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025-2012 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DB44/T 1025-2012 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772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1025-2012 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DB44/T10252012

表G.4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

GBT 51351-2019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44/T10252012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检查井内的管道排序方法

图H.1检查井内管道排序方法

检查井内的出水管道以数字I表示(如该检查井有两条以上出水管则分别用I和ⅡI等采用逆时针 排列表示),进水管以出水管I为起点,顺时针用A、B、C等方向分别表示该检查井的各进水管道;如 有垂直重叠管道,则按其投影到井底平面的先后顺序记录。各流向的管道编号用与之相连的下游井或 上游井的编号标注。

DB44/T10252012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检测与评估报告书参考格式

现场操作员: 报告编写人: 报告校核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批准人:

(检测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

1检测任务概况 2投入检测的设备及人员· 3工作进程及完成工作量 检测结论: 检测成果表· 5.1管段状况评估表 5.2检查井检查情况汇总表· 5.3排水管道检测成果统计表 5.4排水管道缺陷统计表 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

DB44/T 10252012

J.5投入检测的设备及人员

DB44/T10252012

投入检测的设备及人员

本项目工作量及检测方法

DB44/T1025—2012

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年××月××日

0.9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见附录D)

《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DB44/T10252012),经广东省技术质量监督局2012 年6月4日第5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产东省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的 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 定,《城镇公共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 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 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本标准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在引用标准中已有规定,引用这些标准代替详细规定,目的是为了避 免标准之间重复和矛盾

3.2声纳检测主要是通过声纳设备以水为介质对管道内壁进行扫描,扫描结果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 管道内壁的过水断面状况。声纳检测系统包括水下扫描单元(安装在漂浮、爬行器上)、声学处理单元、 高分辨率彩色监视器和计算机。 3.3管道潜望镜也叫电子潜望镜,它通过操纵杆将高放大倍数的摄像头放入检查并或隐蔽空间,能够 清晰地显示管道裂纹、堵塞等内部状况。设备由探照灯、摄像头、控制器、伸缩杆和视频成像和存储 单元组成。 3.4本规程规定的排水管道检测主要是针对管道内部的检查,管道的缺陷位置定位描述是检测工作的 成果体现,缺陷的环向位置定位描述是检测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管道修复和养护设计方案的

DB44/T1025—2012

重要依据。本条规定缺陷的环向位置采用时钟表示法 3.5直视摄影是指电视摄像机取景方向正对前方,并随爬行器沿管道前行过程中拍摄的方式,即爬行 器边行进边拍摄的方式。 3.6当检测过程中发现疑点,需要爬行器停止或缓慢移动重点拍摄,此时摄像机的取景方向必须偏离 轴向观察管壁,定点拍摄的方式。 3.7管道的结构性缺陷是指管体结构本身出现损伤,如变形、破裂、错口等。结构性缺陷需要通过修 复才能消除。 3.8管道的功能性缺陷是指影响排水管道过流能力的缺陷,如沉积、障碍物、树根等。功能性缺陷可 以通过管道养护得到改善。 3.9~3.10管道缺陷的严重程度由等级和分值决定。本规程规定缺陷的严重程度直接由缺陷的分值表 示,缺陷的严重程度不同,则给予分值不同。当管段有多个缺陷时,管道缺陷状况的评价按照每个缺 陷的分值及缺陷个数计算缺陷的平均值,对应于该平均值计算所得的缺陷密度表示管段缺陷长度的相 对值。缺陷密度不是缺陷的实际长度值,缺陷密度的作用是对管段进行综合评价时,决定是否整体修 复或养护的参考值。 3.11~3.12修复指数是综合考虑了管道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周围的影响因素计算而得的数值。由于管道 缺陷系数已经表示了管道缺陷的严重程度,所以修复指数和养护指数是进一步制定修复和养护计划的 排队指数。 3.13管道检测以管段为基本单位。本规程规定以两座相邻检查并之间的管道为一个管段,这样规定符 合排水管道系统的工艺特性,也符合管道检测的进行方式。在排水管网中,检查井和泵站之间的管道 也属于管段。 3.14检查井又称窖井,有时也称为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为了与习惯称呼一致,本规程所指的检查井 是排水管道上井类的附属构筑物,不仅指最常见的排水管道检查井,还包括排水管道上其他各种类型 和用途的井。 3.15新建管道峻工后,首先要经过管道功能性试验合格,进行回填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才能验收。 但是根据工程实际,有些项目的管理单位,要求在完成功能性试验和管沟回填后,必须进行管道内窥 检测后才能验收交接,

