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手册(QCR9520-2018)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手册(QCR9520-2018)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0921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手册(QCR9520-2018)

光缆收容盘成端如图3.5.3—1所示:

2柜内光缆引上固定如图4.5.32所示:

2柜内光缆引上固定如图4.5.32所示:

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GB/T 42097-2022 地上石油储(备)库完整性管理规范图3.5.3—1光缆收容盘成端示意图

3.5.3—2柜内光缆引上固定示意图

3.6.1漏泄同轴电缆敷设(以下简称“漏缆”)应牢固,平直,无 扭曲,无机械伤害,满足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 3.6.2隧道内一般区段漏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内一般区段漏缆敷设如图4.6.2一1所示,隧道漏缆夹具 安装如图3.6.2一2所示;

3.6.21隧道内一般区段漏缆敷设示意图

2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6.2一3所示

3 施工工艺方法 1)采用激光扫平仪定位漏缆挂高精度

图3.6.22隧道内漏缆夹具安装示意图

2)采用专用敷缆车提高漏缆敷设安全和效率。 4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漏缆与隧道壁的间距应不小于80mm: 2)漏缆夹具间距宜为1m,每隔10m应设置1个防火夹: 3)漏缆夹具应用不小于M8的膨胀螺栓紧固在隧道壁、无松动; 4)漏缆与接触网回流线、保护地线(PW)同侧架设时,其间距 应不小于600mm;与吸上线交越时,漏缆外应加套厚0.8mm、长1000 mm~1300mm的聚乙烯塑料护套防护。 3.6.3隧道内特殊区段漏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跨洞室/斜井漏缆上走线如图3.6.3一1所示,横跨洞室/斜井 漏缆下走线如图3.6.3一2所示,隧道内变径漏缆敷设如图3.6.3一3所 示:

图3.6.3—1横跨洞室/斜井漏缆上走线示意图

3.6.32横跨洞室/斜井漏缆下走线示意图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6.3一4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6.3一4所示

图3.6.3—3隧道内变径漏缆敷设示意图

图3.6.3一4隧道内特殊区段漏缆敷设工艺流程图

1)上走线方式应沿洞口上方敷设,并在洞室、斜井前后增加 防火型夹具; 2) 下走线方式应用馈线引下至通信信号槽道内,馈线沿槽道 过渡后引上;引上引下馈线宜用长2500mm镀锌钢防护 管内宜套HDPE管,管口盖热缩端帽并缠绕防水胶带封堵 3) 隧道变径地段宜采用不低于50mmx50mmx5mm规格的 热镀锌角钢支架固定牢固,在变径两端固定点不少于2点

漏缆夹具在支架上应加密,两端安装防火型夹具。 3.6.4隧道外漏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隧道外漏缆敷设如图3.6.4一1所示,隧道外H型杆抱箍安装 如图3.6.4一2 所示:

图3.6.41隧道外漏缆敷设示意图

图3.6.4一2隧道外H型杆漏缆抱箍固定示意图

1)漏缆固定采用定制U型镀锌圆钢增强固定牢固度:

2)杆与抱箍之间接触部位采用塑料护套保护保证彼此绝缘

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隧道外漏缆敷设宜采用钢结构支柱和镀锌钢绞线吊挂方式 敷设,杆路间距不宜超过30m; 2)镀锌钢绞线上吊具间隔宜为1m,每隔10m应设置1个防 火夹,支柱与吊具间距应不大于500mm,吊具安装紧固、 无松动; 3)漏缆通过支柱时,与支柱的间距应不小于150mm; 4)漏缆过轨时应采用阻抗相同的射频电缆连接: 5)漏缆与回流线或PW线的距离应不小于0.6m,在回流线或 PW线加绝缘保护的区段,应不小于0.25m,与牵引供电设 备带电部分的距离应不小于2m。

