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46-2019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DB64/T 1646-2019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4/T 164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7.8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1363
下载资源

DB64/T 1646-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4/T 1646-2019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DB64/T 16462019

2018(试行)采空塌陷地表变形区等级划分标准(如下表),均处于地表变形IV级区,对砖混结构 或工业构筑物而言,此值也已超过容许变形值,有的已超过极限变形值,其地基已处手不稳定状 态。对于地表倾斜≤3.0mm/m、地表曲率≤0.2mm/m、地表水平变形≤2.0mm/m的地段,三项指 标同时具备,处于地表变形I级区,对于一般浅基础工程而言,其地基稳定性评价为稳定,上述三 个指标中的地表倾斜3.0~10mm/m、地表曲率0.2~0.6mm/m²、地表水平变形2.0~6.0mm/m处于该 范围时,应根据具体数值大小,采用下表进行地表变形分区,在地表变形分区的基础上,按地基允 许变形值要求或规范,分项研究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表1采空塌陷地表变形区等级划分标准

7.1湿陷性黄士和湿陷性土

7.1.1.5湿陷性黄土原状样的取样方法对土的力学指标特别是湿陷系数影响较大。宁夏地区黄土, 特别是北部黄土状土,较之陕西及其他地区,土的含水量及粘粒含量低,砂粒含量高。在钻孔中即 更使用专用的黄土薄壁取土器,采用1来3钻的方法GB/T 42210-2022 液晶显示屏用点对点(P2P)信号接口 电参数,湿陷性指标与人工取样法依然偏差很大,偏 差率可达20%~30%,极易产生误判,影响对场地湿陷性的评价。因此,要确保这两类指标的准确 性,采用探井(坑)人工取I级土样的方法是最为可靠的。 7.1.1.6当穿透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层确有困难,无法判断湿陷性黄土层下限深度时,本条规定了各 类建筑基础底面下人工取样探井的深度要求,这与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穿透湿陷性土层并不矛盾。 在宁夏地区,这样的取样深度要求能够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并合理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7.1.1.14甲、乙类建筑物考虑其重要性和地基处理对消除湿陷性的要求,勘探点深度必须穿透湿 性黄土层,这是基本原则,内、丁类建筑物接表18的勘探深度能满足评价基底下压缩层深度和剩 余湿陷量的地基处理要求,

.4.5填土的堆填土料为湿陷性土或湿陷性黄土,填筑时即使分层碾压,若压实度不够,土的湿陷 生依然会存在。因此,对场地的湿陷性作出评价是必要的

宁夏的膨胀性岩土以第三系形成的泥岩为主,一般呈棕红色,多分布在盐池、中宁、红寺堡及 固原地区,膨胀潜势多为弱至中等。膨胀岩土的初判很重要,若经初判自由膨胀率小于40%,则地 基可按普通地基对待。

