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T199-202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及条文说明.pdf

JTS/T199-202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1251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T199-202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及条文说明.pdf

11.3.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按照集成与调试方案的要求,进行服务器机房、网络 定位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无线终端系统、对讲系统等基础架构相关的信息基础 设施调试。

11.3.2服务器机房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划分的 A级机房的要求建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462)和《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等的有关规定。服务 器应遵循高效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测试内容应包括 虚拟机的划分和系统运行环境参数的验证,并宜对系统余切换进行测试。 11.3.3网络定位系统应对有线、无线网络和定位系统进行测试,测试应主要包括 下列内容: (1)网络连通性和光纤衰减性测试; (2)网络IP地址的正确性和冲突测试; (3)网络链路亢余性测试; (4)时钟服务器测试; (5)网络安全性测试; (6)无线网络覆盖性、带宽和时延测试; (7)5G网络及相关内部网络衔接、冲突测试; (8)北斗等定位、磁钉及其他定位系统精准度、遮挡、衰减及衔接性测试

11.3.2服务器机房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划分的 A级机房的要求建设,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462)和《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等的有关规定。服务 器应遵循高效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测试内容应包括 虚拟机的划分和系统运行环境参数的验证,并宜对系统亢余切换进行测试。 11.3.3网络定位系统应对有线、无线网络和定位系统进行测试,测试应主要包括 中家

重庆某化工园区管廊及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1.3.4工业电视系统测试应主要信

(1)监控覆盖范围测试,包括码头前沿作业区、堆场、道路和闸口等; (2)监控摄像头IP地址和连通性测试; (3)监控摄像头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测试; (4)监控软件操控测试,包括视频矩阵、云台、变焦、视频录制等: (5)中控监控大屏切换测试: (6)码头边界入侵智能监控测试

11.3.5无线终端系统测试应主要包括下列

、1)车载终端的测试,主要包括集装箱止面吊运车、集卡等流动设备; (2)手持终端的测试,主要包括理箱手持终端、冷藏箱手持终端、拆装箱 军手持终端和闸口手持终端等。 11.3.6对讲系统测试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对讲覆盖范围测试,包括中央控制室、各类人工装卸设备以及现场管 理、操作和维修人员等:

(2)呼叫频段、信号强弱及延退测试; (3)群呼、组呼、单呼等功能性测试。

11.4.1单机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1.1设备安装应正确,各设备元器件应无损伤、变形、潮湿生锈和脏污异 物等;PLC系统各机架、模块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安装固定到位;标识牌应齐全, 电气接线工程应全部结束,查线过程应全部结束,各电机的绝缘应检查完毕,相 关数据均已记录,高压设备检测应完成。 11.4.1.2接地工程应全部结束,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照明系统应工作正 常,通信系统应保持畅通。 11.4.1.3系统网络通信电缆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敷设和连接,终端电阻应按设 十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正确配置,保护屏蔽线和信号线的连接应正确。 11.4.1.4应检查编码器、磁尺等设备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11.4.1.5紧停按钮回路、极限停止限位回路、电机超速检测回路等紧停系统应 通过测试。 11.4.1.6控制系统相关的辅助子系统应安装完成,并应与控制系统对接及交互 正常。 11.4.1.7单机调试前,单机设备的供电、作业场地的路线规划、设备调试需要 的器材、起重机大车轨道公差等运行环境应符合设备要求。 11.4.2单机设备基础电控系统调试应包括机械、液压与电气等设备的参数设置 单机控制系统调试、以及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等。 11.4.3单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应包括单机设备标定、参数设置、控制系统 周试、接口调试、运行性能及定位精度测试、自动化系统相关性能要求测试等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3.1集装箱装卸桥调试应包括起升机构、小车机构、俯仰机构、行走机构 及各辅助机构等。调试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设备进行空载测试、额定负载测 式和耐久测试

