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35029-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2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0498
下载资源

NB/T 35029-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致,从而保证各类观测量权重匹配与实际观测质量相一致。并且 要求两期数据处理的基准相一致,否则就不具备可比性。 11.5.5观测人员最关心的是各类观测值是否具备随机性质,是否 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规律。因此有必要对各类观测值的残差进行正 态分布检验,特别是三维处理时尤为必要,如果检验能够通过, 说明观测精度虽包括垂线偏差异常和垂直折光差的影响,但仍在 允许范围以内;反之如果有个别超过允许范围,可以考虑作为粗 差剔除,具体可依分析判断确定。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三维设计完 成了多项大、中型专用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其各类观测量的平差 值残差均能通过高斯正态分布统计检验,表明在局部小范围内垂 线偏差与垂直折光差对观测成果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 11.5.6输出成果资料,务使详尽,目的是有足够的数据给审查者 备用。

NB /T 35029 2014

12.1 河流或水库断面测量

12.1.1本条是对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的规定。 12.1.3对控制测量的规定。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应尽量利 用已有的控制资料,当已有控制资料不能满足时,应对控制进行 补充。布设首级乎面控制时,应以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采用 地形图的比例尺为依据。而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应采用地形 图的比例尺,可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 1根据河流比降、间距和距离中误差来确定地形图比例尺:

CECS 427:2016 接地装置放热焊接技术规程2根据两相邻横断面的水位间距的精度来确定地形图比 例尺

m. M= 0.002

式中:M一一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 s一"一两水位点的距离(km)。 根据本节规定“任一水位点相对于纵断面中部水位点的高程 中误差不大于0.1m”,而一般情况下,水位点的高程是经基本高 程控制测量(即干线水准测量)、支线水准测量以及读取水位桩高 程(包括由临时水准点起测的连测水准)三级测定的。因此,按 三级高程测量误差等影响的原则,基本高程控制测的中误差不大

NB / T 35029 = 2014

于士100/V3=58(mm),基本高程控制的允许长度:若采用三、 四等水准高程作为基本高程控制时,则估算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么 式为:

4×m L = u?

式中:mn 基本高程控制相对于高级点的中误差,此处可取 土58mm进行估算; ±10mm。 估算结果为:三等水准符合路线长度374km,四等水准符合 路线长度134km。为严格要求,与国家水准测量标准一致,取三 等不大于200km,四等不大于80km。 12.1.4本条是对横断面测量的方法、使用仪器设备、横断面点的 间距和测点属性些规定。 12.1.5对纵断面测量的技术规定。本节规定,在河流纵断面测量 中,“相邻两水位点间比降相对中误差不应超过1/10比降”,由此 可以确定支线水准的等级和长度。 首先应明确比降、高差(即落差)、距离等三个相对中误差的 关系,设1为相邻两水位点间的比降,h为相邻两水位点间的高差 (即落差)s为相邻两水位点间的距离,则:

其三者相对中误差关系为:

NB /T 35029 2014

NB /T 35029 2014

式中:mp 相邻两水位点高差(落差)的测量中误差: 测量中误差; m读一一读记水位桩与水面高差的中误差。 由基本高程控制点开始,用五等附合水准连测水位点时,可 用下式估算相邻两水位点高差(落差)测量中误差:

m,=/×s+×s+2×m2

±10mm; ±15mm; s一一相邻水准点间的距离(km)。 相邻两水位点间距离的测量精度,可由相邻两水位点间的比 降误差和预期高差测量误差来估算。为保证m;/i<10%,应使距离 中误差m/s尽可能缩小。本节中规定“两次量得长度的较差与长 度之比不应大于2%”,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 纵断面图的里程,应根据纵断面图的用途确定量取方法,或 者说,应根据水体运行的轨迹来量取里程。 拟建水库的纵断面图如用于水库的回水曲线计算,应沿水库 中心线量取里程。因为水电水利系统的水库回水计算(指可研和 设计阶段),是按《水力学》上“天然河流水面曲线计算”的原理 和方法进行的。因此,在水库蓄水之后,天然河流不复存在,水 位高程、水流方向、水体流态(深、宽、速)均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拟建水库回水曲线计算采用的里程,应沿水库中心线 量取,才能符合水库蓄水后的实际情况。河流纵横断面测量中,

