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353-2020 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技术标准.pdf

DG/TJ08-2353-2020 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1609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353-2020 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技术标准.pdf

表7.1.41喷砂除锈、防腐层和防水黏结层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2.施工面积不足1000m²的,按1000m²计 3.“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主:1.试验方法按照本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程》JTGE20规定的方法执行 2.对于环氧沥青混合料,“混合料出厂温度”应逐车检测评定;沥青混合料运至 施工现场应逐车检测温度。 3.“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某小区6栋楼房施工组织设计,其检查频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产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 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注:1.试验方法按照本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规定的方法执行。 2.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采用最大间隙评价平整度,对于其他类型铺装 采用国际平整度IRI和平整度标准差。评价平整度。 3“随时”县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休詹况确定

主:1.试验方法按照本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规定的方法执行。 2.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采用最大间隙1评价平整度,对于其他类型铺装 采用国际平整度IRI和平整度标准差。评价平整度。元 3.“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2.1钢桥面喷砂除锈处理的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 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底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 理等级》GB/T8923.1和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 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5部分:表面粗糙度 的测定方法GB/T13288.5的相关规定执行。 7.2.2界面功能层、沥青、沥青混合料、聚氨酯和聚氨酯混合料的 验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建工程》JTGF80/1的相关规定执行。 Y7.2.3剪力钉焊接的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GB/T50205的相关规定执行。钢筋网、超高性能混 凝土的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执行。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和现 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一2152、《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DG/TJ08一2144的相关规定

表7.2.4钢桥面铺装竣(交)工检查验收和质量要求

注:1.试验方法按照本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规定的方法执行。 2.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采用最大间隙h评价平整度,对于其他类型铺装 采用国际平整度IRI和平整度标准差。评价采整度。 3.施工面积不足1000m²的.按1 000m²认

附录A 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界面 黏结强度试验方法

A.1.1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 面板之间或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的黏结强度,如图 A.1.1 所示。

)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b)超高性能混 同结构层上层之日 1一带肋钢筋;2一螺帽;3一拉头;4一UHPC层;5一防水黏结层;6一钢板 7一环氧树脂胶;8一结构层上层;9一黏层

黏结强度试验方法示意

A.2.1万能材料试验机:荷载由传感器测定,最大荷载应满足不 超过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量程的20%的要求,宜采用50kN 或100kN,分辨率0.01kN。应具有环境保温箱,控温准确至X 0.1℃,加载速率可以选择。试验机宜有伺服系统,在加载过程 中速率保持不变。 形,厚度10mm~12mm。 A.2.3带肋钢筋:采用不锈钢制作,直径6mm~8mm,长度 50mm~70mm。

A.2.1方能材料试验机:何载由传感器测定,最大何载应满足不 超过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量程的20%的要求,宜采用50kN 或100kN,分辨率0.01kN。应具有环境保温箱,控温准确至 士0.1℃,加载速率可以选择。试验机宜有伺服系统,在加载过程 中速率保持不变。 形,厚度10mm~12mm。 A.2.3带肋钢筋:采用不锈钢制作,直径6mm~8mm,长度 50mm~70mm。 A.2.4钢板:形状为边长100mm正方形,厚度为50mm。 A.3.,试验步骤 A.3.1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黏结强度时,应按照 下列顺序进行:人 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在喷砂处理后的钢板上成型防水黏结层, 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3将充分拌和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型于钢板试件上,周 边以模具固定,厚度为50mm。同时在拉拔头四个角点位置植入 带肋钢筋,并通过螺帽紧固。按本标准要求对成型后的试件养护 28 d。 A.3.2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黏结强度时,应按 照下列顺序进行: 1将充分拌和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型于模具中,形状为 边长100mm正方形.厚度为50mm,并按本标准要求养护28d.

A.2.4钢板:形状为边长100mm正方形,厚度为50mm

A.3.1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黏结强度时,应按照 下列顺序进行: 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在喷砂处理后的钢板上成型防水黏结层, 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边以模具固定,厚度为50mm。同时在拉拔头四个角点位置植人 Y带肋钢筋,并通过螺帽紧固。按本标准要求对成型后的试件养护 28d。 A.3.2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黏结强度时,应按 照下列顺序进行: 1将充分拌和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型于模具中,形状为 边长100mm正方形,厚度为50mm,并按本标准要求养护28d.

