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6.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45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3-07-2021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5.3.1 本条是地基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条规

玉力应小于或等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的核 心是上部结构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平均压力(基底压力)的最 大值不应使地基处于塑性变形的状态中,它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 的基本要求。由于土为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 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一个真正的 “极限值”;另一方面,建筑物的使用有一个功能要求,常常是 地基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按正常使用的限 值。因此,地基设计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一原则,所选定 的地基承载力是在地基土的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相应于不 超过比例界限点的地基压力值,即允许承载力

5.3.8软弱下卧层是持力层下面GAT 1252-2015标准下载,地基土受力范围内强

3.8软弱下卧层是持力层下面,地基土受力范围内强度相对

软弱的土层。由于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较小,在地基附加应 力作用下容易出现承载力不足而破坏的现象,危及上部结构的安 全,因而需要对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

5.4.1地基变形计算是地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建 筑物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或倾斜时,对于工业或民用建 筑来说,都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或生活,危及人们的安全,影响 人的心理状态等。因此,必须对建筑物地基变形进行限定。

6. 1 一 般规定

6.1.1、6.1.2山区地基设计应重视潜在的地质灾害对建筑安全 的影响,国内已发生几起滑坡引起的房屋倒塌事故,必须引起 重视。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是山区地基的显著特征。在一个建筑 场地内,经常存在地形高差较大,岩土工程特性明显不同,不良 地质发育程度差异较大等情况。因此,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 工程地质分区并结合场地整平情况进行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对 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和不必要的大挖大填,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节 约建设投资很有必要

6.2.2当利用填土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 勘察工作,按照设计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方法进行处 理。不允许将未经检验查明的且不符合要求的填土作为建筑工程 的地基持力层。 6.2.4有机质的成分很不稳定且不易压实,其土料中含量天于 5%时不能作为填土的填料。 6.2.5该条规定参照《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GB51254一2017 对分层填筑和压(夯)实填方地基进行了规定。对于巨粒土 粗粒土料及土夹石混合料采用强夯法处理时,其分层厚度、施工 参数及夯实指标应根据现场强夯单点夯击试验或地区经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参考表1采用。 对于土夹石或细粒土料,采用冲击压实或振动碾压法处理

6.2.2当利用填土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 勘察工作,按照设计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方法进行处 理。不允许将未经检验查明的且不符合要求的填土作为建筑工程 的地基持力层,

6.2.4有机质的成分很不稳定且不易压实,其土料中含量天 5%时不能作为填土的填料

6.2.5该条规定参照《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GB5

对分层填筑和压(夯)实填方地基进行了规定。对于巨粒土 粗粒土料及土夹石混合料采用强夯法处理时,其分层厚度、施工 参数及夯实指标应根据现场强夯单点夯击试验或地区经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参考表1采用。 对于土夹石或细粒土料,采用冲击压实或振动碾压法处理

地基计算变形,然后按本条所列的变形增大系数进行修正

6.5.1~6.5.5在岩石地基,特别是在层状岩石中,平面和垂向 持力层范围内软岩、硬岩相间出现很常见。在平面上软硬岩石相 间分布或在垂向上硬岩有一定厚度、软岩有一定理埋深的情况下, 为安全合理地使用地基,有必要通过验算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来 确定如何对地基进行使用。岩石一般可视为不可压缩地基,上部 荷载通过基础传递到岩石地基上时,基底应力以直接传递为主, 应力呈柱形分布,当荷载不断增加使岩石裂缝被压密产生微弱沉 降而卸荷时,部分荷载将转移到冲切锥范围以外扩散,基底压力 呈钟形分布。验算岩石下卧层强度时,其基底压力扩散角可按 30°~40°考虑。 由于岩石地基刚度大。在岩性均匀的情况下可不考虑不均匀 沉降的影响,故同一建筑物中充许使用多种基础形式,如桩基与 独立基础并用,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桩基础并用等。 基岩面起伏剧烈,高差较天并形成临空面是岩石地基的常见 情况,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应重视临空面对地基稳定性的 影响

