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结构技术规程》CECS280:2010.pdf

《钢管结构技术规程》CECS280:201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460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钢管结构技术规程》CECS280:2010.pdf

In= n. IT I fo n I

Y形节点焊缝截面投影的形心至冠点边缘的最大距离经数值 积分与回归分析后表达为:

门式刚架的吊装施工工艺A; =x。+d/(2sin0)

式中:α=(—0.34sine+0.34)(2.188十0.059β+0.188)d。 Y形节点焊缝截面投影的形心至鞍点边缘的距离可表达为:

A,=d/(2cosΦ)

因此,非搭接管节点焊缝在平面内与平面外的抗弯截面模量 分别为:

经对所收集的近120个管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杆件承载力、焊 缝承载力与破坏模式的计算比较,可以保证静力荷载下焊缝验算 公式的适用性。

6.3 直接焊接矩形管节点计算

6.3直接焊接矩形管节点

4支管端部压扁的连接节点计

图37支管端部为楔形压扁的 N形节点承载力(主管为圆管)

图38支管端部为楔形压扁的 N形节点承载力(主管为方管)

图39主管轴力影响系数山

1 元 b1a+2h1a 1.32 yl Vyl tandiabatia pntf sind, 2 b br.

图40主管为方管的K形节点

图41支管端部为楔形压扁的K形节点 承载力(主管为方管)

承载力(主管为方管)

3支管端部为部分压扁的T形、X形和K形间隙节点(主管 为圆管),其承载力是通过对相应端部未压扁的直接焊接节点承载 力设计值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的。支管端部部分压扁后,会造成受 力不均匀,导致承载力降低。Wandenier等(1991)对此进行了试

验研究,发现上述修正是合理安全的。

表6纵向板与圆管连接节点承载力设计值公式计算结果 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表中n为规程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比值的平均值,为标准差,为离散度。 表7给出了横向板与圆管连接节点承载力设计值公式计 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表7横向板与圆管连接节点承载力设计值公式计算结果 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表中机为规程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比值的平均值,为标准差,U为离救度

管柱与H型钢梁的抗弯连接可采用非加劲的直接焊接

构造,如图42所示。此节点宜在工厂预制,相连梁段作为短悬臂 梁,他端在工地与梁连接。

1圆管柱与H型钢梁的非加劲直接焊接抗弯节点的抗弯承 载力设计值M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一 强柱系数,7度设防区可取1.0,8度设防区可

9度设防区可取1.15; Wpb梁的塑性截面模量; f,梁翼缘的钢材强度设计值。 2该节点还应按下式进行冲剪验算

N1J Mn 1≤1.16ft A1 Wi

表8钢管柱与H型钢梁非加劲节点承载力公式 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注:表中为规程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比值的平均值,为标准差,U为离散度。 6.6.2梁柱节点处柱子横向加劲肋或贯通隔板之间的柱子节点 域抗剪强度计算参照日本建筑学会(AIJ)公式。其中当柱为箱形 截面时的节点域抗剪有效体积计算公式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 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规定相同。 6.6.3外环加劲板式的梁柱节点抗拉或抗压承载力公式参照日 本建筑学会(AIJ)公式。同济天学近期对3个采用圆管柱的梁柱 节点进行了试验,试验承载力均高于规程公式计算结果。

7.1直接焊接节点构造

7.1.1除本条规定外,根据AWSD1.1:2000“钢结构焊接规范” 图3.5和日本建筑学会(AIJ)2002年版“钢管桁架结构设计施工 指南与解说”5.3节,相贯焊缝也可采用全周角焊缝。当按坡口焊 要求施工时,由于相贯部位支管钢管内难以安放内衬,因此全融透 的要求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故AWS规范将符合构造要求的部 分熔透焊缝也作为可以免除评定的焊缝来对待,此外参照国内已 有工程的经验,本条提出“坡口部位焊缝根部2mm~3mm范围内 的焊缝检测可不作全熔透要求”。 AWS规范和AJ指南对相贯焊缝的构造要求基本相同,可 参照AIL2002年版指南图5.1.

