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pdf

SL 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651-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54905
下载资源

SL 651-2014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pdf

表46中心站查询遥测站人工置数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47中心站查询遥测站人工置数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51遥测站配置修改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麦芽扩建工程防腐绝热施工方案6.6.4.15中心站读取遥测站基本配置表/遥测

中心站读取遥测站基本配置表或者遥测站自报基本配置表,功能码为41H。遥测站基本配置表 见附录D表D.1,在读取基本参数配置时,应将指定的配置参数发送给中心站;在遥测站自报基本 配置表时,只需编报被人工修改的参数。中心站读取遥测站基本配置表/遥测站自报基本配置表下行 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2,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3。

6.6.4.16中心站修改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

中心站修改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功能码为42H。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见附录D表D.4。 中心站修改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0,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1

心站读取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遥测站自报运

中心站读取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遥测站自报运行参数配置表,功能码为43H。遥测站运行参 数配置表见附录D表D.4,在读取运行参数配置时,应将指定的运行配置参数发送给中心站;在遥 测站自报运行参数配置表时,只应编报被人工修改的参数。中心站读取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遥测 站自报运行参数配置表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2,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3。

6.6.4.18中心站查询水泵电机实时工作数据

中心站查询水泵电机实时工 站查询水泵电机实时工作数据下行报 文正文结构见表54,中心站查询水泵电

表55中心站查询水泵电机实时工作数据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6.6.4.19中心站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

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信息,功能码为45H。中心站查询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见表56,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7。

表56中心站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57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查询遥测站软件版本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6.6.4.20中心站查询遥测站状态和报警信息

蛋测站状态及报警信息,功能码为46H。遥测站状态和报警信息定义见表58,中心站查询 态信息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59,中心站查询遥测站状态信息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60。

表58遇测站状态和报警信息定义表

注:该表状态及报警信息应适时剧新

表59中心站查询遥测站状态信息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60中心站查询遥测站状态信息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6.6.4.21初始化固态存储数据

遥测站固态数据区全部初始化,清除历史数据,功能码为 47H清除固态存储数据下行报正 构见表61,初始化固态存储数据上行报正文结构见表62。

6.6.4.22恢复遥测站出厂设置

表63恢复遥测站出厂设置下行报正文结构

表64恢复遥测站出厂设置上行报正文结构

6.6.4.25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

中心站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功能码为4BH。中心站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下行报文正文 表69中心站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0。

要69中心站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70中心站设置遥测站IC卡状态上行报文正文

6.6.4.26控制水泵开关命令/水泵状态自报

中心站通过遥测站控制抽(排)水站水泵开关机或水泵状态信息自报,功能码为4CH。中心站 向遥测站下发该命令,遥测站只负责传递水泵开关机指令,水泵的开关机控制应由其控制系统完成, 以保证其安全性。在水泵状态自报时,将当前的水泵开关机状态上报中心站。水泵开关控制状态见表 71。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制水泵开关命令/信息确认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2,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 制水泵开关命令响应/水泵状态自报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3。

表71水泵开关控制状态

表72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制水泵开关命令/信息确认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SL 6512014

表73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水泵开关命令响应/水泵状态自报上行报文正文

6.6.4.27控制阀门开关命令/阀门状态信息自报

中心站通过遥测站控制取(排)水口管道阀门开关/阀门状态信息自报,功能码为4DH。阀门开 关控制状态见表74。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制阀门开关命令/信息确认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5,中心 站设置遥测站控制阀门命令响应/阀门状态自报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6

表74阀门开关控制状态

设置遥测站控制阀门开关命令/信息确认下行报文正文结

占设置遥测站控制阀门开关命令响应/阀门状态自报上行

6.6.4.28控制闸门开关命令/闸门状态信息自报

中心站通过遥测站控制取(排)水口闸门开关/闸门状态信息自报,功能码为4EH。中心站向遥 测站下发该命令,遥测站只负责传递闸门开关机指令,闸门的开关机控制应由其控制系统完成,以保 证其安全性。在闸门状态自报时,将当前的闸门启闭状态上报中心站。闸门开关控制状态见表77。 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制闸门开关命令/信息确认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8,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控制闸 门命令响应/闸门状态信息自报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79。

表77闸门开关控制状态

6.6.4.29水量定值控制命令

中心站通过遥测站控制水量定值控制功能的投人或退出,功能码为4FH。中心站设置遥测站 定值控制功能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80,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水量定值控制功能上行报文正文结 表81。