6.6.4~6.6.7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岩溶地基经过恰当的处理 后,可作建筑地基。现在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在岩溶发育地区要 避开岩溶强发育场地非常困难。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对岩溶地基 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更加切合当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实际 情况。 土洞的顶板强度低,稳定性差,且土洞的发育速度一般都很 快,因此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危害大。故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地基基 础设计应对土洞给予高度重视 岩溶地基的地基与基础方案的选择应针对具体条件区别对

待。大多数岩溶场地的岩溶都需要加以适当处理方能进行地基基 础设计。而地基基础方案经济合理与否,除考虑地基自然状况 外,还应考虑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岩溶洞隙侧壁由于受溶蚀风化的影响,此部分 岩体强度和完整程度较内部围岩要低,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要 求跨越岩溶洞隙的梁式结构在稳定岩石上的支承长度应大于梁高 1.5倍。 当采用洞底支撑(穿越)方法处理时,桩的设计应考虑下 列因素,并根据不同条件选择: 1桩底以下3倍~5倍桩径或不小于5m深度范围内无影响 地基稳定性的洞隙存在,岩体稳定性良好,桩端嵌入中等风化 风化岩体不宜小于0.5m,并低于应力扩散范围内的不稳定洞 隙底板,或经验算桩端埋置深度已可保证桩不向临空面滑移。 2基坑涌水易于抽排、成孔条件良好,宜设计人工挖孔桩 3基坑涌水量较大,抽排将对环境及相邻建筑物产生不良 影响,或成孔条件不好,宜采用钻孔桩。 4当采用小直径桩时,应设置承台。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应由静载试验确定,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借鉴类似工程确定 当按悬臂梁设计基础时,应对悬臂梁不同受力工况进行 验算。 桩身穿越溶洞顶板的岩体,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和不均匀 性,顶板情况一般难以查明,通常情况下不计算顶板岩体的侧 阻力。

7.1.1~7.1.3将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列入软土的 范畴,主要特征是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和强度较低。 且高灵敏度,受扰动后强度降低幅度大,广泛分布于我省沿海地 区,且造成了诸多工程问题,软十的特性应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 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这类土单独列一章,对工程常遇到的软地基处理 和软土的基坑、软土的桩基以及软土的大面积荷载等问题集中在 一起,强调设计时遇到这些问题应按软土地基进行设计,同时提 出勘察的基本要求,设计的控制原则。 7.1.4为了加强对软十地基上建简的变形控制对主要受力层

7.2软土地基利用及措施

7.2.1为了保证在软土地基上建筑物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般情况下,不直接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特别对利用软土地基作 持力层时作出明确的规定,主要控制软土的含水量、建筑的形心 和重心、附加应力和建筑物的层数等。 7.2.2~7.2.7对在软土地基上直接建设的各类建筑提出了诸多 措施以减少差异沉降,结构开裂等不良影响

4.1软土基坑工程是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大难题,风险很大, 响范围大、敏感性高,因此做好软土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至

关重要。要求勘察阶段要尽可能掌握反映全面的基坑及周边场地 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参数。 7.4.2软十基坑的设计与一般的十质基坑不同,因此这单强调 软土基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精心设计,不要漏项,如:充分考 虑支护施工及土方开挖等产生的软土变形对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影 响。对变形不易控制的支护结构作适当的限制。加强监测系统的 设计,以及需留意士体扰动后强度降低等情况的不利影响。 7.4.3、7.4.4基坑土方开挖对基坑和工程桩的安全影响极大 因此重点规定士方开挖的方式和措施

关重要。要求勘察阶段要尽可能掌握反映全面的基坑及周边场地 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参数

7.5.1~7.5.9软土地基的桩基工程,往往由于软土地基的固有 特性导致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事故,因此特别对软土地基 中的桩基从勘察、设计、桩基选型、持力层选择以及各类桩基施 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 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建设,桩基础尤其是预应力管桩 基础在我省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软土场地基坑开挖常常弓起桩基 偏位、破坏等工程问题,通过诸多工程对桩基位移和桩身裂缝的 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软土基坑升挖弓发桩基移位、倾斜甚至断桩 已经成为软土地基桩基础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第7.5.4条针 对深厚软土地基中桩基础的保护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7.6软土地基大面积荷载