4.1本规程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计量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从事检测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规定,要求检测单位须符合国 家规定的资质条件要求,有相应技术资格的技术人员、设备及检测管理制度,检测技术人员须经过培 训取得管道检测、评估资格证书。这既是规范行业秩序需要,也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需要。 4.3排水管道检查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有一定的适用性。 电视检测主要适用手管道内水位较低状态下的检测,能够全面检查排水管道结构性和功能性状况 声纳检测只能用于水下物体的的检测,可以检测积泥、管内异物,对结构性缺陷检测有局限性, 不宜作为缺陷准确判定和修复的依据。 管道潜望镜检测主要适用于设备安放在管道口位置进行的快速检测,对于较短的排水管可以得到 较为清晰的影像资料,其优点是速度快、成本低,影像既可以现场观看、分析,也便于计算机储存。 4.4由于每种检测方式都有一定适用性,采用声纳和电视检测或管道潜望镜和电视检测配合使用,可 以获得互补效果。例如当需要对水上和水下部分均进行检测时,可采用声纳检测和电视检测互相配合 进行。

DB44/T10252012

中对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都是排水管道检测资料

5.1.1管道内水位是指管内底以上水面的高度。电视检测应具备的条件是管道内无水,或者管道内水 位很低的情况。所以电视检测时,管道内的水位越低越好。但是水位降的越低,难度越大。经过大量 的案例实践,将水位高规定为管道直径20%,能够解决90%以上的管道缺陷检查问题,相关费用也可 以接受。 5.1.2管道内水深太大,水面下部检测不到,检测效果大打折扣,检测前应对管道实施封堵和导流, 使管内水位达到第5.1.1条规定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露出管道结构。管道检测前,封堵、吸污、 清洗、导流等准备性和辅助性的作业都应该遵守CJJ6和CJJ/T68的有关规定。 5.1.3结构性检测是在管道内壁无污物覆盖的情况下拍摄管道内水面以上的内壁状况,疏通的目的是 保证“爬行器”在管段全程内正常行走,无障碍物阻挡;清洗的目的是露出管道内壁结构,以便观察 到结构缺陷。 5.1.4管道在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检测工作难以进行,如果强行进行则不能保 证检测质量。因此,当碰到本条列举的现象(不局限于这几种现象)时,应中止检测,待排除故障后 再继续进行。

5.2.2根据目前检测市场的状况,存在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质量的基本要求,开且设备存在一定的 操作危险性。所以本条对CCTV检测设备规定了基本要求: a)监视器要求:如果监视器太小,则图像看不清楚,故对监视器的尺寸做了规定。 b)电缆的抗拉力要求:为防止CCTV检测设备进入管道内部后不能自动退回,要求电缆线具备 最小的收缩拉力,根据实际的作业情况,规定最小的收缩拉力为2kN,以保证CCTV检测设备在必要 时手动收回。 c)电缆长度要求:由于需检测的管道长度不同,个别管道两个检测口之间的距离可达百米以上 所以配备的电缆长度应大于两个检查井之间的距离。 d)爬行器的负载能力要求:如果爬行器的负载能力不足,在平地没有问题,但是在管道里爬坡 淤泥中行走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将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CCTV检测设 备需动力强劲,负载能力应在1kN以上(平地环境)。 5.2.4缺陷距管口的距离是描述管道缺陷的基本参数,也是制定管道修复和养护计划依据。因此管道 检测设备的距离测量功能和精度是基本的要求。

