、上人都会引起对应支撑立杆荷载变化;移动荷载消除了,支撑立杆荷载随 之减少。由此所造成的(上数第二层)结构挠度也会产生变化。需要对结构跨中 挠度变化相应的受力进行计算。 保留支撑受力核算:荷载按所支撑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设计值统计;保 留支撑承载力,按稳定性计算。计算长度建议:支撑状态为单根独立支撑取支撑 全高度;有单向横拉杆按落地附墙单排脚手架计算规定;有双向横拉杆按双排落 地附墙脚手架计算规定;支撑立杆杆端约束要根据实际支撑情况确定,按轴心受 力建立计算模型。承载能力可按欧拉公式核算。 立杆节点约束:支撑上下两端均为楼板,杆件处于顶紧的受力状态,可视为 两端铰支。由于早拆头、立杆接头(若有),以及立杆不垂直等不利情况,计算 长度应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大(比如u取1.1~1.5),并应乘以k=1.155。计算保留支 撑的欧拉临界力Ncr。工程实践表明,所计算的保留支撑欧拉临界力Ncr,可 不遵从稳定性计算安全系数取2.0的要求。 6.0.6第一次拆模时,混凝土早拆结构重力作用取标准值,是由于此时结构重力 已无变化,结构处于养护期间施工活荷载相对较小也相对可控。 采用成熟度推算混凝土早期强度,需要先对本施工项目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 比,测试出1d、3d、7d、14、28d不少于5组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根据这些数 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到混凝土强度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一即得到混凝土强度增长 曲线。按等效龄期(D。)计算混凝土成熟度,需要对照不同养护温度下的等效龄

期换算表,对养护期间内的环境温度逐日进行等效换算,将所换算出的度时积, 即混凝土的成熟度,代入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确定其强度。具体计算参见附录 B,此法适用于摄氏50度以下的常温施工。 现场试验早拆后的保留支撑,存在一定的竖向变形,相当于弹性支座;具备 早期强度的楼板结构在连续的弹性支座支顶下,呈现整体变形整体受力特性。计 算模型可以按:以刚度比例分配到的荷载(荷载作用分为两部分:结构自身重力 和保留支撑荷载,为简化计算保留支撑荷载以均布荷载形式与结构自重叠加)核 定当时构件结构能力,荷载和结构能力均采用标准值。包括支座弯矩、跨中挠度 和拉应力。由于受力模型是以无支撑整体进行计算,某些部位变形数值与实际情 况有一定差距,但整体偏安全。另外,根据全国各地长期施工经验,模板早拆后 转由结构承担的荷载,大致与本规范确定的数值相仿。 6.0.7~6.0.9支撑模架的各个楼层,以其共同强度承担各层结构自重、施工活荷载 和全部模架。其荷载分配与相连各楼层刚度及支撑模架刚度相关,支撑层数应满 足各楼层混凝土强度条件。 通过计算分析,我们感到过去在最下层支撑拆除的控制规定上,没有区分楼 波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仅以跨度作为判定依据,控制指标比较粗糙;施 工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常温施工4~5天完成一层的工程不为少数,以“三拆一 为例,其最下层楼板支拆除时间大约为混凝土浇筑后的12~15大。结构显然尚 未达到设计强度。本次修编我们试图将长期施工的成熟经验,用一种综合考虑结 构强度等级、结构厚度、结构跨度等影响因素,按控制混凝土开裂的强度指标 定量判定最下层支撑拆除时机的计算方法,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其不仅适用于 早拆施工的多层连支计算,同样适用于常规模架的多层连支计算。 另外,据试验测定,上两层施工荷载变化对最下层影响很小。鉴于对长期施 工经验的认可,结构能力核定所受拉应力荷载和应力指标均采用标准值。 早拆多层连支楼板结构对构件抗拉能力进行计算时,各层楼板承担按结构刚 所分配到的总荷载比例。由于构件按素混凝土单一材料计算结构早期的抗拉能 力和变形情况,支座的计算简图,凡现浇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或者梁浇筑在一起 就认为是刚节点;如果墙体是砖砌体,连续现浇楼板在与墙体接触部位就是铰结 点。飞模外侧无支撑的楼板边,按悬挑端考虑。 验算各楼板层结构能力,推荐采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楼板计算的相 应图表。采用模板早拆工艺的绝大多数楼板,四边均为剪力墙或梁,推荐采用四 边固定楼板抗裂计算模型。(详见:《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第 四章第二节:按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计算矩形板)

(其中,E为弹性模量;h为板厚;u为泊桑比。) 符号说明:

f、Jmax 分别为板中心点的挠度和最大挠度: fox、foy——分别为平行于l.和l,方向自由边的中点挠度; Mx、Mmax一一 分别为平行于1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和板跨度内最大弯矩; My、Mymax— 分别为平行于1,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和板跨度内最大弯矩; Mox、Moy一一分别为平行于1.和l,方向自由边的中点弯矩; M一 固定边中点沿1方向的弯矩; M 固定边中点沿1,方向的弯矩; M一一平行于1.方向自由边上固定端的支座弯矩。