7.6.1~7.6.8软土地基的大面积荷载,其危害极大,在各类工 程建设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一旦考虑不当,造成的后果 很难处理。因大面积堆载所导致的工程问题屡见不鲜,从设计人 手,加强控制,从勘察上加强要求:从施工上加强各环节的施工 设计;从监测上加强过程的监控,力求减小大面积地面荷载造成 的影响。

8.1.1、8.1.2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与岩土工程条件、地基处理 经验、材料来源、地基处理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地基 处理技术方案前应事先搜集有关资料,并且要掌握各种地基处理 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确保所选的地基 处理方案是最佳方案。 地基处埋方案的确定,一般是在选择、比较的基础上,通过 现场试验或试验块(段)来确定;对规模小的工程也可选定后 进行试验性施工,以确保地基处理有关参数的合理性或调整预先 设定的参数

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夯实地基和注浆加固地基的检测,主要通 过静载荷试验、静力或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或土工试验等检验处 理地基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对于复合地基,不仅要做上述检验 还应对增强体的质量进行检验,需要时可采用钻芯取样进行增强 本强度复核。采用强夯、振冲法、沉管法等处理地基时,由于在 地基处理过程中原状土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强度会有所 降低,特别是饱和土地基,一定范围内土的孔隙水压力上升,待 休置一段时间后,孔隙水压力会消散,强度会逐渐恢复,恢复期 的长短是由土的性质而定,原则上应待孔压消散后进行检验。采 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 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等时,由于桩体 强度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复合地基承载力是随着时间增长逐步 提高的,因此,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验也应在施工结束后满足间

8.1.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应采用复合

.1.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证值的确定方法, 应米用复合地基静 载荷试验的方法,多桩型复合地基应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静载荷 式验确定。桩体强度较高的增强体,可以将荷载传递到桩端士 会。当桩长较长时,由于静载荷试验的载荷板段都较小,不能全 面反映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因此采用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的结果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能会由于试验的荷载板刚 度或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产生影响。鉴于此 还应采用增强体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 经验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复核

8.1.5当地基土为久固结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时应 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以保 证处理后的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

8.5.3、8.5.4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79一2012的 规定,本条针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提出了初步设计计算公式,并对有粘 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桩身强度提出了计算公式。

8. 5. 3、8. 5. 4

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桩身强度提出了计算公式 8.5.6结合福建地区工程经验,复合地基土层压缩模量参照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一2012的规定进行确定,采用 置换率进行确定压缩模量计算。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一2012的规定进行确定,采用 置换率进行确定压缩模量计算。

9.1.1基础是上部结构与地基、桩基之间的部分,起到将上部 结构的荷载传到地基和桩基的作用,通过它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 相互作用,基础的沉降会影响上部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与上部结 构梁、板一样要进行内力、配筋计算,要进行受冲切承载力、受 剪切承载力、受弯承载力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9.1.2工程抗浮稳定是控制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即 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抗浮稳定性偏低,依然不能确保建 筑与市政工程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整体使用安全。因此,基础存 在浮力作用时,必须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以保证工程结构的 安全。

9.2.3本条为扩展基础计算的基本要求。扩展基础的基础高度 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及受剪承载力验算要求:扩展基础底板的配 筋应满足抗弯计算要求:当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时,柱下扩展基础顶面应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要 求。对柱下独立基础,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础底面以内时,应 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对基础底 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柱下独立基 础,以及墙下条形基础,应验算柱(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基础 受剪切承载力。