DB64/T 16462019

责土属内陆盐渍土,三种危害都有。天然状态下的盐渍土是很好的建筑地基,但一旦水环境发生改 变,盐渍土地基就可能产生严重溶陷、盐胀而危害建筑物的安全。

8.3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3.3.4要求施工中地下水位应降至开挖面以下一定距离(砂土应在0.5m以下,黏性土和粉土应在1.5m 以下)是为了避免由于土体中毛细作用使槽底土质处于饱和状态,在施工活动中受到严重扰动,影 向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 在降水过程中如成井质量等不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带出土颗粒,有可能使基底土体受到扰动, 严重时可能影响拟建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为防止由于深处承压水水压力而引起的基底隆起,产生突浦等破环,需验算基坑底不透水层厚 度产生的自重压力与承压水水头压力的平衡关系,并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工程实践中,安全系数 的具体取值应视工程重要性、实际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规范给出1.051.10仅是一个建议值。 对于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能否疏 干基坑内的地下水,得到便利安全的作业面;二是在造成水头差条件下,基坑侧壁和底部土体是否 急定;三是由于地下水的降低,是否会对邻近建筑、道路和地下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8.4.1随着宁夏尤其是银川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问题已引起宁夏工程界的高 度重视,已有的工程实例证明,如果勘察成果报告提供的抗浮设防水位不科学合理,对工程正常运 行将产生严重危害,所涉及的工程处理费用和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合理进行高层建筑的抗 浮评价在勘察报告中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是高层建筑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基坑 也越来越深,抗浮水位定得过高,工程费用可能浪费很大;定得过低,如果地下室发生上浮破坏, 后果也很严重。由于抗浮设防水位是地下室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最高水位,这个水位显然不是勘察 期间实测到的场地最高水位,也不完全是历史上观测或记录到的历史最高水位,而是地下室使用期 间可能遇到的最高水位,也就是说这个水位是岩土工程师根据场地条件和当地经验预测的、未来可 能出现的一个水位,这个水位既反映了岩土工程师的经验水平,也与当地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而地下室未来几十年使用期间,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很大,这就给岩土工程师确定合理设防水位带来 很大的困难。 地下室抗浮评价主要有三个问题: (1)提供抗浮设防水位,这是近年来的重点也是难点,经常引起争论,还发生有建设单位要求勘 察人员有意降低抗浮水位以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等问题,这样做会给工程留下隐惠;勘察人员宜按 本节第7.4和有关规范要求给出场地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 (2)根据地下室埋深和上部结构自重,初步评估地下室抗浮稳定性,如果自重与浮力相差不大, 一般建议采用配重或地面覆土等措施;如果抗浮水位与常年平均地下水位相差较大,使用期间达到 抗浮水位的概率很小,或者场地处于山坡地带,有自流排泄条件,可以建议采用设置排水盲沟、集 水井等排水设施进行抗浮设计;必要时应建议设置抗浮桩或抗浮锚杆; (3)如果抗浮压力较大,需要设置抗浮锚杆或抗拨桩时,应给出相应的设计参数,包括桩(锚杆) 的侧阻力和抗拔系数入的建议值。 本条第a款给出潜水条件时的取值原则,具体应由岩土工程师按场地条件和当地经验选取。当

DB64/T 16462019

9.1.1~9.1.2宁夏冲洪积平原、山间黄土平原,是主要的建筑场地,地貌较为简单,当地建筑经验丰 富,一般不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需要进行此项工作时,可只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山区、黄土丘陵沟 区、沙漠区,基岩出露,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建筑经验少,在此区域建设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宜在选址、规划、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对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详细勘察时,可在初步 察测绘和调查的基础上,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如滑坡、断裂等)作必要的补充调查。 9.1.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大于建筑场地范围,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原则。附近相关 地段是指对场地有较大影响的地段

9.2.1工程地质调查内容除收集有关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外,重点应 调查与工程相关的岩土条件、地史演变方面的有关经验和教训。现场踏勘是在收集研究已有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应了解建筑场地地理交通、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周围环境、现场勘探施工 条件等进行调查,做好勘探前期的准备工作。

DB64/T 16462019

9.3.2湿陷性黄土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内容单独列出,主要侧重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条件及对建筑地 基基础浸水几率的特殊性

9.3.3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为了达到精度要求,通常要求在测绘填图中,采用比提交成图比例尺大一级的地形图作为 填图的底图;如进行1:10000比例尺测绘时,常采用1:5000的地形图作为外业填图底图;外业填图 完成后再缩成1:10000的成图,以提高测绘的精度; (2)对工程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单元体,如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泉等,都应进行测 绘,必要时可用扩大比例尺,以便更好地解决岩土工程的实际问题。 9.3.4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对于成图的质量至关重要。地质观测点宜布 置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不整合面和不同地貌单元、微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和不 良地质作用分布的地段。同时,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头,例如采石场路堑、 并、泉等。当天然露头不足时,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探坑、探槽。条件适宜时 还可配合进行物探工作,探测地层、岩性、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等问题。地质观测点的定位标测, 对成图的质量影响很大,常采用以下方法: (1)目测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该法系根据地形、地物以目估或步测距离标测; (2)半仪器法,适用于中等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它是借助于罗盘、手持GPS等简单的仪器 测定方位和高度,使用步测或测绳量测距离; (3)仪器法,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即借助于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GPS)等较精 密的仪器测定地质观测点的位置和高程;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观测点,如地质构造线、不同时代 地层接触线、不同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以及有不良地质作用等,均宜采用仪器法。 9.3.5测绘成果资料的整理,9.3.5条只作了一般内容的规定,为解决某一专门的岩土工程问题,也 可编绘专门的图件,应重视素描图和照片的分析整理工作。 9.3.6搜集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的数量,同一地区应有2~3套,一套制作镶嵌略图,一套用于野外 调绘,一套用于室内清绘。在初步解译阶段,对航空相片或卫星相片进行系统的立体观测,对地貌 和第四纪地质进行解译,划分松散沉积物与基岩的界线,进行初步构造解译等。第二阶段是野外踏 勘和验证。核实各典型地质体在照片上的位置,并选择一些地段进行重点研究,作实测地质剖面和 采集必要的标本。最后阶段是成图,将解译资料、野外验证资料和其他方法取得的资料,集中转绘 到地形底图上,然后进行图面结构的分析。如有不合理现象要进行修正重新解译或到野外复验

