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04.5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305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2/T 2778-2017 农村公路砌块路面应用技术规范

3.1砌块路面基层为粒料类材料时,路面结构设计应以砌块路面表面在设计年限内累计的永久 超过容许变形量为设计标准,按式(4)计算,

标准代 式中: DR(N.) 砌块路面表面在设计年限内累计的永久变形值(mm),按式(5)计算; Y [DR] 砌块路面表面永久变形容许值,取30mm

Dr(N) ≤[DR]

[Dk]——砌块路面表面永久变形容许值,取30mm。 Dr(Ns) =1.9.C.I .c 5 式中: C—与砌块厚度有关的系数,砌块厚度分别为h=80mm,100mm,120mm时DB34/T 918-2019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相应的C=1.17 得翻印 1.25.1.34 设计荷载作用下路表面的回弹弯沉(mm); 一砌块厚度(mm); 一设计轴次(次)。 砌块路面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半刚性基层时,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分以下两种情况:

C 与砌块厚度有关的系数,砌块厚度分别为h=80mm,100mm,120mm时,相应的C=1. 得翻印 1.25,1.34 设计荷载作用下路表面的回弹弯沉(mm); h一砌块厚度(mm);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材料时,应以设计年限内基层不发生疲劳开裂为设计标准 式(6)计算

DB22/T27782017

一砌块路面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

砌块路面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最大拉应力(MPa); [o]一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MPa),按公式(7)计算。

[] = 3.0 . J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基层时,应以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后剩余的轴载次数 使砌块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不超过容许变形值为设计标准。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按公式(8) 计算。

半刚性基层发生疲劳开裂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次数(次)。 设计年限内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后砌块路面剩余轴载次数按公式(9)计算

NR一—半刚性基层开裂后砌块路面承担的剩余轴载作用次数(次) 该类砌块路面永久变形设计标准应满足公式(10)的规定。

5.4.1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的确定

No.11 = 3.0 . Kd.O. 18

Dr(N. ≤[Dr].....

a)新建农村公路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路基回弹模量上oD; b)对已有路基,包括经过稳定处治后的路基,可采用贝克曼弯沉仪实测路基弯沉值,按公式(11)

DB22/ T 27782017

1o 分别为该实测路段路基弯沉平均值(0.01mm)与均方差(0.01mm); Z。—保证率系数,取1.5。

表10基层材料设计参数代表值

DB22/T 27782017

6.1.1应对砌块路面路表排水、结构内部排水、路基排水进行综合设计。

6.2.1土质和水文条件不良的路段应设置道路两侧边沟及上方一侧截水沟。排水有困难的低洼地带, 路基边沟或排水沟宜远离路基坡脚,必要时应增大边沟及排水沟的深度。 6.2.2局部积水洼地避不开时,应适当抬高路基,且路基内部应设防水隔离层。 6.2.3边沟或排水沟沟底标高应低于路面结构排水层底面标高不小于200mm

6.3.1块路面横坡宜为2.0%~3.0%,应根据路面宽度 需要确定 6.3.2砌块路面缝隙的嵌缝料应填充饱满、密实 6.3.3砌块路面的路缘石顶面不应超过砌块铺面的高度, 6.3.4路肩表面应密实、防渗,横坡应不小于路面横坡

6.4结构内部排水设讯

6.4.1路基顶面应设置不小于2.0%的单向或双向排水横坡,平整度应不大于20mm。7 6.4.2多雨地区及路面排水不畅的路段,排水垫层宜全宽铺筑,其材料应同时满足渗水和反滤的要求。 6.4.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基层顶面宜设置不小于2.0%的单向或双向排水横坡,平整度应不大于12 m。 6.4.4路肩宜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回填。当路面排水不畅且采用细粒土填筑路肩时,应在路肩内设置 横向排水管。 6.4.5路肩排水管应倾斜设置,内侧应与路面内排水层相连,外侧应引出边坡以外。排水管底部横坡 应不小于3%,排水管出水口底标高应高出所接边沟或排水沟沟底标高不小于200mm。排水管直径宜不 小于50mm,排水管间距应不大于5m,排水不畅的路段,排水管间距应缩短。 6.4.6路缘石的设置不应阻碍结构内部水的排出,应结合路肩排水设计预留排水孔。

