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pdf

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16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pdf

7.1.4各种管线穿过楼板和墙体时,若孔洞周边不密

会通过缝隙传递,大大降低楼板和墙体的隔声性能。对穿线孔洞 的周边进行密封,属于施工细节问题,几乎不增加成本,但对提 高楼板和墙体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很有好处

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不应将卧室、起居室紧邻电梯井布置。但在 主宅设计时,有时会受平面布局的限制,不得不将卧室、起居室 紧邻电梯并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卧室、起居室的安静, 应采取一些隔声和减振的技术措施,例如提高电梯井壁的隔声 量、在电梯轨道和井壁之间设置减振垫热等。 7.1.6住宅建筑内的水泵房、风机房等都是噪声源、振动源, 有时管道井也会成为噪声源。从源头人手是最有效的降低振动和 台理噪声的方式。因此,给水泵、风机设置减振装置是降低振 动、减弱噪声的有效措施。同时,还应注意水泵房、风机房以及 管道井的有效密闭,提高水泵房、风机房和管道井的空气声隔声

7.1.6住宅建筑内的水泵房、风机房等都是噪声源、振动源, 有时管道井也会成为噪声源。从源头人手是最有效的降低振动和 台理噪声的方式。因此JC/T967-2005 混凝土瓦成型机.pdf,给水泵、风机设置减振装置是降低振 动、减弱噪声的有效措施。同时,还应注意水泵房、风机房以及 管道井的有效密闭,提高水泵房、风机房和管道并的空气声隔声 性能。

7.2日照、采光、照明和自然通风

7.2.1日照对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住宅的日 照受地理位置、朝向、外部遮挡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常难以达到 比较理想的状态。尤其是在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建筑之间的 相互遮挡更为严重。 本条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 照”,但未提出日照时数要求。 住宅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好朝向、建筑平面布置(包括建筑 之间的距离、相对位置以及套内空间的平面布置),通过计算, 必要时使用日照模拟软件分析计算,创造良好的日照条件。

也有利于降低人工照明能耗。用采光系数评价住宅是否获取了足

够的天然采光比较科学,但采光系数需要通过直接测量或复 计算才能得到。一般情况下,住宅各房间的采光系数与窗地 比密切相关,因此本条直接规定了窗地面积比的限值。

不相同,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套外的门厅、电梯前厅、走廊 梯等公共空间的地面照度,应满足居住者的通行等需要

7.2.4自然通风可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有助于健康,同时

7.2.4自然通风可以提高居住者

也有利于缩短夏季空调器的运行时间。住宅能否获取足够的自然 通风与通风开口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当通风开口 前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20时,房间可获得较好的自然通 风。 实际上,自然通风不仅与通风开口面积的大小有关,还与通 风开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满足最小 的通风开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外,还应合理布置通风开口的位 置和方向,有效组织与室外空气流通顺畅的自然通风。

内表面出现结露最直接的原因是表面温度低子室内空气的 露点温度。另外,表面空气的不流通也助长了结露现象的发生。 因此,住宅设计时,应核算室内表面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是否高 于露点温度,并尽量避免通风死角。 但是,要杜绝内表面的结露现象有时非常困难。例如,在我 国南方的雨季,空气非常潮湿,空气所含的水蒸气接近饱和,除 非紧闭门窗,空气经除湿后再送人室内,否则短时间的结露现象 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条规定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 (即在正常条件下)不应出现结露。

7.4.1住宇室内空气中的氮、游离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TVOC)等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应对其活 度、浓度加以控制。 的活度与住宅选址有关,其他儿种污染物的浓度与建筑材 料、装饰装修材料、家具以及住宅的通风条件有关

:41仕毛至内空气中的图、游离中醛、本、 安和息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TVOC)等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应对其活 度、浓度加以控制。 的活度与住宅选址有关,其他儿种污染物的浓度与建筑材 料、装饰装修材料、家具以及住宅的通风条件有关

8.1.5计量仪表的选择和安装方式,应符合安全可靠

量和减少扰民的原则。计量仪表的设置位置,与仪表的种类有 关。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在户外;对设置 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其 他计量仪表也宜设置在户外;当设置在户内时:应优先采用可靠 的电子计量仪表。无论设置在户外还是户内,计量仪表的设置应

