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T 231-6-2019 水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pdf

JTS/T 231-6-2019 水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水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
资源大小:14.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5092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T 231-6-2019 水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pdf

.1.1水运工程泥沙水力特性试验应包括泥沙起动、沉降、密实、冲刷率和输沙率、狭 升等试验

5.1.2非黏性沙可采用原型沙或人工制备的模型沙;黏性泥沙应在现场采集样品,若需 采集原状试样则必须保持试样的原状结构及天然含水率, 5.1.3水力特性试验中应考虑试样和水的物理特性: 5.1.4试样用量应按相应试验组次的需求确定

13#施工升降机拆除专业承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5.2.2.5采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应满足下列

(1)波高仪,精度±1%; (2)流速仪,精度±1%; (3)测沙仪,精度±5%,

(1)波高仪,精度+1%; (2)流速仪,精度±1%; (3)测沙仪.精度+5%

5.2.3泥沙起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1采用长直水槽、波浪水槽或波流水槽进行试验时,前期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试验开始前,根据试验需要,在试验段安装波高仪、流速仪,对水槽的波浪、水流

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1一6—20

条件进行调试和分级率定; (2)在试验段设置长度不小于3m、深度不小于0.1m的铺沙槽; (3)将试验所需的沙样搅拌均勾,放入铺沙槽并抹平;对于原状样品试验需放入样品 盒:待泥沙密度达到稳定后.向水槽缓慢加水至试验水深

(1)试验开始前,将水注入环形水槽内至试验水深,调整方环至水面时,观测剪 不与水面的接触情况,控制剪力环底面浸人水中的深度为4mm~6mm; (2)调节环形槽、剪力环的转速,按照试验所需的水流条件进行调试和分级率定,流 速分级不超过0.1m/s:

(1)待泥沙密度达到试验所需条件后,根据水槽率定分级情况,从小流速开始试验, 根据样品情况,通过目测、摄像和含沙量测定等方法观测泥沙起动情况; (2)波浪作用下的起动试验,采用逐级增大波高或波周期直至泥沙起动; (3)波流共同作用下的起动试验,根据波浪或水流作用下的起动试验结果,在固定某 波浪或水流条件下,逐级增大另一动力因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动力条件达到泥沙起动; (4)泥沙起动采用观察法或含沙量测量法,泥沙起动判别标准一般分为个别起动、少 量起动和大量起动三种状态,通常将少量起动定为泥沙起动的标准;淤泥质泥沙一般通过 悬扬状杰判断泥沙起动

采用环形水槽进行试验时.试验工作应符合

(1)将准备好的试样缓慢加人水槽内,转动水槽使泥沙均勾分散,然后停止转动水 槽,保持水体静止24h以上,使泥沙均匀沉积在水槽底部; (2)测量沉积在水槽底部的泥沙的密度; (3)根据水槽率定的分级,从小流速开始转动水槽,每级流速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 通过目测法观察泥沙的起动情况并分层取样或采用测沙仪测定垂线上含沙量; (4)采用取样法测定含沙量时.要及时补水,避免水槽内水体的减少

5.2.4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1对试验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应包括各试验条件下产生的泥沙运移状态、床

5.2.4.1对试验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应包括各试验条件下产生的泥沙运移状态、床 面冲淤形态等,并应对动力条件与泥沙起动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动力条件下的泥 沙起动特征,

U,=Uhm U... = /T./p = f./20m

=2of..Ua U.. w = ~

5.2.4.3采用环形水槽进行试验时,试验结果分析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垂线上各层含沙量分布结果,采用积分方法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 (2)根据分级流速下垂线平均含沙量与设定的含沙量的比值计算起动沙量,采用百 分数表示,绘制起动沙量与流速的关系线; (3)分别按起动沙量10%、50%和80%作为少量起动、大量起动和完全起动对应的 流速,

