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2304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定文与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同时,对中文术语所给出的推荐性 文译名,不一定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用语,仅供参考。) 二1~2.0.3将温和地区进一步细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个 二级分区,较之过去仅按一月平均气温划分为南区、北区两个二 级分区,更切合实际,也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建筑节能的实 数。例如,按原区划,宣威和景谷同属温和南区(VB),但两地 实际气候条件相去甚远:按本标准的区划,则宜威属温和北区 景谷属温和南区,相应的节能措施和要求白然大不相同。 20.4现代意义上的被动式太阳房融建筑、技术、美学为一体 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产物。在无辅助热源 的情况下,太阳能采暖房比普通住房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8℃以 上:室内外温差送到15℃,造价仅增加10%~15%,有很好的节 能保暖效果,在夏季文能遮蔽太阳辐射,逸散室内热量,使建筑 降温,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自的。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多样,太阳 能采暖房只是其中最简单、经济、实用,在全省各地普及面也最 广泛的一种形式,在温和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建筑技术状 兄下,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

外墙,自身就有相当大的热阻,如按节能要求对其用材和构造加 以改进,则既能满足外围护结构要求,又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 性能。自保温外墙在温和地区兼具良好的经济适用性与节能 效果。

装置、自力式通风器、太阳能诱导通风装置(太阳能烟窗)

2.0.7通风屋顶是围护结构的

面方式2010-2018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真题解析 模拟题.pdf,即在屋面防水层上采用薄型制品架设高20cm左右的空 腔,形成(长度不宜大于10m的)风道:夏季多风地区,檐口处 可采用兜风构造。

2.0.8通风吊顶与通常所见吊顶(闷顶)的不同,仅仅在于吊

顶上方需以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形成由房 室外的气流。

2.0.9新风供暖是传统的热风采暖方式本地化的一种创新形式

在特定的气候与使用功能条件下,将采暖与机械送风系统合并 冬天供暖兼送新风,其他时段仅送新风,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符 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第4.1.6条的 要求。

3.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3.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31.1本标准采用的气候资料数据为1951~1980年《云南省30

1.1本标准采用的气候资料数据为1951~1980年《云南省30 年地面气候资料》。30年来,虽气候条件已有所变化,但变化甚

这样的变化对于采暖和空调的负荷计算结果影响也是很 小的。 同样,《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CJ3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范》GB50176、《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GB50352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所列举或引用的建筑气象 参数,也仍然在沿用各地气象台站1951~1980年的30年气象记 录资料。 17

3.1.2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建筑节能的实效,将温

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个二级分区。本标准附录A根据市、县 气候资料,按山脉、河谷走向和市、县行政区划对气候分区作图 示性描绘;表3.1.2则完全按县(市)、区级政府所在地的气象 数据划分分区。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 天”的山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和突出,因此,有条件且必要时 特殊区域位置或县(市)、区级以下建设地点的气象参数可按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35第2.2.2条、《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设计规范》GB50019第3.2.18条的要求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实 测、比较、计算后确定。

3.2建筑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3.2.1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建筑,虽受气候影响很天,室温不易 空制,但只要不受北方寒流和连日阴雨影响,按当地居民衣看习 惯,可基本满足热舒适要求。利用太阳能采暖时,室温可达到 16~18℃,改善了房间的热舒适性。室温16~18℃属太阳能采暖 房间计算温度,并不一定等于实际的室温。 通风换气主要通过外窗在风压和热压作用下的渗透,也电包括 主动开窗通风换气。温和中区夏季基本都适宜自然通风,开窗即 可达到10次/h以上的换气次数。只要设计合理,并采取了通风 和遮阳措施,夏季卧室、起居室温度一般均可控制在28℃以内

