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实施细则(20201229终稿附条文说明)(正式稿).pdf

温州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实施细则(20201229终稿附条文说明)(正式稿).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533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温州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实施细则(20201229终稿附条文说明)(正式稿).pdf

温州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细则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钻孔灌注桩的专项施工方案.温州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细则

主编单位: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可 参编单位:温州建苑施工图审查咨询中心 温州求是施工图审查咨询中心 浙江绿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天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新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实施日期:2022年03月01日

本细则主编单位: 本细则参编单位:

本细则主编单位: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细则参编单位: 温州建苑施工图审查咨询中心 温州求是施工图审查咨询中心 浙江绿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天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新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员:叶‧强‧陈宏湛‧陈岳林‧高洋洲 林大者 李乐平林海琥余灵智 俞益平 胡晓阳 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虞慧忠 廖向东何鸽俊叶炜平 王胜 张福勃

总 1 则, 2 荷载和地震作用. 2 3 结构布置与构造 5 3. 1 板设计, .5 3.2 梁柱墙设计 .5 3.3 结构平面布置, .6 4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0 4. 1 桩基础基本规定 .10 4.2 抗浮设计 .11 4.3承台和地下室底板设计 11 4.4地下室混凝土墙设计 .12 4.5地下室梁板结构设计 附:条文说明 15

总 则, 2 荷载和地震作用. 2 3 结构布置与构造 5 3. 1 板设计, .5 3.2 梁柱墙设计 .5 3.3 结构平面布置 .6 4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0 4. 1 桩基础基本规定 .10 4.2 抗浮设计 .11 4.3承台和地下室底板设计 11 4.4地下室混凝土墙设计 .12 4.5地下室梁板结构设计 附:条文说明 15

1.0.1为保证高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及结构安全,结合温 州地区设计实践经验,制定本细则。 1.0.2本细则适用于温州地区新建、扩建高层居住建筑工程的 结构设计,包括商业开发且其四层及以上部位的最小分割销售单 元套内建筑面积低于200m的高层建筑,以及其他存在类住宅设 计情形的高层建筑。其他类型建筑的基本风压及地面粗糙度取值 亦应按本细则执行

1.0.3高层居住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除应满足本细则外,尚应

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利难时,相关设计内容经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通 过的,可按其审查意见执行。

2.0.1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x 设计地震分组、特征周期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规定确定。 2.0.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录E附图E.6.3 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温州部分区域基本风压应按表2.0.2取值 其余区域应按照附录E中表E.5取值

表2.0.2温州部分区域基本风压取值(kN/m²)

表2.0.3温州部分城市中心区域

注:表中乐成街道取干帆路以北区域,锦湖街道取瑞枫大道以南

沙河花园路以东区域。 2项目用地红线距海岸最小距离小于2km时,应取A类 临江、临湿地项目不应低于B类。 3瓯江口新区一期中心区域(用地红线距海岸大于等于 1.5km)不应低于B类,其余区域应取A类。 4山区地面粗糙度可结合现场地形予以确定。 2.0.4地下室机械车位活荷载取值不应小于5kN/m²。

2.0.5施工图文件应明确地下室顶板各区域覆土

3.1.1板跨大于3.6m时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 大于200mm。

3.1.1板跨大于3.6m时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

3.1.4屋面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间

3.1.4屋面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应设置直径不小于

距不大于150的双层双向通长钢筋

3.2.2当剪力墙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框架梁刚接时,钢筋锚固段

3.2.2当剪力墙与其平面外相交的框架梁刚接时,钢

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1bz,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端柱、翼墙 等措施,不得以钢筋锚入现浇楼板的方式替代。 3.2.3楼梯梁、楼梯柱应按框架要求予以箍筋加密。

3.2.4墙肢截面高度hw≤3b.时,应按框架柱的有关要寸

计算模式相符,当采用PKPM和盈建科软件时应配置在墙肢端部。

3.2.5剪力墙边缘构件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

3.2.5剪力墙边缘构件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

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数量不应小 于6根,纵筋间距及沿墙肢方向箍筋(拉筋)肢距不应大于200mm

3.2.6抗震等级为四级时剪力墙轴压比限值为0.7。

3.3.1主体建筑平面角部剪力墙应设端柱或翼墙,端柱或翼墙 召剪力墙平面外方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400mm。

