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

DB34/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3445-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0919
下载资源

DB34/T 3445-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

2 体外预应力二次效应的修正系数:简支受弯构件7=1.0;连续受弯构件7=1.07; 接缝对二次效应的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1.0;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1.02; hp.e 体外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初始距离; Sd 一一计算截面处相邻转向(或定位)构造之间或转向(或定位)构造与相邻锚固构造之间 的距离。 若计算截面在转向(或定位)或锚固构造位置并有钢筋穿过该构造时,则相应钢筋至截 受压区边缘的极限距离应按式(12)计算。

受压区高度大于翼板厚度的T形(受压区呈T形)截面的节段预制拼装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 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4/T 34452019

GB 50421-2018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5.5.3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可按照式(15)进行验算

1 式中: V 斜截面剪压端剪力的组合设计值(kNV); C1 接缝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C,=0.06,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Ct=0.72;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简支受弯构件取1.0;连续和悬臂受弯构件的中支点截面取0.9, α 其它截面取1.0; 元 体内外预应力配筋的影响系数:全体外配筋取1.0; bho+2hz ? 截面形状影响系数,Φ: ,其中hi为受压翼板的平均厚度; bho fu.k 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2 接缝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C2=12.8,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C2=0.11: 纵向配筋率,P=100p,P=(As+Ap.e+Apb.)/bho,其中,A为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 P 面积(接缝截面普通钢筋不连续时A取零);Ap。为体外直线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DB34/T34452019

当P>2.5时,取P=2.5;其余符号意义见下说明; b、h一一 分别为腹板宽度与截面有效高度(按受拉侧普通钢筋计算)(mm); m C 斜裂缝的水平投影长度(mm),取一个节段长度和C=0.6mho的较小者; Sv 一 斜裂缝范围内的箍筋间距(mm); fs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Asv 一 斜裂缝范围内一个间距内箍筋各肢的总截面面积(mm²); 9 体外弯起预应力钢筋与构件轴线的夹角; 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值(MPa),αm=0.8α,其中α。为体外预应力钢 Opd.e 筋的永存预应力; Apb.c 斜裂缝范围内体外弯起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mm²)。

V一一截面体外预应力钢筋合力设计值的竖向分力。 5.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 a)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正截面抗裂性验算应满足式(17)的要求:

b)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斜截面抗裂性验算应满足式(18)

Ost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拉应力: Opc 永存预应力在截面边缘产生的混凝土压应力; Cp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fit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Opc 永存预应力在截面边缘产生的混凝土压应力; Cp 一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一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5.5.5体外预应力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应力应按照JTG3362的规定进行验算。 5.5.6竖肋式转向块可按照靠近底部厚度最小截面混凝土抗压和钢筋抗拉共同承担转向力的计算模式 考虑,见图16.计算应满足式(19)的规定

5.5.5体外预应力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应力应按照JTG3362的规定进行验算。 5.5.6竖肋式转向块可按照靠近底部厚度最小截面混凝土抗压和钢筋抗拉共同承担转向力的计算模式 考虑,见图16,计算应满足式(19)的规定。

5.5.5体外预应力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应力应按照JTG3362的规定进行验算。

DB34/T 34452019

图16转向块的拉杆一压杆计算模式图

N, ≤ f.Lt+ fA. + f'A'

%。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N。一一竖向拉力的组合设计值; t 一一验算断面转向块厚度; L一一按照45°扩散后验算断面有效抗压宽度; f。一一内环筋的抗拉强度,取抗拉强度设计值fsd的0.6倍; A 一一内环筋的截面面积; A 一一有效受压区受压钢筋面积。 5.5.7锚固横梁按照拉杆一一压杆模型计算,见图17,环筋(拉杆)的抗拉承载力计算应满足式(20)

式中: Y。——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T。——竖向拉力的组合设计值;

图17锚固横梁的拉杆一压杆计算模式图

5.6.1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6.1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DB34/T34452019

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

地震作用应按照下列规定选取: a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直线桥可分别考虑顺桥 向X和横桥向Y的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宜同时考虑顺桥向X、横桥向Y和竖向Z的地震作用;抗震设防 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区,应同时考虑顺桥向X、横桥向Y和竖向Z的地震作用; 当桥址位于可能发生6.5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层30km以内时,应考虑近断裂效应包括上盘 效应、破裂的方向性效应以及竖向地震作用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5. 6. 3抗震分析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结构动力计算模型应对上部结构节段梁进行局部精细 梁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应满足下列要求: a)计算模型中的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箱梁(包括横梁和转向块等构件)可采用板单元模 拟; b 节段接缝中的剪力键可采用连接单元模拟,接缝截面相近位置处的剪力键可进行合并处理,但 应保证刚度分布和力学特性符合实际情况; C)体外预应力钢束可采用预应力钢束单元模拟