5.3.1爬行器的行进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可以减少行进阻力,也可以消除爬行器前方的垂水现象, 有利于检测进行,提高检测效果。 5.3.2检测大管径时,镜头的可视范围大,行进速度可以大一些;但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检测人员无 法及时发现管道缺陷,故规定管径≤200mm时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管径>200mm时行进速度不 宜超过0.15m/s。 5.3.3我国的排水管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和矩形,蛋形管道国内少有。本条没有特别强调管道断面 形状,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圆形管道为“偏离不应大于管径的10%”,矩形管渠为“偏离不应大于短 边的10%”。

5.3.1爬行器的行进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可以减少行进阻力,也可以消除爬行器前方的垂水现象, 有利于检测进行,提高检测效果。 5.3.2检测大管径时,镜头的可视范围大,行进速度可以大一些;但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检测人员无 法及时发现管道缺陷,故规定管径≤200mm时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管径>200mm时行进速度不 宜超过0.15m/s。 5.3.3我国的排水管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和矩形,蛋形管道国内少有。本条没有特别强调管道断面 形状,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圆形管道为“偏离不应大于管径的10%”,矩形管渠为“偏离不应大于短 边的10%”。

DB44/T10252012

5.3.4由于视角误差,爬行器在管口存在位置差,补偿设置应按管径不同而异,视角不同时差别不同。 如果某段管道检测因故中途停止,排除故障后接着检测,则距离应该与中止前检测距离一致,不应重 新将计数器归零。 将载有镜头的爬行器摆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在开始检测前,将计数器归零。对于大口径管道检 测,应对镜头视角造成的检测起点与管道起始点的位置差作补偿设置。 摄像头从起始检查井进入管道,摄像头的中线与管道的轴线重合。计数器的距离设置为从管道在 检查井的入口点到摄像头聚焦点的长度这个距离随镜头的类型和排水管道的直径不同而异。 计数器归零的补偿设置方法参见图K.1。

图K.1计数器归零的补偿设置方法

5.3.5一段管道检测完毕后,计数器显示的距离数值可能与电缆上的标记长度有差异,为此应该进行 修正,以减少距离误差。 5.3.6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设备调整不当,会发生摄影的图像位置反向或变位,致使判读困难,故本 条予以规定。 5.3.7摄像镜头变焦时,图像则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在爬行器行进过程中,使用镜头的变焦功能,则 由于图像模糊,看不清缺陷情况,很可能将存在的缺陷遗漏而不能记录下来。所以当需要使用变焦功 能协助操作员看清管道缺陷时,爬行器应保持在静止状态。镜头的焦距恢复到最短焦距位置是指需要 爬行器继续行进时,必须先将焦距恢复到正常状态,以保证距离位置的真实性。 5.3.9本条规定检测的录像资料应连续完整,不能有画面暂停、间断记录、画面剪接的现象,防止发 生资料置换、代用行为。 5.3.10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爬行器应停止行进,停留10s以上拍摄图像,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和完 整,为以后的判读和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5.3.11现场检测工作应该填写记录表,这既是检测工作的需要,也是检测过程可追溯的依据之一。本 规程规定了现场记录表的基本内容,以免由于记录的检测信息不完整或不合格而导致外业返工的情况 发生。

5.4.1排水管道检测必须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由复核人员对检测资料和记录进行复核,以免 由于记录、标记不合格或影像资料因设备故障缺失等导致外业返工的情况发生。 5.4.2管道缺陷根据图像进行观察确定,缺陷尺寸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对于管道缺陷尺寸的判定,主 要是根据参照物的尺寸采用比照的方法确定。

DB44/T10252012

陷特征且又难以定论时,应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5.4.4由于在评估报告中需附缺陷图片,采用现场抓取时可以即时进行调节,直至获得最佳的图片, 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5.1.1水吸收声纳波的能力很差,利用水和其它物质对声波的吸收能力不同,主动声纳装置向水中发 射声波,通过接收水下物体的反射回波发现目标,目标距离可通过发射脉冲和回波到达的时间差进行 则算,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管道的横断面图,可直观了解管道内壁及沉积的状况。声纳检测的必要 条件是管道内应有足够的水深,300mm的水深是设备淹没在水下的最低要求。CJ/T68第3.3.11条也 规定,“采用声纳检测时,管内水深不宜小于300mm”。

