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优化版).pdf

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优化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739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优化版).pdf

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规定:“城市

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 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城[2016]235号)中“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定:“人均建 设用地小于105.0m²/人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 8.0m²/人,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05.0m²/人的城市,人均公园绿

地面积不小于9.0m/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提出人均 公园绿地12m²/人应该是今后城市努力要达到的一个自标。为了 维护好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控制的底线 为8.0m/人。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 2016]235号)中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城市公园绿地服 务半径覆盖率大于80%的指标要求。为保障“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覆盖率大于80%”的指标工商花园1#楼施工组织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要进一步优化公园绿 地科学布局,保障居民便捷可达公园绿地,避免大型公园绿地全 部布局于城市外围,满足市民对生态产品的综合服务需求,提升 公园绿地的整体服务水平。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按下式计算: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

务半径覆盖率大于80%的指标要求。为保障“公园绿地服务 覆盖率大于80%”的指标,绿地系统规划要进一步优化公 地科学布局,保障居民便捷可达公园绿地,避免大型公园缘 部布局于城市外围,满足市民对生态产品的综合服务需求, 公园绿地的整体服务水平。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按下式计算: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 公园绿地服务一一 居住用地面积(hm) 一× 100% 半径覆盖率 居住用地总面积(hm²)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 公园绿地服务 居住用地面积(hm) × 100% 半径覆盖率 居住用地总面积(hm²)

城市公园建设在均衡布局的基础上,强调结合居民使用规律分级 分类配置,满足不同类型功能需求,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根据公 园性质不同,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和郊野 型公园。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承担城市居民日常基本休闲功能, 按照服务半径分级均衡配置。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面向城市 和区域服务,不参与分级规划控制。为进一步增加城市公园的供 给,要充分利用生态保育区域与生态修复后的区域建设郊野型公 园,纳人城市公园体系。 建设植物园、动物园是加强物种保护、培育和促进生物多样 性的重要手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 护工作的通知》(建城120021249号)中提出:“·要注重和 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移地保护..·加快动物园、植物园等建设, 充分发挥公园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发 挥公园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科普教育阵地的作用,不断提高公众 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 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L2016 235号)中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把植物园建设纳入考核范 围,要求地级市至少有一个面积40hm以上的植物园,地级以下 城市至少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建有树木(花卉)专类园。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 设施建设“于三五”规划的通知》(建城12017」116号)提出 要加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及植物科普、体育健身等各类专 类公园建设。因此,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科普、推进“健康 中国”精神理念的落实,并丰富公园类型,本条提出合理配置植 物园、动物园和体育健身公园等专类公园。 2.1.6按所处区位及环境景观风貌,绿道可分为城镇型绿道和 郊野型绿道两类。城镇型绿道位于城镇建成区范围内,依托道 路、水系沿线等绿色空间,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 场、防护绿地、历史文化街区等,供人们休闲、游憩、健身、出 行;郊野型绿道位于城镇建成区范围外,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

度假区、农业观光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等,供人们休 闲、游憩、健身和生物迁徙等。绿道要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 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丰富城市绿色出行方 式。因此,绿道串联城乡绿色开空间,包括城市外围的农田林 网、山体、水体等自然要素,形成城乡绿道网络体系,有助于方 便游人使用,同时与城市公园体系相结合,更有效地发挥绿道作 用,完善城乡游憩功能。

2.2.1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园,其可提供功能的丰富程度各异, 但营造自然景观环境和提供游憩活动是其共同的主体功能,营造 生态景观环境和设置提供游憩活动的园路、用于健身休闲活动的 场地和设施是公园建设的底线和基础,当然,更鼓励公园实现更 加丰富的综合功能。 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公园的地质安全和土壤无污染,是 保证公众使用时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 2.2.2本条要求保护基址内有纪念意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 或景观价值的风景资源,保护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遗 址绿地,历史名园和遗址公园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景 观,也是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 建设方在报送园林工程项自方案审查、审批资料的同时,增 加对不易查证的重要问题的自证申报备案制度。方案审查要加强 对重要内容的专项审查及监管,并纳人施工验收的工作。例如, 建设方报送方案资料时要申明“项目基址内不存在具有文化价值 的建(构)筑物和历史遗迹遗存、其有科学价值的自然遗迹”。 否则,须在项目方案中说明保护利用方案。

