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5150-2020 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JTG5150-2020 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458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5150-2020 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3.1.1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18】33号)规定,日常 养护不作为养护工程类型之一,一般不按项目进行管理,由各地自行制定相关管 理办法。日常养护中的日常巡查指对路基进行经常性巡查,及时发现路基病害与 异常情况;日常保养指对路基进行经常性清洁、整修路肩及边坡,疏通排水设施 等;日常维修指对轻微或局部损坏的路基进行修复

3.1.4路基安全性评估主要是 基稳定性及安全影响的评估。

3.1.6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包括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养护目标设定、养护需求 分析、养护对策选择、养护规划与年度计划编制等环节,其目的是分类、分期地 安排路基的养护工程,消除路基病害隐患,合理配置养护资金,使其使用效益最 大化。

1.9针对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应用新技术等的路基养护工程,进行跟 测及技术总结,验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T/CECS G:J50-01-2019 桥梁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程.pdf,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3.1.9针对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应用新技术等的路基养护工程,进行跟 宗观测及技术总结,验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3.1.11路基养护作业安全需要按有关规定布置作业控制区,布设交通安全设 施,加强现场养护作业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与操作规程,落实养 户作业文明施工制度,保障养护作业与车辆运行安全

3.1.11路基养护作业安全需要按有关规定布置作业控制区,布设交通安全设 施,加强现场养护作业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与操作规程,落实养 护作业文明施工制度,保障养护作业与车辆运行安全

3.3.1目前公路路基大多采用被动治理的养护方式,一般是在路基出现严重病 售,甚至发生灾害后才进行加固维修。路基预防养护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病害快速 发展,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养护投资效益,保障路基安全

3.3.2定点观测或监测分别是采用人工或仪器设备定点采集路基病害发展相 关数据。通过及时分析采集的数据,预测病害发展趋势,为维修加固决策及方案 制订提供支持。

3.5.3突发性灾害是指由于恶劣气候引起的滑坡、塌方、垮塌、水毁等地质灾 售。抢通保通是为尽快恢复交通采取的应急抢险措施,并在灾后修复养护工程完 成前,及时抢修,保障通畅。灾后修复养护是为全面恢复交通,对损毁路基进行 的恢复处治工程。

4.1.1公路网级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各级经营管理单位养 卢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等级公路组成的路网,其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来自于年度 公路网级路况调香与评定数据

4.1.2根据各地公路养护或日常养护管理办法,以及日常养护考核与评比相关 规定,结合路基日常巡查记录和病害定点监测结果,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路基 技术状况指数SCI定性评价,必要时进行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的定量评定,用 于指导日常养护工作安排,以及考核与评比各管养单位的日常养护成效

4.1.5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分别由路肩技术状况指数VSCI、路堤与路床技 状况指数ESCI、边坡技术状况指数SSCI、既有防护及支挡结构物技术状况指 数RSCI、排水设施技术状况指数DSCI五个分项指标组成

4.2.2路肩是指路面边缘(含路缘石)至边坡变坡点之间的范围。条文第1和 第3款包括中央分隔带病害

其路基的技术状况评定与路面保持一致。 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基技术状况评定,按上、下行方向分别评分 并以较低的得分值计算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但需要将该评定路段上、下行方 向的病害进行累计,评定结果用于指导路基的养护计划安排

6.1.2路基养护工程技术设计是指在数据采集和病害诊断的基础上,制订与比 维修加固方案。路基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是指在技术设计方案审查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优化设计,一般需要与其他专业的养护工程设计共同组成施工图设计 文件。 对路基养护工程技术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时,要充分考虑路基现状、技术特点 及适用性、养护成本、施工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多方案的比选,注重 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实现优势互补,保证养护处治效果

7.1.2沉降包括路堤沉降和地基沉降,其中路堤沉降的主要成因为填料使用不 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外界水入渗等,地基沉降的主要成因为软弱 地基未处理或处理效果不良等。开裂滑移的主要成因为地质条件不良、路基抗剪 强度不足、排水设施不合理及其他特殊情况。冻胀翻浆的主要成因为路堤含水率 过高、填料使用不当、排水不畅等,

