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52.6-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6部分:路线交叉.pdf

DB63T 2052.6-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6部分:路线交叉.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516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2052.6-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6部分:路线交叉.pdf

ICS93.080 CCS P 66

青 海 省 地方 标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6部分:路线交叉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蔡店乡烟田示范园配套水利工程项目喷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B63/T 2052. 6—2022

引言 1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设计. 5基本要求. 6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公路与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 8公路与其他交叉 安全性检查 参考文献

DB63/T 2052.62022

DB63/T 2052. 6—2022

DB63/T 2052. 6—2022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公路路线交叉设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设计、基本要求、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公路与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公路与其他交叉及安全性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路线交叉设计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要公路 相交公路中功能和等级较高、交通量较大的公路。 3.2 次要公路

DB63/T 2052.62022

相交公路中功能和等级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公路,

4.1 路线交叉应与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等专业相衔接,划分设计界面、确立设 4.2 应根据转向交通需求、交通流分布、地形条件,统筹考虑用地、环境影响等因素,各专 调确定选址及方案。 4.3 3总体设计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周确定选址及方案。 3总体设计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交叉概况; b)平面交叉位置、类型、被交道路现状及拟新(改)建公路标准(包括技术等级、设计速度、 路基宽度、路面类型及排水方式等)、交通组织管理方式等; c)分离式立体交叉位置、设计标准(包括技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等)、排水设施、跨 线构造物类型及方案比选等; d) 2 交叉的铁路、管线、管道等情况; e) 2 交叉区域内的排水及构造物方案等。

DB63/T 2052. 6—2022

4.4改(扩)建设计时,应收集既有交叉的技术状况、预测交通量、交通组织管理方式、几何构造、 交通事故等资料。 4.5针对平面交叉密度较高且通行能力不足的路段应进行优化,优化方式包括调整路网局部节点、减 少部分平面交叉、优化交叉方案等

表1平面交叉最小间跟

5.9农村公路改(扩)建利用既有公路桥梁、通道时,交叉角度、净空、安全视距、护栏、防抛网等 应符合JTGB01、JTG2111、JTGD20、JTGD81规定。 5.10跨(穿)越公路的各种设施,不应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妨碍公路交通安全、损害公路设施。 5.11交叉范围内排水应顺畅、不积水。

6.1.1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等因素,合理选择交通管理方式。 6.1.2平面交叉按交通管理方式可分为信号控制交叉、主路优先交叉、无优先交叉, 6.1.3采用信号控制的交叉,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a)高峰小时交通量符合GB14886规定的设置条件; b) 未达到GB14886规定的设置条件,但相交公路交通流量均较大,功能、等级相同,且不适合 采用环形控制; 现状交叉口已列入事故隐患危险点:

DB63/T 2052.62022

d)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影响交通安全; e)符合JTGD20相关规定。 6.1.4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当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差异较大时,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交通 管理方式,并符合JTGD20规定, 6.1.5两条或多条农村公路相交,且交通量均较小时,可采用无优先交叉交通管理方式,并符合JTGD20 规定。

6.2.1交叉范围内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不宜降低。 6.2.2两相交公路功能、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行车安全视距范围内直行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 但应不低于70%,且不低于15km/h。 6.2.3次要公路因交角等原因改线,或因条件限制采用较低线形指标时,可适当降低直行设计速度 并符合JTGD20、JTG/T3311相关规定。 6.2.4左转弯设计方案宜以大货车行车轨迹控制,转弯设计速度宜采用5km/h~15km/h。 6.2.5根据转角大小,渠化的右转弯设计速度宜为15km/h~30km/h;非渠化的右转弯设计速度宜为 5km/h~20km/h:通过村镇及行人密集路段时宜采用下限值。

6.3.1三级及以上公路平面交叉,应采用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检验结论,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内 容包括减少冲突点数量、分化冲突点、给予主要交通流优先权、控制车速、优化视距等。 6.3.2既有平面交叉通行能力不足或不能保证交通安全的改(扩)建项目,应采取增加引道的车道数, 渠化设计、局部改移、改善安全视距、优化引道纵面线形、调整转弯半径、完善标志等措施。 6.3.3交叉进出口直行车道数应保持平衡,增设的左转车道可通过拓宽交叉口道路宽度、压缩分隔带 宽度、压缩车道宽度等方式调整。

4.1平面交叉包括十字交叉、T型交叉、环形交叉等,设计方式包括加铺转角、分道转弯、拓宽路 等,应结合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4.2 二级公路平面交叉设有左转车道时(见图1),应遵循以下原则: a)满足左转弯车道设置条件或主要公路设计速度大于60km/h; b) )应保障主要公路优先权,并设置专用左转弯车道; C 当平面交叉采用主路优先控制时,宜在次要公路入口设置水滴形交通岛;信号控制时可不设; d) 1 采用主路优先控制时,主路入口直行车道宜不多于2条,左转弯车道宜为1条;次路入口车 道宜不多于2条,可不设置专用左转弯车道。采用信号控制时,各入口可增设直行和转弯车 道

DB63/T 2052. 62022

3 三、四级公路采用无左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时(见图2),应遵循以下原则: a) 主要公路为双车道,次要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较小时采用; b) 2 宜采用主路优先控制,当事故较多时可采用信号分配优先权; C) 十字型无左转弯车道平面交叉时,应在次要公路上采取速度控制措施。

