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06-2021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及评价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DB37/T 5206-2021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及评价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198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206-2021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及评价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4.3.8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4.3.8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

1监测数据采集与记录应完整,并应符合《城市排水防涝 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 2监测数据采集与记录应包括监测数据、设备数据等其他 相关数据。 4.3.9数据校核与质量控制应对野外监测数据(人工与在线) 与第三方检测数据进行校核评估,对数据异常值进行筛选

与第三方检测数据进行校核评估T/CMEA2-2018 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pdf,对数据异常值进行筛

4.4.1水量监测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常用的流量计量方法包括电磁、超声波、涡轮、薄壁堰 超声多普勒流速一面积法、雷达流速-面积法等; 2根据雨水计量多为敬开或非满管的特点,推荐采用流速 面积法、薄壁堰流以及专用流量计进行测量(图4.4.1); 3设施表层土壤渗透系数可采用渗透仪、双环入渗仪进行 监测:设施土壤体积含水率可采用土壤湿度仪进行蓝测。 4.4.2水质监测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悬浮物SS、pH值、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等水 质指标可选择在线监测; 2径流污染严重且易干扰在线监测设备导致监测误差较大 时,应采用人工采样方法,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质采样

图4.4.1雨水口/溢流口在线流量计装置 一雨水口:2一雨水口流量计:3一雨水口流量计

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的规定; 3水质人工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 验方法》(CJ/T51)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的规定。

4.4.3水位监测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位可采用压力、超声波、雷达、浮筒、磁阻、电容等 传感器或视频图像加标尺方式进行监测; 2应结合测量精度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水位监测方案

4.4.4气象监测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雨量数据的自动记录时间步长宜为1min,采用翻斗式雨 量计时,宜对每次翻转进行记录并实时上传: 2气温、湿度、气压、风速、蒸发数据的自动记录步长不 宜大于5min; 3可以集成雨量、气温、湿度、气压、风速、蒸发等监测 要素进行一体化安装和数据集中采集

4.5.1编制方案前,应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资料调研,充分收集 水文水利、环保、气象、地质、下垫面、市政设施、前期监测数 据等资料。

1明确监测目标:监测目标应包含积水内涝、水体环境质 量与污染控制、热岛效应、地下潜水水位等; 2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内容应包含排水管渠等设施、城市 水体、地形地貌、下垫面构成、既有监测资料等,据此明确汇水 和排水分区边界; 3确定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应包含项目与设施、管网、水 体等监测对象、点位、指标; 4明确监测方法:明确设备选型、安装点位、数据采集 方法; 5监测设备安装与管理:应包括设备测试和校准、设备维 护等内容; 6数据收集与分析:应包括数据校验、效果分析、目标支 撑度评估等内容; 7监测方案优化调整; 8 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 4.5.3项目与设施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的对象应包括建筑小区类源头减排项目、下游集中 调蓄项目、易涝点所在项目(道路、建筑小区等)、道路、停车 场项目; 2对各监测点的流量、水质进行连续同步监测: 3应同步进行气象监测; 4可对项目或周边的地下(潜)水位进行监测: 5设施监测点位除进水口与溢流排水口外,应根据不同类 型设施构造特点、径流水量与水质控制原理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 内容; 6应对连续实际降雨进行长历时监测,并选取典型实际降 雨下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途网洲西

.5.4管网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的对象应包括排水分区内市政管网的末端排放口 可对上游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可考虑布置在重要集中调蓄设施或

泵站的上下游、主十管线的支线接入点等流量可能发生剧烈变化 的位置; 2监测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并根据需要同步对水质进行 监测; 3管网监测点上下游管网的拓扑关系、缺陷情况、运行工 况等应清晰明确; 4为减少设备投资和后期运行维修,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可根据阶段性监测和长期监测计划设置轮换监测点。 4.5.5水体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对象应包括河流、湖库等排水管网的受纳水体,水 体的流域范围应涵盖所选的监测排水分区: 2河流的监测内容应包括水质、流量和水位等; 3湖库的监测指标应包括水质和水位等; 4监测断面或点位应能反映水体的总体水质、流量或水位 状况,有代表性,并考虑采样的方便可行性; 5河流的监测断面应包括水体的上游和下游断面; 6湖库的监测点位应包括主要河流与管渠排放口的汇入点、 湖库中心点及出流点,当湖库等水体面积较小时,可仅在水体中 心区域设置1个监测点; 7应根据水体水质目标和主要污染源情况确定水质监测 指标。

