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替代SL/Z 712-2014,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SL/T 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替代SL/Z 712-2014,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T 712-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5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3952
下载资源

SL/T 712-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替代SL/Z 712-2014,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A.0.10生物需求法。对于有水生生物物种不同时期对水量需 求资料的,水生生物需水量可采用式(A.0.10)计算:

W, =max(W,)

(A. 0. 10)

式中W 水生生物第i月需水量,m3; W;一 第i月第i种生物需水量,m;根据物种保护的 要求,可是一种或多种物种。实际计算中,可根 据实测资料和相关参考资料确定生物物种生存、 繁殖需要的流速、水深等范围,再依据“流速 流量关系曲线”DB11/T 1656-2019 电梯应急呼叫及应急照明系统技术要求,确定对应的流量范围,进而计算 得到Wj。 当水生生物保护物种为多个时,应分别计算各保护物种的需 水量后,综合分析确定。

(A. 0. 12]

(A. 0. 14)

式中W——河口盐度平衡需水量。 假定外海盐度Ssea 为恒定值,Vestuary为河口外海滨水体体 积,则有:

式中A。一一从河流近口段(0潮界)至口外海滨段的咸淡水交 界的水域面积(三角洲河口以水下三角洲为边界, 三角湾型河口以河口湾出口为外边界),m; H一一河口外边界处平均水深,m。 A.0.16湖泊形态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湖泊水面面积变化 率与湖泊水位关系来确定维持湖泊基本形态需水量对应的最低 水位。 首先通过实测的湖泊水位H和湖泊面积F资料,构建湖泊 水位H与湖泊面积F变化率dF/dH的关系曲线(见图 A.0.16)

图A.0.16湖泊水位和湖泊面积变化率曲线示意图 F一湖泊面积:H一湖泊水位

在湖泊枯水期低水位附近的最大值对应水位为湖泊最低生态 水位。如果湖泊水位和dF/dH关系线没有最大值,则不能使用 本方法。 湖泊最低生态水位计算可采用式(A.0.16)计算

式中F 湖泊面积,m; H 湖泊水位,m; Hmin 湖泊天然状态下的多年最低水位,m; a,b一一和湖泊水位变幅相比较小的一个正数,m。 A.0.17水量平衡法。通过计算维持一定水面面积的沼泽蓄水 量来计算沼泽基本生态流量与目标生态流量。通过分析计算范围 内各水量输入、输出项的平衡关系,用水量平衡法进行计算。可 采用式(A. 0. 17)计算

A.0.18槽蓄法。计算河道蒸发渗漏需水量,可采用式(A.0.18 计算

(A. 0. 18)

式中V一一计算时段内水体的净蒸发损失量,m; A一一计算时段内水体平均需水水面面积,m?; H。一一计算时段内水面蒸发深度,m; S一一计算时段内河道渗漏深,m; P一一计算时段内降雨深,m。 A.0.19类比法。对资料债乏地区,类比具有相似气候、水文 特征以及生态群落的同一水系或不同水系,综合分析估算河流生 态流量。 A.0.20原型观测法。对资料匮乏地区但有观测条件的河流 采用实地现场观测,估算河流生态流量。 A.0.21BBM法(建筑堆块法)。组成多学科专家小组,根据 实地调查结果,通过情景模拟和水文流量分析,将河道内的流量 划分4个部分,即最小流量、栖息地能维持的洪水流量、河道可 维持的洪水流量和生物产卵期洄游需要的流量,分别确定这4部 分的月分配流量、生态状况级别和生态管理类型。BBM法的主 要目的是计算上述4部分的年均天然径流量的白分率。 A.0.22IFIM法(河道内流量增加法)。一般选择鱼类作为指 示物种,将大量水文实测数据与特定水生态生物物种在不同生长 阶段的生物学信号相结合,考虑的主要指标有水深、流速、底质 等,通过水力学模型和生物信息模型的结合,定量地反映流量变 化对目标物种栖息地的影响,将目标物种所需的生态流量与栖息 地生态状况的关系转换为流量与适宜栖息地面积之间的关系。 A.0.23ELOHA法(水文变化的生态限度法)。首先根据科研 过程,按照水文情势特征对河流进行分类,分析开发前后水文情 势变化,建立水文情势变化一生态响应定量关系;再经过决策过 程,由各利益相关者评估论证对水文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认定 可接受的生态风险水平,对生态流量标准进行决策。