表80中心站设置遥测站水量定值控制命令响应

站设置遥测站水量定值控制命令响应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6.6.4.31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时钟

查询遥测站时钟,功能码为51H。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时钟下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85,中心站查 询遥测站时钟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表86

表85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时钟下行报文正文结构

表86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时钟上行报文正文结构

遥测站分类码见表A.1。

遥测站分类码见表A.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遥测站分类码

表A.1遥测站分类码

功能码定义见表B.1。

功能码定义见表B.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功能码定义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见表C.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遥测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表C.1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SL 6512014

表C.1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续】

表C.1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续)

表C.1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续】

表C.2ASCII字符编码报文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围

表C.3HEX/BCD编码报文时间步长码数据结构规定

D.1遥测站基本配置表

遥测站基本配置见表D.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遥测站参数配置表定义

表D.1遥测站基本配置表

D.2遥测站采集要素定义表

遥测站采集要素定义见表D.2

D.3中继站(集合转发站)服务地址编码表

中继站(集合转发站)服务地址编码见表D.3。

表D.4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续

表D.4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续)

表D.4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续】

表D.4遥测站运行参数配置表(续)

E.1.1.1可同时编报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地温等信息。

E.1.1.1可同时编报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地温等信息。 E.1.1.2 按照系统设置的编报段次和暴雨加报要求报送降水量信息。 E.1.1.3不 在规定的每日起始时间应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日起始时间宜为8:00。 E.1.1. 4 编报暴雨加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E.1.1.3在规定的每日起始时间应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日起始时间宜为8:00。 E.1.1.4编报暴雨加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发生暴雨时,应按规定编报暴雨加报。暴雨加报的时段和雨量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 自行规定。 b)在规定的时段内,若降水量达到暴雨加报标准时,应立即单独编发暴雨加报,可选报降雨历 时,暴雨加报的降水历时表示观测时段内累计降水时间。 c)加报的暴雨量不应跨日计算 d)加报过的暴雨量仍应参加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的统计 e)当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 f)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观测时间末为准 g)编报过的暴雨加报不能重复编报。 E.1.1.5规定编报蒸发量的遥测站,可只编报日蒸发量:每日8时应编报前一 日蒸发量。 E.1.2标识符 E.1.2.1 降水类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E.1.2.2 降水量应以mm计,实际观测降水量不是整数时,应记至1位小数。 E.1.2.3降水历时的编码格式为HH.mm。其中HH是小时数,取值为00~23;mm是分钟数,取 值为01~59。当降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降水历时一般在暴雨加报且在附录C的规 定中没有对应时段降水量标识符时使用 E.1.2.4风速以m/s计,应记至1位小数。在中心站按照蒲福氏等级(见附录F)转换成风力,用 0117表示。 E.1.2.5风向以16个方位表示,风向分类及其代码按表E.1的规定执行。

表E.1风向分类及其代码

以hPa计,记至整数;气温、地温以摄氏度记,记至1位小数;湿度以相对湿度记,

E.1.2.6气压以hPa计,记至整数;气温、地温以摄氏度记,记至1位小数;湿度以相 记至1位小数

降水量编码格式见表E.2。除了选编要素外,其他要素在每分报文中均应编列。

表E.2降水量编码格式

河道水文信息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波浪高度、水温、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 b)编报实测流量时,应列报其相应水位。 c)编报的瞬时水位值应以基本水尺为准

E.2.2.1河道水文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E.2.2.2水位应以m计,宜记至2位小数,特殊要求可记至3为小数;流量以m"/s计,最多记至 3位小数;流速应以m/s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波浪高度以m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水温以℃ 计,记至1位小数,

河道水文信息编码的格式见表E.3。除了选编要素外,其他要素在每分报文中均应编列。

SL 6512014

表E.3河道水文信息编码格式

水库(湖泊)水文信息维

E.3.1.1水库类水文信息编码可编报降水量、人库流量、库水位、总出库流量、输水设备运行情 况、风速、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信息参数采用自动测量方式时,应采用自动编报;其他应采用人 工置数方式报送。 E.3.1.2输水设备运行情况的编报内容应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及相应的流 量。不同类型及编号输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应分别编列。 E.3.1.3输水设备类型应按功能划分为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泄洪道(洞)、灌溉洞(渠)、发 电洞、供水洞(渠)、排沙孔、船闸、其他等九类。当某类输水设备具有多种功能时,应按其主要功 能的类型为准。 E.3.1.4输水设备编号由水库管理部门确定,并应保持不变。水库管理部门应根据需要将编号所对

