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 419-2021 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期应用标准.pdf

DBJ04T 419-2021 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期应用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04T 419-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2578
下载资源

DBJ04T 419-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04T 419-2021 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期应用标准.pdf

4.5.1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的 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 方法,为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方案,或对建筑工程消防 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成相关技术文件的工作过程。由于 其加速技术革新、提高设计经济性等多重优点,近年来性能化防火 设计越来越受到政策的青崃,BIM技术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普及,为 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了优秀的基础数据支持。

使用情况、消防安全目标、确定设计火灾的所在、估算建筑使用时可 能容纳的最多人数及其位置、制定初步设计方案、运用消防安全工 程学原理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优化设计方案直至满 足目标要求。基于模型的消防性能分析能够辅助对设计方案进行 分析和评估,但是也要注意到模拟结果和真实结果的差异,性能化 防火设计的火灾预测模型结果是点值,很难考虑到不确定因素。

4.6绿色建筑性能分析

4.6.1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能够对建筑物的日照、 采光、通风、能耗、人员疏散、火灾烟气、声学、结构、碳排放等进行模 拟分析,以提高建筑的舒适、绿色、安全和合理性某某综合办公楼及附属施工组织设计,为建筑工程的场 地选择、节能设计、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减少噪声污染等耗能的设 计、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的建筑方案,如:对建筑周围的风环境进行模拟评价,推敲建筑物的 本型、布局,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建筑物的负荷和能耗进行模 拟分析,在满足节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基础上提供可参考的最低能耗

方案;对建筑和周边环境的遮阳和日照进行模拟分析,在满足建筑 日照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日照方案比对,以达到提升建筑的日照要 求,降低对周围建筑物的遮阳影响。绿色建筑性能分析报告中可以 就模型图像、软件情况、分析背景、分析方法、输入条件、分析数据结 果以及对设计方案的对比等内容进行说明,

4.7.T应用BIM模型进行的方案效果展示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 表现出建筑的形体、体量、关系、功能、结构、材质、氛围等:如表达出 建筑正确的形体关系,建筑与之前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周边的关系, 建筑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等,如山西地貌类型就具有多样化特 证,受特定环境因素长期的作用和影响,山西传统民居建筑形成了 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型制与村落布局特点:从布局上看,有四合院 楼图阁式、排排房、窑洞等:按建筑材料来分,有土体山西民居、木架结 构体系山西民居、砖木混合结构山西民居等。通过周边环境数据的 加持,还能从多角度展示方案的形体关系、结构关系,以及建筑与地 快之间的关系等,既能够近距离来展示建筑的细节,同时也能兼顾 地形路网的关系,更利于展示出设计的重点和建筑物的特色。

问题,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损失,动画视频还能清晰 表达建筑物的设计效果,并反映主要空间布置、复杂区域的空间构 造等内容,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 评审。

5.2建筑结构系统方案论证

5.2.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建筑结构系统方案论证提供了系统 性、结构性的分析工具。通过建筑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建立,可以 直观地验证各系统的完整性。在添加设计参数后,可以对建筑结构 系统的能耗、效率、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更贴近真实的模拟和评估。

5.3.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设施设备系统方案论证提供了系统 性、结构性的分析工具。通过设施设备及其逻辑关系的建立,可以 直观地验证各系统的完整性。在添加设计参数后,可以对设施设备 系统的能耗、效率 近真实的模拟和评估

5.4.1施工影响包括噪音排放、粉尘排放、污染物排放、有毒有害 发弃物排放、地下水污染、交通出行影响等内容,如:施工期间拟建 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 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 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主流失,改变自然 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等,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环;材料 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 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 排放会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搬运土石方的落 土也会造成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十 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 常作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 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 的侵害。 5.4.3应用施工影响分析模型对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分项

5.4.1施工影响包括噪音排放、粉尘排放、污染物排放、有

分部工程以及不同建筑材料导致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 合施工影响数据对使用阶段为实现不同功能而消耗的能源之间的 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模拟,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更加全面准确 的数据支撑,使得建设项目的分析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从 而更好地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进而提高整个建设项目全 生命期的环境生态效益。

