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_310-2019_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SL_310-2019_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_310-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3 M M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11868
下载资源

SL_31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_310-2019_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9.3.1高浊度水中含有较多细颗粒黏土或胶质颗粒时,自然沉 定时间较长,沉流淀池容积受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投加混凝剂 或聚丙烯酰胺加速沉淀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选择、投

4.1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直接影响混凝效 果,不同混凝剂在不同原水水质情况下,适用范围、投加量、万 本均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条件时应通过原水混凝沉淀试验比车

后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可借鉴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确定,当 多种混凝剂可供选择时应进行价格和投加量分析比较。原水混凝 沉淀试验可按CECS130《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进行。 9.4.2GB50013中规定混凝剂溶液浓度可采用5%~20%(按 固体重量计算)。村镇水厂与城市水厂相比,规模小,相应的混 凝剂投加量少。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混凝剂溶液浓度大于10% 时,易发生管道堵塞现象。对于规模越小的水厂浓度太高,投加 精度难以控制。为提高投加精度,降低其对设施的腐蚀,药剂溶 液的配制浓度不宜太高,工~Ⅲ型供水工程混凝剂溶液浓度可采 用5%~10%(按固体重量计算)Ⅲ型以下混凝剂溶液浓度可 采用1%~5%。 9.4.3药剂溶解的搅拌方式根据药剂的易溶程度和用量大小 确定。 9.4.4 混凝剂均具有腐蚀性,因此做出本条规定 9.4.6常用的瞬时计量和稳定加注量措施有苗嘴、 浮杯、转子 流量计和计量泵等 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9.4.9固定储备量 系指由于非正常原因而导致药剂供应中断 所必需的安全储备量,周转储备量,系指药剂消耗与正常的定期 供应量。 9.4.10 混合系指药剂被迅速均匀扩散到整个水体的过程。药剂

和原水应急剧、充分混合城南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但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不宜过分急 。结合各地实际运行经验,并参考CJJ123, 混合时间不宜太 长,宜为1030s。混合设施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距离不应超过 20m,以避免混合后水中形成的小絮凝体沉降下来。混合方式 有管道混合器混合、机械混合及水泵混合。管道混合器混合属于 水力混合,简单但对流量变化的适应性差,而村镇水厂的实际生 产水量变化较天,当流量小时,混合效果不好。机械混合能适应 各种流量的变化,效果较好。水泵混合介于两者之间。混合方式 应与药剂投加点和投加方式相匹配,投加点到起始净水构筑物的 距离小于120m时,优先采用离心泵混合,将药剂重力加注到水

泵吸水管中或吸水喇叭口处;当取水泵距离净水构筑物较远或重 力流输水时,可采用计量泵将药剂压力投加到絮凝前的进水管 中,利用管道混合器混合;或在絮凝前设混合池,将药剂重力投 加到混合池中,采用机械混合

9.5絮凝、沉淀和澄清

9.5.1絮凝池、沉淀池和澄清池的类型很多,适用范围也不同, 选择正确与否对出水水质、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均有较大影响, 设计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为使絮凝过程完成后所形成的累凝不致破碎,宜将絮凝 池与沉淀池合建成 整体构筑物澄清池是通过重复利用沉淀 泥渣来完成絮凝和沉淀过程的, 启动过程复杂、时间长,不适宜 经常间断运行的水 2沉淀池和澄清池的均配水和集水 有利于减少短流, 提高处理效果 对于大直径的圆形逗清池 设内圈集水的措施确 保集水均匀。 5为防正底泥影响供水水质,提高排泥效率,降低排泥耗 水率,结合实 际运行经验, 泥斗斗坡宜 于50°,并对坡面进行 光滑处理。 7为保证澄清池的正常运行,登清池需经常检测沉渣的沉 降比,因此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 8絮凝池、沉淀池和澄清池设遮阳设施可有效防止藻类在 池内滋生和减缓斜管因暴晒老化。 9.5.2~9.5.4关于几种常见的水力絮凝池的设计规定。其中, 折板繁凝池、网格絮凝池均由隔板絮凝池通过改变直线段结构而 成,多采用竖向流设计,提高了对水质和水流变化的适应性及絮 凝效率,缩小了池体容积;规模较小的水厂不宜采用隔板絮凝 池。穿孔旋流絮凝池,虽然絮凝时间长,但结构简单,适用于规 模较小的农村水厂。 本条是在总结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结合各地实际

折板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均由隔板絮凝池通过改变直线段结构而 成,多采用竖向流设计,提高了对水质和水流变化的适应性及絮 凝效率,缩小了池体容积;规模较小的水厂不宜采用隔板絮激 池。穿孔旋流絮凝池,虽然凝时间长,但结构简单,适用于规 模较小的农村水厂。 本条是在总结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结合各地实际

运行经验,适当延长絮凝时间,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本次将穿 孔旋流絮凝时间修订为2025min,折板絮凝池絮凝时间修订为 12~20min。 9.5.5上向流斜管沉淀池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占地 面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村镇水厂。上向流斜管沉淀池,水在 池中停留时间短,故原水水质变化不宜太急剧;由于其处理效率 高,单位时间内沉泥量大,当原水浊度较高时,易造成出水水质 不稳定,因此该池型一般用于原水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NTU的 原水。 1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是主要设计指标,与原水水质、水 温、药剂品种、投药量、斜管直径、长度有关。鉴于目前村镇供 水工程管理条件,可用较小的表面负荷以提高沉淀池出水水质, 故本条规定液面负荷可采用5.0~6.0m/(m²·h),低温低浊水 取低值。 2斜管直径越小,比表积越大,水力半径越小,雷诺数越 小,弗劳德数越天,累凝效果越好。各地水厂实际运行经验也证 实如此,为了提高絮凝效果,管径尽可能选择小管径斜管。故本 条规定斜管管径宜为25~35mm。