应的设备名称、设计用途、闸门类型、过流能力等相关信息报送主管机关及各信息接收单位。 E.3.1.5当某编号设备的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应根据开启高度进行分组,每组连续编报相应的 开启孔数及开启高度。 E.3.1.6输水设备的闸门开启情况调整变更时,应按主管机关的规定报送库水位、设备运行情况及 相应的流量。当溢洪道开始溢洪、溢洪终止以及溢洪道闸门全关时,应加报。如果输水设备启闭频 繁,且通常情况不用掌握,应由主管机关规定编报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可不编报。 E.3.1.7当库下有多个出库断面时,水库坝下水文信息应按断面另编站号分别编报。

E.3.2.1水库水文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E.3.2.2水库输水设备的类别及其代码应按表E.4的规定执行。水库输水设备闸门的开启高度应以 m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当发生无闸门控制、闸门全关、闸门全开、闸门提出水面等特征状态时, 分别用555、444、999、888表示。

表E.4水库输水设备类别及其代码

水库(湖泊)水文信息编码的格式见表E.5。除了选编要素外,其他要素在每分报文中均

表E.5水库(湖泊)水文信息编码格式

b)mm为分钟数,取值为01~59。 E.5.1.5泵站开机台数发生变化(指增加或关闭机组)时,应立即报送泵站水情。其间无变化时, 按规定段次报送。 E.5.1.6具有引排双向抽水功能的泵站,规定排水时为顺流,引水时为逆流。逆流流量可以负值或 采用逆流标识符表示,两种表示方法不得同时使用

泵站水文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表E.7泵站水文信息编码格式

E.6潮汐水文信息编码

E. 6. 1±一般规定

SL 6512014

E.6.1.1在潮汐类水文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潮位、风向、风速(风力)、波浪高度和 气压等信息。

水文信息编码要素标及识符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文信息编码的格式见表E.8。除了选编要素外,其他要素在每分报文中均应编列

表E.8潮汐水文信息编码格式

E.9.1.4水质信息编码可应用于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监测编报

水质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其中各类水质要素的数据应遵循以下规定: a)水温以℃计,最多记至1位小数。 b)pH值无量纲,记至2位小数;溶解氧以mg/L计,记至2位小数。 c)电导率以μS/cm计,取整数。 d)浊度以度计,取整数。 e)高锰酸钾指数以mg/L计,记至1位小数。 f))氧化还原电位以mV计,记至1位小数。 g)氨氮以mg/L计,记至2位小数。 h)总磷以mg/L计,记至3位小数。 i)总氮以mg/L计,记至2位小数。 ji)总有机碳以mg/L计,记至2位小数。 k)铜以mg/L计,记至4位小数。 1)锌以mg/L计,记至4位小数。 m)硒以mg/L计,记至5位小数。 n)砷以mg/L计,记至5位小数。 o)总汞以mg/L计,记至5位小数。 p)镭以mg/L计,记至5位小数。 q)铅以mg/L计,记至5位小数。 r)叶绿素以mg/L计,记至2位小数,

水质信息编码格式见表E.11

.11水质信息编码格式

表E.11水质信息编码格式(续

E.10取水口信息编码

E.10取水口信息编码

E.10.1.1在取水口信息编码中,可编报多个水位、流量(水量)、水压以及其他的监测要素信息。 E.10.1.2取水口水位、流量、水压最多可以各编报8个。 E.10.1.3当要索监测结果比较稳定时,可按照设定的段制编报发送信息。变化较快时应按照设定 國值立即加报。 E.10.1.4当采用1台遥测终端采集多个取水口的要素数据时,应给每个取水口分配1个连续的遥 测站地址;遥测终端设置首地址,对应第一个取水口(管道);其他取水口地址在中心站数据写入数 据库时匹配。

取水口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其中各类要素的数据应遵循以下规定: a)水位以m计,小数点后保留3位,可以有正负值。 b)流量以m/s计,小数点后保留3位。 c)水压以kPa计,小数点后保留2位。 d)水表水量以m/h计,小数点后保留2位

取水口信息编码格式见表E.12。

表E.12取水口信息编码格式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见表G.1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SL 6512014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续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续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续)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续】