11.4.3.2堆场设备调试应包括起升机构、小车机构、行走机构及各辅助机构等, 调试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设备进行空载测试、额定负载测试和耐久测试。 11.4.3.3自动导引运输车调试应包括行走机构及各辅助机构等。 11.4.3.4跨运车调试应包括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及各辅助机构等。 11.4.3.5自动驾驶集卡调试应包括线控底盘功能和性能测试,油门开度控制时 延应小于50ms,油门控制精度应小于5%;刹车控制时延应小于50ms,刹车控 制精度应小于1m/s;转向控制时延应小于50ms,控制角度分辨率与反馈角度分 辨率不应大于0.1°;档位控制时延应小于200mS。 11.4.3.6自动驾驶集卡调试时,传感器设备激光雷达、车规级摄像机、轮速计 等应进行初始化和内外参数标定设置。 11.4.4单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性能应包括起重机各个机构在各规定负 载情况下的运行行程、运行速度和安全保护等,运行精度应包括速度精度和位置 精度等。运行性能及运行精度应满足调试大纲要求,测试结果应符合设备技术规 格书等相关技术文件规定。 11.4.5单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功能调试应符合设备技术规格书等相 关技术文件规定,运行性能及运行精度应满足调试大纲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5.1调试并测试自动运行与定位、智能识别等子系统,应包括通信接口 位置标定、子系统功能等。测试宜包括雨雾、强光、夜晚等特定环境。 11.4.5.2调试并测试安全保护子系统,应包括各机构安全联锁、各机构运行过 程中防撞、通信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等。安全保护性能的测试应覆盖安全风险评 估报告的全部内容。 11.4.5.3调试并测试单机工作流程,应包括单机常规工作流程、单机异常工作 流程、定位精度和规定流程下系统效率等

.4.6远程操作控制子系统调试前应按下列

(1)工业电视系统设备无损伤和脏污异物等: (2)远程操作台放置在工作环境舒适、运营管理便捷的场所; (3)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布置及参数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4)中控设备的连接符合设计要求等。 1.4.7远程操控调试应符合设备技术规格书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运行性能及 运行精度应满足调试大纲要求,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1.4.7远程操控调试应符合设备技术规格书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运行性能及 运行精度应满足调试大纲要求,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1.4.7.1应对整个作业区域的定位标定和测试。 11.4.7.2调试并测试工业电视系统,应包括显示画面清晰度、画面显示内容、 显示时延、显示画面切换时间等。工业电视系统应测试视频等数据存储和回溯功 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11.4.7.3调试并测试远程通信系统,应包括通信设施布置完成后对整个作业现 场完整的通信覆盖强度、抗干扰等性能测试,通信系统上传带宽不宜小于 200Mbit/s(含视频信号),单机控制信号通信延退时间不应大于30ms,视频画 面时延不应大于250mS。 11.4.7.4调试并测试工作流程,应包括远程操作功能、远程操作正常流程、远 程操作异常流程、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操作人机交互界面等。 11.4.8完成单机测试后,应进行单机软件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测试,主要 包括不同负载、不同工况下的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测试,

11.5管理与控制系统集成调试

11.5.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管理与控制系统集成调试应包括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 度与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主要调试和测试包括单机控制系统在内的各系统间 相互协同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生产运营的要求。调试和测试宜采用仿真 测试和现场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1.5.2管理与控制系统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或版本重大升级后应通过仿真测试,测 试内容应包括基本流程、单系统功能、多系统集成及可靠性测试等,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1.5.2.1基本流程测试应主要针对码头基本业务逻辑进行验证,以快速检验系 统基本功能。 11.5.2.2单系统功能测试应主要针对各子系统功能进行逐项验证。 11.5.2.3多系统集成测试环境中宜采用模拟器代替设备。 11.5.2.4可靠性测试验证系统应保证24小时不间断作业稳定运行。 11.5.3管理与控制系统测试应进行系统的配置以及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等硬件环 竟的适应性、兼容性测试,应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容错测试、安全性测试 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3.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和《计 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的有关规定。 11.5.3.2应对生产管理系统和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的通信链 路、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功能、性能及安全性测试。 11.5.3.3应对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和单机设备之间的通信衔接等功能、性能进 行测试。 11.5.3.4性能测试应根据生产管理系统运行及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要求对关 键建设备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11.5.3.5容错测试应包括对关键硬件及网络设备组成的系统容错功能测试,部 分设备故障或岩机时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某个通信线路出现故障时,应不 影响正常的网络通信。 11.5.3.6安全性测试应对系统关键设备、数据备份设备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测 式。 11.5.4管理与控制系统测试所包含的具体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4.1管理与控制系统应在仿真环境中完成功能性测试,主要包括基本业务 管理、配置管理、生产计划、作业控制、统计分析以及图形用户界面(GUI)测 试等。 11.5.4.2基本业务管理测试应主要包括船舶管理、EDI电子数据管理、堆场管 理、作业预约管理、集装箱数据管理、人员和设备资源管理等。 11.5.4.3配置管理测试应主要包括码头泊位、堆场、道路和设备定义、用户角 色权限定义、码头规则及系统参数设定等。 11.5.4.4生产计划测试应主要包括泊位计划、船舶计划、配载计划、堆场计划 和资源安排计划等。 11.5.4.5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测试应主要包括码头实际作业期间的设备调度、 作业任务动态跟踪、闸口收提箱、水平运输设备路线规划、集卡缓冲区管理、作 业指令查询、监控和调整等。 11.5.4.6统计分析测试应主要包括码头作业效率统计和生产指标分析等。 11.5.4.7管理与控制系统应进行与其他及第三方系统的对接测试,主要包括: (1)与EDL中心对接测试