10.1.1为达到勘察目的,宜将多种勘探手段配合使用,如钻探加井探,钻探加地球物理勘探等。 10.1.2钻孔和探井如不妥善回填,可能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往往在短期内或局部范围 内不易察觉,但能引起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钻孔、探井和探槽均应回填,特别是基坑内钻 孔、探井应分段回填夯实。

10.2勘探点的定位与测量

2.1~10.2.3勘探点定位与高程测量成果宜说明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列表标明各勘探点白 坐标、高程、控制点、所设临时控制点记号。临时设立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应相对固定,

DB64/T 16462019

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可埋设水泥桩、道钉、也可在固定建筑物或地物上标定。

10.3.1选择钻探方法应考虑的原则是:

(1)地层特点及钻探方法的有效性; (2)能保证以一定的精度鉴别地层,了解地下水的情况; (3)尽量避免或减轻对取样段的扰动影响。 正文表31就是按照这些原则编制的。制定勘察工作纲要时,不仅要规定孔位、孔深,而且要规 定钻探方法。钻探单位应按任务书指定的方法钻进,提交成果中也应包括钻进方法的说明。 规定黏性土中采用螺旋提土器回转钻进,以便连续采取土样进行野外鉴别描述;地下水位以下, 对于粉土和砂土用螺旋提土器难以带上土样,并易埋钻,因此可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为保证分层 精度,进行取样和标贯试验的间距,在基础下5m范围内不应大于1m,5~10m范围内不应大于2m, 10m以下不应大于3m。 10.3.2国标岩土规范中的小麻花钻,口径太小和钻头结构上的缺陷,在宁夏地区钻进困难,带出土 详少,不适用本地区。一般情况下,浅层钻探常用洛阳铲,遇杂填土或含砾土时可用小口径勺形钻 10.3.3钻探孔径应满足土工试验对土试样尺寸的要求,常用的取土器尺寸为108mm和89mm, 般不大于146mm。 10.3.4本条所列各项要求,是针对既要求直观鉴别地层,又要求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又要对地基土 进行原位测试的情况提出的,如果勘察要求降低,对钻探的要求也可相应地放宽。

D.4并探、槽探和洞探

10.4.1探井、探槽可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0.4.2探井、探槽和平洞土石方量大,对场地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有充分估计和处 理措施。

10.5岩土试样的采取

10.5.1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要求一个试样做所有的试验,而不同试验项目对土样扰动的敏感程度 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试验目的来划分土试样的质量等级。按本条规定可根据试验内容 选定试样等级。对土试样作质量分级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事先的质量控制,即对采取某一级别土试样 所必须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条件做出严格的规定 10.5.2正文表33中所列各种取土器,按壁厚可分为薄壁和厚壁两类,按进入土层的方式可分为贯 人和回转两类。 薄壁取土器壁厚仅1.25~2.00mm,取样扰动小,质量高,但因壁薄,不能在硬和密实的土层中 使用,取I级土样,用标准薄壁取土器为宜。 厚壁散口取土器,是我区目前大多数单位使用的内装镀锌铁皮衬管的对分式取土器。这种取土 器与国际上惯用的取土器相比性能相差甚远,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能取得Ⅱ级土样,不能视为高 质量的取土器。目前,厚壁口取土器中,大多使用镀锌铁皮衬管,其弊病甚多,对土样质量影响 很大,应逐步予以淘汰,代之以塑料或酚醛层压纸管。目前仍允许使用镀锌铁皮衬管,但要特别注 意保持其形状圆整,重复使用前应注意整形,清除内外壁黏附的蜡、土或锈斑。 10.5.3关于贯人取土器的方法,本条规定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即只要能压入的要优先采用压 入法,特别对软土必须采用压入法。压入应连续而不间断,如用钻机给进机构施压,则应配备有足 够压入行程和压人速度的钻机