泵站的上下游、主十管线的支线接人点等流量可能发生剧烈变化 的位置; 2监测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并根据需要同步对水质进行 监测; 3管网监测点上下游管网的拓扑关系、缺陷情况、运行工 况等应清晰明确: 4为减少设备投资和后期运行维修,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可根据阶段性监测和长期监测计划设置轮换监测点。

.5.5水体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4.6.1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

4.6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6.1 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建立可评估、可追溯的一体化监测管控系统,实现设 备管理、数据查看、日志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对比、报警信息 等基本管理功能; 2在线监测数据储存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数据储存容量,可 检索、可扩展,应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和加密; 3应记录降雨量、气温、湿度、气压、水位、水量、水质

5.1.1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效果评价应从项目建设与实

5.1.2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评价内容宜包括

1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径流体积控制,其确定方法 见本标准附录A; 2 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 3 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 4 城市水体环境质量; 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城市水体生态岸线保护; 6 地下水理深变化趋势: 7 城市热岛效应缓解。

制、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城市 水体环境质量、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城市水体生态岸线保护;城 市热岛效应缓解宜作为考察内容: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可根据各 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为考核或考察内容

5.1.4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各评价内容的要求应符合现行

5.2.1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径流体积控制、源头减排项 目实施有效性、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城市水体环境质量、 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城市水体生态岸线保护、地下水理深变化趋 势、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评价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海绵

双文 5.2.2除了对建筑小区、市政管网排水口旱天有无污废水直排 现象进行现场检查的方法进行评价外,还应对餐饮商铺或摊位有 无直接向水体、雨水口、绿地或路面等倾倒污废水现象进行现场 检查评价。

A.0.1确定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意义

A.0.2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的确定

根据所在区域自然状态下的降雨径流系数确定雨水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即:

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一径流系数 (A. 0. 2) 十旱少雨地区,自然渗透能力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尽 可能取上限值:在多雨地区,地下水位高、渗透能力差,可取下 限值。在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较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根 据居经济发展条件适当提高径流总量控制目标,雨水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的取值范围在85%~90%:对于广西、广东及海南等南方沿 海地区,由于极端暴雨较多,可适当降低径流总量控制目标,雨 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取值范围在60%~85%。

A.0.3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深度的关系

根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深度,以及项 目控制区面积,计算得到需控制的径流体积,以此作为径流控制 设施的设计规模,

A.0.5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L'=L·β。据此可知,可通过源头径流体积控制达到径流污染 控制目标。

A.0.6雨水场径流总量控制模拟及其应用

表A.0.6.3)初选,再利用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在合理的范围内对 参数值进行率定。

式中:C为场径流总量控制率,%;R为总降雨量,mm;D为总径 流深,mm。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该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可”;反面词采用“不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 ·热行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 《城镇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 《城镇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及评价

DB37/T5206—2021

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715一2021

术语 30 基本规定· 31 监测· 33 评价

.0.1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和目的

括河、湖、池塘、湿地等大然水体,也包括下凹绿地、雨水花园 等人工修建的可对雨水进行控制并加以利用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 系统。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从而可有 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 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 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 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 达到目标要求。 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 市建设试点。山东省2016年也启动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确 保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实现海绵城市改 造。因此为便于科学管理,特制定本标准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保证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规范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监测和 评价。

1.0.2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传统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建筑及交通用地需求急剧增大, 城市下垫面不透水比例持续显著增加,水的循环路径遭到破坏, 城市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等受到巨大影 响,灾害风险发生的频率增加。通过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 设,构建水源涵养型城市生态下垫面,强化雨水径流管控,能最 大限度维持城市开发前后自然水文特征不变,修复水生态、保护 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传统做法过度依靠管网进行排水,切断了雨水的径流过程 使城市下垫面对雨水径流的滞蓄、渗透和净化的功能丧失,自然 的海绵体功能消失。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技 术路线和方法,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海绵体功能,既能缓解生 态、环境、资源的压力,又能通过灰绿结合,降低工程造价和运

