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 08-2154-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pdf

DGTJ 08-2154-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152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 08-2154-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pdf

板、柱等其他建筑构件连接时,连接处是确保外保温连续的关键 环节,宜采取处理措施,避免此处形成冷桥,产生内部结露,从而 降低预制外墙板的保温性能

5.7.5外门窗作为热工设计的关键部位,其热传导占整个外墙

热的比例很大。为了保证建筑节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能,以避免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随着外门窗本身保温 性能的不断提高,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成了保温的一个薄弱环 节。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可将门窗与墙体的安装过程在工厂同步完 成,故应在加工过程中更好地保证门窗洞口与框之间的气密性

6.1.2装配整体式结构最大高宽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

宝钢集团二号高炉大修系统受料设施、混匀设施、供料设施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公共建筑的抗震等级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3中的规 定制订并适当调整

6.1.5乙类装配整体式公共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参照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规定制订。

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不宜采用底部大开间的剪 力墙结构。特别不规则的建筑会出现各种非标准的构件,且在地 震作用下内力分布复杂,不宜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

性,选用适宜的抗震性能目标,并应论证结构方案能够满足抗震 性能目标预期要求。

6.1.9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和框架首层 柱建议采用现浇混凝土,主要因为底部区域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 能影响较大。此外,公共建筑的底部区域往往由于建筑功能的需 要,不太规则,不适合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 倾层采用现浇楼盖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式

顶层采用现浇楼盖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式

下容易破坏,为加强整体性,建议框支层及相邻上层采用现浇混 疑土。转换梁、转换柱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受力部位,且 往往构件截面较大、配筋多,节点构造复杂,不适合采用预制 构件。

6.1.11在装配整体式结构构件及节点的设计中,除对使用阶段 进行验算外,还应重视施工阶段的验算,即短暂设计状态的验算。 6.1.12装配整体式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与现浇 混凝土结构相同。

6.2.1对装配整体式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及其组合均应按现行国 家、行业相关标准执行。

6.2.3预制构件进行脱模时,受到的荷载包括:自重,脱模起吊

瞬间的动力效应,脱模时模板与构件表面的吸附力。其中,动力 效应采用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计算;脱模吸附力是作用 在构件表面的均布力,与构件表面和模具状况有关,根据经验 般不小于1.5kN/m²。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 以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之和

6.3.1~6.3.2在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 土的接缝处,当受力钢筋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且接缝采用后 浇混凝土连接时,结构的整体性能与现浇结构相似,设计中可采 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根据本规程的 相关规定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采用预理件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等连接节点的装配整体

6. 3. 1~6. 3. 2

式结构,应根据连接节点的类型,确定相应的计算模型,选取适当 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对于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采用符合实际施工状况 的计算模型。

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对于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采用符合实际施工状况 的计算模型。 6.3.3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制与现浇结构相同。 6.3.4叠合楼盖和现浇楼盖对梁刚度均有增大作用,无后浇层 的装配式楼盖对梁刚度增大作用较小,设计中可以忽略。

6.3.3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制与现浇结构相同。

的装配式楼盖对梁刚度增大作用较小,设计中可以忽略。

6.4.1应注意包含预埋件在内的预制构件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 承载能力的验算,对预制构件在脱模、翻转、起吊、运输、堆放、安 装等制备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6.4.2预制梁、柱构件由于节点区钢筋布置空间的需要,保护层 往往较大。当保护层大于50mm时,宜采取增设钢筋网片等措 施,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及受力过程中的剥离脱落

5.5.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座浆材料与 预制构件结合面的抗剪强度往往低于预制构件本身混凝土的抗 剪强度。因此,预制构件的接缝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的计 算。本条对各种接缝的受剪承载力提出了总的要求。 对于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控制区域,应保证接缝的承载力设计 直大于被连接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 数,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根据抗震等级、连接区域的重要性 以及连接类型,参照ACI318中的规定确定。同时,也要求接缝 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设计内力,保证接缝的安全。对于其他区域 的接缝,可采用延性连接,允许连接部位产生塑性变形,但要求接