表G.1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续

注;N(D,d)表示十进制浮点数。其中D表示除小数点以外的数据位数,d表示小数点后的数据位数;C(i)表示字符串,其中 i表示最大可能的字符串长度。 时间步长码标识符DRxnn。DR为时间步长码标志,×为一个字母,表示时间类型,由D、H和N分别表示日、小时和分钟 nn由2位数字组成,表示与x对应的时间长。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国应按表C.2的规定执行。

随着技术的进步,水文自动监测已从单一的水位、雨量自动监测,发展到覆盖水位、水量、水 质、气象、摘情等要素的自动监测。应用于监测系统采集传输的技术也发展迅速,不同的厂商、不同 的设备都有着不同的数据传输规约,使得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兼容,不利于运行管理以及资源共享, 需要总结经验,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通信规约,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信息管 理体制。 本标准对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口及数据通信协议进行必要的规定,旨在规范智能传感器的 生产制造,以期统一不同厂商生产的通用智能传感器接口及通信协议 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采用不同厂 商的智能传感器,达到互换的目的。 由于水文自动遥测站建设的不同厂商的遥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不兼容,采用的接口 标准不统一,致使一个省甚至 个地市都采用多个不同厂商建设的遥测站时遥测终端不能互换,造成 大量重复建设和投资。为此本标准对遥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规定,这也是本标准的核心 内容。 虽然本标准是为统一水文监测的数据采集传输协议而制定 但在规约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 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因此除子适用于水文! 监测领域,也适用于水资源监测等其他 领域。 H.2第4章 H.2.14.1条 本条提出各级各类水文监测系统,它包含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内的以各种不同名称命名的水文 测报系统。只要涉及水文要素监测的系统均应遵从本标准的规定,系统中使用的遥测设备的生产制造 也应遵照本标准规定。对此提出要求 旨在逐步统一全国的水文监测系统的设备接口及数据通信协 议。对于已经建设的水文监测系统外 在更新改造时应遵照本标准执行。 H.2.24.3条 本标准预留广扩 义两大方面。对于标准中未做

H. 2. 1 4. 1 条

本条提出各级各类水文监测系统,它包含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内的以各种不同名称命名的水文 测报系统。只要涉及水文要素监测的系统均应遵从本标准的规定,系统中使用的遥测设备的生产制造 也应遵照本标准规定。对此提出要求 旨在逐步统一全国的水文监测系统的设备接口及数据通信协 议。对于已经建设的水文监测系统外 在更新改造时应遵照本标准执行。 H.2.24.3条

H. 2. 2 4.3 条

准预留了扩展定义,主要体现在传输功能码以及要素标识符定义两大方面。对于标准中未做 用,厂商或用户可以在标准规定的通信协议约定框架下扩展使用范围。

义两大方面 规定的应用,厂商或用户可以 标准规定的通信协议约定框架下扩展使用范围。

对于仪器及设备生产制造,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数据通信协议及相关接口应遵照本标准 二

H. 3. 1 ± 5. 1. 1 条

可以采用其他更为适合无线信道传输特性的通信协议,但要求传感器数据接收端的输出接口以及通信 办议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H. 3. 25. 2. 1. 2. 4 条

校验(CRC)占用两个字节,包含了一个16位的二进制值。CRC值由传输设备计算出来,然后 附加到数据顿上,接收设备在接收数据时重新计算CRC值,然后与接收到的CRC域中的值进行比 较,如果这两个值不相等,就表示数据传输发生了错误。生成一个CRC的流程为: 第一步:预置一个16位寄存器为0FFFFH(全1),称之为CRC寄存器。 第二步:把数据顿中的第一个字节的8位与CRC寄存器中的低位字节进行异或运算,结果存回 CRC寄存器。 第三步:将CRC寄存器向右移一位,最高位填以0,最低位移出并检测。 第四步:如果最低位为0,重复第三步(下一次移位);如果最低位为1,将CRC寄存器与生成 多项式(CRC16多项式对应值A001H)进行异或运算。 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直到8次移位。这样处理完了一个完整的八位。 第六步:重复第二步到第五步来处理下一个八位,直到所有的字节处理结束。 最终CRC寄存器的值就是CRC的值

H. 3. 35. 2. 1. 3 条

表8中异常码常规定义说明见表H.1

8中异常码常规定义说明见表H.1。

表H.1异常码常规定义

H.3. 45. 2. 2 条

串行数据的逻辑和电压值

SDI串行传感网络结构见图H.1

图H.1SDI串行传感网络结构图

H. 4.1 6. 1. 1 条

异步数据通信通常采用面向字符传输方式。面向字符所定义的字符是广义的,可以采用不同类型 的编码,可以是ASCII字符、HEX码和BCD码等。本规约为了满足不同场合应用需要,保证通信 规约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在一种报文顿结构框架内,制定了ASCII字符编码和HEX/ BCD编码报文传输编码结构