2.2.1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园,其可提供功能的丰富程度各异, 但营造自然景观环境和提供游憩活动是其共同的主体功能,营造 生态景观环境和设置提供游憩活动的园路、用于健身休闲活动的 场地和设施是公园建设的底线和基础,当然,更鼓励公园实现更 加丰富的综合功能。 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公园的地质安全和土壤无污染,是 保证公众使用时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

2.2.3本条对公园内绿化用地比例作出规定。公园内的水面

小差别很大,因公园内的绿化、建筑和园路铺装等主要建于陆地 上,因此采用随陆地面积大小确定比例。本条广场内绿化用地比 例的要求,是基于对市民户外活动场所的环境质量水平的考量,

以及遮阴的要求,广场要具有一定面积的绿化

2.2.4游人容量作为公园规划设计阶段的指标,是公园设置园 路和场地的依据;游人量作为公园建成后的动态管理指标,是公 园更新改造园路和活动场地的依据。《全民健身条例》中提出: “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全 民健身活动场地。”在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和郊野型公园 中设置健身活动场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提高民众身体素质

2.2.5公园中基本设施是指保证游人活动和公园管理的必

地并远离安全隐患的公园才适宜。因此,要根据相关规划综合评 估公园自身条件,确定公园作为避难场所的等级,并按照相关标 准、规范确定其可容纳的避灾人数及应配备的避灾设施的规模和 类型。具有较高资源保护价值的公园,如历史名园有大量文物保 护建筑及古树名木,不适合承担应急避险功能

2.2.6我国历史悠久,中国园林享誉世界。作为世界园林

塑造现代城市形象。加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城市广场、滨水 岸线等重要地区、节点的城市设计,完善夜景照明、街道家具和 标识指引,加强广告牌匾设置和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满足现代城 市生活需要。加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设计管理,贯彻‘适 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鼓励出精品佳作,促进现 代建筑文化发展。”

2.2.8本条要求厕所设置数量应与公园的游人容量相匹配。相

据对全国多个公园的调研,平时能够满足要求的公园厕位占游人 容量的比值主要集中在1%~2%之间,因此,选用2%和1.5% 作为设置指标。大型公园因游人停留时间长,各种饮食服务设施 完善,厕所使用频率高于小型公园,因此大型公园选用2%,小 型公园选用1.5%。 此外,在厕位的设置方面,因公园的游人构成特征不同,要 按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比例对厕位比例进行调整,如某些公园的 老人、儿童占游人构成比例高,要尊重这类人群使用厕所的频 率、时长等特征,设置充分满足其需求的厕位

的地下综合市政管线(如: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等)。公园的 厕所、照明、智能化、餐饮等设施建设,要有相应的市政设施覆 盖,为满足其服务功能创造前提条件。

2.2.11本条规定了公园和绿道设置标识、标志、安全监

2.3.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 (建城[2017]251号)提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中应约定 施工保修养护期,一般不少于1年。”种植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核 心内容。为保障园林植物在栽植后真正成活,需要经过四季的生 长周期检验,因此,从最低标准来说,提出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 管理期不少于一年。 2.3.2园林植物的定期养护主要包括:根据植物习性和摘情及 时浇水、中耕除草。病中害观测、及时防治和控制病虫害发生:

2.3.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通

心内容。为保障园林植物在栽植后真正成活,需要经过四季的生 长周期检验,因此,从最低标准来说,提出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 管理期不少于一年。 2.3.2园林植物的定期养护主要包括:根据植物习性和摘情及 时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观测,及时防治和控制病虫害发生;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追肥、施肥;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形;做 好防强风、干热、洪涝,越冬防寒等工作。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推荐使用生 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生物、物理防治方法等技术措施。

护管理、科普宣传管理和工作人员管理等内容,其中,对植物病 虫害的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是体现公园绿地养护水平的重要方 面,能够直接反映园容环境和公园管理水平。 2.3.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 见的通知》(建城[2013」73号)提出,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 保公园姓“公”,严禁任何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游人宗盲相违背 的经营行为,包括: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 馆、茶楼等,严禁利用‘园中园’等变相经营;将政府投资建设 的公园资产转由企业经营,将公园作为旅游景点进行经营开发; 违规增添游乐康体设施设备以及将公园内亭、台、楼、阁等园林 建筑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 2.3.6本条要求对古树名木和建(构)筑物采取防雷措施。公 园建(构)筑物的防雷范围包括建筑物、供配电设施、游乐设 施、架空索道、通往山顶的金属护栏等,