维成本。 技术路线由传统的“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减排、过程控 制、系统治理”;管控方法由传统的“快排”转为“渗、滞、 蓄、净、用、排”,通过控制雨水的径流冲击负荷和污染负荷 等,实现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的综合目标。

2.0.2雨水场径流总量控制率能够反映不同强度、类型场降雨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雨水径流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或其包含的一个 或若干设施所服务的汇水范围

2.0.4城市水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各类受纳力

2.0.5海绵城市表明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利

2.0.5海绵城市表明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和“释

水”功能,主要指城市能够截留和积蓄部分或很大部分的降水。 每绵城市要想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大量的海绵体,而海绵体正 是指一个个吸水和释水的天然场地或者人工修建的设施(单 本),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原有或规划新建设的城 中河、池塘、湖泊,以及人工修建的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 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等基础设施,具有对雨水的吸纳、蓄 滞和缓释作用,均是构成“海绵城市”这一块“大海绵”的海 绵体,

3.0.1规定了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评 价结果。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应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流 失、水体黑臭等问题为突破口,优先选择城市积水内涝、水体污 染等问题突出的排水或汇水区域,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可根 据积水点、污废水排水口和合流制溢流排水口上溯,科学划定排 水分区并制定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建成区面积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评价年的数据 为准。

3.0.2规定了项目实施有效性评价中监测项目的选择

为了节约评价成本和时间,提高评估效率,选择具有典型代 表性的项目进行监测评价,借此可以总结当地城市雨水控制利用 系统建设的典型做法,也为水文水力模型评价的参数率定与验证 提供数据支撑。 监测的典型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建筑小区、道路、停车场及厂 场、公园与防护绿地。其中,所选建筑小区类监测项目宜涵盖居 住、商业和工业用地等用地类型。可在典型项目内选择对应汇水 范围明确,且进出水设施便于安装水量、水质监测设备的单项设 施进行监测。 典型监测项目的选择宜符合以下原则:(1)对解决排水分区内 的积水、径流污染等问题具有较显著贡献;②项目采用的技术措 施和规模具有代表性;③管网资料齐全,对管网缺陷进行检测并 完成修复(如清淤等)工作。

水文特征具有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三个典型特征年份, 但其水文变化是以年为一个周期,故本标准要求进行至少一年的 连续监测。 城市雨水工程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城市水文进行设计,实际 降雨径流水量、水质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均很大,采用实际暴雨 或大量监测来评估工程设施的建设成效是不现实的,故采用现场 监测与水文模型模拟、图纸查阅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1.1规定了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的具体监测内容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 冶理的方式较好地模拟自然水循环,维持和保护土地开发前的自 然水文状态,调节和改善城市雨水一径流关系,改善径流水质 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数据监测和数值模拟方式 科学评估设施对项目、排水分区外排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径流 本积、积水内涝的控制效果;渗滞设施表层土壤或人工介质渗透 能力、表层滞蓄空间的排空时间变化情况及对径流控制效果的影 问;监测年及各月的径流体积控制率、水量平衡分析;下垫面的 径流污染特征;设施及其对项目、排水分区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 EMC);水体水质的变化特征。 通过恢复自然径流过程,来实现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 的目标。监测主要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方案、监测方法和监测数 据采集与分析四部分内容,对径流体积、峰值流量、频率和水质 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是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的主要 内容。

4.2.1典型海绵体包括下沉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

园等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中国核工武杭钢构有限公司高层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5.1.1规定了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的具体评价内容

