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88-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DB11/T 1888-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420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888-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附录B透水地面效果检测方法

B.0.1采用单环人渗法测定透水铺装的透水性能,单环直径50cm(内径)。采用定量定时间 向环内注水,测定注水期透水速率,并记录停水瞬间的积水深度,按照特定时间测读积水 深度,从而确定积水入渗过程的渗透速率。

B.0.2试验材料与设备包括下列设备: 1内径500mm、高200mm铁环; 2200mm钢尺,测量精度1mm; 3量程不少于1000ml的大量筒或量杯; 420L水桶两个; 5毫秒级秒表1个; 6膨润土适量; 7自来水适量。

3.0.3选择透水铺状地面缝隙均匀、平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测试道路、桥涵、路缘石、雨水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很全面),测试步骤如下: 1首先选择直径大于50cm的待测区域,尽量避开丁字缝,并对测试区域内进行清扫。 2将铁环放置于测试区域,采用膨润土对铁环内外线缝隙进行压线挤压密封。缝隙密 封进线不得超过0.5cm。密封完成后将剩余膨润土清扫出铁环。 3将钢板尺固定于铁环内壁,保证尺的垂直。 4将30L水于30s内均匀注进铁环,并实时观察铁环与透水砖接触处是否漏水。 5注水停止瞬间读取环内水位深度h,并开始计时。 6记录环内水全部渗透完的时间t。 7透水铺装地面的综合渗透系数Kr按照(B1)式进行计算。 Kh/t (B1)

附录C运行调试记录单

附录C运行调试记录单

表 C.0.1系统验收记录单

表 C. 0.2调蓄设施蓄水量运行记录统计表

C.0.2调蓄设施蓄水量运行记录统计表

表c.0.3回用设施运行记录统计表

表c.0.3回用设施运行记录统计表

表c.0.4处理设施运行记录统计表设施名称有效容积(m²)面积(m²)处理水量降雨日期/降雨时间进水水质(mg/L)出水水质(mg/L)(m3)SSBODCODssBODCOD72

D 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

表D.0.11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一次抽样判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该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该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接

25 《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326 26 《非开挖工程用聚乙烯管》CJ/T358 2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2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9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 30 《塑料防护排水板》JC/T2112 3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I 32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

1.0.1说明了本规范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0.3说明了本标准不直接适用的地质条件。

京津冀三地地域面积较大,地质类型丰富,当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地处本条款内所列 地质条件时,为避免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应对土壤进行换填,并对工程 设施选取和施工方法进行充分论证,

2.0.1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涉水问题的系统治理的理念,核心内容是现代城市雨洪管理,旨 在通过对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管理,对城市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管控,通过“渗、 带、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实现体积控制、流量控制、污染物控制等多重目标,从 而缓解城市内涝、控制径流污染、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 2.0.2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是指海绵城市建设的源头减排相关工程,主要包括建筑与小区、 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当项目为雨水控制与利用为改造工程或专 顶工程时,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为单位工程,此时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验收就是项目竣工 验收;当项目为新、改、扩建项目时,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为分部工程,此时应先进行雨 水控制与利用工程专项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再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2.0.16功能验收作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检验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指标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功能验收应在客项海绵设施质量验收合格、各项设施、各子系统 之间经运行调试后上下游排水顺畅,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功能验收是在系统层面对海绵 诚市进行验收,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项目建设效果,

3.0.3规定了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3.0.4规定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验收包括的主要内容,即先进行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 量检验、再进行运行调试,然后进行功能验收,最后进行工程验收。若质量检验合格,但 功能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最后的工程验收

4.2.1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还应符合《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DB11/T775中的有关规定。 4.2.3透水砖还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中的有关规定 透水路面分为半透水路面结构和全透水路面结构。其中半透水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 为:透水面层、不透水基层、路基(见图1);全透水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透水面层、透 水找平层或透水结构层、透水基层、路基(见图2)。路表水只能渗透至基层(或垫层)的 道路结构体系为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路面的面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 参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半透水路面透水面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 应设导水设施。全透水路面找平层不是必须层。如果透水面层与透水结构层不是同时施工 或材质不同,那么两者要通过找平层实现结合;如果透水面层与透水结构层同时施工,且 两者可以很好粘合,可以不设找平层