户管理、科普宣传管理和工作人员管理等内容,其中,对植物病 害的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是体现公园绿地养护水平的重要方 面,能够直接反映园容环境和公园管理水平

3.1.1园林绿化工程基址内土壤和外来土壤要经过检

3.1.3本条规定士山堆置高度要与堆置范围相适应,计

力,防止土山位移、滑坡或大幅度沉降而破坏周边环境。绿地内 山坡、谷地等地形要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呈不 稳定时,要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可 滑坡。

低洼处或受人为因素影响会导致土壤排水不畅,雨季时可能引走 土壤积水,生长在此区域的树木会因根系缺氧引起烂根,土壤受 到含有害物质的污水侵人也会引起树木烂根,这都会导致树木生 长衰弱。因此,土壤积水和污水要及时排出,以确保古树名木的 存活和健康生长。

3.1.6园林绿化工程种植土和肥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或使用不当, 会导致有害物质、过量有机质等随地表径流或地下水补给进入水 环境,影响水质进而污染水源。

3.1.6园林绿化工程种植土和肥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或使用不当,

命、财产安全。通过地质灾害评估可确定自然岩壁、陡峭边坡是 否存在灾害隐惠。

织排水。铺装活动场地最小坡度的要求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中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 0. 3%的指标。

3.2.5园路和活动场地铺装

渗,采用可再生材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符合低碳、环 保、“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等要求。园路和活动场地保证安全 通行需满足相应的荷载要求,避免意外事故及特殊天气(如雨 雪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需铺装材料平整、防滑,经久耐用符合经 济性原则。

3.3.1本条对植物选择进行规定。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 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陆,从高山到平原,气候条件都有很 大的差异,特别是不同区域土壤情况更是复杂,而园林树木种类 繁多,生态类型各不相同。因此,植物种植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从生态性、经济性、景观性、多样性、近远期协调的角度综合 考虑。

繁多,生态类型各不相同。因此,植物种植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从生态性、经济性、景观性、多样性、近远期协调的角度综合 考虑。 3.3.2本条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 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城1201373号)提出的“·严禁违 背自然规律和生物特性反季节种植施工、过度密植、过度修剪 等”,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 意见》(建城2007」215号)提出的“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 化、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 等倾向”,规定了植物种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3.3一些植物会分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分泌物,一些植物花 粉可能弓引起人体明显过敏反应,在儿童活动场地内和周边要谨慎

3.3.2本条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

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城[2013]73号)提出的“.严禁违 背自然规律和生物特性反季节种植施工、过度密植、过度修剪 等”,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 意见》(建城[2007」215号)提出的“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 化、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科 等倾向”,规定了植物种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粉可能引起人体明显过敏反应,在儿童活动场地内和周边要谨慎 选择。枝叶有硬刺和枝叶形状呈尖硬剑状或刺状的植物容易扎伤

游人,特别是会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在儿童活动区域栽植会存 在安全隐患。因此,儿童正常活动范围内栽植的园林植物要选择 无毒无刺的植物品种。

3.3.4为了既考虑现实情况

木根颈中心至管线外缘最小直线距离,也就是以树未根领为 的半径距离。这样可以通过管线的合理深埋,充分利用地下空I

面绿化栽植基层(盘)需有良好的防水、排水、灌溉系统。防水 层保证设施空间顶面不会渗漏;不透水层会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自 然渗、排,需要通过排水系统保证土壤通气性;设施顶面覆土层 有限,土壤保水性能不如实土,需要灌溉系统来保证植物正常生 长的需水要求。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地下空间建设增多,在地下空间项板绿 化的立体绿化项目也大幅增加。由于覆土是保障植物生存的空 间,覆土深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对绿化覆土进行规定不仅是 为了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更是为了有效地发挥这类绿化用地的生 态功能。 屋顶绿化由于荷载所限,难以铺设较厚的覆土,再加上屋顶 高、风力较大,树木容易发生倒伏、掉落等情况,对建筑底层的 行人和设施造成安全隐惠,因此树木栽植时要与屋顶防护围栏留 有安全距离,并根据当地最大风力影响进行有效固定,同时对植 物进行定期修剪,控制高度,避免倒伏带来安全风险。 3.3.6植物材料带有病虫害影响苗木质量,易引起扩散,要防 止危险病虫害的传入。