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1一6—20

5.3.1泥沙沉降试验可分为静水沉降试验和动水沉降试验,分散颗粒的静水沉降试验 可在量筒内采用时间距离法直接获取沉降速度;细颗粒繁团的静水沉降试验可采用沉降 简进行,动水沉降试验宜采用环形水槽或其他合适的设备开展

3.2试验所采用的泥沙样和水样应满足下

5.3.2.1悬移质泥沙样应从现场水体中采集,当悬移质浓度较低时,可采用水样沉淀 农缩的方法,水样沉淀的时间应足够长,严禁使用任何化学凝结剂。,底质样品宜选取床面 以下10cm以内的泥沙。 5.3.2.2采集的样品宜即时试验,若不能即时试验,宜密封保存;需要保存较久时,湿 洋品应做防腐处理,干沙样宜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处理: 5.3.2.3试验用水应根据试验要求确定,可采用现场天然水,也可采用纯净水或配制 的盐水等,样品处理用水应与试验用水相同 5.3.2.4对有特殊要求的泥沙沉降试验,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对样品进行水溶盐 有机质、物质分散、反凝等特殊处理,试验用水和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要求,

(1)沉降筒,沉降筒的尺寸需综合考虑边壁效应、测控仪器放置、搅拌清洗等因素,直 径取0.Im~lm高度取Im~5m; (2)测沙仪,精度±5%; (3)直空取样器采样瓶加热棒温度计烘箱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1)在试验准备阶段,对测沙仪进行率定; (2)根据所采用的沉降筒高度,在沉降筒上每隔10cm~20cm均匀布置真空取样管或 利用测沙仪来测量垂线含沙量; (3)向沉降筒内加入试验水样至预设水深,根据试验条件和组次,控制沉降筒内水 温、盐度、初始含沙量等因素; (4)根据试验要求的初始含沙量,称取分散状泥沙样品加人沉降筒内,搅拌均勾,各 层含沙量差异控制在5%以内; (5)停止搅拌后,逐时测量沉降筒内垂线含沙量,初始测量时间间隔一般为2min 5min,Ih后测量间隔逐渐延长,获取垂线含沙量随时间变化的序列: 5.3.3.3采用真空取样法时,应根据沉降筒体积,每次取样的水量为30ml~100ml, 组试验的总取水量不应大于沉降筒总水量的5%;试验过程中取水或采用测沙仪时,应避 免对水体的扰动

不同水深处的瞬时沉速; (2)按下列公式计算泥沙样品的代表沉速

Wp% ""w,clt [a f"cs.rdh) /Cs,

式中% 含沙量为初始含沙量的p%时的泥沙沉速,P=50时为中值沉速; tp 含沙量为初始含沙量的p%时的沉降历时; , 某一时段泥沙的瞬时沉降速度; H 试验水深; Cs. 水深h处的瞬时含沙量; C 底部含沙量。

武中“%一 含沙量为初始含沙量的p%时的泥沙沉速,P=50时为中值沉速; 一 含沙量为初始含沙量的p%时的沉降历时; 某一时段泥沙的瞬时沉降速度; H一试验水深; Cs一水深h处的瞬时含沙量; C一底部含沙量。 5.3.4采用环形水槽进行动水沉降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5.3.4.1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本规程第5.2.2条的要求,试验前,必须对所研究的 工程海域水体的盐度、含沙量、水流速度等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设定试验采用 的水体盐度、初始含沙量和水流速度的变化范围 5.3.4.2试验步骤和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推备好的试样缓慢加入水槽内,转动水槽使泥沙均匀分散,然后停止水槽运 转,让水体中的泥沙自然落淤床面24h以上备用; (2)试验时,用高速水流使床面沉积的泥沙完全起动后,将水槽快速调至设定水流速 度运转,采用取样法测定含沙量时,在0min、2min、5min、10min、15min、30min、60min、 20mi定时测定水体中含沙量,获得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自动记录仪器观测 含沙量时,根据试验要求设置时间间隔; (3)采用取样法测定含沙量时,要及时补水,避免水槽内水体的减少; (4)按下式计算每一时段垂线平均沉速0.:

