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含指南).pdf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含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1582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含指南).pdf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量达到标准要求,但水洗不仅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云南省部分地区因缺水也无法实施水洗。 本指南编制组通过对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大量试验验证,结果表 明只要机制砂MB值不超过1.4,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可适当放宽,同时通过配合比设计参数 的优化,机制砂中的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本 指南建议当采用机制砂配制和生产高性能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不大于C50的混凝土时,当机 制砂MB值不超过1.4时,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不应大于15%。当然,本指南编制组通过试验 发现,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过高时,会导致外加剂用量显著提高,混凝土收缩也会有一定程 度增加。所以,本指南考虑实际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对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放宽也是有条件 的一一本条规定: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大于7.0%且不大于15.0%时,应配合使用其他洁净 的天然砂或水洗机制砂,且机制砂的比例不宜超过50%,当超过这一比例时,应经混凝土试 验验证后方可使用。

GBT 38522-2020 户外燃气燃烧器具5.4.3~5.4.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6.3.2~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木规范》JTG/TF50中6.4.1和6.15.6的内容而制定,但对 强度等级为C30及以上的混凝土粗骨料压碎值由<20%放宽到<23%,作如是调整的理由如 下: 本指南编制组对云南地区碎石压碎指标调研统计后发现,云南地区绝大多数石灰岩碎石 骨料的压碎指标处于20%~25%之间,不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中6.4 规定的II类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20%(6.15.6高性能混凝土用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8%)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5.5.2~5.5.6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中6.4.3~6.4.7的内容制定。 5.6拌合用水

5.6.1 ~ 5.6.2

5.7原材料储存与管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6.5.1

本条根据本指南编制组对云南省在建的14条高速公路混凝土拌合站在原材料质量控制 普施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而制定。混凝土骨料含水情况变化是长期影响公路工程混凝土拌合 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际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根据骨料含水情况变化做相应的调控。解 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造大棚等遮雨设施。由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硬化性能与水泥有着 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将其与水泥混淆将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严格标识和区别矿物掺 分料和水泥可预防将两者混清发生质量事故。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永的前提下,应保证混 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良好、混凝土耐久性优良、抗裂性好和体积稳定性高,其特点是低渗透 性、无开裂和长期强度持续增长。所以更要突出性能设计,如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小,耐久性 优异,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要强调水化热控制。

高速公路混凝土根据结构部件、侵蚀等级、设计要求、施工方法的不同,对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设计配合比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本指南编制组调研发现,即使目前优质天然砂资源已严重乏,但云南省公路工程C5C 和C55混凝土仍然大量使用天然砂,混凝土生产成本较高。而其他行业和其他地区交通行 业用机制砂制备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因此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 下,应当鼓励机制砂用于配制各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制砂在石粉含量、 预粒级配等方面与河砂有较大差异,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并机制砂混凝土应当经充分试 验验证后方能使用。

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应满足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 耐久性能是本指南编制的重点之一。

本条是综合了国内外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成果后制定的。 首先,在满足工作性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用水量,这是提高混凝土性能的一条重要措施。 因此主体结构C3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应优先用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 其次,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前提下,尽量减少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 并选用低水化热、含碱量偏低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和C3A含量高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的水泥,这是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的一条重要措施; 再次,优化混凝土中骨料的级配设计,特别重视粗骨料的级配以及粗骨料的粒型要求, 获取最大堆积密度和最小空隙率,以便尽可能减少胶凝材料浆体的用量,达到降低砂率,减 少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的目的; 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水胶比,混凝土强度和体积稳定性提高,但为保证混凝土的抗 裂性能,水胶比应恰当,不宜过小,因为过小的水胶比易导致混凝土自收缩增大; 最后,一般情况下,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组分,并尽可能充分发挥矿物掺 合料与高效减水剂的叠加效应,达到减小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使混凝土微观结构致密,使混 疑土强度持续稳定地发展,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目的,最终使混凝土具有 良好的综合性能,

6.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及基本规定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附录B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的内容 而制定。

本条是通过统计和分析本指南编制组调研的14条高速公路103组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和 优化的混凝土性能而制定的,

控制最大水胶比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水胶比义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 首要参数。在控制最大水胶比的条件下,表14中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 和掺矿物掺合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胶凝材料用量下限。根据耐久性的需要,单位体积 昆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能太少,但过多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和水化热,使混凝土更加容易 开裂,因此应控制胶凝材料的最大用量。在强度和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胶凝材料用量较小 的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好,其耐久性通常要优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的混凝土。采用非泵送混 疑土时,由于工作性能的需要,允许适当降低胶凝材料用量。表14中的数据是通过总结本 指南编制组调研的14条高速公路103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并综合国内相关统计资料得出