H. 4. 2 6. 1. 2 条

型进行确定。 对于超短波信道,其在水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在逐步减少;由于超短波通信的特殊性,数据传输 除了数据包长度有一定限制外,还存在数据纠检错、通信中继路由等问题,是否直接采用本规约还取 决于采用何种超短波通信机,因此在本规约中没有单独另行规定,厂商可以在本规约基础上根据实际 应用情况拓展使用。 长数据包型信道适宜选用ASCII字符编码编制报文;短消息型信道适宜选用HEX/BCD编码编 制报文。

H.4.3 6.1.3 条

本标准中只规定了成熟应用的传输功能码和要素(参数)标识符,目前尚无应用或是应 的功能码和要素标识符标准中未作规定,可以由厂商或用户自定义 在报文顿的制定过程中 虑了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在报文顿结构、功能码、要素(参数)标识符定义等方面也涵盖了 控以及其他涉及水文监测的数据通信协议。

H. 4. 4 6. 2 条

H.4.4.26.2.3顿结构框架

H. 4. 5 6. 3. 1 条

H.4.5.1多包发送/确认传输模式M3

适合于某些特定的通信信道,这种信道资源一般比较拥挤,不适合采用一问一答的通信握手方 式。这种情况下,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包依次发完,接收方只给一次“确认”应答,告知发送方 数据全部正确;若某个包数据有错误或未收到,则发送带错误数据包号的“否认”响应顿。 当报文较长,数据量相对较大时,为提高传输效率,应将报文分隔成若干个数据包,所有数据包 一次顺序发完,可以减少通信“握手”时间。

东港广场新建工程南区二标段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H.4.5.26.3.1.2传输模式的应用方式

宜采用M1传输模式方式。确认自报表示遥测站发出数据,中心站需要发出“数据正确” 确认响应或“数据出错”否认响应,宜采用M2传输模式方式;长数据包型信道可采用M3 传输模式方式。 b)查询应答工作制式 1)中心站发出指令主要用于对遥测站进行数据查询、参数(状态)设置或设备控制;遥测站 应响应指令发送所查询的数据或状态、设置参数或执行控制设备指令并返回执行结果。 2)中心站查询的方式有定时查询,顺序查询和随机查询(随机查询的优先级高于定时查询和 顺序查询)。 3)查询应答工作制式适宜采用M4传输模式方式。 c)兼容工作制式 表示同时包括查询应答和自报两种工作制式,自报工作制式的优先级高于查询应答工作制式。兼 工作制式也适宜采用M2、M3传输模式方式。

H. 4. 6 6.4 条

为了满足发展需求,提高通信协议的开放性以及可扩展性,本节提出了采用ASCII编码异步传 输方式。在国家防汛抗旱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水情信息传输系统中,采用了水文部门常用的ASCI编 码传输方式【基于《水情信息编码》(SL330)编码规定】。 在本规约报文结构中,由于采用了ASCII字符传输,各类数据、参数之间用空格作为分隔符, 要素采用字符作为标识符,使得要素标识符可以任意扩展,数据可以采用任何类型不定长传输。虽然 传输效率上有所损失,但协议可扩展性以及开放性有了显著提高。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适合 于长数据包类型传输信道应用在不断深化,对于数据传输的字节数限制问题也在逐步地消失,因此为 采用ASCII字符编码传输提供了技术条件

H. 4.7 6. 5 条

由于现阶段还存在短消息型传输信道,在这类信道上传输数据的包长度受到信道本身的制约,因 此报文长度就不宜太长,只能在140字节以下。为了提高通信协议的可操作性以及适用性,使每个报 文顿能够尽可能多地承载信息,本规约在统一的报文帧结构框架下,制定了HEX/BCD编码,以期 能够适当提高传输效率。其报文正文数据组编码由标识符与数据构成,标识符定为2字节HEX码, 数据长度可变,

H.4.86.6.4.3条

测试报的作用有:一是测试通信线路是否正常;二是用于验证遥测站采集传输的正确性,并告 心站测试数据只做检查用,不能写入数据库

AQ 1049-2018标准下载155170.12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