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基础构造做出了基本规定。

9.4.3、9.4.4本条为平板式筏基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平板式 筏基的板厚通常由冲切控制,因此平板式筏基设计时板厚必须满 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平板式筏基内筒、柱边缘处以及筱板变 享度处剪力较大,应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9.4.5、9.4.6本条为梁板式筱基底板和基础梁的计算要求。梁 板式筏基底板设计应满足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要求:梁板 式筱基基础梁和平板式筱基的顶面处与结构柱、剪力墙交界处承 受较大的竖向力,设计时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对抗震设 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验算柱下基础梁、筏板局部受压承载 力时,应计人竖向地震作用对柱轴力的影响。 9.4.7筏形基础除应满足受弯、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的要求外

9.4.7筱形基础除应满足受弯、抗冲切和受剪承载力

为了保证其整体刚度、防渗能力和耐久性,本条对形基础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等基础构造做出了基本规定。

10.1.2桩基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基本要求,桩基承载力是 指岩土体对桩的支撑阻力,即岩土体对桩所提供的抗力,包括 则摩阻力、端承力和水平抗力。当桩端持力层下存在承载力特 征值明显低于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软弱下卧层时,若设计不 当,可能发生因持力层的冲剪破坏而使桩基失稳。坡地、岸边 的桩基设计,关键是确保其整体稳定性,一且桩基失稳既影响 自身结构安全,也会波及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 设施的安全。地基基础设计强调变形控制原则,桩基础也应按 变形控制原则进行设计,本条规定了桩基沉降计算的适用范围 以及控制原则。 10.1.3对于桩基存在负摩阻力,包括桩周软土自重固结、场地 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引发的桩身负摩 阻力,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的 影响。 10.1.4桩基的耐久性是保证桩基及上部结构在设计工作年限 内,能够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环境条件对耐久性具有重要影 问,因此在桩基设计阶段就应当对桩基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1.5本条为工程桩验收检验要求。工程桩验收检验应在工程 桩的桩身质量检验后进行。施工完成后,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整 性和竖向承载力检验,承受水平力较大的桩应进行水平承载力检

10.1.3对于桩基存在负摩阻力,包括桩周软土自重固结、场 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引发的桩身负 阻力,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 影响。

为,能够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环境条件对耐久性具有重要 响,因此在桩基设计阶段就应当对桩基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讨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桩的桩身质量检验后进行。施工完成后,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 性和竖向承载力检验,承受水平力较大的桩应进行水平承载力 验,抗拨桩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工程桩承载力检验符合设 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

10.2.2本条针对预制桩基础设计选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具体 如下: 1抗震设防为8度区或承担较大水平力时,为了确保桩基 础的水平侧向力,宜选用混合配筋管桩、实心(空心)方桩或 桩径800mm以上大直径管桩。 2当遇到密实的砂土、硬塑黏土或强风化岩层时,为确保 桩基自身承载力满足桩基施工要求,并具有足够的穿透能力,可 采用C105超高强桩或一体化桩尖以确保桩基础满足设计要求。 3该款针对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 提出采取弓引孔法或植桩法确保桩基满足要求。 0.2.3本条规定了基桩的中心最小间距

10.2.3本条规定了基桩的中心最小间距。

10.3.2本条为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内容,采用综合安 全系数设计法,近似以单桩承载能力为分析对象来描述桩基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桩基础设计的主要 内容

抗压静载试验是这些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而作为一种标准试 方法一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方式进行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验,已在我国沿用了半个世纪,是桩基承载力设计参数获得的 可信试验方法

桩,柱和桩以集中荷载的方式作用在承台上,对承台产生冲切 包括柱对承台的冲切、基桩对承台的冲切、群桩对箱形、筏形 台的冲切。承台冲切破坏是局部脆性破坏,以冲切破坏锥体发

错动变形的形式发生,为满足承台结构安全,承台抗冲切承载力 必须大于或等于集中荷载产生的冲切力 10.3.15本条为柱下桩基础独立承台的斜截面受剪计算要求。 桩基承台的柱边、变阶处等部位剪力较大,应进行斜截面抗剪承 载力验算。

本节对桩基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对灌注桩施工(含成 孔、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浇注、后注浆等)、 预制桩施工(含接桩、沉桩工艺等)进行具体规定。