7.1路基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除符合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JTGF10二级以下公路的相关规定。 7.2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堤基底的处理。 7.3应按设计要求控制路基填土材料,在最佳含水率情况下进行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压实质量标准 应满足设计要求。 7.4多雨地区在雨季施工时,施工前应根据路基周围的地形和排水条件,提前做好路基上方的截水 排水设施;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和设计排水系统结合,严禁路基附近积水。 V 7.5直接在原砂石路上铺筑砌块路面时,路床应做整平处理,承载力、平整度和路拱应满足设计要求 7.6应加强路肩回填土的摊铺和压实。

8.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

DB22/ T 27782017

8.1.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的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JTG/TF20 中二级以下公路的相关规定。 8.1.2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堆放和储存,并进行混合料配比设计。 8.1.3应按设计要求检测下承层的平整度、压实度、弯沉和路拱,验收合格后可铺筑基层, 8.1.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采用集中厂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没有条件时,除水泥稳定类材料外, 其他结合料稳定材料可采用人工路拌、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法作业。 8.1.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根据结合料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拌和应充分、均匀,严禁离析, 拌和深度应达到施工层底部。 8.1.6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 8.1.7掺有水泥的稳定材料应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石 灰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在当天完成碾压。 8.1.8集中厂拌和运输,如天气炎热或运输距离较长时,混合料拌和时应适当增加含水率。稳定中粗 粒材料,混合料的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0.5%~1.0%;对稳定细粒材料,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 1.0%~2.0%。在运输过程中应用逢布苦盖运输车相。 8.1.9路拌施工没有专用拌和设备时,可用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或平地机相配合拌和。拌和结束 时应检验拌和的均匀性和混合料的含水率,检验合格后应及时用平地机修整, 8.1.10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料松铺系数,碾压前应检验摊铺层的松铺厚度。 8.1.11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材料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5%,稳定细粒材料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3%。

3.2.1粒料类基层施工的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JTG/TF20中二级以 下公路的相关规定。 3.2.2粒料类基层混合料应按设计要求对最大粒径、材料级配、细粒土含量和性质进行控制。 3.2.3混合料应在略大于最佳含水率情况下拌合均匀,摊铺碾压。摊铺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松 铺系数。单层压实厚度可取石料最大粒径的1.5~2.0倍。 8.2.4粒料类基层的顶面应以中粗砂或石屑填实找平。 8.2.5初次碾压完成后,应检查平整度、纵坡、路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3.2.6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材料层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7%

9.1.1砌块面层施工应避开雨天

9.1.1砌块面层施工应避开雨天。 9.1.2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段试铺,确定正式施工工艺。

砌块铺筑一般应按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

DB22/T 27782017

DB22/L 27782017

9.3.1根据施工作业面积计算砌块、路缘石、整平层材料及嵌缝料数量,应按设计要求提前购置材料, 测量挂线 9.3.3砌块面层铺筑前应对基层顶面的承载力、高程、横坡及平整度等进行复查。不符合设计要求时, 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修整。 9.3.4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并按施工作业要求分段备料。 9.3.5路缘石施工 9.3.6按设计要求设定路缘石的基准点和边线,采用挂线法 平整,线型美观直顺。 初压与调整 初压 9.3.7对于预制的水泥混凝土路缘石, 期间应轻拿轻放,严禁边角磕碰损坏,底部应采用细石混 凝土砌筑,相邻路缘 砌箱应饱满、均匀

9.4.3依据材料来源不同,由现场试铺试验确定整平层的松铺厚度,计算材料用量,按划分的作业段

,必要时进行筛分处 9.4.3依据材料来源不同,由现场试铺试验确定整平层的松铺厚度,计算材料用量,按划分的作业段 分开堆放整平层材料。

DB22/T27782017

9.4.4施工时整平层材料的含水率宜为4~6%。雨季施工时应有临时的防雨淋措施。施工过程中整平 层上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行。 9.4.5整平层的摊铺速度应与砌块铺筑速度相协调,每天收工时应使整平层摊铺进度与砌块铺筑进度 同步。人

图4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置

9.5.2可根据施工作业需要设置两个以上基准点和基准线同时进行砌块铺筑作业。基准线网格间距直 线段通常为5m~10m,曲线段应视情况适度加密。 人 9.5.3预制砌块应具有正规的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和混凝土配比、弯拉强度、抗压强度等的质量检 测报告。进场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与强度的抽样试验,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9.5.4砌块的装卸应轻装轻卸,砌块堆放应在工作面附近,避免长距离和频繁地搬动消耗劳力、损坏 砌块、硫碰边角。 9.5.5人工铺筑时应采用“前进式铺筑法”,严禁扰动整平层和挂线。 9.5.6应按设计的铺筑形式,从基准点开始,沿着已确定的基准线进行砌块铺筑,如图5所示。

