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pdf

医院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907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医院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pdf

重庆市医院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

重庆市医院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3月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 主编单位: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汪源徐诗童 汪昕 杨志伟叶强史鸿钊 李智军王俊王一玮 2 陈春晖 康骏 1 刘蔚 陈锐李俊杰 1 黄文兵 杨友 陈填欢 周 两丽 吴雷刘义 1 李晓 周植清 肖佑坤 廖清均 吴丹翎 张海洲 1 程予川 王仁华 1 李英军 审查专家:李正春 段晓丹 徐坚 吴欣 闫兴旺

DB34/T 2978.2-2017标准下载7.4 室内材料 .50 7.5 室内色彩 50 7.6室内人性化设施. .51 智慧医院 .53 8.1 智慧患者服务 .53 8.2 智慧门诊医疗 .54 8.3 智慧住院医疗 .54 8.4 智慧医技 55 8.5 智慧体检 .55 8.6 智慧管理 56 8.7 智慧后勤及保障 57 8.8 智慧教学科研 .58 电气 60 9.1 ? 般规定. 60 9.2 供配电系统 9.3 低压配电. 61 9.4 配电线路. 61 9.5 电气照明. .62 10给水排水 63 10.1 一般规定. 63 10.2给水. .63 10.3排水. .63 10.4热水.. 64 10.5水处理与废气处理. .64 11通风与空调 .66 11.1一般规定. 66 11.2通风. .66 11.3空调. 68 12医用气体与动力 72

7.4 室内材料, 50 7.5室内色彩. 50 7.6室内人性化设施 .51 智慧医院 .53 8.1 智慧患者服务 53 8.2 智慧门诊医疗 .54 8.3 智慧住院医疗 .54 8.4 智慧医技 55 8.5 智慧体检 .55 8.6 智慧管理 56 8.7 智慧后勤及保障 57 8.8 智慧教学科研 .58 电气 60 9.1 般规定. 60 9.2 供配电系统 .60 9.3 低压配电. 61 9.4 配电线路. 61 9.5 电气照明. .62 10给水排水 63 10.1一般规定. 63 10.2给水. .63 10.3排水. 63 10.4热水.. 64 10.5水处理与废气处理. .64 11通风与空调 66 11.1一般规定. 66 11.2 通风. 66 11.3 空调. 68 12医用气体与动力

一般规定 72 12.2医用气体 12.3动力.. :.72 引用标准名录. 参考文献.... :75 附录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76

12.1 般规定 2 12.2医用气体 72 12.3动力.. .72 引用标准名录, 参考文献.... .75 附录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76

1.0.1为提高医院建筑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规范医院建筑品质提升建设具体 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导则。 1.0.2医院建筑设计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注重改善医疗环境和医务工 作者的工作条件,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满足各种功能需 求的同时,创造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环 境温馨,管理智慧。 1.0.3应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与设施要求,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长久稳定 的适用性。 1.0.4建筑的设计应遵循绿色、人文、智慧和适度超前的国际理念。 1.0.5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新建医院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改建和扩建医院 建筑可参考执行。 1.0.6 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医院建筑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标准 亚

1.0.4建筑的设计应遵循绿色、人文、智慧和适度超前的国际理念。 1.0.5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新建医院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改建和扩建医院 建筑可参考执行。 1.0.6 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医院建筑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标准 的要求。

2.0.1综合医院generalhospital

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分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 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拥有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专科医院specialized hospita

侧重于提供某专一病种,专用治疗方法、专门方式的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2.0.3 医疗工艺medicalprocess 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 2.0.4 4医疗流程medicalflows 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5医院卫生学hospitalhygiene

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减少有害气体和化学 物质的危害。

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 程

2.0.7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

医院独立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 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4.1.1新建医院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并满足环保要求。 4.1.2基地选址除满足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水通畅、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地形规整,场地内高差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环境安静,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以及 压线路。

4.2.1总体规划应符合区域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与城市空间格局相适应, 延续城市肌理。