3.城市水体环境质量 雨水径流污染是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城市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措施对径流污染进行控制,一方面可以缓 解径流污染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源头解决管网错接、混 接等雨污分流难的问题。 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 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在 控制径流污染与水质净化、岸线生态修复以及活水保质等方面都 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灰绿结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 成本。 我国不同地区城市降雨特征、合流制管网运行情况、受纳水 本水环境容量、溢流污染本底情况等差异较大,合流制溢流污染 控制工程经验和数据积累尚不足,本标准在总结美国合流制溢流 污染控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合流制溢流污 染控制标准。 美国以调蓄措施为主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标准主要为年均 溢流频次、年均溢流体积削减率;以处理措施为主的控制标准主 要为年均溢流污染物SS总量削减率与浓度排放限值、大肠杆菌 浓度排放限值等。美国多个州年均溢流频次控制标准为4~6次: 美国波特兰市年均SS总量削减率不低于70%,月均SS排放浓 度不超过45mg/L,西雅图市年均SS总量削减率不低于50%, 年均可沉降悬浮固体(settleablesolids)排放量不超过0.3mL/L/ 1,月均大肠杆菌排放浓度不超过400CFU/100mL。我国南方某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试点城市年均溢流频次控制标准为不 超过15次(控制前年均溢流频次为140次,削减率约为89%)。 除水体不黑臭的基本要求外,通过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 设,水环境质量应有所改善,但对于雨大,总有极端暴雨导致的 合流制溢流污染及分流制径流污染发生,因此,本标准对上下游 断面水质变化的要求只针对旱大。 4.项目实施有效性

(1)建筑小区:建筑小区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竖向设计, 尽可能采用地面汇流方式恢复或畅通雨水径流,实现“渗、滞 蓄、净、用”径流过程,控制屋面、道路、停车场、广场等的 雨水径流。采取断接排水管网和减少排水口的方式,使雨水径流 达到控制要求后,溢流排入到市政管网。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下水位理深不足2m、渗透能力不足 0.001m/d等区域,可渗透地面率指标不做硬性评价。 (2)道路、停车场及广场:由于硬质铺装较多,是快速形 成雨水径流,导致排水集中、内涝和径流污染的重要区域。因此 应通过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措施控制径流体积、峰值流量 和污染,减轻对城市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对于新建项目,应采用 除砂和悬浮物、生态处理等多种方式控制道路、停车场及广场雨 水径流污染;对于改扩建项目,可参照新建项目要求控制径流 污染。 (3)公园与防护绿地:新建与改扩建项目控制的径流体积 不得低于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对应计算的径流体积。除 城市建成区内的公园与防护绿地外,还应充分保护和利用湿地公 园、郊野公园等区域绿地对区域雨水径流进行管控。山地公园及 改扩建公园不具备接纳周边区域雨水径流时,不做硬性评价。 5.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水体生态岸线 水体生态岸线可作为城市排水系统末端重要的截污净化空 间。此外,生态岸线建设也是水体生态修复的内容之一,生态修 复还包括生态基流恢复、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其生境营造等复杂的 内容,因此,对于生态修复项目,水体生态岸线建设不应过于简 单化。 6.地下水理深变化趋势 城市不透水铺装切断了雨水径流通道,减少了雨水的下渗 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减少,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 统建设可使雨水径流充分回补地下或经处理后回补河道,维系河 道基流。

7.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通过增加可渗透地面与自然植 被、修复水文循环、增加生态基流,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 作用

5.1.3规定了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的考察内容与考核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硬化下垫面的增 加、自然植被的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热排 放、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弓导在 城市开发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然植被,增加可渗透下垫面,可以 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有效的缓解,但仍受到工业、交通等人类活 动、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将其作 为引导性的考察内容。 虽然地下水位的变化同时受到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气 变化、季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人类 的开采和城镇化带来的地表硬化的话,地下水位变化是相对平稳 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增加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回补 地下水,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城市存在的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因 此DL/T 1766.3-2019标准下载,对于济南这种需要严格地下水保护的城市可将地下水位的变 化列为考核内容,对于一般城市也可将其列为考核内容。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建设对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具有重要作 用,但同时由于城市地下水位与热岛效应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将其作为弓导性的考察内容。 5.2.1城市水体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监测点、采样点等还应符 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水质采样方 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的规定。城市热岛效应也可采用红 外遥感监测进行评价

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水质采样方 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的规定。城市热岛效应也可采用红 外遥感监测进行评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