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8.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5527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浆。 FUKO管国内已有生产

..迎些 题,甚至挡水后失事,教训值得波取。 隧洞封堵体的灌浆项目包括隧洞填拱回填灌浆、堵头侧墙新 老混凝土结合面和两段封堵体接缝面内的接缝灌浆,或混凝土与 基岩接触面的接触灌浆。一般来说,只有挡水水头较高(如 80m以上)或断面较大(如大于100m)的大型隧洞封堵段才 有多个灌浆项目和较严格的灌浆要求。如封堵段较短或堵头断面 尺寸较小,混凝土的收缩轻微,可能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或接触 灌浆;不挡水的隧洞可能不需要进行任何灌浆,或只进行回填灌 浆即可。

置一个小型灌浆廊道对减少与混凝土施工的干扰,方便钻孔灌浆 施工、保证灌浆质量十分有利。·施工完成后,廊道可以再进行简 单封堵,或留作观测使用

7.5.3隧洞封堵接缝灌浆和接触灌浆也要做好灌区设计GB/T 2072-2020标准下载,在渠

凝土浇筑时埋设好灌浆系统,即进浆管、回浆管、配浆管、出浆 盒和排气管等全套设施。灌区周边应设置止浆片,做到灌区封 闭,防止浆液流失和不同灌区浆液串流。灌浆开始时也应满足混 凝士温度稳定和接缝张开的的条件。

紧迫,因此该洞段的围岩固结灌浆、搭接惟幕灌浆和下部的幕 藿浆应尽量在过水前完成或部分完成。有的工程实在来不及,也 可部分或全部安排至下闻后施工,同时控制库水位提升的速度。 在后者情况下更应在封堵体内设置灌浆廊道,便于在廊道内 作业。 在进行围岩灌浆时要注意防止堵塞堵头接缝、接触灌浆灌区

7.5.6有的工程,导流洞上部或临近就有灌浆隧洞或其他

通过,通过这些隧洞的适当位置对导流洞封堵体进行需要的灌 浆,可分担封堵体工作面的施工任务,士分有利

7.6.1本条比SL62一2014增加了“工程必要时,也可进行物 探无损检测”的内容。 “其他隧洞”回填灌浆后,是否必要或布置多少检查孔,需 视工程用途和施工成果资料情况由设计确定。 7.6.3固结灌浆是提高隧洞围岩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复杂 岩溶、低地下水位、水资源债乏地区的隧洞还兼有防渗作用。本 条文规定围岩固结灌浆检查以测试岩体弹性波波速为主,检查孔 压水试验为辅,

7.6.3固结灌浆是提高隧洞围岩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复杂

7.6.6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检查的合格标准,各工程不同。许多

HoA 工程的实践经验表明,有较多部位经过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以上 灌浆后,再进行检查时,仍有脱空感觉。因此,有些工程规定经 过一次、两次灌浆后,如脱空面积不超过一定数值,脱空程度不 很严重,即不再进行灌浆。如太平哨、云峰、湖南镇等工程规定 为不大于 0.5m²,石门工程规定为不大于1m²

8.1.1蓄水后坝体承受库水压力,缝面将被压缩;阵水修透

“横缝灌浆宜从坝中间向两岸推进”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向 个方向的累计变形,防止坝块产生侧向应力。“纵缝灌浆宜从 游向上游推进”的目的是使坝块变形倾向上游,对大坝挡水运 有利。当需要提前蓄(挡)水时,为防止上游坝块单独受力,可 先灌上游第一条缝。

8.1.4埋设测温计和测缝计是用来了解坝块混凝土温度和接

张开度变化情况,并与使用其他测温法和测缝法进行比较,防止 发生误差。通常根据接缝灌浆工程规模,选择有代表性的坝块埋 没测温计和测缝计,例如:潘家口水库大坝为宽缝重力坝,在 0个坝段310个灌区中埋设了测温计155支、测缝计100支; 东风电站大坝为双曲拱坝,在14个坝段124个灌区中埋设了 150支测温计、80支测缝计。

8.1.5“相邻”灌区指与被灌灌区相隔一个坝块(纵缝)或相

8.1.5“相邻”灌区指与被灌灌区相隔一个坝块(纵缝)或相 隔一个坝段(横缝)的灌区。 8.1.6工程实例证明,下层灌区灌浆7d后,不会再受上层灌浆 的影响

据有关室内试验资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地基与基础 工程》一一压滤作用对浆液结石性能的影响)介绍,水泥浆液压 滤成型试件的早期(7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70%。接缝灌浆

使用的均为高强度水泥,颗粒细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灌入 缝内的水泥浆受泌水、压实作用,类似上述“压滤成型”室内 试验。 有条件时,上、下层灌区应连续灌浆。若下层灌浆结束4h 之后再进行上层灌浆,就可能对下层灌区已处于凝固状态但尚未 有强度的浆液结石产生破坏作用

8.2.1灌区高度是影响灌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施工技 术的进步,接缝灌浆灌区面积有增大的趋势,根据国内大坝统计 资料,灌区高度通常在9~15m之间,灌区面积在300~450m 之间。本条据此对SL62一2014进行了修改

8.2.3本条增加了二滩等水电站拱坝横缝灌浆采用的出浆槽的

升浆、出浆方式以及重复灌浆系统方式。 当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几种接缝灌浆的升浆、出浆和排气方 式有: (1)预理管和出浆盒方式,即缝内顺沿水平键槽(纵缝)或 竖直键槽(横缝)理埋设水平支管或升浆(支)管,按规定在缝面 上安装出浆盒与支管连接,形成升浆、出浆设施。此谓“点出 浆”方式。 (2)拔塑料管方式,即将充气膨胀的塑料软管按规定埋入坝 块接缝中,待混凝土浇筑后放气拨出,在接缝处形成与缝面相通 的升浆、出浆系统。此谓“线出浆”方式。 (3)出浆槽方式,即在灌区底部形成三角形出浆槽,此槽可 与一套或两套进回浆主管连接,取消缝内升浆管。为减小浆液在 缝面的流动阻力,缝内按规定设球面键槽。此谓“面出浆” 方式。 (4)排气设施,多数工程在灌区顶部采用埋设排气槽和排 气管。 关于重复灌浆系统:

升浆、出浆方式以及重复灌浆系统方式。

有的混凝土坝(重力坝或拱坝)在施工过程中,为改善坝体 应力条件,根据工程总进度安排,要求坝体混凝土尚未达到稳定 温度(即缝面未充分拉开)的情况下,先进行接缝灌浆,待混凝 土继续冷却、缝面再次张开后,再次进行灌浆;有的碾压混凝土 拱坝在诱导缝内理设了重复接缝灌浆系统,要求对诱导缝进行反 复灌浆。二次接缝灌浆系统采用外套橡皮的出浆管或特制的出浆 阀代替普通的出浆盒,灌浆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泥浆可以将出浆 管口的橡皮套压开,灌浆完毕后用压力水冲洗,压力以不将橡皮 套压开为度。当混凝土温度后文降低,已灌浆的接缝重新张开 时,可以再次灌浆。这种灌浆法对时间要求和温度控制条件有较 大灵活性,是一项便利有效的措施,国内外已有不少工程采用。 例如,广西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四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采 用了重复接缝灌浆系统,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为此,本条将 “重复灌浆系统”也列为一种接缝灌浆措施。

用了重复接缝灌浆系统,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为此,本条将 “重复灌浆系统”也列为一种接缝灌浆措施。 8.2.4升浆管管顶若距排气槽太近,浆液很快进入排气槽不利 浆液在缝内扩散和充填;若太远,浆液难以顺利进入排气槽,易 引起排气管排浆不畅,影响灌浆质量,

浆液在缝内扩散和充填;若太远,浆液难以顺利进入排气槽,易 引起排气管排浆不畅,影响灌浆质量。

模板上易于安装,且坝块混凝土冷却后易于拉开

8.2.6出浆槽方式的特点是取消了缝面预埋的升浆管、

或塑料拔管系统,而用灌区底部预留水平出浆槽代替。为减少缘 内阻力,将常规梯形键槽改为球面键槽。混凝土施工时一且发王 管路堵塞,即可重新设一套出浆槽和灌浆管路,并且不受先后注 筑块顺序的制约。一般“出浆槽”超过10m时,应设双套进[ 浆管路。

8.2.7强调当灌浆主管需在灌区底部连接且开口向上引日

在管的底端连接沉污管,以防止管路堵塞。三峡工程已采用,交 果良好。

8.2.8接缝灌浆管路原则不应穿过缝面。若跨缝面,必须采1

8.2.9参考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沙牌水电站碾压

凝土拱坝采用重复灌浆系统的资料,对重复接缝灌浆系统的特 点、性能及施工提出了原则要求。目前采用重复接缝灌浆系统的 出浆设施多为出浆花管方式。 (1)混凝土坝采用重复接缝灌浆时,灌区高度一般6~ 9m为宜。灌浆系统的埋设基本类似“拨塑料管方式”:在先 浇块缝面模板上应预设横向(或竖向)半圆模具,拆模后形 成半圆槽。灌浆管路及出浆花管需全部埋在后浇块。后浇块 浇筑前,将出浆花管及配(或升)浆管顺直安放在先浇块的 半圆槽内。 (2)碾压混凝土坝的诱导缝采用重复接缝灌浆时,灌区高度 宜为6m。诱导缝上应先间断埋设由两块组成的预制混凝土诱导 板(块),在灌区内按诱导板的布设分层将单回路进回浆管埋进 两块诱导板之间预留的孔槽中,对应每个诱导板内,进回浆管上 均串连一个出浆花管。灌区顶部由几段铁管连接诱导板(板内不 设出浆花管)组成排气系统。碾压混凝土坝重复接缝灌浆系统布 置及预制混凝土诱导板(块)、出浆花管结构见图2。 实践证明:采用重复接缝灌浆系统关键是当再次灌浆时,出 浆设施能否恢复正常出浆的功能,因此,要求在采用前,必须做 模拟灌浆试验,测定出浆花管在重复灌浆时能否开环及开环 压力。 碾压混凝土坝采用重复接缝灌浆系统的实例还提示: (1)形成排气槽的两块诱导板合并缝顶面要封堵严实,以免 混凝土进入槽内堵塞排气系统。 (2)灌浆结束后应立即冲洗进、回浆管路。排气管宜适当推 迟10~20min冲洗,冲洗压力宜适当提高。对于相互串浆的灌 区冲洗应慎重。 关于施灌的技术要求,可参照8.4.9条、8.4.11条、 8.4.13条执行。

此件类似出浆盒形状,浇筑前易于安装且与模板挤压紧密,浇筑 后易于从混凝土中撬出,模具件可回收再利用,

后易于从混凝土中撬出,模具件可回收再利用。 8.3.5后浇块浇筑后何时拔出塑料管,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以下实例供参考:湖北隔河岩水电站为24h,贵州东风水电站夏 季为16h,春秋季20h,冬季24h;河北潘家口水库为夏季为 24h、冬季为4872h;贵州乌江渡、湖南五强溪和东江水电站 为3d。 8.3.9止浆片埋设不好(错位、有孔洞等)会造成灌区串漏, 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尤其底层的止浆片若存在质量缺陷,在坝基 固结灌浆中,浆液可能串人基础灌区缝内,不仅影响固结灌浆的 正常施灌,而且可能造成整个基础接缝灌区管路、缝面的堵塞。 底层的止浆片更容易被锈蚀、损坏,故必须保护好。 8.3.10据了解,有的工程在查阅有关接缝灌浆管路埋设资料 时,只能提供管路布置设计图,·而没有实际埋设竣工图,每个灌 区管路理埋设的具体尺寸及变更情况无据可查,给处理灌区“病 害”或分析灌浆出现的异常情况时,带来难度。 8.3.11从多数工程的使用情况看,区别不同类型的管路,以选 择不同管径的方法效果较好。为便于现场操作,对管口外露长 度、距地面(板)高度及管口名称标识,均应提出要求。 8.3.12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后均应对管路系统进行检查,若发现 个别出浆盒(孔)、灌浆主管或配浆管堵塞或损坏,及时疏通或 更换。检查的主要方法是“通水检查”:当采用拔塑料管方式时, 在后浇块混凝土浇完并拔出塑料管后,应对进回浆管、升浆孔进 行通水检查和冲洗;当采用预理管方式时,在先浇块混凝土拆模 后对进回浆管、升浆管、出浆盒进行通水检查和冲洗。在后浇块 混凝土浇完后,应对灌浆管路通水检查和冲洗。 “灌区形成后,应对整个灌区灌浆管路进行通水检查并做记 录”,这是了解该灌区管路系统埋设质量的重要环节。“通水”主 要检查进回浆管及两个排气管是否各自互通,并详细记录各自的

