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22-20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DB34/T 3422-20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21075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3422-20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监测范围内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

10.1.2监测技术

GB 50433-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DB34/T34222019

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3S"技术)与实地观测 相结合。

10. 1. 3监测方法

10.1.3.1遥感判读准备工作

10.1.3.2获取调查区相关图件和资料

图件包括调查区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湿地、流域等专题图;资料包括调查区有 字资料和统计数据等

10.1.3.2.1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采用分辨率在15m以上,云量小于5%的遥感影像数据,选择与调查时相最接近的遥感影像 份相差应不超过2年。

10.1.3.2.2遥感数据源预处理

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包括直方图调整、滤波处理、假彩色合成,并进行几何 生成假彩色遥感影像图。

10.1.3.3建立判读标志

10.1.3.3.1选译校验样带

选设35条校验样带,选设原则为: a) 在假彩色遥感影像上色彩齐全; b) 对工作区有充分代表性; c) 实况资料好; d) 类型齐全; e) 交通方便。

选设3~5条校验样带,选设原则为: 在假彩色遥感影像上色彩齐全; b) 对工作区有充分代表性; c) 实况资料好; d) 类型齐全; e) 交通方便。

10. 1. 3. 3. 2样带调查

通过对假彩色遥感影像识别、利用卫星定位权等定位工具,建立起直观影像特征和地面实况的 系。

10.1.3.3.3室内分析

依据野外调查确定的影像和地物间的对应关系,借助有关辅助信息(湿地图、水系图、沼泽分布图 及有关物候等资料),建立假彩色遥感影像上反映的色调、形状、图形、纹理、空间关系、地域分布等 特征与相应判读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10.1.3.3.4建立遥感判读标志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判读类型的定义、现地景观形成统一认识,并对安微各湿地类型(河 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在遥感信息影像上的反映特征的描述形成统一标准,建立判读 标志,填写判读解译标志表。

0.1.3.3.5正判率考核

DB34/I34222019

选取30~50个判读点,考核判读人员正判率,要求正判率超过90%。

10.1.3.4判读解译

10. 1. 3. 4. 1人机交互判读

判读人员在正确理解分类定义的情况下,参考有关文字、地面调查资料等,在GIS软件支持下, 将相关地理图层叠加显示,全面分析遥感图像数据的色调、纹理、地形特征等,将判读类型与其所建立 的判读标志结合起来,准确区分判读类型;以面状图斑和线状地物分层解译;建立判读卡片并填写遥感 信息判读登记表。

10.1.3.4.2图斑判读要求

以湿地斑块、植被等图斑为单元进行判读时,采用遥感影像图进行斑块范围勾绘判读或在计算机屏 幕上直接进行勾绘判读为主,卫星定位仪野外定位点为辅。图斑区划的最小单位为0.8hm²(中巴资源 卫星遥感图像或陆地资源卫星图像9x9像元)以上。每个判读样地或图斑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号, 作为该判读单位的唯一识别标志,并按判读单位逐一填写判读因子,生成属性数据库。

0.1.3.4.3河流判读

判读范围为宽度在10m 遥感影像达不到角

10.1.3.4.4双轨制作业

以样地为单位进行判读时,要求2名判读人员对同幅地形图内的遥感判读样地分别进行判读登记。 判读类型一致率在90%以上时,可对不同点进行协商修改,达不到时重判。 以图斑为单位进行判读时,要求1人按图斑因子进行图斑区划并进行判读,另1人对前1人的 区划结果进行检查,发现区划错误时经过协商进行修改;区划确定后第2人进行“背靠背”判读,判读 类型一致率在90%以上时,可对不同图斑进行协商修改,达不到时重判

10. 1. 3.4. 5质量检查

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判读标志的建立、判读的准备与培训、判读及外业验证等各项工序和成果进 组织对当地熟悉和有判读实践经验的专家对解译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理及错误的解译及

10.1.3.4.6精度评价

10. 1. 4数据统

10. 1. 4. 1面积求算

在GIS软件中,将面状湿地解译图、线状湿地解译图、分布图和境界图进行叠加分析,求算各图 斑的面积,面积单位为公,输出的数据保持小数点后一位。解译出的主要单线河流的面积统计,可根 据野外调查给出平均宽度求得

10.1.4.2统计分析

10.1.4.2统计分析

DB34/T34222019

按各县(市)行政区划图叠加,统计出各类型湿地、湿地总面积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同时也 可按流域计算各湿地类型的面积。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按附录K表K.1格式记录,

