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609-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3758
下载资源

SL 609-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5.2.1鱼道出口外水流应平顺,利于引导鱼类上溯,流速不宜 大于0.5m/s。 5.2.2鱼道出口应避开漂浮物聚集区、码头等区域;宜远离各 类进(取)水口、通航建筑物口门区。

5.2.2鱼道出口应避开漂浮物聚集区、码头等区域;宜远离各

(取)水口、通航建筑物口门区附近,且水流条件不能满足 5.2.1条要求时,在鱼道出口应设置隔流墙。 54对于右底栖生物上潮的色道出口底部上上游河主或当

5.2.5鱼道出口宜为开式GB 51329-2018-T标准下载,根据需要可设置拦漂设施。

高程的多个鱼道出口,

6.1.1隔板式鱼道槽身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隔板型式及池室尺寸应适应主要过鱼对象的溯游习性及 消能要求,槽身内主流应明确。隔板过鱼孔(缝)面积与槽身断 面面积之比,应满足设计水位差条件下各隔板水位差基本相等的 要求。 2隔板形状宜简洁、平顺,避免锐缘。 3每隔10~20块隔板宜设一个休息池,休息池宜为平底, 其长度不宜小于2倍池室长度。休息池布置在转弯处时,长度宜 适当加长。 4槽身结合闻、坝建筑物布置时宜采用矩形断面,在岸坡 布置时可采用梯形或组合断面。 5 槽身宜为并散式,底部可铺设当地河道河床质材料。 6.1.2 槽身主要设计参数可按以下规定确定: 鱼道设计流速可按3.0.5条规定,由附录A.2.2选取。 2 隔板型式应根据主要过鱼对象的溯游习性确定。 隔板的水位差Ah可按公式(6. 1.2~1)计算确定:

? Ah= 2gp?

pg △hQ <[E] V

L=nl+d)+m(A+d)

式中 m一休息池个数; Al一一休息池池室净长,m。 13鱼道的用水量可按鱼道流量及补水流量乘以各自的运行 时间之和确定。 6.1.3槽身可采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材料。槽身纵向应根据 结构和地基条件分段设置结构缝;槽身横断面可采用整体式或分 离式结构。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应符合SL265等有关标准的 规定。

6.2.1仿生态式鱼道宜利用工程区原有河流、天然沟渠等地形 地貌进行布置,以减少占地、降低工程投资。 6.2.2鱼道形态宜与鱼类原栖息河道生态环境类似,水流条件 应依据鱼类习性确定。 6.2.3鱼道底坡应根据主要过鱼种类特性具体确定,宜为

6.2.4鱼道水深不应小于 0. 2m,最大流速不宜大于 2. 0m/s。

6.3.1槽式鱼道在平面上宜采用直线布置,需转弯时应设置中 间水池过渡。

6.3.2槽式鱼道槽身净宽6不宜大于2m,阻板过水断

宜为0.5~0.6倍槽身净宽(图6.3.2),阻板间距宜为0.5~ 倍槽身净宽。

6.3.3鱼道底部坡度宜为1:5~1:10。

6.3.5阻板与底板夹角宜为向上游45° 6.3.6槽身每10~12m宜设置一个休息池,休息池内水流单位 水体功率耗散不宜超过50W/m²

图6.3.2槽式鱼道横断面示意图

6.4.2鳗鱼道可采用筐笼式、斜槽式和细杆绳索式三种型式。

7诱导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

,1导鱼设施应根据主要过鱼对象的游习性、工程布置条 因地制宜设置。

件,因地制宜设置。 7.1.2导鱼设施可采用拦鱼坝(堰)、电栅、气幕等。导鱼电 设计见附录 C。

7.1.3电栅周围一定区域内应设明显警示标志,电极阵上尽

.1 诱鱼措施可采用水流、声、光、色和诱饵等。 .2进口附近水流流速小于主要过鱼对象的感应流速时,可 置专用的补水诱鱼设施。

速应大于主要过鱼对象的感应流速,并能诱导鱼类过输鱼 人鱼道槽身。

7.2.4声、光、色和诱饵等诱鱼措施可根据主要过鱼对象

7.3.1鱼道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观测室,或图像监控设施。

1观测室应设置在鱼道出口附近,面积不宜小于3mX3m, 室内应有照明、通风、防潮、绝缘和避雷等设施。 2观测室段的隔板过鱼孔(缝)应靠近观测窗,其面积不 宜小于原隔板过鱼孔面积。 3观测室段鱼道槽身应为平底,观测窗与鱼道侧壁齐平,