使用1:25(0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可沿河流中心线量取里 程。由于比例尺小,河流较窄,沿河道中心线量取里程与深泓线 里程较接近,且工作量大减。 12.1.6对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2.1.6对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12.2.1本条说明堤防工程的内容(新建、加固、护建、改建), 工作范围可分为河堤、江堤、湖堤、海堤以及水库、蓄滞洪区低 洼地区的围堤等。 12.2.2堤防工程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的 测角中误差不低于5s,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于 1/20000:高程控制的精度为四等,比平面高一级。 12.2.3堤防工程规划阶段采用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 1:50000),就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阶段采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1:2000),局部地区采用1:200地形图。 12.2.4当中心导线(中心线桩)起止于五等控制点时,起算数据 误差可不考虑,起止于解析图根点时,应顾及起算数据误差, 12.2.5本条是对提防断面量的相关内容的规定。

12.3.1输水线路测量一般按规划和设计两个工作阶段进行。 12.3.2线路控制测量的等级:首级平面一一般不低于四等,高 程一般不低于三等,符合水电测绘特点,能满足工程建设的 需要。

12.3.4选线、定线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1中心导线点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土2.0m。 若按1:10000比例尺地形测图测站点精度要求测设,即不大于图 上±0.2mm(不包括展点误差)。

NB / T 35029 = 2014

mp xn+ xD D m转 土 xD D 12

mh点= X +2 2

n 转站点的点数,分别设n为2、3、4。

为避免出现粗差,转站点高差测量的往返测充许较差分别取 为:平地、丘陵地不应大于0.1m:山地不应大于0.2m。 可以看出,不论平面位置或高程,当视距长度不大于200m, 转站点数不多于4个时,其精度都可满足要求。鉴于输水线路的 横断面一般均不长,实际作业中很少有连续测设4个转站点的情 况,故本节从严规定了转站点数不应超过2站,并限制山地路线 横断面全长不应大于400m。 12.3.5~12.3.7对中心导线、纵断面测量、路线上移民征地测量 的技术规定。 12.3.8对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12.3.8对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LT 35029 201

12.4.1本条规定输电线路的测量内容。

测图比例尺的选择,线路与其他线状地物(道路、管道、输电 路等)和面状地物(河流、湖泊、水库、河网、水淹区域) 叉时,应测量的内容,以及线路的坐标和高程联测的一些基 要求。

12.4.3输电线路的选线,是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和不同的

主各种不同的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方案设计(一般为1:10000~ 50000),并经相关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实地选线。对线路通过 办议区和相关地物比较密集的地段,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要求 件行必要的坐标和高程联测和相关地物、地貌测量。

在各种不同的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方案设计(一胶为 1:50000),并经相关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实地选线。对线路通过 协议区和相关地物比较密集的地段,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要求 进行必要的坐标和高程联测和相关地物、地貌测量。 12.4.4输电线路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分布及数量应满足各项测量工作对控制的需要。由于线路为狭 长区域,宜采用导线或GNSS技术测量。线路施工有一定的时间 周期,对控制点标石埋设有基本要求。

12.4.5关于输电输电线路的定线测量说明。

对于方向点偏离直线的精度,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杆塔偏离 直线相差3~4'时,所引起的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负荷、放电 间隙的改变及绝缘子串的歪斜程度是允许的。从施工工艺来看, 当偏离1时,相邻杆塔的绝缘子串的歪斜是用肉眼观察不出来的 取其较高要求,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应超过1。 综合试验分析,正倒镜分中法延伸直线,其精度受仪器对中 误差、置平误差、目标偏斜误差和照准误差等的影响。采用规范 规定的指标,基本上能满足定线误差不超过.180°土1的精度要 求。但在前视过长或后视过短时,则应从严掌握。 对于间接定线,根据间接定线的方向偏差不大于1'的要求, 则有:

NB /T35029 2014

若取桩间距为300m,有m=0.043mm。根据电力部门的试 验论证,当采用四边形时,量距精度估算公式为:

式中:mA一量距边起始点的横向误差,取值为0.016m时,得 m, =0.02m 当采用钢尺量距时,相对中误差大于1/4000时,就需采取必 要的量距措施,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根据试验证明,当丈量长度小于20m时,求得的延伸直线也 很难满足精度要求。因此,规范规定丈量长度大于80m或丈量长 度小于20m时,应适当提高测量精度。 定线桩之间距离测量的相对误差,是根据500kV架空输电线 路确定的裕度值不大于1m的规定,并在各项误差概略分析的基 础上推算的。对于大档距,要求采用电磁波测距,其测距精度为 1/档距,即实地档距中误差为1m。

12.4.6带状地形图及纵断面测量的技术要求:

带状地形图及纵断面测量的技

根据设计需要应搜集或测定线路及变电站地形图。 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和定线桩之间的距离和高差测量精度 相匹配的。断面点的选取,直接与设计排位有关。设计排位与输 电导线弧垂变化的对地面安全距离、杆塔类型及地形、地物的变 化特征等因素有关。 对于山区输电线路,杆塔位通常立在山头制高点或附近位置, 要求不应少于3个断面点以反映地形变化:输电导线的最大弧垂 处,如对应地形为深凹出山谷,断面点可少测或不测。 在输电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危险地段或在离杆塔位1/4档距 内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区段,由于输电导线轨迹对地切线变化较 大,则要求加测断面点。

NB / T 35029 2014

对于输电导线排列较宽的线路,边线断面施测的位置,由设 计人员确定。通常,当输电线路与所通过的缓坡、梯田、沟渠、 堤坝交叉角较小时,如边线对应中线高出0.5m以上的地形、地物, 要求施测边线断面。 由于线路施工后,其走廊内植被将保持,因此应在断面测量 的平面图上注明植被名称、高度及界限。线路交支跨越的相对关 系也应在图上绘出。 12.4.7杆(塔)位测绘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中的相关规定,以相邻 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定位时若跳桩 或远距离定杆(塔)位,按直线精度要求,满足不了上述规定, 故本条要求在就近桩位测定杆(塔)位置。 在杆(塔)位排定后,对于输电导线排列较宽的线路,当对 地构成危险时,不仅要测中线与被交叉跨(穿)越物的位置和高 程,还要施测边线与被交叉跨(穿)越物的位置和高程。 由于输电导线的风偏摆动,可能对地面安全构成威胁,故规 范要求施测风偏横断面或风偏危险点。有必要时,应施测杆(塔) 基断面图和地形图。 杆(塔)施工前,应对杆(塔)位桩或直线桩进行复测,检 查原成果可靠性。 10kV以下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为单杆,距地面较近,输电导 线横向跨度也较小。测量时,其技术要求可适当放宽。对于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由于投资大,为了降低工程造 价,选择最优路径方案,建设单位一般要求采用数字摄影及GNSS 测量等技术。 12.4.8本条是对线路交叉跨越各类地物时,应测量其特殊点高 程、相对高差、交叉角的技术要求,以保证线路及建构筑物的 安全。

对输电线路测量资料整理的热

12.5.1对道路测量范围、阶段划分等内容的规定。 12.5.2对初测阶段道路测量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路线测量等 内容的要求。 12.5.3对定测阶段道路测量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路线测量等 内容的要求。 1关于中心测设。中桩间距是指相邻中桩间的最大距离。整 桩的采用,山区以20m为宜,平原、丘陵可采用25m。当曲线桩 或加桩距整桩较近时,整桩可省略不设,但百米桩不应省略。 特殊地点应设加桩,一般是指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路 线与其他线状物交叉处:拆迁建筑物处:桥梁、涵洞、隧道等构 筑物处;土质变化及不良地质地段起、终点处;省、市、县级行 政区划分界处;改、扩建公路地形特征点、构造物和路面面层类 型变化处:道路交叉中心:隧道、涵洞及通道的进出口处。 2关于中桩高程测量。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高程控制测 量一般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闭合差限差为20VL, 中平水准测量闭合于四等水准控制点,其闭合差取四等水准测量 闭合差的V2倍,约为28VL,取整为30V/L。根据质量检测统计, 中桩高程的检测互差极差小于50mm的约占80%,50mm~100mm 约占17%,100mm以上的约占3%,故三、四级公路采用100mm,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要求较高,对高程的控制较严,规定为 50mm 沿线需要特殊控制的建筑物、管线、铁路轨顶等,对高程的 精度要求较高,因此要求较严,两次测量之差不应超过20mm。 3关于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路基设计和计算土石方 量数据的依据。目前公路施工中采用机械化作业,对土石方的精 度要求可适当放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征用、建筑物拆迁 工程改移等对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占用农田