DB64/T 16462019

10.6.1~10.6.4本节内容仅涉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般原则,目的在于指导非地球物理勘探 专业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师结合工程特点选择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强调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与地 球物理勘探的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方案,分析判释成果。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体方案的制定 与实施,应执行现行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规程的有关规定。

11.1.1 ~ 11.1.5

11.2.1~11.2.8深层载荷试验与浅层载荷试验的区别,在于所测试土层是否存在边载,荷载作用于 半无限体的表面还是内部。深层载荷试验存在边载,荷载作用于半无限体的内部,这是基本定义 例如:深基坑内载荷试验深度为6m,但试坑宽度符合浅层载荷试验的条件,无边载,则属于浅层 载荷试验;反之,假如载荷试验深度为6m,但试井直径与承压板直径相同,有边载,则属于深层 载荷试验。

DB64/T 16462019

浅层载荷试验只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模量,深层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 桩的端阻力和土的变形模量(压缩模量为侧向无变形的有侧限条件值,深层载荷试验虽有边载且荷 载作用于半无限体的内部,但土体仍有侧向变形,因此仍为变形模量)。 对载荷试验的认识上,需考虑载荷试验只是一种模拟,其工作状态与基础或桩基是有差别的, 此外,还有试验土层的均匀性、代表性问题,扰动问题、影响深度问题、尺寸效应问题、试验操作 误差和取值标准问题,应有足够的估计。 加荷方法,常规方法以沉降相对稳定法(即一般所谓的慢速法)为准;如试验目的是确定地基 承载力,可以考虑采用沉降非稳定法(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但必须有对比的经验。如试验目 的是确定土的变形特性,则快速法加荷的结果只反映不排水条件的变形特性,不反映排水条件的固 结变形特性。 一般情况下,载荷试验应做到破坏,获得完整的P~S曲线,以便确定承载力特征值;只有试验 目的为检测性质时,加荷至设计要求的二倍时即可终止;发生明显的侧向挤出隆起或裂缝,表明受 荷地层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这属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等速沉降或加速沉降,表明承压板下产生塑 性破坏或刺入破坏,这是变形破坏极限状态;过大的沉降(承压板直径的0.06倍),属于超过限制变 形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1.3.3不同土层的超前滞后量是不同的,上硬下软时,超前为0.5~0.7m,滞后为0.2m:上软下

硬时,超前为0.1~0.2m,滞后为0.3~0.5m。 在整理触探资料时,应剔除异常值,在计算土层的触探指标平均值时,超前滞后范围内的值不 反映真实土性;临界深度以内的锤击数偏小,不反映真实土性,故不应参加统计。动力触探本来是 连续贯人的,但也有配合钻探,间断贯入的做法,间断贯入时临界深度以内的锤击数同样不应参加 统计。 对于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临界深度的概念可以这样考虑,在相对均匀的土层中,在贯入的初始 价段,动探击数随着贯人深度的增加而增天,当贯入一定深度后,动探击数趋于稳定,这一深度为 动力触探临界深度。根据有关资料,这临界深度为0.50~1.00m,当然,临界深度判定的依据仍为 动探击数趋于稳定的深度,当地层稳定时,不能拘泥于上述研究资料。工程实践中,如砂夹石垫层 检测,砂夹石垫层表面以下0.30~0.50m内动探击数既已趋于稳定;当配合钻探,间断贯入时,对 钻孔内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其孔径较小,侧限约束较为明显,在清孔较好、孔壁未塌的情况下, 边续贯入0.20~0.30m左右时,动探击数既已趋于稳定

11.4.5关于标贯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作如下说明:

(1)修正问题,国外对N值的传统修正包括:饱和粉细砂的修正、地下水位的修正、土的上覆 玉力修正;国内长期以来并不考虑这些修正,而着重考虑杆长修正;杆长修正是依据牛顿碰撞理论, 杆件系统质量不得超过锤重二倍,即制了标贯使用深度小于21m,但实际使用深度已远超过21m, 在我区内最大深度已达100m以上;通过实测杆件的锤击应力波,发现锤击传输给杆件的能量变化 远大于杆长变化时能量的衰减,故建议不作杆长修正的N值是基本数值;但考虑到过去建立的N值 与土性参数、承载力的经验关系,所用的N值均经杆长修正,而抗震规范评定砂土液化时,N值又 不作修正;故在实际应用N值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向题,参照在关规范考虑是否作杆长修正或其 他修正:勘察报告应提供不作杆长修正的N值,应用时再根据情况考虑修正或不修正,用何种方法

DB64/T 16462019

式,根据压力和变形关系,计算土的模量和强度。 旁压仪包括预钻式、自钻式和压入式三种。国内目前以预钻式为主,本节以下各条规定也是针 对预钻式的。压人式目前尚无产品,故暂不列入。旁压器分单腔式和三腔式。当旁压器有效长径比 大于4时,可认为属无限长圆柱扩张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单腔式和三腔式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别。 11.5.2旁压试验点的布置,应在了解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进行,最好先做其他原位测试以便合理地在 有代表性的位置上布置试验。布置时要保证旁压器的量测腔在同一土层内。根据实践经验,旁压试 验的影响范围,水平向约为60cm,上下方向约为40cm。为避免相邻试验点应力影响范围重叠,建 议试验点的垂直间距至少为1m

11.6.2单孔波速法,可沿孔向上或向下检层进行测试。主要检测水平的剪切波速,识别第一个剪切 波的初至是关键。关于激振方法,通常的做法是:用锤水平敲击上压重物的木板或混凝土板,作为 水平剪切波的振源。板也孔口距离取1~3m,板上压重大于400kg,板与地面紧密接触。沿板的纵 轴从两个相反方向敲击两端,记录极性相反的两组剪切波形。除地面激振外,也可在孔内激振。 11.6.3跨孔法以一孔为激振孔,宜布置2个钻孔作为检波孔,以便校核。钻孔应垂直,当孔深较 大,应对钻孔的倾斜度和倾斜方位进行量测,量测精度应达到0.10,以便对激振孔与检波孔的水平 距离进行修正。在现场应及时对记录波形进行鉴别判断,确定是否可用;如不行,在现场可立即重 做。钻孔如有倾斜,应作孔距的校正。 11.6.4面波的传统测试方法为稳态法,近年来,瞬态多道面波法获得很大发展,并已在工程中大量 应用,技术已经成熟,故列人了本标准

12.1.1~12.1.2本章只规定了岩土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的选取以及一些原则性问题,主要供岩土工 程师所用。至于具体的操作和试验仪器规格,则应按有关的规范、标准执行。由于岩土试样和试验 条件不可能完全代表现场的实际情况,故规定在岩土工程评价时,宜将试验结果与原位测试成果或 原型观测反分析成果比较,并作必要的修正。 一般的岩土试验,可以按标准的、通用的方法进行。但是,岩土工程师必须注意到岩土性质和 现场条件申存在的许多复杂情况,包括应力历史、应力场、边界条件、非均质性、非等向性、不连 续性等等,使岩土体与岩土试样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试验时应尽可能模拟实际,使用 试验成果时不要忽视这些差别。

DB64/T 16462019

12.2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12.2.1本条规定的都是最基本的试验项目,一般工程都应进行。 2.2.2测定液限,我国通常用76g瓦氏圆锥仪,但在国际上更通用卡氏碟式仪,故目前在我国是 两种方法并用,《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一1999也同时规定这两种方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 法。由于测定方法的试验成果有差别,故应在试验报告上注明。 土的比重变化幅度不大,有经验的地区可根据经验判定,误差不大,是可行的。但缺乏经验地 区,仍应直接测定。