(2)与拆装箱库系统对接测试; (3)与费收系统对接测试; (4)与人力资源系统对接测试: (5)与资源设备管理系统对接测试: (6)与口岸系统对接测试: (7)与闻口管理系统对接测试; (8)与车路协同系统对接测试; (9)与充换电系统对接测试; (10)与拆装扭锁系统对接测试; (11)与OCR识别系统对接测试; (12)与RFID系统对接测试: (13)与冷藏箱管理系统对接测试

11.5.5管理与控制系统现场调试前应确认系统连锁保护装置、消防系统、监控系 统、报警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工作正常,现场调试所需的船、机、场地等应准备到 位。 11.5.6管理与控制系统现场调试应包括各控制系统之间的接口调试,并应根据码 头作业特点、场地与设备布置情况,模拟码头作业流程进行各个环节的测试。 11.5.7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现场调试应分阶段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5.7.1第一阶段,应进行单系统与设备对接调试,包括集装箱装卸桥调度与 控制子系统与集装箱装卸桥对接调试、堆场场桥调度与控制子系统与堆场场桥对 接调试、水平运输设备调度与控制子系统与水平运输设备对接调试,并应通过所 有测试。调试和测试应包括单系统对设备的指令发送和反馈信号的接收、指令执 行情况,以及根据运行情况对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进行修正等。 11.5.7.2第二阶段,可选取集装箱装卸桥1台、堆场场桥2台、水平运输设备 5辆作为一条作业线进行调试,并应通过所有测试。调试和测试应包括检验系统 对集装箱装卸桥、堆场场桥、水平运输设备单机发送指令顺序是否止确,以及根 据运行情况对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进行修正等。 11.5.7.3第三阶段,宜选取三条作业线进行调试,并应通过所有测试。调试和 测试应包括进一步检验系统对多台集装箱装卸桥、堆场场桥、水平运输设备发送

指令时,各设备的运行顺序是否正确,以及根据运行情况对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 进行修正等。 11.5.7.4第四阶段,宜接入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多作业线全场调试,并应通 过所有测试。测试应包括全面检验整个码头设备运行,系统对多台集装箱装卸桥, 堆场场桥、水平运输设备发送指令时,各设备的运行顺序是否正确,以及根据运 行情况对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进行修正等

11.6.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根据调试方案的规划及执行情况,在管理与控制系统 的仿真及现场调试基本完成后,结合码头运营目标,进行整体业务的联合调试, 为试运营提供准备。 11.6.2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联合调试前应制定相应的整体业务联合调试计划,并 做好相应的人员培训、技术及数据环境的准备。整体业务联调频率及次数可根据 系统的成熟度及试运营计划灵活掌握。 11.6.3码头整体业务联调应以码头实际运营为想象场景,测试用例应结合当前情 况和以后实际生产需要,包括下列内容的单项细分或多项组合: (1)码头装卸船流程测试: (2)码头闸口收提箱流程测试; (3)码头堆场转场流程测试; (4)码头拆装箱场站流程测试; (5)码头铁路装卸流程测试: (6)码头业务异常处理流程测试; (7)辅助系统流程测试;