1~4.1.2有关温和地区南区、北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规定。 温和地区南区与夏热冬暖地区交错毗邻,综合考虑气候条件 近似性及热舒适需求取向的同一性,对该二级分区居住、公共 筑的节能设计,采用分别适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JGJ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有关夏 冬暖地区规定的办法从简处理。同理,温和地区北区居住、公 建筑的节能设计,也采用分别适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 设计标准》JGJ13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有 夏热冬冷地区规定的办法从简处理。个别需作特殊规定处,按 本标准执行。 温和地区南区、北区地域范围较小,目前经济发展和居民生 活水平不高,居住建筑很少设置采暖、通风和空调设施,能耗有 限,且以个人行为居多,目前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并作专门规定尚 不具备条件。因此,上述区域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一并按照《公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4.2.2条所规定的“最接近” 侧从简处理,既明确了节能要求,文减少了管理成本,方便了 设计工作

2.1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在总平面布置、 建筑平、立面形式、门窗设置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地理、气候条 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便在夏季尽量减少日照得热并利用自 然通风降温除湿,在冬季尽量利用太阳能采暖。

建筑物的主体朝向如为南北向,冬季有利于增加太阳辐射得 热,夏季可大幅度降低空调能耗。根据当地夏季的最多频率风 向,建筑物的主体朝向为南北向,也有利于自然通风。 4.2.2温和北区、南区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参照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确定。对于公共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50189第4.2.4条的规定并结合温和中区的气候特点 南、北向窗墙面积比适当放宽至0.80,东、西向窗墙面积比考虑 避免日晒仍控制在0.70,同时,总窗墙面积比仍然控制在0.70 以内。

4.2.4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4.3温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

平均传热系数K=1.35。190mm厚黏土多孔砖(KPl型)+两 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K=1.76,加权平均热桥部位后的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2.29。190mm厚混黏土多孔砖(六孔) 两面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K=1.95,加权平均热桥部位 的其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2.54(热桥部位内墙加10mm厚保 温砂浆即可)。 作为剪力墙结构的190厚钢筋混凝土墙体+两面20mm厚水 浆保护层,K=3.22,用作外墙仍需加保温措施。 3考到部分地区还在沿用传统工艺完成屋面结构,D值 痕大,故仍保留了D≥3,K≤1.8的限值。 4经分析论证:一般建筑按照冬季采暖节能要求确定的围 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基本可以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但如采用 <2.5的轻质屋顶和外墙,其内表面温度容易超标,采用设置通 间层等措施比较容易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日的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2.29。190mm厚混黏土多孔砖(六孔) 两面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K=1.95,加权平均热桥部位 的其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2.54(热桥部位内墙加10mm厚保 温砂浆即可)。 作为剪力墙结构的190厚钢筋混凝土墙体+两面20mm厚水 移浆保护层,K=3.22,用作外墙仍需加保温措施。 3考虑到部分地区还在沿用传统工艺完成屋面结构,D值 痕大,故仍保留了D≥3,K≤1.8的限值。 4经分析论证:般建筑按照冬季采暖节能要求确定的围 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基本可以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但如采用 <2.5的轻质屋顶和外墙,其内表面温度容易超标,采用设置通 间层等措施比较容易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口的。 3.2外窗既是围护结构的开口,也是阻隔外界气流入侵的屏 薄。它是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受多种因 影响,自前云南省民用建筑外窗热工性能普遍较差,而技术经 分析表明,提高外窗热工性能比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经济效应 高3~5倍。因此,本标准在放宽窗墙面积比的同时提高了外窗 热工性能要求。 1对于保温等级为3、4、5级的外窗,只要窗框部分为 VC或塑钢(K=1.91)、断热型铝合金(K=3.72),玻璃选用 空玻璃或LOW一E玻璃,就能满足要求。 2为了提高外窗气密性,除满足本标准要求外,还应注意: 1)改变外窗开后方式,将推拉窗改为平开窗或悬窗; 2)采用密封胶条,提高玻璃与窗扇、窗扇与窗框的密封性。

重。它是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受多种因 影响,自前云南省民用建筑外窗热工性能普遍较差,而技术经 分析表明,提高外窗热工性能比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经济效应 高3~5倍。因此,本标准在放宽窗墙面积比的同时提高了外窗 热工性能要求。 1对于保温等级为3、4、5级的外窗,只要窗框部分为 VC或塑钢(K=1.91)、断热型铝合金(K=3.72),玻璃选用 空玻璃或LOW一E玻璃,就能满足要求。 2为了提高外窗气密性,除满足本标准要求外,还应注意: 1)改变外窗开后方式,将推拉窗改为平开窗或悬窗; 2)采用密封胶条,提高玻璃与窗扇、窗扇与窗框的密封性。