5.2.1为了保证声纳设备的检测效果,检测时设备应保持正确的方位。“不易滚动或倾斜”是指探头的 承载设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5.2.2声纳系统包括水下探头、连接电缆和带显示器声纳处理器。探头可安装在爬行器、牵引车或漂 浮筱上,使其在管道内移动,连续采集信号。每一个发射/接收周期采样250点,每一个360度旋转执 行400个周期。探头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 5.2.3倾斜和滚动传感器校准在±45°范围内,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所得读数将不可靠。在安装声纳设备 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否则会造成被检测的管道图像颠倒,

6.3.1声纳检测是以水为介质,声波在不同的水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反射回来所显示的距离也不同。 故在检测前,应从被检管道中取水样,根据测得的实际声波速度对系统进行校准。 6.3.2探头的推进方向除了行进阻力有差别外,顺流行进与逆流行进相比,更易于使探头处于中间位 置,故规定“宜与水流方向一致”。 6.3.3探头扫描的起始位置应设置在管口,将计数器归零。如果管道检测中途停止后需继续检测,则 距离应该与中止前检测距离一致,不应重新将计数器归零。 6.3.4在距管段起始、终止检查井处应进行2m3m长度的重复检测,其目的是消除扫描盲区。 6.3.5声纳探头的位置处采用镂空的漂浮器避免声波受阻的做法目前在国内外被普遍采用并取得良好 效果。 6.3.7脉冲宽度是扫描感应头发射的信号宽度,可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测量,它从4us到20us范围 内被分为五个等级。本条列出的是典型的脉冲宽度和测量范围。 6.3.9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工作量大,费用高。根据实践,声 纳用于管道沉积状况的检查时,普查的采样点间隔距离定为5m,其他检查采样点的间距为2m,一般 情况下可以完整地反映管段的沉积状况。当遇到污泥堵塞等异常情况时,则应加密采样。排水管道沉 积状况纵断面图示例参见图K.2。

图K.2排水管道沉积状况纵断面图示例

.4.1声纳检测图形应现场捕捉,并进行数据保存,其目的是为了后续的内业进一步解读,规定的采 详间隔应按本规程第6.3.9条设置,它是保证沉积纵断面图绘制质量的基本要求。 5.4.2本条规定当绘制检测成果图时,图形表示的线性长度与实际物体线性长度的误差不应超过3%。 5.4.4用虚线表示的管径1/5高度线即管内淤积的允许深度线,又称及格线。 5.4.5声纳检测除了能够提供专业的扫描图像对管道断面进行量化外,还能结合计算确定管道淤积程 度、淤泥体积、淤积位置,计算清淤工程量。这种方法用于检测管道内部过水断面,从而了解管道功 能性缺陷。声纳检测的优势在于可不断流进行检测,不足之处在于其仅能检测水面以下的管道状况, 不能检测管道的裂缝等细节的结构性问题,故声纳轮廓图不应作为结构性缺陷的最终评判依据

7.1.2管道潜望镜只能检测管内水面以上的情况,管内水位越深,可视的空间越小,能发现的问题也 就越少。光照的距离一般能达到30m~40m米,一侧有效的观察距离大约仅为20m~30m,通过两侧的 检测便能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了解,所以规定管道长度不宜大于50m。 .1.4管道潜望镜检测是利用电子摄像高倍变焦的技术,加上高质量的聚光、散光灯配合进行管道内 检测,其优点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由于设备的局限,这种检测主要用来观察管道是否存在严重 的堵塞、错口、渗漏等问题。对细微的结构性问题,不能提供很好的成果。如果对管道封堵后采用这 种检测方法,能迅速得知管道的主要结构问题。对于管道里面有疑点的、看不清楚的缺陷需要采用闭 路电视深入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管道潜望锁 电视解决管道检测的全部问题。