4.2.2建筑风貌应符合上位规划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形象 应简洁、大方,突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环境优势,做到内在功能与外在形式的有 机结合。 4.2.3景观设计应立足患者心理和视觉体验,融合内外环境,营造温馨怡人的 医院环境,整体建设无障碍、环境友好院区。 4.2.4规划应根据服务人口规模、人群,医技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遵循立足 当前、兼顾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分期合理建设。 4.2.5 新建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发热门诊,并预留相应的应急救治场地。 4.2.6 规划布局应考虑医联体、互联网医疗等就医需求和模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适度提高住院比例,加强门诊日间治疗、日间手术和远程医疗等资源配置。 4.2.7 应为科室调整预留条件,为新技术、新设备预留足够的空间。大型设备 用房面积应预留充足,有防护屏蔽要求的功能区(包括放射科、手术室等区域) 宜增加10%的建筑面积为添置新设备和更换旧设备预留安装、检修的空间。 128对处本通应与城市资源有机融合地迪一致

医院整体功能单元由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行政管理和 生活等七个功能组成,各部分的面积控制应参考相应医院建设标准,结合医

院内生活等七个功能组成,各部分的面积控制应参考相应医院建设标准,结,

5.1.1医院交通组织是一项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应以交通出行预测数据以及医

5.1.1医院交通组织是一项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应以交通出行预测数据以及医 院周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依据,系统地提出交通改善措施,提高医院交通的可 达性和可识别性

院周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依据,系统地提出交通改善措施,提高医院交通的可 达性和可识别性。 5.1.2医院交通应从外部交通、内部交通、部门交通和交通引导四个维度进行 分析论证,做到规划合理、管理先进,符合舒适、安全、高效的要求。 5.1.3应从各类人群交通需求及体验出发构建差异化的交通系统,统筹安排内 部人、车、物和交通设施,保障医院交通的合理运行,以人性化的交通改善就医 体验。 5.1.4医院交通构成分为车流(就诊人员车辆、工作人员车辆、出租车、救护 车、货车、冷冻车、公交车、医院内部车辆等)、人流(包括病人、陪护人员、 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安保人员等)、物流(洁净、污染、医疗废弃)。交通 组织应功能明确,与医疗流程一致,运行高效顺畅,应避免各种流线之间的迁回

5.1.2医院交通应从外部交通、内部交通、部门交通和交通引导四个维度进行 分析论证,做到规划合理、管理先进,符合舒适、安全、高效的要求。 5.1.3应从各类人群交通需求及体验出发构建差异化的交通系统,统筹安排内 部人、车、物和交通设施,保障医院交通的合理运行,以人性化的交通改善就医 体验。

5.1.4医院交通构成分为车流(就诊人员车辆、工作人员车辆、出租

车、货车、冷冻车、公交车、医院内部车辆等)、人流(包括病人、陪护人员、 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安保人员等)、物流(洁净、污染、医疗废弃)。交通 组织应功能明确,与医疗流程一致,运行高效顺畅,应避免各种流线之间的迁回 和交叉,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离、人车分行,路径方便病患距离短。 5.1.5医院交通应与院区功能分区、建筑布局相协调,与景观有机融合,减少 车行交通对主要景观环境区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5.1.6医院的交通组织应具有弹性,应匹配医疗流程的调整,适应不断发展的 医院组织模式和就医模式变化。

5.2.1高效快捷原则。医院外部交通以车行为主,舒适和快捷是就诊人员优先 考虑的因素。患者交通出行方式主要受医院的性质、规模和地理区位的影响,主 城区可参考调研数据:小汽车占比为25%~45%,出租车、网约车比例占15%~20% 公交(含轨道)比例占15%~30% 5.2.2时间分段原则。医院交通流量具有明显的波浪性特征:一周内就诊高峰 出现在星期一、二两天,人和车流量能达到平时的一倍多;一天中第一个人流高 峰时间段为7:30~8:30,就诊人数占全天总量的20%~30%;第二个高峰时间段出

现在13:30~14:30,就诊人数占全天总量的15%~25%;11:00~12:00和16:00~17:00 为离院峰值时段;早晚两个高峰段均叠加有医院职工的通勤,设计应充分考虑人 车流的时间特征并采取合理的对策。 5.2.3内外协同原则。大、中型医院外部交通设计应站在城市设计角度分析医 院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契合度,研究周围道路的限制条件和可利用模式。应减少交 通冲突点,避免交织。