4.4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温和地区不属于采暖区,但大部地区冬季室内温度偏 寒流侵袭或遇阴雨天,室温会更低。另一方面,本地太阳

资源较丰富,且冬李多晴天,太阳能资源季节分布好。为利用太 阳能光热资源采暖,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 股民用建筑的南问房间通常均可设计成太阳能采暖房,在冬季可 不同程度地利用太阳能采暖。

4.4.2温和地区大部夏季室内

但强烈的西晒会使建筑西面有偏热情况,部分地区建筑南面的太 阳直射也会使室内有过暖的热感觉。而自然通风正是这一地区各 地、各民族民居保持夏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历史悠久且行之有效 的传统方式。即便是在建筑功能日益复杂、形体日趋高大的今 天,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营造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使本地优 越的气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不耗能或少耗能的前提下改善室 内热舒适环境,对于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仍然具有不可低估或替 代的重大意义 自然通风的动力,是风压和热压的共同作用。风压作用的天 小主要取决于建筑的布置朝向、外部形状、可开启的外窗等通风 开口是否置于夏季最多风向一侧和有效进、排风口面积。热压作 用则取决于室内外的温差和进、排风口的高差。显然,规划、建 筑设计在此发挥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区域规划确保夏季有 良好的室外风场是室内气流流畅的前提;居住建筑单体平面和户 型设计时,应进行夏季自然通风的气流分析和组织;公共建筑影 响自然通风利用的因素众多、情况比较复杂,并可能设有机械通 风和空气调节设施,建筑与暖通专业间密切配合往往可以收到事 半功倍的节能效果。 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等如设有通风采光洞口或竖井,一般都无 需开启机械通风设备,且白天无需人工照明,能耗大为降低

4.3温和地区气候环境与人的热舒适性指标较为接近。

太阳辐射是影响热环境和建筑能耗主要因素,因此这一地区太阳 福射控制与遮阳的应用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效应。相关研究结果表 明:在窗口设置遮阳,不论设置在窗口内还是在窗口外,对消减 太阳辐射热的作用非常明显。纤维织物遮阳材料设置在窗口内可

4.4.4本条所列举的是一些适宜本地条件且简单易行、绿色生

态的节能措施。通风屋顶(通风屋面)对降低夏李空调能耗和改 善夏季室内热环境能起到明显作用,而且实施方便,增加投资 不多。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设计中发挥先导和主体作用 设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时,要求与此相同。 2、3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建筑内部平面设计时,一定要注 重与暖通、电气专业的配合,尽量将设备用房布置在负荷中心 缩短输送距离,减少设备及管线能耗。 1)独立建筑物内的空调水系统,最远环路总长度一般在 200~500m范围内:此时冷水循环泵的扬程不超过36m.效率 70%,供回水温差为5℃,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0.0241,符 合节能要求; 2)根据建筑物内部的功能、权属区划和使用要求分别设置 系统是机械通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已有 设计中管线过长与系统过大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弊端甚多,且不 止于浪费能源。将风管长度控制在60m内,则进风口、管路及送 风口(喷口除外)的阻力之和一般在300~400Pa之间,需要的 风机余压较低,可以配用较低转速和功率的电机,也比较容易实 现消声减振。 4近年来变冷媒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技术日渐成熟 艺品日趋丰富多样。因其具有系统简单高效、安装使用方便灵 活、维护管理容易等特点,比较适合于中、小型建筑或大型建筑 中的区域性用户。从气候条件看,该系统一般采用热泵型,比较 适宜于温和地区,因而成为本地区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集中空调 形式之一。《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已经对多联 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本条文依据诊 规程有关规定,出于节能的自的,针对目前设计实践中时有发生 的忽视室外机布置的重要性,相关专业不在方案阶段充分沟通协 调,造成事后勉强凑合、布置失当、冷凝器散热不食、进、排风 短路:以及冷媒管线过长、室内、外机高差过大等等,导致设备 能力严重衰减、效率大幅下降的错误倾向,补充广一些更加具体 明确的要求。分体式空调装置室外机的合理布置,既事关建筑外 立面的整洁美观,更直接影响设备的能耗和室外环境,应给予充