式中"一一某一时段泥沙的平均沉降速度; h一试验水深; At一时段历时; (5)采用算术加权法,按下式计算出该条件(初始含沙量、水流速度)下的泥沙平均沉 降速度:

泥沙的平均沉降速度; 某一时段下沉泥沙与总沙量的百分比:

(6)重复进行不同初始含沙量和水流速度的试验,获得不同初始含沙量、不同水流速 度的泥沙平均沉降速度:

重复进行不同初始含沙量和水流速度的试验,获得不同初始含沙量、不同水流速 少平均沉降速度) 试验成果分析时,可绘制沉速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在充分考虑泥沙沉降速度受泥 含沙量、盐度、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给出泥沙沉降速度范围

5.4.1密实试验可在密实筒或密实试验水池中进行;沉降筒内径应大于10cm,底部预留 排水孔,高度可根据研究水深确定;沉降筒或密实试验水池应有观察窗和标尺,标尺最小 分度值不超过Imm:

5.4.2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试验要求和沉降筒或密实试验水池的体积,采用淡水或配制的盐水,将试样 的初始密度配制成所需密度值,一般配制成1050kg/m或1100kg/m; (2)将配制的试样加人沉降筒或密实试验水池中,搅拌均勾,待水体稳定后,及时观 察清水与浑水交界面的变化:在不同密实时间如10min、30min、60min、2h、4h、8h、24h

5.4.3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试验记录的清水与浑水交界面高度,计算对应的泥沙密度,并绘制密度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 (2)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泥沙密度与密实时间的关系,给出不同密实时间对应的泥沙 密度

5.5冲刷率和输沙率试验

5.5.1冲刷率试验宜在变坡水槽进行,也可采用其他水槽进行试验:

5.5.2.2水槽的宽度和长度应满足试验段水流平稳、流速分布合理的要求;水槽有交 式验段长度不应小于30m;铺沙宽度不应小于水槽宽度的2/3,铺沙长度不应小于有效记 检段长度的1/2

5.5.2.3试验设备和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试验要求, .5.3黏性细颗粒泥沙样品宜采用原状土,也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配制;非黏性泥 羊品可按试验要求配制,

5.5.4冲刷率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5.5.4.1试验开始前,应对水槽设施进行检修和清理,根据试验所需的水流条件对水 曹进行调试和分级率定: 5.5.4.2原状土冲刷试验时,将柱状样放人可垂直顶升的方管内,冲刷过程中应保持 尼面始终与水槽底面齐平;采用配制样品进行冲刷试验时,应将泥沙样品均匀铺在水槽底

5.5.4.1试验开始前,应对水槽设施进行检修和清理,根据试验所需的水流条 槽进行调试和分级率定:

尼面始终与水槽底面齐平;采用配制样品进行冲刷试验时,应将泥沙样品均匀铺在水槽底 26

部,等待泥沙密度达到试验要求。,向水槽缓慢加水至试验水深,注水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 泥沙的扰动影响,避免扰动原状泥沙面,加水前后泥沙面变化应小于2mm: 5.5.4.3水流应按试验要求分级施放,观察不同水流条件下的冲刷情况,冲刷量可通 过指定区域的地形变化计算确定: 5.5.4.4试验过程中应记录冲刷历时、含沙量、水流流速、沿程水位、水深、水温、试验 后的泥沙级配和试验段床面平均坡度等: 5.5.4.5冲刷试验时间宜为2h,特殊情况应由预备试验确定:试验应重复2组以上 试验结果差值应控制在20%以内,若超出应重新试验: 5.5.5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5.5.1试验结果应包括试验现象,冲刷率计算和分析等

5.5试验结果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E——冲刷率[kg/(m²+s)]; W——指定区域冲刷量(kg); A——指定区域冲刷面积(m²);

