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09-2021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

DB52T 1609-2021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2639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2T 1609-2021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pdf

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 of classifiedhighwayreconstructionand

DesignSpecificationofclassifiedhighwayreconstructionand extension in the mountain area

extension in the mountain area

4.3改扩建工程应在运行状况、技术指标调查,结构检测、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因地制 宜,循环利用既有公路资源,合理运用技术指标近岸海域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控制工程造价。

条文说明 a)既有公路调查与评价分运营安全性、技术状况两部分,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既有公 路自身状况,评价利用价值,为确定既有工程的利用方案奠定基础。具体可分为路线调查与 评价、路基调查与评价、路面调查与评价、桥涵调查与评价、隧道调查与评价、路线交叉调 查与评价、交通组织调查与评价等。 b)结构检测内容包含既有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检测。 c)公路改扩建设计中,对利用的既有公路存在安全隐患、事故多发,较大隐患点的路 段必须消除,必要时增加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降低风险,改扩建路段应不增加新的安全隐 患点,保证改扩建后减少、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和提高交通安全性,应 根据安全需求进行安全性评价。 各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均应在设计文件评审之前完成,可以有效保证安全性评价结论被 采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安全性评价主要从总体走廊带和工程可行性的角度评价公 路项目与交通安全相关的因素;初步设计阶段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最佳时期,能确保全面实 施安全性评价的各项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性评价的作用;施工图设计阶段公路各 项设计指标基本确定,各专业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便于进行各指标细节的安全性评价,也 是公路进入施工期之前的最后一次安全审查的机会。为保证交通安全评价的公正合理,达到 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提升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的目的,应以《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形式,提交 交通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 d)设计速度40km/h及以上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 价规范JTGB05的规定计算。当设计速度小于40km/h时,可根据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运行 速度预测模型计算参考。 e)对于既有公路经安全性调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有地质灾害需处治的路段。可通 过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对公路走廊带内的既有地质灾害、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诱 因、规模、后果的分析,并提出处治的措施,为后续的设计阶段提供依据,

5.2应充分结合交通安全性评价,经论证后可分段采用不同的设计速度。分段长度不

6.1.5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二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年。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平纵线形、横断面布置、交叉口形式等,应符合交 通安全要求。

公路远景预测设计年限既要考虑适应一定时期内的交通需求,又要兼顾公路投资和结构物 吏用年限,而应有所差异。但过长会因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预测交通量误差偏大,设施 闲置。城镇化地区公路承担着部分城市道路的功能,结合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年限,将城镇 化地区二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定为20年。

量、试验检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路线平纵线形指标、横断面型式、构造物技术状况等级 条文说明 既有公路实际平纵面线形可能与原设计不完全吻合,所以改扩建路段的平纵面设计不育 简单地按原有设计文件采用,应以既有公路的实际位置为控制点来设计、拟合既有公路来实 现充分利用。既有公路平面线形指标的测量采点应符合以下规定: a)平面线形测量应在路基左、右侧路肩外侧边缘布设测点,左、右侧的测点宜基本位 于同一横断面上。 b)测点纵向间距应不大于25m,半径较小的圆曲线路段和特殊路基路段应适当加密 回头曲线路段纵向测点间距宜为5~10m。 c)桥梁、分离式立交桥等桥头100m范围内测点纵向间距应不大于10m,桥梁的端点、 主跨起跨点等重要位置应加点控制。 d)为既有公路纵面拟合而进行的测量采点,应与平面线形布设的测点一一对应 e)横断面调查应包括视距、超高设置、断面布置、边沟形式和边坡坡度等, 6.2.2应对既有公路开展运行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运行期间的交通组成调查、运 行速度调查、交通事故多发点及地质灾害点调查。

行速度调查、交通事故多发点及地质灾害点调查。 条文说明 a)对既有公路交通组成调查可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历史车辆统计数据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明确未来交通主要服务对象。 b)对既有公路运行速度调查应在对公路平、纵面线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的

车辆运行速度综合确定。 C)对既有公路的事故多发点调查,内容包括事故特征、事故地点环境、路线平纵横等几 何参数、视距等。应结合公路管养部门提供的历年事故多发段的统计数据,分析事故产生的 原因,提出路线指标、重点路段改扩建的方案。 d)对既有公路的地质灾害点调查,内容包括灾害点类型、规模、诱发原因、气候条件、 水文条件等。 6.3.3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不宜采用80km/h,设计速度选用应符合下 表规定:

线段或回头曲线段时设计速度可采用25km/h。路基宽度

a)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在地形、地质较好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受地形、地 质等条件限制,改扩建工程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越岭路段、急弯或回头曲线等困难路 段,设计速度最低可采用30km/h。 b)三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因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设计速度可采用 30km/h。越岭路段、急弯或回头曲线等困难路段,设计速度最低可采用25km/h。 c)对于降低设计速度的路段,应按12.3条、12.4条、12.5条加强交通标志、交通标 线、护栏设置。 6.4.2公路路基宽度组成宜按表3选取

表 2 二、三、四级公路路基宽度组成

a)二级公路:根据J1GD20第6.4.1条右侧路肩宽度的规定,设计速度60Km/h时,石 则硬路肩宽度最小值为0.25m、土路肩宽度最小值为0.5m,依此规定,考虑护栏设置需 求,设计速度40Km/h、35Km/h、30Km/h时,右侧硬路肩宽度最小值采用0.25m、土路肩 宽度最小值米用0.5m。 b)三级公路:考虑护栏设置需求,设计速度40Km/h时:右侧硬路肩宽度最小值采用 0.25m、土路肩宽度最小值采用0.5m;设计速度25km/h时,土路肩宽度参照JTGD20第 6.4.1条设计速度30km/h的土路肩宽度确定;设计速度40km/h且当急弯曲线、回头曲线 没计速度取值为25km/h时,应按6.3.2条要求维持设计速度40km/h的车道宽度及路基宽 度(路基宽度8.50m),并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宽值。 c)四级公路:本条指标按双车道考虑,单车道参照JTGD20第6.4.1条执行 6.4.4圆曲线加宽类别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交通组成确定。圆曲线上的行车道加 宽应设置在圆曲线内侧,特殊情况下,当内侧加宽受限时,可采用外侧或双侧加宽。对越岭 络段、急弯曲线段或回头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5km/h、30km/h及三级公路设计速度 采用25km/h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按下表加宽,并应加强渐变过渡段的线形与交通 标线设计。

式中: b一加宽值, L1—一牵引车的后轮轴至前保险杠的长度 L2——牵引车的后轮轴至半拖车后轮轴的长度 R平曲线半径。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双车道路面加宽值如下表:

接列车单车道加宽值可按b=

表6.4.4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对越岭路段、急弯曲线段或回头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5km/h、30km/h及三级公 路设计速度采用25km/h时,为提高行程安全性,在半径小于70米时,可将上表提高一档, 如下:

对越岭路段、急弯曲线段或回头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5km/h、30km/h及三级公 路设计速度采用25km/h时,为提高行程安全性,在半径小于70米时,可将上表提高一档 如下:

对于加宽较大的3类加宽,在交通量较小、工程量增加较大时GB∕T_4728.3-2018标准下载,也可以采用单车道加宽 值,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 6.5.2.2圆曲线最小半径及回旋线最小长度应根据设计速度,按表4确定,

条文说明 a)采用较低平曲线半径时,应加强交安设施的设置,可以选择的有加宽路肩,以改善 现距;减速标线、标志等,目的是行驶至小半径曲线路段时,能降低运行速度,使视觉心 理预期与实际路况相适应。改扩建工程中由40到30km/h等设计速度间加入5km/h的指 标,主要是考虑灵活设计,节约造价的理念,该指标适用于越岭、急弯曲线路段

b)急弯曲线路段介于回头曲线和正常路段之间,结合对应的设计速度拟定了相应的最 小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C)最小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为

V2 Rmin = 127(f + i)

a)设计速度小于或等 b)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城镇地 超高值可采取6%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的困难路段,经充分论证后可采用设计速度35km/h、 30km/h的平纵指标,但平面半径不宜小于40m;三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0km/h的困难路 段,经充分论证后可采用设计速度25km/h的平纵指标,但平面半径不宜小于20m;并满足 合成纵坡、停车视距的要求。 条文说明 对于原有利用路段的半径较小的情况,但是又达不到回头曲线条件的路段,如果采用正 常路段的指标,会造成工程规模增加巨大,如果定义为回头曲线,又没有达到回头曲线的转 角指标T/CHTS10009-2019标准下载,故定义为一种介于一般曲线和回头曲线之间的中间路段,对应采用中间路段的平纵 设计指标。 为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半径不宜过低,故二级公路平面半径不应小于40m。故三级公 路平面半径不应小于20m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40km/h的困难路段,为充分利用老路,降低造价,在采用相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