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作图)应试指南(2019年11月第十三版).pdf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作图)应试指南(2019年11月第十三版).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程师
资源属性:
VIP资源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作图)应试指南(2019年11月第十三版).pdf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供参考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作图)应试指南(2019年11月第十三版).pdf

1.计算停车位时,总建筑面积不包含车库建筑面积 2.停车位数量不足1时,应按1个停车位设置。

7.《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C

1总则 1.0.3档案馆可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的适用范 等级要求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DB61/T 1234-2019标准下载档案馆等级与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

1.0.4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GB50223的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乙级档案馆应按基本烈度 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乙级档案馆宜按七度设防。

3.0.1.档案馆基地选址应纳入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档案馆的基地选址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并宜远离洪水、山体滑坡等自 害易发生的地段; 2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和污染源:

1档案馆建筑宜独立建造。当确需与其他工程合建时,应目成体系开符合本规范的 规定; 2总平面布置宜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进行一次规划、建设,或一次规划 分期建设; 3基地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并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4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和绿化用地等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 5基地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IGI50的规定

8。《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一2010

1总则 1.0.3展览建筑规模可按基地以内的总展览面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 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4展厅的等级可按其展览面积划分为甲等、乙等和丙等,并应符合表1.0.4的 规定

展览建筑规模表1.0.3

展厅的等级 表1.0.4

3场地设计 3.1选址 3.1.1展览建筑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城市经济、文化及相 关产业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3.1.2展览建筑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通应便捷,且应与航空港、港口、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设施联系方便;特大 型展览建筑不应设在城市中心,其附近宜有配套的轨道交通设施; 2特大型、大型展览建筑应充分利用附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3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的区域内,且与噪声源及储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 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标准的规定; 4宜选择地势平缓、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 好的地段。 3.2基地

3.2.1特天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3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大型、中型展览建筑 基地应至少有2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小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1面直接临接城市道 路。基地应至少有1面直接临接城市主要干道,且城市主要干道的宽度应满足布展、撤展 或人员疏散的要求。 3.2.2展览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及疏散口的位置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特大型 大型、中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2个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3.2.3基地应具有相应的市政配套条件。 3.3总平面布置 3.3.1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并宜留有改建和扩 建的余地。 3.3.2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部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3.3交通应组织合理、流线清晰,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展品运送、装卸 并应满足消防和人员疏散要求。 3.3.4展览建筑应按不小于0.20m²/人配置集散用地。 3.3.5室外场地的面积不宜少于展厅占地面积的50%。 3.3.6展览建筑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5%。 3.3.71 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 放场地。 3.3.8基地应做好绿化设计,绿地率应符合当地有关绿化指标的规定。栽种的树种 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 3.3.9总平面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 3.3.10基地内应设有标识系统

3.1.2剧场建筑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并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声源。 2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市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 的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 3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基地周长的 1/6。 4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的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5基地的主要出入口不应与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应直接面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 叉口。 3.1.3剧场建筑主要入口前的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剧场建从红线的退后距离应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并应按不小王020m2/座留

出集散空地。 2绿化和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宜设置障碍物。 3.2总平面 3.2.1剧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合理,避免人流与车流、货流交,并应 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流集散。 2布景运输车辆应能直接到达景物搬运出人口。 3宜为将来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4应考虑安检设施布置需求。 3.2.2新建、扩建剧场基地内应设置停车场(库),且停车场(库)的出入口应与道 路连接方便,停车位的数量应满足当地规划的要求。 3.2.3剧场总平面道路设计应满足消防车及货运车的通行要求,其净宽不应小于 4.00m,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00m。 3.2.6对于综合建筑内设置的剧场,宣设置通往室外的单独出入口,应设置人员集 散空间,并应设置相应的标识

10.《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 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3基地和总平面 3.1基地 3.1.1电影院选址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要求。 3.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交通方便的中心区和居住区,并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声源: 2至少应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与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宜小于电影院 安全出口宽度总和,且与小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8m,与中型电影院连接的 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2m,与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0m,与特大型电影院连 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 3基地沿城市道路方向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基地周长 的1/6; 4基地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5基地和电影院的主要出人口,不应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应直对城镇主要干 道的交叉口; 6电影院主要出人口前应设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其面积指标不应小于 0.2m²/座,且大型及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院的集 散空地宜分散设置。