式中E冲刷率[kg/(m²·s)]; W—指定区域冲刷量(kg); A一指定区域冲刷面积(m); 一冲刷历时(s): 5.5.5.3根据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冲刷率,可绘制冲刷率与水流条件的关系曲线 5.5.6输沙率试验应满足下列规定:

中G输沙率(kg/ms); W输沙量(kg); B一水槽的宽度(m); t一冲刷历时(s): 5.5.6.3根据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可建立输沙率与水流条件的关系,

5.6.1狭沙力试验可分为水流、波浪和波流作用下的床沙质挟沙力试验: 5.6.2试验设备及量测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5.6.2.1水流挟沙力试验可采用长直水槽或环形水槽等;波浪挟沙力试验可采用波浪 水槽;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沙力试验可采用波流水槽 5.6.2.2长直水槽的尺度应根据试验的水流波浪条件、泥沙粒径、水体含沙量等综合 确定,水槽长度应大于30m,宽度应大于0.5m,高度宜大于1m: 5.6.2.3主要测量仪器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1一6—20

(1)流量计,精度±2%; (2)水位计,精度±0.5%; (3)波高仪,精度±1%; (4)流速仪,精度±1%; (5)测沙仪精度+5%

(1)流量计,精度±2%; (2)水位计,精度±0.5%; (3)波高仪,精度±1%; (4)流速仪,精度±1%; (5)测沙仪,精度±5%

.6.3采用长直水槽、波浪水槽或波流水槽进行挟沙力试验,一般可采用固定含沙量市 周整动力控制条件和固定动力控制条件而调整含沙量两种试验方法:试验操作应符合了 利规定, 5.6.3.1试验开始前,应对水槽设施进行检修和清理,根据试验要求,对所需的水流 电泊黛冬进栏调试和分级离定

5.6.3.2采用固定含沙量而调整动力控制条件进行试验时,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在水槽进水水箱或水库内根据试验要求配制水体含沙量;在试验段的首尾设置 含沙量观测断面,首尾断面含沙量的变化基本符合输沙平衡要求; (2)根据试算及水槽率定情况,从大流速和大波浪动力控制条件开始,逐级改变水流 或波浪控制条件;每级动力控制条件稳定后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 (3)观察水槽底部有无泥沙落淤,出现泥沙落淤的临界点作为水流狭沙力的饱和临 界点; (4)逐级改变水流或波浪控制条件,重复上述第(2)项~第(3)项: 5.6.3.3采用固定动力控制条件而调整含沙量进行试验时,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调试确定试验所需含沙浓度及试验动力控制条件; (2)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动力控制条件和水深,待动力条件稳定后,测量动力条件和含 沙量;重复测量多次,每次测量时长一般取60s,流速充许差值为2%; (3)试验条件保持不变,向试验水箱或水库内加沙增大水体含沙量,试验过程中观察 水流中的泥沙自然落淤在水槽底部的情况,定时测量水流流速和含沙量; (4)水体浓度基本不变时的含沙量即为该动力条件的挟沙力:

(1)在水槽进水水箱或水库内根据试验要求配制水体含沙量;在试验段的首尾设置 含沙量观测断面,首尾断面含沙量的变化基本符合输沙平衡要求; (2)根据试算及水槽率定情况,从大流速和大波浪动力控制条件开始,逐级改变水流 或波浪控制条件;每级动力控制条件稳定后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 (3)观察水槽底部有无泥沙落淤,出现泥沙落淤的临界点作为水流挟沙力的饱和临 界点; (4)逐级改变水流或波浪控制条件,重复上述第(2)项~第(3)项

5.6.3.3采用固定动力控制条件而调整含沙量进行试验时.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

