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63-2020 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pdf

DB4107/T 463-2020 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81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07/T 463-2020 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pdf

4107/T 463202(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铅锌冶炼废渣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实施方案DB4107/T 4632020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1 再生水 3.2农田灌溉 3.3再生水灌溉分区 3. 4 缓冲区 工程规划 4. 1 规划原则与要求 4.2 灌溉水源, 4.3 灌溉作物 4.4 水土资源分析 4.5 灌溉工程布局 工程设计 5. 1 一般规定 5.2 取水和调蓄工程 5.3 输配水工程 5.4 田间灌溉工程 运行管理 6.1 管理 6.2 监测 6.3 监测评价方法 6.4 警示标志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警示标志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再生水农田灌溉技术明白纸

DB4107/T4632020

DB4107/T4632020

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

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再生水农田灌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4107/T4632020

再生水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利 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满足作物用水需求

再生水灌溉分区 根据再生水水质和水量、植物、气象、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以安全利用为目的,对再生水灌区进 行适宜性区域划分。

缓冲区 为防止再生水灌溉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以及公众健康等产生影响而设

4.1.1工程规划应符合区域水资源总量控制、节约用水和用水效率控制要求。 4.1.2水资源紧缺区域宜优先选用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 4.1.3再生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水 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4.1.4应根据再生水水质、灌溉土壤类型及作物种类等进行再生水灌溉分区。 4.1.5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灌溉建设项目,应根据GB/T35580、SL/T769的规定开展水资源论证。

4.2.1应根据种植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灌溉系统对水质的要求,在水质安全风险分析及水质适用性 论证基础上,确定再生水灌溉水源。 4.2.2用于农田灌溉的再生水水质应符合GB20922、CB22573、GB22574、SL368和CB5084的规定

3.1应根据再生水水质特点,按GB20922规定确定灌溉作物种类 3.2再生水灌溉优先推荐的作物宜为棉花等纤维作物及工业原料类作物。 3.3再生水灌溉推荐的作物宜为小麦、玉米等粮食类作物及饲料类作物。 3.4再生水灌溉不推荐的作物为生食蔬菜及根茎类作物。

4.1灌溉工程所在区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应按GB/T50509规定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评价再 溉可靠性及土壤适宜性。

JGJ/T480-2019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DB4107/T4632020

4.4.2以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应依据最近一年以上逐旬出水量资料及污水处理设施相 关设计技术文件,分析再生水可供水量。 4.4.3应根据区域现有水源和再生水可供水量、水质状况及灌溉用水要求,合理配置水资源。 4.4.4应依据GB15618的规定评价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土壤质量,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规定的农用地主 镶污染风险筛选值的,不应采用再生水灌溉。 4.4.5应按HJ610的规定分析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严禁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环境造成 影响。 4.4.6应按GB/T50509的规定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结合再生水灌溉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合 理的灌溉规模及再生水用水量。

4.5.1应按GB/T50509、GB50288和SL462的规定,综合考虑再生水与其他水源供水量、供水工程 等,对取水、调蓄、输配水、田间灌溉工程等进行统筹规划布置。 4.5.2再生水灌溉取水工程应根据现有水利设施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再生水承泄区自流引水或提水方 式建设相应的取水工程。

4.5.4.2经过包气带渗透性较强的区域或水源保护区时宜采用管道输水; 4.5.4.3采用渠道输水时应根据包气带透水性采取适宜的防渗措施。 4.5.5再生水田间灌溉工程宜采用地面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人员稀少时或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可采用 贡灌或微喷灌。

5.1.1应按GB50288的规定,并考虑再生水水质特点,进行再生水灌溉工程设计。 5.1.2再生水灌溉工程应采用节水、防污技术及抗腐蚀性产品。 5.1.3再生水输配水管网不得与饮用水管道混接。

5.2.1再生水取水工程及其规模、设计参数等,应符合GB50288的规定。 5.2.2再生水调蓄工程宜考虑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内河道、湖、库、坑塘、渠系等现有蓄水工程设施。 5.2.3再生水调蓄工程设计规模应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再生水和其他灌溉水源供水情况、灌溉需水 量等,经逐时段(月或旬)调节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2.4再生水调蓄工程应根据再生水供、用水量及用水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计划。 5.2.5水资源紧缺区域,可根据再生水排泄区域蓄水构筑物特性进行地下水回灌,增加地下水入渗补 给量,回灌水质应符合GB/T19772的规定。

DB4107/T4632020

程形式,开按 GB50288的规定进行设计。 5.3.2采用再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灌溉时,宜因地制宜采用共用的输配水系统。 5.3.3井渠结合灌区采用明渠进行再生水灌水时,应根据土壤入渗条件、地下水补源要求等,分析确 定渠道防渗率。 5.3.4再生水输配水管道宜采用非金属管道,当使用金属管道时,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5.3.5再生水输水管道与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布设时,其水平净间距应不小于0.5m;交叉布设 时,再生水管道应位于给水管道之下、排水管道之上,其与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垂直净间距应不小于 0.5m。

5.4.1再生水田间灌溉工程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GB/T 23901.2-201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2部分:阶梯孔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并根据再生水水质特点、灌溉作物等选择 5.4.2再生水地面灌溉田间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288的规定。 5.4.3再生水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设计应符合GB/T50363、GB/T20203的规定。 5.4.4再生水滴灌、微喷灌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0363、GB/T50485的规定。 5.4.5再生水喷灌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0363、GB/T50085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