左转弯平面交叉设计示意

6.5.1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新建公路与等级较低的既有公路交角小于70°时,应 对次要公路在交叉口附近局部改线。 6.5.2设有超高曲线且不具备移位条件的既有平面交叉,应采用警告、警示或信号灯控制等措施。 6.5.3交角与岔数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交角宜为90°;斜交时应不小于70”;当受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应大于45”; b)平面交叉岔数应不多于4条,多于4条时宜采用环形交叉; C) 环形交叉的岔数宜不多于5条,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入口让路”组织方式; d)新建公路不应与4岔及以上的平面交叉直接连接。

6.6.1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坡应平缓,并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6.6.2平面交叉口不应设置在陡坡急弯、凸曲线末端和长大纵坡坡底等路段。 6.6.3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圆曲线设置超高时,次要公路的纵坡应服从主要公路的横坡 6.6.4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为0.15%~3.00%,四级公路困难路段宜不大于6.00%。 6.6.5次要公路上连接交叉口的部分引道纵坡应采用0.50%~2.00%。

6.7.1两相交公路共有部分的立面形式及其引道横坡,应根据两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平纵线形、 交通管理方式等综合确定。 6.7.2采用“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方式的交叉,主要公路横断面应贯穿交叉,通过调整次要公路纵断 面,以适应主要公路横断面;受限时应同时调整两公路纵断面。 6.7.3分隔的右转弯车道或加宽部分,其分、合流等共有部分立面及横坡应连续平顺,且排水顺畅, 6.7.4立面设计时宜采用相交道路中线交点的标高作为控制标高,综合考虑排水顺畅和行车舒适,且 路面不应有积水现象。

DB63/T 2052.62022

图3 引道视距示意图 表2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

图3 引道视距示意图 表2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

两相交公路间,由各自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应有碍通视的物体,见图4。

图4通视三角区示意图

6.8.3条件受限制,不能满足本文件6.8.2规定的通视三角区要求时,则应保证主要公路的交叉口安 全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要公路边车道中心线为5m~7m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见图5);安全交 叉停车视距见表2规定。

DB63/T 2052. 6—2022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通视三角区示意图

6.8.4改(扩)建工程平面交叉口安全视距不能满足本文件6.8.1~6.8.3时,应采取限速措施,并设 置警告标志。

6.9.1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进行渠化设计,四级宜进行渠化设计。 6.9.2根据交叉形式、交通管理方式及转向交通量、设计速度等因素,采用加铺转角、加宽路口或设 置转弯车道和交通岛(导流岛、分隔岛、安全岛)等方式进行渠化设计时,应符合JTGD20规定。 6.9.3利用交通岛规范车辆行驶轨迹、分离和固定冲突点位置、控制冲突角度时,交通岛设计应满足 以下要求: a)非信号控制的十字型和T型交叉,在双车道次要公路入口宜设置雨滴型分隔岛; b)宜利用交通岛空间设置标志和信号控制设施; c)部分导流岛和分隔岛可改造后作为安全岛; d)根据行人和非机动车道通行需要设置安全岛时,其宽度应大于1.8m2022一建《法规》猛龙过江系列口袋书.pdf,且满足视距要求; e)实体交通岛不宜设置在车辆直行方向上,实体交通岛与直行车道边缘线横向距离应不小于硬

6.9.1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进行渠化设计,四级宜进行渠化设计。 6.9.2根据交叉形式、交通管理方式及转向交通量、设计速度等因素,采用加铺转角、加宽路口或设 置转弯车道和交通岛(导流岛、分隔岛、安全岛)等方式进行渠化设计时,应符合JTGD20规定。 6.9.3利用交通岛规范车辆行驶轨迹、分离和固定冲突点位置、控制冲突角度时,交通岛设计应满足 以下要求:

a)非信号控制的十字型和T型交叉,在双车道次要公路入口宜设置雨滴型分隔岛; b)宜利用交通岛空间设置标志和信号控制设施; c)部分导流岛和分隔岛可改造后作为安全岛; d)根据行人和非机动车道通行需要设置安全岛时,其宽度应大于1.8m,且满足视距要求; e) 2 实体交通岛不宜设置在车辆直行方向上,实体交通岛与直行车道边缘线横向距离应不小于硬 路肩宽度 6.9.4渠化设计采用的标线岛及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应符合ITGD81、DB63/T2052.7规定。

7公路与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

DB63/T 2052.62022

9.1 工程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安全性检查。 9.2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分析法、安全检查清单、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驾驶模拟等。 9.3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安全性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平面交叉选址、形式、交通组织及交叉口间距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b)与交叉相邻的铁路、油气管道、输水管线、高压输电线路等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9.4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性检查应符合JTGB05、JTGD20规定,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核查上一阶段关于交通安全的意见执行情况; b)平面交叉交通组织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c)分离式立体交叉墩台位置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d)分离式立体交叉桥下最不利点净高的安全性; e)平面交叉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安全性: f)渠化设计中各方向车道数的合理性。 9.5根据安全性检查结果优化设计方案。

核查上一阶段天于交通安全的意见执行情况: b) 平面交叉交通组织管理方式的合理性; C) 1 分离式立体交叉墩台位置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d) )分离式立体交叉桥下最不利点净高的安全性; e) )平面交叉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安全性; f)渠化设计中各方向车道数的合理性。 9.5根据安全性检查结果优化设计方案。

城市第一中学地下停车场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B63/T 2052. 6—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