A.0.24RVA法(变化范围法)。通过分析河流长系列(通常 为20年及以上)的日流量资料,计算反映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 变化指数(IHA),宜选取一定概率发生的指标值作为上下限值: 得到河流天然生态系统可承受的变化范围,拟定的生态流量过程 线应落在允许改变范围内

A.0.25计算方法的资料要求和适用范围见表A.0.25

0.25计算方法的资料要求和适用范围

表A.0.25(续)

SL/Z7122014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原园 魏开湄黄火键郦建强 赵钟楠 李爱花 石秋池 张鸿星 回晓莹 李宗礼 吕红波 杨威 李云成 黄利群 童学卫

总则 39 基本规定 40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 45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47 湖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51 河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综合确定 53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分析 55

1.0.1根据流域水循环、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社会用水的 相互关系构建的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体系,包括天然植被直接利用 降水需水、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和地下水生 态环境需水4部分。 (1)天然植被直接利用降水需水是指用来维持区域天然植被 生长所需的水量。 (2)河湖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系河湖沼泽等水生态系统结 构与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流、湖泊、沼泽内的流量(水量、水 位、水深)及其过程。 (3)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是指用来供给河道外城乡建设生态 环境保护和修复,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4)地下水生态环境需水是指用来维持地下水环境地质功 能,地下含水层需要保持的水量。 本标准主要围绕河湖(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涉及河道外 生态环境需水,不包括天然植被直接利用降水需水和地下水生态 环境需水。

3.0.1河湖生态流量综合分析指以流域为整体,根据水循环与 水量平衡、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的相互关系, 对河湖生态流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以及河湖生态流量满足情况 与存在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 河湖生态流量计算,要重视河湖生态环境用水调度,开发利 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的生态流量(水量)和湖泊、沼泽的合 理水位(水面面积),以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环境功能。 河流、湖泊、沼泽的多种功能分述如下: (1)河流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①水文功能。河流是全球 水文循环过程中液态水在陆地表面流动的主要通道,将水输送人 海或内陆湖,及时排掉地面积水,并在不降水时汇集源头和两岸 的地下水,保持河道中一定的径流量,调剂不同地区间的水量。 ②地质功能。河流动力是塑造全球地形地貌的一个重要因素,通 过河水的冲刷、挟带和沉积作用,形成并不断扩大流域内的河流 水系和支干河道,形成各种规模的冲积平原,并填海成陆,不断 改变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③栖息地功能、自净功能等。河流 是形成和支持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在输送淡水和泥 沙的同时,运送由于雨水冲刷而带人河中的各种生物物质和矿物 盐类,为河流、流域内和近海地区生物提供营养物,运送种子, 排走和分解废弃物,并提供各种形态栖息地,为多种生态系统生 存和演化提供基本条件,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的水生态系统, 河流所在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河流人海口和近海海域的海 洋生态系统。 (2)湖泊、沼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包括调节河川径 流、提供生物栖息地、代谢营养物质等。湖泊、沼泽对于河流水 量调节,特别是对汛期洪水具有巨大的调蓄作用。湖泊、沼泽也

是众多水生、陆生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湖沾、 沼泽水体流动缓慢,浅水区面积大,且干湿交替,为营养元素代 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种群,因此具有很强的 营养物质代谢功能。 (3)河湖沼泽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 力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文化科普、景观娱乐功能等。 河流、湖泊和沼泽等地表水体中的水是一个整体,水承载着 多种功能,不可能将水的多种功能用途截然分开。因此,需要留 在河流、湖泊和沼泽内的水,应视为生态环境用水。