窗底坎不宜高于鱼道槽身底板。 3 观测室或进、出口处可设置摄像头、鱼探仪、计数器等 4鱼道进出口宜布置水位监控系统,

7.3.3观测室或进、出口处可设置摄像头、鱼探仪、计数器等 设备。

7.3.4鱼道进出口宜布置水位监控系统

8.0.1鱼道观测内容主要包括鱼道流速、水深、流量,上、下 游水位,过鱼数量、规格、种类等,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8.0.2应及时分析观测资料,掌握过鱼规律,提高鱼道过鱼效 率,并为鱼道设计积累经验。 8.0.3在特殊水位组合情况下,可通过对鱼道进、出口闸门进 行联合控制,降低鱼道内流速,满足过鱼要求。 8.0.4鱼道的运行应与闻、坝建筑物调度运行方式相协调。

附录A鱼类习性及游泳能力

A.1主要过坝鱼类的习性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典 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分布于我国长江和珠江。栖息于东海、 黄海大陆架水域觅食、生长,繁殖群体7~8月间由近海进人江 河,至翌年秋季繁殖,产卵场位于金沙江和珠江上游。据初步 调查,葛洲坝修建后,中华鲟的洄游路线被阻断,已在坝下形 成了一定规模的产卵场,主要分布于宜昌葛洲坝下游至庙嘴长 约7km的江段。 中华鲟是底层栖息鱼类,喜欢在夜晚活动,不善于改变运 动方向。受惊时速度加快,甚至窜出水面。雌鱼初次性成熟年 龄为14龄,体长为213~239cm;雄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9龄, 体长为169~171cm。喜好流速为1.0~1.2m/s,极限流速为 1. 5 ~ 2. 5 m / s 。

A.1.2大麻哈鱼(鲑鱼)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属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 类。在我国的产卵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包括乌苏里江、呼 玛尔河和松花江等。通常在北太平洋摄食生长,繁殖季节从外海 游向近海,进人淡水河流。我国分布的大麻哈鱼分为夏季和秋季 两个繁殖类群。夏季群6月下旬出现在黑龙江河口,约8月中旬 抵达产卵场;秋季群洄游时间较短,一般始于8月下旬,9月中 旬即可抵达产卵。产卵后亲鱼死亡,幼鱼于第二年4月下旬开始 顺流降河入海。 大麻哈鱼性成熟年龄以4龄为主,体长约60cm。喜好流速 约1.3m/s,极限流速约5m/s。大麻哈鱼喜跳跃,跳跃高度可 达4m。

刀(Coiliaectenes),属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主要分 布在我国黄河、长江、钱塘江等流域。平时栖息在东海、黄海浅 海区域及河口摄食,繁殖季节溯河进人淡水中产卵。长江刀历 史上每年1月开始洄游,形成渔汛,最远可上溯到洞庭湖,产卵 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和通江湖泊。20世纪80年代以来,刀 的资源量显著减少,现状调查大致3月底才开始洄游,洄游最 远一般不超过鄱阳湖湖口。繁殖后亲鱼降河入海。 刀脐平时在底层栖息,洄游时则多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刀 的初次性成熟年龄以2龄为主。最小性成熟雌鱼体长约20cm。 其喜好流速为0.2~0.5m/s,极限流速般在0.4~0.7m/s 之间。

(Macrurareevesii),属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主要分 布在我国长江和珠江。孵化后第1年生活在淡水或河口水域, 第2年进入近海摄食肥育,待到性成熟时再溯河进人淡水中繁 殖。长江每年4月左右开始溯河洄游,繁殖季节为每年6~7 月。赣江的新千至峡江江段是长江的主要产卵场。 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初次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4龄, 个体体重一般为1~1.5kg。成鱼生活在近海。20世纪80年代以 来,长江已基本绝迹,成为濒危种类。人工养殖条件下;的 平均体长分别是:1龄鱼19.28cm;2龄鱼29.30cm;3龄鱼 35.85cm。美洲是长江谢的亲缘种,喜好流速在0.4~0.9m/s 之间,极限流速大于1m/s,可以作为长江游泳速度的参考