9.5.6平流沉淀池是应用最早的一种形式,具有处理效果稳定、

1沉淀时间不仅影响造价,而且影响出水水质和投药量, 根据我国城市水厂的运行经验,沉淀时间大多低于3h,出水水 质均能符合滤池的进水要求。近年来,由于出厂水质的进一步提 高,在平流沉淀池设计中,采用的停留时间一般都大于1.5h。 据此,条文中规定平流沉淀池沉淀时间宜为1.5~3.0h。 2虽然池内水平流速低有利于固液分离,但是往往会降低 水池的容积利用率与水流的稳定性,加大温差、异重流以及风力 等对水流的景响,因此在不造成底泥冲刷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沉 淀池的水平流速,对提高沉淀效率有好处。但水平流速过高,会 增加水的紊动,影响颗粒沉降,还易造成底泥冲刷。设计大型平

流沉淀池时,为满足长宽比的要求,水平流速可用高值。 3沉淀池的形状对沉淀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做成狭长形。 根据浅层沉淀原理,在相同沉淀时间的条件下,池子越深,沉淀 池截留悬浮物的效率越低。但池子过浅,易使池内沉泥带起,并 给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带来困难,故需采用恰当。根据各地水 厂的实际情况及自前采用的设计数据,平流沉淀池池深一般均小 于4m。据此,本条对沉淀池池深规定一般可采用3.03.5m。 4平流沉淀池进水与出水的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沉淀效果 为使进水能达到在整个水流断面上配水均匀,宜采用穿孔墙,但 应避免絮体在通过穿孔墙处的破碎。平流沉淀池出水一般采用溢 流堰,为不致因堰负荷的溢流率过高而使已沉降的絮体被出水水 流带出,故本条规定了溢流率不宜大于250m/(m·d)。 9.5.7机械搅拌澄清池对水量、水质和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强 效果稳定,投药量少,适用于高浊度原水的净化,实践证明,当 原水浑浊度经常在1000NTU以下时,处理效果稳定,运行 正常。 1考虑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为保证出水水质 减轻滤池负荷,做出此规定。 4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否设置机械刮泥装置,主要取决于池 大小、底坡大小,原水量浮物含量及其颗粒组成等因素,设计 时应根据上述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当池径在15m以内,原水含 沙量不太高,池底做成不小于45°的斜坡时,可采用斗式排泥 当原水含沙量较高时,为确保排泥通畅,应设置机械刮泥装置。 原水含沙量虽不高,但因池径大,为降低池深一般将池底坡度减 小,并增设机械刮泥装置,以防止池底积泥,确保出水水质的稳 定性。 9.5.8水力循环澄清池用于原水浑浊度在1000NTU以下时, 处理效果较稳定。高浊度原水使用时,曾出现因底部积泥影响穿 孔配水管出水的事例。池子直径若过大,清水区上升流速不均匀

9.5.8水力循环澄清池用于原水浑浊度在1000NTU

理效果较稳定。高浊度原水使用时,曾出现因底部积泥影响穿 配水管出水的事例。池子直径若过大,清水区上升流速不均匀 影响净化效果。若单池生产能力大于7500m/d,处理效果不

够理想。多与无阀滤池配套使用,对于经常间款运行的水厂设计 时不建议采用。 1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量,当原水浑浊度较高时,为减 少污泥量可取下限,可按进水量的2~4倍设计。 2清水区的上升流速是澄清池设计的主要指标,据各地水 广经验,清水区上升流速天于1.0mm/s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下降,考虑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提高,故本条规定上升流速指标 降低为0.7~0.9mm/s,低温低浊原水选用低值。 7多地水厂改造经验表明,在泥水分离区增设斜管,可改 善出水水质和增大水量,斜管底部的配水区高度及斜管上部的清 水区高度同斜管沉定 ,即斜管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 1.5m,斜管上部清水区高度不小于 9.5.9本标准新增旋流气浮澄清池工艺 旋流气浮澄清池是在 水力循环澄清池基础上的集絮凝、气浮、 澄清功能为一体 的新型澄清池 该项支术已在30多座中小型 应 用,具有可 靠性强、占地面积 小、运营维修费用低 出水水质效果好等优 点,对微污染原 水中 CODM和氨氮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主 要特点:①利用高位分配水箱跌水曝气衣 气浮澄清池第一絮 凝室内形成了溶气 气浮 以去除部分藻类和有机污染物。②在旋流 气浮澄清池中心设置了网格以强化絮凝反应 3沉淀区增加了斜 管以提高泥水分离效果。旋流气浮澄清池出水浑浊度一般低 于2.ONTU。 1旋流气浮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NTU的原 水处理,对不同原水以及低温低浊度原水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抗 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2为了在旋流气浮澄清池的第一絮凝室中形成溶气气浮,旋 流气浮澄清池的进水(跌水)分配水箱有效高度不低于6.0m。 3旋流气浮澄清池的进水直接进入第一反应室,因而需要 通过渐扩管进入澄清池内以逐渐降低流速,出口管中水流速度宜 小于0.4m/s以免对第一絮凝室内网格絮凝形成水力冲击。

够理想。多与无阀滤池配套使用,对于经常间歇运行的水厂设计 时不建议采用。 1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量,当原水浑浊度较高时,为减 少污泥量可取下限,可按进水量的2~4倍设计。 2清水区的上升流速是澄清池设计的主要指标,据各地水 厂经验,清水区上升流速大于1.0mm/s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下降,考虑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提高,故本条规定上升流速指标 降低为0.7~0.9mm/s,低温低浊原水选用低值。 7多地水厂改造经验表明,在泥水分离区增设斜管,可改 善出水水质和增大水量,斜管底部的配水区高度及斜管上部的清 水区高度同斜管沉淀池,即斜管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 1上部建

