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64-2022 道路信息模型与城市三维模型信息交换与集成技术规范.pdf

DB50T 1264-2022 道路信息模型与城市三维模型信息交换与集成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6148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0T 1264-2022 道路信息模型与城市三维模型信息交换与集成技术规范.pdf

ICS 07.040 CCS A 75

DB50/T12642

SGBZ-0813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标准道路信息模型与城市三维模型信息交换与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2642022

DB50/T12642022

DB50/T12642022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信息模型和城市三维模型进行信息交换与集成的要求和过程,包括道路信息模型 要素分类与编码、道路信息模型要素解析、空间信息交换、空间信息集成、语义信息交换和质量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道路信息模型与城市三维模型的信息交换和集成应用。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H/T9015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H/T9016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 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15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T157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CJJ19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22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JT/T697.2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2部分: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 JTJ002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信息模型 road information model,RIM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生成的数字化道路模型,反映路线、路基、路面、主要构筑物、沿线设施 等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信息。 3.2 城市三维模型threedimensionalcitymodel 城市地形地貌、地上地下人工建(构)筑物等的三维表达,反映对象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 及属性等信息,主要包括地貌、建筑、交通设施、管线、植被等的三维模型数据。

道路信息模型roadinformationmodel,RIM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生成的数字化道路模型,反映路线、路基、路面、主要构筑物、沿线设施 等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信息。 3.2 城市三维模型threedimensionalcitymodel 城市地形地貌、地上地下人工建(构)筑物等的三维表达,反映对象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 及属性等信息,主要包括地貌、建筑、交通设施、管线、植被等的三维模型数据。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生成的数字化道路模型,反映路线、路基、路面、主要构筑物、沿线 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信息,

DB50/T12642022

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及自身形状、特征(如长、宽、高等)的一组参数,通常还包含物体之间空 约束关系,如相连、平行、垂直等。

语义信息 semantic information

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 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空间参照系统spatialreferencesystem 确定地理目标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统称,空间参考解决地球的空间定 描述问题。

桩号stakenumber 道路工程中表示相应区域的位置标志

桩号stake number

柱号stakenumber 道路工程中表示相应区域的位置标志。

DB50/T12642022

加铺转角路线routeofintersectionwithwidenedcorners 在加铺转角式交叉口中,用于平顺连接各转角的平曲线,一般为圆曲线

加铺转角路线routeofintersectionwithwidenedcorners 在加铺转角式交叉口中,用于平顺连接各转角的平曲线,一般为圆曲线

4.1RIM所包含的信息应符合道路工程项目的使用需求,内容应与工程性质、阶段、目的相适应。 4.2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组织和管理,应符合CJJ/T157的要求。 4.3RIM和城市三维模型交换过程中应保证所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4未包含在本文件中的RIM与城市三维模型之间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扩展处理,但不 应与本文件规定相冲突。

5RIM要素分类与编码

1.1RIM要素应包含6类:路线、路基、路面、主要构筑物、沿线设施、扩展信息。具体应符 A的规定。

DB50/T12642022

5.1.2本文件中RIM要素分类未覆盖的类别,可在扩展信息类中进行扩展,要素扩展信息分类可参考 JT/T 697. 2、JTJ 002 的规定执行。

5.2RIM要素类别编码

5.2.1RIM要素类别编码结构应符合图1要求

6RIM建模与要素解析

图1要素类别编码结构

6.1.1RIM建模内容应符合道路设计相关规范的要求,包括CJJ37、CJJ152、CJJ193、CJJ194、CJJ 221等规范。 6.1.2RIM建模宜根据内容的详细程度划分模型深度,在不同的工程阶段设计应用不同模型深度的数 据。 6.1.3RIM建模宜按照以下过程开展:数字地形模型构建、在平面线型设计、纵断面设计、部件设计 横断面装配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桥梁和隧道设计阶段分别输出RIM。 6.1.4RIM建模应准确表达路面的材质、行道线、导流线、路缘带、斑马线、附属设施等部件信息。 6.1.5道路交叉建模应分别考虑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因素。 6.1.6 桥、隧、涵构造物及其他附属设施宜拆分成多个构件分别建模,并通过桩号和构件ID与模型关 联。 6.1.7 RIM应完整表达道路工程的设计信息,应避免对象之间碰撞和冲突,确保对象之间保持正确的 空间拓扑关系。 6.1.8RIM建模过程中应建立几何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约束联动机制。 6.1.9RIM数据存储应转换为标准交换格式,并完整记录道路设计参数、构件、纹理材质等信息