10. 1. 5监测时间与频率

全省性或单个湿地斑块监测12年1次

10. 2. 1监测内容

植被类型、分布和面积

10. 2. 2监测方法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1:50000以上比例尺地形图,在0.01°经纬度网格单元辅助下,并结合实 地核实,勾绘出湿地植被类型、范围,测算各植被类型面积。植被类型数量、分布及面积按附录K表K.2 格式记录。

0. 2. 3监测时间与频率

湿地保护管理状况、湿地功能与利用方式、湿地范围内社会经济状况、湿地受威胁状况等, 地内常住人口、游客量、渔业捕捞、养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11.2.1资料收集法

11.2. 2实地调查

基础设施建设、禁止性行为采用现地勾绘计算影响面积、记录危害情况、评估影响程度。基础设施 建设按附录L 表L.8 格式记录,禁止性行为按表L.9 格式记录。

DB34/T 3422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监测样地信息记录样表 标准中固定监测样地信息记录参见表A.1

表A.1监测样地信息记录表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物种凭证标本记录样表 标准中物种凭证标本记录参见表B.1。

DB34/T34222019

表B.1物种凭证标本记录表

DB34/T 342220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表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方记录参见表C.1。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线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2。 示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方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3。 标准中湿地高等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见表C.4。

植物群落监测样方记录

DB34/T 34222019

表C.4植物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兽类监测样 标准中兽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D.1。 标准中兽类监测侠夜法/笼捕法记录参见表D.2。

DB34/T34222019

表D.2兽类监测侠夜法/笼捕法记录表

DB34/T 3422—2019附录E(资料性附录)鸟类监测样表标准中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参见表E.1。标准中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参见表E.2。标准中鸟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E.3。表E.1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表编号:监测分区名称监测分区代码监测分区包含的样地监测单位监测者监测日期监测分区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市县 (市、区)乡 (镇)村地理位置和中心经纬度经度:E0"N0纬度:E"N监测样地建立时间样地面积和形状气候条件水位透明度水文状况水质 滩涂积水面积土壤类型底质状况紧实度食物丰富度尺服植被类型群落类型群落层次结构及各层优植被状况势物种演替阶段植被覆盖及季节相动物活动状况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28

DB34/T34222019

表E.2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表

DB34/T 34222019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两栖爬行类监测样表 标准中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参见表F.1。

表F.1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表

表F.1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表

DB34/T 34222019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样表 标准中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参见表H.1。

表H.1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表

表H.1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表

附录I (资料性附录) 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 标准中入侵物种监测记录参见表I。

DB34/T34222019

表1.1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

DB34/T34222019

表J.3水质监测记录表

表J.4土壤监测记录表

附录L (资料性附录) 湿地环境监测样表 标准中湿地管理机构基本信息监测记录参见表L.1。 标准中社会经济情况监测记录参见表L.2。 日游客数量监测记录参见表L.3。 农业生产监测记录参见表L.4。 养殖业监测记录参见表L.5。 渔业捕捞监测记录参见表L.6。 水资源利用监测记录参见表L.7。 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记录参见表L.8。 禁止性行为监测记录参见表L.9。

DB34/T34222019

表L.1湿地管理机构基本信息监测表

DB34/T 34222019

表L.2社会经济情况监测表

表L.3日游客数量监测表

DB34/T34222019

表L.4农业生产监测表

表L.5养殖业监测表

DB34/T 34222019

MZ/T 091-2017 国家行政区划图(集)编制规范表L6渔业捕捞监测表

表L.7水资源利用监测表

注:a湿地范围仅有一片时,填写湿地名称,湿地范围分多片时,填写各片区名称; b对湿地及生物物种影响强度:分为高、中、低、无; C备注:可文字描述具体的影响状况。

DB34/T 34222019

GB/T51336-2018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资料性附录)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撰写提纲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由前言、湿地概况、监测方法、监测结果、湿地生态评价和保护 建议等部分组成。 1.前言:监测目的、任务来源、组织实施、任务完成情况等。 2.湿地概况: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湿地保护管理状况 等。 3.监测方法:资料来源、监测方法、监测时间。 4.监测结果:湿地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资源状况、湿地景观包括湿地类型与分布和植被状况 湿地环境、湿地保护和利用状况。 5.湿地生态评价和保护建议, 6.参考文献 7.附录:物种名录、监测线路及样方(样点、样线、样带)布局图、植被类型分布图、植物分布图 动物分布图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