便于直接读数、维修和管理

8.2.1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水源,无论采用市政管网,还是自

8.2.1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水源,无论来用市政管网,还是自 备水源井,生食品的洗涤、烹饪,盟洗、淋浴、衣物的洗涤、家 具的擦洗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5749、《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的要求。当采用 二次供水设施来保证住宅正常供水时,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卫生 际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 的要求。生活热水系统的水质要求与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质相同。 管道直饮水具有改善居民饮用水水质,降低直饮水的成本,避免 送桶装水弓起的于扰,保障住宅小区安全的优点,在发达地区新 建的住宅小区中已被普遍采用。其水质应满足行业标准《饮用净 水水质标准》CJ94的要求。生活杂用水指用于便器冲洗,绿化 尧酒、室内车库地面和室外地面冲洗的水,在住宅中一般称为中 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 水水质》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 质》GB/T18921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的相关要 求。

底部的住户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当设有管道倒流 防止器时,应将管道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考虑在内

设施: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二次供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的要求。住宅生活 给水管道的设置,应有防水质污染的措施。住宅生活给水管道、 闵门及配件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管道 (管材、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其工作压力不得大 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供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 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管道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

管、铜管、不锈钢管和球墨铸铁给水管等。阀门和配件的工作压 力应大于或等于其所在管段的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材质应耐腐 蚀,经久耐用。阀门和配件应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的压力等级 及使用温度,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8.2.5住宅设置热水供应设施,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

也是居住者的普遍要求。由于热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不尽相 同,可采用多种热水加热方式和供应系统;如采用集中热水供应 系统,应保证配水点的最低水温,满足居住者的使用要求。配水 点的水温是指打开用水龙头在15s内得到的水温

8.2.6住宅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包括:总冲洗用水量不大于6L的坐便器系 统,两档式便器水箱及配件,陶瓷片密封水龙头、延时水嘴、红 外线节水开关、脚踏阀等。住宅内不得使用明令淘汰的螺旋升降

天于等于9的坐使器。本茶对此做更为产格的规定。 8.2.7为防止卫生间排水管道内的污浊有害气体串至厨房内, 对居住者卫生健康造成影响,当厨房与卫生间相邻布置时,不应 共用一根排水立管,而应在厨房内和卫生间内分别设立管。 为避免排水管道漏水、噪声或结露产生凝结水影响居住者卫 生健康,损坏财产,排水管道(包括排水立管和横管)均不得穿 戒卧室。排水立管采用普通塑料排水管时,不应布置在靠近与臣 室相邻的内墙;当必须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时,应采用橡胶密 封圈柔性接口机制的排水铸铁管、双臂芯层发泡塑料排水管、内 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等有消声措施的管材

对居住者卫生健康造成影响,当厨房与卫生间相邻布置时,不应

8.2.8住宅内除在设淋浴器、洗衣机的部位设置地漏

间和厨房的地面可不设置地漏。地漏、存水弯的水封深度必须满 足一定的要求,这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安全卫生的重要保证。考 虑到水封蒸发损失、自虹吸损失以及管道内气压变化等因素,国 外规范均规定卫生器具存水弯水封深度为50~100mm。水封深 度不得小于50mm,对应于污水、废水、通气的重力流排水管道 系统排水时内压波动不致干破坏存水弯水封的要求。在往宅卫生 间地面如设置地漏,应采用密闭地漏。洗衣机部位应采用能防正 溢流和干调的专用地漏

8.2.9本条的自的是为了确保当室外排水管

时,不造成倒灌,以免污染室内环境,影响住户使用。地下室、 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低于室外地面,故不应与上 部排水管道连接,而应设置集水坑,用污水泵单独排出,

处理利用并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工程。雨水利用是指针 对因建设屋顶、地面铺装等地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的情

况,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人渗、储存、利用等措施。 建设中水设施和雨水利用设施的住宅的具体规模应按所在地 的有关规定执行,目前国家无统一的要求。例如,北京市“关于 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通告”中规定:建筑面积5万m?以 上,或可回收水量大于150m²/d的居住区必须建设中水设施”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中规定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各类建筑物 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以下 统称为建设工程)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中水设施 和雨水利用工程的实施办法。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应以 建设工程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为标 准。雨水利用设施应因地制宜,采用就地人渗与储存利用等方 武。 8.2.11为确保任宅中水工程的使用、维修,防止误饮、误用

庆 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是中水工程设计中应重点考虑 的问题,也是中水在住宅中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

8.3采暖、通风与空调

8.3.2本条根据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第6.2.2条制定,适用于所有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 住宅。考虑到居住者夜简衣着较少,卫生间采用与卧室相同的标 准。

