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北京建工集团-通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技术交底-北京建工集团-通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2.22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技术交底-北京建工集团-通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8度抗震设防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1.1制作无粘结筋用的钢丝和钢绞线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钢丝》(GB5223一85)、《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5224?5)的规定。

2.1.2无粘结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建筑油脂"DB23/T 3329-2022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第1部分:远程评审技术指南.pdf,其性能、产品质量指标应符合湖南省标准局1983年6月6日发布,1983年7月1日试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用润滑防锈脂技术条件"的要求。

2.1.3无粘结筋包裹层材料采用低密度高压聚乙烯(温度在190℃时,融熔指数为1.5~5范围内)。

顶次 顶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涂料层(建筑油脂) 外观每米用量 饱满,不漏涂,厚度均匀不低于0.035k

g 目测每批抽样两组,每组三根1m长,每根称重后,将塑料皮剖开,用机

油洗净,分别对钢丝或钢绞线及塑料套管称重,然后计算平均油脂重量,称重用天

包裹层(高压聚乙烯) 外观壁厚每米重量 光滑,破损率不超过3%,均匀

0.8~1.2mm不低于0.03kg 目测每批(以调整挤出机挤出量或牵引速度

为准)抽样三组,每组3根1m长。用千分卡尺测量,测点选最薄和最厚处。每根测

点不少于2处,取其平均值,然后用天平称重计算平均重量

钢丝(钢绞线) 力学性能复试 抗拉强度不小于1570N/mm2,延伸率不小于4%(抗

拉强度不小于1470N/mm2,延伸率不小于4%) 检查试验报告

通常钢丝束配用甲型或乙型,钢绞线配用乙型。

2.2.1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有试验报告单。

2.2.2无粘结筋配制及钢筋加工完成。

2.2.3锚具已经检查验收。

2.2.4张拉设备已经过检定,机具已准备就绪。

2.2.5张拉部位的脚手架及防护栏搭设已完成,并经检查符合作业要求。

2.2.6已按设计提出的要求对无粘结筋的张拉顺序、张拉值、伸长值、无粘结筋的铺设以及操作、质量标准等进行了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梁、板模板支搭→非预应力下钢筋铺放、绑扎→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端部节点安装→非预应力上钢筋铺放、绑扎→无粘结预应力起拱、绑扎→隐检验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张拉→端部处理

允许值 检验设备及方法

甲型 乙型 甲型 乙型

材料表面质量 不允许有夹渣、裂纹 不允许有夹渣、裂纹 目测 目测

外形尺寸 满足图纸要求 满足图纸要求 专用检规 专用检规

允许值 检验设备及方法

甲型 乙型 甲型 乙型

锚固阶段的内缩量 不大于1mm 不大于5mm

在构件端面水平和竖向排列最小距离 80mm 60mm

钢丝下料长度与计算下料长度误差 不大于10mm

同束钢丝下料长度相对误差 不大于无粘结筋长度的1/5000且不大于5mm 千分卡尺钢丝镦头 头型圆整,不偏斜,颈部母材断面不削弱,头型尺寸:镦头直径d1=7~

7.5mm,厚度h=4.8~5.3mm 千分卡尺

额定压力:50N/mm2理论张拉力:20kN公称张拉力:18kN最大行程:15

额定压力:63N/mm2额定流量:0.55L/min电动机:三相交流380V,750W

3.3端模预留孔位置:在张拉端帮模外侧,按施工图所注无粘结筋位置弹线、编号和钻孔。配甲锚筋孔径为40,配乙锚筋孔径为30。

3.4承压板的安装:无粘结筋张拉端均设承压板,安装中应防止由于承压板端面倾斜造成张拉油缸与承压板互不垂直,而影响张拉正常进行。承压板垂直偏差详见4.3条。

3.5铺放无粘结筋:通常无粘结筋的配置有单向和双向曲线配置两种。铺放应注意:

3.5.1为保证无粘结筋的曲线矢高要求,无粘结筋应和同方向非预应力筋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跨中和支座处)。

3.5.2铺放前,应设铁马凳,以控制无粘结筋的曲率,一般每隔2m设一马凳,马凳的高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跨中处可不设马凳,直接绑扎在底筋上。

3.5.3双向曲线配置时,还应注意筋的铺放顺序。由于筋的各点起伏高度不同,必然出现两向配筋交错相压。为避免铺放时穿筋,施工前必须进行人工或电算编序。编序方法是将各向无粘结筋的交叉点处的标高(从板底至无粘结筋上皮的高度)标出,对各交叉点相应的两个标高分别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筋的各点标高均分别低于与其相交的各筋相应点标高时,则此筋就可以先放置。按此规律找出铺放顺序。按此顺序,在非预应力筋底筋绑完后,将无粘结筋铺放在模板中。

3.5.4无粘结筋应铺设在电线管的下面,避免无粘结筋张拉产生向下分力,导致电线管弯曲及其下面混凝土破碎。

3.6.2甲型锚固系统固定端的安装:按设计要求的标高,将锚固端七孔锚板用铅丝绑在非预应力筋或附加筋上,并在其前区配置螺旋筋,以增强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钢丝镦头应与锚板贴紧、齐平,不允许有错落现象。