12.1.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行维护应包括港口设施、装卸设备以及管理与控制系 统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1港口设施维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范》(JTS310 的有关规定。 12.1.1.2装卸设备以及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应根据建设条件、自动化设 备运转作业特点和运营管理要求等,编制运行维护作业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应包 括单机设备、管理与控制系统等需要维护的项目、内容、方法和要求,以及维护 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等。 12.1.2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制度,并应提高运行维护管理 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可视化和科学化。 12.1.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行维护应包括故障排查、维修、保养和巡检等工作, 并应建立运行维护技术档案。 12.1.4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根据装卸设备配置、运营管理和维护能力,配置所需 的机械、电气等备件,并建立备件管理制度。 12.1.5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宜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实时采集的运行和故障信息数据 进行预测性维护。 12.1.6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参与作业及维护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 训,具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及证书,熟悉日常维护及异常处理等流程

12.2.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单机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集装箱港口装卸 作业安全规程》(GB11602)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码头设备情况和设备操作 手册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12.2.2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应根据工艺布置特点 装卸设备使用工况、工作强度和运行频率等,结合码头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定期 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应提高设备运维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2.2.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对单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船型扫描、大车定位、 小车定位、吊具定位等自动化控制辅助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标定,确保系统 运行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12.2.4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设备应配置远程状态自动监测系统,可在中央控 制室实时监测设备各部位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点信息。自动化控制辅助系统应具备 故障自诊断功能。 12.2.5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具备设备工控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 通过网络边界访问控制、基线配置与漏洞管理、异常流量监测、恶意代码防护等 措施保证设备工控系统安全运行。运维人员应按需或定期检查访问策略和控制列 表、主机或服务器配置、安全环境态势感知、网络节点监控日志等状态,持续进 行更新升级和策略优化。 12.2.6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建立工业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 工业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的支架、防护罩、外观、接插件、板卡等进行维护检查。 并应定期检查视频图像、通话质量等,视频图像应保证清晰、色彩正常,无黑点 污点、重影和闪烁等情况:通话质量应清晰,

12.2.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对单机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船型扫描、大车定位 小车定位、吊具定位等自动化控制辅助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标定,确保系统 运行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12.2.4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设备应配置远程状态自动监测系统,可在中央控 制室实时监测设备各部位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点信息。自动化控制辅助系统应具备 故障自诊断功能。 12.2.5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具备设备工控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

12.2.5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具备设备工控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建

工业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的支架、防护罩、外观、接插件、板卡等进行维护检查。 并应定期检查视频图像、通话质量等,视频图像应保证清晰、色彩正常,无黑点, 污点、重影和闪烁等情况:通话质量应清晰

12.3管理与控制系统

12.3.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码头管理与控制系 统情况和管理与控制系统操作手册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数 据库安全管理、应用安全管理以及重要业务系统安全管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12.3.2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定期巡检应符合下列规定。 12.3.2.1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应定期巡检机房电力、消防、空调等设备的运行 伏况,对出入机房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登记。 12.3.2.2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应实时监控和定期巡检各核心网络设备运行状 况,监控分析,及时排除各类与数据服务器相关的网络故障,做好防毒安全工作。

2.3.3.1数据归档和备份的范围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系统、应用等软件和业务、配置等数据的分析: (2)备份介质的存放、归档管理:

(1)系统、应用等软件和业务、配置等数据的分析: (2)备份介质的存放、归档管理:

12.3.5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系统上线

12.3.5.1系统上线应提前报备,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12.3.5.2应确保更新版本是经过功能测试、仿真大数据验证后的稳定版本,不 得使用新发布的测试版本作为实际环境使用。 12.3.5.3新版本上线前应做好在用版本的备份工作,并应对新版本发布的风险 故相应评估,制定相应的回退策略。 12.3.5.4新版本上线后应做好新版本系统使用情况的监控,发现问题应及时解 快,无法解决时应执行相应的回退策略。 12.3.5.5上线系统切换期间,系统开发核心人员应做好保障,相关数据库管理 人员应参与数据初始化和迁移,确保每次版本发布风险的可防可控。 12.3.5.6版本更新应编制版本台账记录,记录应包括更新前后的版本号、设备 信息、新版本的功能描述等。