5.5.1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是

5.5技术经济指标统计

..I 文 柔的技不经价效 果进行分析评价所采用的指标,利用BIM模型可视化、专业协同的 优势,模型生成的统计明细表可及时、动态反映建筑项目的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包括建筑层数、建筑高度、总建筑面积、各类面积指数 住套数、房间数、停车位数等。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结构模型或二 维设计图以及建筑、结构专业初步设计样板文件等都可以作为初步 设计模型的数据资料。

及主体模型的主要构件信息及定位尺寸、结构主体构件信息及定位 尺寸、机电专业复核相关专业资料信息、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统 计等都属于指标细化的主要内容。

6.2.1冲突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建立好的模型.应用BIM软件

6.2.1冲突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建立好的模型,应用BIM软件 检查碰撞、冲突问题,完成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钢筋布置、结构、机 减等平面和竖尚高程相协调的三维协同工作,以避免空间冲突,尽 可能减少碰撞,优化专项方案,提升日后使用价值,避免产生工期延 误、返工等现象。在传统的设计中,由于二维图纸的局限性,导致设 计师只能通过想象力去模拟出整体管线的情况,并且由于图纸的问 题,反而容易忽视一些拐角的设计问题,最终导致碰撞以及误差的 情况出现。施工图设计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轻松地的进行碰撞检 测,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查看,提高了设计质量,将错误抛杀在摇篮 之中。

可能减少碰撞,优化专项方案,提开日后使用价值,避免产生工期延 误、返工等现象。在传统的设计中,由于二维图纸的局限性,导致设 计师只能通过想象力去模拟出整体管线的情况,并且由于图纸的问 题,反而容易忽视一些拐角的设计问题,最终导致碰撞以及误差的 情况出现。施工图设计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轻松地的进行碰撞检 则,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查看,提高了设计质量,将错误抛杀在摇篮 之中。 6.2.3基于模型应用软件出具的冲突检测报告不仅包含实体与实 本之间交叉碰撞,还包含实际并没有碰撞,但间距和空间无法满足 相关施工要求(安装、维修等)以及基于时间的碰撞需求,在动态施 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例如场布中的车辆行驶、塔吊等施工机 械的运作等,并据此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本之间交叉碰撞,还包含实际并没有碰撞,但间距和空间无法满足 相关施工要求(安装、维修等)以及基于时间的碰撞需求,在动态施 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例如场布中的车辆行驶、塔吊等施工机 械的运作等,并据此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6.3.1净高检查是通过BIM模拟预建造,形象、直观、准确的表现 出每个区域的净高情况,根据各区域净高要求及管线排布方案进行 净争高分析,提前发现不满足净高要求、功能和美观需求的部位,并和 设计方进行沟通做出相应调整,避免后期设计变更,从而缩短工期 节约成本。净高检查可与管线综合同步进行,主要是基于施工图设 计模型,对建筑物内部竖向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如检测范围内上方 机电管道、结构梁、吊顶设置是否满足净高要求,结构预留孔洞位置 是否与机电管道需求对应,楼梯梯段及平台上方结构梁是否满足梯

6.3.3净高检查报告能记录建筑竖向净高优化的基本原则,对不

满足净高要求的节点位置、不满足原因进行分析,对管线排布优化 前后进行对比说明。优化后的机电管线排布平面图和剖面图还能 反映精确竖向标高标注,并以平面或表格形式标注不同区域此阶段 管线优化后所能做到的净高,并给出最优的净高高度。

6.4.1管线综合是应用于建设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未,涉 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 管线安装,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 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 点的技术。应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 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根据各种管线的介质、特点和 不同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种管线敷设顺序,尽可能全面发现存在的 技术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6.4.3管线综合模型通过对土建、安装等各专业综合.依据施工顺

序和规范对原先存在碰撞处管线进行合理调整优化,进行三维可视 化交底,并可以依据调整后的模型出具部面图和平面CAD施工图, 有效的指导施工,可以避免未经优化施工造成的返工。

