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90.46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1)水泥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小时,水泥进场后抽检送样已完成,试验报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2)细骨料: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含泥量不大于3%;根据工程要求和配制混凝土需要选用符合要求的中砂;

(3)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的卵石或碎石。根据现场情况及材料来源,选用卵砾石,粒径5~40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4)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钢筋进场后,抗拉、抗压、抗剪、抗折、焊接等抽检已完成JGJ113-2009标准下载,抽检报告中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钻孔桩钢筋笼已按施工设计图制作绑扎完,经自检合格符合施工下一步工序的要求;

(5)外加剂:根据现场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钻孔桩将使用减水剂。

(1)施工场地:孔位施工场在钻孔前必须“三通一平”。施工场地有条件的可将场地及通往主便道的通道用碎石或建渣填筑碾压,确保畅通无阻,以利施工机械进出;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场地积水。水、电接至孔位附近,以便作业时使用。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采用φ300、管厚为5mm的钢管,导管每节长度为1.5m;在灌注钻孔桩前根据所要灌注桩的深度来组合导管长度;在组合导管前,先将导管内外的残留物清除干净。组合导管时先在接头处涂抹2mm黄油,并在黄油上安放密封圈,密封圈的螺栓孔与导管的螺栓孔重合;将另一节导管用吊机吊起,并在接头处涂黄油,上下节导管的螺栓孔对位后用φ16的精轧螺栓连接并逐步拧紧;重复以上步骤将导管接长至灌孔长度(灌孔长度等于钻孔桩钻进深度加上外露高度1.5m减去导管底部的悬空高度(悬空高度一般取20~40cm)。

导管水密承压试验:该试验不得用压气试验替代,必须压水试压。具体操作如下:将导管一头用密封设备密封死,另一头密封并与水管连接。将导管、水管里注满水,水管内的水对导管所产生的压力不得小于所要灌注孔内水深的1.3倍;在压力满足要求后,压力持续4小时,如果压力表的读数没减小,说明该导管水密承压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如果管外无水印或水滴说明导管满足施工要求。

导管接头抗拉试验:按上述连接方法将几节导管连接起来,两端用钢丝绳拴结实;用拉力器(卷扬机)对该导管接头进行抗拉试验;如果导管节头在拉力达到导管壁最大应力时仍然完好,说明用上述方法连接导管节头满足施工要求。否则接头连接方式必须改进。

导管的准备工作在钻孔桩复核前必须完成。

(3)钻孔桩复核:按施工图纸对桩位重新放样,对钻孔桩中心进行复核;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钻孔桩技术交底,对孔深、孔的倾斜度进行复核。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桩位复核: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将钻孔桩的十字桩放在孔的四周,用细线将孔的中心点交会

出来;用钢卷尺量孔中心到四周护筒的距离是否均大于桩设计半径(桩设计半径在埋护筒时均加5cm以上的扩大值);若中心点的到周围护壁的值均大于设计桩半径时,便可进行孔深、孔内桩径和倾斜度检查。当桩中心与护壁中心的平面偏差在5cm以内时,说明该桩中心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孔深检查:用测绳根据钻孔桩技术交底对孔深进行检查:从标高点沿钻孔桩向下放测绳,直至

测绳不再向下沉且手无向下拉的感觉时读出测绳上的读数即为钻孔桩深度(检查前需对测绳进行的

连续性进行检查),当孔深大于技术交底时便可进行下一步检查。

孔内孔径及倾斜度的检查:用钢绳在检孔器顶的中心拴牢,拴绳时不可偏移;用起吊机械将检孔器吊至钻孔内,使检孔器的提绳与桩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指挥吊机垂直下放检孔器;若检孔器在下放过程中无任何阻力且提绳始终与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说明钻孔桩的孔径及倾斜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若检孔器在下放时,在某一位置时无法再继续且孔深未达到技术交底时,说明该孔在下钻时缩孔,孔径不能满足施工设计、施工规范要求;若检孔器在下放过程中,在某一位置提绳与孔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而向一侧偏移,且偏移值随孔深的增加而加大,检孔器能下放到孔底。此现象说明,该孔在下钻时发生倾斜;实测倾斜率等于提绳与孔中心的偏移值除以孔深。当倾斜率小于1%时,该桩倾斜度满足施工要求。

以上工作均满足施工要求时,质检部方可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

钻孔桩的孔深、孔径、孔倾斜率满足要求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灌注后方可进行清孔。根据现场情况,清孔采用换浆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用水泵将比当前孔内泥浆比重小的泥浆缓慢注入孔底,从而保证排渣的同时泥浆比重逐渐减小;泥浆比重的调整不应过快,应视排出泥浆的含渣量而定,防止由于泥浆比重过小导致沉渣厚度过大;当排出泥浆中含渣维持在一定程度时,不得调整注入泥浆比重,应维持此泥浆比重一定时段;只有当排出泥浆中没有含渣时方可进行泥浆比重调整;依照此方法,至孔内泥浆比重各项指标满足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孔内泥浆需满足以下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清孔后泥浆满足各项指标后,应继续向孔内注入同比重的泥浆,直至在孔内拼装钢筋笼时方可停止。

清孔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不变,防止由于换浆时泥浆比重的减小而坍孔;

(2)清孔时泥浆取样应从桩孔的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各项指标取上、中、下部泥浆的平均值;