7.1.3增加综合排水设施、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加铺罩面为辅助处治措施。其 中,增加综合排水设施适用于路床区易遭受水损坏的路段、冻胀翻浆路段,维修 加固时需开挖路槽,增设排水渗沟或暗沟,加大加深边沟。设置土工合成材料适 用于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为土质时,优先选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 区路床范围内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的路床范围内铺设土工合 成材料。加铺罩面适用于路床强度不足,路基沉降变形较小且路基、路面未出现 破损的情况;选用该方案时,综合考虑路面加铺对交通运行、路面上部净空等的 影响。

7.2.1换填改良是将不良土质清除并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工业废渣、建筑垃 圾等材料进行回填并压实,或对原状土掺入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剂进行土质改 良。

7.3.1注浆是钻孔植入注浆管,通过一定的注浆压力将浆液挤压入土体,对周 围土体实施填充或压缩,提高土体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常用的注浆技术可分为压 密注浆和袖阀管注浆两类。

7.3.5套壳料又称封闭泥浆,套壳料的基本功能为:封闭袖阀管与孔壁之间的 环状空间,防止灌浆时浆液到处流窜,在橡皮袖阀管和封孔塞的配合下,迫使浆 夜只在一个灌段范围开环(即挤破套壳料)而进入地层。套壳料要求收缩性小, 脆性较高,黏度较低,析水率较小,稳定性高,早期强度高。套壳料的主要材料 为水泥与膨润土,水泥一般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为 厂提高套壳料的脆性,建议掺入细砂或粉煤灰等。

滑桩开挖的一种辅助性加固措施。

7.5.1复合地基常用技术分为碎石桩、水泥搅拌桩、CFG桩(水泥粉煤灰碎 石桩)和预制管桩。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等为主要材料,通过振动密实制成 的复合地基加固桩;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采用搅拌桩机将 水泥粉(浆)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 提高地基强度;CFG桩是通过振动成孔,将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 水拌和形成的高黏结强度桩,和间土、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8.1.3棚洞是指明挖路堑后,构筑顶棚架并回填形成的洞身,可以提高路堑稳 定性。进行边坡维修加固时,需要根据边坡病害类型及产生机理,选用推荐的 种或多种技术组合,也可辅以其他措施

8.2.1坡面防护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及其二者结合的综合防护。植物防护 是通过创造植物生长环境,恢复受损边坡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土 保持能力;工程防护是通过支挡、压重、挂网防护等方式,提高边坡的抗冲蚀 抗风化性能,加强边坡稳定性,防止岩体崩塌、碎落。综合防护是利用植物防护 工程防护二者的各自优势形成的兼顾边坡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的防护 措施,其主要形式为骨架植物防护。

0.之.件格俗口定任 件合枚 落入边沟而设置的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对于石质边坡,主要功能为防止碎石 鳎落。对于土质边坡,主要功能为防止边坡、边沟冲蚀淤积及种植植物。碎落台 宽度一般为1.0~1.5m,如兼有护坡作用可适当放宽,碎落台上的堆积物需要定 期清理。

8.3.2冲刷防护是通过设置砌石护坡、抛石、石笼、浸水挡土墙、丁坝、顺项 等,对受水流直接冲刷的边坡进行防护,

8.4.1挡土墙是在边坡坡脚设置一系列挡土结构物,增强边坡抗滑力,并对坡 却起到压重作用,保证边坡稳定。用于路基养护的常用挡土墙类型分为重力式挡 土墙、锚杆挡土墙、桩板式挡土墙等

8.4.5逆施工法是指先施工锚杆、做好坡体临时支护及锚固段施工,然后开挖 基础、砌筑墙身。

8.5.1锚固是将锚杆、锚索等抗拉杆件的一端锚固在可靠的地层中,使其提供 可靠的拉力和剪力,用来平衡土压力,增强坡体抗滑力,提高岩土体自身的强度 及自稳能力。

3.6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8.6.1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的桩柱,其作用是利用抗滑桩 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后产生的对桩的抗力(锚固力)来平衡滑动体的推力, 曾加其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 的主要措施,