4旋流气浮澄清池的第一和第二絮凝室增设网格以强化累凝 效果,网孔形成的紊流可有效增强絮体的密实度。反应室中网孔 尺寸应逐渐增大,网孔从30mm×30mm可增加至50mm×50mm, 每种网格网孔层数分为3~6层,随段数的提升,放的网格层数相 应减少以在絮凝沿程逐渐降低水力梯度,避免破坏成形絮体。第 和第二絮凝室内水力总停留时间一般达到5.012min。 5絮凝室内竖井水流上升流速V井为0.02~0.12m/s,网 孔内水流流速V孔为0.05~0.35m/s,V/V井=2~7。反应室 内网孔的面积A孔与反应并的面积A 的比值A孔/A井=0.2~ 0.4。在设计中一般竖井流速不变,逐渐增大网孔的面积以降低 水力梯度(G值) 6清水区的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 0mm/s;实际运行 表明该范围内的取值可保证旋流气浮澄清池对食 包括暴雨引起的原 水水质的变化以 及供水时变化系数引起的水量的变化有足够的耐 冲击负荷能 当处理低温低、水库水时酌取低值。 7在泥水分 离区设置斜管以提高泥水分离效果,斜管上部 清水区高度不小于1.0m以沉降部分流失颗粒物,同时防止出水 对斜管负荷带来 的不 匀性影响。 8池的斜壁 与水平的夹角不应小于45°以利于污泥排出, 旋流气浮澄清池底部设置自动排泥系统以保证污泥能适时适量 排出。 9.5.10气浮池具有净水效率高、占地少、造价低、泥渣含水率 低等优点。 1气浮池对处理低浊、含藻的原水尤为适用,对于浑浊度 超过100NTU的含藻水,气浮池可建在沉淀池后,也可与沉淀 地或普通快滤池合建。 2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流速应以接触室内水流稳定,气泡 对累粒有足够的捕提时间为准。上升流速天多采用20mm/s,上 升流速过低,也会因接触室面积过大而使释放器的作用范围受影 响、造成净水效果不好,上升流速的下限以10mm/s 为适宜

分离室的流速采用2mm/s较多,本条规定一般可采用1.5~ 2.5mm/s,上限用于易处理的水质,下限用于难处理的水质。 3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10m,是考虑刮渣机的安全 运行及水流稳定性,以减少风对渣面的干扰。气浮池的泥渣上浮 分离较快,一般在水平距离10m内即可完成。为防止池末端因 无气泡顶托池面浮渣而造成浮渣下落,影响水质,故规定池长不 宜超过15m。各地水厂气浮池池深大多在2.0m左右,实际测定 池深1m处的水质已符合要求,但为安全考虑,有效水深可采用 2.0~2.5m。 6气浮池采用刮泥机排泥,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耗水量 少。但刮泥机行车速度不宜过大,以免浮渣因扰动剧烈而影响出 水水质,因此本条规定刮泥机行车速度不宜大于5m/min

9.6.1过滤是使水流过人工滤层得以进一步净化的过程。滤池 的出水水质,除细菌等指标外,其他指标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要求。影响滤池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设计生产能 力、原水水质和工艺流程的高程布置。对于生产能力较大的的滤 池,不宜选用单池面积受限制的池型;在滤池进水出现较高浊度 或含藻类较多的情况下,不宜选用翻砂抢修困难或滤池冲洗强度 受限制的池型。滤池可按正常滤速设计,即按水厂全部滤池均在 工作时的滤速设计;用强制滤速校核,即全部滤池有一个或两个 滤池在冲洗或抢修时,其他工作的滤池所需要的滤速。 4滤池的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层构成,滤料越细,要 求滤层厚度越小;滤料越粗,则要求滤层越厚。因此,滤料粒径 与厚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组合关系。根据藤由贤二等的理论研 究,滤层厚度L与有效粒径d。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美国认为, 常规细砂和双层滤料L/d。应大于等于1000;三层滤料和深床单 层滤料(d。=1~1.5mm),L/d。应大于等于1250。英国认为: L/d。应大于等于1000。日本规定L/d。的平均值大于等于800。

本标准参照上述规定,结合目前应用的滤料组成和出水, 求,对L/d。做了规定:细砂及双层滤料过滤L/d。大于 粗砂及三层滤料过滤L/d。大于1250。

9.6.2目前国内采用的普通快滤池以单层滤料滤池和双层滤

1根据国内水厂运行经验,单层、双层滤料过滤的水头损 失较天,可采用2.0~2.5m,才能保证滤池在12~24h的工作 周期。为了保证滤池的正常运行及时了解过滤池的水头损失,条 文规定每个滤池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头损失量测计。 2为保证快滤池有足够的工作周期,避免滤料层产生负压, 本条规定滤层表面以上水深宜采用1.5~2.0m。 6国内采用高位水箱(塔)冲洗的滤池,多为单水冲洗滤 池,冲洗水箱(塔)容积一般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1.5~2.0 倍计算,但实际运行中,即使滤池格数较多的水厂也很少出现2 格滤池同时冲洗,本条规定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计算, 已留一定的富裕度。当采用水泵直接冲洗时,由于水泵能力需与 冲洗强度相匹配,故水泵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 9.6.3重力式无阀滤池适用于中、小型水厂,特别是和水力循 环澄清池配套使用更为合适。可自动反冲洗,操作方便,工作稳 定可靠。 1重力无阀滤池冲洗水箱一般设于滤池上部,容积一般按 冲洗1次所需水量确定。通常每座无阀滤池都设计成数格合用1 个冲洗水箱。实践证明,在一格滤池冲洗即将结束时,虹吸破坏 管口刚露出水面不久,由手于其余各格滤池不断向冲洗水箱大量供 水,使管口又被上升水位所淹没,致使虹吸破坏不彻底,造成滤 池持续不停地冲洗。滤池格数越多,问题越突出,甚至虹吸管口 不易外露,虹吸不被破坏而延续冲洗。为保证能使虹吸管口露出 水面,破坏虹吸及时停止冲洗,因此合用水箱的无阀滤池宜取

1根据国内水厂运行经验,单层、双层滤料过滤的水头损 失较大,可采用2.0~2.5m,才能保证滤池在12~24h的工作 周期。为了保证滤池的正常运行及时了解过滤池的水头损失,条 文规定每个滤池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头损失量测计。 2为保证快滤池有足够的工作周期,避免滤料层产生负压 本条规定滤层表面以上水深宜采用1.5~2.0m。 6国内采用高位水箱(塔)冲洗的滤池,多为单水冲洗滤 池,冲洗水箱(塔)容积一般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1.5~2.0 倍计算,但实际运行中,即使滤池格数较多的水厂也很少出现2 格滤池同时冲洗,本条规定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计算, 已留一定的富裕度。当采用水泵直接冲洗时,由于水泵能力需与 冲洗强度相匹配,故水泵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