6.0.10本条内容指:进行常规模架计算,绘制每个房间的模架布置图,标明保 留支撑位置,绘制模板平面布置图。 6.0.11对于面积较大、分段施工的施工平面,应按流水段绘制每一段平面布置图, 图中应标明早拆部分和施工留茬位置的支撑保留情况,计算施工缝、保留支撑条 带占压模板数量,预估周转次数和损耗量

7.1.2模板早拆工艺在高层剪力墙住宅、平面面积较大的地下车库和隧道跳仓施 工等工程项目经济效果尤为显著。以地下车库为例:面积较大的车库,按纵轴划 分为5条,每一条在横向划分为4段,共20个流水段;由两只队伍分别施工。 配置龙骨模板为总面积的30%左右:宜从纵、横向两端开始向中间施工,第一支 队伍1段完成后,工人施工2段;2段完成后,拆除1段模架搭设3段;3段完 成后,拆除2段模架搭设4段;4段完成后,拆除3段模架搭设5段;5段完成 后,拆除4段模架搭设6段;6段完成后,拆除5段模架搭设7段:7段完成后, 拆除6段模架搭设8段;8段完成后,拆除7段模架搭设9段;9段完成后,拆 除8段模架搭设10段·.· 第二支队伍8°完成后,将7拆下的模架通过塔吊吊到上一层,开始上一层 流水。8段达到早拆强度后,拆除8’段模架通过塔吊吊到上一层,开始上一层 流水。本层封闭后,留下11、12两个流水段的模架需从楼梯洞口运出。为保证 流水施工不中断,可新配两个流水段的材料。 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早拆与取消后浇带的跳仓施工相结合能够取 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图1流水段划分示意图

7.1.3模架材料中,面板损耗最为严重。损耗的因素之一是边角、板缝位置。若 合理规划,尽量将大部分板缝统一到固定宽度,减少现场根据实际尺寸锯裁数量, 即可节材文省人工。边角非标料,一般很难周转使用,应采用已周转多次、成型 效果较差、准备淘汰的模板。 7.1.4京津冀地区四季分明,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差异大。工程持续工期较长的要 在施工策划阶段根据混凝土成熟度计算方法,推算出本工程混凝土实际配合比在 不同季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规律。工程实际实施时,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变化, 还需要调整相应的流水节拍和技术措施,同时确定早拆模板拆模时机。 7.1.6模板早拆技术比较复杂,其设计施工方案一般由现场技术人员和专业租赁 厂家技术人员协调编制。方案实施前,设计及编制人员应就工程结构不同施工阶 段的能力与测定、设备设施功能及使用要点、模架布设、拆除、转运、存储等技 术问题向现场管理人员交底;现场管理人员在熟悉上述内容基础上,研究工艺过 程,编制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尚操作人员贯彻;首次进行早拆施工人员,必须 先接受相关技术培训。

7.2.1支撑立杆平均截面应力在20~30MPa左右。若其不加底托而直接作用在天 然地基和回填土上,地基表面强度显然不足;立杆底部加支座、垫板可将荷载分 散。大然地基(及回填土)在上部给定荷载作用下,会有相应压缩变形:楼板结 构在上部给定荷载作用下,会有相应挠度;计算地基的变形和沉降对模架起拱可 提供准确依据。 7.2.2独立钢支撑带有支腿的,自身可形成稳定直立状态;无支腿的必须临时拉 顶,防止操作过程中立杆倾倒伤人;扣件钢管对接扣件用于立杆顶部悬挑部分: 车接节点刚度受到削弱,易发生失稳,所以在此位置接长的立杆必须增设双向水 平杆。 7.2.3竖向结构施工完成后,所施作的水平结构荷载不大,模架支撑不高,架体 所受水平力可以通过顶墙抱柱等构造向竖向结构传递,架体可不设斜撑。 7.2.4此条内容是根据施工经验所做的规定。次龙骨排布方同平行于模板面板的 长边,可在保留支撑上方板缝模板两侧与模板面板长边接缝下方,布设通长次龙 骨,使次龙骨承托在模板面板的长边接缝下方;此措施可改善构件成型平整度, 减少接缝外露长度。 7.2.5对于剪力墙结构,主次龙骨安装时交错顶墙,可直接将面板所受水平作用 直接传到墙体,就近消化施工过程中不均匀加荷对架体所产生的水平力影响

7.2.6梁侧模板在完成构件成型后,对模架来说就完成了自身任务。只要不损坏 边角,即可拆除周转使用。安装时,楼板模板压在梁侧帮模板顶部,可以在不触 动顶板模板情况下将梁侧模板拆下来。 7.2.7模板早拆装置承担早拆时荷载转换职能。其顶端直到模架全部拆除前,必 须始终支撑于楼板(梁)结构。支撑的形式有顶端钢板直接支撑于楼板的,这种 方式最直接,但钢板四周易漏浆,观感不好;顶端钢板支撑于板缝面板,就解决 了前述问题;顶端钢板支撑于次龙骨,楼板板缝处成型效果最好,但模板板缝处 要配三条次龙骨。 7.2.9模板早拆上下层保留支撑立杆位置对应准确,才可以准确传递层间荷载 防止楼板结构剪切破坏。但充许有一定的位置偏差GBT 20801.4-2020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pdf,即偏差范围处在楼板混凝土 中切面之内(按本规程要求,模板早拆工艺楼板厚度不得小于100mm,偏差范 围不得大于以支撑立杆为中心,直径250mm的圆面积)