是众多水生、陆生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湖汨、 沼泽水体流动缓慢,浅水区面积大,且干湿交替,为营养元素代 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种群,因此具有很强的 营养物质代谢功能。 (3)河湖沼泽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 力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文化科普、景观娱乐功能等。 河流、湖泊和沼泽等地表水体中的水是一个整体,水承载着 多种功能,不可能将水的多种功能用途截然分开。因此,需要留 在河流、湖泊和沼泽内的水,应视为生态环境用水。 3.0.2河湖生态流量计算分为河流控制断面、湖泊、沼泽生态 流量计算和河流水系生态流量计算,既能反映主要河流控制断 面、湖泊、沼泽等的生态流量个体特征,又能反映河流水系生态 环境用水需求的整体要求。 受自然条件影响,不同河流(河段)控制断面、湖泊、沼泽 的生态环境功能和对应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不同,因此,生态流 量计算结果所反映的是不同河流控制断面、湖泊、沼泽生态环境 用水需求的特殊性。河流水系生态流量所表征的是河流水系生态 环境功能对水资源需求的整体性,是河流水系水资源可利用量计 算和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 根据对河流、湖泊、沼泽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一一水文过程 分析,确定生态环境功能的保护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河 流控制断面、湖泊、沼泽的基本生态流量和目标生态流量。以河 流水系为整体,对上下游、干支流等生态流量进行平衡协调,综 合确定计算河流控制断面、湖泊、沼泽的基本生态流量和目标生 态流量,进而分析计算河流水系的生态流量。 生态保护目标对应的生态环境功能“不丧失”,是指确保生 态保护目标不发生不可逆变化的水文过程。例如,以某种鱼类作 为保护目标,该功能“不丧失”就是确保该鱼类种群不大量死亡 直至种群消失且不可恢复的水文过程。也可用维持河湖基本形 态、基本栖息地和基本自净能力的要求作为河湖生态环境功能

“不丧失”的要求。 生态保护目标对应维护良好生态状况的水文过程。例如输莎 功能的正常状态指不发生淤积,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正常状态指生 物种群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综合反映河湖生态环境多种功能对生态流量的保障要 求,宏观把握保持河湖整体生态环境功能的需水量,以满足人与 自然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需要,突出生态流量计算的可操作性和实 用性,用基本生态流量和目标生态流量,分别反映维持保护目标 的基本水文过程和正常水文过程。基本生态流量主要用来控制非 汛期河道内需要保持的水量要求。目标生态流量是维护良好生态 状况或维持给定生态保护目标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水量,主要用 来控制河道外经济社会耗用水量。两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河 湖生态系统对生态流量的保障要求。 3.0.3河湖生态流量计算是以河湖生态保护对象的用水需求为 基础,计算各生态保护对象的需水量,综合分析确定河湖生态流 量计算结果。由于河湖各生态保护对象是相互联系的,很难严格 区分、截然分开,各生态保护对象的需水量可能有重复,所以需 要综合分析确定河湖生态流量。 河湖生态保护对象可为多项或者单项。例如,某河段生态保 护对象有输沙及几种水生生物栖息地等,为多项;某河段生态保 护对象主要是输沙,为单项。 河湖(河段)生态保护目标确定的过程,就是选择生态保护 对象的过程,是一个分析河流、湖泊、沼泽的水资源条件、自然 属性和特点以及生态状况并进行综合选择的过程。通过初步分析 得到的保护目标,应与河湖(河段)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开发利用 程度等因素统筹考虑,综合平衡,进行比选后,作为最终确定的 河湖生态保护目标。

“不丧失”的要求。 生态保护目标对应维护良好生态状况的水文过程。例如输沙 功能的正常状态指不发生淤积,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正常状态指生 物种群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综合反映河湖生态环境多种功能对生态流量的保障要 求,宏观把握保持河湖整体生态环境功能的需水量,以满足人与 自然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需要,突出生态流量计算的可操作性和实 用性,用基本生态流量和目标生态流量,分别反映维持保护目标 的基本水文过程和正常水文过程。基本生态流量主要用来控制非 汛期河道内需要保持的水量要求。目标生态流量是维护良好生态 状况或维持给定生态保护目标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水量,主要用 来控制河道外经济社会耗用水量。两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河 湖生态系统对生态流量的保障要求

3.0.3河湖生态流量计算是以河湖生态保护对象的用水需求

3.0.4水文过程指河湖水文要素,包括径流量、流量、水位、

水深、水面面积、含沙量等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主要指季节、年 际变化特征,以及年内不同时段值、全年值、最小值等,