以下实例供参考:湖北隔河岩水电站为24h,贵州东风水电站夏 季为16h,春秋季20h,冬季24h;河北潘家口水库为夏季为 24h、冬季为48~72h;贵州乌江渡、湖南五强溪和东江水电站 为3d。

8.3.9止浆片埋设不好(错位、有孔洞等)会造成灌区串漏,

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元其底层的正浆片若存在质量缺陷,在坝基 固结灌浆中,浆液可能串人基础灌区缝内,不仅影响固结灌浆的 正常施灌,而且可能造成整个基础接缝灌区管路、缝面的堵塞。 底层的止浆片更容易被锈蚀、损坏,故必须保护好。 8.3.10据了解,有的工程在查阅有关接缝灌浆管路埋设资料 时,只能提供管路布置设计图,·而没有实际埋设竣工图,每个灌 区管路理埋设的具体尺寸及变更情况无据可查,给处理灌区“病 害”或分析灌浆出现的异常情况时,带来难度。

8.3.11从多数工程的使用情况看,区别不同类型的管路,

择不同管径的方法效果较好。为便于现场操作,对管口外露长 度、距地面(板)高度及管口名称标识,均应提出要求。

8.3.12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后均应对管路系统进行检查,若

个别出浆盒(孔)、灌浆主管或配浆管堵塞或损坏,及时疏通或 更换。检查的主要方法是“通水检查”:当采用拔塑料管方式时, 在后浇块混凝土浇完并拔出塑料管后,应对进回浆管、升浆孔进 行通水检查和冲洗;当采用预理管方式时,在先浇块混凝土拆模 后对进回浆管、升浆管、出浆盒进行通水检查和冲洗。在后浇块 混凝土浇完后,应对灌浆管路通水检查和冲洗。 “灌区形成后,应对整个灌区灌浆管路进行通水检查并做记 录”,这是了解该灌区管路系统理设质量的重要环节。“通水”主 要检查进回浆管及两个排气管是否各自互通,并详细记录各自的 流量。此时,因缝面未必张开,故不要求检测“进浆管进水、排

气管出水”的“单开流量”。发现问题后应尽早进行疏通或另接 新管,否则等到灌浆前再行处理,难度增大。 8.3.13污水流入接缝内和先浇筑块缝面不洁净是造成缝面不通 肠的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对外露管(孔)口不加以保护、损坏 管路标识等是造成管路堵塞、混乱的原因之一。 8.3.14有许多工程的教训是:接缝灌浆管路加工、安装比较规 范,却不注意现场维护,无人值班,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浇筑过 程中人为对管路的损坏及止浆片周围混凝土不密实等问题,结果 不少的灌区出现“病害”。

8.4.1坝块混凝土的温度状况是关系到是否需要继续冷却、能 否进行接缝灌浆的重要技术指标,灌区两侧坝块及压重块的混凝 土温度必须进行实地量测。预理测温计是必要的,但不可能全部 灌区都要求埋设测温计。目前国内常使用的测温方法是“充水闷 温”法。使用此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人冷却水管里的水温不宜低于5℃。 (2)每个灌区至少应选2~4层充水闷温资料,以其平均值 作为该坝块混凝土的温度。 (3)应根据埋设冷却水管的层距和间距,确定闷温时间。如 有的工程层距和间距3m,闷温时间为5d。有的工程层距和间距 2m,闷温时间为3d。 (4)闷温水放出和测温要迅速准确,尽量减少外界气温影 响。可准备三个容积为10~20L用绝热材料制作的小桶,将闷 温水排人桶后立即插入温度计量测,取三桶水温平均值作为该层 冷却水管的闷温资料。 也有的工程采用了钻孔测温法:即在坝块适当部位向坝体内 打孔(孔深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3~5m),在孔内置人温度 计测温。 理设的温度计与其他方法测得的混凝士温度应相互对照,从

而准确判断坝块混凝土实际温度,为灌浆提供依据。

8.4.2量测接缝的实际张开情况,为正确选择灌浆材料、浆液 浓度及控制灌浆压力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测缝计的测值代表 项块内部缝面张开情况,孔探仪和厚度规的测值代表坝块表层缝 面张开情况,两者有时相差较大,有的工程取平均值。在没有上 述资料的情况下,有的工程进行灌区压水测定缝容换算张开度, 但本法操作难度大,误差也很大。

8.4.3采用预理管方式的灌区中通常有两套进、回浆管路即进

浆管与回浆管(进浆管与回浆管不在灌区的同一侧)和备用进浆 管与备用回浆管(同理,也不在灌区同一侧)。本条是指两者中 至少有一套灌浆管路畅通。检查“畅通”的方法是从进浆管(或 备用进浆管)进水,开启回浆管(或备用回浆管),其他管口关 闭,测量回浆管(或备用回浆管)出水量。当此流量大于30L min时,则该灌浆管路具备了“管路通畅”的基本条件。若采用 拨塑料管方式(灌区底部仅一套灌浆管路)则要求进、回浆管必 须畅通。 “单开通水”检查法是从进浆管(或备用进浆管)进水,关 闭其他管口,分别开启排气管并测其出水量。当此“单开流量” 大于25L/min时,则缝面具备了“缝面通畅”的基本条件。 采取“通水检查”的方法查明灌区密闭情况,即从进浆管 (或备用进浆管)进水,关闭所有出水管口,测定灌区缝内较稳 定的进水率(L/min)。当此“进水率”小于15L/min时,即认 为缝面具备了“密闭”的基本条件。严格说来,灌区缝面容积是 有限的,当注人一定水量后,缝面应不再进水。若缝面长时间保 持较稳定的进水率,说明灌区有串漏现象。至于串、漏量各是多 少,很难分清。根据实践经验,灌区的串漏水量小于15L/mir 时,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达到灌浆结束 条件的。 自满收前是三一次松杰成特就重派

8.4.4预灌性压水检查是灌浆前最后一次检查,应特别重视

问题。为防止预灌性压水检查时对已灌灌区产生不利影响,规定 了进行预灌性压水检查时的限制条件。 8.4.5三个或三个以上灌区串通需要同时灌浆,施工中做到相 互协调非常困难。为制定出行之有效、稳要可靠的施工方案,必 须在灌前通水检查中摸清灌区串通情况,对能处理的“病害”尽 力处理。