6.2.1RIM解析宜按照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道路交叉的顺序依次解析,各类线形参数应 符合JT/T697.2要求。 6.2.2平面线形解析类型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前述基本线形组合形成的复合曲线,同时, 应对同一路段的偏移路线进行同样过程的解析处理。 6.2.3纵断面线形解析类型包括直线、圆曲线、抛物线,应准确解析各类线形参数以及变坡点的位置, 5.2.4横断面解析应从路线起始桩号开始,按照预设桩号间隔解析横断面构件信息,对于平曲线交点 变坡点、道路加宽等桩号位置应增加解析横断面构件信息。 6.2.5道路交叉解析过程包括交叉各象限偏移路线和加铺转角路线的解析。如果构成交叉的道路平面

DB50/T12642022

6.2.6道路桥隧涵构造物和其他附属设施解析结果应 与相接道路保持正确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拓扑关 系。 6.2.7RIM包含多条路段时, 应按照 到低依次解析

7.1.1空间信息交换内容应包含空间参考、空间位置、几何表达方式和拓扑关系。 7.1.2RIM应表达为扫掠实体模型或几何构造实体模型。 7.1.3城市三维模型建模采用的几何元素应包括:点、线、面和体。模型表达方法可采用BRep、几何 构造实体、扫掠实体实现。 7.1.4RIM与城市三维模型空间信息交换应包括坐标转换、几何模型转换、拓扑关系转换,

2.1RIM建模坐标系应与数字地形采用的坐标系保持一致,如不一致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2.2RIM横断面构件几何信息宜以当前断面为坐标参考平面设置相对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前 构件几何节点坐标从相对坐标系转换到数字地形采用的坐标系。

7.3.2城市三维模型店

参数化的构件表达模型。

8.1.1交换后RIM与城市三维模型的组织生产宜符合CH/T9016规定。 8.1.2交换后RIM与城市三维模型集成宜保持模型间的对象关系,对于集成目标模型体系中未定义, 且无近似对应的对象关系,则需要进行扩展;对于在目标模型体系应用中无法体现的关系要素,可不集 成。 8.1.3应按照应用需求选择城市三维模型或者RIM交换数据格式,并按照数据格式要求组织交换后的 数据要素内容 3.1.4模型交换数据格式应符合通用格式(如DWG、SKP、3DS、MDB等)或开放标准格式(如LandXML GML、KML等)

8.2RIM与地形、地质模型集成

2.1交换后RIM基底应与所处位置的设计地形保持贴合GB/T 50476-2019标准下载,当遇到RIM与地形存在高差间隙的情 应优先调整地形高程。

DB50/T12642022

8.2.2交换后RIM与地形数据叠加,应对隧道、路基与地形、地质重叠的区域执行求交操作,裁剪相 交区域原有地形、地质模型。

8.3RIM与周边建筑、管网模型集成

交换后RIM应与周边建筑、管网模型保持正确的空间位置关系,当出现RIM与建筑、管网模型相交的 情况,应进行核实确认并进行模型裁剪、移除和补全处理,

9.1.1语义信息交换应包含要素类映射、纹理映射、属性映射三个部分。 9.1.2语义信息交换应避免交换前后的语义矛盾,保证模型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9.1.3根据应用需要,可在本文件规定的RIM与城市三维模型语义信息交换规则基础上,对交换规则 进行扩展。

9.2.1RIM和城市三维模型要素类映射关系应符合附录A要求。 9.2.2可根据相应的规则对附录A中标识“扩展”的要素类进行扩展。 9.2.3要素类映射应以对象为单位进行操作,每个对象隶属于唯一的要素类

SY/T 6771-2017标准下载9.3.1RIM向城市三维模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