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功能、生态状况互影响,形成其有 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一水文系统。因此,河湖生态流量计算要根 据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功能和状况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进行 反映生态环境功能的需水量和需水过程。 3.0.5河湖生态流量的设计保证率系指河湖生态流量计算使 用的来水频率。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所对应或隐含的来水频率 不同。原则上,生态基流正常情况下应不破坏,其计算一般采 用Q法计算,P一般取90%或95%,理论上设计保证率一般 不低于90%。敏感期生态流量设计保证率应根据生态敏感保护 对象和具体生态功能需求,结合区域水温变化规律和生态特点 确定。 为满足不同来水频率条件下生态环境用水配置和调度的需要 还可计算不同来水频率下的生态流量。设计保证率的确定,不同 水文年可结合来水变化状况,按照“丰增枯减”原则确定,对水 资源丰沛、工程调控能力强的河流,设计保证率可适当提高。 3.0.7天然径流系列是河湖生态流量计算的基础,体现水生态 系统的功能保障需求。当经济社会用水年耗损量小于该年实测河 川径流量的5%,则该年可不作相应水量的还原计算;需要做还 原时,径流还原订算技术要求参见SL27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 计算规范》。当下垫面变化较大时,需要进行现状下垫面一致性 修正,技术要求参见《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资源调查评 价技术细则的通知》(办规计【2017]137号)。 3.0.10河湖生态流量计算要求可参考表1的规定,

不同工作对河湖生态流量的计算要求

4.0.1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是分析河湖生态状况、确定生

护自标和选定计算方法的基础。 气象水文系列年限要尽可能长。 河床形态指的是河床表面的形状。河道横断面指垂直于河道 断面平均流向或中泓线横截河流、以自由水面和湿周为界的部 面,河流纵断面指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沿深泓线切取的河床和自由 水面间的剖面。湖泊沼泽形态包括周长、最大宽度与平均宽度, 最大深度与平均深度、湖泊(沼泽)面积、水面面积等指标。 生态敏感保护目标资料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 线、生态功能区划中,与水有关的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湿地公园、地质公 园、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特殊保护区资料;鱼类产卵场 越冬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珍稀、濒危、特有的水生动物、植 物与河谷林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资料。除此之外,还可根据计算 要求,适当增加计算范围内的生态敏感保护目标资料收集和 调查。 除本标准正文中规定的资料外,有条件时还应收集与调查比 较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水生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等资料。 4.0.3由于频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局部小气候和下垫 面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流域或区域的水文情势改变 破坏了水文长序列资料的一致性,对非一致性水文资料的修正与

4.0.3由于频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局部小气候和下垫

面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流域或区域的水文情势改变, 破坏了水文长序列资料的一致性,对非一致性水文资料的修正与 否对生态流量计算的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应充分考虑水文资料 的一致性。

的影响分析,主要包括水文情势变化及影响分析、生态状况变化

及影响分析和水生生物状况及影响分析。 水文情势变化及影响分析,主要根据长系列水文监测资料, 实测径流量(或水位等)和天然径流量的变化,结合经济社会 取、用、耗水量变化及水工程建设运行情况,分析天然来水变化 及经济社会和水工程对河湖沼泽水文情势的影响。 生态状况变化及影响分析,主要根据河道断流和湖泊、沼泽 萎缩情况,分析河湖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重点分析经济社会取 用水、水工程建设、城市化建设与围垦等经济社会活动对河湖生 态状况的影响。 水生生物状况及影响分析,根据水生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 状况,结合经济社会活动和水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等的影 响,分析水生生物物种的变化,重点分析敏感保护生物物种种 类、数量的变化。 河湖生态状况变化与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工程建设 运行对河湖生态状况的影响程度分析,是针对不同资源条件和不 同开发利用程度,综合分析生态保护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合理确定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基础

5.1.2维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与满足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需

5.1.2维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与满足河道外经济社

个云市市 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须统筹协调。因此,应对维持河流的生态 环境功能制定一定的目标,按照保护目标要求,计算生态流量。