8.4.6对未灌浆的相邻灌区通水平压的目的是防止该缝被挤压

或坝块过大变形。对未灌浆、但发现已被串浆的灌区的缝面进 冲洗目的是防止串进该灌区的浆液凝固,堵塞缝面和管路

软化,在通水检查和灌浆过程中,可将其冲出缝面,对疏通管路 和缝面有利;其二,使缝面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浆液与缝面牢 固结合。

8.4.9明确接缝灌浆压力的记读方法。如排气管上引

排气管管口的压力控制应考虑排气槽至排气管管口高差及不同 度的水泥浆柱的影响。如利用回浆管控制灌浆压力,不能简单 根据高差换算,还应考虑到浆液在缝面和管路中的压力损失

排气管管口的压力控制应考虑排气槽至排气管管口高差及不同密 度的水泥浆柱的影响。如利用回浆管控制灌浆压力,不能简单地 根据高差换算,还应考虑到浆液在缝面和管路中的压力损失。 8.4.10接缝灌浆压力系根据应力及变形条件由设计单位确定 但由于浆液在缝内的扩散规律很难掌握,坝块受力状态很难准确 计算,多数工程采用类比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设计压力。参 照以往施工经验,除顶层外,一般情况下灌浆压力可取0.2~ 0.3MPa;坝块变位(缝面增开度)充许值,纵缝不大于 0.5mm,横缝不大于0.3mm。 8.4.11据施工单位反映:多数工程开灌水灰比采用了2:1, 未发现因开灌水灰比变浓而发生质量事故。为了尽快使浓浆充填 缝面,使用较浓浆液更有利于提高灌浆质量,缩短灌浆时间。锦 屏一级水电站使用一级水灰比0.45:1浆液,也取得良好效果

填整个缝面,可加快灌注进度。为防止堵塞、以利缝内浆液扩 散,其他管路应间断放浆。 本条强调“所有管口每次放浆均应量测浆液密度和放浆量; 并做好记录”,其目的是灌浆结束后,能较准确地计算缝内实际 注入的水泥量。

到或接近最浓比级浆液,且管口压力达到设计规定值”,可以结 束灌浆;二是“排气管排浆达到或接近最浓比级浆液,且缝面增 开度达到设计规定值”,也可以结束灌浆。两个条件多数情况下 不能同时满足,但应满足“排气管排浆达到或接近最浓比级浆 夜”的条件。由于接缝灌浆的特殊性,不便使用灌浆记录仪,至 今仍采用人工记录方法,故继续采用“1994灌规”的接缝灌浆 结束条件。

8.4.14本条适用于在灌浆过程中(尤其是进人结束阶段)发生

排气管出浆不畅或被堵塞时的应急处理。若灌浆一开始就发生此 可题,应马上用清水冲洗灌区,排除“病害”后再行灌注。条文 中还明确了进行“倒灌”的方法和结束条件,实践证明“倒灌” 是弥补接缝灌浆“顺灌”不足的有效措施。

本一致,协调各灌区浆液的变换”这是原则要求,实践表明,串 会、串块的处理,弄清串通途径和主次关系是关键。隔河岩水电 站大坝接缝灌浆串浆灌区施工采取了“多机多灌区接连灌浆法” 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灌区顶部产生过大变形。下层灌浆应待上层开始灌注最浓比级浆 夜后再结束,是要求上下层灌浆结束时间间隔不宜太长(控制在 lh之内为宜)。在未灌浆的邻缝灌区应通水平压,是因为在灌区 上下层同时灌浆时,灌区面积大,可能对未灌浆的邻缝灌区产生 缝面压缩的不利影响。通水平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上述不利 变形。

8.5.3本条针对灌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停水、停电和机 械原因引起的故障,提出参考性处理意见。 1“打开所有管口放浆”的作用是卸压;“改用回浆管进 浆,适当提高进浆压力”目的是逆向疏通管路。 2“用清水冲洗管路和灌区”目的是保持灌浆管路的通畅: 防止浆液沉淀,堵塞缝面。“恢复灌浆前,应再进行一次压水检 查”,以查明中断后管路是否仍满足“通畅”要求,否则,应考 虑采取补救措施。

8.5.4提出细缝灌浆的儿种措施。细水泥浆液,见3.1.

款。据了解国内少有对细缝进行化学灌浆的实例,因为化学浆液 虽然可以灌入细微缝隙中,但其造价高,施工较困难,且有污染 环境之嫌,一般不宜采用。

8.6.1分析灌浆施工记录成果资料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开灌条 件(坝块混凝土温度和龄期);二是灌浆情况(灌浆结束时排气 管的出浆浓度和压力)。钻孔取芯和槽检等检查仅是辅助手段 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个灌区都要取样检查。

8.6.3钻孔取芯主要是观察接缝中水泥浆液充填的情况、密实

程度,以及水泥结石与其两侧混凝土胶结的情况,用直观方法评 介该部位接缝灌浆质量。取芯钻孔的孔径不宜太小,可选用直径 91~150mm的金刚石钻头;骑缝孔不宜太深,一般孔深5m左 右,最深不超过10m,否则钻孔将偏出缝面。 缝面凿槽检查是在指定部位骑缝凿除接缝两侧混凝土,凿槽 平面尺寸宜为40cm×40cm,槽深以凿穿止浆片为准

斜穿孔取出的缝面结石能将两侧混凝土粘接或粘接在一侧 者,为较完整和具有一定强度。骑缝孔要求绘制钻孔柱状图,实 测每块芯样取出缝面的面积和水泥结石充填的面积,并计算芯样 取出接缝的总面积S,和水泥结石充填的面积S;,当S;/S,≥ 70%时为合格。有些基础灌区受基岩或地基约束,缝面实际没有 张开,这样的灌区灌不进浆、无水泥结石是正常的,大坝运行时 将不会影响应力传递,故规定了“缝面呈闭合状态”为合格。 压浆试验是借鉴回填灌浆质量的方法。检查孔看布置在灌区 的中上部位,若采用双孔压浆时,则两孔间距宜为2~3m。卡 灌浆塞的位置,对于斜穿孔应卡在缝面以上0.5~1.0m,(不考 虑段长);对于骑缝孔孔深不宜太深,灌浆塞应卡在止浆片以下 0.5m左右,从塞位到孔底的距离视为骑缝孔的有效段长。采用 斜穿孔压浆检查时,压力与灌浆压力相同,注入水灰比为2的水 泥浆,初始10min内,注人量不超过10L或两孔不串浆可认为 合格;采用骑缝孔压浆检查时;在规定压力下注人水灰比为2的 水泥浆,初始10min内,注人率不超过0.2L/(min·m)(段长 或两孔不串浆可认为合格。 压浆试验检香的过程也可以对缝面起到补充灌浆的作用

