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钻机冲击、人工挖孔成孔桩基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某钻机冲击、人工挖孔成孔桩基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99.33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钻机冲击、人工挖孔成孔桩基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合同段有桥梁三座:K109+470**大桥、K111+925**高架桥、K112+290**高架桥。合计桩基220根/8707.9延米,桩径有150、180、200、220cm四种桩径,桩长从19~63米不等。其中150cm桩基16根/456米、180cm桩基104根/3833.9、200cm桩基84根/3878米、220cm桩基16根/540米。除沤江大桥5、6号墩,干坑垄高架桥5、6号墩采用摩擦桩设计外,其余桩基全部采用嵌岩桩。

桩基施工采用钻机冲击、人工挖孔成孔,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对冲击成孔桩用导管按照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桩、对人工挖孔桩挂减速窜筒导入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一次浇筑成桩。

(一)钻机冲击成孔施工

首先检查施工便道是否能满足钻机运输、吊车行使、混凝土罐车运输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惠源小区住宅楼水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立即组织修整。根据钻机数量以及配合施工的其它机械等,确定施工场地的平面尺寸,用人工及机械配合到现场平整施工场地并清除场地范围内的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依据钻机数量及功率安装输电线路并开挖泥浆、沉淀池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

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的测量控制导线点为基础,将桩位位置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放样,并设置骑马护桩便于护筒埋设控制及钻机就位。测量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此道工序完成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并签认放样资料。

①护筒加工:护筒均用10mm的钢板加工成型,直径比设计桩径大30厘米,护筒的高度2m,护筒顶加焊5×5角铁一圈,并焊吊环一对。

②护筒埋置:人工开挖后汽车吊将护筒送入坑,用十字桩拉线校正(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粘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15厘米)护筒顶高出地面50厘米,以预防雨水或地面水倒灌造成坍孔或护筒沉陷移位,护筒倾斜的偏差不得大于1%。

护筒埋置准确无误后,用16~25T汽车吊将钻机就位,同时应仔细调整钻机位置,使冲击锤锤头和钢丝绳中心对准桩位,钻机就位对准按零误差控制。钻机就位必须稳固,必要时顶端应用缆风绳固定平稳。

钻进时泥浆池尺寸长度10m、宽度9m、深度2.5~3m,容积相当于钻孔中泥浆的1.5~2倍,设1~2个沉淀池(长3m、宽2m、深2m),泥浆槽宽30cm,深20~40cm,在泥浆沉淀处设置过滤网,孔内泥浆和孔外泥浆通过泥浆泵和泥浆池及孔口之间的高差形成自然循环。该桥泥浆池设置见施工平面图。

①开钻时用0.8~1米的小冲程,开钻时向护筒内注入清水和投入粘土冲击造浆。

②砂砾石层在钻进时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3~1.4g/cm3。

③泥质岩或沙砾岩层钻进时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2~1.3g/cm3。

④冲击锥钻孔进入任何地质结构层,向孔中投入粘土冲击造浆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3)钻进时应注意的环节或事项

①开钻时应小冲程钻进,等锥头完全进入原地质层或穿护筒脚2~3m后,方可提至中等速度冲进。

②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机械故障时应保持孔内水头高程。

③补焊锥头或换钢丝绳时要避免撞击护筒。

④在泥质岩或砂砾岩钻进时宜用中到大冲程钻进、大泵量、稀泥浆的操作方法。

⑤砂砾层中钻进时宜用小冲程慢速度、大泵量、稠泥浆的操作方法。

⑥在泥质岩层或砂质岩层发生缩径时,应在缩径段来回扫孔,达到要求孔径为准。砂砾层;对于局部少量的塌孔及时投入粘土块,小冲程不进尺并降低泥浆输入速度和数量进行固壁,然后慢速通过,如果发生严重塌孔时应立即停钻,提出锥头移开钻机,并用粘土回填原地面,并静置一个月后重新开钻,当孔倾斜和孔径不规则时,可反复提锥扫孔来校正孔径和垂直度。