5.2.5右进右出原则。内部车行交通宜设置环形车道,采用右进右出方式。

5.2.5右进右出原则。内部车行交通宜设置环形车道,采用右进右出方式。 5.2.6固化分类原则。大、中型医院宜采用硬隔离设施规范行车空间,车辆行 驶尽量与人行分离。

5.2.7快慢分离原则。应结合各类车流特点分类组织,设置快进快出不停车流 线、短时停车、长时停车流线,减少相互之间干扰冲突,提升运转效率。 5.2.8功能清分原则。确保医院抢救绿色通道位于显著位置,大型医院急诊出 入口宜独立设置且靠近抢救室,并与一般性医院道路分离,通行应保证持续畅通, 满足急诊快速便捷要求;二级以上和有平疫结合要求的医院应独立设置发热门诊 应急情况下应能独立设置对外出入口,相应道路能转换为流行性、大数量、突发 性公共疾病的专用通道。 5.2.9医院出入口设置应综合考虑功能布局和场地资源特征,内外衔接应顺畅,

5.2.9医院出入口设置应综合考虑功能布局和场地资源特征,内外衔接应顺畅、 便于管理。医院出入口一般包括主要出入口、传染病诊疗出入口、行政科研出入 口、后勤供应出入口和污物户体出口。医院的规模、类型不同,出入口的分类和 数量会有差异盛天华府地下变电室施工组织设计,但出入口的数量不应小于两个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4后勤供应出入口与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同一道路上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 应小于50m,出入口附近应设置足够的货车停放场地。 5.2.10应在发热、传染病诊疗出入口和污物、户体出口附近设置车辆清洗消毒 场地。 5.2.11应设置清晰的标识标线和引导标识,院区内所有交通引导应标准化、清 晰化、连贯性设置,宜采用能全程连续、实时、动态的智能诱导设施,使进入医 院的人、车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5.2.12车辆通行的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主千道交叉口的距离不应小于70m,次千 道交叉口距离不应小于50m。与地铁出入口、公交车站停车港湾最近距离不应小 于15m;距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最近边缘线不应 小于15m。 5.2.13与城市道路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车道与邻近的建构筑物和 绿化应保证留出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有效视距。与城市道路连接坡度不应大于8% 坡度8%时应设缓坡过渡。 5214车辆入口道闸宜设置在车库(停车场)入口

5.2.13与城市道路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车道与邻近的建构筑物和 绿化应保证留出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有效视距。与城市道路连接坡度不应大于8% 坡度8%时应设缓坡过渡。

5.3.1场地应与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衔接,充分利用周边交通资源,协调公交车 进入医院主要出入口附近停靠。大、中型医院宜设置医院专用接驳通道,并建设 风雨连廊构建舒适贯通的人行系统。 5.3.2邻近地铁轨道交通时宜设置接驳通道连接医院地下主要交通核。 5.3.3小型车辆交通接驳区宜利用地形高差或地下室设置,同时设立可便捷到 达医院门急诊区、住院楼的垂直交通。

5.4.1大型医院宜采用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多区域、多层次的上下客系统,实现 人车分流,高效接驳、高效运行。 5.4.2上、落客区应做到快慢分离。大型医院宜为门诊和急诊分别设置落客区, 即停即走,上落客区宜设置雨棚和无障碍设施。

5.4.1大型医院宜采用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多区域、多层次的上下客系统,实现 人车分流,高效接驳、高效运行。 5.4.2上、落客区应做到快慢分离。大型医院宜为门诊和急诊分别设置落客区 即停即走,上落客区宜设置雨棚和无障碍设施

5.4.3 在医院主要建筑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出租车和网约车临时停靠场地,采用 单进单出的港湾式模式,同时分区设置上、落客区。大型地下车库宜在人主要垂 直和水平交通节点处设置上、落客区,

在医院主要建筑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出租车和网约车临时停靠场地黑龙江安达市大型雨洪利用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采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