50352中的有关规定。 3.2总平面 3.2.1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为将来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建筑布局应使基地内人流、车流合理分流,并应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3.2.2基地内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并应设置照明。内部道路可兼作 消防车道,其净宽不应小于4m,当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 3.2.3停车场(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扩建电影院的基地内宜设置停车场,停车场的出入口应与道路连接方便; 2贵宾和工作人员的专用停车场宜设置在基地内; 3贴邻观众厅的停车场(库)产生的噪声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埋,防正对观众 厅产生影响; 4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或广场的使用,并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3.2.4绿化设计应符合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3.2.5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 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3.2.6综合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高层民用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中的相关规定; 2不宜建在住宅楼、仓库、古建筑等建筑内 3.2.7综合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应设置在独立的竖向交通附近,:并应有人员集散空 间;应有单独出人口通向室外,并应设置明显标识。

1总则 1.0.3当体育建筑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 准,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 1.0.6体育设施,尤其是为重大赛事所建的设施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 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7体育建筑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1.0.7规定。

1.0.9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 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 有关标准和规定。 1.0.10体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 规定。 3基地和总平面 3.0.1体育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城镇当地总体规划和体育设施的布局要求,讲 求使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0.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合开展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2交通方便。根据体育设施规模大小,基地至少应分别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 该道路应有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疏散和交通; 3便于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 4环境较好。与污染源、高压线路、易燃易爆物品场所设定的距离达到有关防护规 定,防止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并注意体育设施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3市级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表3.0.3的规定

1.0.9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 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 有关标准和规定, 1.0.10体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 规定。

市级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注:当在特定条件下,达不到规定指标下限时,应利用规划和建筑手段来满足场馆在使用安全、疏散、停车等方 面的要求。

3.0.4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并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 余地; 2 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管理维修方便,并满足当地规划 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指标; 3满足各运动项自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防护等要求:

4注重环境设计,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地形和天然资源(如水面、林未等),考虑地 形和地质情况,减少建设投资。 3.0.5出入口和内部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总出入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两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 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0.15m/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2观众疏散道路应避免集中人流与机动车流相互干扰,其宽度不宜小于室外安全疏 散指标; 3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3.5m,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 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当因各种原因消防车不能按规定 靠近建筑物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满足对火灾扑救的需要: 1)消防车在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主体; 2)消防车直接开入建筑内部; 3)消防车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主体; 4)平台上部设消火栓。 4观众出人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0.2m/人,可充分利用 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3.0.6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地内应设置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并应符合表3.0.6的要求,其面积指标应符合 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停车场出人口应与道路连接方便; 2如因条件限制,停车场也可在邻近基地的地区,由当地市政部门统一设置。但部 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宜设在基地内;

3承担正规或国际比赛的体育设施,在设施附近应设有电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3.0.7基地的环境设计应根据当地有关绿化指标和规定进行,并综合布置绿化、花 坛、喷泉、坐凳、雕塑和小品建筑等各种景观内容。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 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3.0.8总平面设计中有关无障碍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 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12.《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客运站和港口客运

不适用于汽车货运站、城市公共汽车站、水路货运站、城镇轮渡站、游艇码头等 计

3.0.1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应采用安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先进、 成熟技术。 3.0.2 交通客运站的建筑设计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噪声和污水等对环境的影响。 3.0.3 汽车客运站的站级分级应根据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并应符合表3.0.3 的规定,