5.7铺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砌缝是否偏离基线 离应及时进行调整。应采用撬棒调整

的现象应及时调整, 9.6.2碾压顺序是先边缘后中间,碾压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cm,并沿路面行车方向进行慢速碾压。 9.6.3碾压过程中压实机具不得转弯掉头,不得漏压,且距离铺筑作业面自由边应不小于1.5m。 .6.4初压结束后应对砌块铺面进行平整性、砌缝宽度、相邻块高差、砌缝顺直度、砌块稳定性、砌 块破碎断裂等的检查,各项指标应满足质量验收标准。不满足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砌块。

DB22/L 27782017

9.7.1嵌缝砂应满足级配要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不大于5%,含水率宜不大于3%。 9.7.2嵌缝施工时,应先在砌块层顶面均匀撒铺一薄层嵌缝料,用扫或板刷等工具将嵌缝料扫入砌 块缝隙中,采用带橡胶垫的平板振动器全面振动砌块表面,重复2遍~3遍, 9.7.3宜采用14t~18t双轮压路机进行终压,应根据砌块厚度选择压路机吨位。 9.7.4终压完成后,应及时将多余的嵌缝料和砌块等清理干净,场内不得留有任何杂物

9.8.1砌块与路缘右之间的空隙宜采用砌块的切割块或细石水泥混凝土填补找齐。切割块的尺寸规格 应不小于砌块的1/3,细石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砌块的强度,水泥砂浆强度应不小于M20。混凝土和砂 浆的颜色宜与砌块保持一致,应压浆饱满,外观美观。 9.8.2弯道部位的砌块铺筑可采用调整砌缝宽度的办法来适应线型变化。调整砌缝宽度时,外侧砌缝 宽度不应大于6mm,内侧砌缝宽度不应小于2mm 9.8.3纵向变坡点处坡度差超过4%时,应设置不小于30m长的缓坡过渡段,如图6所示

10.1路基施工质量检验

6铺面坡度变化处的销

10.1.1路基施工质量的各项检验和评定方法应执行JTGF80/1和JTGF10中二级以下公路的相关规定。 10.1.2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检查频率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路基施工检验标准

竣工验收时,路基顶面的回弹弯沉设计值按JTC

10.2基层施工质量检验

10.2.1基层施工质量的各项检验和评定方法应执行JTGF80/1和JTG/TF20中二级以下公路 定。

DB22/T 27782017

表14砌块铺面施工质量要求

1砌块路面应加强日常视和定期检查,坚持预防为主、小病早治的养护方针。 2砌块路面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持平整、无严重破损块,嵌缝料无散失,表面排水良好 定期清扫保持整洁。 3砌块路面的养护项目及标准应满足表15的规定,

表15砌块路面养护标准

11.1.4应及时更换压碎破损的砌块,并应对下部基层和垫层进行整平和压实。重铺的砌块应高出原路 面表面5mm 11.1.5砌块出现松动时应及时补充嵌缝料,并振动密实。 11.1.6对发生严重破损、移位、倾倒等病害的路缘石,应及时进行替换、正位和加固。 11.1.7春融前和汛期到来之前,应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排除堵塞。暴雨后应进行重点检 查,如有冲刷、损坏处应及时加固处理,如有堵塞应立即清除。 11.1.8经常发生翻浆的路段,应加强预防性养护。应保持地面和地下排水设施功能完好、排水通畅: 路肩应坚实平整,保持规定的横坡;边坡应拍压密实;冬期应及时清除路段的积雪,提前做好抢修材料

应及时更换压碎破损的例块,开应对 面表面5mm 11.1.5砌块出现松动时应及时补充嵌缝料,并振动密实。 11.1.6对发生严重破损、移位、倾倒等病害的路缘石,应及时进行替换、正位和加固。 11.1.7春融前和汛期到来之前,应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排除堵塞。暴雨后应进行重点检 查,如有冲刷、损坏处应及时加固处理,如有堵塞应立即清除。 11.1.8经常发生翻浆的路段,应加强预防性养护。应保持地面和地下排水设施功能完好、排水通畅: 路肩应坚实平整,保持规定的横坡;边坡应拍压密实;冬期应及时清除路段的积雪,提前做好抢修材料 和机具的配备。