配合比计算时,胶凝材料28d胶砂强度宜根据试验确定,当无28d胶砂强度实测值而按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第5.1条计算胶凝材料28d胶砂强度时,计入胶凝 才料用量的石粉的影响系数可按《石灰石粉混凝土》GB/T30190取值或经试验确定。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当采用机制砂制备混凝土和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由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较高,导致混凝 土实际水胶比偏小,因此可将部分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按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10%的比例 替代水泥,从而达到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目的。计算得到的胶凝材料、矿物掺 合料和水泥用量需要在试配时进行适当调整

机制砂的物理性质不同于河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根据机制砂自身和混凝土设计要 求选择。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砂率宜比普通河砂混凝土提高2%~4%。

本指南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进行,与测试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 法相比,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

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 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

6.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原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制对抗渗混凝土非常重要。大量抗渗混凝土用于地下工程,为 提高抗渗性能和适合地下环境特点,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十分必要,也是普遍的做法。 主以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情况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耐久 性能和进行质量控制。骨料粒径太大和含泥较多都对抗渗性能不利

采用较小的水胶比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使其有较好的抗渗性,因此,控制最大 水胶比是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措施。另外,胶凝材料和细骨料用量太少也对混凝土

混凝土中掺用引气剂适量引气,有利于提高混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掺用引气剂适量引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渗性

抗渗混凝土的配制抗渗等级比设计值要求高,有利于确保实际工程混凝土抗渗性能满足 设计要求。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1241号、《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T5016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的内容制定,

混凝土中粗骨料较多有利于限制胶凝材料硬化体的变形作用。因为水泥水化热相对较高 所以大体积混凝土中往往掺用大量粉煤灰,减少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 的目的。

本条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内容制定

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操作和温度控制有利,大体积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应重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采用低水化热的胶凝材料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的胶凝 材料中往往掺用大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强度发展较慢,设计采用混凝土60d或 0d龄期强度是合理的。当标准养护时间和标准尺寸试件不能两全时,维持标准尺寸试件比 较合理。

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抗冻混凝土是一个基本做法,目前寒冷或严寒地 区一般都这样做。骨料含泥(包括泥块)较多和骨料坚固性差都对混凝土抗冻性能不利。 些混凝土防冻剂中掺用氯盐,采用后可能会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导致严重的结构混凝土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耐久性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规定含亚硝酸盐或碳 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水胶比大则密实性差,对抗冻性能不利,因此要控制混凝土最大水胶比。混凝土

原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制对高强混凝土至关重要。 本条规定了高强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性能指标a)、b)。在胶凝材料方面,由于高强混凝土 强度高,水胶比低,所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都比较合理 不仅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等级混凝土,而且水泥中混合材较少,可掺加较多的矿物 掺合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本条规定了高强混凝土用骨料的性能指标c)、d)。在骨料方面,如果粗骨料粒径太大或 (和)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不利于混凝土中骨料合理堆积和应力合理分布,直接影响混凝 土强度,也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细度模数为2.6~3.0的细骨料更适合配制高强混凝土 使胶凝材料较多的高强混凝土中总体材料颗粒级配更加合理;骨料含泥(包括泥块)较多将 明显降低高强混凝土强度

近年来,高强混凝土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的 实践经验,推荐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范围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当经过充分试验验证,确认所 涉及的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时,可不受此条 件限制。

因为高强混凝土强度稳定性受到高度重视,所以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复验是必要的。 .4.5~7.4.6 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本条规定旨在直接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并给出具有控制指标。参考《混凝土质量控制 标准》GB/T50164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a)本条参考《预拌混凝土》GB/T14902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内容 制定;b)掺用引气剂、膨胀剂和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延长搅拌时间有利于混凝土搅拌均 匀;c)应当避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通过骨料和热水搅拌使热水降温后,再加入水泥等 校凝材料搅拌更为可取;d)控制拌合物温度也是搅拌环节的重要内容。对典型的冬期或炎 热季节施工而言,采用加热水或加热骨料或掺加冰块等方式控制拌合物入模温度满足5℃ 35℃要求,不仅有利于组织施工,而且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性能检测能有效监控混凝土质量,尤其要注意混凝土的落度经时损失,避免堵 管等现象。本条参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的内容制定。

采用搅拌罐车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的重要运输工具。要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 温度满足5~35℃要求。本条结合云南省气候特点,对搅拌罐车的搅拌罐作出保温或隔热 规定是参考《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内容制定的。 9.0.2~9.0.3 参考《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内容制定。 9.0.4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9.0.5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可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损失。 9.0.6 a)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非常重要,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和不预留施工缝的结构混 土等无为关键。 b)~i)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1241号内容制定。