汽车客运站的站级分级

要的汽车客运站,其站级分级可按实际需要确定,并报

客运站,其站级分级可按实际需要确定,并报主管部门 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4.0.1交通客运站选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址应有供水、排水、供电和通信等条件; 2站址应避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3站址与有害物品、危险品等污染源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和卫生等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港口客运站选址应具有足够的水域和陆域面积,适宜的码头岸线和水深。 4.0.2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远、近期结合,并 宜留有发展余地。 4.0.3汽车客运站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营运停车场和其他附属建筑 等内容。 4.0.4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满足营运车辆通行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级汽车客运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设置,三、四级汽车客运站宜分别设 置;进站口、出站口净宽不应小于4.0m,净高不应小于4.5m; 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人口之间应设不小于5.0m的安全距离,并应 有隔离措施; 3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公园、学校、托幼、残障人使用的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 主要出人口距离不应小于20.0m; 4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城市干道之间宜设有车辆排队等候的缓冲空间,并应满足 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的要求。 4.0.5汽车客运站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分别设置。双车道宽度不应小 于7.0m;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主要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0m。 4.0.6港口客运站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客运码头(或客货滚装船码

头)和其他附属建筑等内容。

5.0.1站前广场宜由车行及人行道路、停车场、乘降区、集散场地、绿化用地、安 全保障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等组成, 5.0.2一、二级交通客运站站前广场的规模,当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时,每人 不宜小于1.5m²。其他站级交通客运站站前广场的规模,可根据当地要求和实际情况 确定。 5.0.3站前广场应与城镇道路衔接,在满足城镇规划的前提下,应合理组织人流 车流,方便换乘与集散,互不干扰。对于站前广场用地面积受限制的交通客运站,可采用 其他方式完成人流的换乘与集散。 5.0.4站前广场应设置社会停车场,并应合理划分城市公共交通、小型客车和小型 货车的停车区域。出租车的等候区应独立设置。 5.0.5站前产场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人行区域的地面应坚实平整,并应防滑, 5.0.6站前广场应设置排水、照明设施。

1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一2007(2011年版)

1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一2007(2011年版)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建务

6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 10083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IGI50的有关规定

3.1.1铁路旅客车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铁路旅客车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旅客车站应设于方便旅客集散、换乘并符合城镇发展的区域。 2有利于铁路和城镇多种交通形式的发展。 3少占或不占耕地,减少拆迁及填挖方工程量。 王 符合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有关规定

4.0.1车站广场宜由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公交站点及绿化与景观用地四 分组成。 4.0.2车站广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站广场应与站房、站场布置密切结合,并符合城镇规划要求。 2车站广场内的旅客、车辆、行李和包裹流线应短捷,避免交叉。 3人行通道、车行通道应与城市道路互相衔接。 4 除绿化用地外,车站广场应采用刚性地面,并符合排水要求。 5特大型和大型旅客车站宜采用立体车站广场。 6 受季节性或节假日影响客流大的车站,其车站广场应有设置临时候车设施的条件。 4.0.3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专用场地最小面积应按最高聚集人数确定,客运专线 生路旅车站专用场地最小面积应按高峰小时发送量确定,其最小面积指标均不宜小于

铁路旅客车站专用场地最小面积应按高峰小时发送量确定,其最小面积指标均

4.8m7人。 4.0.4站房平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台长度不应小于站房主体建筑的总长度。 2平台宽度,特大型站不宜小于30m,大型站不宜小于20m,中型站不宜小于10m, 小型站不宜小于6m。 3立体车站广场的平台应分层设置,每层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8m。 4.0.5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通道应与公交(含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相通。 2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的地面应高出车行道,并且不应小于0.12m。 4.0.6客货共线铁路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旅客车站的行李和包裹托取厅附近应设 停放车辆的场地。 4.0.7车站广场绿化率不宜小于10%,绿化与景观设计应按功能和环境要求布置。 4.0.8出境人境的旅客车站应设置升挂国旗的旗杆。 4.0.9当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旅客车站衔接时,人员进出站流线应顺畅衔接。 4.0.10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站点应设于安全部位,并应方便旅客乘降及换乘。 2公交站点应设停车场地,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公共交通规划的要求;当无规划 要求时,公交停车场最小面积宜根据最高聚集人数或高峰小时发送量确定,且不宜小于 1.0m/人。 3当铁路旅客车站站房的进站和出站集散厅与城市轨道交通站厅连接,且不在同一 平面时,应设垂直交通设施。 4.0.11广场内的各种揭示牌和引导系统应醒目,其结构、构造应设置安全, 4.0.12车站广场应设置厕所,最小使用面积可根据最高聚集人数或高峰小时发送量 按每千人不宜小于25m²或4个厕位确定。当车站广场面积较大时宜分散布置。