3.7.1漏缆接头连接可靠,固定牢固,满足射频无线信号传输质量; 防雷接地措施得当,防止雷电感应危及设备安全。 3.7.2隧道内漏缆接续如图3.7.2所示,

3.7.1漏缆接头连接可靠,固定牢固,满足射频无线信号传输质量:

3.7.1 漏缆接头连接可靠,固定牢固,满足射频无线信号传输质量;

3.7.2隧道内漏缆接续如图3.7.2所示。

图3.7.2隧道内漏缆接续示意图

3.7.3隧道口漏缆接续如图3.7.3所示。

3.7.3隧道口漏缆接续如图3.7.3所示。

图3.7.3隧道口漏缆接续示意图

3.7.4漏缆接续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漏缆接头断面处理应平整、无毛刺、无铜屑,接头牢固紧密 并用热缩套管对接头处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2漏缆与1/2”跳线连接处应防水密封; 3 接续完成后,应用用表检查内外导体无短路: 4 跳线盘圈应用“Q"型卡具三点固定在隧道壁上,盘圈直径宜为 300mm~400 mm; 5隧道内接续时,长度大于500m的漏缆应安装直流隔断器, 安装间隔宜为500m~750m,漏缆一端连接直流隔断器,另一端应 就近接地; 隧道口接续时,应加装浪涌保护器(SPD)并就近接地 7 接地线宜用长2500mm钢管防护并沿隧道壁固定引下至通 信信号电缆槽内,防护管采用镀锌管卡箍及化学锚栓固定,卡箍间距

自地面起不大于800mm:

8 隧道外漏缆承力索应采用接地引下线与贯通地线就近连接, 3.8漏缆引下及引入 3.8.1 漏缆与引下馈线连接可靠,固定牢固,防护得当,满足射频 无线信号传输质量;接地可靠,防止雷电感应危及设备安全。 3.8.2漏缆引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8.2一2所示

图3.8.2一1隧道口漏缆引下示意图

图3.8.2一2漏缆引下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方法 1) 采用防水胶带、胶泥缠绕保证密封严密; 2)采用钢管或HDPE管防护增强引下馈线机械强度。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 漏缆宜敷设至距隧道出口2m处引下,与馈线之间应用1/2 跳线连接,并用Q型卡具固定在隧道壁: 2) 漏缆与馈线之间串接浪涌保护器(SPD),SPD应就近接地: 3) 馈线及接地线宜用长2500mm钢管防护并沿隧道壁固定引 下至通信信号电缆槽内; 4)防护管采用镀锌管卡箍及化学锚栓固定,卡箍间距自地面起

不大于800mm,管内宜套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管)防 护,管口应做防水封堵; 5) 引入馈线在电缆槽内敷设应采用HDPE管防护,防护管口应 做好防水封堵 3漏缆引入区间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漏缆引入区间机房如图3.8.3一1所示

图3.8.3一1漏缆引入区间机房示意图

.8.3一2漏缆引入区间机房施工工艺流程图

1)采用钢管或HDPE管防护增加引入馈线机械强度; 2)采用防火泥封堵阻断明火及动物侵入室内。

1)通信信号引下槽道至引入并馈线应采用钢管防护,在季节性 冻土地段采用HDPE管防护,防护管口应做好封堵: 2)馈线在引入并内应绑扎固定在电缆支架上,引入室内时不应 与其它线缆共用管孔; 3)馈线引入区间机房1m内应串接SPD; 4)SPD接地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²带绝缘护套多股铜芯 软线接至室外接地汇集线:

5)引入机房的孔洞应用防火泥封堵严密。

)引入机房的孔洞应用防火泥封堵严

3.9.1塔身各部位螺栓连接紧固,爬梯、护栏、平台、天线支柱安 装安全稳固,满足扩建及维护要求,铁塔组立施工应具有相关资质。 3.9.2单管塔组立如图3.9.2 所示。

