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211-2021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DB62/T 3211-2021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887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3211-2021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 6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7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9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1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1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12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0082 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1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 16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1 17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 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19 《建设用砂》GB/T14684 20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 21 《预拌混凝土》GB/T14902 22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 8046 2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 39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 6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9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1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1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12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13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1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 16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1 17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 1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19 《建设用砂》GB/T14684 20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 21 《预拌混凝土》GB/T14902 22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2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 39 兴

2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2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2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27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C/T681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河北某公司20万吨复合肥110m造粒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8. 2混凝士拌合物性能检验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3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4温凝土工程验收

1.0.1近年来,天然砂的无序开采,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环, 伴随着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为趋势,为 更加有效地控制机制砂质量,本标准提出了“精品机制砂”的概 念,强调粒形、石粉含量的控制,提出了“球形度比”的概念, 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 建设原则,提出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生态绿色,促进行业健康 有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用于 生产机制砂的设备应选用噪声小、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生产时 不应有明显的扬尘,必须满足环保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机 制砂生产设备还应配套原材料除泥、除土系统,有效控制用于生 产机制砂原材料的泥土含量。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更加规范精品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

1.0.2本条主要是明确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1.0.3本标准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0.3本标准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课匙 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结提炼 合编制,

2.0.1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241一致。 2.0.2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 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 结提炼而成。 2.0.3本条列出的术语与国家现行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 术规程》JGJ/T241和《建设用砂》GB/T14684一致。 2.0.4、2.0.5本条列出的术语与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一致。 2.0.6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241一致。 2.0.7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 2.0.8~2.0.11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 用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 标准,总结提炼而成。 2.0.12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241一致。 2.0.13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 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 结提炼而成。 2.0.14~2.0.18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

2.0.1本条列出的术语与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程》JGJ/T241一致。 2.0.2本条列出的术语是在《人工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 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 结提炼而成

术规程》JGJ/T241和《建设用砂》GB/T14684一致。 .0.4、2.0.5本条列出的术语与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 4684一致。

3.0.1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影响机制砂混凝土各项性能 指标的,主要是机制砂的粒形指标,应予以严格控制,本标准还 对石粉含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他技术指标与现行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基本保持一致。

3.0.2考虑到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及质量,建议采用预

3.0.3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长期性能、耐久性能首

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中未明确相关要求时,可参考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标准》GB/T50476的规定,也可作为设计的依据。 3.0.4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3.0.4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6566的规定

4.1.1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划分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 一致。

4.1.3精品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泪

4.1.4 粒形是精品机制砂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影

相关性能,特别是拌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 标准均未对机制砂粒形质量控制方法有明确的规定,本标准是基 于《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大量试验 数据,提出“球形度比”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表明,无论是精 品机制砂,还是普通机制砂或者石粉,球形度比o.6(Sro.6)及以 下均能达到98%以上,而球形度比0.7(Sro.7)及以上,开始有 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而球形度比o.9(Sro.9),无论是精品机制砂 还是普通机制砂或石粉,均不足21%,综合比较球形度比0.9 (Sro.9)、球形度比o.8(Sro.8)及球形度比o.7(Sro.7)的试验数 据,严格控制球形度比o.8(Sro.8)及球形度比o.7(Sro.7),最能 有效控制机制砂的粒形质量。研究数据表明,精品机制砂的球形 度比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为了有效控制机制砂的粒形质量,用于生产机制砂的设备除 了配备破碎系统、筛分系统外,还应配备整形系统。机制砂的检 验设备应配备基于图像分析法的机制砂粒度粒形检测系统,有条

牛的可以直接在生产控制系统中安装该检测系统,实现生产质量 空制的自动化。

表1机制砂的球形度比

注:1机制砂的Sro.8不小于80%且Sro.7不小于90%为合格。

4.1.6本条参考现行行业

标准》TB10424制定。为了严格控制精品机制砂的碱活性,用 于生产精品机制砂的原材料,其碱活性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 0.30%,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 0.10%。

4.1.7 本条坚固性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主应用技术规 程》JGJ/T241一致,其他指标与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 GB/T 14684一致。 4.1.8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41一致。

4.1. 本茶坚固性与现行行业标准《大工砂混工应用 程》JGJ/T241一致,其他指标与现行国家标准《建设 GB/T 14684一致。

4.1.8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GJ/T 241 一致。

4.1.8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

收标准》TB10424一致。

收标准》TB10424一致。 4.3.3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TB10424,结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制定。由于直 妾破碎的碎石和卵石一般均不能完全符合连续级配的要求,为保 正粗骨料为连续级配,应采用两级配或多级配组合的方式进行调 整,且每批次粗骨料都应经试验确定不同粒级掺配比例,以符合 连续级配的要求。 4.3.4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TB 10424 一致