缝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设计内力,保证接缝的安全

灌浆连接(包括两端灌浆连接套筒和一端灌浆连接一端螺纹连接 套筒),梁的水平钢筋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机械连接、焊接连 接或者套筒灌浆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竖 向钢筋的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螺栓连接,水平分布筋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搭接等。有可靠试验 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螺栓连接,水平分布筋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搭接等。有可靠试验 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6.5.4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398的规定,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 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该 类接头的应用技术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 程》JGJ107中有关一级接头的要求。 6.5.5浆锚搭接连接在欧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并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编制组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金属波纹管 浆锚搭接连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连接构造具有良好的受力 性能,可保证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可靠 连接。本条主要基于上述试验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 成果制订。

6.5.4采用的套简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

JG/T398的规定,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 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该 类接头的应用技术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 程》JGJ107中有关一级接头的要求

6.5.5浆锚搭接连接在欧洲有多年的应用历更,并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编制组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金属波纹管 浆锚搭接连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连接构造具有良好的受力 性能,可保证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可靠 连接。本条主要基于上述试验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 成果制订。

技术标准和产品体系。近年来,编制组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螺栓连 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连接构造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可保 证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本 条主要基于编制组的试验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制订。该连接构造中采用的预埋连接器宜为满足设计要求的定 型产品

6.5.8试验表明,预制梁端采用键槽的方式时,其受剪

般大于粗糙面,且易于控制加工质量及检验。键槽构造宜符合 图2的要求。键槽深度太小时,易发生承压破坏;当不会发生承压

破坏时,增加键槽深度对增加受剪承载力没有明显帮助,键槽深 度一般在3cm左右。梁端键槽数量通常较少,一般为1~3个,可 以通过公式较准确计算键槽的受剪承载力。对于预制墙板侧面, 键槽数量很多,和粗糙面的工作机理类似,键槽深度及尺寸可 较小。

图2梁端键槽构造示意图 1一键槽:2一梁端面

6.6.1叠合楼盖有多种形式,包括预应力叠合楼盖、带肋叠合楼 盖、箱式叠合楼盖等。本节中主要对常规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及

6.6.1叠合楼盖有多种形式,包括预应力叠合楼盖、带肋叠合楼

构造要求进行了规定。其他形式的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可参考 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对整体性及传递水平力的 要求较高,宜采用现浇楼盖。

及管线预理、面筋铺设、施工误差等因素。预制板最小厚度的规 定考虑了脱模、吊装、运输、施工等因素。 当板跨度较大时(一般大于6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经济性较好。板厚大于180mm时,为了减轻楼板自重,节约材 料,推荐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

7.1.1~7.1.3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区的装配式 整体式框架结构,当采取了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 施后,其性能可等同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采用和现浇结构 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

7.1.4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普遍

我国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与技术规程。当结构层数较多时,柱的纵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 接可保证结构的安全。对于低层框架结构,柱的纵向钢筋连接也 可以采用一些相对简单及造价较低的方法。 7.1.5试验研究表明,预制柱的水平接缝抗剪承载力受柱轴力 影响较大。当柱受拉时,水平接缝的抗剪能力较差,易发生接缝 的滑移错动。因此,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避免遭遇多遇地震 时柱的水平接缝处出现拉力。

7.2.2叠合梁端结合面主要包括框架梁与节点区的结合面、梁 自身连接的结合面以及次梁与主梁的结合面等几种类型。结合 面的受剪承载力的组成主要包括: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力、 键槽的抗剪能力、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抗剪能力、梁纵向钢筋的 销栓抗剪作用等。 本规程不考虑混凝土的自然粘结作用是偏安全的。取混凝

土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后浇层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穿过结 合面的钢筋的销栓抗剪作用之和作为结合面的抗剪面承载力。 地震往复作用下,对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和混凝土键槽的受剪承载 力进行折减,参照混凝土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折减系数 取0.6。 研究表明,混凝土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一般为0.15fAk~ ).2fAk,但由于混凝土抗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和钢筋的销栓抗 剪作用一般不会同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在计算公式中,混凝土抗 剪键槽的受剪承载力进行折减,取0.1f.Ak。抗剪键槽的受剪承 载力取各抗剪键槽根部受剪承载力之和;梁端抗剪键槽数量一般 较少,沿高度方向一般不会超过3个,不考虑群键作用。抗剪键 槽破坏时,可能沿现浇键槽或预制键槽的根部破坏,因此计算抗 剪键槽受剪承载力时应按现浇键槽和预制键槽根部剪切面分别 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设计中,应尽量使现浇键槽和预制键 槽根部剪切面面积相等。 钢筋销栓作用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参照日本的装配 式框架设计规程中的规定,以及国内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同时考 虑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强度的影响