附录A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指标表

附录A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指标表

A.0.1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指标见表A.0.1。

A.0.1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指标见表A.0.1。

表A.0.1自动化水平层级对应基本指标

②“生产作业环节”中堆场、水平运输、铁路装卸的具体设备应根据实际采用的装卸工 艺方案确定。

为便于在执行本指南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 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 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 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允许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附加说明 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何继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超(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那丹红(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沈元(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 刘产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任小波(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 孙金余(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张蕾(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陈宏伟(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杨育青(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杨杰敏(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张锦阳(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林星铭(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姚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赵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兆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耿雄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梁浩(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黄秀松(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韩时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温富荣(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 蔡波妮(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解曼莹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大为、刘汉东、苏君利、张耀周、周静 修方强、郭育沛、麻勇、魏宏大 刘国辉、李荣庆、苏君利、董方、檀会春 程泽坤、何继红、王超、赵斌、胡千乔 何继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超(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李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胡千乔(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指南

目次3基本规定(109)4装卸工艺与平面布置(110)4.2装卸工艺及设备选型(110)4.3平面布置(114)5道路与堆场(116)5.1地基要求(116)5.2铺面结构(116)5.3堆场装卸设备基础(116)7配套设施(117)7.3给水、排水与消防(117)9单机设备控制系统(118)9.2集装箱装卸桥(118)9.3水平运输设备(118)9.4堆场场桥(118)10管理系统(119)10.1一般规定(119)10.2管理系统基本架构(119)10.3码头生产管理系统(120)10.4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121)10.5辅助系统(121)10.6工程案例,(121)11集成与调试(122)11.4单机调试(122)107

4.2装卸工艺及设备选型

4.2.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根据船舶装卸、水平运输和堆场装卸设备选型以及堆场 布置形式的不同,形成了多种自动化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代 表性装卸工艺系统参见表4.1。

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代表性装卸工艺系纟

注:岸桥一集装箱装卸桥:

自动化轨道吊一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自动化轮胎吊一自动化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4.2.2典型集装箱装卸桥主要技术参数可参

表4.2 典型集装箱装卸桥主要技术参数

4.2.4目前,行业内对采用非磁钉导航、具有车道选择功能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称 为“IGV”,也有将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无牵引车的运输车辆称为“无人驾驶集 ”,本指南根据车辆的外形和运行特点进行分类,凡无牵引车、可双同运行的 云输车辆统称为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带牵引车的自动化运输车辆称 为“自动驾驶集卡”。 受跨运车定位方式及定位精度的限制,选用跨运车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用分 步实现自动化的策略,即初期跨运车采用人工驾驶,保证作业效率,以后根据自 动化技术的发展再升级为无人驾驶,也有少部分码头直接采用无人驾驶的跨运车 把跨运车归为现阶段可实现水平运输环节自动化的设备。 因本指南除个别条文注明外,其余相关条文对人工驾驶跨运车和无人驾驶跨 运车均适用,且如果选用跨运车,必然会要求其能够或分阶段实现自动运输的功 能,故条文中用“跨运车”表述,不再区分人工驾驶还是无人驾驶

因对自动驾驶集卡和人工驾驶集卡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故本指南中将其予 以区分,并分别作技术规定

和跨运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参见表4.3和表

表4.3典型AGV主要技术参数

表4.4典型跨运车主要技术参数

4.2.4.6为规避相关风险、确保安全,目前有些港口采用在自动驾驶集卡上配 置安全员的运行方式,无人驾驶是指在自动驾驶集卡上取消安全员的作业方式

4.2.4.6为规避相关风险、确保安全,目前有些港口采用在自动驾驶集卡上配 置安全员的运行方式,无人驾驶是指在自动驾驶集卡上取消安全员的作业方式

而要取消车上安全员配置,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驾驶的自动化水平需达到 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要求,此外,无人驾驶集卡与人工驾驶港外集卡的混编交通 需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 4.2.5典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5