殖。繁殖后亲鱼死亡。 鳗俪幼鱼溯河的喜好流速为0.23m/s,能爬行通过障碍物

A.1.6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半洄游性鱼类

半洄游性鱼类指一些淡水鱼类为了产卵、索饵和越冬,从静 水水体(如湖泊)洄游到流水水体(如江河),或从流水水体向 静水水体的季节性洄游。我国青鱼、草鱼、鲢鱼、鱼(四大家 鱼)、憾、鲸等,均属于典型的半洄游性鱼类。四大家鱼等半洄 游性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流域。在 长江流域,江湖半洄游性鱼类在每年春季的繁殖季节,集群逆水 洄游到干流中的上游产卵场产卵繁殖;产卵后亲鱼又陆续洄游到 原来食饵丰富的于流下游、支流和附属湖泊索饵;幼鱼常沿河逆 流作索饵洄游,进人支流和附属湖泊育肥。 四大家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在2~4龄之间,游泳能力较强 有逆流而上的习性。其中鲢鱼喜跳跌。

白(Psephurusgladius),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 分布于长江干流和通江湖泊。主要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每年6~ 8月洪水期进入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支流的下游索饵; 9月以后文返回干流越冬;在长江中游江段,白鲟也常进人大型 湖泊或与大湖相通的支流索饵;幼鱼有集群和近岸游代的习性 常在岸边浅水区觅食。白鲟雌鱼性成熟年龄约6龄,雄鱼性成熟 年龄约4龄;成熟个体长2~3m,体重140~150kg。白于春 季(3~4月)在长江上游产卵。葛洲坝枢纽截流前,唯一产卵 场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县柏溪至马门溪江段。 白鲟善泳阔游,有生殖洄游习性。

A. 1. 8 胭脂鱼

胭脂鱼(Myrocyprinusasiaticus),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 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闽江等流域,属底层鱼类。在长江干支流 均有分布,以上游数量为多。胭脂鱼有生殖洄游习性。每年繁殖 季节前,长江干流中、下游和通江湖泊的亲鱼,在秋末冬初相继

洄游到上游。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如金沙江下 游段、眠江的键为至宜宾、嘉陵江等。葛洲坝兴建后,被阻隔在 坝下江段的胭脂鱼可以发育到性成熟,产卵场主要分布在脂坝 至虎牙滩、红花套至后江沱、白洋至楼予河、枝城上下等江段。 睢鱼初次成熟年龄约7龄,雄鱼初次成熟年龄约5龄,最大个体 体重达40~50kg。胭脂鱼的平均体长分别是:雌鱼:3龄 73.67cm,4龄81.75cm,5龄88.25cm;雄鱼:3龄75.93cm, 4 龄84. 08cm, 5 龄 90. 96cm。

花鳗(Anguillamarmorata),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典型的降河洄游性鱼类,分布于长江、钱塘江、九龙江等。性成 熟前,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降河洄游到河口附近时性腺 开始发育;而后人深海进行繁殖,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 孵化,幼鳗进人淡水河湖内摄食生长。花鳗網可以较长时间离开 水中,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花鳗俪的 常见体长为50~80cm,最大体长可达230cm。

岭细鳞鲢(Brachymystarlenoktsinlingensis),国家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干、支流,冷水性鱼类。具有 生殖洄游习性,每年5~6月由主河道逆河向上,进入具有沙砾 底质的山洞支流中繁殖,9~10月由山涧支流进入主河道,在深 水潭中越冬。最小性成熟年龄3龄,雌鱼体长约30cm;雄鱼体 长约26cm,精巢粉红色。常见个体体长是15cm,最大体 长45cm。

A. 1. 11 长薄鳅

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我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 在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底层鱼类,喜栖息于近岸缓流区的 石砾缝隙。长薄鳅有生殖洄游寸性,每年4~6月,性成熟个 体进人上游水流瑞急紊乱的深水区产卵场产卵。长薄鳅性成熟 最小个体体重约100g,体长约23cm。长薄鳅的平均体长分别