采用搅拌罐车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的重要运输工具。要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 温度满足5~35℃要求。本条结合云南省气候特点,对搅拌罐车的搅拌罐作出保温或隔热的 规定是参考《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内容制定的。 9.0.2~9.0.3 参考《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内容制定。 9.0.4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9.0.5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可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损失。 9.0.6 a)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非常重要,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和不预留施工缝的结构混凝 王等无为关键。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9.0.7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内容制定。 9.0.8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避免施工现场押车和无车的现象出现,对于交通拥堵的区域,宜采 用卫星定位系统监控车辆运行。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10.0.1 c)使用机柴油类脱模剂,会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多,研究表明黄油和专用脱模剂 效果较好。对于气泡较多的构件,可以使用含有消泡作用的脱模剂。 10.0.2 现场温度和金属模板温度高会影响混凝土硬化过程,进而影响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拌合 物入模温度过高对混凝土性能不利。因此,避免高温条件浇筑混凝土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本 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内容制定。 10.0.3~10.0.4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内容制定。 10.0.5 本指南编制组在实际调研中遇到过因输送管道中的混凝土混入其他不同配合比或不后 强度等级混凝土而引起的质量事故,因此制定本条。 10.0.6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内容制定。 10.0.7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预应力梁片的马蹄部位分 两层浇筑,有利于气泡的排出。 10.0.8 c)一般结构混凝土通常使用振搞棒进行插入振捣,较薄的平面结构可采用平板振捣器进 行表面振捣,坚向薄壁且配筋较密的结构或构件可采用附壁振动器进行附壁振动,当采用干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硬性混凝土成型混凝土制品时可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振动。振动时间要适宜,避免混凝土 密实不够或分层。 10.0.9~10.0.10 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10.0.11 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浇筑面进行抹面处理,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10.0.12 混凝土硬化不足时人为踩踏会给混凝土造成伤害;构件底模及其支架拆除过早会使上面 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混凝土构件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增大。混凝土强度发展受强度等级、配 合比、构件尺寸、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 内容制定。 10.0.13 本条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满足5℃~35℃要求。 0.0.14~10.0.16 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制定。

硬性混凝土成型混凝土制品时可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振动。振动时间要适宜,避免混凝土 密实不够或分层。 10.0.9~10.0.10 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10.0.11 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浇筑面进行抹面处理,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10.0.12 混凝土硬化不足时人为踩踏会给混凝土造成伤害;构件底模及其支架拆除过早会使上面 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混凝土构件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增大。混凝土强度发展受强度等级、配 合比、构件尺寸、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 内容制定。 10.0.13 本条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满足5℃~35℃要求。 10.0.14~10.0.16 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制定。

硬性混凝土成型混凝土制品时可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振动。振动时间要适宜,避免混凝土 密实不够或分层。 10.0.9~10.0.10 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混凝土养护不好往往会使混凝土质 量控制前功尽弃。在实际工程中,制定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应作为必不可少的规定 并应有实施过程的养护记录,供存档备案。本条参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 内容制定。 11.0.2 养护应同时注意湿度和温度,原则是:湿度要充分,温度应适宜。本条参考《混凝土质 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内容制定。 11.0.3~11.0.4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内容制定。 11.0.5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混凝土养护不好往往会使混凝土质 量控制前功尽弃。在实际工程中,制定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应作为必不可少的规定, 并应有实施过程的养护记录,供存档备案。本条参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 内容制定。

70m预制箱梁架设施工工艺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混凝土裂缝控制猎施之一是加强早期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混凝土成型后立 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预防混凝土早期失水和被风吹,有利 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是比较好的养护措施。对于难以潮湿覆盖的结构立面混凝土等, 可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但养护效果应通过试验确定。本条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 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于2014年11月编著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的 内容制定。

11.0.7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自身及其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差异很重要,温差太大容 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本条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 司于2014年11月编著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的内容制定。 11.0.8~11.0.9 本条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的内容制定。 11.0.10 本条参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50164的内容制定。 11.0.11 大体积混凝土和炎热季节施工混凝土温度控制,可有效控制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浇注体的 不利影响,减小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风险。本条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业和 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于2014年11月编著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的内容制定 11.0.12 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同样应注意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 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混凝土强度不低于5MPa即具有一定的非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冻能 力,这个强度也称抗冻临界强度。本条参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业和信息化 部原材料工业司于2014年11月编著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的内容制定。 11.0.13 本条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内容制定。 11.0.14

某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章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1241号的内容制定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试行)

本章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I 50107的内容制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