9.1.1参考SL/T282一2018《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第9.3.6 条对岸坡接触灌浆的要求,以及国内一些工程实例,规定了岸坡 部位(或齿槽、井、洞的边坡)布设接触灌浆的前提条件。 处于岸坡部位的惟幕灌浆与接触灌浆,施工干扰很大:若先 进行接触灌浆,因混凝土温控要求,使接触灌浆迟迟不能进行, 也导致了该部位惟幕灌浆施工长期拖延,造成整个工程拖后工 期;若先进行雌幕灌浆,则会对接触灌浆管路系统造成破坏。为 解决这个矛盾,有的工程取消了防渗惟幕轴线上下游一定范围内 的岸坡接触灌浆。实践证明,经雌幕灌浆可以达到对岸坡接触面 补强防渗的目的。为防止浆液扩散到雌幕区域以外的接触灌浆部 应,其间宜设止浆片隔离设施。 9.1.2、9.1.3要求施工组织者在安排岸坡各类钻孔灌浆时统筹 考虑,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案

9.2.1将SL62一2014中的“预理管灌浆法”改名为“预理出 浆盒灌浆法”。

10.1.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覆盖层地基的灌浆始于20世纪50年 代,曾在北京密云水库、河北岳城水库等大型工程中应用,在总 结一些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当时的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 于1963年颁布了《水工建筑物砂砾石基础幕灌浆工程施工技 术试行规范》,本章在参考该试行规范的基础上,补充近一二十 年来的技术成就和施工经验制定。 本标准中所指水泥黏土类浆液,泛指水泥浆、黏土浆或以水 泥、黏土两种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浆液。水泥黏土浆,指以黏土为 主要成分(含量大于50%)的水泥黏土类浆液;黏土水泥浆, 指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水泥黏土类浆液。 本章所阐明的灌浆方法是历年来水利水电工程覆盖层地基灌 浆应用较多的方法。近年一些国外和其他行业的灌浆技术,如压 密灌浆法、挤人灌浆法、劈裂灌浆法渐有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其 技术要求和施工参数应参考有关文献并通过专项试验研究确定。 10.1.3查明覆盖层地质条件,初步判断其可灌性是论证灌浆处 理方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当采用可灌比值判别地层的可灌性时, 常用灌浆材料的d85值见表11。

表11各种灌浆材料的ds5值

地层的可灌性除用可灌比M作为判别指标外,也有用以下 两项指标进行判断的:

(1)渗透系数。渗透系数的大小,可以间接的反映土壤孔隙 的大小,根据渗透系数的大小,可选择不同的灌浆材料。K二 300m/d时,水泥浆液中可加人细砂;K>150m/d时,可灌纯 水泥浆;K=(100~200)m/d时,可灌掺有减水剂的水泥浆; K=(80~100)m/d时,可灌加有2%~5%活性掺料的水泥 浆;K<80m/d时,可灌黏土水泥浆。 一般认为,水泥黏土浆灌注效果较好的地层,其渗透系数应 大于40m/d。渗透系数大于25m/d的砂砾石地层,一般能接受 水泥黏土浆液或经过磨细的水泥与膨润土制成的混合浆液。 (2)地层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砂砾石地基中小 于0.1mm的颗粒含量小于5%时,一般可能接受水泥黏土浆液。 (3)地层的颗粒级配。国内曾根据一些工程的经验整理出若 十特征曲线作为地基对不同灌浆材料可灌性的界限进行判断,见 图6。当被灌地层的颗粒曲线位于A线左侧时,该地层容易接受 水泥灌浆;当地层理藏较浅(如5~10m),其颗粒曲线位于B 线和A线之间时也可以接受水泥黏土灌浆;当地层颗粒曲线位 于C线和B线之间时,该地层容易接受一般的水泥黏土灌浆; 当地层颗粒曲线位于D线和C线之间时,需使用膨润土和磨细 水泥灌注。 对所有的砂层和砂砾石层,化学灌浆都是可灌的。从工程造 价考虑,化学灌浆费用高,水泥浆、水泥黏土(膨润土)混合浆 费用低,且无毒性,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优先选用的灌浆材料。 需要说明,本标准主要适用渗透性灌浆。劈裂灌浆、挤密灌 浆等仅可作参考。 10.1.5根据目前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经验,国内外工程的覆 盖层防渗灌浆一般都采用垂直防渗型式,防渗效果好。防渗灌浆 的施工经验表明,受覆盖层地层结构不均匀性的限制,采用垂直 孔灌浆,施工较简单,孔斜及质量灌浆易于控制。 条文中推荐的孔排距为一般情况,具体工程可通过试验 确定。

100%/00士业3020102001005020105210.50.20.10.05土粒直径/mm图6判别冲积层可灌性的颗粒级配曲线10.1.8在防渗灌浆幕与防渗墙之间设搭接段,以及要求防渗灌浆雌幕的底部伸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工程防渗系统的封闭性和完整性,避免结合部位发生渗透变形。搭接长度5m段是考虑灌浆施工因素确定的,5m可分为两段灌浆,第一段取2m,第二段3m,以下各段段长可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搭接段具体的长度按照沿防渗墙的绕墙渗流比降小于防渗灌浆幕的充许比降原则确定。10.1.9防渗灌浆惟幕的底部要求伸入相对不透水层小于5m,采用了SL319一201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的规定。10.1.10有些工程使用水泥黏土浆,采用水泥:黏土1:1~1:4(重量比,下同),水:干料(水固比)=3:1~1:1,可供参考。当对浆液结石有强度要求时,水泥的掺量可采用较大值。进行多排孔雌幕灌浆时,边排孔和雌幕浅部宜采用水泥含量较高的浆液,临时性工程可减少水泥含量或使用黏土浆。10.1.11防渗惟幕灌浆压力与覆盖层的厚度、地层结构、密实程度以及上部建筑物的变形要求及注浆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应通过灌浆试验来确定。覆盖层厚度较大时,起始灌浆压力可采用较高值。如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坝基为冰含漂块碎石层及188