DB34/T 34452019

d)支座单元应反映支座的力学特性。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支承连接条件应采用能反映支座力 学特性的单元模拟: 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可取为0.05,进行时程分析时,可采用瑞利阻尼; 计算模型应考虑相邻结构和边界条件的影响; 名 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墩柱已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弹塑性空间梁柱单元 模拟。

5. 6. 4 性能要求与抗震

性能要求与抗震验算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a)在E1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发生损伤,保持在弹性范围内。节段梁的接缝断面应保持受压工作 状态,不允许出现剪力键的脱离,即“接缝开口”现象,不允许出现横向倾覆震害; D 在E2地震作用下,体外预应力钢束不发生损伤,A类桥的接缝断面应保持受压工作状态, 不充许出现剪力键脱离,即“接缝开口”现象;B类和C类桥梁的接缝断面不充许出现剪力键 脱离,即“接缝开口”现象。同时,不允许出现支座脱空产生横向倾覆震害。桥墩、基础等重 要结构受力构件局部可发生可修复的损伤,但要求地震后基本不影响车辆的通行; 剪力键是否发生脱离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算: 1)验算时取节段梁受力最不利的接缝截面作为验算控制截面,节段间剪力键的工作状态按式 (21)进行验算。

式中: W一一截面抗弯模量; N、Ma一一地震荷载和恒载最不利组合下的轴压力和弯矩; A一一有效截面面积; K一一截面剪力键工作状态: ·当K≥0时,表示验算控制接缝断面处于全截面受压工作状态,所有剪力键均未发生分离 当K0时,表示验算控制接缝截面部分剪力键已发生分离,即出现“接缝开口”现象。 2)当验算表明接缝截面发生开口现象时,可提取相应节段接缝断面中各剪力键的受力情况 以确定截面发生脱离的剪力键个数及位置。 d)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节段梁,还应进行横向抗倾覆验算

5.6.5抗震构造与措施

抗震构造与措施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a)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有效预应力水平及其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b)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应采用相应的横向抗倾覆构造措施。

6.1.1预制场位置应结合道路规划、桥梁分布、预制构件数量和运输线路等因素确定,

DB34/T34452019

6.1.2预制场规模应基于台座数量、养生及存储面积等进行科学计算。以预制总量、预制工期、台座 效率确定台座数量;以生产线效率确定各生产线台座数量,进而确定生产线数量;以养生及存储周期、 台座效率、台座数量、用地效率确定养生及存梁面积:最终确定预制场的工、料、机数量和占地面积。 3.1.3预制场布置应根据浇筑、养生、存储及运输统筹规划。预制厂应系统设置管理及生活区、存料 及配料区、混凝土拌和区、钢筋加工区、构件预制养生区、构件修整区、构件存放养生区等,各区应考 流水作业合理布设,并建立高效的运输通道和可靠的排水系统。 6.1.4预制场地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功能区分布进行硬化处理,构件浇筑区、构件存放区台座及场内 运输道路等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构件预制台座应稳定、坚固,在预制生产中沉降应不大于2mm。 6.1.5如采用工厂定制,预制场地也应满足6.1.16.1.4条规定的要求。

6.2.1 模板系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工业化生产循环使用的要求 6.2.2 模板系统应分为液压调控系统、模板、支撑系统等, 6.2.3 模板应采用定型钢模,模板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模板应分为侧模、底模胎车、芯模和截面端模,截面端模分为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 b 模板各构件尺寸和位置准确,模板与节段连接紧密、无漏浆; C 模板系统应便于钢筋骨架整体拼装、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拆除; d 模板设计应考虑拼装和修整的便利性。 6.2.4 固定端模应与预制台座固定牢靠,在节段预制过程中不应发生移位;活动端模为可拆卸型模板, 拼装时应临时固定牢靠。 6.2.5节段浇筑前,应对模板系统及预埋件空间位置进行验收