3.4.1滨水空间的开放利用要在非汛期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度 进行,尽量避免在行洪通道内建设建(构)筑物,如确需建设不 能影响河道过水断面、妨碍行洪安全,还需就洪水对建设活动可 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活动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编制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提出安全防御与保障行洪的措施。

3.4.2本条为限制公园过度商业开发而设定。覆土建筑、地下 建筑均计入建筑面积。

5.4.3随看植物不断生长,其所掌附架的结构和简载能

3.4.4人工堆叠假山要以安全为前提进行总体造型和

造型完整美观、结构牢固耐久;假山叠石的基础工程及主体构造 要符合设计和安全规定,假山结构和主峰稳定性要符合抗风、抗 震强度的要求。 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法中对假山堆 叠的技法繁多,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技艺,需要我们发掘、继承和 发扬光大。本条规定人工堆叠假山临路岩石、山洞洞顶和洞壁的 岩面圆润没有锐角是为了避免游人磕碰,造成伤害;游人进出山 洞设置采光、通风和排水措施,是为了保证游人通行安全。

3.4.5本规定是为保证小游船通行的桥底净空高度最

3.5.1本条规定了水体岸边活动场地区域需设置防护设施的条 件。7岁儿童的平均肩高为0.90m,7岁以上儿童落水在0.70m 的浅水区只要站立均可使胸部以上露出水面,7岁以下儿童一般 在家长带领下游园,因此规定近岸2.00m范围内的水深大于 (含)0.70m时需设置防护设施。岸项到水面高差超过0.50m, 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有淤泥的水体比硬质池底危险更大,需要 设置防护设施控制安全隐惠

3.5.2依山傍水包括悬崖、峭壁或瀑布等地形险峻区域,可能 造成游人安全事故区域周边的园路和活动场地,要设置安全防护 护栏,

3.5.2依山傍水包括悬崖、哨壁或瀑布等地形险峻区域,

栏杆高度和构造的相关规定采用《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352一2019规定的“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 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2当临空高度在24.0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 当临空高度在24.0m及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上人 垦面和交通、商业、旅馆、医院、学校等建筑临开敲中庭的栏杆 高度不应小于1.2m”;“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其他 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攀爬的构造。当采用 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间距不应大于0.11m。”本条中护 栏高度从可踩踏面开始计算。

3.5.3儿童的行为控制能力较弱,为避免对儿童造成

条提出儿童活动场地及设施不应有尖角或硬刺。

3.5.4本条规定了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饮用水作为灌溉水源的绿地要设明显标识,例如挂牌,标明“非 饮用水”或“此水不能喝”等字样。

4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与游园

4.0.1综合公园通常具有较大面积,是公园绿地中为市民服务 的主体,因此其所承载的功能要相对丰富和全面,包括改善生 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 普教育、防灾避险等。为满足较全面的综合功能,综合公园要设 置相应的分区,以合理布局休闲游憩、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等多 种活动场地

4.0.2综合公园主要出人口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满足较

流量需求,方便游人抵达,因此要求至少有一个主要出人口与城 市干道连通。

4.0.4本条规定了改建、扩建、新建综合公园的面利

的休闲运动功能相对简单,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 2016降低了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的下限。

5.0.1多样的生境才能满足多种植物生长。植物园需要营造多 种生态环境,通过梳山理水,为植物创造多样的生存条件,满足 引种驯化、科普展示等植物种植需求。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是植物园的使命,特别是 对稀有濒危、特有物种和有重要价值的植物实行迁地保护。全世 界约2300个植物园中保存了约占世界植物种类总数1/4的植物。 植物园要重点收集本植物区系内珍稀、濒危的活植物,并形成优 美的植物景观,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公众游览。 5.0.2植物园作为专类公园的一种类型,不仅要符合城市公园 通用的选址要求,更因为引种化、植物保护等功能,需要自然 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塑造各种生境的小气候环境。 5.0.3本条规定了植物园主要用地比例。植物园主要用地比例 以公园陆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计算。植物园中的建筑包括温室、科 研和管理建筑、科普教育建筑以及其他游憩建筑和服务建筑。 5.0.4为充分发挥植物园的植物资源保护、科研、科普属性 在植物园的建设中,除常规的游憩建筑外,还有展览温室、引种 生产温室及其他科研建筑。根据调研,展览温室往往需要配建至