NB / T 35029 = 2014

及经济作物、设计城镇拆迁、跨越公路铁路等地段,应注意征地 边缘横断面测量的精度,为避免测量误差的累计,应根据所要求 达到的精度,选择适当的量方法。 4关于地形测量。当地形、地物变化的范围超过1/5以上时, 应对原有地形图进行重测:当地形、地物变化的范围不足1/5时, 应对地形图予以修测。地形图修测时,可利用原有的图根点或具 有坐标的地物点进行。 12.5.4对道路工程测量资料整理的规定。

12.6.1~12.6.10对地质勘察测量的总体要求。 12.6.11~12.6.12 对并、洞测量的技术要求。 12.6.13~12.6.14 对坑、槽测量和各类地质点测量的作业要求。 12.6.15~12.6.16 对物探点测量的规定。 12.6.17~12.6.21 对面测量的技术要求。 12.6.22对地质勘察测量成果资料整理的一般规定。

NB/T 35029 2014

12.7.7对建设征地移民界线的类型、界桩布设、界桩规格、施测 方法和精度要求。建设征地移民界线包括居民迁移线、土地征收 线、城市集镇和专业项自处理线,界桩按使用周期分为永久界桩 和临时界桩,并依据界线用途以及界桩所处位置将界桩测设精度 分为三个级别,即I、I、III类,对应的高程中误差要求为士0.1m 土0.2m、土0.3m,界桩平面位置中误差统一按照地物点精度。枢 纽工程区建设征地界桩分为一个级别,即I类,对应的平面位置 中误差要求为土0.1m,高程中误差要求为土0.5m。

12.7.8对土地权属界线调查测量的技术要求。

土地权属界线调查的内容主要有社(组)界、村界、乡镇 界以及县界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这些界线大部分 王实地没有标志,故对于权属界线的认定、标注等做了较详细 的规定。

界以及县界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这些界线大部分 在实地没有标志,故对于权属界线的认定、标注等做了较详细 的规定。 12.7.9对移民实物指标遥感解译的技术要求。 12.7.10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测量的技术要求。其分类按《土地利 用现状分类》GB/T21010的规定。 12.7.11又 对水库淹没区测量控制点移测的技术要求。 12.7.12 对移民安置区配套工程测量的有关要求。 12.7.13 对建设征地与移民工程测量完工后成果资料整理的一般 规定。

2.7.9对移民实物指标遥感解译的技术要求。

12.8.1~12.8.6是对边坡与库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监测 精度以及监测工作基本要求作出的规定。边坡与库岸监测是边坡 与库岸稳定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表面变形监测和 深部变形监测,在进行变形监测设计时,宜综合考虑各种监测方 法的特点结合使用。 12.8.7对边坡与库岸监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方法和要求。随 着高精度全站仪的使用,极坐标差分法在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越

NB / T 35029 2014

来越多,实践和理论证明其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变形监测的需要, 本节新增了此种监测方法。 2.8.8对边坡与库岸变形监测点观测的技术要求。 2.8.9对边坡与库岸监测资料整编的内容。

13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空间数据入库

针对当前行业内已普遍开展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空间数据 编辑入库的工作编写本章内容,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空间 据入库的基本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进行规范,以便有效推动水 工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发展,

