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CA 9102 2020 印制电路板工厂防火规范.pdf

T/CPCA 9102 2020 印制电路板工厂防火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450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PCA 9102 2020 印制电路板工厂防火规范.pdf

ICS 31.180 30

T/CPCA9102—202

观光电梯玻璃幕墙施工方案印制电路板工厂 防火规范

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印制板工厂防火总则 4.1 一般规定 4.2印制板生产工序 防火要求 5.1生产场所 5. 1. 1 一般规定 5. 1. 2 加热装置 5. 1. 3 烘箱/隧道炉 5. 1. 4 热油炉间 5.1.5 热风整平机 5.1. 6 粉尘管理 5.1.7 电气管理 5.1.8 危险化学品管理 5. 1. 9 排风系统及管道 5.1.10 消防设施配置及安全疏散 5.2仓库 5. 2. 1 一般规定 5. 2.2 化学品仓库 5. 2.3 成品仓库 5.3辅助设施 5.3.1锅炉房 5.3.2 柴油发电机房 5.3.3 配电室 5.3.4 实验室 5.3.5 办公区域 5.3.6 数据中心 5. 3.7 其他 A(资料性附录)典型印制板制造工序及火灾隐患分布表,

印制电路板工厂防火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以下简 本标准适用于印制板生产工厂的防火要求,不适用于印制板设计和运输过程中的防火要求

GB/T 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T 24274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24342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T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DL/T593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516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由于电路中的连接线松动,接插件接触不牢,接触器或继电器触点氧化、变形、腐蚀、受损等使电子 产品电接点的实际电接触面积不断减小等原因,造成电路似接非接、似断非断、时通时断,继而易导致导 线接头热阻增大,局部高温氧化,引发火灾的现象。

盼尘爆炸dustexplosio

可燃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着火源后被点燃,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引起温度和压 力急剧升高,系统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的现象。 3.5 电加热器electricheater 使用电能加热所需介质的装置。此处指用于加热气体和液体的电加热器。 3.6 电加热器表面过载electricheatersurfaceoverload 当所加热的介质热阻大于或介质流速低于加热器原设计用途时,加热器表面因散热不良造成温度过度 升高,严重者可引燃附近的可燃物的现象。 3.7 风管airduct 采用薄板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3.8 湿区 wetzone 印制板生产过程中所有带溶液处理、水清洗的工序或区域。 3.9 整流器电缆rectifiercable 整流器的输出电源线。

燃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着火源后被点燃,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引起温度 升高,系统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的现象。 加热器electricheater 用电能加热所需介质的装置。此处指用于加热气体和液体的电加热器

导热油heattransferoil 被加热作为传热介质使用并具有抗裂解氧化、热稳定性好的专用油品。 3.11 热油炉heattransferoilfurnace 将电加热器插入导热油中直接加热,并通过高温油泵进行液相循环将加热后的导热油输送到用热设备, 再由用热设备出油口回到电热油炉加热的完整的循环加热系统。 3.12 仓库warehouse 厂区内储存原材料、化学品、成品的库房。按储存物品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原材料仓库、化学品仓 库和成品仓库。

印制板工厂典型的生产工序包含导电图形制作、压合、钻孔、电镀、阻焊图形制作、表面处理等,具 体参见附录A。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制板工厂可根据实际扩展或减少。

5. 1. 1 一般规定

年版)表3.3.1的规定,且设置防火墙有困难时,可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厂房内设置自动灭 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当丁、戊类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 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5.1.1.4不能使用水作为灭火剂灭火的工位区域应设置防火分隔单元。 5.1.1.5厂房内洁净室(区)的设计应符合GB50016、GB50472、GB50073的有关规定。洁净厂房的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洁净室的顶棚、壁板及夹芯材料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技术 竖井井壁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5. 1. 2. 2设评

