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T 172-2016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pdf

JTS/T 172-2016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3197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T 172-2016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pdf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

附录B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案例

YD/T 2904.3-2019 集成可调谐激光器组件 第3部分:双通道组件.pdf马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

附录C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案例

附录C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案例

图C.0.1码头结构改造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

C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案例

马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

图C.0.4码头结构改造断面图

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附录D斜坡码头和浮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

满足吃水要求。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方案确定主要考虑: (1)既有码头结构完好,船和系缆设施能够满足改造船型系泊需要,但撑杆、撑杆 墩的水平承载力不够; (2)撑杆墩采用悬重装置吸收船舶撞击能量,不能满足改造船型的需要,但是仍然能 够继续工作,起到部分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 (3)在船内挡增设柔性钢管桩施工较便捷,对既有码头结构影响很小; (4)可以通过变形协调计算,确定靠船桩上的橡胶护航倾斜度和曲线外形,以保证新 设柔性靠船桩、橡胶护与既有撑杆系统共同受力,吸收改造船型的撞击能量。 根据上述主要因素及结合靠船设施改造方式的技术特点,确定本工程采用系靠船设 施改造方式。加固改造内容是在船内挡增设2根Φ1400mm钢管桩,桩上安设竖向拱 形橡胶护航,与原有撑杆系统共同承受船舶荷载和撞击能量。为了增强钢管桩下端的嵌 固作用,减少桩的自由长度,在不影响船外挡设计水深的前提下,在桩基处抛填6m厚 的块石棱体。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

为便于在执行本指南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 用“不宜”; (4)表示允许选择,在一定条件许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1.《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 2.《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 3.《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 4.《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 5.《港口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范》(JTS311) 6.《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 7.《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 8.《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3) 9.《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 10.《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 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 12.《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 13.《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I294)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

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水运专业委员会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顾宽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仇伯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水运专业委员会 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子平(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刘思国(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增光(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苏林王(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锋(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晓博(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赵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胡国彪(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骆加权(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顾祥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志伟(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曹称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连生、许廷兴、杨丽民、何文辉、张树仁、应永良、陆飞、 宓宝勇、赵鹏 总校人员:李永恒、李德春、吴敦龙、董方、程泽坤、沈斌、金晓博、 曹称宇、顾宽海、顾祥奎、赵妍、孙雁榕 管理组人员: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金晓博(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顾宽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连生、许廷兴、杨丽民、何文辉、张树仁、应永良、陆飞、 宓宝勇、赵鹏 总校人员:李永恒、李德春、吴敦龙、董方、程泽坤、沈斌、金晓博、 曹称宇、顾宽海、顾祥奎、赵妍、孙雁榕 管理组人员: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金晓博(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顾宽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周国然(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

JTS/T1722016

JTS/T1722016

总则 (65) 基本规定 (66) 码头结构检测评估与状态判别 (67) 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68) 5.2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68) 5.4构造 (68) 5.5施工 (68) 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70) 6.1一般规定 (70) 6.2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70) 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71) 7.1一般规定 (71) 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71) 7.5施工

3基本规定 (66) 码头结构检测评估与状态判别 (67) 5高桩码头结均加用改选

1.0.1随着我国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部分码头设施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主要存在 靠泊等级偏低、结构功能退化、安全性能降低、不能适应货种的变化、岸线资源的利用率偏 低、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等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使码头设施 安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需对既有码头结构实施一定的加固改造。 由于一些需加固改造的码头工程建造年代时间跨度大、设计标准不一、结构形式多 样,而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加固改造内容针对性不强,不够系统,未形成对既有码 头结构状态识别、设计、施工、检验等全面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技术规定,不利于指导实际 工程的实施和质量的保证。目前,虽已颁布实施《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JTJ302一2006)、《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港口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 技术规范》(JTS311一2011)等规范,为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港口水 工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范》(JTS311一2011)等规范重点针对是港口水工建筑物局部结 构构件的修补加固。因此,在现行规范基础上,重点针对码头整体结构方案加固改造内容 制定《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而局部结构构件的修补加固等内容仍按照《港口水 工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范》(JTS311一2011)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对有效指导码头结构 加固改造,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质量可靠,进一步促进水运工程建设转型 发展,适应我国水运发展的新形热具有重要意义

1.0.2指南的适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码头用途发生改变。主要是指在码头所装卸的货种发生了变化或码头通过能力 提升后,码头装卸工艺设备、使用荷载等发生改变而导致的需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情况。 2)码头靠泊等级发生改变。主要指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码头靠泊等级发 生变化,比原码头结构设计船型吨级大,而需要对码头结构进行的加固改造情况。 3)码头性能提升。主要指码头结构或构件发生破损、变形较大、承载能力需要提升 耐久性需要维持或提升等情况下,需要对码头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情况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

3.0.1码头结构加固改造之前开展相应的检测和评估工作是制定加固改造万案的基础 和依据。检测内容包括上部结构、基础结构和附属设施等的外观、应力、变形、腐蚀状况 等;评估内容包括码头结构或构件在现有状态下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并给出相应 的等级。

进行设计的。倘若加固改造后任意改变其用途或使用条件,尤其是使用超出原加固 设计条件,会造成结构的安全事故

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S152)、《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高桩 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3)、《港口 桩基规范》(ITS167一4)《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等规范的有关规

4码头结构检测评估与状态判别

马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

5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5.2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5.2.2设置分离式墩台方式一般作为船舶吨级加大、装卸工艺荷载基本不变时的高 头结构加固改造的方式。

