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6/T 047-2022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理规范.pdf

DB3306/T 047-2022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理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6195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06/T 047-2022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理规范.pdf

ICS91.140.60 CCS P 41

斤江省绍兴市地方标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lossmanagement ofurbanwater distribution systel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别合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基本要求, 分区管理 信息化管理袍江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越东路北段Ⅰ标(道路、桥梁、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智能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 10管理评价与改进 附录A(规范性) 区、县(市)差异化管理考核评价表.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绍兴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绍兴市水务产业有 限公司、绍兴市上虞区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上海禾亘园林有限公司、诸暨市交通运输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卫星、王建强、宋萍、俞波、陈佳佳、陈佳玮、金吉利、吕超、贾楠、聂爱 轩、程玉娥、马嘉宇、沈建鑫、兰文成、杨珈承、丽华伟。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威胁到供水安全,同时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安全 间题。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智能化为 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供水管网漏损管控的技术环境和条件。构建基 于智能化的漏损管控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作用和新兴信息技术潜能,提升漏损管理的数字化水 平和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实现更少挖掘、更少资金、更少失水、更少对客户干扰。 目前,绍兴市各区、市(县)漏损管控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因地制宜建立面向管理 对象的体系化监管方式、方法,构建针对各区、市(县)的漏损差异化管理规范,通过整体性指导、差 异化管理考核的方式,促进绍兴市形成供水监察合力的梯度管理与考核体系。因此,及时制定基于智能 化、精细化、差异化的地方标准,科学合理指导检漏队伍建设、漏点主动监测和数据智能分析、渗漏预 警体系构建,提高漏点探测及时性和工作效率,实现精准分析和智能管控,推动我市兼具智能化与精细 化漏损管控模式的广泛应用十分必要。 为体系化推进全市漏损管控标准化工作、全流程规范漏损管控的智能化、精细化运行,特制定本文 件。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理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对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分区管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管理评价与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绍兴市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J92—2016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6.2DMA 漏损管理

DMA的管理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分区计量一张图管理:应基于GIS地图,通过分区目录树展示分区区域、边界流量计、水表 地理位置及数据,提供数据统计及地图联动分析功能; b DMA分区配置:应提供分区基本信息配置、边界流量表及阀门设备配置管理功能: C 夜间最小流量分析:应提供评估分区夜间用水类别的分析功能,并按设定的漏水阅值发出告 警信息; d 漏损分析:应以目录树和列表形式展示片区、区域在一定时间段的区域漏损情况,并支持数 据输出; 水量平衡分析:应通过目录树展示任意一个管理层级的用水量数据,并支持产销差原因分析: 产销差对比分析:应提供区域时间段内,不同区域的漏损率和产销差的对比分析功能,掌握 不同区域漏损情况,并支持产销差历史趋势分析,

6. 2. 2 管理要求

工作,实现精准控漏。 6.2.2.2DMA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符合C.JJ92—2016的4.4.7规定

6.3.1供水单位应根据供水管网现状评估和漏损管控要求,因地制宜编制分区管理实施方案,方案内

6.3.1供水单位应根据供水管网现状评估和漏损管控要求,

a) 分区管理机制; b) 设施运维管理; c 分区管理应用; d 应用成效评估; e 数据分析上报。 6.3.2 供水单位应基于分区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分区管理项目实施和验收,项目验收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工程质量验收; b) 管理平台验收; c) 数据质量验收。 6.3.3分区管理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成效评估,并将相关运维数据上报供水主管部门,评估效果 应与绩效考核挂钩。

4.1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分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平台等运维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内部考核机制 4.2供水单位应明确分区运维管理流程,确保分区管理设备设施和管理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数 可靠,宜根据表2中的运维管理流程实施闭环管理。

表2分区运维管理流程

7.1.1供水单位应建设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存储、远传等功能,为远程监视和控制运行设 备、数据分析、自动化调度等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 7.1.2供水单位应建设管网GIS系统,为工程信息的表格化查询与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 7.1.3供水单位应建设SCADA系统,为漏损异常预警与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

7.2远传水表管理系统

7. 2. 1 管理功能

远传水表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数据采集; b) 数据存储; c) 数据上传; d) 现场抄收; e) 现场调试; f) 数据远传:

远传水表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数据采集; b) 数据存储; c) 数据上传; d) 现场抄收; e) 现场调试; f)数据远传:

)抗屏蔽、抗干扰、防雷击等。

7.2. 2 管理要求

7.3 GIS 系统

7. 3. 1管理功能

GIS系统的管理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地图操作:应支持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电子地图的基础地图操作; b)查询定位:应支持根据图形查属性和根据属性查图形两种查询方式; c)报表统计:应提供丰富的报表统计方法和专题图表达方法。

7. 3. 2管理要求

GIS系统的管理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 a)监管工程:应基于GIS系统,结合管网设备信息建立工程管理档案,实现工程信息的表格化 查询与管理: 监管第三方施工:宜基于GIS系统,结合实时查看工程现场动态图片,对第三方施工工程进 行综合信息监管,避免第三方施工误挖、损毁供水管网设备; 数据管理:供水单位应建立管网普查队伍,动态开展旧管网GIS系统数据校准与新建管线资 料校准。