图条文7.0.9保留支撑立杆位置充许偏差范围

7.3.1成熟度的通俗概念,是用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程度表示混凝土所达到的强 度水平。一般先计算混凝主养护度时积:即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在各个不同时间段 施工现场平均温度与养护持续时间的乘积。将所计算出的度时积,与同配比混凝 土标准养护的强度增长曲线的龄期度时积相对应,即可判定现场混凝土的强度水 平。 混凝土强度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一般用以e为底的指数型方程来表达;现行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一2011)中规定的用成熟度计算混凝土 早期强度”的方法,给出了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判定60%以下强度标准值,进行 具体计算的两个数学表达式。 7.3.2一般早拆装置完成荷载转换的过程为: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或旋下螺扣,支 托主龙骨的托架在模架重力作用下下滑,主、次龙骨随之降下,原由托架向立杆 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

模板早拆之前,模架系统与结构有很好的荷载传递关系,楼板的结构能力处 在“闲置”状态;支撑立杆顶端受力较小。模架的第一次拆除,结构脱离模架承托, 靠自身结构水平向保留支撑立杆顶部传递荷载,立杆托架以上部分有一定的应力 变化;此转换过程,必须在立杆始终支撑结构状态下进行。绝不能拆除之后再回 顶。 模架(主龙骨、次龙骨、模板板面)与结构脱离时,由于模板面板与所成型 的结构之间存在吸附力,不同模板材料对结构的吸附作用不同。一般吸附力随结 构龄期而增长;模板的早期拆除,由于吸附力小,降低了拆模难度。木质覆膜多 层板在结构强度达到10MPa时拆除,仅靠模板自身重力就可自然脱坠。 7.3.3根据施工经验,常温环境混凝土初期(3天以内)的强度增长很快,一般 构件可以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50%。5~7天,可以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 准值的75%。中后期强度增长逐步减缓;大约20天左右,方可达到设计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100%。一般说,楼板混凝土设计强度越高,早期强度增长速率越快, 结构所具备的早拆能力会提前。如何正确地评价混凝土水平构件初期的抗变形和 承载能力,合理地加以利用,对于加快模板和支撑材料周转,推进流水施工,提 高施工效益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消耗的积极意义。 水平构件早拆的先决条件,是结构在第一次拆模后的支撑状态下不发生开 裂,也就是结构拉应力小于已经具备的抗拉强度。模板早拆设计就是根据结构抗 拉强度确定的保留支撑间距和支撑刚度。根据试验,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与抗压 强度同步增长,因此可以根据其抗压强度查阅或计算对应的抗拉强度。 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检查待拆构件上方有无钢模板、堆料等物品,工具人员 等施工活荷载应小于1kN/m?的设计计算值。 7.3.4多层连续支撑的最下层,结构变形和受力与有支撑的上部各层不同,完全 靠自已的结构能力承担自身和上部传来的荷载。多层连续支撑问题并非早拆施工 首先遇到,常规施工也有相同问题。常规施工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的支撑能力 拆撑前一般不进行验算,而是遵从多年来“三拆一”的支顶施工经验。常规施工所 保留的架体和模板为早拆施工的2倍以上,多层连支荷载大于早拆施工。所以早 拆施工拆除底层支撑时间不早于当地常规施工时间,即可不进行验算。

7.4.1模板早拆工艺有荷载转换问题,支搭有特殊要求;为降低物资投入,加速 周转,一般模板早拆是小流水段施工,施工缝留置、施工通道的开通与闭合等都 与安全有关,必须遵照施工方案执行,模架不得更改设计随意支搭。 7.4.2模板早拆构配件,尤其是早拆装置等特殊配件,与结构质量、施工安全关 系密切,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特别是主龙骨搭接错茬,及在早拆托架上 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架体竖向和水平杆件连接是否牢固都是安全隐患控制因 素。

7.4.3保留支撑多层连支由于不是直接支撑在施层,容易因为下部楼层监管不力, 个别杆件被提前拆除,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这一问题是早拆施工安全过程控制 的重要内容。 7.4.4有的独立钢支撑不带支腿,施工过程中应予临时拉结。台式模板在立杆定 位时SJG 43-2017标准下载,有定型拉杆,在与模板形成稳定支撑约束后,即可拆除。 7.4.7第一次拆模前,顶部或次顶部水平拉杆可暂不拆除,降下早拆托架后,将 随之降落主龙骨铺在最上层水平杆上形成防护棚架,承托落下的次龙骨和模板面 板。 第一次拆模后,应确认保留支撑立杆和水平杆无缺失、无松动,保留支撑立 杆与支撑拆除前的原状没有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