7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可根据类似河流的生态水文过程 进行类比分析

.2生态状况与保护目标分析

(1)水文站布设,主要选择河流的水文控制断面、支流汇人 干流口,有水文资料和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河段。 2)生态敏感保护目标,见4.0.1条文说明。 (3)水工程,主要是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较大的蓄、引、 提、调等水源工程,人工闸坝等。 (4)经济社会取用水,主要选择跨行政区断面。 (5)入海、入尾间的河流河口。

5.2.2根据河流主要控制断面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天然来

及实测径流量变化,结合经济社会取用和消耗水量变化及水工程 建设运行情况,分析长系列不同时段河流主要控制断面径流过程 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趋势,人为因素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以 及水文情势变化相对应条件下河道内生态状况、存在问题及程 度等。 应根据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尤其是河流断流、水质恶化、湖 泊沼泽萎缩等河湖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对河流水生生物资源状 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等的影响

5.2.3生态保护目标可按河流确定,也可分河段确定。

为了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和河流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 河流(河段)生态保护目标不仅应考虑河流(河段)一定的生态 环境功能,还应考虑河流(河段)水资源赋条件,经济社会对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结 合未来经济社会需求(包括河道外用水需求和河道内生产用水需 求),综合分析生态保护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对于不同资 源条件和不同开发利用程度的河流(河段),其生态环境功能对 应的用水需求目标的含义不同,有的是以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主 的保护目标,有的是恢复生态环境功能的修复治理目标,以及保 护和修复的程度等。 保护目标按下列步骤分析确定: (1)分析河流(河段)各项生态环境功能,结合河道内生产 用水需求,初步拟定需要保护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及其用水需 求,即河道内生态保护的需要。 (2)根据河流的水资源条件、现状开发利用程度、河道内用 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河道内生产用水需求,以及未来河道外经济 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进行河道内外水量协调平衡分析,分析初 步拟定的生态环境功能用水要求满足的可能性。 (3)根据上述需要和可能性,合理确定维系主要的生态环境 功能(如维持基本形态、生物栖息地、自净能力、输沙、水生生 物、防潮压咸等),作为生态保护目标。 (4)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程度高、现状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的河流(河段),生态环境功能保护或修复的目标较低。 对于流域规划等相关规划已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河流,生态 保护目标可按照已有规划进行确定

5.3.1生态基流一般用流量表示。年内不同时段流量(水量) 为逐月(旬、日)或非汛期、汛期(封冻期较长地区还应区分冰

东期)河道中需保持的流量(水量)。 1 1)对丰枯变化剧烈、工程调控能力较弱、本地地表水开 发利用程度高的控制断面,一般采用Q。法(P取 9o%或95%),其他断面一般采用Tennant法。 2)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近似于90%设计保证率年最 枯月流量。 3 2)①维持枯水河槽的流量(水量)要求,包括塑造河道 基本形态需要短期泄放大流量过程。②维持生物栖息 地功能的最小流量(水量),包括鱼类产卵、洄游,种 子输运,水禽繁殖等需要短期泄放的大流量脉冲过程 ③维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是保护水域使用功能水质的 基本要求,因此,可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水文条 件作为维持河段自净功能的最小流量(水量)。

冻期)河道中需保持的流量(水量)。 1 1)对丰枯变化剧烈、工程调控能力较弱、本地地表水开 发利用程度高的控制断面,一般采用Q。法(P取 90%或95%),其他断面一般采用Tennant法。 2)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近似于90%设计保证率年最 枯月流量。

2)①维持枯水河槽的流量(水量)要求,包括塑造河道 基本形态需要短期泄放大流量过程。②维持生物栖息 地功能的最小流量(水量),包括鱼类产卵、洄游,种 子输运,水禽繁殖等需要短期泄放的大流量脉冲过程 ③维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是保护水域使用功能水质的 基本要求,因此,可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水文条 件作为维持河段自净功能的最小流量(水量)。