电加热管的安装原则应符合以下a)~e)的规定: a)电加热管应首选安装在水槽,用于加热热水,再通过热交换器加热附槽溶液,或采用更安全节 能的方式一一空气能加热或太阳能加热; b)若确需采用电加热管直接加热溶液的方式加热时,电加热管应安装在附槽靠近泵浦将溶液抽回 主槽的地方。若无附槽时,则安装在主槽的电加热管应安装在溶液槽的一个角槽壁,若同一个溶液槽需要 安装多支电加热管则应尽量分布在槽壁对角或对侧及槽底的附近区域,电加热管与正常生产的挂篮、飞靶 的间距应不小于50mm。电加热管间距应不小于50mm,电加热管距离槽壁或槽底应不小于30mm; c)电加热管应具有断路保护,防漏电、防触电、防干烧等设计,并应根据被加热溶液的体积和需 扣热的温度确定电加热管的数量,且功率建议在8kW以下: d)安装电加热管的槽体应配套设置温控器、液位感应器,且其保护机制应为失效安全模式设计, 当槽温超过最大设定值或液位低过安全设定值时电加热管应立刻自动停止加热,并报警提示。加热器电源 应由操作人员手动复位,才可继续加热。如有条件,建议设置双液位感应器以预防失灵; e)电加热管接线端应保持清洁、干燥,反之会降低绝缘性能而被短路击穿,若应用于有化学腐蚀和 易燃、易爆等液体或气体的环境时,应将电加热管接线部分用绝缘密封装置严加防护,以防发生事故。

5.1.2.3维护保养

5.1.3烘箱/隧道炉

5.1.3.1防火分区

烘箱/隧道炉应设置独立的防火分区。

5. 1. 3. 2 材质

烘箱/隧道炉需使用的辅助工装应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如不锈钢等,并特别注意部分工装夹具的轮子、 手扶区域应使用耐高温材质;在印制板需要使用辅助隔离工具进行配套烘板时,应使用耐高温材料,并注 意辅助隔离工具的燃点应远高于实际烘烤温度,同时应识别辅助隔离工具的可烘烤次数并控制在可烘烤次 数内。

5.1. 3.3 设讯

烘箱/隧道炉每个加热回路应至少有两组独立超温保护装置,且至少一组在加热箱,以确保当一组超温 保护器故障时,另一组超温保护装置可以停止加热。热风型烘箱的循环风机马达与加热器应有连锁保护机 制,电流过高过低或风速过低时,应有停止加热的连锁装置。 应在烘箱/隧道炉的排风管道弯道及变通处设计检查窗口,以便检查与记录管理有机溶剂及其结晶固化 物等附着物的积累状况,

5. 1.3.4 使用

5.1.3.4.1烘箱/隧道炉使用场所环境应通风良好,不应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品(如洗网水、清洁剂、酒精 等),严控和监管可燃物。 5.1.3.4.2评估使用烘箱及选用温度前,应了解化学品的性质,烘箱的使用温度不应高于被烘化学品的 闪点。加压容器、爆裂物、易燃物、氧化物及易燃气体等物质不应放置于烘箱内烘烤,以防燃烧或爆炸。

5.1.3.5维护保养

5.1.3.5.1应每月检查与记录管理烘箱/隧道炉的排风管道有机溶剂及其结晶固化物等附着物积累状况, 并依据其严重程度制定烘箱/隧道炉维护保养的频率,更换设备与排风主管间的排风通道,清理阻焊预烤 后烤的烘箱/隧道炉、水平涂布隧道炉及其排风管道内油污及累毛状物质等有机溶剂挥发附着物,检查烘箱 门密封条、电缆线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停机清理管道中有机物溶剂挥发附着物的频率可定 为每六个月一次。 5.1.3.5.2应定期采用试验模拟的形式检查烘箱/隧道炉温度设定及时间设定报警系统的有效性,确保烘 箱/隧道炉在超过设定温度、设定时间或极限温度时报警,并自动停止运行。

5.1.4.1防火分区

压合工序一般使用导热油实现升温的工艺要求。通常导热油的加热分为电加热和燃油、燃气锅炉加热 等。印制板工厂应根据压机数量和工作量等综合考虑选择导热油加热方式。设置在车间内的电加热热油炉 间建议采用防火墙隔离;若无防火墙,应采用独立的实体墙隔离,增加隔热吊顶层、隔墙的设计;若又无 实体墙隔离的应与其他车间或生产线周围间隔不低于25m的距离。

2.1热油炉间应设计防泄漏槽、收集池,采用铁盖密封,并应安装导热油泄漏报警装置,制 漏应急演练措施。

2.1热油炉间应设计防泄漏槽、收集池,采用铁盖密封,并应安装导热油泄漏报警装置,制定 漏应急演练措施。 2.2凡是经过压合车间的电缆、铜排设计负荷应提高一个等级并避开高温设备。 2.3机械运动部分周边应设置防护隔离栏、光幕保护装置。