方面,均较为合理。 “可靠的水质保证措施”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热水采暖系 统的水质没有相关规定,系统中管道、阀门、散热器经常出现被 腐蚀、结垢或堵塞的现象,造成暖气不热,影响系统正常运 行。

8.3.5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前的

(2003年版)第6.4.2条、第6.4.3条制定。厨房和卫生间往往 是住宅内的污染源,特别是无外窗的卫生间。本条的目的是为了 改善厨房、无外窗的卫生间的空气品质。住宅建筑中设有竖向通 风道,利用自然通风的作用排出厨房和卫生间的污染气体。但由 于竖向通风道自然通风的作用力,主要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形成 的热压,以及排风帽处的风压作用,其排风能力受自然条件制 约。为了保证室内卫生要求,需要安装机械排气装置,为此应留 有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种是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可节省空间并不会产生互相串烟。

但不同风向时可能倒灌,且对周围环境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另一种方式是排人竖向通风道,在多台排油烟机同时运转的条件 下,产生回流和泄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两种排出方式,都尚有 待改进。从运行安全和环境质量等方面考虑,当采用竖向通风道 时,应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竖井泄漏的措施。

8.3.8水源热泵(包活地表水、地下水、封团水环路式水源热 泵)用水作为机组的热源(汇),可以米用河水、湖水、海水 地下水或废水、污水等。当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时 应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回灌水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破坏和污 染。

节中,对燃气的发热量、组分波动、硫化氢含量及加臭剂等都有 详细的规定。 应特别注意的是,不应将用于工业的发生炉煤气或水煤气直 接引人住宅内使用。因为这类燃气的一氧化碳含量高达30%以 上,一旦漏气,容易引起居住者中毒甚至死亡。 8.4.2为了保证室内燃气管道的供气安全,应限制燃气管道的 最高压力。目前,国内住宅的供气有集中调压低压供气和中压供 气按户调压两种方式。两者在投资和安全方面各有优缺点。一般 来说,低压供气方式比较安全,中压供气则节省投资。当采用中 压进户时,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得高于0.2MPa。

8.4.2为了保证室内燃气管道的供气安全,应限制燃

最高压力。目前,国内住宅的供气有集中调压低压供气和中压供 气按户调压两种方式。两者在投资和安全方面各有优缺点。一般 来说,低压供气方式比较安全,中压供气则节省投资。当采用中 压进户时,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得高于0.2MPa。

全。住宅内常用的燃气设备有燃气灶、热水器、采暖炉等,这些 设备使用的都是5kPa以下的低压燃气。即使管道供气压力为中 压,也应经过调压,降至低压后方可接入用气设备。低压燃气设 备的额定压力是重要的参数,其值随燃气种类而不同。应根据不

同燃气设备的额定压力,将燃气的入口压力控制在相应的允许压 力波动范围内。

房或与厨房相连的阳台内。这样便于布置燃气管道,统一考虑用 气空间的通风、排烟和其他安全措施,便于使用和管理。

气重(约为空气重度的1.5~2倍),且爆炸下限比较低(约为 2%以下),因此一日漏气,就会流向低处,若遇上明火或电火 花,会导致爆炸或火灾事故。且由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内通风条 牛差,故不应在其内敷设液化石油气管道,当然更不能使用液化 石油气用气设备、气瓶。高层住宅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 采用管道供气,严禁直接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8.4.6住宅用人工煤气主要指焦炉煤气,不包括发生炉煤气

水煤气。由于人工煤气、天然气比空气轻,一旦漏气将浮上房间 负部,易排出室外。因此,不同于对液化石油气的要求,在地下 室、半地下室内可设置、使用这类燃气设备,但应采取相应的安 全措施,以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的要求。

8.4.7本条根据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用安全,燃气设备和管道应满足与电气设备和相邻管道的净距要 求。该净距应综合考虑施工要求、检修条件及使用安全等因素确 定。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 第7.2.26条给出了相关要求,

8.4.9本条根据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

(2002年版)第7.7节的相关规定制定。为了保证用气设备的稳 定燃烧和安全排烟,本条对住宅排烟提出相应要求。烟气必须排 至室外,故直排式热水器不应用于住宅内。多台设备合用一个烟 道时,不论是竖向还是横向连接,都不允许相互干扰和串烟。烹 饪操作时,厨房燃具排气罩排出的烟气中含有油雾,若与热水器 或采暖炉排出的高温烟气混合,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 两者不得合用烟道