2按照设计要求在表面处理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上成型黏 层,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3将拌和后的结构层上层混合料成型于超高性能混凝土 上,周边以模具固定,厚度宜为40mm士10mm,碾压密实后按照 本标准要求对组合试件进行养护。 4通过环氧树脂黏结剂将拉拔头粘贴至组合试件上下表X 面,放置于室温下养护1d以上。 A.3.3试验前将固定好拉头的试件放入温度预先设置好的恒温箱 中保温,保温时间不应低于5h。通常采用的试验温度为25℃、 50℃和70℃,应在报告中注明试验温度。 A.3.4将保温后的试件装人试验机。安装试件时,应使试件纵轴 与上下拉拔头中心线相重合。 A.3.5黏结强度试验的拉伸速率采用1Qmm/min。 A.3.6应匀速加载直至破坏,读取荷载峰值(F),准确至0.01kN,同 时观察断裂面情况,记录破坏位置。 A.3.7从恒温箱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

式中:P试件的黏结强度(MPa); F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S——拉头底面面积,取10 000 mm²

A.5.1同一批试件室内平行试验不得少于5个,现场试验不得少 于4个。当同一批试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值 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 A.5.2试验后应仔细观察破坏界面的结构层位及其所处的位置, 详细记录并在报告中注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黏结强度时,破坏 面可能出现在防水黏结层与钢板之间、防水黏结层内部、防水黏 结层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超高性能混凝士内部;检验超高性 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黏结强度时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黏层 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黏层内部黏层与结构层上层之间、结构 层上层内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等部位 2当出现拉拔头与组合构件之间脱层或超高性能混凝土、 结构层上层内部断裂时1视为黏结强度大于测试值。 3若破坏面出现在防水黏结层与钢板之间、防水黏结层与 超高性能混凝之间、黏层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黏层与结构 层上层之间等部位,应描述黏结层被拉脱的面积占整个黏结层试 验面积的百分比

附录 B 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界面 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B.1.1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采用压剪方法检验超高性能 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或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的 剪切强度。

B.2.1万能材料试验机荷载由传感器测定,最大荷载满足 不超过其量程的8Q%且不小于量程的20%的要求,荷载分 辨率0.01kN。应具有环境保温箱,控温精确至士0.5℃,加 载速率可以选择。试验机有伺服系统,在加载过程中速率保 持不变。 B.2.2,钢板:形状为边长100mm正方形,厚度为50mm。 B.2.3V试验模具装置:压剪试验装置如图B.2.3所示,试件着力 面与加载方向成45°,模具与压头接触面间应设置辊轴

图B.2.3剪切强度试验方法示意图

B.3试验步骤 B.3.1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剪切强度时,应按照 下列顺序进行术 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Y边以模具固定,厚度为50mm。按本标准要求对成型后的试件养 护 28 d。 B.3.2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剪切强度时,应按 照下列顺序进行: 1将充分拌和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型于模具中,形状为边 长100mm的正方形,厚度为50mm,并按本标准要求养护28d。

2按照设计要求在表面处理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上成型黏 层,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3将拌和后的结构层上层混合料成型于超高性能混凝土 上,周边以模具固定,厚度宜为40mm士10mm,碾压密实后按照 本标准要求对组合试件进行养护。 B.3.3将试件放入温度预先设置好的恒温箱中保温,保温时间不 应低于5h。通常采用的试验温度为25℃、50℃和70℃,应在报 告中注明试验温度。 B.3.4加载速率应采用10mm/min。 B.3.5将保温后的试件置于模具中,匀速加载直至破坏。读取荷 载峰值(F),精确至0.01kN。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及破坏位置,观 察界面情况。 B.3.6从恒温箱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 120S。 B.4.1 按式(B.4.1)计算剪切强度 t=F/S X sinc (B.4.1) 一 试件的剪切强度(MPa); F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S 试件受剪面积(mm~); 文 试件受剪角度(45°)。