6.5消防疏散方案模拟

到现有消防技术装备,借鉴以往不同建筑类火灾救援疏散经验,遵 循火灾扑救及人员逃生的客观规律;报告要涵盖建筑模型分层 览、消防设施查询、疏散路径规划、方案人机交互的完整应用过程, 同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文字、模型、动画、沉浸 漫游多方式、跨平台的救援方案交互。

6.6装饰装修方案模拟

7.1.1施工准备阶段模型应用策划方案中可以包含:工程概况、编 制依据、BIM应用预期目标和效益、BIM应用内容和范围、人员组织 架构和相应职责、BIM应用流程、模型创建使用和管理要求、信息交 换要求、模型质量控制和信息安全要求、进度计划、应用成果要求和 软硬件基础条件等。

7.1.3本阶段根据合同技术规程、施工规范,结合施工工艺和现场 管理需求,参照材料、设备的实际尺寸对原设计进行方案优化、系统 复核、综合协调,使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功能更全面,可执行性更 强,以达到施工准备的需要

7.2.2运用BIM技术,可以在机电安装前进行虚拟预安装,在此过 程中,对管线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预留合理的检修空间,同时对 预留孔洞和设备预埋的大小、形状、垂直度根据国家相应规范进行 设计。借助模型可以增进各专业技术人员对预留预理信息的理解 和认识,并由此做出高效的应对,也为各方建设主体提供了协同工 作的基础,在模型中解决了错漏碰缺问题,减少各专业之间出现的 沟通障碍问题,预留预埋的科学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极大 限度的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拆改和返工带来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浪 费,在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7.2.3预留预埋核查可以及时准确确定、复核预留孔洞

高、尺寸等,报告中需要对预留预埋核查的基本原则、优化解决方 案、优化前后对比进行说明。

检修位置可以单独出图,指导施工时各专业管线避让检修空间,在 满足设备正常使用及检修的前提下,考虑操作维护的人性化要求: 在施工组织上,有利于各个专业穿插施工的时间进行周密论证,使 设备及管线安装一次到位,确保管线合理规范、经济美观、功能 适用。 7.3.3检修空间复核报告中需要对检修空间复核的基本原则、优

7.3.3检修空间复核报告中需要对检修空间复核的基本原则、优

7.4综合支吊架优化布置

7.5.1施工场地规划需要考虑施工组织的要求,如工序安排、资源 组织、现场平面布置、进度计划等要求,进行模拟分析、技术核算和 优化设计。

7.5.1施工场地规划需要考愿施工组织的要求,如工序安排、资源

各施工阶段施工管理要求,合理划分场地各功能区域,实行分阶段 布置和管理,把办公区、生产区和加工区分开布置;在满足施工的条 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按专业划分施工用地时,尽量避免各专业 用地交叉而造成的相互影响干扰;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和政府有关 规定的前提下,按照美观、实用、节约的原则进行临时设施的规划建 设;优化场内外交通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缩短运输距 离,减少场内二次搬运;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消防

要求。 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考虑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和所采用 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比选最优方案。一般应考虑施工用地面积、 场地利用系数、场内运输量、临时设施面积、临时设施成本、各种管 线用量等技术经济指标。 在进行施工场地规划模拟过程中及时记录出现的工序安排、资 源配置、平面布置等方面不合理的问题,形成施工场地规划分析报 告。施工场地规划模拟后应根据模拟成果对工序安排、资源配置、 平面布置等进行协调、优化,并将相关信息更新至施工场地规划 模型。

7.6.2施工筹划模拟模型可以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施工准备模 型、预制加工模型等施工过程模型创建,附加和关联平面布置、工序 安排、进度计划以及资源配置等信息。施工筹划模拟可以包含施工 场地布置模型、建(构)筑物施工组织模型、措施模型等施工过程模 型,模型应能够反映施工不同阶段厂区路网、地下管线、临时设施 大型设备等具体情况 施工筹划模拟应用可以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工序安排、进度计 划、资源配置等。施工平面布置模拟应结合施工进度安排,优化各 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机械布置、现场材料堆放区及加工区布置、临 水临电的布置以及运输道路布置等,便于施工顺利进行。工序组织 模拟宜结合项目施工工作内容、工艺选择及配套资源等,明确工序 间的持续时间以及搭接、穿插等关系,优化项目工序组织安排。施 工组织模拟过程中及时记录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及平面布置等存在 的问题,形成施工组织模拟分析报告等指导文件。完成后,根据模 拟成果对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等进行协调和优化,并将相 关信息更新到模型中