3.3.1主体建筑平面角部剪力墙应设端柱或翼墙,端柱或翼墙

3.3.1主体建筑平面角部剪力墙应设端柱或翼墙,端朴

3.3.2主体结构纵向两侧边缘抗侧结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纵向两侧边缘应拉通设置抗侧结构,拉通设置的纵向抗 则结构框架梁高度不应小于300mm及16d(d为两侧竖向构件钢 筋的最大直径)的较大值。 2个别板跨未设置框架梁时,每侧无框架梁跨不得超过两 处且不应相邻,两侧无框架梁跨不应在同一开间;无框架梁跨两 侧应设置剪力墙且开间不应大于4.0m。 3无框架梁跨外边梁到内边梁距离不应大于3.6m,内边梁 应设置为框架梁,与两侧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梁的端支座处剪 力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或设置端柱、翼墙,翼墙沿剪力墙平面 外方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300mm

图3.3.2无梁板跨内侧框架梁设置

1连廊有效结构宽度(投影宽度)不应小于2m;连廊纵向 (X向)应设置框架梁;连廊跨度大于5m米时梁宽不应小于 250mm,大于7m米时梁宽不应小于300mm。 2当连廊中部设置独立剪力墙简体时,简体沿横向(Y向) 长度不应小于建筑总高度的1/8;由于连廊平面内刚度较小,应 进行符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的补充计算

3连廊中部无独立剪力墙筒体时,连廊两端竖向构件需双 向与主体结构框架梁拉结且间距不应大于10m

4内天井周边应形成有效抗侧结构,不应设置无框架梁跨, 1梁高不小于300mm及16d(d为两侧竖向构件钢筋的最大直径 的较大值。内天井周边框架梁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剪力墙厚 度不应小于250mm或设置端柱、翼墙,翼墙沿剪力墙平面外方向 截面尺寸不应小于300mm。 5标准层楼层偏心率不应大于0.20,且刚度较弱一侧(质 心为界)应至少设置两道长度大于8h的纵向剪力墙

4. 1. 1 灌注桩长径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端承载力小于桩承载力的10%时,不应大于110; 2 桩端承载力介于桩承载力的10%30%时,不应大于100 3桩端承载力大于桩承载力的30%时,不应大于80; 4桩径不大于600mm时均不应大于90。 4.1.2预制桩长径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端承载力小于桩承载力的30%时,预应力管桩不应大 于100,预制方桩不应大于120; 2桩端承载力天于等于桩承载力的30%时,预应力管桩不 应大于80,预制方桩不应天于100。 4.1.3灌注桩在软弱土层(淤泥层及淤泥质粘土层)范围内的 桩身配筋率不应小于0.4%

4.1.1灌注桩长径比应符合下死

4.1.4采用后注浆的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幅度一般不应

大于按灌注桩计算的基桩承载力特征值的30%。当同一条件下所 有设计试桩静载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试验数量不少于6根且不 少于总桩数的1%时,提高幅度可大于按灌注桩计算的基桩承载 力特征值的30%,但不应大于60%

结果超过地质勘察报告计算值20%时,应由勘察单位出具各土层 力学指标修改报告。

最大裂缝限值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抗拔桩分段配筋时,应分段 验算强度和裂缝。

4.2.2预应力管桩作为抗拔桩使用,应采用可靠的接头连接措

施。采用钢端板焊接法连接时,应仅考虑最上一节桩的抗拔力。

4.2.3山地建筑地下室应考虑抗浮设计,水浮力不应小于 20kN/m。

4.2.4施工图文件应明确地下室施工期和使用期抗浮设防水位。

4.3.1主楼基础应满足以下要求

4.3承台和地下室底板设计

1独立桩基承台需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连系梁高 度不应小于40mm*N(N为楼层数)且不应小于700mm,宽度不应小 于400mm;三桩以上条形承台,应在其短向合理部位设置不少于 两道连系梁。 2筏形承台板厚不应小于40mm*N(N为楼层数),且不应小 于600mm。

4.3.2除嵌岩桩筱基础外,桩筱基础板面高差不应大于筱板厚

基础贴临下一层地下室时,桩筏基础应下降,两者桩顶高差不大 于水平距离。

4.3.3单层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两层地下室底板

享度不应小于500mm,三层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应小于600mm,底 板配筋率不应小于0.20%和0.45f/f,的较大值

.4地下室底板上有混凝土墙且不具有按深梁传递底板荷载 时,底板应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包络设计。

4.4地下室混凝土墙设计

4.4.1地下一层外墙厚度不应小于300mm,地下二层

300mm某石灰桩 CFG桩 水泥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scret,地下一层外墙厚度 不应小于400mm,地下三层外墙厚度不应小于500mm。地下室列外 墙水平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

4.4.3地下室外墙顶端及底部均应设置加强筋,单层地下室不

应小于4 20,两层地下室不应小于4 22,三层地下室不应 小于 4 25。

某节水续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5地下室梁板结构设计

4.5.1主楼范围内外地下室顶板高差处应有可靠的水平力传速 途径,两者高差大于600mm时,应采用板加腋处理方法,处理范 围沿主楼各边不小于3/4边长。

4.5.2地下室顶板应优先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