透水路面根据面层不同主要分为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砖(透水板)路面、透水沥青 路面、结构性透水路面、植草砖路面等。透水面层主要功能要满足透水、耐磨、防滑、承 受荷载等要求。找平层材料主要有中粗砂、干硬性水泥砂浆、碎石、或石屑等。找平层摊 铺前应在透水结构层上面敷设一层透水土工布,再进行找平层的铺摊。透水结构层不是必 须层。人行路、广场等非上车场所的透水路面可无透水结构层,面层直接敷设在透水基层 上面;停车场等透水路面透水结构层主要形式有透水混凝土、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层等。 其主要功能要满足主要承受荷载、透水、滞水等要求。透水基层主要功能要满足透水、滞 水和承受荷载等要求。主要形式有级配砂石、级配碎石以及级配砾石等。 4.2.4对结构性透水路面砖材质性能做出了规定。 结构性透水路面主要依靠路面砖缝隙透水(见图4.2.4),而不是路面砖本身材质,因此路 面砖材质应符合相关材料的性能要求

图4.2.4缝隙式透水砖

1.2.6~4.2.7对透水路面找平层、结构层及基层的透水性做出了规定 为保证透水路面雨水能有效入渗,下层材料的透水性能均应高于透水面层,以确保面层入 参的雨水能及时排除,防止造成路面积水和对面层等产生浸渍和冻胀等不利影响。

4.3.4对屋顶绿化容器式种植的种植容器材质提

4.4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

4.4.1对工程选用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承重能力提出了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荷载要求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过工程选用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承重能力提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荷载要求应符合表4.4.1的

表4.4.1承载能力分类表

.2对具有截污、沉泥等功能雨水口及排水沟做出

施工,防止因施工造成二次污染和确保产品质量标准统一

4.4.3对排水沟的性能和技术特性参数做出规定

随着近些年雨水控制与利用相关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场地景观效果要求的不断提高,出 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材质成品排水沟雨水口等产品。由于部分产品尚无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为确保产品推产应用同时做到安全可靠,在对部分应用产品调研和工程回访的基础上,对 相关产品性能做出规定。

4.5.1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选用成品检查井质量作出规定。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认知的不断提高,为适应工程 多样化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功能和材质的检查井。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检查井除满 一般管道检修功能,更多的是满足截污、入渗等功能需求。由于市场产品质量良秀不齐 为确保选用产品安全可靠,对产品选用及材料做出要求。 4.5.2对检查井井盖承载要求做出了规定。 检查井盖同时还应符合《检查并盖结构、安全技术规范》DB11/T147的有关规定。当检查并 布置在不同区域时,并盖承载力应符合表4.5.2的要求。

并盖的承压能力及适用

4.5.4对功能性检查井构造及施工提出要求。

具有沉泥、渗透功能检查并构造应首先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正沉泥槽内污染物由于水力搅 拌作用上浮,应保证沉泥槽的深度要求。当应用渗透检查井时,底部及井壁下部应设置透 水孔或采用透水材料,确保井内雨水迅速入渗。

4.6.1对渗透管材料质量作出要求。 随着人们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认知度的提高,各种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就渗透管材而言, 目前有硬聚氯乙烯渗透管、聚乙烯PE渗透管、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渗透管、玻璃纤维增强 塑料渗透管、玻璃钢多孔渗透管及合成材料软式渗透管等渗透管材。由于渗透管材均理设 应用,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良好的渗透功能,渗透管材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地方、行业或 产品标准。 4.6.2对渗透管加工要求和性能要求做出了规定。 考虑到环保要求和渗透管现场加工条件和人工条件的不确定性,渗透管管材应为成品管材, 避免现场加工制作。

4.6.1对渗透管材料质量作出要求!

4.7.3根据《模块化雨水储水设施》CJ/T542,支柱型塑料模块有效储水率不应小于90%,支 撑板型塑料模块有效储水率不应小于93%。坠落试验是为了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 轻微损坏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近儿年,无其是相关设计标准颁布后,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推厂迅速,随看国家层面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提升,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同于常规给排水工程施工,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中部分产品、设施与工法较新,对施工 单位会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提前审阅图纸,将主要问题和图纸疑问在工程施工 前解决。

场地测量和物探地勘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工程实施前必须要进行的重要施工步骤。 当测量物探过程中发现设计未注明的且需要保留的重要构(建)筑物,如地下电井、化粪 也等需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校核。 5.1.7规定了对现有雨水设施的保护,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不应对现有雨水设施造成堵 塞、破坏。