11.1.1基坑支护首先应满足主体地下结构及附属结构的施工空 间要求,为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提供正常施工的作业空间及环境 提供施工材料、设备堆放和运输的场地、道路条件,隔断基坑内 外地下水、地表水以保证地下结构和防水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 应确保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避免因基坑施工导致周边环境的 破坏

间要求,为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提供正常施工的作业空间及环境, 提供施工材料、设备堆放和运输的场地、道路条件,隔断基坑内 外地下水、地表水以保证地下结构和防水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 应确保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避免因基坑施工导致周边环境的 破坏。 11.1.2作为基坑支护结构,通常仅是作为主体及附属地下结构 施工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基坑支护也就 随之完成其功能,在设计时采用的荷载一般不需考虑长期作用。 如果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的使用持续时间较长,荷载可能会随时 间发生改变,材料性能和基坑周边环境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所 以,为了防止人们忽略由于延长支护结构使用期而带来的荷载、 材料性能、基坑周边环境等条件的变化,避免超越设计状况,设 计时应确定支护结构的使用期限,并应在设计文件中给出明确规 定,即以两年作为工作年限的分界线。当超过设计工作年限时, 宜进行支护结构体系评估或鉴定。 与此同时,基坑支护结构也常常兼作永久性的地下结构,故 当支护结构兼作永久性地下结构的一部分时,尚应满足主体结构 没计使用期限及相关要求。

GB50153一2008对结构安全等级确定的原则,以破坏后果严 程度,对支护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 要反映在设计时支护结构及其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各种稳定性

全系数的取值上。 为便于基坑支护设计采用,本标准规定可按如下两种方式对 基坑支护安全等级进行划分: 1依据基坑按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划分等因素 进行划分。 根据该划分原则,除根据周边环境与基坑相对位置关系进行 安全等级划分外,将以下三类划分为一级: 1)基坑周边1.0H范围内有重要的建(构)筑物、管线、 市政道路或设施,破坏后果严重; 2)基坑周边1.0H~2.0H范围内有重要的建(构)筑物 管线、市政道路或设施,且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 深度H≥8m,破坏后果严重; 3)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破环后果严重。 对于环境安全无特殊要求,开挖深度H<5m、破坏后果不严 重的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三级;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统一划分 为二级。 其中,重要的建(构)筑物、管线、市政道路或设施主要 包括优秀历史建筑、采用天然地基或短桩基础的重要建筑物、有 精密仪器与设备的厂房、原水管、自来水总管、煤气总管、共同 沟、轨道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隧道、防汛墙及其 他重要设施等。 2依据基坑支护变形控制要求进行划分 按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划分后的不同安全等级的 基坑变形控制值应结合周边环境的变形控制要求进行设计。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还应根据地面最大沉降控制值和支护结 构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对基坑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即当基坑周边 地面沉降或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严格时,则应按变形控制要求提高 基坑支护安全等级。 最终基坑支护安全等级的确定应按上述二者划分等级的高者 取值。

11.1.5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C

当基坑周边无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等时,设计文件中也要设定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值,这是出于控制支护结构承载力和稳定 性等达到极限状态的要求。

性寺达到极限状态的安求 11.1.8本条对基坑周边地面设计超载提出了最小限值,即一般 情况下设计超载不应小于10kPa:作为土方车、材料装卸车、施 工机械通行的施工道路时,设计超载不应小于25kPa。当基坑周 边存在集中荷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坑设计超载进行取值。 11.1.9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 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 技术措施文件。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11.1.10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基坑工 程的安全等级,依据安全等级对基坑工程的监测内容、数量、频 次、预警标准及抢险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 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第三方监测规定,确保基坑 工程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除实时对 基坑内力及变形进行监控外,尚应及时将监测数据反馈给参建单 应立,设计、施工应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信息进行动态调 整,并及时对设计、施工方案作必要的分析与校验,指导后续的 设计与施工,对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预防