13.1.1运用GIS理论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现代测绘技术 进行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依据行业特点、应用方向、信息 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等的不同系统应用功能各具差异,却有着相 同的系统开发步骤,本条明确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阶段, 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相应设计方法。 13.1.2本条明确了地理信惠系统设计的原则要求。 13.1.3本条对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库的数据提出要求,并明确 了其主要内容。 13.1.4基子地理信息系统中涉密信息而做出的有关系统环境和 数据安全保密方面的规定。 13.1.5本条是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基本工作流程的说明。 13.1.8规定各种类型空间数据入库检查和处理转换的主要 内容。 13.1.9 元数据文件格式和编制要求的规定。

13.1.5本条是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基本工作流程的说明。

13.2.1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说明。 13.2.2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能说明。

13.2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NB/T 35029 2014

13.2.3对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说明。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 析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只 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把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总体概念描述为具 体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系统开发的基础。系统需求 分析人员要认真了解用户的要求,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把用 户“做什么”的要求最终转换成一个完全的、精细的软件逻辑 模型。 13.2.4对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任务的说明。系统总体设计 确定系统的总体框架,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和软件体系 结构。

13.2.4对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任务的说明。系统总体 确定系统的总体框架,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和软件 结构。

确定系统的总体框架,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和软件体系 结构。 13.2.5对地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的说明。详细设计是在总体 设计基础之上而进一步细化的结果,要具体描述如何具体地实 现系统。

3.2.5对地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的说明。详细设计是在总体 没计基础之上而进一步细化的结果,要具体描述如何具体地实 现系统。

13.2.6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编码和测试的说明。软件编

7对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

13.3 数字线划地形图

13.4.1~13.4.5 数字高程模型空间数据编辑入库的规定。 13.5数字正射影像图 13.5.1~~13.5.5 数字正射影像图空间数据编辑入库的规定。 13.6数字栅格地图

13.8.1本条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完成后需整理和提交资料 说明。 13.8.2 本条是空间数据入库项目完成后需整理资料说明。 13.8.3 本条对空间数据入库项目完成后需提交资料说明

NB / T 35029 2014

1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

本章内容参考《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和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内容,结合水电工 程测量作业现状编制。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按测绘 项目进行。

14.1.1本条对测绘成果、专业测绘成果的说明。专业测绘成果包 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地类图测绘、断面 图测绘、堤防工程测量、输电线路测量、输水线路测量、道路工 程测量、地质勘察测量、建设征地与移民工程测量、变形监测、 航空摄影、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等分项测绘成果。 1质量评定元素:分项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的主要 项目,每个质量评定元素可包含若干个质量评定单元; 2质量评定单元:分项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中最小 项目; 3单位成果:控制测量成果中各级GNSS点、三角点、导 线点和水准测段等以“点”或“测段”为单位;像片控制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像片调绘成果以“区域网”、“景”为单位;数字 地形地类图测绘、断面图测绘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平面图 成果以“幅”为单位;变形监测以“点次”为单位。 14.1.2~14.1.4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种类、依据和流程。 14.1.5测绘成果质量等级评定划分。 14.1.6 成果质量检查、质量评定与验收记录要求。 14.1.7 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报告要求。

NB/T350292014

14.1.8成果质量检查、质量评定与验收中质量问题处

成果质量检查、质量评定与验收中质量问题处理要求。

TB 10122-2008 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14.2.1~14.2.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前提条件、实施单位、检查方 法与记录。

14.3.1~14.3.4、14.3.7测绘项目成果质量评定方法与质量不合格 判定标准。 14.3.5测绘成果质量评定采用“中误差”统计数学精度及误差判 定标准。 14.3.6测绘成果质量评定“中误差”计算方法。 14.3.9规定规模较小、常规测绘项目产品可采用的质量评定简要 方法。

14.3.6测绘成果质量评定“中误差”计算方法。

14.4.1成果验收形式共有3种:内部验收指由项目委托方按其内 部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成果验收,会议验收指由项目委托方组织召 开成果评审会议验收,委托验收指由项目委托方委托有资质的独 立第三方进行成果验收。 14.4.2~14.4.6成果验收条件、程序、验收依据、验收内容和验 收资料。 1447验收报生及验收音风的处理

4.4.7验收报告及验收意见的处

GB/T 26332.6-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6部分:反射膜基本要求.pdfBZ 002109872

定价:93.00元 上架建议:规程规范/动力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