5.0.1多样的生境才能满足多种植物生长。植物园需要营造多 种生态环境,通过梳山理水,为植物创造多样的生存条件,满足 引种驯化、科普展示等植物种植需求。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是植物园的使命,特别是 对稀有频危、特有物种和有重要价值的植物实行迁地保护。全世 界约2300个植物园中保存了约占世界植物种类总数1/4的植物。 植物园要重点收集本植物区系内珍稀、濒危的活植物,并形成优 美的植物景观,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公众游览。

5.0.2植物园作为专类公园的一种类型,不仅要符合

通用的选址要求,更因为引种化、植物保护等功能,需要 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塑造各种生境的小气候环境。

5.0.3本条规定了植物园主要用地比例。植物园主要

以公园陆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计算。植物园中的建筑包括温室 研和管理建筑、科普教育建筑以及其他游憩建筑和服务建筑

在植物园的建设中,除常规的游憩建筑外,还有展览温室、引种 生产温室及其他科研建筑。根据调研,展览温室往往需要配建至 少同面积的引种生产温室。

5.0.5植物的引种和驯化是植物园的基本内容,具有试验与生 产的重要意义。在对外来植物的引种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其他外 来生物的入侵,当人为干预程度很低时,这些入侵生物逸出的机 会将增大,从而成为生物界的灾难。因此,严格的制度和检疫手 段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国外引种的植物,更要加强检疫 管理。

5.0.6科普教育是植物园重要的功能之一,布局合理、分类清

晰、内容规范、识别性强的解说标识能保障科普教育功能的实 现。解说标识包括解说牌、植物铭牌、植物保育牌、植物说明 牌等。

6.0.1动物园是园内动物生存场地,也是游客科普教育和 游览的区域。动物园建设要保障园内动物的基本福利,同时 人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要根据动物园的面积和场地条件, 选择的动物、笼舍布局以及组织游客游线

6. 0.3 本条规定了动物展示区基本的安全要求。同时

动物的自然习性特征,有必要根据动物基本福利要求,对动物展 示区的面积、环境、丰容设施提出基本规定。丰容指为满足圈养 野生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丰富其生活内容,展示其自然行为而 采取的系列措施

6.0.4动物园通常要具备保证游人观赏、娱乐、休憩活动和动

物园运行管理使用的基本常规设施,其他公园常规设施不在此列 举。动物保障设施包括用于动物日粮供给、医疗保健、隔离检 疫、繁殖育幼的建筑和设施。

6.0.5本条规定了动物园的各类用地比例。该规定以我国

面积依据动物园规模合并计算和合并建设。动物园各类用地比例 以陆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计算。 6.0.6本条对游人隔离带最小宽度进行规定。游人隔离带宽度 即观赏防护栏杆到动物活动区边界的安全距离,要根据不同动物 的最长肢体长度计算,例如大象展区应考虑大象在展区边缘象鼻 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加上成人俯身伸手计算出的最大长度,其 隔离带宽度通常要大于3m。游人隔离带最小隔离距离的规定以 大于成人俯身伸出手臂长度为依据,防止人手接触动物隔离网笼 或围网。

6.0.7本条规定了与动物直接接触的安全防护设施需满足的要

求。作为终极隔离设施的围网、网笼的结构强度要充分考虑灵长 类、飞禽、猛兽等力量型动物的作用力。通透式栏杆多用于食草 动物和走禽。壕沟沟壁高度的设计外侧壁高于内侧壁能有效降低 动物跳跃的风险,在北方冬季由于水面结冰,不适合采用“湿壕 沟”作为隔障。

扩散。 6.0.9本条对保障动物园功能的配套设施进行规定。根据动物 园的特点,一些危险动物的园区需要设置电子围栏系统来防范危 险动物越出边界。脉冲电子围栏一旦断电,会使危险动物脱离限 制而越出边界,对游人造成伤害。动物医院手术室中断供电将导 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会危及手术中动物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 以医疗场所最高级别的2类进行设置。动物繁殖场、动物育幼育 维室中需使用一些保护动物幼维的设备,比如保温箱等,中断供 电会危及幼雏的生命安全。有些动物展馆与宠舍因动物习性要求 设置有暖通、空调设备,比如企鹅馆、北极熊馆和熊猫馆等,一 日停电将危及这些动物的生命安全,