11.1.8本条对基坑周边地面设计超载提

情况下设计超载不应小于10kPa;作为土方车、材料装卸车、 工机械通行的施工道路时光电实验楼泸县施工组织设计.doc,设计超载不应小于25kPa。当基 边存在集中荷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坑设计超载进行取值

11.2.1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 变、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基坑平面尺 寸及形状、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场地条件、经济指标、环保 性能和施工工期等因素,按第11.2.2条进行方案选择。 11.2.2结合福建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本条对各类支护结构的 适用条件进行了具体规定,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基坑深度、环境条 件、土类和地下水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倾剑桩(组合)击技

适用条件进行了具体规定,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基坑深度、环境 件、土类和地下水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倾斜桩(组合)支护技术利用倾斜桩体支撑竖直桩体,

倾斜桩体、竖直桩体及间土体连结为整体共同受力,是一种同 等条件下变形显著小于传统悬臂式无支撑支护结构,且可与桩撑 或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相当的自撑式支护结构,既可取消基坑内支 撑或外拉锚,文能保障基坑安全,实现坑内大空间无支撑开挖 该技术已在福建进行成功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该技术针对软弱黏性土开挖深度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地 下室的大面积基坑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对于不同地质和开 挖深度的基坑,可采用竖直+倾斜组合支护、后排竖直+前排倾 科双排支护等不同形式的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

等条件下变形显著小于传统悬臂式无支撑支护结构,且可与桩撑 或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相当的自撑式支护结构,既可取消基坑内支 撑或外拉镭,文能保障基坑安全,实现坑内大空间无支撑开挖, 该技术已在福建进行成功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该技术针对软弱黏性土开挖深度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地 下室的大面积基坑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对于不同地质和开 挖深度的基坑,可采用竖直+倾斜组合支护、后排竖直+前排倾 斜双排支护等不同形式的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 11.2.5在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时,除土体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 形成土压力之外,周边建筑物、施工材料、设备、车辆等荷载虽 未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但其作用通过土体传递到支护结构 上,也对支护结构上土压力的天小产生影响。土的温度变化、混 凝土收缩徐变等也会使土压力发生改变。本条列出影响土压力的 各种因素,其目的是在土压力计算时,要把各种影响因素考虑 周全。 11.2.7土压力及水压力计算、土的各类稳定性验算时,土、水 压力的分、合算方法及相应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对于止常固结和超固结的黏性土、黏质粉土,应采用土、 Pcg或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Pcu;在进行土压力计 算、土的滑动稳定性验算时可水土合算方法。根据福建省地方经 验,采用水土合算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取固结快剪修止指标 (即固结时间60min的强度指标乘以0.8的系数)。 2对砂质粉土、砂土、碎石土,应采用土、水分算,土的 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在进行土压力计 算时可用水土分算方法。对于砂质粉土,缺少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时,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 ceu、Pcu或直剪固结

11.2.5 在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时。除土体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

形成土压力之外,周边建筑物、施工材料、设备、车辆等荷载, 未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但其作用通过土体传递到支护结 上,也对支护结构上土压力的大小产生影响。土的温度变化、 疑土收缩徐变等也会使土压力发生改变。本条列出影响土压力 各种因素,其目的是在土压力计算时,要把各种影响因素考 周全。

11.2.7土压力及水压力计算、土的各类稳定性验算时,土、水 压力的分、合算方法及相应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对于止常固结和超固结的黏性土、黏质粉土,应采用土 Pcg或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Pcu;在进行土压力计 算、土的滑动稳定性验算时可水土合算方法。根据福建省地方经 验,采用水土合算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取固结快剪修止指标 (即固结时间60min的强度指标乘以0.8的系数)。 2对砂质粉土、砂土、碎石土,应采用土、水分算,土的 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在进行土压力计 算时可用水土分算方法。对于砂质粉土,缺少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时,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 ceu、Pcu或直剪固结

11.2.7土压力及水压力计算、土的各类稳定性验算时荣城市体育场、体育馆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 压力的分、合算方法及相应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应符合下 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