是:1龄鱼6.36cm;2龄鱼12.05cm;3龄鱼14.20cm。体长 与年龄的回归方程为L:=5.21t一1.32,其中L为体长,cm; t为年龄。

A. 1.12 岩原鲤

岩原鲤(Procyprisrabaudi),长江特有鱼类,王要分布于 长江上游,属底层鱼类。岩原鲤具有生殖洄游习性,立春后开始 溯河到长江上游的干流、支流中摄食、生长及产卵。产卵场大多 分布于干支流的激流江段,底质为砾石。产卵季节为3~5月。 岩原鲤的平均体长分别是:1龄鱼11.33cm;2龄鱼23.85cm;3 龄鱼 27. 60cm。

A.1.15齐口裂腹鱼

布于长江、金沙江、氓江等上游江段,属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山 区河弯急流处。齐口裂腹鱼有生殖洄游习性,产卵前上溯到栖息 地以上的江段产卵。产卵季节在3~6月,卵多产于急流浅滩的 砂、砾石上。齐口裂腹鱼雌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龄,雄鱼初次 性成熟年龄为3龄。齐口裂腹鱼的体长分别是:1龄鱼0.80~ 1.00cm;3龄鱼 1. 40~2.00cm;5龄鱼 2.10 ~3.00cm。

A. 1. 16 河解

中华绒鳌蟹(Eriocheirsinensis),俗名河蟹,属降河洄游 生电壳动物,在我国长江、辽河和瓯江等流域均有分布。河蟹在 淡水中生长育肥,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当10月中下旬,成蟹在 夜间从湖泊中成群进人长江,向河口迁徙,性腺逐步发育,在长 江口附近的浅海中越冬,并于翌年春季繁殖,繁殖后亲蟹死亡。 孵出后的幼体经5次蜕皮后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具明显的 趋淡性、趋流性和趋光性,随潮水进人淡水江河口,蜕壳变态为 一期仔蟹。然后继续上溯进入江河、湖泊中生长。 幼蟹上溯过程中有较强的爬行能力,能爬越障碍物进人其摄 食生境。

1.Z. 喜好流速和极限流速, A.2.2鱼类的极限流速宜通过实验观测确定,可参考表 A.2.2。对于没有进行实验观测的鱼类,可利用公式(A.2.2) 估算鱼类的极限流速。

A.2.2鱼类的极限流速宜通过实验观测确定,可参考表

A.2.2。对于没有进行实验观测的鱼类,可利用公式(A 估算鱼类的极限流速。

= 1. 98 /Lr (m/s)

几种鱼类的感应流速、亲好流速和

表 A. 2. 2 (续)

我国尚无谢相关数据,美洲的数据供参考。 D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室内试验成果,参考该鱼类顶水流流 30min以上的游速确定。 C 数据来源于富春江大比例(1:1.5)模型试验中鱼类克服孔口的流速值资

我国尚无谢相关数据,美洲的数据供参考。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室内试验成果,参考该鱼类顶水流流 30min以上的游速确定。 C 数据来源于富春江大比例(1:1.5)模型试验中鱼类克服孔口的流速值资

在鱼道中呈蛇形状的幼鳗能以“爬行”的方式越过建筑物。 幼鳗具有两种“爬行”能力:一是用身体粘附于湿润且具有细流 水的建筑物壁面,顺着垂直流下的细流水向上“爬行”。二是以 本身细长的体形,环绕在有垂直下泄的细流水的细长杆上缓缓向 上“爬行”。 河蟹的攀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幼蟹阶段,由于身体轻,能 在潮湿的玻璃上作垂直爬行。

附录B鱼道水工模型试验

B.1.1鱼道模型试验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枢纽整体模型、鱼道整 体模型、鱼道局部模型三种。 B.1.2枢纽整体模型试验主要研究鱼道与其他各建筑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确定鱼类上溯的流速屏障位置,分析主要过鱼季节枢 纽不同调度方式鱼道进、出口水流条件,确定鱼道在板纽中的整 体布置。

B.1.3鱼追整体模型试验王要研充不向水位组合茶件下鱼道的 整体水力特性,优化鱼道进出口数量与布置、鱼道底坡坡度、池 室尺寸等。

局部模型二类。鱼道隔板局部模型试验主要研究横隔板具体型 式,确定过鱼孔面积,评价池室水流流态,防止水流产生能量积 累。鱼道集鱼系统局部模型试验主要研究集鱼系统的布置,确定 补水系统型式及补水量大小。

