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52.8-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pdf

DB63T 2052.8-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516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2052.8-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pdf

ICS93.080 CCS P 66

青 廣海 省 地方 标

B63/T 2052.820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

T/CADBM 4-2018 金属集成墙面.pdf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引言 1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生态环保 6资源节约 节能低碳 8品质建设 9安全智慧 10服务提升 附录A(资料性) 建设区划及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DB63/T2052.8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第3部分:路线设计;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第5部分:桥梁涵洞; 第6部分:路线交叉; 第7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 一 第9部分: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 本文件是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的第8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局、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科、冯海东、肖平、乔晓阳、郭建芳、张海乾、袁宁、李明、戴菲、赵海梅、 东湘青、徐旭东、杨永延、优国芳、陈丽、张全斌、李本锋、吴正全。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DB63/T 2052. 8—2022

DB63/T 2052. 8—2022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态环保、资源节约、节能低 碳、 品质建设、安全智慧、服务提升。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绿色生态文明设计

下列文件申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2454光环境评价方法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第四阶段) GB/T24716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24969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GB/T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T304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 HJ552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 JGJ/T24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JT/T645(所有部分)公路服务区污水再生利用 JT/T1199.1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1部分:绿色公路 JTG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212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JTG/T2340公路工程节能规范 JTG/T2421公路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DB63/T2052.82022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61公路坛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LY/T1819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2016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QB/T4146风光互补供电的LED道路和街路照明装置 DB63/T391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范 DB63/T1389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DB63/T1599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设计规范 DB63/T1724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规范 DB63/T2010.1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1部分:技术导则 DB63/T2010.5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 DB63/T2052.1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63/T2052.2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DB63/T2052.3第3部分:路线设计 DB63/T2052.4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DB63/T2052.5第5部分:桥梁涵洞 DB63/T2052.6第6部分:路线交叉 DB63/T2052.7第7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DB63/T2052.9第9部分: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DB63/T 2052. 8—2022

5.1.1环保设计方案应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及技术指标,结合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条 件综合确定。

环保设计方案应根据坏境质量标准及技术指标,结合治线目然环境、社会坏境、 综合确定。 1.2公路选线及沿线设施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符合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及相关批准文件要求; b)应避让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未许可区域、风景名胜区的核 心景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水源保护区等; c)宜避让环境敏感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预防区、地质灾害发育区、重点植物保护区、连片分 布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d)不准许在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放污染物的生产设施; e) 1 不准许在自然保护区设置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 f) )公路环保选(定)线方法、流程、要点见DB63/T2052.3。

综合确定。 1.2公路选线及沿线设施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符合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及相关批准文件要求; b)应避让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未许可区域、风景名胜区的核 心景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水源保护区等; c)宜避让环境敏感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预防区、地质灾害发育区、重点植物保护区、连片分 布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d)不准许在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放污染物的生产设施; e) 不准许在自然保护区设置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景观的生产设施; f) )公路环保选(定)线方法、流程、要点见DB63/T2052.3。

5.2.1.1生境保护包括植物生长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2.1.1 生境保护包括植物生长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2.1.2生境保护应按本文件5.1.2规定,优先在选线、选址阶段采取避让措施,次之为保护措

DB63/T2052.82022

5.2.1.3公路选址、选线无法避让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时,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设置符 合动物习性的通道。

合动物习性的通道。 5.2.1.4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应符合LY/T2016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调查可能受到影响的物种类别及习性; b)评价路线走廊带内野生动物栖息地,识别目标物种移动路线,拟定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路段; c)调查野生动物分布密度,拟定动物通道的数量和位置; d)分析目标物种栖息地地形和活动习性,拟定动物通道的结构形式; e)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及水系,辅以人工措施营造诱导生境,引导动物通行。 5.2.1.5应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进行保护;并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优先避让,次之为就地保护; b)就地保护措施应满足LY/T1819、JTGH10要求; c)当避让和就地保护困难时,经批准后可采用迁地保护。

5.2.2.1生态环境受影响时,应制定专项生态修复方案,并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影响区域范围划分应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及JTGB03规定执行; b)修复区域面积应不小于影响区域面积。 5.2.2.2生态修复宜草则草、宜林则林,优先选择草灌混植、铺筑草皮等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方 案;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时,应符合DB63/T1599、DB63/T391规定。 5.2.2.3挡墙、浆砌护坡、石质边坡等构造物,宜在其下部栽植乡土低矮植物,宜在顶部栽植垂枝藤 本植物;原状裸露无植被边坡且不适宜植物生长时,宜清理影响安全的危岩、孤石等。 5.2.2.4修复方案宜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并符合本文件10.4规定。 5.2.2.5设计说明应根据生态修复方案,提出施工、养护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

