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182-2020 湿地修复工程技术规程.pdf

DB13/T 5182-2020 湿地修复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785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5182-2020 湿地修复工程技术规程.pdf

ICS13.020.0

DB 13/T 51822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51822020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湿地修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的天然湿地GB 51157-2016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无水印),对于人工湿地的修复可作为参考。

DB13/T 5182202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08湿地分类 LY/T2090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wetland 天然的或人工,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 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3.2 湿地修复工程wetlandconstructionandrestoration 采取保护、修复、工程治理等措施,促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形成完整的生态结构体系,发挥湿 地生态功能的状态。 3.3 水质waterquality 3.4 植被vegetation 覆盖在某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各种植物的总和。

湿地岸带wetland riparian zone

DB13/T51822020

水体与陆地交错、水文条件周期性变化的区域,陆上范围可至水位影响的最高点,通常可以生长 湿地植物,是重要的生态廊道。 3.6 基质substrate 湿地地表的底层物质,一般为土壤,也包括人工砂、纤维,可为植物繁殖和增长、动物和微生物的 栖息及繁殖提供适宜的空间和理化条件

水体与陆地交错、水文条件周期性变化的区域,陆上范围可至水位影响的最高点,通 湿地植物,是重要的生态廊道

湿地地表的底层物质,一般为土壤,也包括人工砂、纤维,可为植物繁殖和增长、动物和微生 息及繁殖提供适宜的空间和理化条件。

4.1结合湿地生态状况,根据湿地修复目标,制定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4.2采用生态的材料、技术和措施对湿地进行修复。 4.3植被修复宜优先选用本地物种进行配置 4.4修复后的湿地应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较强的生态自调节功能

5.1现状水质不满足目标的应采取必要修复措施进行修复 5.2内源污染较轻时,可采用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水质修复;内源污染较严重时,可采用水体置换和 清淤进行水质修复。采取修复措施时应防止对水体再次产生污染。 5.3外源水体进入湿地时应达标,否则进行前置处理。

6.1湿地植被覆盖率降低和物种丰富度降低时应进行植被修复 6.2植被修复宜优先使用本地植物进行配置。河北省常见湿地植物见附录A。 6.3植被由湿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组成,应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配置, 6.4植被修复用于净化水体时,应选择对相应污染物净化功能较强、生长迅速的水生植物,适当搭配 其它水生植物 6.5植被修复用于景观功能时,应兼顾植被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6.6湿地出现水土流失或土壤及水体受到侵蚀时,应选择合适的物种进行植被修复,

富度降低时进行值被修复 6.2植被修复宜优先使用本地植物进行配置。河北省常见湿地植物见附录A。 3.3植被由湿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组成,应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配置。 6.4植被修复用于净化水体时,应选择对相应污染物净化功能较强、生长迅速的水生植物,适当搭配 其它水生植物。 6.5植被修复用于景观功能时,应兼顾植被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6.6湿地出现水土流失或土壤及水体受到侵蚀时,应选择合适的物种进行植被修复

7.1在进行岸带修复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最大限度保持岸带的自然状态。 7.2宜优先使用植被对岸带进行修复,利用植被根系起到加固和稳定岸带作用。 7.3在湿地岸带中受水流冲击大的区域,可采用块石护坡、木桩护坡、生态袋护坡等工程护坡型式

DB13/T 51822020

7.4岸带修复应兼顾防洪、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要求,宜采用具有透水性好、适宜植被生长的材料和 结构型式。

修复应兼顾防洪、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要求,宜采用具有透水性好、适宜植被生长的材料和

8.1当水体污染较严重或基质遭到破坏时应进行基质修复。 8.2依据实际情况,基质修复可采用基质改良,基质清除和基质再造技术。基质修复后应满足动植物 生长,底栖动物生活的需求。 8.3基质改良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 8.4基质清除包括机械清除法、基质固化法和基质覆盖法。 8.5基质再造是在地形恢复的基础上,通过分层回填壤质土、种植坑回填壤质土和种植槽回填壤质土 再造一层人工的基质,达到湿地生物繁殖、生长和栖息的要求。

8.1当水体污染较严重或基质遭到破坏时应进行基质修复 8.2依据实际情况,基质修复可采用基质改良,基质清除和基质再造技术。基质修复后应满足动植物 生长,底栖动物生活的需求。 8.3基质改良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 3.4基质清除包括机械清除法、基质固化法和基质覆盖法 3.5基质再造是在地形恢复的基础上,通过分层回填壤质土、种植坑回填壤质土和种植槽回填壤质土 再造一层人工的基质,达到湿地生物繁殖、生长和栖息的要求。

9.1湿地修复前后,应对湿地开展一定时期的生态监测。 9.2根据湿地生态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监测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总体概况,气象监测,土壤监测, 水文监测,水质监测CECS 548-2018-T 美缝剂应用技术规程,生物监测和灾害监测等项目。具体监测项见附录B。 9.3监测指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靠性、可对比性和可操作性,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湿地生态质量 状况。 9.4蓝测频次和方法按LY/T 2090热行

DB13/T5182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河北省湿地常见植物 A.1河北省湿地常见植物见表A.1

表A.1河北省湿地常见植物

DB13/T 51822020

表A.1河北省湿地常见植物(续)

DB13/T51822020

3D3S 基本操作手册表B.1湿地监测指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