1 枢纽上、下游区域流速分布,鱼道进出口区域流速分布、 流态。 2 鱼道进出口区域特征水位、水位变幅。 B. 1. 6 鱼道整体模型试验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1 全程水面线。 2 鱼道流量。 3 典型隔板过鱼孔、水池流速、流态及相邻池室水位差。 B. 1. 7 鱼道局部模型试验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隔板过鱼孔(缝)、池室内流速分布、流态及相邻池室水 关

2集鱼系统各进口及输鱼渠的流速。 3补水区域补水前后的流速分布,

B.2.1鱼道水工试验模型应满足几何相似、水流运动相似和动 力相似,遵循弗劳德相似准则。

目似,遵循弗劳德相似准则。

B.2.2模型试验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枢纽整体模型:模型范围宜包括鱼道进、出口附近各一 定区域。 2鱼道整体模型:模型范围应包括鱼道下游进口至上游 出口。 3鱼道局部模型:鱼道隔板局部模型范围可取鱼道中段15 一20块隔板。鱼道集鱼系统局部模型可取集鱼系统及其补水系 统和有关的鱼道进出口段。

B.2.3模型比尺可按下列规定

1鱼道枢纽整体模型比尺按枢纽及其他水工水力学试验要 求选取。 2 鱼道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可为1:15~1:40。 3 局部模型可为1:5~1:10。 B.2.4 鱼道水工模型设计除需满足鱼道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外, 还应遵循SL155的规定。

B. 3. 1 鱼道流量可用量水堰、电磁流量计等施测。 B.3.2隔板过鱼孔流速可用小型旋浆式流速仪、三维ADV或 激光测速仪等施测。 逸机过泉

C.1基本类型及适用条件

C.1.1导鱼电栅宜由供电电源及其附属器件、电极、支推 件、设备间等部分组成。

C.1.2电栅可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C.1.2电栅可分为以下基本类

1: 按电极阵排数可分为单排、双排与多排。 2按电极阵结构可分为埋设式、悬挂式及浮筒式。 3 按供电电源可分为交流电式与脉冲电式。 C.1.3电栅适用的基本条件:水的电导率宜在50~500μs/cm 水温不宜低于10℃,主要拦阻鱼类体长不宜小于15cm。

C.2.1电栅轴线的一端宜布置于鱼道进口上游翼墙上;另一端 向下游延伸,宜布置于河道中或对岸相应建筑物上,电栅轴线与 河道水流的交角不宜大于45°。 C.2.2靠近鱼道进口的电极距离鱼道进口不宜太远,以满足电 场宽度要求。 C.2.3在高寒地区,电极阵应设计成可装卸式。在漂污较多水 域,应加固支撑设施及增设排污拦污设施。

C.3.1电栅设计要求的基本资料包括:主要拦鱼季节、主要拦 鱼对象及其尺度、下游水位变幅、水体的电导率及水温、工程建 筑物组成及相对位置、电栅位置附近地形、供电、漂浮物、冰 凌等。

.2设计基本内容及步骤主要包括水力计算、电工计算和稳 结构计算。

水力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设计洪水频率。 2)确定电栅设计水位。 3)确定电栅设计流速。 4)计算电栅通道的流量、断面平均流速。 电工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电栅实际断面面积、电极阵结构型式及电源类型 计算电栅所需功率。 2)根据供电电源的负载性能,确定所需供电电源设备及 数量。 稳定及结构计算。

C.4.1电栅供电线路应与其他用电线路分开配电,宜设置避雷 设施。

C.4.2电栅区域内应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做好运行记录,电栅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C.4.2电栅区域内应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做好运行记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表D.1鱼道观测记录表

鱼道一般水深: 鱼道水温: 观测记录人:

表 D.2电栅运行记录表日期:天气:风向:气温:运行时段运行水位(m)脉冲频率逃鱼品种及数量(条)起止上游下游(Hz)青鱼草鱼鲢鱼备注:主要记录鱼类在电栅前集群、逃鱼(包括品种和规格)情况,分析逃鱼与气候、水文、昼夜、风向等因素的关系。观测记录人: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1 总则· 35 2 术语· 36 3 一般规定 37 4 鱼道选型与布置 38 5 鱼道进出口 41 6 鱼道槽身设计 42 7 诱导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 47 8 鱼道的运行与观测 48 附录A鱼类习性及游泳能力 49 附录 C 导鱼电栅 50