6.3.1钢筋及半成品应分类集中存放、保护。 6.3.2钢筋宜采用数控机具加工;钢筋骨架应在胎架上制作成型,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钢筋型号、 数量、规格、等级、间距、搭接长度及钢筋接头位置的布置均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3.3钢筋骨架应整体吊装入模,钢筋骨架吊点布设应配合骨架入模姿态合理布设,采用专用吊具多 点平衡起吊,减小吊装变形。 6.3.4保护层垫块宜采用高性能桥梁保护层专用垫块,垫块布设应满足骨架精确定位及保护层厚度的 要求。 6.3.5 钢筋骨架绑扎应保证预应力管道、锚板等预埋构件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6.3.6横梁节段钢筋绑扎顺序应满足预应力管道定位的要求,必要时可设置劲性骨架辅助定位,预留 孔洞位置、孔洞直径、成型方式均应统一规整,管道定位允许偏差应按表6的规定执行

表6管道定位允许偏差

DB34/T34452019

3.4节段梁预制与养生

3.4.1应采用短线匹配预制法,构件浇筑之前应进行匹配定位,构件定位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通过调整匹配节段或活动端模,保证定位精度; 浇筑完成后,应测量匹配节段和预制节段定位控制点坐标,记录预制节段梁体线形,根据误差 调整下一节段定位坐标。 6.4.2 匹配节段表面隔离剂应涂抹均匀,便于脱模。 6.4.3混凝土布料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 6.4.4混凝土浇筑宜按照先浇筑1/3~1/2腹板,后补齐底板混凝土,再补齐腹板混凝土,最后完成顶 板浇筑的顺序进行。 6.4.5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侧模和底模可按需求设置附着式振捣器, 6.4.6 构件浇筑后养生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养生房内宜采用自动喷淋设备进行养生; b 节段梁在存放区应继续进行养生,总体养护时间宜不小于14天; 冬季施工应采用保温养生措施,宜采用蒸汽养生。

6.5 构件标识与存放

6.5.1构件应进行标识。标识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项目名称; b) 构件编号; c) 构件重量; d) 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 e 检验合格标志。 5.5.2 预制节段在预制场内移运、装车时,宜采用跨式搬运机、龙门起重机等移动起吊装置, 6.5.3 节段存放应采用专用存梁台座,存梁台座基础应进行设计计算,必要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置。 5.5.4 节段存放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单层或两层叠置方式存放;采用两层及 以上层数的叠置时,应对节段受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6.5.5节段存放宜采用三点支撑,支撑垫块宜选用枕木、橡胶板等对梁体无损伤的弹性支撑物,支撑 应稳定可靠。 6.5.6节段存放时间应满足设计规定,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不宜小于60天。

6.6质量检查与质量标准

.6.1各种材料、各工序和各工程项目应经常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频次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 6.2 质量标准除应符合JTG/TF50、JTGF80/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 a 浇筑前模板拼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b 浇筑前预埋件及预留孔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预制过程中应对节段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检查标准见表9。

DB34/T34452019

表7浇筑前模板拼装的允许偏差

表8浇筑前预埋件及预留孔的允许偏差

表9节段预制质量检查标准

7.1.1经检查合格的节段方可出厂,出厂时应将合格证等资料随梁移交至拼装单位。

DB34/T34452019

7.1.2节段运输应根据场地位置,结合实际运输道路或水运条件、节段尺寸、节段重量等因素制定合 理的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

a)梁上运梁车应满足自重小、承载力大、可双向行驶等要求; b)已架设节段梁的受力应满足梁上运梁要求。 .1.4提升和降落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节段稳定性;节段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稳固可靠的临时固定 与保护措施。

7.2.2拼装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采用经职能管理部门产品认证的专用架桥机,起重参数应能满足架梁的要求;吊架和吊具应 专门设计;起重设备、吊架和吊具等应经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用于正式施工;吊具应定期进行 探伤检查。 b) 架桥机拼装完成后应进行荷载试验,检验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同时应检查起重设备的荷 载显示装置、刹车装置、钢丝绳缠绕装置、限位装置等是否正常工作。 C 日常安装施工中应按照架桥机的操作手册、保养手册进行架桥机的操作、维护与保养, 7.2.3 节段起吊与悬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下行式架桥机宜采用尾部喂梁进行节段吊装; b 节段吊装应匀速、缓慢; C 节段起吊过程中设备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 d) 起吊过程中,不得随节段吊运其他设备; e 节段悬挂后应避免节段间发生碰撞,同时需满足节段调整的空间需求。 7.2.4 基准节段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加强对基准节段的定位精度控制; 位于顶的基准节段,应加强对支座预理件的定位精度控制,使其轴线和高程满足控制要求, 定位完成后及时浇筑支座灌浆料,完成体系转换; C 基准节段定位完成后应采用临时装置将其与桥墩或墩顶节段锁定,后续节段架设过程中,基准 节段不得发生偏位。一 7.2.5 节段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各节段应逐块进行测量控制,使其轴线和高程定位精度满足控制要求; b 对于节段重心不处于对称中心位置的节段,在定位调整时需考虑重心偏移的影响,避免发生转 动变形,造成碰撞损伤。 7.2.6 节段胶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粘结剂的配比应根据不同季节的使用环境通过