表4.5典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4.2.5.6对于水平运输设备将集装箱送到指定贝位的堆场作业方式,堆场上的任 意一台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都能为集装箱装卸桥服务,而对于水平运输设备 不进箱区、在箱区两端部进行交接作业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虽然每个箱区配置 2台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但2台设备具有明显的海、陆侧作业分工,即只 有1台设备能够为集装箱装卸桥服务。故用“能为其服务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 重机”表述。 40曲型固完

表4.6典型固定式龙门起重机主要技术参

4.3.3堆场垂直码头前沿线指堆场装卸设备的大车运行方向垂直于码前沿线。 4.3.7集中拆装扭锁站布置于引桥时,人工拆装扭锁需在车道两侧设人员站立和 放置扭锁框的安全岛,自动拆装扭锁设备自身宽度也远大于单根车道的宽度,因 比拆装扭锁的布置需结合引桥的宽度综合考虑。引桥宽度足够时,若十拆装扭锁 车位可并排布置;引桥宽度受限时,拆装扭锁车位可前后分组布置,两组之间需 满足车辆从行驶车道变道进出拆装扭锁车位的安全距离。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和天津港北疆C段自动化码头均为满堂式码头。 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每个海轮泊位的集中拆装扭锁站布置在岸桥陆侧 轨后5m处,采用垂直于岸桥轨道的布置形式,长度16m,车道宽度3.75m,安 全区域宽度1.5m。 天津港北疆C段自动化码头集中拆装扭锁站布置在舱盖板堆放区后方,采 用平行于岸桥轨道的布置形式,长度18m,车道宽度3.5m,安全区域宽度1.5m。 4.3.8.1采用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其典型的堆场布置为垂直于 头前沿线,自动导引运输车因双向运行可按最优路径行驶。随着自动导引运输 车的量产和配套件的国产化、标准化及设备费用的下降,国内港口行业也有选择 自动导引运输车替代集卡的应用案例,其运输路线为类似集卡的单向循环。 4.3.8.3堆场布置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情况,考虑近远期的交通组织、安全 管控措施和合适的港内外集卡交通隔离措施,目的是近期能通过为自动驾驶集卡 创造相对封闭的运行环境,实现无人驾驶集卡的安全应用,远期能随自动驾驶技 术的发展自然过渡到港内、外集卡混编交通,而无需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港内 无人驾驶集卡和港外人工驾驶集卡之间的交通隔离,需根据工程条件采取设置交 接区、空间+时间隔离、端部调头或通过生产管控系统隔离等方式。 4.3.9.6堆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布置时,箱区一般两两相对布置,相邻两箱区 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轨道中心间距根据设备结构尺寸和是否有检修车辆 通行确定。根据调研,洋山四期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轨距31m,设检修通

道侧轨道中心距为6.5m,无检修通道侧轨道中心距为4m;青岛前湾四期轨道式 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轨距为28.5m,设检修通道侧轨道中心距为6m,无检修通 道侧轨道中心距为3m。 4.3.10.4堆场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布置时,通常考虑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能 横向移至另一箱区作业,因此供电设施的布置需避让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 运行区域,深圳妈湾海星自动化码头和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自动化堆场的无 悬臂侧两轨道中心距均取6.5m,故作中心距不小于6.5m的规定。

5.1.6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建前应对地基使用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 使用年限、使用荷载、使用频率等基本情况。同时采用钻孔勘察等手段对现有地 基土进行取样分析,并结合自动化道路与堆场使用要求对承载力、沉降等控制标 准进行判别

5.2.2.3道路与堆场的设计标准主要指铺面等级、使用年限、使用荷载、场地 皮度等方面要求,

5.3堆场装卸设备基础

5.3.1.2当地基沉降难以满足有关要求时,通过在钢筋混凝土轨道梁或轨枕道 作结构上设置可调基座,在钢轨与基础间垫入调节板的方式满足快速调节轨道高 程的需要。 5.3.1.3目前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大车定位装置主要采用定位磁钉 成定位板,定位磁钉有防干扰要求,因此对距离混凝土中钢筋及其他铁质构件有 定距离要求,同时为保证设备高速运行下可以准确读取定位信息,其安装精度 亦有明确要求。 5.3.2.3焊接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焊接工艺的可靠性,保证焊接接头处强度不低 于本体强度。 5.3.2.4成品钢轨顺直度的出厂标准常常低于安装标准中对焊接钢轨顺直度的 要求,因此需根据安装级别要求在安装前进行校直。 5.3.3由于设备行驶速度快,纵、横向水平冲击荷载大,钢轨施工时螺栓紧力 矩不够等因素,造成钢轨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位,尤其是轨枕 道雄基础结构可能偏位更大。因此需选用便于调整的钢轨锚固系统,以减小对生 产运营的影响