(1)调试确定试验所需含沙浓度及试验动力控制条件; (2)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动力控制条件和水深,待动力条件稳定后,测量动力条件和含 量;重复测量多次,每次测量时长一般取60s,流速允许差值为2%; (3)试验条件保持不变,向试验水箱或水库内加沙增大水体含沙量,试验过程中观察 水流中的泥沙自然落淤在水槽底部的情况,定时测量水流流速和含沙量; (4)水体浓度基本不变时的含沙量即为该动力条件的沙力; (5)改变动力控制条件和水深,重复上述第(3)项~第(4)项,并观察水体含沙量 变化

4试验过程中测量并记录的数据应包括下

(1)流量及沿程水位; (2)沿程水流速度、波高及波周期等; (3)水深; (4)沿程含沙量

5.6.4采用环形水槽进行狭沙力试验,可采用从小流速逐级增大的动力控制方式,也可 采用从大流速遂级减小的动力控制方式,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5.6.4采用环形水槽进行狭沙力试验,可采用从小流速逐级增大的动力控制方式,也可

5.6.4.2按从小到天或从大到小的流速分级,分别测定不同流速下水槽内含沙量的分 布,可将每级流速作用时间2h以上而含沙量变化不大于2%时的含沙量作为该流速对应 的平衡含沙量:

5.6.5沙力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gRo (U) ..=op (gh

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1一6—20

m,指数; 一系数; H 一波高(m); h——平均水深(m); T——波周期(s); 一指数

5.6.6试验结果分析时可采用双对数纸绘制含沙量(S.)和无量纲量一一可

关系,分析试验结果的合理性,确定狭沙力关系式

系.分析试验结果的合理性,确定挟沙力关系

.1.1流变特性试验研究对象宜为粒径小于0.032mm、颗粒间有黏结力并在海水中呈 凝状态的黏性细颗粒泥沙 1常回淤湿壮太可会昭丰612确定

6.1.2常见淤泥状态可参照表 6.1.2 确定

表6.1.2常见淤泥状态的分类

6.1.3泥沙流变特性试验可分为静态流变试验和动态流变试验静态流变试验参数应 包括黏性系数、剪应力、剪切率、屈服应力、流动指数等;动态流变试验参数应包括弹性模 量、黏性模量、动态黏性系数等, 6.1.4泥沙的采集和储运方式应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原状淤泥样品,应采用密闭取样器 采集,并密封储运,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振动;配制淤泥的泥沙样品应垂线上分层采集,混合 均勾作为试验样品

.1.6流变特性试验的仪器主要为流变仪,试验前必须校验流变仪的稳定性。 .1.7试验应记录时间、温度、盐度、初始密度或含沙量、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量程 仪器精度、剪切模式等试验条件

6.2泥沙静态流变特性试验

.2.1泥沙静态流变特性试验宜采用旋转流变仪,旋转流变仪按其转子结构可分为同 轴圆筒式流变仪、十字板(聚式)流变仪、锥板式流变仪、平行板式流变仪等,应根据泥 羊品进行选择,

6.2.2泥沙样品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泥沙样品预处理时,应将泥沙结块充分打散、筛除贝壳等;原状淤泥样品不得 政变原有结构和含水率

6.2.2.2配制多组不同密度的泥沙样品,密度范围可取1050kg/m²~1500kg/m,密度 间隔可取20kg/m²~50kg/m;原状淤泥样品宜选取小部分用于密度测量,其密度值代表 流变试验样品的密度值:泥沙样品的密度应测量三次以上取平均值 6.2.2.3当采用天然水配制试验样品时,可直接与泥沙混合配制;当采用纯净水时,试 验样品的盐度应与现场盐度相同,或满足试验要求 6.2.2.4根据试验要求调控泥沙样品的温度,各组次温度应相同 6.2.3采用旋转流变仪进行静态流变特性试验操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将泥沙样品装入流变仪测量杯内,应注意排出空气;各组次样品装入测量杯 后的静置时间应相同: 6.2.3.2应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样品静置和流变试验: 6.2.3.3剪切模式可分为控制剪切率和控制剪应力模式,试验前应根据试验要求设定 相应的剪切率或剪应力的测量范围和步长: 6.2.3.4每次试验结束后,试样应回收至专用容器,不得重复使用,并应清洗测量杯; 6.2.3.5试验数据应及时记录保存, 6.2.4静态测量试验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6.2.4.1针对不同密度试样的试验数据,应分别绘制剪应力与剪切率的关系曲线和黏 性系数与剪切率曲线;为了显示低剪切率时的数据,可采用对数坐标 6.2.4.2流变基本模型应根据试样密度及流变曲线合理选用,拟合剪应力一剪切率以 及黏性系数一剪切率的关系式,得到相关流变参数,流变模型可分为下列基本模型: (1)牛顿体模型按下式计算: T 62.41)