1.0.1我国鱼道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相关鱼道设计尚无规范可 循,限制了我国鱼道建设进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 升,人民对河流生态需求日益增长,大量过鱼设施驱待建设,因 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用以指导水利水电工程的鱼道设 计工作。 1.0.3确定过鱼对象是鱼道设计的前提,有时需要同时考虑几 种鱼类的过项要求,因此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十分必要。

1.0.4鱼道设计目前仍带有一定探索性,需要通过大量实验验 证,并总结各类工程的经验教训,因此本标准中提出必要时应开 展试验研究。

过鱼季节不考虑鱼类下行降河洄游的时期,一般鱼道的三 过鱼季节历时3~4个月

在鱼类感应流速条件下,鱼类能作长时间、远距离的游动。 2.0.6 超过鱼类极限流速,鱼类即停止前进或后退。

鱼道设计流速应不大于鱼类极限流速,不小于鱼类感应 流速。

鱼道单位水体功率耗散用于表征鱼道池室水流紊动强度。鱼 道单位水体功率耗散越大,水流紊动强度越大。

3.0.5鱼道设计流速应依据过鱼对象游泳能力,确保主要过鱼

3.0.5鱼道设计流速应依据过鱼对象游泳能力,确保主要过鱼 对象中游泳能力最弱的鱼类能够通过鱼道上溯。者主要过鱼对象 的游泳能力差异较大,在选择鱼道槽身断面及隔板型式时要予以 充分考虑,必要时也可研究设置两条不同设计流速的鱼道。 3.0.6鱼道过鱼孔及进口水流流速若低于鱼类的感应流速,则 鱼类将迷失洄游方向,

4.1.3隔板式鱼道适用于多种洄游性鱼类,选择时需要注意以 下问题: 1溢流堰式鱼道通过流量较小,消能不够充分,适应上下 游水位变动能力差,水位变幅一一般小于30cm。 2淹没孔口式鱼道通过流量较小,适应上下游水位变动性 能较好,但孔口易被阻塞,需要定期维护清理。 3竖缝式鱼道消能较充分,能适应上下游较大的水位变幅, 4组合式隔板鱼道能够较好地发挥各种型式孔口的优势, 更于灵活控制所需要的池室流速流态分布

4.2.2部分鱼道布置见图1~图4,可供选择时参考

4.2.2部分鱼道布置见图1图4,可供选择时参考

一鱼道主要进鱼口;2一鱼道辅助进鱼口;3一交汇池; 4一槽身;5一鱼道出口;6一绿化区 图1绕岸式布置图

图2格式布置图(单位:m

4.2.6电站厂房尾水为经常性水流,且下泄流量远大于鱼道下 泄流量,是鱼类集群地,因此鱼道可布置在电站旁。在水流条件 适宜时在尾水管上方可设置集鱼系统,以增加进鱼前沿的长度。 具有集鱼系统的电站枢纽鱼道布置见图5。

鱼道出口;2鱼道槽身;3一鱼道进口;4一水流高紊动区 5一集鱼系统进鱼口;6一集鱼系统水流出口(进鱼口) 图5具有集鱼系统的电站枢纽鱼道布置示意图

5.1.1为保证生态基流及环境用水要求,大部分新建工程均设 有生态放水孔或结合布置径流电站。泄水闸、电站尾水等经常有 水流下泄处,鱼类洄游中易在水流出口附近集聚,是布置鱼道进 口的理想位置,因此本标准规定鱼道布置宜与之结合。过角季节 下游水位较低时,布置的进口高程也相应较低,因此需要注意泥 沙淤积问题。 5.1.3下游水位变幅较大时,固定设置的单进口常不易满足各 工况要求,因此建议类似情况时可采用多进口形式,

5.1.3下游水位变幅较大时,固定设置的单进口常不

5.2.10.5m/s流速约为鱼类可作长时间溯流的喜爱流速,低于 此流速可保证从鱼道出口游出的鱼类能顺利继续向上游游,避 免鱼类被冲人其他建筑物进口。

此流速可保证从鱼道出口游出的鱼类能顺利继续问上游润游,避 免鱼类被冲人其他建筑物进口。 5.2.5当鱼道出口与水电站广房布置在同一侧时,可以将电厂 与鱼道的拦漂设计一起考虑。