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医院建筑设 十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4选址与总平面 4.1选址 4.1.1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求。 4.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方便,宜面临2条城市道路; 2宜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3环境宜安静,应远离污染源; 4地形宜力求规整,适宜医院功能布局: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医院建 立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4.1.1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求。 4.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方便,宜面临2条城市道路: 2宜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3环境宜安静,应远离污染源; 4地形宜力求规整,适宜医院功能布局;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应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不应污染、影响城市的其他区域。

2.1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洁污、医患、人车等流线组织清晰,并应避免院内感染风险; 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并应方便管理、减少能耗; 3 应保证住院、手术、功能检查和教学科研等用房的环境安静; 4 病房宜能获得良好朝向; 5宜留有可发展或改建、扩建的用地; 6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7对废弃物的处理做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4.2.2医院出人口不应少于2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做户体或废弃物出口。 4.2.3在门诊、急诊和住院用房等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4.2.4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应设于医院隐蔽处。需设焚烧炉时,应避免风向影响 并应与主体建筑隔离。户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 4.2.5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地布置绿化景观,并应有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 用绿地; 2应对绿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和室内外标识导向系统等做综合性设计; 3在儿科用房及其人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4.2.6病房建筑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和卫生间距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4.2.7在医疗用地内不得建职工住宅。医疗用地与职工住宅用地毗连时,应分隔 并应另设出入口。

15.《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201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建 设计。 1.0.3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设计,应遵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隔离易感染人群 为基本原则,并应满足传染病医院的医疗流程。 4选址与总平面 4.1选址 4.1.1新建传染病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求。 4.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应方便,并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2环境应安静,远离污染源; 3用地宜选择地形规整、地质构造稳定、地势较高且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段;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痕 筑设计。 1.0.3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设计,应遵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隔离易唇 的基本原则,并应满足传染病医院的医疗流程。

4.1.1新建传染病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 4.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通应方便,并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2环境应安静,远离污染源; 3用地宜选择地形规整、地质构造稳定、地势较高且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段:

4不宜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居住与活动区域: 5应远离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及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 4.1.3新建传染病医院选址,以及现有传染病医院改建和扩建及传染病区建设时, 医疗用建筑物与院外周边建筑应设置大于或等于20m绿化隔离卫生间距, 4.2总平面 4.2.1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洁污、医患、人车等流线组织应清晰,并应避免院内感染; 2主要建筑物应有良好朝向,建筑物间距应满足卫生、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 要求; 3 宜留有可发展或改建、扩建用地; 4 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5对废弃物要善处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4.2.2院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 4.2.3车辆停放场地应按规划与交通部门要求设置。 4.2.4绿化规划应结合用地条件进行。 4.2.5对涉及污染环境的医疗废弃物及污废水,应采取环境安全保护措施。 4.2.6医院出人口附近应布置救护车冲洗消毒场地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设计总床位数或老年人总数不少于2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

4基地与总平面 4.1基地选址 4.1.1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基地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不受洪涝灾害威胁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 4.1.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基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使用方便的地段。 4.1.3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 储运的区域

4.2总平面布局与道路交通

4.2.1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总平面应根据老年人照料设施的不同类型进行合理布 分区、动静分区应明确。 4.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基地及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主于道。1