5.2.3.1植被恢复应符合JT/T1199.1规定,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本文件附录A。 5.2.3.2植被恢复设计应符合地域特点,平原区成活率宜不小于95%,山区宜不小于90%;寒冷、干 旱区宜不小于80%。 应道理挑仁 危岩等

5.3.1.1设计应选择有利于水体保护的方案,设计说明应对施工污水处置提出建议。 5.3.1.2跨越水源地保护区的桥梁方案,水中不宜设桥墩;若设桥墩,应满足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影 响评价及批准文件的要求 5.3.1.3两区三厂应设置于水源保护区外,并符合DB63/T2052.9规定。 5.3.1.4路面、桥面雨水汇集后不准许直接排入水源保护区及上游径流,应设置收集系统、渗滤系统 或油水分离沉淀系统等。 5.3.1.5预制厂养生用水、拌和站排水、砂石料场排水、桩基钻孔泥浆等施工废水宜循环利用,经处 理符合GB8978规定后,方可排放。

DB63/T 2052. 8—2022

5.3.2.1设计方案应符合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准文件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应提出相关建议。

5.3.2.2边坡设计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根据边坡岩土力学性质选取坡率,宜避让顺向坡; b)对不稳定的边坡应采取挡墙、锚固等工程措施; c)易受雨水冲刷、流失的边坡,应设置防护工程; d)边坡生态防护景观设计应符合本文件10.4规定。 5.3.2.3取(弃)土场及砂(石)料场选址除符合JTGB04、HJ552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应满足取(弃)土要求,并满足稳定性、安全性要求; b)选择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的地区; c)选择主导风向下风侧地区; d)应避让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沙、塌陷等区域以及地下蕴矿区、岩溶发育区等: e)应避开受洪水、内涝等威胁的区域; f)条件允许时,取土场、弃土场宜合并设置,砂砾料场与取(弃)土场合并设置。 5.3.2.4取(弃)土场及砂(石)料场设计除符合JTGB04、HJ552、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 及批准文件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临近水域时应设置拦挡措施; b)清除地表腐殖土,表土利用应符合本文件6.2.1.3规定; c)难以恢复原状时,应改造为农田、草场、池塘等; d)绿化恢复及景观设计应符合本文件10.4规定。

5.4.1污染气体控制

5.4.1.1设计方案宜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热拌减排沥青混合料等。

4.1.1设计方案宜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热拌减排沥青混合料等。 4.1.2 施工机械、拌合厂等选择环保、低排放设施设备,尾气排放应符合GB20891规定

5.4.2.1设计说明应对扬尘控制提出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粉体材料运输应采取遮盖、袋装、洒水等措施; b)粉体材料应封闭存储。 5.4.2.2混凝土宜采取场站拌和、罐车运输。 5.4.2.3施工现场、料场及施工道路应及时洒水降尘,

5.4.3.1拌合厂、发电站、堆料场等设施应符合DB63/T2052.9规定,并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b)拌合厂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 c)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 5.4.3.2应对施工阶段空气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并符合GB16297规定。

5.4.3.1拌合厂、发电站、堆料场等设施应符合DB63/个2052.9规定DB45/T 2516-2022 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维护规范.pdf,并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b)拌合厂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 c)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 5.4.3.2应对施工阶段空气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并符合GB16297规定。

5.1.1路线设计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准文件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5.1.1路线设计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准文件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DB63/T2052.82022

a)新建二级、三级公路中心线距居民区距离宜大于100m; b)环境敏感点噪声应符合GB3096规定。 5.1.2环境敏感点距离路线较近时,声屏障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宜采用乔木与密植灌木相结合的隔音降噪方案,进出口应满足安全视距要求; b)隔音降噪设施应设置于安全净区范围外污水处理南站1000立方米污清水池施工方案,条件受限时可设置于路肩外侧。 5.1.3应对施工阶段声污染防治提出要求,并符合GB3096规定。

4/ 新建二级、三级公路中心线距居民区距离宜大于100m; b)环境敏感点噪声应符合GB3096规定。 5.5.1.2环境敏感点距离路线较近时,声屏障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宜采用乔木与密植灌木相结合的隔音降噪方案,进出口应满足安全视距要求; b)隔音降噪设施应设置于安全净区范围外,条件受限时可设置于路肩外侧。 5.5.1.3应对施工阶段声污染防治提出要求,并符合GB3096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