冰水积含块卵砾石层,厚度149m,坝基防渗结构为85m深的混 凝士防渗墙下接4排孔雌幕灌浆至基岩。雌幕起始灌浆高程以上 的覆盖层厚度为80m,采用的最大灌浆压力3.5MPa,灌浆幕 施工过程顺利,质量良好。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用经验公式计算或通过工程类比确定 允许灌浆压力。用式(3)进行估算。

P=βyT + caah

10.1.14水闸、泵站、电站厂房等建筑物地基,在上部荷载作 用下外力沿地基深度具有扩散性,按照45°扩散角考虑,外延距 离可与灌浆深度相同。设计时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对地基 承载力的要求,按计算确定加固范围。土石坝地基或防渗墙两侧 的固结灌浆范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0.1.15固结灌浆设计的排距、孔距、灌浆压力等参数的确定 方法与惟幕灌浆一致,可按照雌幕设计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 工程经验类比确定。 10.1.17对变形控制要求相对较低建筑物,可适当的提高灌浆 压力。因建筑物的变形影响其使用功能时,按建筑物的变形要求 控制灌浆压力,避免灌浆压力过大引起拾动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功 能。此类地基在固结灌浆时应设置变形监测点,严格控制变形, 具体的测点数量可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确定。 10.1.18覆盖层固结灌浆的浆液材料可参照防渗雌幕的要求, 并优先选用水泥浆液作为灌浆材料。 10.1.19防渗雌幕起灌高程以上无覆盖层或覆盖层较薄时,为 了提高灌浆压力和灌浆质量可采取下列表层处理措施:①在砂砾 石层上部铺设一定厚度的黏土铺盖;②通过碾压等手段增大表层 密实度;③在砂砾石表层灌浆段的灌注浆液中加大水泥含量,或 灌注纯水泥浆,以形成一个较坚固的盖重层;④采用自上而下灌 浆法;③可利用需要挖除的覆盖层作为盖重,在灌浆完成后将其 挖除。重庆小南海水库幕灌浆采用了浇筑宽6.0m、厚0.3m 的混凝土盖板后,先钻灌第1、2段,再镶铸长4m的孔口管进 行下部的灌浆,保证了灌浆效果。 10.1.20当上部建筑物对变形有要求时,可设置变形监测点 以便于施工控制和保证建筑物安全。变形测点的布置范围、数量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变形值通过灌浆前及灌浆过程中测量 获得。 坝、堤防、围堰类地基在砂砾石层中灌浆时,一般情况下少 量拾动是允许的。1963年,水利电力部水利电力建设总局审定

的《水工建筑物砂砾石基础雌幕灌浆工程施工技术试行规范》 中,对地表抬动的要求为“灌浆处理后,地面允许最大动不得 超过砂砾石灌浆深度的1%~2%”。 对于水闸、泵站及电站厂房类基础,灌浆压力应根据建筑物 的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变形监测装置相关要求可参见附录B。

10.2.1 31963年《水工建筑物砂砾石基础雌幕灌浆工程施工技术 试行规范》第三十八条规定清孔稀泥浆的黏度为20~22s(1006 型漏斗黏度计)。表13为1006型漏斗黏度与马氏漏斗黏度之间 的近似对应关系,本条文中的数据由此比照查得。

6型漏斗黏度与马氏漏斗黏度的对照关

4考虑覆盖层中钻孔孔斜控制难度远大于基岩,同时覆盖 层幕灌浆大多属于多排孔,雌幕厚度较大,因此本条文规定孔 斜率不大于2.5%。钻孔开孔后,深度20m范围内一定要保证孔 向准确,做到这一点后,往下继续使用较长的粗径钻具(钻头加 岩芯管)并适当控制压力,就不易偏斜了。 若钻孔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可考虑采取补救措施,通常可在

其旁布设一个检查孔,一方面可检查灌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作 为补强孔,弥补原灌浆孔偏斜过大的缺点。若这些检查孔注水试 验成果达到设计要求,则可认为该单元工程幕灌浆质量合格。 10.2.2 1填料是具有特定性能的水泥黏土(膨润土)浆液,在套 阀管与孔壁之间的环状间隙中灌注填料,待其凝结,灌浆时即可 起到防止浆液沿孔壁在垂直方向上流动的作用,以迫使浆液注入 地层。填料的性能要求:一是具有适宜的强度,早期强度增加较 快,后期强度增加缓慢;二是析水率低,稳定性高;三是密度、 黏度适当,既易于注入孔内,文易于下人套阀管,并不使过多的 浆液渗人地层中。 填料的配合比决定填料的性能,以往的经验表明,水泥:黏 土:水为1:2.6:4的填料,浆液密度1.35~1.60g/cm3,马氏 漏斗黏度40~45s,结石7d抗压强度0.1~0.2MPa,28d抗压 强度0.5~0.6MPa是适宜的。这样的填料在1.5~2.5MPa的灌 浆压力下一般都能开环。 2灌浆孔清孔完成后,先注入填料后下套阀管,有利于填 料灌注操作,对采用泥浆护壁钻进的灌浆孔的孔壁稳定更有利。 另一种方法是灌浆孔清孔完成后,先下入套阀管,之后通过 套阀管底部的出浆孔注入填料,也是可行的。 10.2.3 1、21963年《水工建筑物砂砾石基础幕灌浆工程施工 技术试行规范》第三十三条规定套阀管每隔33cm或50cm钻一 排出浆孔。现已有市售的商品套阀管,质量好,使用方便,宜优 先采用。 4填料灌注后需要待凝多长时间,因填料配比的不同而异。 所以在进行填料的配比设计时要考虑施工进度安排、填料的强度 等情况。密云水库大坝幕灌浆填料灌注后待凝时间是7~14d。 近年的一些工程实例由于填料中的水泥掺量较大,结石强度增长 较快,待时间多为3~7d