7.2.2拼装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7.2.5节段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各节段应逐块进行测量控制,使其轴线和高程定位精度满足控制要求; b) 对于节段重心不处于对称中心位置的节段,在定位调整时需考虑重心偏移的影响,避免发生转 动变形,造成碰撞损伤,

7.2.6节段胶接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粘结剂的配比应根据不同季节的使用环境通过试验确定; b 粘结剂涂抹前应对节段匹配面进行清灰、除尘,确保匹配面洁净;匹配面湿度应满足粘结剂的 施工要求; C 粘结剂涂抹应按照厂家提供说明书或操作指南进行施工,粘结剂应均匀涂抹匹配面,宜单面涂 抹,厚度以2~3mm为宜; d 临时预应力施工在粘结剂允许操作时间范围内完成;临时预应力张拉后,拼缝宽度控制在1mm 为宜。 2.7 节段拼装用临时预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临时预应力应通过临时底座与节段错固可靠

a)临时预应力应通过临时底座与节段错固可靠:

DB34/T34452019

b 应根据节段的断面形式均匀布置临时预应力,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C 临时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临时预应力张拉后截面平均压应力 不应小于0.3MPa; 1 临时预应力全部张拉完成后应检查是否有松弛现象,如有松弛应进行补张拉; e 临时预应力应在桥跨永久预应力张拉完成且体系转换之后,方可拆除。

7.3.1湿接缝两侧节段的端面应进行结合面处理,露出粗骨料,并保持洁净。 7.3.2湿接缝浇筑前,应将接缝两侧节段进行临时锁定。 7.3.3湿接缝浇筑宜采用吊模施工,模板应规整、统一,模板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7.3.4模板应与湿接缝两侧节段密贴,不得出现漏浆现象。 7.3.5湿接缝养护应采用保湿养生;冬季施工时,应对湿接缝进行保温覆盖养生或加热保温养生,确 保混凝土温湿度、养生时间满足要求

7.4体外预应力安装与张拉

7.4.1体外预应力束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预应力束PE护套等损伤。 7.4.2体外预应力束张拉时,湿接缝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4.3体外预应力张拉用机具设备除应满足JTG/TF50的规定外,宜采用防振油表,标定精度不宜小 于0.4级,油表的精度不宜小于0.4MPa。 7.4.4体外预应力束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 体外束张拉前,应编制体外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经批准后实施; 体外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张拉情况,包括各钢绞线的张拉顺序、引伸量、油表读数、 张拉时湿接缝的龄期、张拉时湿接缝强度等信息; C) 采用两台及以上干斤顶同步张拉预应力时,各干斤顶之间同步张拉力的充许误差不应大于 2%; d) 体外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建立定人定岗制度,每台油泵的司泵员应为操作熟练的固定人员。 7.4.5 体外预应力张拉控制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体外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b 应根据锚具厂家要求,确定限位槽深度,并明确锚具夹片回缩量,通过控制锚下张拉力,补偿 锚具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体外预应力束应分级张拉,分级等级宜按照20%、80%和100%进行控制。 d 张拉过程中应控制钢束的总应力及单根钢绞线的应力偏差。 7.4.6 体外预应力张拉检验合格后应安装减振器、端部钢绞线防腐及封锚构造等

7.5.1节段拼装完成后应按照设计或施工监控的要求及时解除墩顶块的临时约束,结构约束体系应与 设计状态一致 7.5.2节段拼装后应及时对接缝挤出的粘结剂进行清理,保持接缝表面整洁平整。 7.5.3临时预应力底座拆除后应及时对预留孔道进行封堵,封堵工艺应确保孔道密实、表面平整、无 收缩。 7.5.4 节段拼装所有工序完成后应对节段箱室内进行清理,保持箱室内部清洁。

