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949-2022 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pdf

NB/T 10949-2022 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24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949-2022 避难硐室用防护密闭门.pdf

irtightblastdoorforrefugechamber

NB/T 109492022

某城市广场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结构、分类、型号、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防护密闭门抗爆炸冲击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深井建设技 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子雷、刘杰、王建秋、贺超、卫占和、龚建宇、黄亮高、赵明、郭敏江、刘冰、 景惧斌。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深井建设技 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子雷、刘杰、王建秋、贺超、卫占和、龚建宇、黄亮高、赵明、郭敏江、刘冰、 景惧斌。

本文件规定了避难确室用防护密闭门的性能和密封、抗爆冲击力等方面的安全要求,描述了相应的 取样、试验方法,规定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使用的产品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避难酮室用防护密闭门,也适用于非煤矿井下避难酮室用防护密闭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8624一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12955防火门 GB/T13306标牌 GB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T20285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MT113煤矿并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MT/T154.1煤矿机电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第1部分:导则 MT/T5017煤矿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

NB/T 10949—2022

结构、分类、型号、基本参数

防护密闭门由门框、门扇、门枢和锁紧装置等部件组成,见图1

按门扇关闭方向分为两类,见表1

图1防护密闭门组成结构

表1防护密闭门门扇关闭方向

4.2.2门扇结构分类及代号

4.2.2.1平板型防护密闭门,代号为P。

4.2.2.1平板型防护密闭门,代号为P。 4.2.2.2加肋薄壳式防护密闭门,代号为L

防护密闭门的型号编制应符合MT/T154.1的规定,主要由类型代号、辅助类型代号、特征代号、主 参数等构成,规则如下:

户密闭门的型号编制应符合MT/T154.1的规定,主要由类型代号、辅助类型代号、特征代号、主 购成,规则如下:

第二主参数:门框内宽度,单位为毫米(mm) 第一主参数:最大抗爆炸冲击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特征代号:门扇关闭方向 辅助类型代号:门扇结构 类型代号:避难刷室用防护密闭门

防护密闭门基本参数见表2。

NB/T 10949—2022

表2防护密闭门基本参数

5.1.1产品标牌材质应满足防爆安全要求,且字迹清晰,安装牢固、端正。 5.1.2防护密闭门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表面涂层应不抽纱,手感光滑。 5.1.3防护密闭门除锈、涂料的施工应符合MT/T5017的规定。 5.1.4防护密闭门外部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宜采用黄色或红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 安全荧光条、门扳手起动符号等标识

5.2.1防护密闭门门框与门扇的间隙应采用符合MT113规定的阻燃抗静电的密封材

防护密闭门门扇内设置填充材料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2 应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 b) 应达到GB8624规定燃烧性能A1级要求; C) 填充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应不低于GB/T20285规定产烟毒性危险分级ZA2级要求

5.3.1构件焊接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应符合GB/T985.1的规定。 5.3.2焊缝应严密、均匀,不应出现烧穿、裂纹、弧坑、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

5.4.1防护密闭门外形尺寸、门扇尺寸、门扇厚度、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4.6门体最大抗爆炸冲击压力应不低于0.3MPa,作用时间不小于300ms。 5.4.7防护密闭门应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在内部空间气压大于外部空间气压500Pa压力下,泄压速率 不应大于350Pa/h。 5.4.8在进行500次启闭试验后,防护密闭门不应有松动、脱落、严重变形和启闭卡阻现象,

5.5.1防护密闭门尺寸极限偏差、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应符合GB12955的规定。 5.5.2门扇组焊完成后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防护密闭门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5.5.3密封条与门扇应粘接牢固、平直,无间断粘接、局部弯曲等缺陷。

5.5.1防护密闭门尺寸极限偏差、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应符合GB12955的规定。

5.1、5.4.3c)、5.4.4检测采用目测法。

6.2.1密封材料及防护密闭门应急逃生口密封材料阻燃、抗静电性能按MT11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2.1密封材料及防护密闭门应急逃生口密封材料阻燃、抗静电性能按MT11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2.2防护密闭门填充材料的燃烧试验按GB8624一2012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产烟毒性危险分级试 验按GB/T20285的规定进行。