节点方案信息与模型关联,补充完善模型信息。在复杂节点仿真模 拟前应当明确工期时间节点、复杂节点施工要求、工序间接口管理 重点、设备材料到货需求等信息,确认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辅 助完成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报告的编制。 复杂节点仿真模拟内容应当根据项目施工实际需求确定,主要 包含土方工程、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垂直运输、脚手架工程、模板 工程等内容。在复杂节点仿真模拟过程中应将涉及的进度计划、工 作面、施工机械、工序交接及质量安全要求等信息与模型关联,模拟 复杂节点施工方案,还可以制作标准化的复杂节点施工方案、复杂 节点工艺模拟的样板指引展示、交底视频等。

复杂节点仿真模拟内容应当根据项目施工实际需求确定,主要 包含土方工程、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垂直运输、脚手架工程、模板 工程等内容。在复杂节点仿真模拟过程中应将涉及的进度计划、工 作面、施工机械、工序交接及质量安全要求等信息与模型关联,模拟 复杂节点施工方案,还可以制作标准化的复杂节点施工方案、复杂 节点工艺模拟的样板指引展示、交底视频等。 7.7.3复杂节点仿真模拟成果用于验证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的 可行性、科学性,辅助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的编制,同时能够形象 展示复杂节点实施过程,形成标准化三维施工工艺样板指引、交底 演示等。

7.7.3复杂节点仿真模拟成果用于验证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的

7.7.3复杂节点仿真模拟成果用于验证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的 可行性、科学性,辅助复杂节点施工优化方案的编制,同时能够形象 展示复杂节点实施过程,形成标准化三维施工工艺样板指引、交底 演示等。

7.8预制构件深化出图

7.8.1预制构件深化模型可以在施工准备模型的基础上创建。根 据预制厂商产品参数、生产工艺、预制加工界面及施工安装方案等 信息建立预制构件加工模型,编制预制加工图和施工安装指导 文件。 预制构件加工模型创建时施工单位、深化设计方、加工工厂应 该进行会审,检查模型深度和深化设计中的错漏碰缺,根据项目实 示情况互提要求和条件,确定加工范围和深度,重点核查特殊部位 和复杂部位,并制定复杂部位的加工方案,选择加工方式、加工工艺 和加工设备,施工方提出现场施工和安装可行性要求。 预制构件加工模型创建时应当进一步补充完整构件编码和生 产过程管理编码,如厂商产品参数规格、材料信息、生产批次信息 构件属性、零构件图、质检信息、生产责任主体等信息,逐步丰富预 制构件加工模型信息。

7.8.3预制构件加工成果包括预制构件装配模型,模型应

制构件加工图,加工图应体现构件编码,送到工厂化制造要求,符合 相关行业出图规范。

7.9.1绿色施工模拟,即通过模型在“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 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应用。

8.1.1本阶段前期根据不同业主及施工的需求,编制涵盖项目所 需应用点的策划方案。

8.1.2施工组织方案是包括放

工控制与协调、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等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 施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编制施工组织 设计,可以针对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环境的各种具体条件,按照客 观的施工规律。将施工组织方案的信息与施工深化模型结合,可以 形成施工实施模型,并作为施工实施阶段模型应用的主要基础 模型

8.1.4数字化交付策略主要针对峻工资料交付,目的是利用模型

8.2.1实际施工进度信息为动态的施工进度信息,用来直观展示 进度状况,一般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有多种表现方式, 8.2.2将施工计划进度与施工实施模型相结合,可以形成基于时 间的动态模型,即常说的BIM4D应用。通过进度偏差控制报告,可 以直观展示关键工作的时间,对项目整体进度进行把控,从而准时 或者提前完成项目。