5.2.2设置分离式墩台方式一般作为船舶吨级加天、装卸工艺何载基本不变时的高桩吗

设置分离式墩台方式技术特点是码头装卸作业能够根据施工位置做相应调整 线保持不变时,干扰少,设计技术成熟、施工改造面小、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缺点是 线外移时将减少码头装卸设备吊臂有效作业范围,并且施工期码头不能使用。 5.2.3设置前方桩台方式的技术特点是可以全面提升码头结构的靠泊等级,但是需 施工,工程量较大。注意与相邻码头的协调,并复核既有结构、验算岸坡稳定性和明 有结构的限制要求。

减少新增基桩的数量或减小基桩的规格,改造位置相对灵活,有效避免码买上皮市 等固定设施拆除,缺点是码头中部新增桩基受空间约束,沉桩工艺限制较多,对新老 间的有效结合技术要求高。

5.2.6板桩加固方式技术特点是全面提升码头等级,但是需停产施工,工程

5.2.7调整护炫方式配合其

工程实施周期短。缺点是减少了码头装卸设备吊臂作业范围。注意护眩布置尽可 布置,间距不要过大,需对码头前方水域进行论证以及与相邻码头协调。

2本条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一2013)构造规 出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原构件与新增混凝土的可靠连接,使之能够协同工作,以保 的可靠传递,从而收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5.5.3.4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局部加固方式中存在码头中部、后部新设桩基的情 况,利用原结构作为打桩平台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按设计沉桩,有效地减少结构拆除范围, 提高改造的效率。该技术已在扬州港码头加固改造工程、上海港罗泾港区2个泊位码头 加固改造工程、张家港港海力码头4#、7#泊位加固改造工程、上海港宝山十四区码头的改

建工程桩基施工、泰州港高港港区杨湾港区、永安港区的码头加固改造、镇江港大港港区 8#、9#泊位的加固改造工程等 程电成功体用

几刀消淤技不是米用气力泵搅动码头下淤泥,而后使用吸泥管将淤泥输送至泥 驳,外运至抛泥区,该项技术特别适用于码头清淤时不允许停止生产的情况。 水陆两栖挖泥船清淤技术是将专业挖泥设备放置在水陆两栖挖泥船上进行挖泥,将 淤泥挖至泥驳,外运至抛泥区,该项技术适用于短引桥、后方滩地已处于潮间带的码头清 淤,也适合空间狭小区域的水域挖泥作业。 近几年,上述两项技术在长江下游和长江口沿岸地区等港口码头中应用较多,效果 良好。

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JTS/T172—2016)

6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

6.1.3重力式码头前沿浚深后,某些情况下基床顶面会高于码头前沿设计底高程,为保 证船体安全,提出最小净距要求。最小净距计算时需考虑船舶受风、浪、流和不平衡装载 等产生的位移量。

6.2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6.2.2前置桩台方式的技术特点是可以全面提升码头结构的靠泊等级,但是码头需停产 施工,工程量大。注意基桩布置尽可能减少施工对既有结构基床和地基的影响,并通过对 既有码头结构进行复核,提出墙后使用荷载的限制条件。

2前置耕合方式的技术特点是可以全面提升码头给构 ,工程量大。注意基桩布置尽可能减少施工对既有结构基床和地基的影响,并通过对 码头结构进行复核,提出墙后使用荷载的限制条件。 3前置墩台方式的技术特点是可以通过提高靠系泊能力提升靠泊等级,总体较前置 方式造价相对较低,但是码头需停产施工,如装卸工艺不变,会对既有装卸设备的吊 作幅度有损失,增加清仓工作量,降低生产效率;由于外移空间受限,基桩斜度有限 用刚度较大的基桩。

桩台方式造价相对较低,但是码头需停产施工,如装卸工艺不变,会对既有装卸设备 臂工作幅度有损失某工程屋面施工方案,增加清仓工作量,降低生产效率;由于外移空间受限,基桩斜度 需采用刚度较大的基桩。

6.2.4调整护方式一般采

调整护航方式的技术特点是码头前沿可少量浚深,靠泊等级略有提开,基本不景 头的作业,工程量小。缺点是既有装卸设备的吊臂工作幅度略有损失,对于风浪较 头,漂浮式护航需频繁起吊至码头面上。

施工,对码头正常生产影响较小。缺点是水下工作量天,开浆实际范围和开浆量 定。注意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检验标准,合理确定检测数量和方法,升浆固结前 生产作业。

.1.2加固改造根据缩 状况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板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 除了对新增结构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计算外,对原有结构也需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复核。新 增结构既要进行构件计算,也要进行整体计算。

7.2加固改造主要方式

7.2.3新建前板桩方式的技术特点是新建板桩码头前沿线外移距离可灵活控制,不受岸 坡稳定影响,码头提高等级较大。缺点是影响码头生产,工程量大。注意码头结构断面选 择、沉桩可行性分析、减少施工对原结构影响、墙后回填料的顺序、速率控制要求等。 7.2.4调整锚锭设施方式的技术特点是陆上施工。缺点是影响码头生产,土方工程量较 大。注意原拉杆的防腐修复。 7.2.5墙后地基加固方式的技术特点是陆上施工,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减少墙后土压力。 缺点是加固效果较难判定。注意合理确定加固范围和进行施工期位移监测。 .2.6墙后半遮帘桩方式的技术特点是陆上施工,施工作业面小,对生产干扰少,造价 氏。缺点是前板桩的土压力分布和大小需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7.2.7墙后全遮帘桩方式的技术特点是陆上施工,施工作业面小,对生产干扰少,造价 低。缺点是前板桩的土压力分布和大小需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2.8墙后减压承台方式的技术特点是陆上施工,作业面相对小。缺点是对生产干扰较 大,工程量大,造价高。注意进行地基加固效果检测和评估,避免振动对已建码头产生 员害。

5.4目前Q/GDW 11912-2018 特高压换流变现场组装工艺导则.pdf,施工方法主要按照现行行业《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关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