3.1 焊缝检查应在热处理或整形前进行。目测观察是否有烧穿、裂纹、弧坑、未焊透、未熔合等缺 3.2 构件焊接高度采用精度误差为士1mm的钢直尺进行测量

6.4.1防护密闭门和应急逃生口的性能

防护密闭门和应急逃生口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D 1M 防护密闭门外形尺寸、门扇尺寸、门板厚度、应急逃生口宽度或直径应用钢卷尺(精度误差为 土1mm)测量,质量采用磅秤(精度土1kg)测量; b 防护密闭门及应急逃生口的抗冲击性能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防护密闭门门体强 度模拟计算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4.2观察窗的性能

观察窗的抗冲击性等性能按照GB15763.2相关试验方法试验

6.4.3启闭灵活性和门扇开启力

启闭灵活性和门扇开启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将防护密闭门安装在试验框架上,手感和目测其启闭灵活性; b> 将防护密闭门安装在试验框架上,门扇处于关闭状态,用量程为300N、最小刻度值为2 测力计作用于门把手处,并与门扇垂直,将门扇拉开,测量并记录门扇开启力。测量3次 术平均值。

用灵活性和门扇开启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将防护密闭门安装在试验框架上,手感和目测其启闭灵活性; 将防护密闭门安装在试验框架上,门扇处于关闭状态,用量程为300N、最小刻度值为2N的 测力计作用于门把手处,并与门扇垂直,将门扇拉开,测量并记录门扇开启力。测量3次取算 术平均值。

6.4.4最大抗爆炸冲击压力

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防护密闭门和观察窗的最大抗爆炸冲击强度按附录A规定进行 算。

6.4.5.1试验设备

工作压力不低于0.6MPa的空气压缩机或其他压缩空气供气设备、量程2kPa的压差计、精度为1 等的秒表、如图2所示的专用密封装置检验台

再生水处理厂至黄土店北路中水管线工程过啤酒厂、游泳池拉管施工方案6.4.5.2试验步骤

图2防护密闭门密封性能试验系统

密封性能试验步骤如下所示。 a)将门体竖直固定在专用密封装置检验台上,使检验台密闭舱与门之间形成空腔,在检验的充 气管路人口安装空气压缩机充气管,在检验台泄压口安装压差计。 b)关闭防护密闭门使之密封。向空腔内注人清洁干燥空气,使空腔内外压差达到600Pa;稳定 10min~30min后,在空腔内外压差变为500Pa的条件时,开始用计时器具计时,同时读取和

密封性能试验步骤如下所示。 a) 将门体竖直固定在专用密封装置检验台上,使检验台密闭舱与门之间形成空腔,在检验的充 气管路人口安装空气压缩机充气管,在检验台泄压口安装压差计。 b)关闭防护密闭门使之密封。向空腔内注人清洁干燥空气,使空腔内外压差达到600Pa;稳定 10min~30min后,在空腔内外压差变为500Pa的条件时,开始用计时器具计时,同时读取和

记录压差计显示值;每间隔10min记录1次,共持续60min。用首次压差值减去末次压差值, 即为泄压速率。 c)在稳定的大气环境下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结果取算数平均值

可靠性试验步骤如下所示: a) 将防护密闭门固定在试验框架上; b) )门扇开启,关闭为运行一次,运行周期为8s~14s,门扇开启角度为70°,记录运行次数。试验 期间不可进行维修。试验过程中应记录:防护密闭门的各个配件是否有松动、脱落、严重变形 启闭卡阻等现象。

6.5.1尺寸极限偏差、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按照GB12955中的方法进行检查。 6.5.2 2拨动密封圈,检查有无松动、剥离等现象。

NBT 10353-2019 太阳能发电工程太阳能资源评估技术规程.pdf6.5.1尺寸极限偏差、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按照GB12955中的方法进行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