环澄清池配套使用更为合适。可自动反冲洗,操作方便,工作稳 定可靠。 1重力无阀滤池冲洗水箱一般设于滤池上部,容积一般按 冲洗1次所需水量确定。通常每座无阀滤池都设计成数格合用1 个冲洗水箱。实践证明,在一格滤池冲洗即将结束时,虹吸破坏 管口刚露出水面不久,由于其余各格滤池不断向冲洗水箱大量供 水,使管口又被上升水位所没,致使虹吸破坏不彻底,造成滤 池持续不停地冲洗。滤池格数越多,问题越突出,甚至虹吸管口 不易外露,虹吸不被破环而延续冲洗。为保证能使虹吸管口露出 水面,破坏虹吸及时停止冲洗,因此合用水箱的无阀滤池宜取 2格。 2重力式无阀滤池属于变水头、等滤速的过滤形式,如不

设置单独进水系统,势必造成各个滤池进水量的相互干扰,并会 发生滤池同时冲洗的现象,因此本条规定每个滤池应设单独的进 水系统。滤池冲洗后投人运行的初期,由于滤层水头损失较小, 进水管中水位较低,易产生跌水将空气带人,因此本条规定进水 系统应有防止空气进入的措施。 3重力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值将影响虹吸管的高度、 过滤周期以及前道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因此,本条根据长期的设 计经验对重力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做了规定。 4重力无阀滤池为防止冲洗时滤料从过滤室中流走,滤料 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除应考虑滤料的膨胀高度外,还应加上100 ~150mm的保护高度 6重力无阀滤池应设辅助虹吸, ,促进冲洗时虹吸作用的快 速发生。为避免实际的冲洗强度与理论计算的冲洗强度有较大出 人,因此本条规定应设置调节冲洗强度的装置 为使滤池能在未 达到规定冲洗水头损天之前进行冲洗,本条规定滤池应设强制冲 洗的装置。运行时当滤池出水浑浊度接近1NTU时,应采取 强制反冲洗。 9.6.4虹吸滤池适用于规模大于5000m d的水厂。 1虹吸滤池属于变水头、等滤速的过滤形式。虹吸滤池的 反冲洗水量来自相邻滤格的过滤水量,为保证虑池有足够的冲洗 强度,虹吸滤池的分格数应按滤池在低负荷运行时,仍能满足1 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 2虹吸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过大,不易确保出水水质 且池深将增高,造价也将提高;冲洗前水头损失过低,则会缩短 过滤周期,增加冲洗水量,根据水厂运行经验,冲洗前的水头损 失采用1.5m较为适宜。 3虹吸滤池的冲洗水头,即虹吸滤池出水堰板标高与冲洗 排水管灌没水面的高程差,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以满足要求的 冲洗水量,根据目前采用的虹吸滤池型式,为1.0~1.2m。 4根据国内经验,对虹吸滤池的虹吸进水管和排水管流速

9.6.5V型滤池是一种重力式快滤池,具有恒水位等速过滤 均粒滤料、V形进水槽、承托层薄、气水反冲等特点。 1V型滤池滤料采用粗粒均匀级配滤料,孔隙率较一般细 砂级配滤料为大,结合国内设计和运行经验,做出本规定。 2为使滤池保持足够的过滤水头,避免滤层出现负压,根 据国内设计和运行经验,做出本规定。 3实际应用中,V型滤池均采用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 统,使用效果良好,因此本条规定宜采用长柄滤头配气、配水 系统。 4V型滤池冲洗水的供给, 通常都采用水泵直接自滤池出 水渠取水,能适应 水同冲的水冲强度 水漂洗强度的变化。 水泵的能力和配置可按单格滤池气水 中 水漂洗的冲洗水量 设计,当两者水 量不同时,一般水泵宜 一备。冲洗气源 应采用鼓风机,鼓风机直接供气效率高。 风机常用的有罗茨风 机和多级离心风 机,国内在气水反冲滤 有使用,两者都可 正常工作。罗茨风机的特性是风量恒定 变化幅度大;而离 心风机的特性由 离心水泵类 5V形进水槽是 V型滤池构造上的特点之一,目的在于沿 滤格长度方向均勾分配进水,同时也起到均勾分配表面扫洗水的 作用。V形槽底配水孔口至中央排水槽边缘的水平距离过大, 孔口出流推动力的作用减弱,将影响扫洗效果,结合国内外的资 料和经验,宜在3.5m以内,不得超过5m。 6为使V形槽能送到均匀配水目的,应使所有孔眼的直径 和作用水头相等。孔径相等易于做到。作用水头则由于槽外滤池 水位固定,而槽内水流为沿途非均匀流,水面不平,致使作用水 买改变。因此设计时应按均匀度尽可能天(例如95%)的要求, 对V形槽按非均匀流计算其过水断面,以确定V形槽的起始和 未端的水深。V形槽斜面一侧与池壁的倾斜度根据国内常用数 据规定宜采用45°~50°。倾斜度小将导致过水断面小,增加槽内

点之一,目的在于沿 分配表面扫洗水的 缘的水平距离过大, 果,结合国内外的资

流速。 7由于进水总渠的起始端与末端水位不同,通过同一高程 堰板的过堰流量会有差异,因此为保证每格滤池的进水量相等, 应设置可调整高度的堰板,以便在实际运行中调整。 8气水反冲洗滤池的反冲洗空气总管的高程应高出滤池的 最高水位,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滤池水倒灌进入风机。 9根据国内外资料和实践经验,在滤料层厚度为1.20m左 右时,冲洗排水槽顶面多采用高于滤料层表面500mm,因此做 出本条规定。 10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的配气、配水均匀性取决于滤 头滤帽项面是否水平一致。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滤 安装在分块的滤板上,因此要求滤板本身平整,整个滤池滤板 的水平误差小于士5mm,以此来控制滤头滤帽顶面的水平;另 一种是采用塑料制模板,再在其上整体浇筑混凝土滤板,并配有 可调整一定高度的长柄滤头,以控制滤柄顶面的水平。 9.6.6本条主要借鉴了重庆、广东、云南、海南、广西等地已 建的农村饮水安全超滤膜净水工程经验。超滤膜为微孔物理过 滤,过滤孔径小、表面光滑的膜抗污染能力强、出水浊度低且稳 定,根据现有工程案例,内压式和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平均过滤孔 轻小于0.02um、旋转错流式平板膜平均过滤孔径小于0.04um 时,超滤膜组件的出水浑浊度均能稳定小于0.3NTU。 内压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膜组件,具有可充分利用原水压力 节能的特点,特别是山丘区可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运行能耗低 般小于0.1kw·h/m,但抗污染能力相对较低。当水源到水厂 有10m以上的富裕水头可利用时,可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进行过 滤、正冲洗和反冲洗,地形高差超过30m时应有减压设施。 浸没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膜组件,由于采用低压过滤和气洗 比内压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膜组件的抗污染能力强,但运行能耗也 略有提高,一般为0.1~0.15kW:h/m3。 旋转错流式平板超滤膜组件,膜体转动、膜池中的水系动