5.3.2相关部门关于河流输沙、水生生物需水等单项、多项或

综合性生态流量研究成果,经合理性分析后,可直接采用或计算 时作参考

1 2)水生生物需水量是指维持珍稀、濒危、特有物种良好 生存、繁衍条件水量及过程要求。 5.3.6内陆河一般是山区产流、平原消耗,山区产生的径流不 仅输送至尾湖泊,还维持河流下游沿岸和尾间湖泊周边天然绿 洲所需的地下水位。 内陆河沿岸天然植被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依赖内陆河地表水和入渗补给地下水生存。因此,河流沿岸天 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也应包括在内陆河生态流量的计算中,常用计 算方法有潜水蒸发法、植物蒸散发量法、水量平衡法、生物量 法等。 内陆河生态流量计算,一般按年均天然径流量的50%左右

进行宏观控制。具体计算时,应根据生态保护目标要求,结合自 然条件、河流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需求,综合分析后确 定。内陆河的基本生态流量与目标生态流量基本相等,具体见 表7.0.7。 5.3.7入海水量及其变化与河口生态环境功能和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水文资料计算河口生态流量主要以人海水量分析为 基础。

5.3.7入海水量及其变化与河口生态环境功能和状况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水文资料计算河口生态流量主要以入海水量分析为 基础。

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计

5.1.1由于河流控制断面已经包含人(出)湖泊、沼泽的控制 断面(见5.2.1条),所以本章湖泊、沼泽生态水位(水面面积) 计算只包括湖泊、沼泽本身的生态水位(水面面积)。入(出) 湖泊、沼泽生态流量计算与湖泊、沼泽本身生态水位(水面面 积)计算结果需满足水量平衡关系

6.2.2湖泊、沼泽的生态环境功能见3.0.1条文说明。 湖泊、沼泽生态保护目标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湖泊、沼泽的 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开发利用程度的湖泊、沼泽,其生态保护目 标及需水要求有明显差异: (1)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未来开发要求不高或短期内暂不进 行大规模消耗型用水开发的湖泊、沼泽,以保护良好的自然和生 态环境功能为主,其生态水位(水面面积)计算的自标和要 求高。 (2)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但水资源较为丰沛、补给条件较为 良好的湖泊、沼泽,其生态水位(水面面积)计算的目标和要 求高。 (3)水资源较为短缺、补给条件较差,水资源利用现状较 高,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受到影响或遭到破坏的湖泊、沼泽,其 生态水位(水面面积)保障目标应以恢复和修复一定自然和生态 环境功能为主。 综上所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湖泊、沼泽,应以维护良好 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为主;开发利用过度的湖泊、沼泽,应以 修复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为主。

6.3.1年内不同时段水位(水面面积)为逐月(旬、)或非 汛期、汛期(封冻期较长地区还应区分冰冻期)湖泊水体中需保 留的水位(水面面积)。 6.3.4内陆河尾间湖泊生态水位(水面面积)应与内陆河生态 流量相协调。 6.4沼泽生态水位(水面面积)计算 6.4.1沼泽种类众多,本标准计算沼泽生态水位(水面面积) 的目的主要是给需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沼泽进行人工补水,因此 只计算具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的沼泽。

6.3.1年内不同时段水位(水面面积)为逐月(旬、日)或非 汛期、汛期(封冻期较长地区还应区分冰冻期)湖泊水体中需保 留的水位(水面面积)。 6.3.4内陆河尾间湖泊生态水位(水面面积)应与内陆河生态 流量相协调。

7.0.7河流水系生态流量参考域值可供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 源综合规划和较宏观尺度的专业规划对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用水和 经济社会用水统筹安排和调配时参考使用。水工程规划设计和调 度管理、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由于对生态流量工作深度要求较高: 一般通过实际计算求得,并与参考值对照比较。 根据流域面积和水文情势,流域面积10万km²以上为大江 大河;流域面积1万~10万km²,多年平均流量Q≥150m/s 或年径流变差系数Cu<0.3的河流为较大江河;流域面积小于 3000km²,多年平均流量Q<150m²/s或年径流变差系数C≥ 0.3的河流为较小河流;其余为中等河流。 根据水资源条件,分为北方河流和南方河流。北方河流包括 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 河流,南方河流包括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4个水资 源一级区河流。由于特殊的白然地理和水资源条件,西北干旱内 陆区河流和青藏高原区河流单列。 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为高、中、低开发利用河流。 经济社会用水消耗本地地表水资源量不大于20%的为低开发利 用河流,大于20%且不大于40%的为中开发利用河流,大于 40%为高开发利用程度河流。 根据开发利用程度和河流特征,河流大体上可分为3类:基 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河流;开发利用程度未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 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河流。3类河流的目 标生态流量应区别对待,进行分类管理。 (1)开发利用程度低、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河流,应以维护 河流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为主,从严控制河流开发利用程度