4.3.2老年人集中的室外活动场地应与满足老年人使用的公用卫生间

1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一2016

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

3.1.1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国家现行有关 要求。

3.1.2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建设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基础设 施完善的地段; 2不应置于易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地段; 3与易发生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储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场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不应与天型公共娱乐场所、商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相毗邻: 5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6园内不应有高压输电线、燃气、输油管道主干道等穿过。 3.1.3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 3.2总平面 3.2.1托儿所、幼儿园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管网综合等设 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物、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道路布置等内容,设计应功能分区 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2.2三个班及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独立设置。两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 建筑合建,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幼儿生活用房应设在居住建筑的底层; 2 应设独立出人口,并应与其他建筑部分采取隔离措施; 3 出入口处应设置人员安全集散和车辆停靠的空间; 4 应设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周围应采取隔离措施: 5室外活动场地范围内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措施。 3.2.3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外活动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60m²,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 措施; 2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低于2m; 3地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锐突出物,并宜采用软质地坪; 4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器具、沙坑、30m跑道、洗手池等,宜设戏水池,储水 深度不应超过0.30m;游戏器具下面及周围应设软质铺装; 5室外活动场地应有1/2以上的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3.2.4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绿地率不应小于30%,宜设置集中绿化用地。绿地内 不应种植有毒、带刺、有飞絮、病虫害多、有刺激性的植物。 3.2.5托儿所、幼儿园在供应区内宜设杂物院,并应与其他部分相隔离。杂物院应 有单独的对外出人口。 3.2.6托儿所、幼儿园基地周围应设围护设施,围护设施应安全、美观,并应防止 幼儿穿过和攀爬。在出人口处应设大门和警卫室,警卫室对外应有良好的视野。 3.2.7托儿所、幼儿园出入口不应直接设置在城市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设置供车 辆和人员停留的场地,且不应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3.2.8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 照不应小于3h,

3.2.9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宜朝西向;当不可避免时 取遮阳措施。

1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 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 4场地和总平面 4.1场地 4.1.4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 4.1.5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条件时宜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学校的规划 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 以保障学生安全跨越。 4.1.6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 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 效的隔声措施。 4.1.7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 4.1.8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 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4.2用地 4.2.1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 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4.2.2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 约用地。 4.2.3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 4.2.4中小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 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4.2.5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 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 4.2.6中小学校的绿化用地宜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 园及小动物饲养园。 1中小学校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

2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种植园、小动物饲养园的用地应按各自的外缘围合 的面积计算。 3各种绿地内的步行甬路应计人绿化用地。 4 铺栽植被达标的绿地停车场用地应计入绿化用地。 5未铺栽植被或铺栽植被不达标的体育场地不宜计入绿化用地。 6绿地的日照及种植环境宜结合教学、植物多样化等要求综合布置。 4.2.7中小学校校园内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应包括消防车道、机动车道、步 行道、无顶盖且无植被或植被不达标的广场及地上停车场。用地面积计量范围应界定至路 面或广场、停车场的外缘。校门外的缓冲场地在学校用地红线以内的面积应计量为学校的 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 4.3总平面 4.3.1、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总平 面布置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 4.3.2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各类中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 设在五层以上。 4.3.3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 4.3.4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 4.3.5中小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冬夏主导风向合理布置建筑物及 构筑物,有效组织校园气流,实现低能耗通风换气。 4.3.6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 2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 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 3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预留安全分隔设施的安装条件。 4中小学校设置的室外田径场、足球场应进行排水设计。室外体育场地应排水通畅 5.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应采用满足主要运动项目对地面要求的材料及构造做法。 6气候适宜地区的中小学校宜在体育场地周边的适当位置设置洗手池、洗脚池等附 属设施。 4.3.7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4.3.8中小学校的广场、操场等室外场地应设置供水、供电、广播、通信等设施的 接口。 4.3.9中小学校应在校园的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 8安全、通行与疏散 8.3校园出入口 8.3.1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人口。出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 的需要,出人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机动车专用出人口。 8.3.2中小学校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 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场地。 8.4校园道路

8.4.1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人口及走道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确、通畅 的路网。 8.4.2中小学校校园应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8.4.3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0.7m,每一路段的宽度应按该段道路通达 的建筑物容纳人数之和计算,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于3.0m。 8.4.4校园道路及广场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8.4.5校园内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不得少于3级。 8.4.6校园道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 规定。