10. 2. 41双联式灌浆塞是由上下两个单式灌浆塞相联组成的,安装在套阀管中,可将两塞之间的管段与上部和下部隔离开来,浆液由两塞之间的出浆孔流出。两塞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每个灌浆段的长度,SL62一2014规定“每次宜灌注一环孔”,等于灌浆段长30~50cm,既不利于施工,对灌浆质量亦无益。本次修订为“每次宜灌注1~2m”。2通常可先自上而下灌注孔口以下若干段,然后自孔底向上逐段灌注。3开环,指安装好灌浆塞,使用水或泥浆压力将套阀管出浆孔外侧的胶皮胀开,填料破裂的工序。开环后,浆液可从出浆孔流向地层进行灌浆,但浆液不能倒流。判断开环的条件一般为施压过程中压力突然降低,注水量(或注浆量)突然增大。4灌浆压力通常记录压力表波动范围的平均值,开环压力应同时记录最大值。灌浆记录仪宜同时记录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10.2.6对于“改变不显著”的理解可以量化为,某一级浓度的浆液在灌注了一定数量之后,其注入率仍大于初始注人率的70%,就属于“改变不显著”。当注入率大于3oL/min,浆液变浓一级后,如注入率减小超过50%时,应改回原浆液灌注。10.2.82发现钻孔偏斜过大,无其是相邻孔向相反方向偏斜过大,首先应分析注入量,推测浆液扩散范围,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包括加大灌浆压力增加注人量,重复灌浆等,直至加孔补灌。6中断后恢复灌浆的注入率与中断前的注入率相比较,达到80%以上谓“相近”;达到60%~80%谓“减少较多”;60%以下谓“减少很多”。10.2.9单个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不宜立即封孔,一般需要通过单元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封孔。因为如单元工程检查不合格,还194

可能要对某些灌浆孔进行复灌,直至单元工程通过验收为止。 导管注浆封孔法是指全孔灌浆完毕后,将导管(灌浆铁管或 胶管)下人到钻孔底部,用灌浆泵向导管内泵人最稠一级的浆 液,将孔内余浆或积水顶出孔外。在泵入浆液过程中,导管徐徐 上提,并注意使导管底口始终保持在浆面以下。工程有专门要求 时,也可注入砂浆。

10.3孔口封闭灌浆法

10.3.1 1孔口管底部长0.5~1.0m段钻有出浆孔,孔径1cm,每 环钻4~6孔,每10~20cm设一环孔。孔口管埋设方法是:在 孔位处的覆盖层中开挖一个深1~1.5m、断面为1m×1m的方 坑;然后在坑底的灌浆孔位处用干钻法钻出一个浅孔,孔径与孔 口管的管径一致,以便管壁与孔壁接触严密;再将孔口管下人孔 内,上端高出地面.10~20cm,用麻绳或草绳等物缠绕在坑底处 的孔口管上,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将来浅坑回填混凝土时,砂浆沿 孔口管与孔壁之间的间隙流下而堵塞出浆孔,同时也防止灌浆过 程中浆液沿管壁上串外冒;再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回填浅坑,并 待凝3~7d;最后对孔口管下部进行水泥灌浆,镶铸住孔口管的 下部,并造成密实的防止冒浆的盖板。 3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如能保证孔壁稳定,也可采用清 水钻进。使用泥浆护壁钻进时,在保证孔壁稳定的前提下,泥浆 浓度以较稀为宜。孔口封闭灌浆法的钻孔过程也是灌浆过程的 部分,护壁泥浆材料的大部分被注入到地层中,统计到注入量中 去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4参见条文说明10.2.1条第4款。 6这样做便于详细了解地层情况,在灌浆时采用针对性措施, 确保灌浆工程质量。若一且发生质量问题,也便于查考处理。 10.3.2 1表层需要更精细的灌注,为下部灌浆起到盖重作用。

2使用性能良好的孔口封闭器,以便在灌浆过程中经常活 动灌浆管,防止其被浆液凝住。 3目的是保证孔内浆液循环流动畅通。 4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只有灌浆管出口下到灌浆段底部, 才可促使浆液在灌浆段内真正保持循环流动状态,有利于保证灌 浆质量。 5采用孔口封闭法进行灌浆,特别是深孔(大于50m) 浓浆(水固比小于0.7)、高压力(大于4MPa)、大注入率和长 时间灌注的条件下必须经常活动灌浆管和十分注意观察回浆。灌 浆管的活动包括转动和上下升降,每次活动的时间1~2min,间 隔时间2~10min,视灌浆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10.3.4参见条文说明10.2.4条5款。 10.3.5孔口封闭法灌浆达到结束条件后,在较长时间持续高压 力作用下,灌入岩土孔隙内的水泥浆会较快地泌水凝固,接着钻 进时钻孔用的循环泥浆或水流对其已无天影响,而且下部孔段灌 浆时上部孔段可得到多次重复灌注,所以不需待凝。 10.3.6全孔灌浆封孔法,即全孔灌浆完毕后,采用导管注浆将 孔内余浆置换成为最浓一级浆液或0.5:1的水泥浆,而后封闭 孔口进行纯压式灌浆封孔。封孔灌浆压力可使用最大灌浆压力: 持续时间不小于30min。 10.3.7 7回浆变浓,一般是灌浆段进入砂层,此时采用水泥黏土 浆、水泥膨润土浆或水泥浆等材料灌注,一般都难有效果,应视 工程要求研究是否采取其他灌浆材料和措施,

10.4.1拔管灌浆法(SL62一2014称为沉管灌浆法)适用于松 散覆盖层以及人工堆积体,如围堰等的灌浆,主要用于小型水利 工程和临时工程,我国应用拨管灌浆法的历史久远,有规模的应 用是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农村小水利建设中。

打管灌浆方式,将灌浆管打入覆盖层中,而后一面向上提起 灌浆管一面向管中灌注浆液的方式;套管灌浆方式,使用套管跟 进方式在覆盖层中钻进灌浆孔,之后向上分段拨起套管,分段进 行灌浆的方式。打管灌浆方式施工深度通常不大于20m,套管 灌浆方式可以较深,