7.2.3在本规程第7.2.2条的基础上,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型

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考虑了型钢部分的承载力。 型钢部分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为型钢腹板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其 值与腹板强度、腹板含量有关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考虑了预应力对接缝受剪承载力的 贡献。预应力对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起有利作用,主要因为预压应 力能阻滞斜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增加了混凝土剪压区高度,从而 提高了混凝土剪压区所承担的剪力。可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叠合梁端竖向接缝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加上一项施 加预应力所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0.05N,且当超过时

0.3f。A。,只取0.3于A。,以达到限制的目的。 7.2.5预制柱底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主要由新旧混凝土结合面 的粘结力、粗糙面或键槽的抗剪能力、轴压产生的摩擦力、梁纵向 钢筋的销栓抗剪作用或摩擦抗剪作用等组成,其中后二者为受剪 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非抗震设计时,柱底剪力通常较小,不需要验算。地震往 复作用下,混凝土自然粘结及粗糙面的受剪承载力丧失较快,计 算中不考虑。 当柱受压时,计算轴压产生的摩擦力时,柱底接缝灌浆层上 下表面接触的混凝土均有粗糙面及键槽构造,因此摩擦系数取 0.8。钢筋销栓作用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本规程第7.2.2条 相同。当柱受拉时,没有轴压产生的摩擦力,且由于钢筋受拉,计 算钢筋销栓作用时,需要根据钢筋中的拉应力结果对销栓受剪承 载力进行折减。对于型钢混凝土预制柱,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型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考虑了型钢部分的承载力, 且只考虑型钢腹板部分的受剪承载力

7.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造设计

7.3.2采用叠合梁时,在施工条件充许的情况下,箍筋宜采用闭 口箍筋。当采用闭口箍筋无法安装上部纵筋时,可采用组合封闭 箍筋,即开口箍筋加箍筋帽的形式。本条中规定箍筋帽两端均采 用135°弯钩。由于对封闭组合箍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因此在抗震 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梁端加密区中不建议采用。

7.3.2采用叠合梁时,在施工条件元许的情况下,狮肋具果用团 口箍筋。当采用闭口箍筋无法安装上部纵筋时,可采用组合封闭 箍筋,即开口箍筋加箍筋帽的形式。本条中规定箍筋帽两端均采 用135°弯钩。由于对封闭组合箍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因此在抗震 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梁端加密区中不建议采用。 7.3.3采用较大直径钢筋及较大的柱截面,可减少钢筋根数,增 大间距,便于柱钢筋连接及节点区钢筋布置。套筒连接区域柱截 面刚度及承载力较大,柱的塑性铰区可能会上移到套筒连接区域 以上,因此至少应将套筒连接区域以上500mm高度区域内将柱 箍筋加密。

7.3.3采用较大直径钢筋及较大的柱截面.可减少钢筋根数.增

大间距,便于柱钢筋连接及节点区钢筋布置。套筒连接区域柱截 面刚度及承载力较大,柱的塑性铰区可能会上移到套筒连接区域 以上,因此至少应将套筒连接区域以上500mm高度区域内将柱 箍筋加密。

7.3.4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底接缝灌浆与套筒灌浆可

7.3.4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底接缝灌浆与套筒灌浆可 司时进行,采用同样的灌浆料一次完成。预制柱底部应有键槽, 且键槽的形式应考虑灌浆填缝时气体排出的问题,应采取可靠且 经过实践检验的施工方法,保证柱底接缝灌浆的密实性。后浇节 点上表面设置粗糙面,增加与灌浆层的粘结力及摩擦系数。 7.3.5~7.3.6在预制柱叠合梁框架节点中,梁钢筋在节点中锚 固及连接方式是决定施工可行性以及节点受力性能的关键。梁、 柱构件尽量采用较粗直径、较大间距的钢筋布置方式,节点区的 主梁钢筋较少,有利于节点的装配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设计过 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装配的可行性,合理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 钢筋的数量、间距及位置等。在十字形节点中,两侧梁的钢筋在 节点区内锚固时,位置可能冲突,可采用弯折避让的方式,弯折角 度不宜大于1:6。节点区施工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节点区箍筋、预 制梁、梁上部钢筋的安装顺序,控制节点区箍筋的间距满足要求。 编制组完成的试验研究表明,在保证构造措施与施工质量 时,上述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基本等同。节 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可采用与现浇节点相同的计算公式。