8.3.1施工组织方案中包含的临时围挡等对施工影响较大的安全

交底、安全样板引路。通过模型,进行安全危险源识别、安全防护设 计、受力分析等。将模型上传至协同管理平台,进行安全问题道踪 和安全资料管理。

方式、施工工序,模型的精细程度应满足指导现场施工的需求。 以模型交底为主,利用可视化特性向施工人员展示及传递安全 方案的实施要点。 收集现场数据上传模型,每一段时间利用BIM模型按部位、时 间等角度对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和展示,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 考和依据。 安全技术措施包含安全防护设施、外脚手架、模板脚手架等模 型,并关联专项方案。 模型包含搭设方式、施工工序等要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受力 分析与计算。 模型表达安全操作半径、洞口临边、高处作业防坠保护措施、现 场消防及临水临电的安全使用措施等。 在安全问题处理、安全验收时,需要将安全问题处理信息、安全 验收信息附加、关联到对应的模型资料库或构件部位,

8.4.2质量安全分析是依据质量方案,通过施工实施模型进行

8.4.2质量安全分析是依据质量方案,通过施工实施模型进行质 量策划和质量交底。依据流水段和施工段对模型进行划分,进行质 量检查和质量资料管理。 质量安全分析可以融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 法,不断落实深化质量管理。

8.5.1施工过程动态工程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如:构件施工时间信 息、工程量相关属性参数信息、计算范围、计量要求及依据等。 施工过程资料,如:设计变更、签证、技术核定单、工作联系单、 洽商纪要等。

8.5.3施工过程工程量统计报表反映了构件的净工程量(不含本

8.7.3竣工模型的信息满足不同工交付对象和用途,模型信息 根据需求进行过滤筛选,不包含允余信息。对运维管理有特殊要求 的,可在交付成果里增加满足运行与维护管理基本要求的信息,包 括:设备维护保养信息、工程质量保修书、建筑信息模型使用手册、 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空间管理信息等。

9.1.1运维阶段前泛指项目开始阶段,即在具体项目进行模型应 用策划时就开始调研相关方的需求,进而对模型和平台进行统一 考虑。

任只车火自 用策划时就开始调研相关方的需求,进而对模型和平台进行统 考虑。 9.1.2对于采用BIM技术进行竣工交付的项目会有竣工模型,但 按照传统二维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项目只有二维图纸,要进行BIM 的运维应用就必须重新搭建BIM模型;对于有一定使用年限的既有 建筑同样面临着重新建模的问题 9.1.3为使运维模型清晰、高效、明了,有必要针对运维的不同用 途如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对模型进行精简优化,突 出有用信息,减少无用信息,使模型轻量化、运行维护便捷顺畅。 9.1.4运维系统的研发是在充足的需求调研基础上进行的,运维 系统需能满足用户对运维的要求。基于BIM技未的运维系统是以 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作为系统载体,集合运维所需的信息数据,整合 运维实际流程进行信息化管控。在研发运维系统的同时,注意集成 现有的建筑设备自控(BA)系统、消防(FA)系统、安防(SA)系统。 系统升发完成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 度,辅助系统的运行。

9.1.2对于采用BIM技术进行竣工交付的项目会有竣工模型,但 按照传统二维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项目只有二维图纸,要进行BIM 的运维应用就必须重新搭建BIM模型;对于有一定使用年限的既有 建筑同样面临着重新建模的问题

9.1.3为使运维模型清晰、高效、明了,有必要针对运维的不同用 途如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对模型进行精简优化,突 出有用信息,减少无用信息,使模型轻量化、运行维护便捷顺畅

系统需能满足用户对运维的要求。基于BIM技未的运维系统是以 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作为系统载体,集合运维所需的信息数据,整合 运维实际流程进行信息化管控。在研发运维系统的同时,注意集成 现有的建筑设备自控(BA)系统、消防(FA)系统、安防(SA)系统, 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 度,辅助系统的运行。

9.2.1“空间管理”的阐述:“空间管理可理解为根据运维的需要, 将建筑由粗到细划分空间网格,最小空间网格划分到能独立发挥特 定功能的三维区域,如独立的房间、公共空间部分等,该空间网格划 分是空间管理的重要定位方式,也是空间管理的主要对象,根据空 间的不同性质,其管理的重点也不同”。空间管理主要侧重于运维 阶段建筑空间动态的管理,包括空间功能的变更、空间使用方的变 更等,例如办公楼中公用会议室的使用、商业商场中公共活动区域