4.3.3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4.4.1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

4.4.1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IGJ/T241,结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标准》TB10424制定,考虑到目前掺合料生产的广泛性和应用 技术的成熟性,仅保留了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掺合 料的使用建议。

4.5.2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TB10424一致。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塑性好、 对水泥的适应性强、增强效果好、收缩低和有害成分少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目标,宜 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 50119的相关规定

收标准》TB10424一致。

4.6.2混凝土拌合用水可直接采用饮用水,无须进行检验,采 取其他水源的水,需经检验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 准》JGJ63的有关规定。机制砂混凝土养护用水,应参考拌合 用水的要求。

5.0.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体积 稳定性能具体技术指标根据相应现行行业标准及设计文件确定。 5.0.2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I/T 241 一致,

件中一般会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给出明确的要求,当有长期性 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要求,但设计文件中无具体要求时,应符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或相关现行 业标准的要求。

沈家物在收 类别及作用等级要求不尽相同,本标准首先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或行业标准要求,无具体规定时,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 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该标准更为系统和详 细地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年限、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进行了划分。 6.1.2~6.1.5这几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一致,主要考虑不同的腐蚀环境条 件和碱活性骨料时,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特殊要求。 6.1.6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4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一致,不同矿物掺合料掺加方式和掺量对于提高抗腐蚀能力具有 良好效果,其掺加方式及掺量需经试验确定。 6.1.7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TB10424一致,主要考虑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6.1.8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方法。工程

女标准》TB10424一致,主要考虑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6.1.8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方法

0.1.8本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方法。工 实践表明,原材料的性能指标会经常性地发生变化,为了保证 程建设不间断,不同结构用混凝土应提出多组配合比备用,同 不应考虑冬夏季施工的气候变化,以及不同工艺的需求。

6.1.9当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时,材 料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原配合比的各项性能指标,故应重新设计。 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混凝土原材料很可能发生较大 变化。

6.2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6.2.1~6.2.3机制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然执行现行行业 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但机 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铁路混凝土》TB/T3275、《铁路混 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 设计参数要求,对其进行优化,对于采用相同原材料配制多个强 度等级的配合比,可按照单位用水量不变,胶凝材料用量递增或 递减,同时考虑调整矿物掺合料掺加方式及掺量,设计多个配合 比,经试配、调整、成型试件检测相关性能,从中选取符合设计 要求的配合比,科学、高效地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 本方法可参考本标准附录B。

要综合考虑施工工艺、强度等级、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相关要 求,各行业对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有 不同要求,同时也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7.1.1·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木规程》 JGJ/T241一致,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不仅仅是混凝土技术 本身,同时还应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和养护全过程进行质 量控制,强调了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技 术方案,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7.1.2粗骨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其级配易发生变化,为了 确保骨料级配良好和稳定,有效可行的技术措施是采用多级配配 制技术,对粗骨料实行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 量,配料时再确定各级配粗骨料的具体用量。 7.1.3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41一致,混凝土生产前,应对机制砂、粗骨料的含水率 进行检验,计算施工配合比,雨雪天气会影响骨料含水率的变 化,进而影响混凝土用水量的变化,故在雨雪天气时,应加大检 验频率,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7.1.5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检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施工用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时,施工过程可不对初凝时间进 行检测,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 时间。 7.1.6机制砂混凝土施工首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有关规定进行控制,若无具体规定时,才执行本标准,

7.1.2粗骨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其级配易发生变化, 确保骨料级配良好和稳定,有效可行的技术措施是采用多 制技术,对粗骨料实行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 量,配料时再确定各级配粗骨料的具体用量

7.1.6机制砂混凝土施工首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或行

7.2.1计量是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计量是实 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电子自动计量系统更能精确称量

设备的移动发生干扰,破坏计量系统的称量精度,在搅拌机经大 修、中修或迁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系统重新进行检定,以确 保计量系统的称量准确性

.2.3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是否处于正常使用

态,有无异常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称量器具有无果 勿、下料仓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及示值是香 隹确等