有工程的经验,本条提出“坡口部位焊缝根部2mm~3mm范围内 的焊缝检测可不作全熔透要求”。 AWS规范和AJ指南对相贯焊缝的构造要求基本相同,可 参照AJ2002年版指南图5.1。 7.1.2工程实践表明,搭接焊接的隐蔽部位要求焊接难度较大。 日本建筑学会(AIJ)1990年版“钢管结构设计指南与解说”在6.7 条解说中指出“组装后的隐蔽部位即使不焊也没有什么影响”。同 济大学与宝冶建设联合于2004年以来开展系列实验,自前已进行 了15个节点试件的对比,包括承受低周反复荷载的节点试件;同 年,同济大学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结合上海网球中心工程 进行了搭接节点隐蔽部位焊接与否的对比试验。这些试验涉及的 节点形式为平面K形和KT型;试验结果表明:隐蔽部位焊接与 否对节点的最后破坏模式是有影响的,故本规程提出了相应的计 算公式。 因尚缺乏疲劳实验的支持,本条关于隐蔽部位可以不焊的规 定不适用承受高周疲劳荷载的节点。

7.2.4控制支管外径与壁厚之比不能过大,是为了保证压扁后支 管强度不发生较大降低。 7.2.5有关研究表明,支管楔形压扁方问平行于主管或垂直于主 管对承载力影响不大。选用平行于主管方向布置,主要是考虑制 作和安装方便。

7.3加劲钢管节点构造

本条的背景资料可参考文献:张峰、陈扬骥、陈以一等:“内加 劲环的设置对钢管节点性能的影响”,空间结构,Vol.10,No.1, 2004.3。 具不设署加劲助还应想据实际施工务件确定

管时,内加劲板的最佳位置位于支管翼板下方。背景资料可 文献:陈以一、陈建兴、王伟等:“平面钢管桁架管内加劲相贯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分析”,建筑结构,Vol.34,No.11,2004.11

7.3.3应避免主管拼接焊缝位于支管拉力区相贯焊缝下方

制。此外,如果节点承载能力由抗拉强度控制,则与受拉不同,覆 板与主管钢管的共同作用需通过焊缝传力。如在抗拉时欲提高覆 板与主管钢管共同受力的性能,则可通过在覆板上设置塞焊使之 与主管钢管紧密连接。

7.4钢管柱与H型钢梁节点构造

荷载产生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n等于或者大于5×104时的高周 疲劳计算。 8.1.2参见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 6.1.2条的条文说明。 8.1.3连接形式是影响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连接形式有 不同的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分布。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自前 钢管结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有两种:基于名义应力的分类法和基 于儿何应力集中的热点应力法。 分类法的基本思路是,以名义应力幅作为衡量疲劳性能的指 标,通过大量试验得到各种构件和连接的疲劳性能的统计数据,将 皮劳性能相近的构件和连接归为一类,同一类构件和连接有相同 的S一一N曲线。设计时,根据构件和连接形式找到相应的类别,即 可确定其疲劳强度。分类法概念明确、使用方便,欧洲钢结构设计 规范《Eurocode3:Designofsteelstructures》(以下简称EC3)将 分类法作为钢管结构疲劳计算的主要方法,我国的国家标准《钢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7一2003也采用这方法。 热点应力法用于直接相贯焊接的管节点,热点应力是指由节 点几何形状引起的几何应力在焊趾处的最大值。这一方法的基本 思路是,认为直接焊接相贯管节点的焊趾处的热点应力幅是影响 节点疲劳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将焊趾处的热点应力幅作为疲劳强

中:Ono—主管内的名义应力; No Ao 支管内的名义应力按下式计算:

8.2.3由于非焊接构件和连接一

(△p)时,认为该部位可承受无限多次的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 坏,此时可不进行疲劳计算。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E 50017一致,本规程取:n一5×106次为常幅疲劳极限对应的循环次数。 K是疲劳强度的附加安全系数。在EC3中,根据计算部位日 常是否容易进入检查维护以及结构疲劳失效后的危害性,K分别 取1.00、1.15、1.15和1.35,如表9所示。本规程建议按照破损 一安全设计,鉴于我国钢管结构主支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焊缝的焊

接质量欠佳,与欧洲有一定差距,建议K取高值,同时为了设计的 方便,统一取1.15(相当王这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表9EC3中K的取值