7.3.4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底接缝灌浆与套筒灌浆可 同时进行,采用同样的灌浆料一次完成。预制柱底部应有键槽, 且键槽的形式应考虑灌浆填缝时气体排出的问题,应采取可靠且 经过实践检验的施工方法,保证柱底接缝灌浆的密实性。后浇节 点上表面设置粗糙面,增加与灌浆层的粘结力及摩擦系数

7. 3. 5 ~7. 3. 6

7.3.7在预制柱叠合梁框架节点中,如柱截面较小,梁下部纵向

7.3.7在预制柱叠合梁框架节点中,如柱截面较小,梁下部

7.3.8当采用现浇柱与叠合梁组成的框架时,节点做法与预制

柱、叠合梁的节点做法类似,节点区混凝土应与梁板后浇混凝土 司时现浇,柱内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与常规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 同。柱的钢筋布置灵活,对加工精度及施工的要求略低。编制组 完成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表明,该形式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 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基本等同

己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构

7.4.1本节适用于采用现浇柱及预应力叠合梁和预制柱及预应 力叠合梁的后张法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框架结构的设计。对于先 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框架结构,可同时按照本 规程第7.3节的相关规定执行

7.4.1本节适用于采用现浇柱及预应力叠合梁和预制柱及预应

7.4.1本节适用于采用现浇柱及预应力叠合梁和预制柱及预应 力叠合梁的后张法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框架结构的设计。对于先 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框架结构,可同时按照本 规程第7.3节的相关规定执行。 7.4.2本条第1款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 设计规程》JG140制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为1/12~ 1/22的计算跨度时比较经济。预应力叠合梁的截面高宽比过大 容易引起梁侧向失稳,因此对梁截面高宽比提出要求。 编制组完成的

设计规程》JG140制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为1/12~ 1/22的计算跨度时比较经济。预应力叠合梁的截面高宽比过大 容易引起梁侧向失稳,因此对梁截面高宽比提出要求。 编制组完成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均 表明,当预应力筋的无粘结范围取节点区与梁端部一倍梁高范围 时,能够保证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 性能

装配整体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7.5.2为充分*挥装配整体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快速拼装的 持点,本规程建议叠合梁和预制柱中的型钢采用施工速度较快的 螺栓连接构造。 编制组完成的试验研究表明,叠合梁和预制柱的设置在距离 柱边或楼面标高一倍截面高度位置处,即可保证良好的施工便利 性,又可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考虑对弹性计算的内力进行调整,适当放大现浇剪力墙在地震作 用下的剪力和弯矩,预制剪力墙的剪力及弯矩不减小,偏于安全。

8.1.3本条为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规则性要求,在建筑 方案设计中,应该注意平面和立面的规则性。如某些楼层出现扭 转不规则及侧向刚度及承载力不规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矩,采用现浇结构有利于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外,楼梯间外 墙一般两侧无楼板支撑,受力不利,也建议采用现浇结构。

8.2.1确定剪力墙竖向接缝位置的主要原则是便于标准化生 产、吊装、运输和就位,并尽量避免接缝对结构整体性能产生不良 影响。 对于图3中约束边缘构件,位于墙肢端部的通常与墙板一起 预制:纵横墙交接部位一般存在接缝,图3中阴影区域宜全部后 浇,纵向钢筋主要配置在后浇段内,且在后浇段内应配置封闭箍 筋及拉筋,预制墙板中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浇段内锚固。预制的约 束边缘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与现浇结构一致。

墙肢端部的构造边缘构件通常全部预制;当采用L形、T形 或者U形墙板时,拐角处的构造边缘构件也可全部在预制剪力墙 中。当采用一字型构件时,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可全部 后浇;为了满足构件的设计要求或施工方便也可部分后浇部分预 制。当构造边缘构件部分后浇部分预制时,需要合理布置预制构 件及后浇段中的钢筋,使边缘构件内形成封闭箍筋