8.5.1为保证用电安全,电气线路的选材、配线应与住宅的用 电负荷相适应。

8.5.2为了防止因接地故障等引起的火灾,对住宅供配电应采 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5.4为保证安全和便于管理,本条对每套住宅的电氵

8.5.6任宅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预 计雷击次数天于0.3次/a的住宅建筑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 往住宅建筑,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各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 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是指为达到等电位目的而 实施的导体联结,自的是当发生触电时,减少电击危险

9.1.1本条对住宅建筑周围的外部灭火救援条件做了原则规定。

9.1.4本条对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条件以及消防设施的 设置做了原则性规定。

9.1.4本条对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条件以及消防设施的

9.1.5本条原则规定了各种建筑设备和管线敷设的防火安全要

9.1.6本条规定了确定住宅建筑防火与疏散要求时应

住宅建筑的高度和面积直接影响到火灾时建筑内人员疏散的

难易程度、外部救援的难易程度以及火灾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大 小,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与建筑高度和面积直接相关联, 对不同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的住宅区别对待,可解决安全性和经 济性的矛盾。考虑到与现行相关防火规范的衔接,本规范以层数 作为衡量高度的指标,并对层高较大的楼层规定了折算方法,

9.2耐火等级及其构件耐火极限

9.2.1本条将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经综合考虑客 种因素后,对适用于住宅的相关构件耐火等级进行了整合、协 调,将构件燃烧性能描述为“不燃性”和“难燃性”,以体现构 件的不同性能要求。考虑到目前轻钢结构和木结构等的发展需 求,对耐火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住宅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 极限做了部分调整

的建造层数做了调整,允许四级耐火等级住宅建至3层,三级耐 火等级住宅建至9层。考虑到住宅的分隔特点及其火灾特点,本 规范强调住宅建筑户与户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要 求,不再对防火分区做出规定。

9.3.1本条规定了确定防火间距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即应从 满足消防扑救需要和防止火势通过“飞火”、“热辐射”和“热对 流”等方式向邻近建筑蔓延的要求出发,设置合理的防火间距 在满足防火安全条件的同时,尚应体现节约用地和与现实情况相 协调的原则。 9.3.2本条规定了住宅建筑与相邻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要 T

求以及防火间距允许调整的条件

9.4.1本条对上下相邻往户间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外墙构造措

施做了规定。适当的窗槛墙或防火挑檐是防止火灾发生竖向蔓延 的有效措施

·+. 为阅正樱你间支到任 火火烟气的影啊,本茶对楼梯间 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限值做了规定。楼梯间 作为人员疏散的途径,保证其免受住户火灾烟气的影响十分重 要。

9.4.3本条对住宅建筑中电梯井、电缆并、管道并等竖井的设

9.4.3本条对住宅建筑中电梯井、电缆井、管道并等竖井的设 置做了规定

9.5.1本条规定了设置安全出口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当

9.5.1本条规定了设置安全出口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当

前住宅建筑形式趋于多样化,本条不具体界定建筑类型,但对各 类住宅安全出口做了规定,总体兼顾了住宅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 要。 本条根据不同的建筑层数,对安全出口设置数量做出规定 兼顾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本条规定表明,在一一定条件下, 对18层及以下的住宅,每个住宅单元每层可仅设置一个安全出 口。 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由于建筑层数多,高度大! 人员相对较多,一且发生火灾,烟和火易发生竖向蔓延且蔓延速 度快,而人员蔬散路径长,疏散困难。故对此类建筑,规定每个 单元每层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以利于建筑内人员及时逃离 火灾场所。 建筑安全蔬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在同一建筑中,若两个楼梯 出口之间距离太近,会导致蔬散人流不均而产生局部拥挤,还可 能因出口同时被烟堵住,使人员不能脱离危险而造成重大伤亡事 故。 若门的开启方向与疏散人流的方向不一致,当遇有紧急情况 时,会使出口堵塞,造成人员伤亡广事故。疏散用门具有不需要使 用钥匙等任何器具即能迅速开启的功能,是火灾状态下对疏散门 的基本安全要求。 9.5.2本条规定了确定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时应考虑的 因素,其原则是在保证人员蔬散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建筑 布局和节约投资的需要。 9.5.3本条规定了确定楼梯间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及首层对外 出口的设置要求。建筑发生火灾时,楼梯间作为人员垂直疏散的 惟一通道,应确保安全可靠。楼梯间可分为防烟楼梯间、封闭楼 梯间和室外楼梯等,具体形式应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 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 楼梯间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有利于人员在火灾时及 时疏散;若没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应能保证人员在短时间内通过

