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_Z 705-2015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pdf

SL_Z 705-2015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_Z 705-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71975
下载资源

SL_Z 705-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_Z 705-2015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pdf

3. 020. 01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SL/Z 7052015

ICS13.020.01 Z.06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

温岭市工业城道路工程(06标段)道路施工方案idelines for pos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水利部 2015年3月16日

总则 术语 项目概况 环境状况调查 4.1 般规定 4. 2 水文水资源 4. 3 地表水环境 4. 4 生态 4.5 地下水与土壤环境 4.6 其他 环境保护工作过程评价 5. 1 前期工作评价 5. 2 建设实施评价 5.3 运行管理评价 环境影响及保护效果评价 6. 1 一般规定 9 6. 2 生态环境用水 6. 3 地表水环境 6. 4 生态 10 6. 5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10 6. 6 其他 11 后评价结论与建议· 12 7. 1 综合评价 12 7. 2 结论及建议· 12 标准用词说明 13 冬文说明

总则 术语 2 项目概况 环境状况调查 4. 1 般规定 4. 2 水文水资源 4. 3 地表水环境 5 4. 4 生态 6 4.5 地下水与土壤环境 6 4.6 其他 环境保护工作过程评价 5. 1 前期工作评价 5. 2 建设实施评价 5. 3 运行管理评价 环境影响及保护效果评价 6. 1 一般规定 6. 2 生态环境用水 6. 3 地表水环境 6. 4 生态 10 6. 5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10 6.6 其他 11 后评价结论与建议· 12 7. 1 综合评价 12 7. 2 结论及建议· 12 标准用词说明 13 条文说明 15

1.0.1为规范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统一评价内 容、标准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1.0.3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技术标准,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 俊工验收文件以及审批文件等进行评价。 1.0.4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环境 管理工作过程评价、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效果评价。 1.0.5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SL 489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SL 49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HJ 2.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T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T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一水利建没项目环培影响三评价除应丝合本标准规定外

1.0.6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后,对项目前期、建设 实施和运行管理等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及工程建成后的环境影响 以及环境保护效果进行的评价

2.0.2环境保护自标targe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水资源及水环境、土地资源、生态系 统以及环境敏感区等各类资源和环境保护对象提出的保护要求

2.0.3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region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下列 内容: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下列 容: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 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 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及洄 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 治区、沙水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 养化水域;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 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 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2.0.4生态环境用水 water use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河道内用水,满足水功能 区要求的功能和水质目标的环境用水以及维持湖泊生态敏感区正 常生态功能的用水量及其过程等。

3.0.1项目基本情况应根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说明项目在流域、 区域开发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目标、工程任务、建设规 模、建设内容、工程运行特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工程特性 表和工程位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等相关图表。 3.0.2项目实施情况应说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 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工程运行管理 等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 设计文件及其批复和环境保护措施变更及最终实施情况。

表和工程位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等相关图表 3.0.2项目实施情况应说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 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工程运行管理 等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 设计文件及其批复和环境保护措施变更及最终实施情况。 3.0.3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状况应说明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 行、管理与环境保护专项投资使用管理情况。 3.0.4工程运行状况应说明工程生产准备和运行期的工程调度

设计文件及其批复和环境保护措施变 及最终实施情优 3.0.3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状况应说明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 行、管理与环境保护专项投资使用管理情况。 3.0.4工程运行状况应说明工程生产准备和运行期的工程调度 左安一并重占说明为生太保坑实放的生太润庭运行桂况

3.0.3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状况应说明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

方案,并重点说明为生态保护实施的生态调度运行情况

4.1.1调查范围宜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相对应,必要时可根据 实际影响情况做适当调整。 4.1.2调查内容应包括主要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目标及区域主 要环境问题

4.1.3调查方法可采取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环

遥测等方法。水环境监测技术应符合SL219的规定,地表水环 境质量评价应符合GB3838的规定,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应符 合SL395的规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符合GB/T14848的 规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2.1对供水工程,应调查区域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状况、工 程取用水情况、节水水平、河道内生态用水状况等。 4.2.2水文调查应根据工程实际调度运用,调查主要控制断面 河道内水文情势、泥沙状况。

4. 3. 1J 应复核工程涉及水域的水功能区划变化情况。 4.3.2 应调查工程涉及水域污染源及入河湖排污口情况。 4.3.3 应调查工程涉及水域的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水功 能区达标状况。 4.3.4水环境敏感目标应调查工程涉及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口人河排污口及其运行管理情况等

4.3.4水环境敏感目标应调查工程涉及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口、人河排污口及其运行管理情况等。