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

3.2总平面 3.2.1宿舍宜有良好的室外环境。 3.2.2宿舍基地应进行场地设计,并应有完善的排渗措施。 3.2.3宿舍宜接近工作和学习地点;宜靠近公用食堂、商业网点、公共浴室等配套 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 3.2.4宿舍主要出人口前应设人员集散场地,集散场地人均面积指标不应小于 0.20m。宿舍附近宜有集中绿地。 3.2.6对人员、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流线设计应合理,避免过境机动车在宿舍区内 穿行。 3.2.7宿舍附近应有室外活动场地、自行车存放处,宿舍区内宜设机动车停车位, 并可设置或预留电动汽车停车位和充电设施。 3.2.8宿舍建筑的房屋间距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对防火、采光的要求,且应符 合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 3.2.9宿舍区内公共交通空间、步行道及宿舍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 3.2.10宿舍区域应设置标识系统,

1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的建筑设计。 1.0.3车库建筑按所停车辆类型分为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按建设方式可划分为 独立式和附建式。 1.0.4机动车车库建筑规模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非 机动车库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车库建筑规模及停车当量数应符合表 1. 0. 4的规定

车库建筑规模及停车当量数

1.0.5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应满足所在 城市及地区交通管理的要求。 1.0.6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地和总平面 3.1基地 3.1.3专用车库基地宜设在单位专用的用地范围内;公共车库基地应选择在停车需 求大的位置,并宜与主要服务对象位于城市道路的同侧。 3.1.4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非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m。 3.1.5特大型、大型、中型机动车库的基地宜临近城市道路;不相邻时,应设置通 道连接。 3.1.6车库基地出人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地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的 规定及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2基地出人口不应直接与城市快速路相连接,且不宜直接与城市主干路相 连接; 3基地主要出人口的宽度不应小于4m,并应保证出入口与内部通道衔接的顺畅; 4当需在基地出入口办理车辆出入手续时,出人口处应设置候车道,且不应占用城 市道路;机动车候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长度不应小于10m,非机动车应留有等候 空间; 5机动车库基地出人口应具有通视条件,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出人口地面坡度不宜大 于5%; 6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处的机动车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且应满足基地通行车 辆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 7相邻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且不应小于两出入口道 路转弯半径之和。 3.1.7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设置减速安全设施。 3.2总平面 3.2.1车库总平面可根据需要设置车库区、管理区、服务设施、辅助设施等。 3.2.2车库总平面的功能分区应合理,交通组织应安全、便捷、顺畅。 3.2.3在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机动车库的总平面布局宜有利于提高停车高峰时段 停车库的使用效率。 3.2.4车库总平面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2的

住宅至道路边缘最小距离(m)

主:1.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注:1.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

GB 7000.19-2005标准下载中“一”表示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9m的道路开设

4.3.1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4.3.2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2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 车场地; 3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4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 4.3.3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2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不 应光滑。坡度应小于1:20,坡宽应大于1.2m。 3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4.3.4居住用地内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 4.4室外环境 4.4.1新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 4.4.2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应少于1m²/人。 4.4.3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园 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4.4.4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措施。

4.5.1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度不应

4.5.2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

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2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5; 3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住 宅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1]《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模拟试题集(含光盘)[M].第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史蒂文·斯特罗姆,库尔特·内森.风景建筑学场地工程[M].任慧韬等译.俞可怀等审.大 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任乃鑫.200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模拟作图题: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技术设 计[MI.第3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赵晓光,党春红.民用建筑场地设计[MJ.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 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7丁梁永基,王莲清,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 地与建筑设计(含光盘)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教锦章,陈景衡.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作图题汇评[M].第8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 工图设计深度图样L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5 11]耿长孚.场地设计作图一一注册建筑师综合设计与实践检验答疑[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7. 12] 中国建设执业网.2007年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辅导用书7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技 术设计场地设计(作图)[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 闫寒.建筑学场地设计[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4 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5 黎志涛.快速建筑设计100问L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6]」黎志涛.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应试指南[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1. 17」 张清.2019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场地设计(作图题)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18」《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曹纬浚.2019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建筑方案技术与场地设计 (作图)[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GY/T 335-2020标准下载,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