B.5.1同一批试件室内平行试验不得少于5个,现场试验不得少 于4个,当同一批试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

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 结果。试件数目为4,5,6个时,k值分别为1.46,1.67,1.82。 B.5.2试验后应仔细观察破坏界面的结构层位及其所处的位置, 详细记录并在报告中注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桥面板之间黏结强度时,破环 面可能出现在防水黏结层与钢板之间、防水黏结层内部、防水黏X 结层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检验超高性 能混凝土与结构层上层之间黏结强度时,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黏层 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黏层内部、黏层与结构层上层之间、结构 层上层内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等部位。 2当出现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层上层内部断裂时,视为黏 结强度大于测试值。 3若破坏面出现在防水黏结层与钢板之间、防水黏结层与 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黏层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黏层与结构 层上层之间等部位,应描述黏结层被破坏的面积占整个黏结层试 验面积的百分比。

附录C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复合梁

C.1目的与适用范围 C.1.1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条件下,通过重复荷载弯曲试验评价 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以及超高性 能混凝土结构层与钢桥面板间的结合性能。 C.2 试验仪具,

C.2.1试验装置如图C.2.1所示,由Q345D钢板组成,钢板两端 距边缘10cm处各焊接1根直径为1Qmm的锚固钢筋

图C.2.1钢桥面铺装组合结构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梁 疲劳试验装置示意图(单位:mm)

C.2.2两脚施力架、辊轴支座(3个)、底座:1套。 C.2.3加载装置:气动或者液压加载装置、能够为疲劳试验系统 提供循环动力荷载,可根据试验要求输出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 正弦加载波形,荷载分辨率0.01kN

C.3.1试件成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板喷砂除锈后清洁度和粗糙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在喷砂处理后的钢板上成型防水黏结层, 并按照本标准或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养护 3将拌和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直接浇注在上一步养护 后的钢板试件上。 4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型完毕后,按规定对成型后的试件养 护7d以上

C.3.2加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载波形为正弦波,以不变的加载幅度在F(基本荷 载)和F。(最大荷载)之间变动。F。取70kN,基本荷载Fg= 0.1 F。。 2加载频率:10 Hz±0.1Hz。 C3.3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试件支承于直径为50mm的三个钢制辊轴支座上,支 Y承间距为300mm。 2加载力通过两脚施力架直接加载于混凝土顶面。 3试验前试件应采用荷载F。进行预压三次,每次加载至 Fg后保持10s,两次加载间隔20s,保证加载点与试件有效接触。 4均衡状况满足要求后,设定频率和荷载,启动疲劳试验。 5记录防水黏结层和铺装结构层出现破坏(开裂、脱层)的

情况及相对应的重复加载次数。 6当超高性能混凝土出现贯穿裂缝或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 桥面板间脱层总长度达到混合料周长(2100mm)的50%时,疲 劳试验停止。

C.4.1平行试验不得少于2个,当同一批试件中某个测定值与平 均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0%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奔,取平均值 作为试验结果,最终有效测定值不得少于2个。 C.4.2在报告上详细记录脱层、裂缝出现的位置与尺寸,防水黏 结层和铺装结构层出现破坏(开裂、脱层)时对应的加载次数

附录D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边缘构造

D.0.1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护栏等边缘构件的界面上均匀涂X 布环氧树脂黏结剂,用量宜为0.2kg/m²~0.4kg/m²。在超高性 能混凝土层顶面横坡最低处设置螺旋排水管,排水管位置应与边 缘构件密贴,排水管与边缘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接触缝隙内 应填充密封防水材料,排水管应接入泄水孔,如图D.0.1所示。 D.0.2当边缘构件为混凝土构件时,宜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伸人 该构件内部区域50mm以上,如图D.0.2所示

图D.0.1边缘构造与排水示意图

图D.0.2混凝土边缘构件处边缘构造示意图(单位:mm)