4.3.5对于水温分层型水库,应调查库区水温状况、水库

4.3.6对引起河流人海水量减少的工程,应调查咸潮上溯情况

4.3.6对引起河流入海水量减少的工程,应调查咸潮上溯情况。

4.4.1水生生态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水生生物、受保护的珍稀濒危 物种、土著物种、特有物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的类型和数 量变化等。 2工程与水生类型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生 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及变化情况。 3水生生物及鱼类的洄游通道、产卵场等重要生境状况 4河流减水、脱流、连通性破环、水温变化等引发的水生 杰问题

4.4.2陆生生态调查应包括下列

1国家与地方重点保护动植物、珍稀濒危物种的类型和数 量变化等。 2陆生植物、陆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状况等。 3工程与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及变化情况

4.5 地下水与士壤环境

4.5.1对输水、灌溉、堤防防渗等对地下水影响较大的工程, 应调查工程影响区域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排泄、地下水水位状况 及变化情况

4.5.2对沿海地区工程,应调查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咸水

4.5.3对污染底泥堆放,应调查堆放引起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及地下水污染问题。

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等传播和流行状况。 4.6.2对于景观,应调查工程与风景名胜区、重要自然与人文 景观相互关系及变化情况

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等传播和流行状况。 4.6.2对于景观,应调查工程与风景名胜区、重要自然与人文 景观相互关系及变化情况

5.1.1前期工作应评价建设项自前期工作程序与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的符合性。 5.1.2应从前期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设置、环境影响预 测评价成果、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环境保护投资等方面评价环境 保护前期工作的质量,

5.2.1 施工准备期、工程建设期和试运行期工作评价应包括下 列内容: 项目建设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及运行情况。 2 “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3 环境保护项目招投标情况。 4 环境保护设施的实施情况。 5 环境保护监测计划落实情况 5.2.2 工程验收期工作评价应包括峻工环境保护验收情况及主 要结论 有关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5.2.2工程验收期工作评价应包括工环境保护验收情

5.3.2应评价工程运行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

5.3.3应评价工程运行调度方案与环境保护设计要求的

环境影响及保护效果评价

6.1.1环境影响及保护效果应依据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保护设计文件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进行评价,并应符合 SL489的有关规定。

6.1.2评价内容应包括项目运行后的主要环境影响,尤其是对 环境敏感自标的影响;工程运行后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项目环 境监测方案及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与效果。 6.1.3应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对比分析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中结论与环境影响调查结果的差别和成因。 6.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应符合HJ2.1的规定,地表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应符合HJ/T2.3的规定,生态影响评 价技术与方法应符合HJ19的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 方法应符合HJ610的规定 6.1.5评价方法的技术要求应符合HJ/T88的规定,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应符合HJ/T2.3的规定,生态影响评 价技术与方法应符合HJ19的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 方法应符合HI610的规定

6.2.1应根据工程下泄生态用水状况廿三里二小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评价相关区域生态环境 用水量、过程及生态环境需水目标满足程度。 6.2.2应评价工程生态环境水量下泄保障和管理措施的执行情 况及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6.2.3对前期工作中未明确生态环境需水的项目,应提出生态 环境需水目标要求。

3.1地表水水质评价应包括下列

1分析项目影响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 2评价工程运行前后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变化状况。 3评价水质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 6.3.2对水温分层水库,应评价水库下泄低温水引起下游河道 水温变化情况和水温恢复措施的实施效果。 6.3.3应评价工程运行后影响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自 然保护区等水环境敏感保护对象所受到的保护程度是否满足所规 定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要求。

6.4.1 水生生态影响及保护效果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评价水生生物生境尤其是鱼类生境的变化情况。 2评价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珍稀、濒危、特有 物种的生存状况和种群变化。 3评价水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6.4.2 陆生生态影响及保护效果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评价陆生植物、陆生动物及重要生境变化情况。 2评价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植物,珍稀濒危、特有物种 的生存状况和种群变化。 3评价陆生生态保护措施的效果及存在问题。 6.4.3生态敏感区评价应分析生态敏感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趋 势、评价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势、评价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6.5地下水及士壤环境

6.5.1 地下水影响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评价工程影响区域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水位变化状况。 2 对沿海地区工程,应评价咸水人侵变化状况。 3 应评价污染底泥堆放等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状况。 4 应评价地下水保护措施的效果 6.5.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评价工程影响区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碱化和土地 沙化的程度及变化,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2应评价底泥堆放或利用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某省高速公路台州至仙居段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评价处 置方案的效果

6.6.1人群健康影响应评价工程影响区环境变化引起自然疫源 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等传播和流行的变化,应评价人群健康保护 借施实施效果。 6.6.2景观影响应评价工程运行后风景名胜区、重要自然与人 文景观的变化,应评价景观保护措施实施效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