.5.3本条规定了确定楼梯间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及首层

受到火灾威胁的门厅,但不允许设置需经其他房间再到达室 出口形式。 本条对住宅建筑楼梯间顶棚、墙面和地面材料做了限制 定。

不会受到火灾威胁的门厅,但不允许设置需经其他房间再到达室 外的出口形式。

.5.4本条对住宅建筑楼梯间顶棚、墙面和地面材料做了 主规定。

9.6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9.6.1本条将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的建筑层数界限统一调整 为8层。对于建筑层数较高的各类住宅建筑,其火势蔓延较为迅 速,扑救难度大,必须设置有效的灭火系统。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包括消火栓、消防卷盘和干管系统等。水灭火系统具有使用方 便、灭火效果好、价格便宜、器材简单等优点,当前采用的主要 灭火系统为消火栓给水系统。

许多火灾案例的实践检验。对于建筑层数为35层及35层以上的 住宅建筑,由于建筑高度高,人员疏散困难,火灾危险性天,为 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火火系统是必要 的。

9.7.1本条对10层及10层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供电做了规定。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主要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和疏散人员。合理地确定供电负荷等级,对于保障建筑消防用电 设备的供电可靠性非常重要

9.7.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及

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是为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采取有效 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 消防设施。在发达国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已较为普及。 考虑到现阶段国内的实际条件,规定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 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反±0月E

其前室的应急照明做了规定。为防止人员触电和防止火势通过电 气设备、线路扩大,在火灾时需要及时切断起火部位及相关区域 的电源。此时若无应急照明,人员在惊慌之中势必产生混乱,不 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9.8.1本条对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周围设置消防车道 提出了要求,以保证外部救援的实施。 9.8.2为保证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迅速开到附近的天然水源 (如江、河、湖、海、水库、沟渠等)和消防水池取水灭火,本 条规定了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均应设有消防车 道,并便于取水。

员的体能状况和现阶段国内的实际条件,规定12层及12层 的住宅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10.1.1在住宅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能耗占有最大比例。降 低采暖、空调能耗可以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 采暖、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用能效率来实现。本条列举了住宅建筑 中与采暖、空调能耗直接相关的各个因素,指明了住宅设计时应 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 10.1.2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规 定性指标法,即对本规范第10.1.1条所列出的所有因素均规定 个明确的指标,设计住宅时不得突破任何一个指标;第二种方 法是性能化方法,即不对本规范第10.1.1条所列出的所有因素 都规定明确的指标,但对住宅在某种标准条件下采暖、空调能耗 的理论计算值规定一个限值,所设计的住宅计算得到的采暖、空 调能耗不得突破这个限值。 10.1.3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对住宅采暖、空调能 耗的影响很大,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主要依靠保温材料来实 现,因此必须保证保温材料不受潮。 设计住宅的围护结构时,应进行水蒸气渗透和冷凝计算;根 据计算结果,判定在正常情况下围护结构内部保温材料的潮湿程 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要时,应在保温材料层的表面设置 汽E

要注重照明节能。考虑到住宅建筑的特殊性,套内空间的照明受 居住者的控制,不易干预,因此不对套内空间的照明做出规定。 住宅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主要受设计和物业管理的控制,因此 本条明确要求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住宅建筑的公共场所和部位有许多是有天然采光的,例如大 部分住宅的楼梯间都有外窗。在天然采光的区域为照明系统配置 定时或光电控制设备,可以合理控制照明系统的开关,在保证使 用的前提下同时达到节能的自的。 10.1.5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的建造水准越来越高,住宅建筑 内配置电梯、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已较为普遍。在提高居住者 生活水平的同时,这些机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也很大,因此也应该 注重这类机电设备的节电问题。 机电设备的节电潜力很大,技术也成熟,例如电梯的智能控 制,水泵、风机的变频控制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节电措施,并且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 10.1.6建筑节能的自的是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其中 最主要的是降低采暖、空调和照明能耗。降低采暖、空调能耗有 三条技术途径,一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二是提高采 暖、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用能效率,三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常 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节能”技术途径。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热利用是最直接、最简单 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因此在住宅建设中,提倡结合当地的气 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