5.2.5当鱼道出口与水电站厂房布置在同一侧时,可以将电厂

6.1.1隔板式鱼道槽身设计确定原则的目的如下: 1鱼道槽身内主流明确,不致使鱼类上溯迷失方向。 2隔板形态力求简单、平顺,避免锐缘,以免触伤鱼类。 4鱼道槽身绕过闻坝枢纽独立在岸地时,采用梯形或下部 矩形、上部梯形的复合断面可以简化设计。鱼道槽身复合断面见 图6。复合断面边坡小流速区适宜幼蟹、幼鳗等攀爬

图6鱼道槽身复合断面示意图(单位:cm)

6.1.2本条规定了槽身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参数要求。

限流速,条件允许时可兼顾主要过鱼对象喜好流速。8鱼道隔板及过鱼孔尺寸可参考表1及表2。表1溢流堰式、淹没孔口式横隔板鱼道建议鱼道设计参数最大池室尺寸淹没孔口尺寸溢流堰孔口尺寸鱼道级差过鱼对象(m)(m)(m)流量Ah高宽(m3 /s)长宽水深宽高(m)鲟鱼5~62.5~31.5~21. 512.50.20鲑鱼、海鲜、0.8~0.4~0.3~0.2~2.5~31.6~20.30.30.20哲罗鱼1.00. 50. 40.5河鳞、鲢鱼、1.0~0.6~0.25~0.25~0.08~鱼等其他11.4~20.250.250.201. 50. 80.350.350.2鱼类0.05~上层鲜鱼区>1.0>0.8>0.60. 20. 20. 20. 20.200.1鱼道流量按最大级差△h=0.2m估算。表 2 竖缝式鱼道最小尺寸(GEBLER,1999和LARINIER,1992)河鲜、编鱼、鲢鱼等其他鱼类鲟鱼过鱼种类褐鲑鱼、海鲜、哲罗鱼竖缝宽度(m)s0.15~0.170.300.60池室宽度(m)b1.201.803.00池室长度(m)lb1.902.75~3.005.00纵向导板长度(m)c0.160.180.40错开距离(m)a0.06~0.100. 140.30横向导板宽度(m)f0.160.400.84级差(m)Ah0.200.200.20最小水深(m)hrmin0.500.750.30流量(m²/s)Q0.14~0.160.411.40不小于20°,竖缝宽度较大时,挑流角α建议挑流角范围为30°~45°注:竖缝式横隔板鱼道池室设计参数相关符号见图7。43

图7竖缝式鱼道示意图

9不同横隔板型式鱼道流量计算采用常规水力学公式,主 要如下: (1)淹没孔口式横隔板鱼道流量可按公式(1)计算

Q = μA V2g4h

式中A一一孔口面积,m²; μ——流量系数,取0.65~0.85。 (2)溢流堰式横隔板鱼道流量可按公式(2)计算:

式中hw 堰顶水头,m; 流量系数,u~0.6; B—堰宽,m; 淹没系数。 可按公式(3)估算:

(3)竖缝式隔板鱼道流量按公式(4)、公式(5)计算:

贵阳市桐荫路Ⅰ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新μ= f(hu/ho)

式中h。一一池室内下游水深,m,见图8; μ一一流量系数,可查图 9; hu一一池室内上游水深,m; s一一竖缝宽,m。 公式适用范围为:s=0.12~0.30m,hu=0.35~3.0m,△h =0. 01~0. 30m

图8竖缝式鱼道示意图(单位:m)

图9流+系数关系曲线图

6.3.1槽式鱼道可分为简单槽式鱼道和丹尼尔鱼道两种。由于 简单槽式鱼道极少采用,本标准所述槽式鱼道特指丹尼尔鱼道。 6.3.2、6.3.3方案设计时丹尼尔鱼道槽身宽度与底坡坡度可参 考表3,丹尼尔鱼道推荐尺寸见表4。

表3 丹尼尔鱼道槽身宽度与底坡坡度表(LARINIER,1983

表4丹尼尔鱼道推荐尺寸表(LONNEBJERG轻质复合隔墙板安装施工方案,1980 及 LARINIER,1992)

7诱导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