膜表面难于形成污染层,天大提高了抗污染能力,但运行能耗也 相应增大,一般为0.20.3kW·h/m。 膜组件在过滤过程中,膜孔会受到水中硬度、微生物、藻 类、胶体等影响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堵塞,膜通量降低。因此,化 学清洗条件或装置是必须有的,只是化学清洗周期长短不同

9.7.1生物慢滤池对原水的浑浊度要求较高,要求进入慢滤池 的水浑浊度低于20NTU。当原水质浑浊度长期大于20NTU、小 于60NTU时,应在慢滤池前增设粗滤池;当原水浑浊度大于 6ONTU、原水含沙量常年较高或变化较大时,应通过预沉池 渗渠或大口井过滤等预处理方法将浑浊度降至60NTU以下

9.8.1目前部分一体化净水装置净水工艺不完整,导致混合絮 疑效果差、滤池出水浑浊度超标,因此做出本条规定。此外,鉴 于一体化净水装置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建议I~Ⅲ 型水厂的净水设施采用构筑物型式。 9.8.2一体化净水装置与净水构筑物的净水工艺及设计参数要 求相同,目前实际应用中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存在设计参数不合 理、运行效果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因此做出本条规定。建议混合 采用静态混合器,絮凝池采用折板或网格等高效絮凝池,滤池滤 速不超过8m/h,微污染水可增加颗粒活性炭吸附罐。 9.8.3结合村级地表水厂运行管理水平,为降低一体化净水装 置的运行管理难度,使其规范化运行,做出本条规定。 9.8.4一体化净水装置多数为金属或高分子材质,为确保使用 寿命、不影响水质,做出本条规定。

9.8.1目前部分一体化净水装置净水工艺不完整,导致混合絮 凝效果差、滤池出水浑浊度超标,因此做出本条规定。此外,鉴 于一体化净水装置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建议1~Ⅲ 型水厂的净水设施采用构筑物型式。 9.8.2一体化净水装置与净水构筑物的净水工艺及设计参数要

9.8.2一体化净水装置与净水构筑物的净水工艺及设计参数要

.9.2粉末活性炭常在水源突发性污染时,作为应急处理措施

接触装置充分地混合,进行接触吸附。经接触吸附水中微污染物 后,依靠沉淀、澄清及过滤去除。活性炭是一种能导电的可燃物 质,贮藏仓库采用耐火材料砌筑,设有防火防爆措施 9.9.3化学预氧化主要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氧化消毒副 产物,兼有除藻、除嘎和味、除铁锰和氧化助凝等方面的作用。 自前部分地区以水库水为水源时,当水库水位下降,因湖库底泥 原因导致锰超标,并伴有氨氮、有机物、膜和味等问题,可采用 预氧化的方式处理,预氧化剂可采用高锰酸钾、氯、二氧化氯、 臭氧。也可采用曝气充氧和预氧化方式联用 1采用消毒剂 氧化时,尽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预 氯化可导致三卤甲 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臭氧预处理可生成臭 氧副产物漠酸盐 2高锰酸钥投 加点可设在取水口, 如在力 内投加,高锰 酸钾快速混合之后,与其他水处理药剂投加点 之间宜有3~5min 的间隔时间。高 5锰酸钾预氧化投加量取决 水水质。国内外研 究资料表明,控制部 分嗅味约0.5~ 去除有机污染物 约0.5~2.0mg/L 类约0. 控制加氯后水 的致突变活性2.01 因此本条规定高锰酸 钾投加量为0.5~ 2.0mg/L。运行中控制高锰酸钾投加量应 精确,一般应通过烧 杯试验确定。投加量过高可能使滤后水具有颜色。在生产运行 中,可根据投加高锰酸钾后沉淀或絮凝池水的颜色变化鉴别 投加。 9.9.4、9.9.5生物预处理的工艺形式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或 颗粒填料生物预滤池。生物预处理设施设置生物接触填料和曝气 装置,进水水温高于5℃;生物预处理设施前不投加除臭氧之外 的其他氧化剂;生物预处理设施的设计参数通过试验(试验时间 宜经历冬夏两季)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经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 或经验可参照时,也可按本条规定选取。

9.10劣质地下水处理

9.10.2铁锰含量高的地下水与空气接触后,水色会发黄,有异 味、异臭,在洗涤物及器具上留下斑痕,在管道面壁上和设备中 积累的铁锰沉淀物会降低输水能力并缩短使用寿命。 4曝气是地下水除铁除锰的重要环节,原水水质不同,采 用的工艺不同,曝气程度的要求也不同;曝气的方法有多种,各