7.6质量检查与质量标准

DB34/T34452019

7.6.1节段拼装完成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节段拼装施工质量标准

7.6.2体外预应力张拉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1的规定

7.6.2体外预应力张拉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体外预应力施工质量标准

8.1.1节段预制与拼装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测量与施工监控专项方案,并经批准后实施, 3.1.2应在预制场地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根据结构形式、跨径及精度要求等选定控制测 量等级;测量控制点建立在测量塔上,校核点设置在场地四周的稳定点位,控制点与校核点的检测与复 测要求按JTG/TF50的规定执行。 8.1.3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施工监控应由专业单位完成,宜采用信息化技术

a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不宜低于四等精度。测量角度时每站观测不宜少于12个测回,测角误差不 超过1”;测边时,每边观测不宜少于4个测回,每测回读数不宜小于4次;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应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高程测量往返校差及闭合差应小于1mm 8.2.2采用短线匹配预制工艺时,测量塔宜布置在预制台座50m范围内,测量塔应远离热源、振动, 并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在预制期间不得出现沉降。测量塔布置见图18

DB34/T34452019

118测量塔布置示意图

2.3控制点及台座高程点的高程应定期校核,校核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测量塔控制点高程校核点宜设置在塔底承台或塔柱上,测点不宜少于4个,测点布置见图19 (a); b) 台座高程校核点沿台座轴向以及垂向两侧布置,测点不少于4个,测点布置见图19(b): C)控制占及台座高程应同步核核,校核周期不宜大于30天

图19高程测点布置示意图

2.4 节段预制定位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节段预制定位可采用六点测量法,测点布置见图20; b) 节段预制轴线定位测点不应少于2个,测点宜采用U形圆钢,见图20中测点FH、BH; C 节段预制高程定位测点不应少于4个,测点宜采用镀锌十字头螺栓,见图20中测点FL、BL、 FR、BR。

(a)首榻节段预制测点示意图

DB34/T 34452019

【b)匹配节段与现浇节段测点示意图

图20短线匹配法测点平面布置示例

5节段浇筑完成后,应测量预埋点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首榻节段仅测量浇筑节段预理测点,其他梁段应对测量浇筑节段和匹配节段预理测点进行测 量; b 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应单独进行两个测回的测量,两次测回的数据误差控制标准为土1mm 取两次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B8. 3 拼装施工测量

a 桥梁平面控制网宜分两级布设,一级控制网用于控制桥梁轴线,二级控制网用于节段定位; 级控制网测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等精度 b)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应满足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每公里误差不应大于12mm。 8.3.2 节段拼装过程中,预埋测点设置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规定。 8.3.3 预制节段拼装过程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节段定位调整时,独立测量不宜少于2次,测量误差不宜大于1mm; b) 节段定位调整时DL/T 5233-2019 直流换流站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pdf,应测量拼装节段和前一节段定位点高程和平面坐标; C 临时束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测量节段定位点高程和平面坐标; d) 体外束张拉前和张拉后,应测量所有节段定位点高程及平面坐标。 8.3.4 节段平面定位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准节段预埋测点平面定位误差控制标准为土1mm; b 轴线定位测点横桥向坐标与监控指令之间偏差不宜出现前后控制点向两侧偏离现象; C 节段轴线同侧测点纵桥向坐标与监控指令之间偏差的差值控制标准为土2mm。 8.3.5 节段高程定位精度应满足以下规定: a 基准节段预埋常规测点高程定位误差控制标准为土2mm; b 节段轴线同侧测点高程与监控指令之间不应出现相反方向偏差

构关键参数监测的基础上对节段 内力状态进行全过程控制。 3.4.2节段预制拼装混凝主桥梁的内, 力状态应通过体外预应力束的应力控制实现,线形宜通过提高预

8.4.3节段预制线形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节段梁线形控制应通过控制点坐标识别相邻 节段的儿何关系,并进行误差分析与调整,且误 的调整应遵循线形平顺、与模板或钢筋骨架位置不发生冲突的原则进行:

DB34/T34452019

b)节段混凝土浇筑初凝后应及时安装控制点,并对浇筑节段和匹配节段的控制点数据进行测量; C 测量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方可移开匹配节段; d 节段误差调整应考虑对翼缘板位置节段断面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e 节段误差过大时应考虑利用多个节段纠正误差,减小线形误差调整对节段预制质量的影响; 钢筋骨架入模后应对匹配节段的位置进行复测,如有偏差应进行调整。 8.4.4 节段拼装时应对误差进行预测,可采用顺拼调整临时预应力张拉顺序的方法进行调整,见图21。

GB/T 11945-2019 蒸压灰砂实心砖和实心砌块图21顺拼调整临时预应力张拉顺序的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