12.3土的压缩一固结试验

12.4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12.4.1排水状态对三轴试验成果影响很大,不同的排水状态所测得的c、值差别很大,故本条在 这方面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使试验时的排水状态尽量与工程实际一致。不固结不排水剪得到的抗 剪强度最小,用其进行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但是饱和软黏土的原始固结程度不高,而且取样等过程 又难免有一定的扰动影响,故为了不使试验结果过低,规定了在有效自重压力下进行预固结的要求。 12.4.2虽然直剪试验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受力条件比较复杂,排水条件不能控制等,但由于仪器 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又有大量实践经验,故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利用,但对其应用范围应予限制 12.4.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实际上是三轴试验的一个特例,适用于β~0的软黏土,国际上用得较 多,故在本条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对土试样的质量等级作了严格的规定。 12.4.4测滑坡带上土的残余强度,应首先考虑采用含有滑面的土样进行滑面重合剪试验。但有时取 不到这种土样,此时可用取自滑面或滑带附近的原状土样或控制含水量和密度的重塑土样做多次剪 切。试验可用直剪仪,必要时可用环剪仪。 12.4.5本条规定的是一些非常规的特种试验,当岩土工程分析有专门需要时才做,主要包括两大类: (1)采用接近实际的固结应力比,试验方法包括K。固结不排水(CK.U)试验,K。固结不排水测 孔压(CK,)试验和特定应力比固结不排水(CKU)试验:

DB64/T 16462019

(2)考虑到沿可能破坏面的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试验方法包括平面应变压缩(PSC)试验,平 面应变拉伸(PSE)试验等。 这些试验一般用于应力状态复杂的堤坝或深挖方的稳定性分析。

2.5土的动力性质试验

12.5.1动三轴、动单剪、共振柱是土的动力性质试验中目前比较常用的三种方法。其他方法或还不 成熟,或仅做专门研究之用。故不在本标准中规定。 不但土的动力参数值随动应变而变化,而且不同仪器或试验方法有其应变值的有效范围。故在 提出试验要求时,应考虑动应变的范围和仪器的适应性。 2.5.2用动三轴仪测定动弹性模量、动阻尼比及其与动应变的关系时,在施加动荷载前,宜在模拟原 立应力条件下先使土样固结。动荷载的施加应从小应力开始,连续观测若干循环周数,然后逐渐加大动 应力。 测定既定的循环周数下轴向应力与应变关系, 般用于分析震陷和饱和砂士的液化

本节规定了岩王工程勘察时,对岩石试验的一般要求,具体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 本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执行。 2.6.5由于岩石对于拉伸的抗力很小,所以岩石的抗拉强度是岩石的重要特征之一。测定岩石抗拉 虽度的方法很多,但比较常用的有劈裂法和直接拉伸法。本标准推荐的是劈裂法。 12.6.6点荷载试验和声波速度试验都是间接试验方法,利用试验关系确定岩石的强度参数,在工程 上是很实用的方法

13.1.1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除对有足够经验和充分资料的地区可以不进 行水、土腐蚀性评价外,其他地区均采用水、土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 (1)关于地方经验 混凝土和钢结构腐蚀的化学和电化学原理虽已比较清楚,但所处的水土环境复杂多变,目前还 准以定量计算,只能根据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腐蚀性分级,根据分级采取措施。在研究成果和 数据积累尚不够的情况下,当地工程结构的腐蚀情况和防腐蚀经验应予充分重视。本条中的“当有 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场地的水或土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时”,指的是有专门研究论证,并经 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认可,或地方规范规定,并非个别单位意见。 (2)关于钢结构的腐蚀性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并非每项工程勘察都有这个任务,故规定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 钢结构在土中的腐蚀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因素很多,腐蚀途径多样,任务需要时宜专门论证或研究 13.1.2地下水位以上的构筑物,规定只取土样,不取水样,但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地下水位的季节变 化幅度,当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浸没构筑物时,仍应取水样进行水的腐蚀性测试。 13.1.3本条对取样部位和数量作了规定,便于操作,与原有规定基本一致,但更加明确。本条a 款中规定,当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和混凝土结构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采用土试样 进行腐蚀性测试,但当地下水位很浅,且其上的土长年处于毛细带时可不采取土样。 对盐类成分和含盐量分布不均匀的土类,如盐渍土,若仍按每个场区采取2件试样,可能缺乏 代表性,故规定应分区、分层取样,每区、每层不应少于2件。土中含盐量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

DB64/T 16462019

匀时应分区,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时应分层。如分层不明显,呈渐变状,则应加密取样,查明 变化规律。 当有多层地下水时,应分层采取水试样