9.2单管塔组立示意图

1柱钢管塔组立如图3.9.3所示。

3.9.4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9.4所示。

3.9.4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9.4所示。

3.9.4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9.4 所示。

图3.9.3四柱钢管塔组立示意图

图3.9.4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流程图

3.9.5 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管塔采用吊车逐节吊装,空中对接组立: 四柱钢管塔采用抱杆及滑轮组逐片提升人工连接逐段组立:

3.10.1塔顶定向天线的安装高度、方位角、俯仰角符合信号覆盖要 求,全向天线安装位置应满足天线之间隔离度要求。 3.10.2塔顶定向天线安装如图3.10.2所示

3.10.3塔顶全向天线安装如图3.10

图3.10.2塔顶定向天线安装示意图

图3.10.3全向天线安装示意图

3.10.4塔顶天线安装工艺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罗盘控制天线方位角; 2 采用坡度仪控制天线俯仰角。 3.10.5 塔顶天线安装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天线应安装在避雷针保护区域LPZOB范围内; 2 天线馈电点应朝下安装; 3 天线安装应牢固可靠 4 全向天线护套顶端应略高于天线抱杆顶部。

3.11馈线引下及引入

3.11.1馈线引下及引入时应选取最短路径,路由合理,敷设馈线平、 顺、直,符合弯曲半径要求;馈线引入室内前接地满足防雷要求,保 证设备安全

11.2馈线上引入方式安装如图3.11

贵线上引入方式安装如图3.11.2所示

图3.11.2馈线上引入方式安装示意图

3.11.3馈线下引入方式安装如图3.11.3所示。

3.11.3馈线下引入方式安装如图3.11.3所示。

3.11.4功分器安装如图3.11.4所

3.11.4功分器安装如图3.11.4所示。

图3.11.3馈线下引入方式安装示意面

图3.11.4功分器安装连接示意图

3.11.5馈线引下及引入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馈线沿塔身引下时,应采用馈线卡具固定牢固,朝向一致: 2 引下馈线接地线就近与铁塔塔身扁铁栓接; 3 馈线上引入宜在馈线引入口处设置接地汇集线并采用箱立

防护,接地汇集线母线采用不小于50mm?带绝缘护套多股铜芯软线 接至建筑地网: 馈线引入室内前应做避水弯; 5 馈线下引入时采用钢管防护,在季节性冻土地段防护管采 用HDPE管防护; 6 馈线引入机房应安装浪涌保护器,接地线接至室外接地汇 集线; 功分器宜安装在室内,采用绝缘板与金属构件绝缘

3.12视频采集设备安装

3.12.1视频采集设备安装应满足铁路建筑限界要求,安装牢固,便 于维护。

12.2视频采集设备杆式安装如图3

采集设备杆式安装如图3.12.2所示。

3.12.3视频采集设备塔身式安装如图3.12.3所示

图3.12.2视频采集设备杆式安装示意图

图3.12.3视频采集设备塔身式安装示意图

3)摄像机引出线缆宜留有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4)视频控制箱安装高度为箱体底面距地面1400mm。 3室外控制箱线缆引入机房时应采用钢管防护,在季节性冻 土地段防护管采用HDPE管防护: 4 摄像机安装固定牢固

3.13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

3.13.1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应提前规划馈线引入路径及远端机 位置;便于施工安装、线缆连接和维护操作。 3.13.2 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如图3.13.2所示。

DB31T 329.4-2019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4部分:公共供水.pdf3.13.1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应提前规划馈线引入路径及远端机

3.13.2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如图3.13.2所示。

13.13.2隧道内直放站远端机安装示意图

3.13.3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直放站设备安装高度宜为1400mm,设备间隔宜为250mm 2 线缆由走线架引至设备时宜采用PVC阻燃线槽进行防护 线槽出线孔正对设备接口,孔径与线径匹配。

1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规范》GB/T1186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3912

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以便 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词采用“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