5.1.8对季节性施工提出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 应的安全施工措施。

.9~5.1.10规定了沿海地区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

5.1.11对透水路面、生物滞留设施等入渗设施施工提出复核地下水位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当地下水埋深不足1米,且未采取相关工程措施的情况下,不适宜采 用生物滞留设施、透水路面等入渗设施对雨水进行控制及利用。由于季节性的差异和我市 大规模用水企业的外迁等原因,近年来我市地下水位呈回升的趋势,为了降低地下水对入 参设施的影响,应在施工前根据地勘报告对地下水位及壤渗透系数等进行复测。当设施 距离地下水位距离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应对工程措施或换用其他雨水控制与利 用措施。

5.3.1对绿化屋面施工结构荷载提出要求,

屋面种植构造重量应按照屋面恒荷载考虑,对既有建筑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改造 或海绵化改造时,应对原有建筑图纸进行校核,同时对现状屋面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确定 是否满足进行屋面绿化改造的条件,防止发生工程事故。 既有建筑屋面改造成绿化屋面是一项很复杂的施工过程,原有防水层是否保留、如何 没置构造层次和耐根穿刺防水层、周边如何设挡墙和其他安全设施,以及作满覆土种植还 是容器种植等都是应周密考虑的问题。在保障人身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径流流量和 亏染控制的功能。

既有屋面绿化改造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原有屋面防水层防水效果进行评估和 周研,当屋面防水层丧失防水能力时,应按设计要求拆除原有防水层及上部构造,重新进 行防水层施工。

5.3.8对绿化屋面容器式种植提出了施工要求。

随看着近年我国对函求控制与利用 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小区都要求进行海绵化改造。为了降低对原有屋顶做法造成破坏,

在满足屋顶荷载的情况下,越来越的建筑屋面采用容器式种植方式。为降低容器内植被根 系和容器搬运等对屋面造成破坏影响,应采取措施保护措施。同时,考虑降低养护阶段人 工灌溉的工作量,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灌溉系统,且应在容器铺设前完成灌溉系统 的安装

5.4.1规定了透水路面施工顺序和要求。 透水路面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路面等。透水路面施工均应按 照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施工。透水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对前一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进 行后一工序的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5.4.2路基施工还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的有关规定, 5.4.3规定了全透水结构路面底层排水方式。 比条参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根据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有透水及储 水作用特性,当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量及单位储存量时,雨水会集聚,过量雨水会影响基层, 所以基层结构设计,尤其全透水基层设计时应考虑路面下的排水,防止雨季过量的雨水渗 人基层。路面下的排水可设排水盲沟,设计的排水盲沟应与道路设计中的市政排水系统相 连。全透水基层设计与市政重要交通道路相接处,为防止影响交通道路基层,应在相应部 位设一定的防护隔离措施。 5.4.6透水砖路面基层、找平层及透水砖铺装施工还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 DB11/T686的有关规定,

5.5.2对下凹式绿地施工提出要求。 下凹式绿地作为最简单有效的雨水收集、滞蓄与入渗措施,具有削减峰值流量、减轻地表 经流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下凹式绿地发挥其收水和滞渗功能, 其设置位置、下凹深度等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下凹式绿地作为景观绿地的组成 部分,在满足其渗、蓄功能性需求同时,仍要满足设计美学要求;设计中大部分下凹式绿 地设置在人行道两侧,为防止对不小心踏入人员造成伤害,下凹式绿地地形应自然顺畅,

5.5.7对下凹式绿地内雨水口设置高度做出了规定。 不同于雨水快速排除的传统排水模式,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在下凹式绿地中设置的雨水口 为了满足雨水滞、蓄需求,一般会采用溢流排放的排水形式。因此下凹绿地内雨水口排水 平面高度一般高于绿地,低于周边道路。在工程调研回访中,施工单位自行将雨水口高度 按传统排水方式处理的比较普遍,特此单独提出。

5.6.3对植被浅沟进出水设施做出了要求。 植被浅沟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 种设施的雨水径流排放。由于汇水进水口水力冲刷作用明显,为防止造成土壤水力侵蚀 确保进水口与汇水面平顺衔接。当植被浅沟以转输作用为主时,出水口应与未端排水设 施平顺衔接,以便将转输雨水及时排除,同时避免末端水力冲刷作用导致土壤流失,