5.1.4.2.2凡是经过压合车间的电缆、铜排设计负荷应提高一个等级并避开高温设备。 5.1.4.2.3机械运动部分周边应设置防护隔离栏、光幕保护装置

5.1.4.3维护保养

力表、压力管道应至少每年报检一次,并取得检

3.2除另有规定外, 滤网等真空泵消耗品应至少半年更换一次。 3.3压机及导热油附近不应放置易燃或易爆物品

5.1.5.1防火分×

热风整平机建议单独设置,若确需设置在厂房内时建议采用防火墙隔离,或应至少采用独立的实体墙 隔离。

5. 1. 5.2 材质

热风整平机电源线应采用耐高温线

热风整平机电源线应采用耐高温线。

5.1.5.3维护保养

5.1.5.3.1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和设备的状态制定清理锡渣的频率。 物炉周 能,便于用水冲洗。 5.1.5.3.2热风整平机工作温度较高,且助焊剂易燃,在设计上加热系统应设置双重保护,并应定期检 查锡炉温控系统的有效性,确保锡炉在超过设定温度、设定时间或极限温度时能正常报警,并自动停止运 行。

5. 1. 5. 4 其他

风整平机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及化学品应按 量控制在当班的实际用量。现场存放 有防泄漏装置,并应根据国家对各化 对应化学品与生产线之间保持足够的距

中山卡芬达工程家具有限公司厂房、宿舍楼建筑节能施工方案5. 1. 6 粉尘管理

5.1.6.1机加工(如机械钻孔、成型等)工序及其集尘间,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且屋顶宜 用轻型结构。若为多层建筑物时,宜采用框架结构,且应符合以下a)~e)的规定: a 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 ) 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地进行泄爆; ) 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 e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不应设置在公共场所 和居民区内,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 5.1.6.2除尘系统设施建议布置在厂房建筑物外部。如干式除尘器安装在厂房内,应安装在厂房内的建 筑物外墙处的单独房间内,房间的间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房间的建筑物外墙处应 开有泄爆口,泄爆面积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高强度设备与低强度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应安装阻爆装 置。除尘器进风管应安装爆炸隔离阀装置,避免“二次”爆炸或系统爆炸事故的发生。除尘系统设施建议 采用抑爆装置进行保护,若采用监控式抑爆装置,应符合GB/T18154的有关规定。生产和处理能导致爆 炸的粉料时,若无抑爆装置也无泄压措施,则所有的工艺设备、装置的接头、检查门、挡板及其之间的连 接部分均应封闭严密,且应足以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超压并与设备、装置本身具有相同的强度,具有内联 管道的工艺设备、装置应能承受至少0.1MPa的内部超压。工艺设备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其实际工况下内部 粉尘爆炸产生的超压时应设置泄爆口。泄爆口的尺寸应符合GB/T15605的有关规定。主管道每隔5m应 设置一个检测口,重点检查分管是否有堵塞致使粉尘无法有效传输到总管中而引发粉尘爆炸的情况。 5.1.6.3与粉尘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源等),其表面允许温度应低于相应粉尘的最低着 火温度。

a)钻铣机床应采用密封罩压脚,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测 轴承温度的探测器; b)不宜使用皮带传动,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应安装速差传感器和自动防滑保护装置,当发生滑动摩 擦时保护装置应能确保自动停机。

a 钻铣机床应来用密封卓压脚,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测 轴承温度的探测器; b)不宜使用皮带传动,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应安装速差传感器和自动防滑保护装置,当发生滑动摩 擦时保护装置应能确保自动停机。 5.1.6.5防静电应符合如下a)~e)的要求: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 艺不允许直接接地时,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b) 直接用于盛装起电粉末的器具、输送粉末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 ) 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跨接; d) 不应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筛网与高速流动的粉末接触的方法消除静电: e 管道在进出车间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平行管道 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5.1.6.6 除尘系统设施所用电机、电缆、电气开关(离合器)、插座、插接端子等应采用防爆型,且应有 CCC认证标示。除尘系统的电控箱应与集尘间实施物理隔离,防正因电器火花引起粉尘爆炸,同时防止灰 尘进入电控器件造成损坏。此外,电气设备及电力设计还应符合以下两项规定: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应符合GB12476.1的有关规定; b)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力设计应按GB50058的有关规定执行。 5.1.6.7应及时清理车间尤其是电柜内粉尘,可根据集尘间实际情况设定清理频率,如1次/班。 5.1.6.8除尘系统应设置粉尘监测报警系统,并根据实测的粉尘爆炸极限(一般为40g/m3~50g/m3)设 置粉尘浓度报警值,设置的报警值应低于实测的粉尘爆炸极限。当测量值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控制器发 出声光报警,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开关量触点输出),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或自动启动事先连接 的排风扇、电磁阀等设备,同时联动车间排风系统自动停机,待排除隐患事故后再启动。