的租赁、天型仓库的仓储空间管理等。空间管理模型相比峻工有 型,还需要添加空间属性、房间功能等内容。

9.2.3为了有效管理建筑空间,保证空间的利用率,需要结合建

信息模型进行建筑空间管理,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空间分配、人流

理(人流密集场所)等。 空间规划是根据企业或组织业务发展,设置空间租赁或购买等 空间信息,积累空间管理的各类信息,便于预期评估,制定满足未来 发展需求的空间规划。 空间分配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配,方便 查看和统计各类空间信息,并动态记录分配信息,提高空间的利 用率。 人流管理是对人流密集的区域,实现人流检测和疏散可视化管 理,保证区域安全。

9.3.2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辅助建设单位 进行投资决策和制定短期、长期的管理计划。利用运维模型数据, 评估、改造和更新建筑资产的费用,建立维护和模型关联的资产数 据库。通常可以: 1形成运营和财务部门需要的可直观理解的资产管理信息 源,实时提供有关资产报表。 2生成企业的资产财务报告,分析模拟特殊资产更新和替代 的成本测算。 3记录模型更新,动态显示建筑资产信息的更新、替换或维护 过程,并跟踪各类变化。 4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可提供不同类型 的资产分析。

9.4.3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是基于运维系统进行的,包括建筑设备 的维护管理,标识标牌的维护管理,室内门窗的维护管理,建筑幕墙

9.6能源管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结合已有的弱电系统,在运 维系统中增加相应的系统接口,将原有弱电系统的数据传输过来 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三维可视化地展示在运维系统中,并通过设置相 应的参数对机电设备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智能化调节。第 二种方式是在机电设备中添加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将机电设备中的 实时能耗数据信息传递至运维系统数据库中,再通过三维建筑信息 模型可视化地展现在运维系统中,并通过运维系统对机电设备的能 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智能化调节。

10.4建筑废弃物绿色回收

11.1.1信息模型的综合质量水平将决定整个BIM模型在BIM领

I.I.I信息模型的综合质量水平符决定整个BIM模型在BIM领 域的应用广度、深度及价值实现程度。 建筑信息模型的合规性指模型视图的信息完备性,即要确定该 建筑模型是否已包含有规范审查BIM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属性值, 并满足面尚对象的特性。建筑信息模型的合规性审查首先要面向 建筑构件进行相关属性的定义并保证其完备性,以满足后期构件相 关特性提取的需要:其次某大街出入口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于建筑信息的传递过程需要经历提交 和接收两个环节,期间需要保证信息数据提交时的完整性和接收时 的一致性,对于提交审查的BIM模型,要求包含审查的所有信息,即 要达到可供审查的模型深度,满足面向合规性审查的模型交付 标准。 11.1.2抽样检验是从整个模型中随机抽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检 验,据以判断该批模型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抽样检验方案 是一套规则,依据它去决定如何抽样(一次抽或分几次抽、抽多 少)并根据抽出样本检验的结果决定合格与否的依据,抽样方案

标准。 11.1.2抽样检验是从整个模型中随机抽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检

验,据以判断该批模型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抽样检验方案 是一套规则,依据它去决定如何抽样(一次抽或分几次抽、抽多 少),并根据抽出样本检验的结果决定合格与否的依据。抽样方案 的确定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形综合进行考虑。

型的改动情况,这样可以在模型改动过的地方重点进行查看或研 究,便于相关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11.2.5应用效果评价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中 重要的一环,应用效果通常可以从下列指标的角度来进行评价:指

型的改动情况,这样可以在模型改动过的地方重点进行查看或研 究,便于相关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11.2.5应用效果评价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中 重要的一环园林绿化施工工艺标准,应用效果通常可以从下列指标的角度来进行评价:指 标完成度、成果合规性、表达效果合理性、成果提交及时性、应用效 益度量性、对工程的辅助价值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