7.3 给水、排水与消防

7.3.1.3“智慧用水平台”是针对远传式水表反馈的数据而言的,具有基本数 据整合的功能,能通过该平台实现实时水量数据累加、对比,对出现异常数据进 行标识、报警等基本功能。 7.3.2.2所谓海绵型,即下雨时港区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 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9.2.2.5吊具定位功能模块指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或其他技术,计算出吊具空间 立置和姿态信息的模块;目标定位功能模块指利用3D激光或其他技术实现对目 示物体位置信息识别,检测的目标物体包括集装箱、集卡等。 9.2.10.3目前集装箱装卸桥的工业电视系统存储功能主要用于事故追溯,通常 码头会在事故发生后当天启动追溯工作,因此存储要求按至少7天考虑。

9.3.1.2此处的上位系统是指负责调度控制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车辆管理系统 保证自动导引运输车安全、高效地到达指定位置,完成码头生产管理系统下达任 务的软件系统

9.4.1自前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装卸设备主要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轮胎式 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堆场场桥是对这两种设备的统称。

10.1.4运营配套辅助系统指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 等,本指南不涉及此内容。 10.1.5码头管控系统是以码头为生产单位对其进行管控的系统,而港口管控系统 是以港口或港区为生产单位对其内部的码头生产进行管控的系统,后者比前者范 围更大。

.2管理系统基本架构

图10.1典型管理系统基本体系架构图

10.2.8.7恢复时间目标是指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 难发生到业务系统恢复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周期。恢复点目标是指业务系 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10.2.9.4应用虚拟化是将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解耦,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虚拟 的运行环境。数据虚拟化是用来简化数据存取的一种手段。 10.2.10为实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内部数据共享、码头与港口以及相关方之间数 据交互、以及未来国家对于港口物流统一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方便自动化集 装箱码头在建设中有更多的供应商选择空间,在管理系统的软件、算法和硬件等 各细分领域让不同供应商在满足整体自动化的要求下充分竞争、有效协同,本指 南建议选用较为通用的港口数据交换标准

10.3码头生产管理系统

10.3.1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是自动化码头正常运营的基础,除系统管理、配置管理、 业务管理等功能外,还有费收系统、外部客户预约系统、在线查询系统、商业智 能系统等TB/T 3373-2017标准下载,因本指南主要聚焦生产相关系统,故不做说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 典型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0.2。

图10.2典型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架构图

10.4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

0.4设备调度与控制系

10.4.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典型设备调度与设备控制系统架构如图10.3。

图10.3典型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架构图

10.5.8.1V2X(VehicletoX)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人、路、后台等对象的信息交换 共享。

由于各港口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TOS系统和ECS系统管理的业务范围理解 不一,对TOS系统和ECS系统的各子系统、模块的名称和功能划分标准也不同, 本指南条文编制侧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要求高压工业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故对工程案例 中的子系统、模块名称,基本遵照材料提供单位的习惯,未做改动。

11.4.5.2安全风险评估指依据ENISO12100标准,通过对设备及系统进行安 全风险分析,以确定伤害可能达到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的概率,并以风险分析 为基础,判断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否已达到减小风险的目标。在项目实施完成 后,需由具备资质的风险评估机构对所有的安全方法及手段进行现场测试,并最 终形成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 11.4.8单机设备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测试是为了测试单机所有自动化设备的工作 状态、自动化流程的性能而设置的,设备依据某一固定工作流程连续作业,连续 作业的时间不小于8h。在连续作业过程中,设备要始终保持无故障状态运行 如果发生停机故障,需及时查找原因并在解决后重新开始测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