干湿交替是指地下水位变化和毛细水升降时,建筑材料的干湿变化情况。干湿交替和气候区与 需蚀性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同浓度的盐类,在干旱区和湿润区,其腐蚀程度是不同的。前者可能是 强腐蚀,而后者可能是弱腐蚀或无腐蚀性。冻融交替也是影响腐蚀的重要因素。如盐的浓度相同, 在不冻区尚达不到饱和状态,因而不会析出结晶,而在冰冻区,由于气温降低,盐分易析出结晶, 从而破坏混凝土。

4.1.1所谓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是指有特殊意义的,一且损坏将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或产生重 大社会影响的工程;对变形有严格限制的工程;采用新的设计施工方法,而又缺乏经验的工程 4.1.2监测工作对保证工程安全有重要作用。例如:建筑物变形监测,基坑工程的监测,边坡和洞 室稳定的监测,滑坡监测,崩塌监测等。当监测数据接近安全临界值时,必须加密监测,并迅速向 有关方面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和人身安全

14.2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

14.2.1天然地基的基槽(基坑)检验,是必须做 工、监理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共间进行。下列情况应着重检验: (1)天然地基持力层的岩性、厚度变化较大时;桩基持力层顶面标高起伏较大时; (2)基础平面范围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地层时; (3)基础平面范围内存在异常土质,或有坑穴、古墓、古遗址、古井、旧基础时; (4)场地存在破碎带、岩脉以及废河、湖、沟、浜时; (5)在雨期、冬期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土质可能受到影响时。 检验时,一般首先核对基础或基槽的位置、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是否与图纸相符。对土质地 基,可用肉眼、微型贯入仪、轻型动力触探等简易方法,检验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必要时可在槽 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但坑底下埋有砂层,且承压水头高于坑底时,应特别慎重,以免造成冒 水涌砂。当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出入较天或设计有较天变动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察 14.2.2桩长设计一般采用地层和标高双控制,并以勘察报告为设计依据。但在工程实践中,实际情

DB64/T 16462019

况与勘察报告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故应通过试打试钻,检验岩土条件是否与设计时预计的一致,在 工程桩施工时,也应密切注意是否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14.2.4目前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还不能十分准确,无论计算模式还是计算参数,常常和实际情况 不一致。为了保证工程安全,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必要时可调整施工程序, 调整支护设计。遇有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本条规定的e款是监测的 基本内容,主要从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的角度提出的。为科研积累数据所需的监测项目,应根据需 要另行考愿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及时报送,发现异常或趋于临界状态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5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岩士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

5.1.1本条主要提出了

15.3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15.3.3岩土参数的标准差可以作为参数离散性的尺度,但由于标准差是有量纲的指标,不能用于不 同参数离散性的比较。为了评价岩土参数的变异特点,引入了变异系数的概念。变异系数是无量 冈系数,使用上比较方便,在国际上是一个通用的指标,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国家、不同土类、不 同指标的变异系数经验值。在正确划分地质单元和标准试验方法的条件下,变异系数反映了岩土指 示固有的变异性特征,例如,土的重度的变异系数一般小于0.05,渗透系数的变异系数一般大于 .4;对于同一个指标,不同的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得到的变异系数可能相差比较天,例如用薄壁取 土器取土测定的不排水强度的变异系数比常规厚壁取土器取土测定的结果小得多

15.4成果报告的要求

15.4.1原始资料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编写成果报告的基础,加强原始资料的编录工作是保证成果 报告质量的基本条件。这些年来,经常发现有些单位勘探测试工作做得不少,但由于对原始资料的 检查、整理、分析、鉴定不够重视,因而不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甚至造成假象,导致分析评价的 失误。因此,本条强调,对岩土工程分析所依据的一切原始资料,均应进行整理、检查、分析、鉴 定,认定无误后方可利用

DB64/T 16462019

地基加固方案,确定加固深度,提出相关设计计算参数。 15.4.8勘察报告要求,宜根据基坑规模及场地条件提出供设计计算使用的基坑各参数的建议,并建 议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和支护方案。对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的基坑工程,还宜提出地下水控制 方案的建议。 15.4.10对高层建筑建设中遇到的一些特殊岩土工程问题,勘察期间高层建筑勘察有时难以解决, 这些特殊问题主要包括:查明与工程有关的性质或规模不明的活动断裂及地裂缝、高边坡、地下采 空区等不良作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或水文地质设计,特殊条件下的地下水 动态分析及地下室抗浮设计,工程要求时的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分析,地基基础方案优 化分析及论证,地震时程分析及有关设计重要参数的最终检测、核定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单独进 行专门的勘察测试或技术咨询,并单独提出专门的勘察测试或咨询报告