7.2.1由于排水管道和检查井内的环境恶劣,设备受水淹、有害气体侵蚀、碰撞的事情随时发生,如 果设备不具备良好的性能,则常常会使检测工作中断或无法进行。

DB44/T 10252012

7.2.3管道潜望镜技术与传统的管道检查方法相比,安全性高,图像清晰,直观并可反复播放供业内 人士研究,及时了解管道内部状况。因此,对于管道潜望镜检测依然要求录制影像资料,并且能够在 计算机上对影像资料操作。

7.3.1镜头保持在竖向中心线是为了在变焦过程中能比较清晰地看清楚管道内的整个情况,镜头保持 在水面以上是观察的必要条件。 7.3.2管道潜望镜检测的方法:将镜头摆放在管口并对准被检测管道的延伸方向,镜头中心应保持在 被检测管道圆周中心(水位低于管道直径1/3位置或无水时)或位于管道圆周中心的上部(水位不超 过管道直径1/2位置时),调节镜头清晰度,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对灯光亮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对管 道内部的状况进行拍摄。 拍摄管道内部状况时通过拉伸镜头的焦距,连续、清晰地记录镜头能够捕捉的最大长度,如果变 焦过快看不清楚管道状况,容易过缺陷,造成缺陷遗漏;当发现缺陷后,镜头对准缺陷调节焦距直 至清晰显示时保持静止10s以上,给准确判读留有充分的资料。 7.3.3拍摄检查井内壁时,由于镜头距井壁的距离短,镜头移动速度对观察的效果影响很大,故应保 持缓慢、连续、均匀地移动镜头,才能得到井内的清晰图像。

8.1.1管道评估应根据检测资料进行。本条所述的检测资料包括现场记录表、影像资料。 3.1.2由于管道评估是根据检测资料对缺陷进行判读打分,填写相应的表格,计算相关的参数,工作 繁琐。为了提高效率,提倡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道的评估工作。 8.1.4当缺陷是连续性缺陷(纵向破裂、变形、纵向腐蚀、起伏、纵向渗漏、沉积、结垢)且长度大 于1m时,按实际长度计算;当缺陷是局部性缺陷(环向破裂、环向腐蚀、错口、脱节、接口材料脱 落、支管暗接、异物穿入、环向渗漏、障碍物、残墙、坝根、树根)且纵向长度不大于1m时,长度 按1m计算。当在1m长度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缺陷时,该1m长度内各缺陷分值叠加,如果叠加值大 于10分,按10分计算,叠加后该1m长度的缺陷按一个缺陷计算(相当于一个综合性缺陷)。

TB/T 3355-2014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8.2检测项目名称、代码及等级

8.2.1本规程的代码根据缺陷、结构或附属设施名称的两个关键字的汉语拼音字头组合表示,已规定 的代码在本规程中列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当出现本规程未包括的项目时,代码的确定 原则应符合本条的规定。代码主要用于国外进口仪器的操作软件不是中文显示时使用,如软件是中文 显示时则可不采用代码。 8.2.2本规程规定的缺陷等级主要为4级,根据缺陷的危害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和相应的等级。分值 和等级的确定原则是:具有相同严重程度的缺陷具有相同的等级。 8.2.3结构性缺陷中,管道腐蚀的缺陷等级数量定为3个等级,接口材料脱落的缺陷等级数量定为2 个等级。当腐蚀已经形成了空洞,钢筋变形,这种程度已经达到4级破裂,即将塌,此时该缺陷在 判读上和4级破裂难以区分,故将第4级腐蚀缺陷纳入第4级破裂,不再设第4级腐蚀缺陷。接口材 料脱落的缺陷,细微差别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区别,胶圈接口材料的脱落在管内占的面积比例不高,为 了方便判读,仅区分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胶圈脱落两种情况,分为两个等级,结构性缺陷说明见表K.1