未来河道外经济社会耗水率控制在20%范围内,河流目标生态 流量比例维持在80%左右。 (2)中等开发利用程度、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但开发利用 程度尚未过度的河流,在注重保护河流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合理 开发、有序开发。未来河道外经济社会耗水率控制在30%~~ 40%,河流目标生态流量比例维持在60%~70%。我国的大多 数河流都属此类。 (3)高开发利用程度、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开发利用过度的 河流,重点解决经济社会用水与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矛盾,恢复 河流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功能,未来河流目标生态流量比例维持在 40%~60%。 对一般河流而言,河流流量占年均流量的60%~100%,河 宽、水深和流速能为水生生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河流流量占 年均流量的30%~60%,河宽、水深和流速均佳,大部分边槽 有水流,河岸能为鱼类提供活动区。 对于大江大河,河流流量占年均流量的5%~10%,仍有 定的河宽、水深和流速,可满足鱼类洄游、生存的一般要求,可 作为保持绝大多数水生物短时间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流量。 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工程调控能 力、生态保护目标和水资源供需态势,生态流量确定原则主要 为:①缺水地区、开发程度较高及水文节律变幅大的河湖:在满 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合理需求基础上,根据水源条件,平衡 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和河湖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按照保持河流水 体连续性以及重要生态敏感保护对象用水的要求,合理确定生态 流量;②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造成常年断流(干)的河湖:结 合相关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河湖分阶段生态修复治 理目标,合理确定不同水平年的生态流量目标

GTCC-003-2018 钢轨焊接接头-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8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分析

3.0.2流域是水文循环的基本单元。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分 析主要是指对河道内、河道外需水进行平衡分析。主要内容包 括:①河湖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合理性分析;②河湖生态环境用水 和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平衡分析;③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亏缺分析 计算;④河湖沼泽生态补水量计算。· 河道内外水量平衡分析的重点是高开发利用河流。长期累积 性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号缺,生态环境严 重退化。水资源配置和河流治理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河湖生态 环境用水需求和地表水可利用量,严格控制河道外生活、生产用 水,退还经济社会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修复河湖生态。 图8.0.2中地表水可利用量即允许河道外经济社会消耗最大 水量,是指在保护水生态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在可预 见的未来,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手段,允许河道外从当地 地表水资源量中开发利用的最大水量(按不重复水量计)。 8.0.3河湖生态亏缺量是表征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不足的指标 指保留在河道内实际水量小于河湖目标生态流量的差值。经济社 会过多消耗地表水资源和天然来水不足均可导致河湖生态环境用 水量的亏缺。对由于天然来水不足导致河湖生态环境用水号缺 的,可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弥补。对由于经济社会用水挤占导致河 湖生态环境用水号缺的,应通过减少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消耗, 退还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 号缺量和挤占量计算,是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和水资源合理配 置的基础

指保留在河道内实际水量小于河湖目标生态流量的差值。经济社 会过多消耗地表水资源和天然来水不足均可导致河湖生态环境用 水量的亏缺。对由于天然来水不足导致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亏缺 的,可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弥补。对由于经济社会用水挤占导致河 湖生态环境用水亏缺的,应通过减少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消耗, 退还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 号缺量和挤占量计算,是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和水资源合理配 置的其础

缺量和挤占量计算,是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和水资源合理配

8.0.5需要人工补水的重要河湖沼泽确定的原则有:(D对

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的河湖沼泽;②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有 重要作用的城市河湖、沼泽;③上述河湖沼泽生态环境用水亏

缺、生态退化,需要保护和修复。 河湖沼泽生态补水属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是通过人工措 施补充由于天然来水不足、水力联系阻隔及经济社会挤占等原因 造成的生态环境用水不足。补水量与退还量有重复DL/T 1828-2018 火电厂烟气脱硝再生催化剂,但一定是通 过工程实现的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

销售分类: 水生态水环境/监测预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