15.5.1勘察报告所附图件应与报告书内容紧密结合,具体分两个层次,首先是每份勘察报告书都应 附的图件及附件主要有三种;另一个层次是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或工程分析需要而宜绘制的图件, 它是根据不同场地及工程的情况来选择,实际工作还可以选择和补充。 5.5.2勘察报告所附表格和曲线,一方面要全面反映勘察过程中测试和试验的结果,另一个方面要 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地基基础设计计算提供数据,实际工作也可以进行选择和补充

附录A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DB64/T 16462019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承载力中D.1深度修正系数ma和宽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当砂土的β值 为26°时,按上述公式计算,m=1.3,而粉细砂土为稍密状态时,$值一般均大于26°,故本次取10 击

附录B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以下为宁夏建筑设计研究所做的部分工程项目数据:

饱和状态的砂主内摩擦角比十燥状态的砂主减小1~2度TB 10054-2010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按2度考虑,根据《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一2011第5.2.5条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承载力特征值公式计算,承载力特征 直减小幅度在12%~17%之间。宁夏位于干旱地区,部分含水量较低的粉细砂土还存在易溶盐胶结和 泥质胶结问题,含水量越低,干湿强度差别越大,黏聚力减小10kPa左右,引起的承载力特征值减 小幅度在10%~15%之间。 表B.4中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均在全国各地经验范围内,并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中附 表的数值对黏性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降低处理,详见下表:

DB64/T 16462019

随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校止值的提高,无具在15击以上,《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附表中黏性主 的承载力特征值开始大幅度提高,这与我区对于15~23击之间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不相符。 B.3填土的形成和均匀性情况较为复杂,杂填土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素填土在没有湿 陷性的条件下,可以按本条要求进行承载力评价。 B.4按本附录进行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当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较大时,需按要求对地基土进行载荷试 验,在确保拟建物地基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积累地区经验。 B.5本附录适用于非湿陷性土层,按原位测试结果进行查表取值时,尚需考虑测试条件与建筑物使 用条件的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含水量;室内天然含水量压缩试验和试样饱和条件下压缩试验可 以得出两种含水量下压缩模量的对比关系,而这一对比关系与承载力特征值在干、湿条件下的对比 关系呈正相关性,简单考虑时可按相同比例进行折减

附录C银川平原地区粉细砂土压缩模量E。和地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山。

C.1银川地平原地区粉细砂沉积厚度天,埋藏较浅,密实程度较高,为银川平原地区建筑物基础的

附录D宁夏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CB50025将宁东、盐池、红等堡、太阳山划入北部边缘地区, 0.5。而这一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产生的破坏程度与勘察评价的严重程度往往存在较大的 。据2013年10月在宁东和郝家台做的两组现场浸水试验结果DB/T 77-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与计算值

DB64/T 16462019

比值为1.0~1.2之间。这些地区的黄土多属次生黄土即黄土状土,主要为冲洪积形成。考虑到成因 及湿陷程度与同心、固原地区黄土的差异并结合试验成果,βo定为1.0。中宁石空、永宁、陶乐地区 显陷性黄土多为冲洪积成因,厚度薄,湿陷敏感性差,湿陷等级低,且这一地区缺乏实验资料,因 比β仍按0.5确定。 附录E宁夏及临区大地构造图 本图及《宁夏地貌分区图》均来自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 附录F宁夏地貌分区图 宁夏地貌深受地质构造制约,山地与平原的分布形式与地质构造格局完全吻合。山地包括北部 的贺兰山、中南部的四列弧形山地、弧形山地最终汇合成南部的六盘山。宁夏平原有银川、卫宁冲 洪积平原、中南部山间、河谷黄土平原。宁夏平原东以黄河为界,有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灵武、盐 也、陶乐台地,还有中卫香山北麓、青铜峡西部覆盖层很薄的台地。另外,沙漠有中卫西北部的腾 格里沙漠东南缘、灵盐陶台地上的毛乌素沙漠西南缘、还有南部黄土丘陵沟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