预制剪力墙的后浇混凝土约束边缘构

8.2.2封闭连续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是保证结构整体性和稳 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剪力墙的关键构件,当采用叠合楼板 和屋面板时应在楼层收进及屋面处设置

.3在不设置圈梁的楼面处,水平后浇带及在其内设置的纵

8.2.3在不设置圈梁的楼面处,水平后浇带及在其内设置白

向钢也可起到保证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连接楼盖结构与预制剪 力墙的作用

8.2.4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一般采用套筒灌浆或浆锚搭接连 接,在灌浆时宜采用灌浆料将水平接缝同时灌满。灌浆料强度较 高且流动性好,有利于保证接缝承载力。灌浆时,预制剪力墙构 件下表面与楼面之间的缝隙周围可采用封边砂浆进行封堵和分 仓,以保证水平接缝中灌浆料填充饱满

于友登回必自通 我国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与技术规程,可用于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连接。为保 证一字型预制剪力墙在平面内和平面外均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其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应逐根连接。当L型剪力墙短墙肢段净突 出长度与长墙肢长度之比小于1/5时,长墙肢应满足一字型墙 要求。 8.2.6剪力墙的分布钢筋直径小且数量多,全部连接会导致施 工烦琐且造价较高:连接接头数量太多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有 不利影响。根据编制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可在预制剪力 墙中设置部分较粗的分布钢筋并在接缝处仅连接这部分钢筋,连 接纵筋的数量应满足剪力墙的配筋率和受力要求。编制组完成 的研究成果表明,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可采用套筒 灌浆连接、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和螺栓连接,连接钢筋或附 加连接螺栓的抗拉承载力不宜小于被连接钢筋的1.1倍,且锚固 长度应符合本条及本规程第6.5节的相关规定。 8.2.8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现 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国外规范(如 美国规范ACI318一08、欧洲规范EN1992一1一1:2004、美国 PCI手册(第七版)等),并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 规程给出了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

我国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与技术规程,可用于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连接。为保 证一字型预制剪力墙在平面内和平面外均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其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应逐根连接。当L型剪力墙短墙肢段净突 出长度与长墙肢长度之比小于1/5时,长墙肢应满足一字型墙 要求。

8.2.6剪力墙的分布钢筋直径小且数量多,全部连接

工烦琐且造价较高,连接接头数量太多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有 不利影响。根据编制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可在预制剪力 墙中设置部分较粗的分布钢筋并在接缝处仅连接这部分钢筋,连 接纵筋的数量应满足剪力墙的配筋率和受力要求。编制组完成 的研究成果表明,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可采用套筒 灌浆连接、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和螺栓连接,连接钢筋或附 加连接螺栓的抗拉承载力不宜小于被连接钢筋的1.1倍,且锚固 长度应符合本条及本规程第6.5节的相关规定

8.2.8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现

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国外规范(如 美国规范ACI318一08、欧洲规范EN1992一1一1:2004、美国 PCI手册(第七版)等),并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 规程给出了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 公式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对

级抗震等级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剪验算公式相同,主要采用 剪摩擦的原理,考虑了钢筋和轴力的共同作用。 进行预制剪力墙底部水平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时,计算单元 的选取分以下三种情况: 1不开洞或者开小洞口整体墙,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2小开口整体墙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各墙肢联合抗剪。 3开口较大的双肢及多肢墙,各墙肢作为单独的计算单元。 8.2.9 本条对带洞口预制剪力墙的预制连梁与后浇圈梁或水平 后浇带组成的叠合连梁的构造进行了说明。当连梁剪跨比较小 需要设置斜向钢筋时,一般采用全现浇连梁。 8.2.10连梁端部钢筋锚固构造复杂,要尽量避免预制连梁在端 部与预制剪力墙连接

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构造

8.3.2可结合建筑功能和结构平立面布置的要求,根据构件的 生产、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预制构件的形状和大小。 8.3.3~8.3.4墙板开洞的规定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I3的要求制订。预制墙板的开洞应在工 厂完成。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 墙;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力墙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具有不 规则洞口布置的错洞墙,可按弹性平面有*元方法进行应力分 析,并按应力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或校核。1。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 长度,,为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