曦气装置的复杂程度、运行成本、管理的难易程度、曦气效果 有差异,因此本条规定曝气装置应根据原水水质、曝气程度的 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1)跌水曝气,适用于水中铁锰含量较低,对曝气要求不 高的工程;设计时,不应做最不利的数据组合,以免 影响曝气效果,若跌水级数或跌水高度选用较小值, 单宽流量也应较小。 3)射流曝气,适用于水中铁锰含量较低,对散除CO2和 提高pH值要求不高的小型工程。 4)压缩空气曦气,一般由空气压缩机供气、气水混合器 混合,适用于铁锰含量较高的大型工程。 5)叶轮式表面曝气,溶氧效率高、能充分散除CO2和大 幅度提高pH值,适应性强;设计时,不应做不利的 数据组合,若要求曝气程度较高,曝气池容积和叶轮 外缘线速度宜取较高值、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 比取较低值。曝气叶轮分平板型和泵型两种,平板型 叶轮构造简单、运行可靠,宜优先采用。 6)接触式曝气塔,为便于清理填料层,层间净距不宜小 于600mm。 5除铁(除锰)滤池滤料采用天然锰砂或石英砂均能有效 除铁(除锰);关手滤料厚度,重力式除铁(或除锰)滤池 采用8001000mm,规模较小的压力式除铁(或除锰)设备 般采用1000~1200mm;同时除铁除锰的单级过滤滤池一般取 高值,以加强处理效果。 关于滤速,应根据水质和处理工艺而定,铁(或锰)含量较 时采用较低值,采用接触氧化法除铁(或除锰)一般较直接过 取值低;除锰比除铁困难,除锰一般比除铁滤速低,同时除铁 锰的单级过滤滤池一般取较低值。 关于冲洗参数,锰砂滤料较石英砂滤料密度天,冲洗强度 、膨胀率低、冲洗时间长;接触氧化法除锰(或除铁),滤料

表面形成的活性滤膜是除锰(或除铁)不可少的催化物质并使滤 料的相对密度减小,冲洗强度过大,滤料表面的活性滤膜易破 坏、滤料易流失,因此采用接触氧化法除锰(或除铁)滤池的冲 洗强度不宜过大。 9.10.3饮用水含氟量过低时易患龋齿,过高时易患氟斑牙、氟 骨症和其他疾病。由于饮用水中的氟90%以上可以被人体吸收, 饮水型氟中毒是氟病的主要来源。除氟的方法很多,包括吸附 法、反渗透法、混凝沉淀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各地的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采用混凝沉淀法及电渗析法等处理工艺已经 不适应生产需求,本标准仅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吸附法和反渗透 法做了有关技术规定。

9.10.4苦咸水在味觉上表现有苦、咸、涩等,长期饮用会导

9.10.4苦咸水在味觉上表现有苦、咸、涩等,长期饮用会导致 胃肠功能素乱和免疫力下降等,苦咸水的处理建议采用反渗透或 纳滤处理工艺。

9.10.5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通过硝酸盐还原菌的反硝化反应 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形成致 物质亚硝基胺,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标准增加了硝酸 超标水处理规定

9.11.1饮用水消毒是确保供水安全和防止管网二次污染的重要 措施,结合GB5749的要求,消毒剂投加后不仅应满足灭菌要 求,还应控制消毒副产物不超标。 9.11.2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氯、二氧化氯、紫外线和臭氧。其 中氯消毒包括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液氯消毒等,但出于运输、 储存和使用安全性考虑,不建议村镇供水工程采用液氯消毒。本 标准中的氯消毒主要指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消毒。紫外线和臭氧 消毒,由于没有持续的消毒效果,仅适用于小规模水厂;氯的灭 菌能力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弱,二氧化氯的灭菌能力不受pH 值影响。水质较差、需要氧化处理时,可采用复合型二氧化氯消

毒(注:主要为氯和二氧化氯的复合),降低消毒副产物超标 风险。

毒(注:主要为氯和二氧化氯的复合),降低消毒副产物超标 风险。 9.11.4消毒剂投加点应使消毒剂与水充分接触,以满足GB 5749中接触时间的要求。但目前部分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工 程无调节构筑物,消毒剂直接投加在供水管网中,不仅不能满足 接触时间要求,而且变量投加困难,所以供水工程应设调节构 筑物。

9.11.5消毒剂投加后应与水有充足的接触时间,从而达至

效果。当采用紫外线消毒时,辐照剂量应符合CJ/T204《生活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相关规范要求。 9.11.7针对氯、 氯、臭氧消毒间应重视通风、防腐、防 火、安全防护等工 为强化村镇供水工程消毒间管理。 9.11.11电解食盐 次氯酸钠发生器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 通过近些年国家科技 支项目研究表明,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可采用间 歇式无隔膜电解 车次氯酸钠发生器 9.11.12采用漂粉精或次氯酸钙片剂消毒 为使于消毒剂投 加,建议采用具有缓释功能的装置溶解, 量投加。 9.11.13以氯酸钠为主要原料的复合型 瓦化氯发生器,应具 有加热反应和残液分离等功能,出口溶液中 氧化氯与氯气的质 量比值应不低于0.9 氧化氯收率应不低于55%。高纯型二氧 化氯发生器,出口溶液中二氧化氯纯度应大于等于95%,二氧 化氯收率应大于等于70%。

9.11.14二氧化氯及其原料均属于易燃易爆的化工产品,由于 二氧化氯消毒的原料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爆炸危险,必须分类贮 存,确保使用安全。

10.0.2水厂厂址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和 水厂本身布置的合理性,对工程投资、水厂安全、建设周期和运 行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水厂厂址的选择,与水源类 型、取水点位置、洪涝、供水范围、供水规模、净水工艺、输配 水管线布置、周边环境、地形、工程地质和 水文地质、交通、电 源、村镇建设规划等条件有关,影响因素很 多,应按本条规定进 行方案比较后确定 行(蓄)洪区内水 址应选择在行(蓄) 洪水位线以上高 10.0.5生产构筑物和净水设备(装 的布置应根据地形、构 筑物和净水设 备 (装置)的类型、净水 和管理要求等进行布 置。为便于排水排泥、放空和减少土石 程量,避免清水池 埋人地下过深和具 其他净水构筑物在地面 过高,因此本条规 定构筑物的竖向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场 水流程中的水头损 失包括构筑物 才的 水头损失和连 安 水头损失。 10.0.6水厂的平面布置包括生 生产建筑物、生产附 属建筑物、生活附属建筑物、管道、堆料 扬、道路、绿化等布 置,应便于生产和管理,并符合卫生和 的要求。为防止水厂 为涝,保证供水安全,规定了水厂内应有雨水排放措施,雨水管 渠设计重现期宜采用1~3年。当水厂所在地形不利,适当提高 标准。 10.0.7水厂内管道包括进厂水管道、出厂水管道、构筑物间的 连接管道、构筑物的排水排泥管道、生活污水管道、自用水管道 等,应根据需要和卫生要求进行布置,并便于检修。 10.0.9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应进行水质检测,以保障供水水 质,因此,水厂应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对于I~Ⅲ型的水厂, 参考《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