附录E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钢纤维

.0.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超高性能混凝土干混料和拌合物中钢纤 维所占的体积百分率,即钢纤维体积率。 E.0.2实验设备 2容量筒:钢制,容积5L,直径和筒高均为186mm士2mm, 壁厚3mm。 3振动台:频率宜为50Hz士3Hz,空载时振幅宜为 0.5 mm±0.1 mm。 4不锈钢丝筛网:网孔尺寸应为2.5mm×2.5mm。 5其他:振槌、铁铲)容器和磁铁等 E.0.3检验步骤 1应把容量简内外擦拭干净。 振槌进行振实。振动过程中,如拌合物沉落低于筒口,应随时添 加直至表面出浆。 4将拌合物倒人不小于10倍拌合物体积的大容器中,加水搅 拌,用磁铁收集水中的钢纤维,并仔细洗净粘附在钢纤维上的异物。 5将收集的钢纤维在105℃士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烘 干时间应不少于4h,然后每隔1h称重一次,直至连续2次称量 之差小于较小值的0.5%时为止。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精 确至1g。

E.0.4钢纤维体积率计算

钢纤维体积率按式(E.0.4)计算:

式中:Vsf 钢纤维体积率(%); msf 容量筒中钢纤维质量(g); psf 钢纤维密度(kg/m); V 容量筒容积(L)。

V一容量筒容积(L)。 E.0.5试验结果处理 试验应分两次进行,两次测定的偏差应小于两次测量平均值 的5%,否则结果无效,应重新检测;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 钢纤维含量试验结果

E.0.5试验结果处理

附录F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拉性能试验方法

F.1 且的与适用范围

F.2.1抗拉性能试件尺寸示意图(单位:mm

F.3.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件破坏荷载宜大于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20%且宜小于 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80%。 2示值相对误差应为士1%。 3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 均匀、连续地加荷。 4²其拉伸间距应为800mm~1000mm。 5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GB/T3159和《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2611中的有关规定。 F.3.2用于微变形测量的仪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微变形测量的仪器宜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长仪或位移 传感器,也可采用激光测长仪引伸仪等。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应 备有微变形测量固定架,试件的变形通过微变形测量固定架传递 到位移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片或位移传感器测量试件变形时, 应备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条件许可时,可采用荷载和位移数据 同步采集系统不 2当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其测量精度应为士0.001mm;当采 用电阻应变片、激光测长仪或引伸仪时,其测量精度应为 20.001%。 3微变形测量仪的标距宜为150mm。

F.3.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件破坏荷载宜大于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20%且宜小于 拉力试验机全量程的80%。 X 2示值相对误差应为士1%。 3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 均匀、连续地加荷。 4其拉伸间距应为800mm1000mm。 5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压式能试验机》

F.3.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规

1用于微变形测量的仪器宜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长仪或位移 传感器,也可采用激光测长仪引伸仪等。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应 备有微变形测量固定架,试件的变形通过微变形测量固定架传递 到位移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片或位移传感器测量试件变形时, 应备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条件许可时,可采用荷载和位移数据 同步采集系统米 2当采用位移传感器时,其测量精度应为士0.001mm;当采 用电阻应变片、激光测长仪或引伸仪时,其测量精度应为 20.001%。 3微变形测量仪的标距宜为150mm。

F.4.1按本标准第7章规定制作试件。每个试件在进行抗拉性 能试验时,应同时测试弹性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应 变3个参数,以6个试件为一组,

在结果计算前汉河综合整治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首先应确定抗拉弹性极限点。在位移传感器

和数据采集系统绘制的荷载一位移曲线或应变片记录的荷载一应 变曲线中,由线性段转为非线性段的点作为弹性极限点。当弹性 极限点不明显时,取200ue对应的曲线上的点作为弹性极限点。 F.5.2弹性极限抗拉强度应按式(F.5.2)计算

武中: fm 抗拉强度,计算结果精确至0.1MPa

Ete= I te Lte

Fmax抗拉试验加荷过程中的最大荷载(N); Λ抗拉试件中部截面积(mm²)。 抗拉应变应按式(F.5.6)计算:

F.5.7试验结果的处理:

试件开裂位置位于标距内试件为有效拉伸试件。弹性极限 抗拉强度、弹性极限拉应变、抗拉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应变 以有效拉伸试件测试值的采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有效拉伸试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会信息公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JGJT329-2015 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pdf,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专用 反面词采用坏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