此,对该区域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强,以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和变

比,对该区域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强,以提高墙板的抗剪能力和变形 能力,并使该区域的塑性铰可以充分*展,提高墙板的抗震性能

形成边框,保证墙板在形成整体结构之前的刚度及承载力

形成边框,保证墙板在形成整体结构之前的刚度及承载力。

8.4配预应力叠合楼板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构造设计

长度范围内空腔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拉锚钢筋一般设在空心 板板缝中,需要时也可设在芯孔内,芯孔应预先开槽。 8.4.4剪力墙的分布钢筋直径小且数量多,全部连接会导致施 工烦琐且造价较高,连接接头数量太多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有 不利影响。编制组的研究成果表明,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 分布钢筋可采用单排螺栓连接,附加连接螺栓应与剪力墙竖向分 布钢筋等强配置,且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6.5节的相关 规定。 预应力空心板的支撑顶面应严格找平。在空心板底端部与 下层剪力墙交界处应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采用专用垫块调 整预制墙板的标高及找平。预制板吊装到位后进行水平缝的塞 缝工作。 用于构成叠合板的空心板顶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 工粗糙面,以保证叠合面的抗剪强度。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之 前,空心板顶面必须清扫十净并浇水充分湿润(冬季施工除外): 但不能积水,以保证两部分成为整体,施工时应十分注意。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中掺入的外加剂在混凝土水化硬结过程 中可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止表面开裂以保护钢筋的 且的。

装配整体式夹心保温剪力墙构造

8.5.2编制组完成的一系列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热工试验以及

8.5.2编制组完成的一系列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热工试验以及

保温隔热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本规程对抗剪连接件的热工性能 故了规定。此外,抗剪连接件是保证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内、外 叶墙板可靠连接的关键部件,应具有可靠的力学性能。纤维增强 塑料(FRP)连接件和不锈钢连接件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预 制夹心保温剪力墙抗剪连接件

8.5.3编制组完成的一系列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及其连接件受

力性能试验以及国内外相关试验结果均表明,抗剪连接件采用矩 形或梅花形布置、间距400mm~600mm、距墙体边缘100mm 200mm的构造可保证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8.5.5为避免极*破坏时外叶墙板坠落,应在内、外叶墙板之间

旺无级**外 设置不少于两根钢筋或两片钢预埋件连接。钢筋的直径或钢预 埋件的尺寸根据外叶墙板的自重并考虑一定动力系数计算确定。

8.5.6装配整体式夹心剪力墙的外叶墙板厚度主要由建筑功能

要求、连接件锚固构造要求,以及墙体抗火性能要求等因素决定。 根据编制组完成的预制夹心剪力墙及其FRP连接件的受力性能 试验和抗火性能试验结果,并参照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制订了 本条关于采用FRP连接件的预制夹心剪力墙的构造规定。当采 用不锈钢连接件时,其端部距墙板表面距离及外叶墙板厚度可适 当减小。

层厚度过小则得不到理想保温效果;过大则不能保证连接件抗剪 承载力。

(b)下承式点支承连接

市内环路东晓南路放射线二期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c)上边固定线支承下边二点支承连接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于非结构构件的规定制订,并参照现 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一2003的规定,对 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

9.3.4~9.3.5片状和棒状 FRP 连接件以及棒状和桁架式不锈

钢连接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的连接件类型。连接件的 抗拔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与连接件的锚固构造、连接件的横截面 形式、墙板混凝土强度、连接件材料力学性能等因素有关韶关市五里亭武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难以采 用统一的方法计算。因此,本规程建议通过试验确定。此外: FRP连接件处于混凝土碱环境中,且处于长期应力状态,根据国 内外FRP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纤 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建议FRP连 接件的承载力应在试验基础上考虑环境影响和蠕变断裂的影响

9.4.2根据我国国情,主要是我国吊车的起重能力、卡车的运轮

目前相关试验研究工作做得还比较少,本规程尚未提出定量的计 算方法。设计时应注重满足其各种功能要求。板缝不应过宽,以 减少密封胶的用量,降低造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