重视和及早安排。 为了避免上下层气流短路和沿建筑高度方向的气流温度的叠 加,室外机不应沿建筑垂直方向重叠布置,特别是布置在建筑凹 曹内。室外机在竖向同一面进、排风时,由于跨越屋顶气流的影 间,建筑物上部两层靠近外墙的室外空气温度会有一个跃升,因 北,为保证上部两层室外机的风冷效果,应将顶层、次顶层的室 机布置在屋顶上。太阳辐射较强时,散热翅片还应避免阳光 值射。

地区民用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民用建筑设计的先导 主体,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有责任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了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温和地区中区、北区已有少部分 住宅设计了采暖、通风和空调设施,南区已有少部分住宅设计了 通风和空调设施,需加以规范。综合考虑气候条件的近似性及热 舒适需求取向的同一性,对这部分居住建筑的通风和空调设计 采用分别直接适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 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办法从简处理。 调查表明,昆明地区居民中“不到0.5%的家庭有风扇和空 调”,可见目前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设置采暖、空调的范围很小 能耗有限,且以个人行为居多,日前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并作专门 规定尚不具备条件。比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提 出的“最接近”原则从简处理,则既明确了节能要求,又减少了 管理成本。作出上述两条规定后,本章的内容实际上就主要是销 对公共建筑了。

个地面气象台站1971~2003年的实测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分 析、整理、补充源数据以及插值计算,获得了全国270个台站的 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其数据内容包括根据观测资料 整理出的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以及由实测数据生成的动态模拟 分析用逐时气象参数,数据较新而且较全(云南省有11个台站: 昆明、楚雄、丽江、临沧、蒙自、思茅(今普洱)、腾冲、元江、 勐腊、德钦、澜沧),但其法律地位不明,统计范围有限,致使 现状比较混乱。 有鉴于此,本标准采用过渡性的折中办法,依据原冶金部北 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及暖通规范管理组主编的《暖通空调气 象资料集》(增编一稿)和前述《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 数据集》,编制了附录C《云南省温和地区代表城市室外气象参 数表》,供温和地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参照使用

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都已将“施工图设计阶 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列为强制性条 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7.1.5条(强制性条文) 还规定:“电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规范第6.2.15 条计算的冷负荷选定,不另作附加。”本条文即是上述强制性条 文要求的延伸和具体体现,目的在于防止再出现计算与设计“两 张皮”的现象。

5.1.5确定公共建筑供暖通风热负荷的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CB50019第4.2.1条将 “通过其它途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作为计算冬季采暖通风系统 热负荷的要素之一。公共建筑如室内装修高于普通标准,则空间 较密闭,加之设备、照明耗电量较大,人员比较密集,相对于温 和地区本来就比较小的维护结构耗热量,设备、人体的散热量就 已不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第5.3.8条提倡采用新风量需求控制,在此加以重申

目的是要求当室内人员数量减少时,相应减少新风量,以平衡人 体散热量下降导致的热负荷上升。

5.2.1本条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2.(

·士本东依店 条。温和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很少设置采暖系统,但又存在一定采 暖需求(平均采暖度日数HDD18=920℃·日)。游泳池池区 跳水区及浴室的更衣室等特殊场所冬季确有采暖的需求。此类场 所如采用空调即送热风的方式,不但热风难以到达人员活动区, 也难以保证《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第4.6.6 条、《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第10.2.3条所规定的风速 0.15m/s+?0.2m/s的要求,且能耗比用暖气片对流采暖更高。 采用辐射供暖时,室内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较小,避免了直接吹 风带来的不适感,同时,由于有对流和辐射的综合作用,既可以 创造比较理想的热舒适环境,又可以比对流或热风采暖减少15% 以上的能耗。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符合人体的生理学调节特 点,舒适性和节能的效果更好,还可以利用地面层及混凝土层的 蓄热能力(热惯性),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房间的热稳定性,在间 隙供热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缓慢,有利于利用太阳能等间隙或 不稳定热源:需要时,该系统夏季还可用作地板辐射供冷。因 此,确有必要采暖时,应该优先采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5.2.2温和地区中区的学校、医疗机构、办公等建筑,夏李