2.4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每盘称量充许

7.2.4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每盘

差可以超出土1%,粗、细骨料每盘称量充许偏差可以超出 土2%,但最终确保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每车 (罐)称量允许偏差不应超出士1%,粗、细骨料每车(罐)称量 充许偏差不应超出土2%。当每盘称量偏差连续超过充许偏差太 多时,应检查计量系统

7.3.1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合适的搅拌机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

7.3.1混凝土搅拌应采用合适的搅拌机和搅拌时间以确保 土搅拌均匀,研究表明,混凝土达到同样匀质性,采用振动 设备比采用普通搅拌设备搅拌时间短

7.3.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场原材料的批次发生变化,其各

项性能指标也在发生变化,原材料品质在合格基础上发生波动主 要有减水剂的减水率、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矿渣粉的流动度比、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级配等,为了确保混凝土各性能指 标与配合比保持一致,应在确保混凝土水胶比、工作性能不变的 基础上进行调整,可对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砂率进行 适当调整,且调整的范围应予以限制,研究表明,外加剂的掺量 变动为胶凝材料的0~0.20%,砂率变动士2%,不同粒径粗骨 料比例调整为连续级配和紧密空隙率符合要求,配合比调整后混 凝土的含气量在原理论配合比含气量士0.5%内,混凝土调整后

的珊落度在原理论配合比设计珊落度范围内时,配合比调整后混 凝土的性能与原配合比混凝土的性能基本一致。

7.4.1由于运距较远,施工间隔时间太长,会造成混凝土珊落 度损失较大,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性能变差,混凝土施工时,应 合理控制运距及混凝土出机与施工的间隔时间。

.4.2运输设备保温或隔热措施如:冬季采用棉套、夏李采月 遮阳套等

满足要求时,也可通过在试验人员指导下,现场添加适量减水 剂,使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高速旋转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一致,达 到施工要求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 斗。经调整仍然不符合要求时,该混凝土不得用于工程主体机 构,为节约成本,也可以用于对混凝土质量要求不高的临建工程 或地面等。

.5.2结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不 00mm~350mm,应连续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沟的完整性。施工中尽可能缩短不同结构部位的施工龄期差, T 降低产生混凝士结构裂纹的风险

7.5.3混凝土应续浇筑,如下层混凝土已初凝,不

.5.3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下层混凝土已初凝,不得接续 筑,应按施工缝处理。

7.5.5为了减小混凝土的开裂风险和受冻,夏季、冬季施

应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夏季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不应高于35℃。夏季、冬季还应制定详细的温度控制方案,石 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保证混密实、均习,应选择合适的振揭棒 或振捣方式,应经现场验证确定合适的振捣时长。 7.5.11为避免人工砂混凝土早期干缩裂缝,在终凝以前应采用 抹面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并应在抹压后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 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7.6.1当拆除承重模板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拆除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5MPa。 7.6.2结构最小边尺寸大于0.8m的混凝土芯部与表面混凝土 之间、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温差均不应大于20℃,混凝土的 拆模应避开结构物放热高峰期(宜大于3d),严禁在高温、严寒 或降水大风时段拆模或拆除养护包裹物,夏季宜选择在早晚,冬 李宜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

7.6.3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41一致。 7.6.4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TB 10424一致

6.4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标准》TB 10424 一致。

7.7.1研究表明,喷涂养护液、土工布加塑料膜保湿养护、节 水保湿养护膜、洒水保湿养护、潮湿自然养护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养护方式均能达到养护效果,鼓励采用新材料进行包裹保温保湿 养护方式。

7.2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于机制砂混凝土养护用水,不应采月 水养护混凝土。

7.7.2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于机制砂混凝土养护用水,

JGJ/T 241 一致

7.4本条规定与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标准》TB 10424 一致。

8.1.1本条规定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

8.1.1本条规定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 和《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进行编制,机制砂 粒形的球形度的检测原理是利用拍照装置获得颗粒正面投影图 象,计算机通过软件采集图像数据,待试样完全通过成像室后桂林某宾馆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粒度粒形分析软件开始计算,计算每个颗粒的等效投影圆面积直 径及投影图像的实际周长。按照计算公式算出球形度比。 8.1.2~8.1.4这儿条规定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 GB/T14684和《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及其 他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8.1.2~8.1.4这儿条规定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

8.2混凝士拌合物性能检验

8.2.2~8.2.4这几条规定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JGJ/T24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8.3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8.3.2~8.3.10这几条规定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TB10424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8.4.2、8.4.3这儿条规定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JGJ/T24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DLT1283-2013 电力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规程统一书号:15112:3833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