10.5稠浆封隔灌浆法

本次修订扩展为一节。 稠浆封隔灌浆法的机理是,依靠一种触变性强的止浆浆液封 闭灌浆段,使用低频高压和膏状浆液劈裂挤密土体,达到加固地 基或增强其防渗能力的目的。在有的工程也称之为“高压冲挤灌 浆法”。 稠浆封隔灌浆法的主要施工工序是:分段钻孔、下人灌浆 管、灌注止浆浆液、分节分段上提灌浆管、分节分段灌浆,直至 终孔。 10.5.2通常情况下,钻孔及护壁方式只要有利于灌浆管下入孔 内及有利于封孔材料下入及形成阻塞条件即可。一般在松散易 塌地层中,钻孔灌浆分段宜取小值,反之可适当增加钻孔灌浆分 段段长。 10.5.4下入灌浆管后至开灌前,方可注入止浆浆液,确认浆液 充满环状间隙且塑性强度达到约200Pa强度后,应立即开始灌 浆。在有些地层中,膏状浆液或塑性水泥砂浆可实现浆液上返自 凝形成灌段阻塞的自的;也有部分地层,浆液上返自凝封堵效果 不佳。此时,可采用经室内试验验证,在该段灌浆时间内满足既 能有效止浆文能保持强度在200~500Pa的低强塑性材料进行灌 段封堵,以确保后续能正常拔管及灌浆。 10.5.5本灌浆法利用膏状浆液的内聚力来控制浆液的过度扩 散,并尽快在灌段形成较高的压力,形成对地层的压密作用。所

10.5.2通常情况下,钻孔及护壁方式只要有利于灌浆管下入孔 内及有利于封孔材料下入及形成阻塞条件即可。一般在松散易 塌地层中,钻孔灌浆分段宜取小值,反之可适当增加钻孔灌浆分 段段长。

充满环状间隙且塑性强度达到约200Pa强度后,应立即开始灌 浆。在有些地层中,膏状浆液或塑性水泥砂浆可实现浆液上返自 凝形成灌段阻塞的自的;也有部分地层,浆液上返自凝封堵效果 不佳。此时,可采用经室内试验验证,在该段灌浆时间内满足既 能有效止浆又能保持强度在200~500Pa的低强塑性材料进行灌 段封堵,以确保后续能正常拔管及灌浆。

JGJT143-2017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pdf,并尽快在灌段形成较高的压力,形成对地层的压密作用。所 以施工中应可根据浆液扩散半径(设计孔排距大小)的来选用膏

浆稠度,一般流动度可为60~110cm,必要时,还可在膏浆中掺入细砂。10.5.6、10.5.7各段段长及小节长度均依地层均匀性确定,地层均匀性较好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灌浆开始后应尽快将该孔段分节连续灌完,避免止浆浆液凝固形成铸管。各节灌浆时,由孔内止浆浆液起到“灌浆塞”作用,迫使灌浆浆液向钻孔四周覆盖层中渗透,达到灌浆效果。10.5.8灌浆压力依钻孔孔排距及地层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松散软弱地层及孔排距小时取小值,反之,应取大值;具体可依现场试验确定。10.5.9本灌浆法依靠泵的瞬间高压力及较大注入量来克服地层的不均匀应力条件,因此灌浆泵额定压力应大一些。一般情况下,满足本条参数要求且能吸人较稠膏浆的泵均可进行本法施工。施工中注意松散软弱地层流量取大值,频次取小值;反之流量取小值,频次取大值。具体依现场试验确定。10.5.10结束条件一般依据现场试验确定。必要的灌入量和压力限制是确保浆液扩散范围及地层孔隙有效充填压密的基本条件。湖南沅水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防渗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断层处理、广西百色市汪甸防护堤灌浆工程采用稠浆封隔灌浆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防渗灌浆经验参数见表14。表14沅水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防渗灌浆经验参数孔段/m节长/m压力与灌注量控制值I序孔Ⅱ序孔P min /MPa0. 51. 0Vmax/(L/m)300.0250.01~150. 5Pmax / MPa1. 52. 0Vmin /(L/m)150.0100.0198

10.5.11采用稠浆封隔灌浆法孔口段易产生瞬间动,一般而 言,轻微的抬动将在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消失;但当拾动值上升 较快超过变形允许值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时,可采取减小注入 量、降低压力或泵送频次,直至停止灌浆等措施解决。

10.6.1灌浆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和特殊过程,工程产品完成后难 以实施直观的和完全的检查,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是 保证灌浆效果的基础。 10.6.2检查孔注水试验成果是评价惟幕灌浆工程质量的主要依 据,但也应注重施工过程记录以及其他检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 考虑覆盖层灌后地层与灌前地层的均质性发生了较大的改 变,同时灌后地层渗透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可根据附录工 进行注水试验,测得灌后地层的渗透性能。附录D参照SI 345一2007《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制定。推荐采用常水 头钻孔注水试验,实质也是一种静水头压水试验。根据这种试验 方法,可以测算试段所处地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 在实际工程中,也可采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综

10.6.4考虑到覆盖层灌浆孔数量较多,检查孔都是布置在雌幕 中心线上,3%~5%的比例基本上可达到一个单元工程有1个检 查孔。对于深厚覆盖层和多排孔覆盖层惟幕灌浆的检查孔数量可 取下限,理埋藏较浅和单排覆盖层惟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可取上 限;灌浆过程质量控制较好可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检查孔布置的部位,2款、3款、4款均为灌浆工程质量容 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在这些部位布孔,一是针对性强,二是可以 利用检查孔进行补充灌浆

DB32/T 3617-2019标准下载11施工记录和竣工资料

11.0.1本条为新增内容。灌浆工程施工原始记录和成果资料数 量很多,参建单位也多。工程开始时就应作好为竣工验收的资料 准备工作,按照归档要求设计好各种资料的规格格式,施工过程 中各参建单位统一按此编制书写。有些工程事前没有规划,甚至 各单位也不统一,竣工验收时临时提出要求,大量资料重新进行 编制复印,造成极大浪费和工作被动。 岩芯实物资料数量大,保存难,时间一长面目全非,失去资 料价值。根据一些单位反馈意见,建议重点保留,一般岩芯保存 书面和音像资料即可。哪些岩芯需保存,哪些可废弃,应按设计 要求确定,或经现场四方会议商定。 11.0.2~11.0.6对坝基岩体幕灌浆和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的施 工现场记录、成果资料和检验测试资料分别列出。这所列资料 较多,但对于某些特殊工程可能还不够。各工程情况不同,并非 都要具备全部所列资料或只能有这些资料。一个工程具体应提供 那些资料,应遵照设计或监理规定执行。 基岩固结灌浆、覆盖层灌浆的相关图表与雌幕灌浆大同小 异,标准中不再一一列出。 11.0.7单元工程是工程项目的基本组成部分,及时地进行单元 工程的验收,有利于工程进度的安排和及时发现工程缺陷,以便 尽早修补。最终有利王竣工验收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