通风良好则一般无需空调即可达到《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 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所规定的热舒适度 等级Ⅱ级标准,基本满足室内空气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冬季不 设供暖则确有一段时间室内阴冷不适,诱发采用各种电取暖器等 个人行为,不利于安全、卫生和节能。对于此类平时需送入新风 以满足卫生要求,冬季需适度供暖以改善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维护结构热负荷不高、又允许室温有一定波动范围的场所,新风 供暖系统提供了一种在采暖或空调之外的第三种选择。据调查统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等现行国家标准中已 有所表述。温和地区气候条件优越,通风设计更应该结合建筑设 计,力求依靠良好的自然通风或以自然通风为主,满足室内空气 环境的可居住性和卫生要求(对昆明地区的调查表明,夏季在非 空调条件下约有90%的居民的热感觉在舒适范围内),并接近或 达到舒适性要求。这一地区历史上传统建筑大致如此,即便是当 今的现代化公共建筑,省内也已有少量优秀设计作品达到了这样 的境界,应该大力倡导。

5.3.2本条进一步提出了通风设计的节

在室外空气状况适宜的条件下,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 式加强房间通风换气,可不需要对进人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 就消除室内的余热余湿,缩短空调冷源系统的使用时间,节约能 源。在太阳辐射强烈的情况下,设置通风屋顶或将通风吊顶用于 顶层房间时,可及时排出从屋顶传入的热量,防止二次热辐射的 形成,有效改善房间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 局部排风中的热、湿及有害物质浓度大于全面排风,相同的 风量可以获得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5.3.3仅就通风而言,建筑中庭就是沟通各楼层气落

并,是非常宝贵的室内共享空间资源,不可不善加利用。夏季在 顶部阳光辐射和热压乃至风压的共同作用下,中庭上部通常会聚 集高温气体,如能在顶部或其侧面开启窗口或其它形式的通风 口,就可以及时排除滞留的热量,并自然形成上升气流,明显改 善中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当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不能利用自然 通风排除上部高温空气时,则应在中庭上部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包括与机械排烟设施的合用),以改善中庭热环境和降低空调能 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4.2.7条明确要求: “建筑中庭夏季应利用通风降温,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本 标准结合温和地区气候条件,针对中庭通风设计时有不到位的现 实情况,对此特别加以强调。

取消或大幅度减少了进风管、风口和风阀,整个风系统的阻力大 福度下降,从而大大减少了风机的电机容量和平时运行的电耗。 据部分工程实例统计,按所服务的车库面积计算,诱导风机的电 机容量约为0.61~0.8W/m²。较之常规的通风系统,诱导通风系 统简单,节约用材,节省空间:运行时车库内人员呼吸带的空气 质量较好:根据实际情况的运行组合灵活、节能、噪声低。国内 生产的智能型诱导风机(带CO传感器)已经推出,将使系统运 行更节能。

程实践中其通风量设计标准比牧混乱且大多偏高,于节能不利。 本条文的目的在于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通风量标准。表5.3.5 中的数据主要取自《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汽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锅炉房设计规范》CB50041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B50015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等。

的舒适和节能的重要因素,在过渡季和冬季增加新风量

消室内余热。在空间较封闭、人员密度较大、空气较污浊的某些 特定场所(如中餐厅、舞厅、酒吧、KTV包房),过渡季和冬季 直接加大新风量综合效果更好。所谓具备可在各季节采用不同新 风量的条件,是指新风机组的风机采用变速风机或进行台数调 节,并对应于新风量的增大和满足室内允许正压值的规定,作相 应的排风系统的配置和气流组织的设计