7.0.1郊野型公园以保护优先为原则,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 由于郊野型公园选址一般有较好的自然生态基础或一定的自然人 文景观资源,因此在保护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配套建设一定 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为公众提供自然体验、休闲游憩、运动健身 等服务,可发挥郊野型公园生态、游憩、景观、科普、文化等多 元功能。

7.0.2郊野型公园一般远离城市中心区,交通条件便利、

游人到达是公园选址的重要条件。郊野型公园既要为市民提供风 景游憩活动空间,又要立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自然 山水地貌和生物多样性。

7.0.3郊野型公园面积规模较大,为了保障基本的游憩巧

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管理,在游人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配套游憩, 服务和管理设施,既方便游人,同时又利于管理,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然水体格局和尊重自然生态过程,符合城市水系统保护利用进行 水系布局,可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的保护 和展示。有防洪排涝需求的湿地,依据现行国家标《防洪标 准》GB50201的高程控制要求和上位规划中的防洪标准要求 可明确水位高程控制点。湿地植物及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核心,也是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者,恢复50% 面积以上的当地典型湿地群落,对于保护湿地环境及湿地动植物 资源、合理利用、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7.0.5有保护性动物和候鸟栖息的郊野型公园,按照各种生物 对栖息空间的生境要求,制定相应的游览管理措施,减少游人干 扰,可使生境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从制度上保障动 物栖息和健康生存。

8道路绿化 8.0.1城市道路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 供舒适出行为主要功能。道路绿化要促进交通功能发挥,满足交 通安全视距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保障车行、慢行等使用者安 全;道路绿化需保障慢行交通舒适出行,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良 好遮阴环境;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出 城市风貌和景观特色的重要方面,保障道路绿化的绿量,对于改 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对应着不同的城 市功能要求,对道路绿化的景观、防护、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各有 侧重。 8.0.2根据全国各地的绿化条例规定,主于道道路绿地率最低 值均高于20%,故把20%作为新建道路主干道绿地底线指标。 根据道路交通组织,道路绿地用于分隔机动车与机动车道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形成隔离防护和美化作用的分车绿带。分 车带上种植乔木,可以配合行道树,更好地为非机动车道遮阴。 但由于城市道路环境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保留植物必要的根 系生存空间是保障植物生长、甚至存活的基础。1.5m×1.5m的 空间一般是种植和养护养木所需的最小空间,故将新建道路机动 车和非机动车分车带栽植养木绿带的净宽的底线规定为1.5m。 8.0.3为避免行道树对架空电力线路导线造成影响,需保障行 道树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具有一定电气安全距离。条文中的行道 树至导线距离要求按有关规范和试验研究成果确定,经调查,各 地按此计算条件设计的线路,在交叉跨越等方面运行情况良好,

8.0.1城市道路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 供舒适出行为主要功能。道路绿化要促进交通功能发挥,满足交 通安全视距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保障车行、慢行等使用者安 全;道路绿化需保障慢行交通舒适出行,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良 好遮阴环境;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出 城市风貌和景观特色的重要方面,保障道路绿化的绿量,对于改 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对应着不同的城 市功能要求,对道路绿化的景观、防护、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各有 侧重,

8.0.1城市道路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

8.0.2根据全国各地的绿化条例规定,主十道道路绿地率最低

根据道路交通组织,道路绿地用于分隔机动车与机动车道、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形成隔离防护和美化作用的分车绿带。分 车带上种植乔木,可以配合行道树,更好地为非机动车道遮阴。 但由于城市道路环境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保留植物必要的根 系生存空间是保障植物生长、甚至存活的基础。1.5mX1.5m的 空间一般是种植和养护乔木所需的最小空间,故将新建道路机动 车和非机动车分车带栽植养木绿带的净宽的底线规定为1.5m

道树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具有一定电气安全距离。条文中的行道 树至导线距离要求按有关规范和试验研究成果确定,经调查,各 地按此计算条件设计的线路,在交叉跨越等方面运行情况良好, 可以起到确保安全的作用。

可能差异较大,选择的植物首先要适应栽植地的环境条件,使之 能生长健壮,绿化效果稳定。在满足首要条件的情况下,要优先 选用一些能够体现城市绿化风貌的树种,更好发挥道路绿化的美 化作用。