8.6.3当抗滑桩悬臂长度较大或桩顶位移控制严格时,建议在桩顶附近增设预 应力锚索(杆),改善桩的受力状况,能显著减小桩身配筋和桩顶位移。抗滑桩 与预应力锚索(杆)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桩身强度和锚索(杆)抗拉能力强的优 点。通过在坡体施加预应力锚杆,可以增强坡体整体稳定性,充分发挥抗滑桩的 作用。

8.7.1削方减载是在滑坡后缘采取减重措施以降低滑坡推力,以保证边坡处于 稳定状态

8.8.1堆载反压通过在路基坡脚或滑坡前缘进行堆载,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 性,使加固后的既有边坡满足预定功能

9.2.6抛压片石防护处治时,抛石顺序先小后大,面层块石越大越好。抛石后 稍加整理,用小石填塞孔隙,防止松动。堆石厚度一般为50~90cm。所用石料 质地坚硬密实,无裂缝和尖锐棱角,其最小粒径不小于设计粒径的1/4,并有50% 以上的石料达到设计要求

9.3.2除表9.3.2中的加固措施外,还可以采用削坡减载、截排水法、注浆法 来处治轻微病害或作为辅助措施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

9.3.3拆除重建前需要根据工程地质、周围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设计,要采取措 施保证拆除及重建过程中墙背填土的稳定性

9.3.75分层多次高压注浆,是在注浆孔的轴线方向,根据不同的承压条件 布设多根注浆管,让浆液在不同的特定部位扩散,每一根注浆管注一次浆,有几 根注几次。其作用机理为:1)第一次低压注浆,浆液全部约束在锚杆内端部的 围,待其初凝后,可成为后续几次注浆的“止浆塞”;2)第二次高压注浆,浆 液在锚杆内端部扩散,并形成脉状浆体;3)第三次高压注浆,浆液在张拉端的 墙体内侧扩散,形成脉状浆体;4)第四次注浆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注浆浆液初凝 后进行。前两次注浆已在墙体内形成隔离止浆带,既可防止墙面溢浆失压,又可 防止注浆压力对墙面造成破坏,同时为进一步实施高压注浆创造了条件。第四次 注浆达到设计压力,浆液得到有效扩散,

9.3.94采用抗滑桩加固时,抗滑桩与挡土墙之间水平力的可靠传递是关键。 当抗滑桩无法紧贴挡土墙时,可将桩与挡土墙之间的土体置换为现浇混凝土,

9.4.1新增锚索(杆)补强法,亦称二次加密加固方法,是指在预应力锚固系 统锚墩布置的空隙中央,仍按照原有类似布置方案重新施作预应力锚固结构。由 于锚墩间距无法优化调整,考虑原有预应力杆体材料剩余作用的同时,慎重选择 有利于保证岩土体局部稳定性和新预应力锚固结构耐久性的应力水平锚固体系, 并优先考虑荷载分散性的锚固体系

外露式抗滑桩增设预应力锚索加固示意

(a)原桩中间补设抗滑桩

(b)原桩前侧新增抗滑桩

10.1.1春融特别是汛前,需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疏浚,及时排除堵 塞物,疏导水流,保证排水设施水流畅通。暴雨后也要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 不,及时维修加固。 10.1.3排水设施设置需要兼顾排水与行车安全。边沟横断面形式可采用三角 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穿村镇、弯道、路堑边坡等路段的排水沟可设置盖 返,其他路段的宽深边沟可增设护栏、示警桩等设施

10.1.1春融特别是汛前,需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疏浚,及时排除堵 塞物,疏导水流,保证排水设施水流畅通。暴雨后也要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 不,及时维修加固

10.1.3排水设施设置需要兼顾排水与行车安全。边沟横断面形式可采用三角 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穿村镇、弯道、路堑边坡等路段的排水沟可设置盖 板,其他路段的宽深边沟可增设护栏、示警桩等设施。