5.4.4本条从工程设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

5.4.5空调冷水系统设备配置形式和控制方式的选用原则

空调水系统基本设计选型参数

小流量大温差系统即将空调冷水、冷却水系统的供、回水温 美由通常的5℃提高到8℃(冷水5/13℃,冷却水29/37℃),从 而减小了循环水流量。在此工况下,主机的能耗虽略有增加,但 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能耗则明显下降,整个系统的总能 美减少可达8%;初投资方面,高效大温差冷水机组价格略高, 而水泵、冷却塔、管路、阀门等规格尺寸明显减小,加设扰流器 的末端水盘管排数也可减少,据了解,总体上系统初投资基本持

平或略有减少。 温和地区夏季室外湿球温度一般只有20℃左右,大大低于冷 却塔的标准工况28℃,系统低负荷运行时间也较长,这些,都为 实现冷却水系统小流量大温差运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改扩建 项目中,这种系统更具有独到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和小流量大温差系统的采 用,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已有所涉及。随 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和产品的丰富,同时注意到它们在温 和地区的适宜性以及本地已经开始应用这些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 的实际情况,本标准中特别列出,目的在于适当地加以提倡。

5.4.7在多层建筑中,一般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室外机

屋顶等部位,但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冷媒配管长度的限制, 要将室外机安装在屋顶是十分困难的。工程实践中较好的一种做 法是分层就地安放室外机的布置形式,其优点是: 1无需考虑室内外机的高低差限制。 2空调系统的冷媒管长大大缩减,节省管材的同时,设备 能力衰减较小。 3无需冷媒管井,系统的设计、施工十分便捷。 4产权划分、费用计量及管理维护更便利、直观,有利于 促进行为节能。

温性能优越,质轻且降噪、密封、防火性好,应当得到推厂 使用。

5.5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5.1空调和采暖系统冷热源选择时应当遵循的一般指导原则。 其基本要求和依据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 5.4.1条,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1温和地区不具有城市或区域热源,但工业余热、废热的

5.5.1空调和采暖系统冷热源选择时应当遵循的一指导原则

1温和地区不具有城市或区域热源,但工业余热、废 资源存在一定潜力,有条件时应充分加以利用。

5.5.3夏季利用冷水机组的冷凝热加热卫生热水的

政率等级》GB21454附录A:《2011年实施的多联式空证 泵)机组能效标准技术要求》。该附录为强制执行的规范性 寺地转录于此是为了方便使用

5.5.5直接引用《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育

气调节设计规范》第6.4.7、7.7.4条中已有明确要

室。这里主要针对水选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高估冒算 程、人为抬高电机功率的错误作法,强调水力计算的必要性

1.1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CB50555表3.1.1、表 1.2选取用水定额时,应考虑地区差异,城市较大且水资源丰 的取上限,城镇、缺水地区取下限。当采用中水、雨水等作为 厕冲洗、绿化、道路及广场浇洒、冲洗等其他用水时,应相应 法此部分用水量。

主泵高效区的流量范围与设计秒流量比较确定水泵数量,一般为 二至四台主泵,并配置备用泵和夜间稳压小泵及气压罐,主泵及 备用泵宜为同一型号。

.2.1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的热源选择原则,基本要求与《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第5.2节致。 1云南省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环境、气候、资源等差异 大,当采用工业余热、废热、冷凝热、太阳能制取生活热水不 激使用、不可行或不经济时,可采用燃气、燃油锅炉直接制取卫 生热水,当地环保法规许可的地区,也可采用燃煤锅炉直接制取 卫生热水。当采用电能作为热水热源或辅助热源时,应根据当地 自然条件采用地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不应采用直接电加热的方 式制备热水。 2桑拿、洗浴中心、温泉SPA等场所的洗浴废水排水温度 较高,是水源热泵的优质热源,应予积极利用。

6.2.1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的热源选择原则,基本要求导

蒸汽再通过热交换转化为生活热水属于能量的高质低用,育 费大,应避免采用。

增大,不利于节能,且当热水温度高于60℃时可能加速设备与管 道的结垢和腐蚀

7.1.1采用两路高压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可以减小各路高压 电源的负荷电流,降低线路损耗。