(3)施工过程中,作业队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

钢筋笼用钢筋笼拖车运至桩位。在运输钢筋笼的同时,现场施工员指挥工人在将护筒周围摊平并与护筒一样高或高出护筒50cm左右,然后在孔口搭设导管支承,支承底部枕木压在护筒上。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在桩钢筋笼拼装节数到齐、导管支承搭好后,现场领工员用测绳测此时孔深并作好记录。作好以上工作后,停止向孔内注浆,组织工人拼装钢筋笼。钢筋笼拼装在孔口进行,先吊一节钢筋笼放入孔口,在钢筋笼顶部的箍筋下穿两根相互平行的φ50钢管,两钢管与钢筋笼中心距离相等;利用钢管将钢筋笼支承在导管支承上,再吊第二节钢筋笼与第一节对接,对接后的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上下节钢筋笼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两钢筋笼焊接后倾斜度±小于0.5%。主筋采用单(双)面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d、双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在对接范围,箍筋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绑扎且与上下节箍筋焊接,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待焊接冷却后用小铁锤敲支去焊接部位的焊渣并检查焊接质量:焊接部位表面应光滑,无夹渣和气孔;焊接部位经检查合格后,起吊拿走支承钢管下放。重复以上工序,将钢筋笼接至设计长度。

检测管施工:检测管在下放钢筋笼钢筋前就必须分节加工好:底部、顶部焊接封死,在下放钢筋笼的时,将三根检测管均匀固定在钢筋笼上一同下放,检测管连接时必须牢固不漏水。检测管的布置见钻孔桩钢筋笼施工图。检测管必须伸到桩底,检测长度为桩的有效长度加65cm。

钢筋笼每接长一节,需经监理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导管拼装在孔口进行,导管下放至接长位置时用卡箍将其定位。按照导管试验时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并按要求拧紧所有螺栓,逐节连接直至导管长度达到施工要求(导管长度等于钻孔桩钻进深度加上外露高度1.5m减去导管底部的悬空高度,悬空高度一般取20~40cm)。导管连接好后,用卡箍将其定位,在导管上安装漏斗并用螺栓连接好。

导管安放好后,其底部需悬空20~40cm,不得过大或过小。以上工作作完后,用35cm×35cmδ=4mm的钢板和粘性土将漏斗底口封死,钢板用钢丝绳拴牢并引出漏斗上口,钢丝绳引出一头作套环,以便砍球施工。漏斗上安放一铁梯以便施工时人员的上下。

导管及漏斗安装、封底完成后,由现场领工员用测绳测孔深,将此次测的孔深与安放钢筋笼前测的孔深作比较,比较差值为沉渣厚度;当沉渣厚度小于5cm时,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当沉渣厚度大于5cm时,必须重新清孔,直至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施工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拌制,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离施工现场有400m左右,需用罐车将混凝土运到孔位。

如罐车无法到达的地方灌注混凝土时需先用罐车将混凝土运至地泵,然后用地泵将混凝土沿管道运至水中作业平台。由于地泵输送的混凝土冲击力较大混凝土不可直接入漏斗。

现场施工条件限制了混凝土入模时间,为了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质量,混凝土拌制时必须严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当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必须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坍落度进行重新检测,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若混凝土的均匀性、坍落度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应对混凝土进行二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如果二次搅拌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坍落度仍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只有将该混凝土遗弃。

灌注混凝土时,首批混凝土数量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5m;不同孔径的桩首批混凝土量不一样,鉴于首批灌注混凝土方量较大,在灌注首批混凝土时需将2辆罐车装满混凝土停在孔位处待命,确保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小于1.5m。

(1)在首批混凝土灌入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2)在灌注过程中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不得忽然降低;

(3)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孔内混凝土面的标高,及时调整导管长度、指挥拆管;

(5)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6)为确保桩头质量,混凝土顶标高必须比设计高出0.8m。

(7)灌注时,现场施工员需勤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随时掌握导管埋深;作好该孔混凝土已灌注数量记录,计算出混凝土上升高度是否与已灌注混凝土应上升高度相同(计算应上升高度时考虑扩孔系数为1.05),若不相同必须查找原因:当混凝土上升高度小于计算应上高度时,说明该孔在钻进时可能有过坍孔或扩孔过大;若混凝土上升高度大于计算应高度时,说明该孔在钻进时在某个部位有劲缩存在。

(8)当导管埋深过大时,计算需拆除导管的节数;拆除部分导管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2m,同时导管埋深不得大于6m。拆除导管时DLT1475-2015 电力安全工器具配置与存放技术要求,导管不得起吊过高,防止导管底口埋深小于2m或被提出混凝土面。

灌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对策:

(1)砍球后,首批混凝土仅下了一部分,有大部分混凝土仍留在导管和漏斗内。通过测孔内混凝土标高表明混凝土未将导管埋置过深,造成该情况可能是导管悬空高度太小;可采用以下措施处理:继续向漏斗内加混凝土,利用混凝土压力加大导管的埋深,如孔内泥浆随漏斗内混凝土的增加而不断溢出,表明导管埋深在不断增加;若随混凝土的增加,孔内泥浆没有任何动静,说明导管悬空高度极少或已插入孔底泥土中,此时可将导管微微转动;如此方法仍然不奏效,可用吊机将导管缓缓提起,提升过程中孔内泥浆向上涨或听见有混凝土下落的声音时,立即停止导管提升稳住;

(2)砍球后,孔内有泥浆翻出,但没有大量气泡翻出,说明砍球后混凝土没有将导管灌满,没有将管内气体完全压出;针对此种情况,可将导管提出,将泥浆泵管伸入孔底,重新清孔;

山西3-1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3)浮笼在灌注过程中,由于在钢筋笼1m范围内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所引起的。浮笼必

须尽早发现,发现应立即放慢灌注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高出钢筋笼底4m时,将导管提起,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此时方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当钻孔桩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出设计桩顶高度1m时,即可停止该孔混凝土的灌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