⑦孔壁、孔底漏浆时应立即回填粘土至漏浆段以上0.5m,待漏浆处堵塞后再开始正常钻进,当遇到承压水时应加大泥浆比重至大于承压水压力后正常钻进。

⑧正常钻进时要勤捞渣、勤测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

⑨钻孔现场挂标识牌,以便操作人员规范作业及检查。标识牌包括:桩位地质断面图标识牌;钻机操作人员标识牌;孔深、护筒、桩底高程、桥名、墩号标识牌。

4)、每台钻机长负责钻孔记录,记录进尺、钻进参数、地层、孔深等,字迹要端正、清楚、数据填写真实可靠。项目现场工程师要随时抽查,保证工程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

钻孔钻到设计标高后摩擦桩可终孔,嵌岩桩钻到设计高程减去50mm以下并确认入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终孔。其初步具体控制方法可用锥头的有效高+钢丝绳的总长-剩余绳长=终孔深。清孔后的准确测量再用测绳或钢尺检测,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用检孔器测量孔径、孔深、垂直度三项指标,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测孔器用ф25螺纹钢筋和ф16螺纹钢筋加工成型,测孔器外径为桩基钢筋笼直径加100mm,长度为4~6倍外径,ф16螺纹加强圈每1米设一道,ф25螺纹主筋每断面不少于10根。

清孔采用抽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具体办法是停止进尺,将锤头提高离孔底10~20cm空钻,并保持泥浆循环,加入泥浆比重为1.1~1.15g/m3,把浮渣较多的泥浆从孔中换出,清孔完毕泥浆相对密度为1.05~1.08,粘度17~20Pas,含砂率<2%。清孔应注意事项:

②终孔后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08g/m3。

钢筋制作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堆放应挂标识牌。钢筋笼各部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焊接长度单面焊缝长度为10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双面焊为5d,同一断面主筋接头数量≤50%主筋根数,上下错开的距离大于35d且不小于0.5m。钢筋笼应提前加工,在场地制作好后应平放,保证钢筋笼平直硬挺,环箍平面和钢筋笼轴线之间垂直,并提前报验挂标识牌,要有防雨、防潮措施。钢筋笼加工时将第一节骨架的端部按设计要求做成锥体型,以便钢筋笼入孔。

将已报验合格的钢筋笼用16~25T汽车吊送入孔内,吊放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下,严禁高起快落、强行放下,防止倾斜、弯折或撞击孔壁。下笼时间宜短不宜长,分段下笼焊接要迅速、牢固。

在下放钢筋笼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安装声测钢管并与钢筋笼固定并采取措施避免泥浆漏入管内造成堵塞。下放完钢筋笼后及时向声测钢管内注入清水并密封。

③确保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居中的方法和措施

钢筋笼中心偏位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尤其在桩接柱的时候,钢筋笼偏位会给焊接墩柱钢筋笼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于超出规范要求后,需要截除部分桩身调整钢筋位置进行接桩,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工期损失。故在本次技术交底中对钢筋笼居中采取如下措施:

a、“浮漂法”测量水下钢筋笼的中心

由于钢筋笼处于泥浆面以下,看不到、摸不着、中心的校核测量难以实施,根据现场经验总结采用“浮漂法”进行测量。

具体做法就是利用空饮料瓶作为浮漂,将细绳固定于瓶口中心,把细绳与水下钢筋笼中心相连接,当浮漂在泥浆上静止不动的时候,浮漂中心就是钢筋笼的实际中心。

b、“滚动垫块”确保水下钢筋笼居中

设计图纸中采用定位筋来控制钢筋笼位置,但是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好,因为钢筋容易挤入土质的孔壁。对此项目部要求使用“滚动垫块”进行钢筋笼定位。

先用与桩身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圆柱体垫块,垫块厚5~8cm,具体可依据钢筋笼主筋间距而定,垫块的直径一般为12cm(本项目钢筋笼保护层设计为6cm),中心预留穿筋孔(孔径12mm)