10.2地表排水设施养护

10.2.1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涵洞、跌水、急流槽、蒸 发池、油水分离池、检查井、排水泵站等

10.3.1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暗管、渗沟、渗井、渗水隧洞等,当发现排水 1的流量变化有异常,或路面出现裂缝或凹凸时,需要及时检查地下排水设施, 发现破坏需要进行维修或重修

10.3.2排水暗管主要有下列疏通方法: (1)刮擦法。将采用聚氯乙烯硬管或竹条等制作成的清淤杆推入暗管内,刮 出管内沉积物。 (2)冲洗法。用带射流管嘴的软管,把清水射入暗管内以松动沉积物,将其 与射出的水一同排出暗管。 (3)真空吸附法。通过真空负压吸附清扫长距离暗管中的沉积物

11.1.1特殊路基包括特殊土(岩)路基、不良地质路基和特殊条件下路基。 特殊土(岩)路基指位于软土、膨胀土(岩)、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岩) 地段的路基;不良地质路基指位于滑坡、崩塌与岩堆、岩溶区地段的路基;特殊 条件下路基指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包括冻土、雪害、风沙及 少漠、涎流冰等区域的路基。特殊路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勘察遗漏、处治 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缺陷等原因,易造成特殊路基路段在运营过程中病害频发 影响路面使用性能与安全。因此,需要加强特殊路基的养护管理与病害处治

11.1.3病害隐患指特殊路基或地基引起的潜在滑坡、崩塌等以及由此造成的 工程结构较大变形、开裂等,

11.3.3坡面封闭是采用土工膜等防水材料或非膨胀土来包盖处治范围内的路 基膨胀土。将膨胀土封闭并把包盖土拍紧,阻隔外界水渗入,减少膨胀土路基湿 度和温度变化

11.4湿陷性黄土路基

11.4.3实法是在对发生下沉或陷穴的路堤部位进行开挖回填等加固处理 后,对路基进行强夯或重夯,使土的密度增大,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消除 病害并减少路基后期变形。 桩挤密法是利用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得以挤密,随后将桩孔用 石灰、水泥或碎石分层夯填密实,上部荷载由桩体和桩间挤密土共同承担。

11.5.3地表水丰富、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路基两侧需要增设护坡道, 威少地表径流水(卤水)对路基的侵蚀,并对路基起保温作用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避免盐分伴随聚 流上升.护坡道宽度不小于2m,横坡不小于路肩横坡。可以结合当地土质和植物 生长情况,在护坡道上选择种植耐盐性的树木或草本植物以进行稳定, 排碱沟是设置在距路基坡脚或护坡道坡脚一定距离的排水边沟,起到脱盐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等作用。 设置隔断层是选用不透水材料铺于路基中部或下部,以隔断地下水,防止其 上升到路基中部。

11.9风沙及沙漠地区路基

11.9.1风沙及沙漠地区的路基病害主要是路基迎风坡的风蚀与背风坡的堆积 少埋,两者之中又以沙埋为主。沙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风沙流通过路基时, 由于风速减弱,导致沙粒沉落、堆积、掩埋路基;另一种是由于沙丘移动而掩理

路基。风蚀是路基在风沙的直接吹蚀下,路基上的沙粒或土粒被风吹走,出现路 基削低、掏空和塌等现象,从而引起路基的宽度和高度减小。风蚀的程度与风 力、风向、路基形式、填料组成及防护措施有关。 风沙及沙漠地区路基防护措施分为植物防沙和工程防沙。植物防沙措施包括 植草护坡和设置植被保护带。工程防沙措施包括碎石护坡、设置风力堤、挡沙墙 等各种沙障。根据风沙范围、对路基危害程度、风化活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 因素,也可以采取工程防沙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11.10涎流冰地段路基

HG/T 2100-2020 液环式氯气泵用机械密封.pdf11.10.1涎流冰地段路基病害主要包括路面聚冰、排水设施堵塞。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