12.1砌块路面破损面积天于10%时,局部沉陷或车辙深度达到20mm、平整度超过20mm时,应予以 翻修。 2.2砌块路面翻修前应对路基状况、路面结构、排水设施以及交通量等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查明损 坏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翻修方案。

DB22/T27782017

12.3当路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粒料类材料进行换填,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进行加 固处理。 12.4当基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铺筑基层。 12.5利用旧砌块重新铺筑路面时,应注意新旧砌块的搭配,减小视觉上的反差。 12.6砌块路面翻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应满足第7、8、9、10章的相关规定。

12.3当路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粒料类材料进行换填,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进行加 固处理。 12.4当基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铺筑基层。 12.5利用旧砌块重新铺筑路面时,应注意新旧砌块的搭配,减小视觉上的反差。 12.6砌块路面翻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应满足第7、8、9、10章的相关规定。

DB22/T 27782017

A.1砌块路面常用结构设计诺模图

合料稳定粒料类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基层

DB22/ T 27782017

图A.2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基层模量900MPa

DB22/T 27782017

吉合料稳定细粒土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基)

A.1.2粒料类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图A.4、图A.5

A.1.2粒料类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图A.4、图A.5

DB22/ T 27782017

级配碎石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基层模量

DB22/T 27782017

A.2砌块路面厚度设计示例

2.1砌块路面设计步骤

分碎石基层砌块路面设计诺模图(基层模量15

DB22/ T 27782017

A.2.1.1根据本规范5.1.2规定,设计时应首先确定设计公路的交通荷载等级。 A.2.1.2按照本规范5.2的规定确定砌块路面结构设计的“设计轴次”。 A.2.1.3根据道路性质、交通荷载等级、使用要求、材料来源、自然环境、路基条件、施工条件、造 价控制等要求,按本规范4的规定进行砌块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选择基层类型、砌块类型(包括选择砌 块形式和块厚度)。 A.2.1.4按本规范5.4确定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和基层材料抗压模量代表值。 A.2.1.5按以下的方法查诺莫图确定基层厚度:

a)根据基层材料类型和砌块厚度选择附录中对应的诺莫图; b)查图时,先选定与“设计轴次”相应的设计线(可以线性内插),按图A.6示意的查图 在横坐标轴上对应土基回弹模量的数据点位向上引竖线到选定的设计线,然后向左引横线 坐标轴,在纵坐标轴上对应的数值即为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基层厚度。 2.1.6最后考虑施工因素,将查图得到的厚度值向大取整,即得最终的基层厚度设计值; 2.1.7查图设计时,诺莫图中没有的基层材料类型DB22/T 5021-2019 Ⅱ型耐热聚乙烯(PE-RTⅡ)供热管道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者可参照图中相近的材料类型进行设

某农村公路为连接两个乡的重要公路,沿途联系10个村屯,目前为土路。拟将该公路升级改造成砌 块路面。根据该公路在路网中地位和作用,确定其交通荷载等级为二级,依据表9取对应设计轴次范围 中值150万次作为该公路的设计轴次。路基所在区域地势平缓,排水不畅,每逢雨季道路泥泞,路基变 形严重。 改造前对路基进行了修整,局部病害多发路段进行了换填处理,并实测了修整后全路段路基的弯沉 其路基顶面代表弯沉为191(0.01mm)。根据当地经验,不利季节修正系数K取1.3,按本规范5.4.1中 的式(11)计算得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37MPa。 根据当地筑路材料情况,拟采用厚度为100mm的砌块面层、二灰稳定碎石土基层、150mm砂砾垫层, 设计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土基层。7灰稳定碎石土混合料的实测抗压模量为1470MPa,弯拉强度为0.55 MPa,按本规范5.4.3的规定,基层材料设计模量代表值取900MPa。 采用查诺莫图法进行砌块路面设计。已知条件:砌块面层厚度100mm,基层材料为无机结合料稳定 粒料类基层,基层材料抗压模量代表值为900MPa,土基设计模量37MPa。根据这些已知条件,选择对 应的图A.2b)进行设计。在横坐标轴上找到土基设计模量37MPa对应的A点,向上引直线与图中150万 (轴次)对应的设计线相交于B点,然后再由B点向左引直线,与纵坐标轴相交于C点,则C点对应的数值 即为基层设计厚度170mm。查图结果如图A.6所示。 结构组合设计中设置了50mm的粗砂整平层及调节路基湿度作用的150mm垫层,作为功能层均不计 入结构设计。

图A.6查图设计示意图

DB22/T27782017

GB/T 51297-2018 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最后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见表16。

表16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