5.7.1对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江水条件提出了要求。 生物滞留作为城市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可有效改善雨水径流水力条件,延 爱雨水洪峰到达时间,削减洪峰流量;可明显提高雨水径流水质,有效去除径流中悬浮物、 氮、磷等污染物质。屋面雨水污染较轻,可通过雨水排水立管,经过水簸箕或砾石等消能 措施后,直接排入建筑周边的生物滞留设施,调蓄排放。当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 带时,道路纵坡不应大于设计要求,以确保雨水径流能够及时汇入,防止造成局部排水不 畅。 5.7.3对生物滞留设施溢流排水口标高作出规定。 为确保生物滞留设施内雨水溢流排放,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溢流排水设施,一般采用溢流口 (竖管、盖麓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标高和调蓄容积应满足设计要求,但应低于设施汇 水范围内地面标高,防止造成汇水面局部积水。

5.10雨水口、溢流口及排水沟

5.10.1对雨水口、溢流口施工提出了要求。 雨水口、溢流口平面标高首先应满足设计要求,既需满足溢流排水要求,又要防止造成汇 水区域积水。为降低工程分步施工造成局部地形对汇水造成不利影响,雨水口安装施工应 与道路铺装同步进行; 为降低设置在生物滞留设施中的溢流口堵塞的风险,应在溢流口周边设置拦污措施,对如 树枝、塑料袋等大块漂浮污染物进行拦截

5.14 调蓄池及雨水泵站

5.14.2对既有市政桥区增加调蓄池施工提出要求, 市政桥梁担负着行人和车辆交通通行,当对既有桥区进行雨水调蓄池改造,为确保人们生 命财产全区,施工前,应对桥区原有结构进行评估,

5.15市政(公共)接驳

5.15.1对用户末端排水接驳井作出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为验证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整体功能效果,需在总排水出口设置流量计 等监测设施,因此应按监测井要求设置末端接驳口。

6.3.1当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等单位对透水混凝土面层和透水混凝土结构层强度有争议时, 可采用现场取芯强度试验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检验还应符合《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DB11/T775 的有关规定。 6.3.3透水砖路面施工质量检验除还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686的有关 规定。

木工工程施工工艺6.5.1下凹式绿地施工质量检验还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的 有关规定。

6.5.1下凹式绿地施工质量检验还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 有关规定。

7.1.1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验收程序还应符合《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OB11/1070中的相关规定。 7.1.2运行调试作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其工程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雨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运行调试应形成运行报告,应详细记录各项设施以及 系统的数据。 7.1.3功能性验收应在在各分项工程或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在设施运行调试期间进行。 7.1.4重要部位、重要设施的验收应各方均参加验收。 7.1.5不符合使用功能要求是指无法满足安全、渗、滞、蓄、净、用、排等设计参数要求时 不得通过验收。

7.2.2运行调试宜在降雨条件下进行,当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进行 检查各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检查各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7.2.3规定了生物滞留设施的系统检验方法。 历经降雨或模拟降雨运行后,生物滞留设施内回填材料会产生一定的压实效应,同时 会造成部分材料的冲刷流失,对溢流口造成堵塞,造成局部积水,应及时对淤积物进行清 理,并对流失材料和部分死亡植被进行复种。

7.2.3规定了生物滞留设施的系统检验方法 历经降雨或模拟降雨运行后,生物滞留设施内回填材料会产生一定的压实效应,同时 会造成部分材料的冲刷流失,对溢流口造成堵塞,造成局部积水,应及时对淤积物进行清 理,并对流失材料和部分死亡植被进行复种。 7.2.5规定了市政(公共)接驳井的检验方法。 新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首先满足雨污分流的要求,防止污水错接、混接排入雨水 管道,进而污染城市地表水系。根据对我市以往新建项目的回访,大部分项目存在雨污水 混接问题,这是城市水系面源污染的主要诱因。因此应从源头杜绝雨污错接和混接现象的 发生。

7.2.3规定了生物滞留设施的系统检验方法。

7.2.5规定了市政(公共)接驳井的检验方法

新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首先满足雨污分流的要求,防正污水错接、混接排人雨水 管道国道206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烟台至黄山馆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而污染城市地表水系。根据对我市以往新建项目的回访,大部分项目存在雨污水 混接问题,这是城市水系面源污染的主要诱因。因此应从源头杜绝雨污错接和混接现象的 发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