T=T,+K T>T. T=T, +UY T>T.

曲线,进而可拟合出流变参数与淤泥密度的关系式: 6.2.5屈服应力的测定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6.2.5.1直接法应对泥沙样品施加逐渐增加的应力至泥沙开始屈服产生流动,泥沙开 始流动时的应力值即为屈服应力值,此外,还可通过十字板法等测量泥沙的屈服应力值 6.2.5.2间接法可通过对所测得的流变曲线外推到零剪切率时对应的应力值来确定 也可通过对流变曲线进行模型拟合得到

6.3泥沙动态流变特性试验

5.3.2泥沙样品配制应符合本规程第6.2.2条的规定, 5.3.3动态测量试验操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样品装人和静置操作应符合本规程第6.2.3.1款和第6.2.3.2款的规定。 6.3.3.2测量时,应对试样施加振荡应力或应变,设置作用频率,其应力和应变随时间 作简谐振荡,包括动态应力或应变扫描和动态频率扫描,其中动态应力或应变扫描宜用于 确定线性粘弹性区间,而动态频率扫描宜用于确定线性黏弹性区间动态流变参量随作用 频率的变化规律, 6.3.3.3每次试验结束后,试样应回收至专用容器,不得重复使用,并应清洗测量杯 6.3.3.4试验数据应及时记录保存: .3.4动态测量试验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摄滋温社篮能动的响应到能弹性会数甘逆杜错具乱匙性错具

6.3.4.1根据淤泥对简谐振动的响应得到黏弹性参数,其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一弹性模量; T 简谐振动剪应力的振幅; 8损切角; G"一黏性模量, 当8=0°时,G"=0,试样为纯弹性;当=90°时,G"=0,试样为纯黏性;当0°<<45 时,G'>G"试样为弹性主导;当45°<8<90°时,G'

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1一6—20

式中一弹性黏性系数; G' 弹性模量; 角频率; "一动态黏性系数; G"一黏性模量; "复合黏性系数; i一虚数单位, 6.3.4.3绘制淤泥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在固定频率作用下随振荡应力或应变 的变化曲线,进而可确定线性黏弹性区间, 6.3.4.4在线性黏弹性区间内确定复合黏性系数m"的模量、弹性黏性系数m'、动态 黏性系数""等泥沙流变参数,绘制其与角频率的关系曲线,进而可分析泥沙流变参数随 角频率的变化规律, 6.3.4.5在0.5~2频率区间选取同一角频率的数据,绘制淤泥的弹性模量G、黏性 模量G"、弹性黏性系数m'和动态黏性系数"随密度的变化曲线,进而可分析这些泥沙流 变参数随密度的变化规律

7泥沙颗粒表面物质含量试验

7.1.1泥沙颗粒表面物质含量试验应包括易溶盐含量测定和有机质含量测

(1)用于储存泥沙样品的容器为广口硼硅玻璃瓶或聚乙烯袋: (2)用于湿样测定项目的样品,采用不透明的棕色广口玻璃瓶进行储存; (3)用于分析有机物的试样样品置于棕色玻璃瓶中进行储存: (4)储存样品的聚乙烯袋要求无任何标志和字迹且未曾使用过; (5)样品瓶和聚乙烯袋需要预先在体积比为1:2的硝酸溶液中浸泡2~3天,然后用 去离子水淋洗干净、晾干: 7.1.3装有样品的广口瓶应充满氮气并放置于阴冷处保存,必要时宜低温冷藏