10.0.7水厂内管道包括进厂水管道、出厂水管道、构筑物间的 连接管道、构筑物的排水排泥管道、生活污水管道、自用水管道 等,应根据需要和卫生要求进行布置,并便于检修。 10.0.9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应进行水质检测,以保障供水水 质,因此,水厂应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对于I~Ⅲ型的水厂 参考《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

见》,设置水质化验室,配备水质化验设备。水质化验设备的配 备包括色度、浑浊度、膜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耗氧量、 菊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指标等出厂水日常指标检测 没备;微污染地表水和劣质地下水增加相应检测指标。规模较小 的水厂,受管理条件的制约,部分检测项目可委托有检测资质的 单位完成。

11. 1 一般规定

11.1.2本标准的供水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县域水行政主管 部门建立的供水信息管理系统。

11.2.211.2.5目前I~Ⅲ型供水工程自动化和在线检测与控 制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应结合实际情况 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并参照T/CECS493一2017《村镇供水工 程自动化监控技术规程》有关内容确定在线检测与控制项目 内容。

11.4供水管理信息系统

11.4.1供水管理信息系统是提升县域范围供水管理水平的重要 手段,供水信息系统应满足对整个县域供水系统的数据实时采集 整理、监控整个县域内村镇供水、合理和快速处理应急供水事故 的要求。

11.4.3移动终端监控软件主要指手机APP端软件,支持安

12.1.1施工前应做好设计交底、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施工组织 设计及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广泛听取设计、监理、质量监督、运 行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施工矛 盾,减少设计变更。 12.1.2项目划分是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基础工作,一般由施 工单位提出、建设单 成监理单位电 报质量监督单位确认。 SL176《水利水电 施工质量 见程》、GB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 《给水排水构筑 物工程施工及验 见范》、GB50268《给 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中有详细的项目划分相关规定和附表可参考,其中, SL176中的单元工 程与GB50300等国 项工程意义相 同。设计变更分 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 也可按当地主管 部门的规定执行 12.1.3本条参考丁 GB50300—2013的3.0.1 条。 12.1.4 参考了GB503002013的3.0.3 禾 12.1.5施工记录是施工质量监督和验收的重要依据,是施工现 场档案管理的重要工 飞自租 位代表签字

12.2 材料设备采购与存放

12.2.1材料设备质量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采购单位做 好水处理、消毒和自动化等产品质量考察;采购合同包括设备安 装、调试和培训等要求及费用。 12.2.2本条是关于材料设备进场检验的基本规定。监理单位应 参与对管材、水处理和消毒设备、滤料、斜管等关键材料设备的 进场检验朔料管道质是问颠具输配水管道破坏的主票原国之

12.2.2本条是关于材料设备进场检验的基本规定。监

参与对管材、水处理和消毒设备、滤料、斜管等关键材料设备的 进场检验。塑料管道质量问题是输配水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

一,因此,应加强对每批塑料管道的抽样检测。

12.3构(建)筑物施工

5.8雷击是造成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 之一,因此,应加强避雷接地设施安装的质量控制。

12.6.1每个供水工程完建后,都应及时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 格后可正式供水,尽早发挥效益。 12. 7验 收

2.6.1每个供水工程完建后,都应及时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 各后可正式供水,尽早发挥效益。 12. 7验 收

12.7.1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主持,竣工验收

12.7.1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主持,竣工验收 应由政府主管部门主持,竣工验收应请环保部门、卫生部门、质 量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和用水户代表参加。

12.7.5参考了SL223—2008的8.1节。

13.1.2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是国家对村镇供水工程进行监 管的基本制度规定,规模较大的村镇供水工程,应逐步实现取水 许可和卫生许可全覆盖。 13.1.3村镇供水工程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理制 度,使各项运行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可参照C 58制定各项运行管理制度。 13.1.5为进一步强化计量收费,本条提出了加强对用水户进行 用水缴费知识宣传。 13.1.8为加强供水用水管理,规范供水单位的经营管理,本条 规定供水单位宜与用水户签订供水用水协议。 13.1.9本条对供水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出了相应规定,包括 实行财务预算、决算管理,做好供水成本测算。

13.3净水设施运行维护

13.3.1单独设立的生产构(建)筑物系指净水外的调节构筑 物、泵站等。水厂生产区和单独设立的生产构(建)筑物的卫生 防护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卫生和管理人员卫生,以保证供水水质 卫生。

13.3.3新建供水工程投产前或现有供水设备设施维修改

制配和投加量、投加设备等管理。 13.3.7~13.3.9及时排泥是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运行管理 的重要内容之一,累凝池应保证累凝效果,沉淀池或澄清池应保 证进入滤池的水质,澄清池的初始运行应尽快形成活性泥渣。其 中13.3.9条仅适用机械搅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环澄清池。 13.3.10及时冲洗是滤池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保证滤池出 水水质。

13.3.13超滤膜日常运行过程中应重视日常检查、反冲洗

学清洗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转 13.3.14 6本款中提到的 项指标,只要有一项超标,池中的颗粒 活性炭就需要更新 诚 13.3.16~13.3.18 地下水特殊处理应重视日常检查、滤料再 生、反渗透膜清洗等工作。 13.4输配水管道运行维护 13.4.1输水管网深埋地下,其档案资料是管道管理的技术基础 和先决条件,因此做出本条规定。 13.4.2空气阀、减压阀是保证管道正常通水的关键节点,因此 做出本条规定。 13.4.3、13.4.4输水管网的运行和维护要点包括:①管道覆土 流失或被占压将影响安全,附属设施失灵将影响正常供水、安全 和检修。②管道非正常漏水将影响正常供水并造成经济损失。 ③沉积于管道的泥沙不及时排除,将影响管道水质和正常工作。 ④水压是重要的管道运行指标之一,应通过定期测压判断管网运 行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用户要求。③为了保证金属管道及其附属 设施的使用寿命,应认真做好防腐除锈维护工作