电源的负荷电流,降低线路损耗。 7.1.6供配电系统中的谐波治理对于提高电能使用效率至关重 要,采用谐波抑制滤波器抑制谐波是谐波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但对不同性质的负载需选用与之适合的谐波抑制滤波器

要,采用谐波抑制滤波器抑制谐波是谐波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但对不同性质的负载需选用与之适合的谐波抑制滤波器。

7.2.1~7.2.2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对电气照

2.1~7.2.2根据《娃巩熙明 小出 用节能设计提出一些重点要求。

明节能设计提出一些重点要求。 7.2.3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是电 气照明中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

气照明中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

7.3.1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采用空载低速运行或无人自 动停运的控制方式,可以减少空载运行而产生的电能浪费。 7.3.2共用电梯厅的多部电梯采用群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 梯的乘载率,减少因电梯轻载或空载运行而产生的电能浪费。 7.3.3~7.3.4建筑设备中电动机的运行控制方式对电能的消耗 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电气)》2007的相关内容作出本条规定

7.4.1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等级低于1.0级时,计量结果误差过

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等级低于1.0级时,计量结果误差 者与电业收费的计量装置串接,会增大两者的计量误差。 下,电业收费和内部节能考核均只采用有功电能作为依据。

7.4.1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等级低于1.0级时,计量结果误差过

8.1.1大而言之,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无外“开源”与“节 流”,本标准第4章至第7章均着力于“节流”。“开源”方面, 结合本地区建筑用能的特点,开发利用云南省丰富的可再生能 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推动民用建筑节 能减排取得更大成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家 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 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 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 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 能利用系统。”

8.1.2据统计,国家机

8.1.3云南省的气候具有区域差异显著和垂直变化明显

点,涵盖了我国的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的四个,各个地区的 建筑用能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因此当地气候条件成为选 择适宜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首要因素。同时,还必须兼顾各个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B34/T 3837-2021 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pdf,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气候条 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才能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可再生 能源利用方式。从理论上说,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可以 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冷,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可以利用可再生

暖。现实生活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采暖房是运用最 和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类型。

2.1~8.2.4云南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有下列特点:(1地 高原,大气密度小、透明度高,常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射时 长,省内多数地区太阳年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太阳 总辐射量45006000MJ/m²,太阳能资源较丰富;(2)河流众 多,全省水资源总量达225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 瓦,居全国第3位;(3)地热能资源丰富,尤以滇西腾冲一带 为集中,全省有出露的天然温热泉约有700处,居全国之冠 出水量36亿立方米,水温最低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 4)由于气候、生物、地质和地形等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多样 土壤类型,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可见,开发利用太阳能和 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云南省建筑节能的确实可行的重要 途径。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和建筑功能的日趋复杂,建筑 的进深不断加大,仅靠传统采光已不能满足建筑物内部的采光 要求。在白天为了充分利用天然光,就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把 阳光引入房间内部,考虑人体健康的需要,地下建筑也需要 天然光,由此而出现了导光管、光导纤维和采光搁板等新型采 系统,它们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方法将天然光引人并 专输到需要的地方。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不但可节省照明用电,还 提供更为健康、高效和自然的光环境。

水系统”(强制性条文)。

宾馆、医院等,这类建筑应充分利用屋顶面积,采用太阳能集热 系统预热锅炉给水,提高锅炉进水的初始温度,以减少常规能源 的消耗。

8.4.1水源热泵分为地表水地源热泵和地下水地源热泵,都属 于地源热泵,它们本身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技术,本条所 规定的只是系统设计中的节能要求,系统的整体设计则应按《地 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B5036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 本条中所谓“宜采用水源热泵系统”,主要是从运行节能的 角度与空气源热泵相比较而言:所谓“优先采用地表水地源热 泵”DB510/T 15-2018 成都市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主要是从工程难易程度和初投资大小的角度与地下水地源 热泵相比较而言。

8.4.2本条规定了地理埋管地热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节能要求

通常地理管地热源热泵系统工程难度和初投资较大,但 表10m以下的土壤温度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景 系统稳定性较好。本条中所谓“优先采用”本意在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