10.2.1本规范第10.1.2条规定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 “规定性指标法”。建筑方面的规定性指标应包括建筑物的体形系 数、窗墙面积比、墙体的传热系数、屋顶的传热系数、外窗的传 热系数、外窗遮阳系数等。由于规定这些指标的目的是限制最终 的采暖,空调能耗,而采暖、空调能耗又与建筑所处的气候密切 相关,因此具体的指标值也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最 终允许的采暖、空调能耗来确定。各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应 依据此原则给出具体的指标,

10.3.1本规范第10.1.2条规定进行住宅节能设计可以采取 “性能化方法”。所谓性能化方法,就是直接对住宅在某种标准条 件下的理论上的采暖、空调能耗规定一个限值,作为节能控制目 标。 10.3.2为了维持住宅室内一定的热舒适条件,建筑物的采暖 空调能耗与建筑所处的气候区密切相关,因此具体的采暖、空调 能耗限值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最终希望达到的

节能程度确定。各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应依据此原则给出具 本的米暖、空调能耗限值。 10.3.3住宅节能设计的性能化方法是对住宅在某种标准条件的 理论上的采暖、空调能耗规定一个限值,所设计的任宅计算得到 的采暖、空调能耗不得突破这个限值。采暖、空调能耗与建筑所 处的气候密切相关,因此具体的限值应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确 定。 , 目前,住宅节能设计的性能化方法的应用主要考虑三种不同 的气候条件:第一种是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在这种 条件下只需要考虑采暖能耗;第二种是中部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 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不仅要考虑采暖能耗,而且也要考虑空调能 耗;第三种是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主要 考虑空调能耗。 性能化方法规定的采暖、空调能耗限值,是某种标准条件下 的理论计算值。为了保证性能化方法的公正性和惟一性,应详细 地规定标准计算条件。本条分别对在三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计 算采暖、空调能耗做了具体规定,并给出了采暖、空调能耗限 值。这些规定和限值是进行住宅节能性能化设计时必须遵守的

11.0.1住宅竣工验收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 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并满足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规定的备案要求,才能说明住宅已经按要求建成。在此基础上: 住宅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等条件后,可交付使用

住宅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等条件后,可交付使用 11.0.2物业档案是实行物业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是物川 管理区域内对所有房屋、设备、管线等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 养和修的技术依据,因此必须妥为保管。物业档案的所有者是 业主委员会。物业档案最初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形成和建立,在物 业交付使用时由建设单位移交给物业管理企业。每个物业管理企 业在服务合同终止时,都应将物业档案移交给业主委员会,并保 证其完好。 11.0.3《住宅使用说明书》是指导用户正确使用住宅的技术文 件,所附《住宅品质状况表》不仅载明住宅是否已进行性能认 定,还包括住宅各方面的基本性能情况,体现了对消费者知情权

11.0.2物业档案是实行物业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是物业

管理区域内对所有房屋、设备、管线等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 养和修的技术依据,因此必须妥为保管。物业档案的所有者是 业主委员会。物业档案最初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形成和建立,在物 业交付使用时由建设单位移交给物业管理企业。每个物业管理企 业在服务合同终止时,都应将物业档案移交给业主委员会,并保 证其完好。

11.0.3《任宅使用说明书》是指导用户正确使用住宅的技术文 件DB51/T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pdf,所附《住宅品质状况表》不仅载明住宅是否已进行性能订 定,还包括住宅各方面的基本性能情况,体现了对消费者知情权 的尊重。

《住宅质量保证书》是建设单位按照政府统一规定提交给用 户的住宅保修证书。在规定的保修期内,一旦出现属于保修范围 内的质量问题,用户可以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提示获得保 修服务。

11.0.4用户正确使用住宅设备,不擅自改动住宅主体

是保证正常安全居住的基本要求。鉴于住户擅自改动住宅主体结 构、拆改配套设施等情况时有发生,本条对此做了严格限制

11.0.6住宅和居住区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

是为厂用户服务的,若改变其用途,将损害公众权益。 11.0.7对住宅和相关场地进行日常保养、维修和管理,对各种 共用设备和设施进行日常维护、检修、更新,是保证物业正常使 用所必需的,也是物业管理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 11.0.8近年来,居住小区消防设施完好率低和消防通道被挤占 的情况比较普遍,无其是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以来,停车占用消 防通道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且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工作带来巨大 困难。本条据此规定必须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和消防通道畅通

GB 50661-2011标准下载统一书号:15112·11979 定 价:15.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