9.0.1绿道工程是线性工程,穿行区域长,因此绿道工程的选 线十分重要。绿道的建设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立足于对原生 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产生最小干扰和影响,避开生态敏感区 和生态脆弱区,才能避免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的扰动和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9.0.2作为公共设施,绿道工程要保障使用安全。绿道选线与

9.0.2作为公共设施,绿道工程要保障使用安全。绿道选线与 建设要满足区域抗震、防洪等要求,并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和不 良地质地带。

9. 0. 3 绿道依托自然人文环境资源进行建设,用地属性不独立,

因此绿道的建设要遵从所穿行场地原有的主体功能和环

公路、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相交时SY 4201.1-2016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设备安装工程 第1部分机泵类.pdf,要采取立交

万式床证廷足 9.0.5为保障绿道的连续性,有时绿道也会短距离穿越地形险 要或临水区域,因此,须设置安全隔离设施及明显的警示标识, 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安全防护绿带可减少游人跌落风险。 9.0.6为保障绿道使用者的安全,本条对绿道游径与机动车道 的安全隔离设施提出具体要求。 9.0.7为保障绿道网络化布局,形成局部环通,在遇到河流, 山体、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障碍物时,可采用绿道连接线保 证绿道网的连通。根据交通流量、车行速度等因素,绿道连接线 建议借用县道、乡道、村道等非干线公路或城市次干路、支路等 道路。 对于兼具绿道游径与城市交通功能的区段,要设置安全隔离 设施,包括隔离绿带、隔离墩、护栏等硬质隔离。当无法设置硬 质隔离设施时,慢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需通过交通标线来界定绿 道连接线,机动车道与慢行道之间要采用白色实线分隔。采用彩 色铺装可强化慢行道通行空间识别。 9.0.8城镇型绿道市民日常使用频度较高,为减少步行和骑行 行人间的相互干扰,要将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分开设置,故本条未 对步行骑行综合道宽度作出规定;郊野型绿道多远离城市中心 区,多为周末或节假日使用,因此可设置满足宽度要求的步行骑 行综合道。 9.0.9绿道游径、绿道绿化系统及绿道设施系统是绿道的三大 组成。绿道设置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标识设施在内的绿 道设施系统,是绿道使用者实现高质量活动的重要保障。驿站是 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是管理服务、配套商业、游憩健身、 科普教育、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设施集中设置场所;同时,驿 站也是绿道游径与外部交通衔接的区域。根据驿站的不同等级配 置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可落实各级驿站应具备的功能,保障 游客活动使用,同时避免过度设施建设造成浪费。 9.0.10建立绿道自身标识系统,有利于保障绿道使用者的安

全。绿道标识分为指示标识、解说标识、警示标识三种类型,具 有引导指示、解说、安全警示等作用。为避免对行人交通造成妨 碍,本条提出绿道标识应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及其他标识

其安全;在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泥石流、蓄滞洪区等自然灾 害易发生的区域周围设置具有一定隔离宽度的防护绿地可有效保 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全,减少灾害影响, 10.0.3滨水绿化隔离带对水体本身的生物群落培育和生态功能 的保护重建,以及模仿自然水系中水陆边缘的生态、景观的连续 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河流、湖泊沿岸防护绿地要根据河道 截面竖向、河道宽度、周边用地条件等设置一定的宽度,才能有 效地实现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10.0.4绿化隔离带栽植的植物对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废气、粉尘 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减弱作用,选择抗污染、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 有助于植物生长健康,并能有效地发挥生态隔离的功能。植物种 植采用相应的分层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形成隔离屏障,发挥植物的 抗污染效果。由于不同绿化隔离带的防护作用不同,不同地域的 适生植物种类差异起到的功能效能也不同,因此绿化隔离带植物 种植方式和物种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防护要求确定。

11生态保育与生态修复

11.0.1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完整的自然系统,是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山、 水、林、田、湖、草生命机体的健康遭到损害,城市各类生态问 题突出。城市生态格局被破坏,开山采石、毁林建房、填湖造 地、水体污染、景观破碎,使山林河湖损毁严重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安全施工方案,城市生态空间 碎片化,系统性较差,生态服务功能和质量下降,各种城市病凸 显,严重威胁居民生存环境,更无从奢谈生活品质的提高。面对 以上城市生态问题,开展城市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令受损的土 地重新恢复生机,是当今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开展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 然恢复为主,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城市及周边山、水、林、 田、湖、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以受损的山

统一书号:15112·36231 定 价: 32.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