DB44/T10252012

表K.1结构性缺陷说明

8.4.2管段运行状况系数是缺陷分值的计算结果,Y是管段各缺陷分值的算术平均值,Ymax是管段各缺 陷分值中的最高分。 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是基于管段平均缺陷值Y时的缺陷总长度占管段长度的比值,该缺陷密度是 计算值,并不是管段缺陷的实际密度,缺陷密度值越大,表示该管段的缺陷数量越多。 管段的缺陷密度与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的平均值Y配套使用。平均值Y表示缺陷的严重程度,缺陷 密度表示缺陷量的程度。 8.4.3在进行管段的功能性缺陷评估时应确定缺陷等级,功能性缺陷参数G是比较了管段缺陷最高分 和平均分后的缺陷分值,该参数的等级与缺陷分值对应的等级一致。管段的功能性缺陷等级仅是管段 内部运行状况的受影响程度,没有结合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

8.4.4管段的养护指数是在确定管段功能性缺陷等级后,再综合考虑管道重要性与环境因素,表示管 段养护紧迫性的指标。由于管道功能性缺陷仅涉及管道内部运行状况的受影响程度,与管道理设的土 质条件无关,故养护指数的计算没有将土质影响参数考虑在内。如果管道存在缺陷,且需要养护的管 道多,在养护力量有限、养护队伍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制定管道的养护计划就应该根据缺陷的严重程 度和缺陷发生后对服务区域内的影响程度,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制定养护计划。养护指数是制定养护 计划的依据。

10.1检测与评估报告是管道检测工作的成果体现。检测报告应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文字应尽量做到 简洁清晰、重点突出、文理通顺、结论明确。 10.2检测与评估报告内容中包括4个主要内容: a)管道概况包括检测任务的基本情况、检测实施的基本情况、检测环境的基本情况; b)检测成果汇总情况。管段状况评估表是管道检测后基本状况汇总表,即包括管段的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有些是检测前已有的信息,有些可能是检测过程中补充的信息,也包括对结构性状况和功能 性状况的综合评价,其信息内容包括最大缺陷值、平均缺陷值、缺陷等级、缺陷密度、修复(养护) 指数; c)排水管道检测成果表是经过对管段影像资料的判读结合现场记录对缺陷的诊断结果,并配有 缺陷图片,是管段修复或养护的最基本依据: d)技术措施是管道检测和评估所依据的标准、检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检测方法 包括采用哪种检测方法,技术方法包括管道的封堵方法、临时排水方案、清洗方法。如采用仪器检测, 没备在管道内移动的方法(例如声纳探头可安装在爬行器、牵引车或漂浮役上)等。采用的仪器设备 是对影像资料和工作质量的间接佐证,所以应在报告中体现。技术措施应该在检测前的技术方案中确 定,但是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时可能有所调整,故报告中的技术措施应为实施的技术措施。 管道评估所采用的标准依据不同,则结论也不同。所以管道评估依据的标准是检测报告的内容之

DB33T 2011-2016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DB44/T1025—2012

10.3检测资料是在管道检测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 料。由于种种原因,检测资料仍存在原件不齐全、签证资料不齐全、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管道检 则过程的真实记录是管道检测后运行、管理、维修、改扩建、技改、恢复等工作的重要资料,只有真 实准确、齐全完整、标准规范的资料才能为管道的维修、保养等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持。 资料主要包括依据性文件、凭证资料、检测资料、成果资料等。任务书是接收委托、进行检测的 依据性文件;技术设计书是检测设计方案,检测单位编制的检测方案经过委托单位审核认可后,即成 为检测工作操作的依据性文件;凭证资料即检测的基础性资料,是指收集到的管线图、工程地质等现 场自然状况资料。 影像资料(保存于录像光盘或其他外存储器)是检测结果的重要资料之一,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 制作。在光盘(或其他外存储器)封面上应写明任务名称、管段编号及检测单位等相关信息。 检测与评估报告、检测记录表和影像资料是反映管道检测的主要资料,是管道检测任务验收和日 常养护的重要依据。因此,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检测与评估报告和检测资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