7. 4 SCADA 系统

7. 4. 1管理功能

SCADA系统的管理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数据采集:应与工艺环节PLC、仪表进行通讯,实时采集流量、水质、压力、开关状态、液位 等数据; 数据监测:应通过站点信息的数据监测进行规范化管理,监管数据质量问题,提供多种开放 性接口,为数据调度分析提供支持: C 预警提醒:应基于地图和目录树对站点数据分类分区展示,并提供监测数据异常的预警提醒; 数据分析:应实现站点和传感器设备的配置管理、站点数据分析等功能; 值设置:应具有对所有监测点自动设置实时阈值功能,降低误报率,通过数据判断工况异 常及设备故障: f 工单对接:应监控工况及数据异常可关联生成工单,支持工单跟进管理

7. 4. 2 管理要求

4.2.1供水单位应合理布置管网流量、压力、水质、噪音监测点,利用SCADA系统,实时监测 行过程中的异常点,并与工单系统互联。 4.2.2供水单位应基于SCADA系统成立智能化专业检漏队伍,建立管网渗漏预警与处置相协同 机制。

7.5在线水力模型系统

在线水力模型系统的管理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a)水力状态动态展示:应通过多种直观图展示管网当前运行状态,反映现实管网中动态参数; 特定工况模拟分析:应支持阀门状态改变分析、管网改造模拟、新增管线冲洗分析、最优管 径、计算模拟改变前后给水管道各个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监测点优化布置:应基于现状监测点,模拟分析其能监测的区域,支持监测点优化布置; d 管网评估分析:应根据管网拓扑及不同用水工况,综合分析压力、流速表征,支持现状管网 的评估、优化

7. 5. 2管理要求

供水单位应利用在线水力模型系统,实时跟踪供水系统水力运行状态,实现管网改造、爆管监 度等优化管理。

供水单位应基于系统所提供的监测信息,并展智能分析管理、建立智能化综合决策分析体系, 网精准控漏、节能降耗、安全可靠运行。

8. 2. 2 管理要求

3.2.2.1供水单位应建立多级联调联控优化调度机制,结合智能算法预测用水量,实现管网节能降耗、 安全可靠运行 8.2.2.2供水距离较远的管网宜通过设置管网中途增压泵站,采取逐级增压输送的方法降低出厂水入 网压力。 8.2.2.3压力控制宜采取逐步递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恒压控制、按时段控制、按流量控制和按最 不利点压力控制。 8.2.2.4分区调度和区域控压时,宜采取设置远程控制电动阀门等应急保障措施

8. 3. 2管理要求

3.3.2.1供水单位应建立智能决策服务体系,包括数据基础层、模型平台层以及决策应用层三大层次, 互相嵌套形成一体化的体系结构: a)数据基础层:应借助GIS、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建立包括服务器、存储 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硬件平台和数据库系统,为系统提供基本运行硬件环境、网络通讯以 及数据信息保障; b 模型平台层:应采用计量回归与统计分析技术、水力水质模拟技术、风险辨识技术以及决策 优化等技术,应具有统一的物联网、计算以及数据平台,为供水管网的智能决策服务提供量 化支撑; c 决策应用层:应根据用户需要,实现管网信息查询、实时状态监控、失效风险预警、更新维 护决策优化等多重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 3.3.2.2供水单位应通过智能决策服务体系,实现局部信息关联全局相关业务的高效联动,依托全面 数据形成综合调度解决方案、便利开展应急决策指挥和数据增值服务

宜对区、县(市)的漏损管控实行差异化管理与考核评定,区、县(市)差异化管理考核评价 录A执行。

9.2 区、具(市)差异化管理

9. 2. 1漏损率差异化评定

漏损率应进行差异化评定,区级为≤5%砖砌体施工方案,县(市)级为≤8%,漏损评定指标和评定指标的计算应符 合C.J厂92的有关规定。

2.2分区管理差异化要

9.2.2.1分区管理应进行差异化建设,区级为不低于三级分区五级计量,县(市)级为不低于三级计 量,实现分区计量一张图管理。 9.2.2.2对新建小区的分区管理应实行五级计量管理。

9.2.3智能水表差异化管理

9.2.3.1供水单位应逐年增加智能水表的安装,消防用水应纳入 理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 9.2.3.2智能水表覆盖率应根据用水类型和用水量进行评定: a)针对非居民水表且用水量大 干3000立方米/月,所有区域应实现100%覆盖:

9.2.3.1供水单位应逐年增加智能水表的安装,消防用水应纳入智能水表安装管理范围,实现表务管 理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

管能尔衣复量率应根据用尔类星和用尔重进行评定 a)针对非居民水表且用水量大于等于3000立方米/月,所有区域应实现100%覆盖; b 针对非居民水表且用水量在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月且小于3000立方米/月,应进行差异化 评定,区级覆盖率为≥30%,县(市)级覆盖率为≥20%; C)针对居民水表,应进行差异化评定,区级覆盖率为≥40%,县(市)级覆盖率为≥30%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 (2)9.2.4漏损预警差异化管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