再钢筋笼吊装时,将滚动垫块的中心孔内穿φ10钢筋作为转轴,固定于钢筋笼主筋上,每个断面8个垫块为一组沿断面均匀分布。最上面一组滚动垫块设在钢筋笼顶部加强筋下面,每个钢筋至设置2组滚动垫块,每组滚动垫块上下间距控制在2米左右。

④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技术要求

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防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下导管前应对导管接头进行密封性实验。沉淀层厚度不超过标准5cm,则立即组织灌注砼。

①计算储料斗初存量(或封底砼数量)

计算式:V≥(H1+H2)πD2/4+πdh1/4=〔(H1+H2)πd2+πdh1〕/4

D-为设计桩径(1.2m、1.5m、2.2m、2.5m)

H1+H2-可取1.3m

rw为灌注前二次清孔泥浆比重。

②首批封底砼在灌车和诸料斗内诸存,一般存量应大于计算量。

③首批砼储好,清孔满足要求时打开隔水阀让砼连续入孔,首批砼下完后检查封底深度,如无问题继续灌注直至结束。混凝土运送灌注地点后应检查及均匀性和塌落度等,塌落度宜为180~220mm。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灌注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4m,最大不能超过6m。

⑤灌注接近设计高程时,砼下落不太畅通可采取增加孔外导管高度的方法增加压力,一般较设计高程多浇0.5~1m,待砼有强度后清除。

⑥灌注过程中当砼接近钢筋笼时适当控制砼的灌注速度,以防砼上升冲击钢筋笼,使钢筋笼上浮,当砼面超过笼底后方可正常灌注,导管的埋置深度不能超6米,否则引起钢筋笼上浮或堵管等事故。浇筑过程中严密注意钢筋笼上浮,如发生钢筋笼上浮,首先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在保证导管埋深安全的前提下(正常浇筑过程可以控制在2~4米),加大钢筋笼的埋深。

⑦灌注完毕及时拔出护筒,清理场地。

⑧每一根桩砼试块不少于三组,试验人员严格按试验规范执行,随时检测过程中混凝土各项指标,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处理。

12.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成因及预防措施

  A、提升、下落冲击锥、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B、护筒周围未围粘土填封紧密或护筒埋置太浅,使护筒底下孔壁坍塌;

  C、泥浆相对密度偏小,护壁作用较差;

  D、在松软砂层或软塑淤泥质土层中进钻时,进尺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

  E、孔内水位偏低,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

F、地质条件差,淤泥质土,松软砂层厚,造成孔壁坍塌。

  A、提升下落冲击锥时应轻提慢放,使冲击锥保持垂直状态;

  B、加工钢筋笼时控制好尺寸,不应偏大与变形,在下钢筋笼时保持钢筋笼中轴线与孔中心吻合,且慢放;

  C、护筒埋置要有足够深度,一般宜高出地下水位1.5~2.0m,在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

  D、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必要时加入一定水泥,使其渗透入孔壁内凝固,加强孔壁的防护;

山东某市季和路商品楼外墙涂料施工方案  E、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鲜泥浆,一般应使孔内水位高出孔外水位1m以上;

  F、通过溶洞时,冲程应控制在1m以内,不宜过大。

  首先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特别是了解溶洞体积大小及走向,同时把同一墩台相邻桩位地质勘察资料结合起来一起分析,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如片石、粘土、钢护筒等,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A、深度在1.5m以内,采用向孔内投入粘土加片石的办法,由钻机的冲锤以0.5m的冲程将片石和粘土向溶洞填充积压;

  B、深度在1.5~3.0m以内且溶洞体积不大,无相互穿通时,采用向孔内灌注C20水下素混凝土的办法进行封堵,待混凝土强度达80%后再继续小冲程冲进;

GB/T 39903-202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pdf  C、深度大于3m且溶洞体积很大,且有可能串通时,则采用下钢护筒的办法,钢护筒壁厚应大于1cm,内径略大于桩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