对于相贯连接的管节点,应分别验算主管和支管的疲劳。只 有当主管和支管均满足疲劳验算的要求时,才可认为节点满足疲 劳验算的要求。 8.2.6本条参考EC3的相关条文提出了变幅疲劳的验算公式。 该公式是基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Miner线性累计损伤原则提出 的,Miner线性累计损伤的基本原理见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7—2003第6.2.3条的条文说明。 对于变幅疲劳,随看疲劳裂缝的扩展,一些低于常幅疲劳极限 的低应力幅仍将对疲劳损伤产生影响,常幅疲劳的疲劳极限并不适 用,因此本条还引人了变幅疲劳应力幅截止限(△.)的概念以考虑

8.2.7本条参考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一2003的 第7.1.1条、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一2002 的第4.7.1条以及EC3的相关条文

8.2.11本条提出的这些措施能缓解应力集中程度、消除焊缝缺 口或在金属表层形成压缩残余应力,丛而提高疲劳强度。

8.2.11本条提出的这些措施能缓解应力集中程度、消除焊缝缺

对于对接焊缝,打磨焊缝余高使得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更 加平滑,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从而提高疲劳强度。对于角焊缝, 焊趾处经常存在由咬边形成的切口、焊渣侵入等焊接缺陷,为消除 这些缺陷以改善疲劳性能,可以如图44所示的焊缝B那样打磨 焊趾,不仅要磨去切口,还要再磨去0.5mm~0.8mm以除去侵入 的焊渣,如果只是像焊缝A那样磨去部分焊缝,疲劳强度提高不 明显。采用气体保护钨弧重新熔化角焊缝的焊趾,只要重新熔化 深度足够,可以消除原有的切口、裂缝及侵入的焊渣,从而提高疲 劳强度。在焊接部位附近进行喷丸或锤击,可以产生残余压应力和 冷作硬化,还能缓解切口的尖锐程度,从而提高该部位的疲劳强度。

虽然上述措施均能改善疲劳性能,但不同情况下效果究竟如 何,研究的尚不充分。因此,只有在具备可靠依据时,才能在设计 中利用由此带来的疲劳强度的提高。

亍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 .1.2为确保工程质量和管理,本条提出了钢管结构施工单 具有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施工详图应由制作单位根 比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详图设计人员除了应详细了解原 文件和现行工程规范,同时还应熟悉制作和安装的专业技术

制作工艺应包括:制作中所依据的标准,制作厂的质量保证 成品的质量保证和为保证成品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制订的措方 产场地的布置、采用的加工、焊接设备和工艺装备,焊工和检 员的资质证明,各类检查项目表格和生产进度计划表。

9.2.1放样和号料是钢结构制作的首道并且重要的工序。在放 样和号料前,必须认真熟悉批准的施工详图、技术文件以及工艺要 求,对施工详图进行详细核对,保证材料钢号、规格、外观质量符合 要求,同时应预留焊接收缩量及切割、铣端等需要的加工余量,确

9.3.1钢管成型的方法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采用辊压成型、冷

9.4.1构件的组装工艺要根据钢管结构的特点确定组装顺序、收 缩余量分配、定位点、累积误差等2016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 第四册--电缆工程,避免出现隐蔽焊接。对冷成型 矩形钢管构件组装焊接时,考虑成型钢管角部的冷作硬化影响,应

避免在角部区域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采用的焊接材料,应与主 体金属力学性能相匹配。 组装前,应检查各零部件的编号、数量、几何尺寸、变形等,保 证合格。

证合格。 9.4.2本规程钢管架和构架外形尺寸充许偏差(表9.4.2)是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相 应规定,并根据近年来钢管结构工程的实践经验,结合一一些钢结构 企业的钢管结构工程施工 技术标准增补了相关的规定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相 应规定,并根据近年来钢管结构工程的实践经验,结合一一些钢结构 企业的钢管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增补了相关的规定。

本节条文遵照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的相关规定。由于钢管结构的焊接具有曲线焊接量大: 焊接位置和焊缝坡口连续变化,焊接可操作空间小等特点DB6101/T 3030-2018 建筑及交通标志涂料与胶粘剂中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因此在 制定工艺文件和对焊工的技术要求应特别予以重视

本节条文遵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的相关规定,

圆钢管和方矩形钢管节点内的混凝土施工分别遵照协会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规程》CECS28:90和《矩形钢管混凝 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的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