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17-2022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pdf

DB51/T 2917-2022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1/T 2917-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8588
下载资源

DB51/T 2917-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2917-2022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pdf

struction guideofthe smart tourism cityincounty territory

l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917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四川省文 化和旅游信息中心、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汇智兴蜀大数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数聚汇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权、苗放、王燕林、徐淼、陈莹、冯浩、谌倩、易发胜、邓松、沈红印、黄 未、李谊瑞、刘宏、赖廷谦、杨祥禄、周道华、张林鹏、洪江、周炯、郑元平、毛小米。 本次为首次发布。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

本文件给出了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基础设施、旅游场所与服务设施、公众服 务、宣传营销、旅游监管及安全预警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县(市、区)级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countysmarttourismcity 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围绕县域旅游产业,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 区块链、数字李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县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分建共享,以吃、住、行 游、购、娱、服务、监管、营销、安全等全方位旅游数字化转型和网络与数据驱动公众服务、宣传营销、 旅游监管等智慧应用,助力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旅游体验,为旅游产品提供者提供实时动态化营销渠道, 为旅游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决策依据与监管路径,推动县域旅游城市建设,促进县域旅游网络化数据化智 能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重点旅游场所keytouristsites 包括但不仅限于为游客提供游乐、参观、休息、咨询等服务的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城市公园、 游乐场、大型绿地、旅游景点、旅游度假区、文化广场、特色文化街区、文化馆、博物馆、演艺剧场、 非遗展馆、智慧特色文创园区等场所

DB51/T 29172022

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 全保护条例》(简称“三法一条例”)中规范的网络及数据处理活动,包括网络通信、数据治理及保障 数据安全和权益等。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与运营应采用独立建设+融合共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 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及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支撑服务和重要数据来源,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智游天府” 平台、数字政府及省市级有关文旅数字化平台,并为所需平台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对接。

5.1.1有线网络:以县域智慧旅游城市数据中心建设为载体,依托国家政务外网,整合县域运营商互 联网带宽出口,各旅游场所具备有线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业务专网等功能,满足门禁票务、视 监控、电子商务等数据传输需要。 5.1.2无线网络:包括但不仅限于蜂窝网络,组建4G/5G/WIFI等无线网络;实现重要景点、主要游线、 重点管理区域、监测保护区域应实现4G移动网络全覆盖,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在主要旅游场所具 备互联网接入功能,满足游客网络服务、城市网络应急等数据传输需要。 5.1.3物联网:实现重点旅游场所物联网络全覆盖,并满足旅游设施、消防设施、文保设施、应急医 疗救护设施等在线接入需求。

建设县域智慧旅游城市数据中心,并与县域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实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有 数据资源体系,采集共享跨界涉旅相关数据

5.3.1在公共安全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5.3.2建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具备图像存储回放、人脸识别、轨迹抓取、游客 和车辆统计、越界报警等功能。

5.4.1在主要景点、主要游线、游客聚集地、安全隐患点等区域提供数字音频广播服务。 5.4.2具备统一广播、分组广播、交互广播等功能,

5.5.1提供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支付与导航服务。

5.5.1提供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支付与导航服务。 5.5.2支持车位预约、停车引导、智能寻车、无感支付等应用!

1.1包括但不仅限于具有智慧特色文化街区、智慧特色文创园区、智慧特色小镇、智慧旅游度假 慧旅游景区、城市旅游公园等旅游资源1个以上。 1.2具有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数字演艺剧场、数字化非遗展馆、智慧图书馆、数字化故 等文化资源1个以上。

5.3.1具有面向游客的旅游饭店、特色旅游餐馆、旅游购物等服务场所。 6.3.2在游客经常出行的路线上设置智慧旅游交通及服务设施,包括游客休息亭、候车亭、旅游客车、 智能旅游厕所、智慧购物亭等。

DB51/T 29172022

8.3.1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应用。

9.1.1对景区、特色文化街区、公园、文化馆、影剧院、博物馆、公众广场、特色旅游商品超市、停 车场、高铁站、公共汽车站、公交站等客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9.1.2具备客流预测、态势推演、超限报警、渠道管控、流量管控、游客分流等功能,

9.2.1外部交通:对区域周边出入路段、停车场等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具备交通引导信息、泊位信 息、分流信息发布功能,可联动城市管理、公安、应急、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部门,扩展监测引导范 围。 9.2.2内部交通:对公共交通、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进行智能化管控和调度,具备综合信息查询、流 量预警、运行监测、动态调度、可视化管理等功能。

3.1对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内外交通、游览、住宿、购物、娱乐、餐饮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 预测预警。 3.2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报告、决策建议等功能。

10.1.1应具备科学设置区域最大承载量、最大瞬舞时量预警國值功能,在实时客流达到值时启动应急 预案,满足态势推演、信息发布、主动分流、效果追踪等需求。 0.1.2应具备科学设置游客行为安全边界功能,实时监测游客的不安全、不文明行为,实现游客越界 报警、在线实时干预、行为轨迹分析、奥情监控等功能,

10.2.1对县域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森林资源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监测,具备自动巡航、自动报警、自动 定位等功能,满足旅游森林防火资源管理、火灾监测预警、火灾应急指挥等需求。 10.2.2对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内庙宇、亭台、楼阁、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监测,具备烟 感、线路过载、可燃气体异常自动报警等功能

.3.1对县域智慧旅游城市气象、水质环境、水文、地质灾害、土壤环境、空气环境等进行监测 环境、气象等部门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环境、气象数据共享。 .3.2具备全天候灾害实时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服务等功能,针对环境 时给予预警信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移轴平衡门安装施工方案,保证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10.5.1利用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聊天室等渠道对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 焦点问题所持有的,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进行实时监测。 10.5.2完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分析、甄别筛选、预测趋势、掌握规律,做 到有应对之策。

11县域智慧旅游城市项目建设范围参考

的科学实施,特制定本指南规定项目建设范围参

某工程室外管线施工方案县域智慧旅游城市项目建设范围见表A.

表A.1县域智慧旅游城市项目建设范围参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