.2.1浸出液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7.2.1.1浸出液制备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分析筛,孔径2mm; (2)天平,感量0.01g; (3)电动振荡器; (4)过滤设备,包括抽滤瓶、平底瓷漏斗、真空泵等; (5)离心机.转速1000r/min

7.2.1.2浸出液制备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十试样50g~100g(视泥沙中含盐量和分析项目而定), 精确至0.01g,置于广口瓶中,按泥沙和水的质量比为1:5加入蒸馏水,搅勾,在振荡器上 振荡3min;另取试样3g~5g测定风干试样含水率; (2)将振荡后的试样倒入铺有滤纸的漏斗中,抽气过滤;当发现滤液混浊时,重新过 虑;经反复过滤,如果仍然混浊,则用离心机分离;所得的透明滤液,即为试样浸出液,储存 在细口瓶中

7.2.2易溶盐总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2.2.1试验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浴锅、蒸发血、移液管、烘箱、干燥器、埚钳等。

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

7.2.2.2试验所用试剂凡未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主要试剂应满足下列要求: (1)15%过氧化氢溶液; (2)2%碳酸钠溶液

(1)15%过氧化氢溶液; (2)2%碳酸钠溶液 7.2.2.3易溶盐总量测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准确移取试样浸出液50ml,注人已恒重的蒸发血中,放在水浴锅上蒸干;当蒸干 残渣呈现黄褐色时,加入15%过氧化氢1ml~2ml,继续在水浴锅上蒸干,反复处理至黄褐 色消失; (2)将蒸发皿放入烘箱,在105℃110℃温度下烘干4h~8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 令却,称重,再烘干2h~4h,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再称重,反复进行至最后相邻两次质量差 值不大于0.0002g; (3)当浸出液蒸干残渣中含有大量结晶水时,将使测得的易溶盐质量偏高,若遇此情 兑,取蒸发血两个,一个加浸出液50ml,另一个加蒸馏水50ml(空白),然后各加10ml2% 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勾后,按照本款第(1)项和第(2)项的步骤操作,烘干温度改 为180°℃, 7.2.2.4未经2%碳酸钠处理的易溶盐总量可按下式计算:

7.2.2.4未经2%碳酸钠处理的易溶盐总量可按下式计算

7.2.2.5用2%碳酸钠的溶液处理后的易溶盐总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I +w) W: ×100% m

7泥沙颗粒表面物质含量试验

7.3.1样品中有机质含量测定宜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室外地坪施工方案,该方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 15%的样品

7.3.2试验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7.3.4有机质含量测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

运工程泥沙基本特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JTS/T23

附录A吸管法采样深度和沉降时间表附录A吸管法采样深度和沉降时间表表A.0.1吸管法采样深度和沉降时间粒径0. 0630. 0320.0160.0080. 0040. 0020. 001(mn)深度1510101010105535((n)温度时间!(9:)11111056373058192112381155362520281712533521195457135234563714203.3141915493.3104247164832284417463128184530121944295857204329422142285229224127152340274/2439262538254249382637254026273724152836242935234495430342.344313422.343233222533322144+7.163432213730523531213028445646385936302021242136264313534424b51373020191821112542224942116433829191812204723413424640105863539291916620232240464338104627注:本表假设颗粒为球体,平均相对密度2.65,介质为水,黏带系数按公式μ=0.01775/(1+0.03371+0.0002212²)计算而得.39

附录C沉积物粒度三角分类图

塔吊搭拆专项施工方案1附录C沉积物粒度三角分类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