13.4.3、13.4.4输水管网的运行和维护要点包括:①

流失或被占压将影响安全,附属设施失灵将影响正常供水、安全 和检修。②管道非正常漏水将影响正常供水并造成经济损失。 ③沉积于管道的泥沙不及时排除,将影响管道水质和正常工作。 ④水压是重要的管道运行指标之一,应通过定期测压判断管网运 行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用户要求。②为了保证金属管道及其附属 设施的使用寿命,应认真做好防腐除锈维护工作。

位水池或水塔的安全,低于最低设计水位时,管道易于进入空气 影响正常运行和管理安全,开的人孔、气孔和溢流管口易于进 入动物,影响供水水质,因此做出本条规定。 13.5.2应确保高位水池的防雷接地装置安全可靠,以避免遭受 雷击。

13.6.3为利于排气或避免水锤危害,除止回阀外,其他各类阀 门均应均匀缓慢开启或关闭。 13.6.4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对危险部位要求安装人身安全防 护设施。 13.6.5、13.6. 为防止发生操作事故,机组启动故障、突然断 电或设备事故时 应先查原明,妥善处理后方可启动。 13.6.7为避免 环境温度较低时,水泵机组、 管道及其附件冻 害,做出本条规定 13.8水质 管 13.8.5表13 用了SL68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 理规程》,明确提出供水规模1000m m/d及以上供水工程出厂水 检验项目和频次不低于表13.85的规定。 结合我国村镇供水工 程现状,本标准提出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供水规模1000m/d 以下的供水工程检验项目和频次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卫生部门监测数据,村镇供水工程80% 以上的水质不达标项目是微生物指标。鉴于我国有喝开水的习 惯,除微生物指标外,确保没有超标或有超标风险的其他指标情 况下,供水规模1000m/d以下的供水工程检测项目和频次可适 当放宽。采用劣质地下水处理工艺如除氟、除砷、除铁锰、除硝 酸盐等供水工程,宜每日检测出厂水中氟化物、砷、铁、锰、硝 酸盐等特殊指标。

13.9.1村镇供水工程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采 购、存贮和使用,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防安全生产责任 事故的发生。村镇供水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应为村镇供水工程安全 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14. 1 一般规定

14.1.1新建供水工程,只要有条件建集中就不要选择分散;只 有在水源遗乏、用户少、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电力不保障等情 况下,才考虑建造分散供水工程。分散供水工程形式多样,应根 据当地具体条件选择。

14.2雨水集蓄供水工程

14.2.1雨水集蓄供水工程可分为单户集雨和公共集雨两种形 式,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单户集雨,规模小、适应性强,管理简 单、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公共集雨,规模较大,需要有适宜的 地形才能建造,供居民生活饮用水时应建在村外便于卫生防护的 地段,供牲畜饮水时可建在村内或村附近。牧区储水窖参考 执行。

执行。 14.2.2雨水集蓄供水工程为年调节工程,因此设计供水规模应 根据平均日用水量确定,与集中供水工程采用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不同。本条规定集流面的集流能力应与蓄水构筑物的有效容积相 配套,不应布置集流量不足的工程。 集流面设计时采用保证率为90%时的年降雨量计算集流面 的水平投影面积,然后根据集流面坡度将水平投影面积换算成实 际需要的面积。不采用平水年降雨量计算集流面,平水年降雨量 的保证率只有50%~75%,供水保证率太低;不将水平投影面 积直接作为集流面积采用,易造成集流面太小。 蓄水构筑物的有效容积,系指设计水位以下的容积,蓄水构 筑物设计时,不应将有效容积与总容积混清,总容积应根据有效 容积和蓄水构筑物的结构形式确定。

14.2.2雨水集蓄供水工程为年调节工程,因此设计供水

14.2.3单户集雨工程的集流面形式多样,应根据蓄

置、居住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等条件确定。屋顶集流面和人工 硬化集流面,集雨水质好、集雨效率高,因此,本条规定单户集 雨工程应优先选择屋顶集流面和人工硬化集流面。根据调查,也 有采用裸露塑料膜集雨的,集雨水质好、集雨效率高,但管理难 度大。 保障蓄水构筑物安全的关键是防渗和衬砌,蓄水构筑物设计 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或胶泥等防 渗衬砌结构。 为避免杂物堵塞进水口和泥沙进人蓄水构筑物,提高蓄水质 量,因此,蓄水构筑物前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格栅、沉淀池和粗 滤池。 单户集雨工程的蓄 水构筑物应设两座或分成可独立工作的2 格,以保证检修时仍能满足供水要求。 14.2.5慢滤是 种适合小规模供水的 为生物净水技术,技术简 单、管理方便,因此供生活饮用水的集雨工程可采用慢滤技术。 集雨工程可采用放置在室内的小型净水器或放置在蓄水构筑物内 的慢滤净水装置 14.2.6蓄水构筑物建成后,混凝土和水 衬砌的蓄水构筑 物,水泥残留物较 应多次清洗, 以保证蓄水水质;检查有无 裂缝,有裂缝时及时处理,以保证构筑物和蓄水安全;有条件 时,可充水浸泡,以达到清洗和检查防渗效果的目的。

常见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及要求14. 3 引泉供水工程

14.3.1引泉供水系统主要由李节性客水(泉水)、引水管(渠) 和蓄水构筑物组成。 14.3.2引泉供水工程的蓄水构筑物建设、管理和水净化要求与 雨水集蓄供水工程的蓄水构筑物基本相同。

14. 4 供 水 并

14.4.1供水井应根据水文地质、需水量、施工、管理

1供水井应根据水文地质、需水量、施工、管理等条件进

行设计,合理选择井位、井型和井深。 动泵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4.4.3为防止洗涤废水渗入水源井内,污染水质,因此做出本 条规定。

行设计,合理选择井位、并型和并深。 动泵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4.4.3为防止洗涤废水渗入水源井内DB3301/T 0222-2018 国际化医院建设标准.pdf,污染水质,因此做出本 条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