5.1.6.5防静电应符合如下a)~e)的要求:

或松动造成接线处温度升高、绝缘皮老化加速引起短路或起火; 按计划对电镀阴极线、阳极线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无断裂、氧化、接触不良等异常; d 按计划对电镀线震动马达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轴承正常运转无卡死等异常; e) 按计划对电镀用整流机电源卡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无线路触碰其散热电阻、电源卡电容老化等 异常; f 按计划对电镀阴阳极铜排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无氧化或螺丝松动接触不良等异常; g) 按计划对机械式稳压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碳刷与线圈接触部分无氧化等异常; h 按计划对整流器电缆线接头进行维护保养,擦除掉表层的氧化物、锈迹和脏污等,定期用仪器 检查整流器电缆线的导电情况,将整流器运行时的电缆线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如有超过应及时进行 维修或更换,同时要检查整流器电缆线的破损情况,对破损严重或是使用年限较久(5年左右)的整流器 电缆线及时进行更换。 5177应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或其他等效仪 的由气设务进行定期监控监控频率及温度

c)洁净室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流动液体、气体或粉体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其中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设备、管道应符合GB50058的有关规定; 防静电接地系统应分别按不同要求设置接地连接端子。在一个房间内应设置等电位的接地网格 或闭合的接地铜排环。在防静电接地系统各个连接部位之间电阻值应<0.12; e)洁净厂房内不同功能的接地系统的设计均应遵循等电位联结的原则,其中直流接地系统不能与 交流接地系统混接。直流工作接地的接地干线应单独敷设,并应使用绝缘屏蔽电缆; f)接地系统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值应≤1Q2;选择分散接地方式时,各种功能接地系统的 接地体应远离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体,两者应保持20m以上的间距。 5.1.7.14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GB14050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应符合GB50057的有关 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a)~f)的规定: a 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2; b) 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2; ) 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2; d) 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2; e) 防静电接地电阻应≤100Q2: f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应≤12。 5.1.7.15 接地装置运行中,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接地电阻也会随接地处 介质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应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检查周期应符合下列a)~f)的规定: a) 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应每年检查1次; b)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应每年检查1~2次; )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1次; d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运行情况每3~5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1次: e)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检测应符合GB/T3787的有关规定。 f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年测量1次。 5.1.7.16 应按GBT24342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的试验

DB3710/T 114-2020 威海市城市书房建设规范5.1.8危险化学品管理

5.1.8.1设置在厂房内的化学品储存间(区)应采用实体墙和防火门隔离,并应保持阴凉、通风、干燥, 有吊设计的化学品储存间(区)内部建议配置态挂式自动灭火器,并宜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5.1.8.2化学品储存间(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其内的辅材、化学药品等应按其物理化学性质进 行分类存放,尤其不应将禁忌物料混放。外包装应贴有明显危化品标识,相应的安全数据表(SDS)应放 置在容易获取的地方。存放化学品的容器应密闭,不可倒置。 5.1.8.3易燃易爆品的存放及使用应符合GB51127、GB15603和GB17914的有关规定,不可过量储存, 随用随领,并应存放在防爆柜中,防爆柜应接地。储存易燃易爆品的场所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不应动用 明火、带入火种或使用带有产生火花的工具,电气设备、开关灯具、线路应符合防爆要求,不应架设临时 性电路。在进入易燃易爆品的场所前先消除人体静电。化学品应与线路及电柜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避免 化学品腐蚀线路造成短路引发火灾。 5.1.8.4盛放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容器或管道不可出现老化破裂而导致化学品滴漏或泄漏的现象。化学溶 液存储区应安装防泄漏装置,并设置导流至污水处理站的管道。不应使用木栈板等易燃物体承载、装卸、 存放化学品。 5.1.8.5溶液配置或补充添加时,应根据配方与化验结果确认化学品所需量,不应错加或多加,切忌强 酸、强碱、强氧化性或活性催化剂等禁忌物料搞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