3.6.4乙型锚固系统锚固端的安装:按设计要求固定在模板内,并配置螺旋筋。采用钢绞线固定端需要散发,钢丝为七孔板镦头。

3.7绑扎:检查塑料保护套筒无损坏后。将软塑料管两端分别绑在保护套筒和无粘结筋上,并按设计要求标高将无粘结筋绑在板端非预应力筋或附加筋上,绑扎时,应保护无粘结筋与锚杯轴线重合,并垂直于承压板,以利张拉时锚杯能顺利拉出板端。

3.9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3.9.1无粘结筋组装件铺放完毕后,应由施工单位、质量检查部门,会同设计单位联合进行隐检验收,当确认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3.9.2混凝土浇筑时,严禁踏压马凳及防止触动描具,确保无粘结筋束型及锚具的位置准确。

3.9.3张拉端及锚固端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严禁漏振,避免出现蜂窝麻面,保证其密实性,同时严禁触碰张拉端塑料套筒,避免由于套筒脱落破坏而影响张拉进行。

3.10甲型锚具张拉工艺:

3.10.1施工准备:张拉前拆除定位连杆、端部模板,清理现场,支搭脚手架和防护拦板。

3.10.2设备安装:将张拉杆拧入锚杯内,安装千斤顶,锁紧张拉杆螺母(必须满扣)。千斤顶安装位置应与无粘结筋在同一轴线上,并与承压板保持垂直。如达不到要求,可用垫板垫在支承架的端面上进行调整。

3.10.3张拉:接通油泵、加压。当油压表达到5MPa时,停止加压,调整油缸位置后,继续加压,直至达到所需张拉值,关掉油泵电源,停止给油加压。然后将锚杯外扣清刷干净,拧上螺母,再次接通油泵,补拉到张拉力值,拧紧螺母。采用电动油泵加压时,要控制给油速度,一般达到控制油压的给油时间不能低于0.5min。张拉过程中,当个别钢丝发生断裂时,可相应降低张拉值。但断裂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数的2%,对于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按每跨计算。

当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差10%以上时,应进行分析研究。实测伸长值大于计算伸长值10%以上时,应停止张拉,检查计量仪表是否有误,必要时,应重新校核及标定。实测伸长值小于计算伸长值10%以上时,应找出原因后可以继续加压或将无粘结束放松,进行第二次张拉,但张拉应力均不能超过无粘结筋标准抗拉强度的75%。

3.10.5锚固及拆除设备:拧紧螺母后,可逐渐回油,放松无粘结筋,拆除千斤顶。操作中回油应缓慢进行,先切断电源,后搬动阀把至回油位置,然后给油将活塞退回原处,拆除千斤顶。锚杯埋放位置误差致使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杯露出板端面过长(大于50mm)或过短(小于20mm)时,应采取增设螺母或连接锚杯进行锚固。

3.11乙型锚具张拉工艺:

3.11.1施工准备:张拉前应将板端面清理干净,剥去外露钢绞线(钢丝束)的外包塑料套管,对锚具逐个进行检查,严禁地用锈蚀锚具。并逐根测量外露无粘结筋的长度,记录下来作为张拉前的原始长度。

3.11.2张拉:接通油泵、加压,当压力达到2.5MPa时,停止加压。调整千斤顶的位置,继续加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当干斤顶行程满足不了张拉所需伸长值时,中途可停止张拉,作临时锚固,倒回千斤顶行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张拉速度要保持一致,压力差不应超过10MPa。

3.11.3顶压及拆除设备:顶压有二种方法,液压顶压和弹簧自动顶压。液压顶压是用手动泵给顶压器加压。当张拉到控制应力时,停止加压,在保持所需压力下,用手动泵给顶压器加压,压力达到30MPa时,顶压器和千斤顶同时缓慢回油,最后拆除张拉设备。采用弹簧顶压时,当张拉到要求控制应力时,即可回油,由于用弹簧顶压器进行锚固顶压,锚具内缩量较大;应采取二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时,必须卸去顶压设备,换上支承架,将千斤顶支承在构件上。张拉时必须使千斤顶与锚具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加压位应取设计控制应力值。采用开口式垫片,垫在锚具与承压板空隙处。

3.12锚固区的防护必须有充分防锈和防火的保护措施,严防水气进入,锈蚀锚具或预应力筋。通常有两种做法:

3.12.2将锚具预先埋入混凝土构件内,待张拉后,切去多余无粘结筋(必须用砂轮锯,不得用电弧或氧乙炔焰),用环氧砂浆堵封。

3.13无粘结筋张拉完毕后,应填写施加预应力表格,出操作人员签名备查。归档资料有:高强钢丝或钢绞线、锚夹具钢材出厂证明及力学性能复试报告;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锚夹具合格证明;传感器、配套油泵千斤顶标定试验单;无粘结筋张拉伸长值记录。

4.1.1制作无粘结筋的钢丝和钢绞线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钢丝》(GB5223?5)和《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5224?5)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无粘结筋的涂料层、包裹层的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

检查数量:按混凝土施工规范第六章第6.2.12条的规定抽取试件。

金桥项目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检验方法:检查锚具出厂证明和外观检查、硬度检查、静载锚固性能检验报告。

4.1.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

4.1.5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0059 某生态绿地施工方案,甲型锚具不大于1mm,乙型锚具不大于5mm。

检验方法:检查施加预应力记录。

4.1.6钢丝镦头强度不得低于钢丝标准强度的98%,其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