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116-2018 减少水力压裂作业对地面环境影响的推荐做法

NB/T 10116-2018 减少水力压裂作业对地面环境影响的推荐做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116-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3494
下载资源

NB/T 1011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116-2018 减少水力压裂作业对地面环境影响的推荐做法

ICS75.020 E 14 备案号:68865—2019

NB/T 101162018

减少水力压裂作业对地面环境影响的

Practicesformitigating surfaceimpactsassociatedwithhydraulicfractur

DB34/T 3047-2017 普通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NB/T 10162018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作业前管理 压裂材料和装备运输 压裂材料现场管理 压裂施工要求 压裂返排液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参考文献

NB/T 10116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 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 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汝生、李凤霞、李小敏、翁帮华、常启新、陈国平、周仲键。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巨 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 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汝生、李凤霞、李小敏、翁帮华、常启新、陈国平、周仲键。

NB/T 10162018

力压裂作业对地面环境影响的推荐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水力压裂作业中减少 影响的系列做法,包括作业前管理、压裂液 的选择、压裂材料和装备运输、压裂材料现场管理、 压裂施工要求、压裂返排液及废弃物处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勘探开发水力压裂作业,其他类型井水力压裂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GB 18564.2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2部分:非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GB/T50934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NB/T14002.3页岩气储层改造第3部分:压裂返排液回收和处理方法 SY/T5727—2014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5466—2013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3.1作业前,应根据目标井情况,识别、评估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对 压裂过程的环保要求设置环保设施,编制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3.2同一平台多口井水力压裂推荐采用工厂化作业模式,合理井场布局,集中建设蓄水池和返排池, 减少占用农田耕地。 3.3压裂液需根据储层特性、配液水质和措施目标需求进行配方设计,且应满足安全环保和可回收 利用的要求。压裂液配制时应优先选用回收处理后返排液,采用新鲜水时宜选用地表水。 3.4压裂作业公司应了解压裂液配方组成,掌握压裂液基液和各添加剂性能特点,明确压裂液配制 及压后返排期间正确操作程序。 3.5材料供应商应向压裂作业公司提供产品参数表、MSDS数据表,包括化学品的危害、泄漏清理 程序等,应提供每种化学品的应急处理方案。施工中如有危险化学品,按照GB13690的规定进行分 类标识,并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制订应急预案。 3.6压裂材料存储装置、压裂液泵送单元及高低压管汇等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3.7应制订压裂液泄漏应急处理方案,方案包括应急处理装备位置、清理用材料明细及其使用方法。

NB/T 101162018

3.8蓄水池、返排池和储液罐要求: 蓄水池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储液罐宜采用钢结构,并根据储液性质做好防腐处理。 储液罐在使用前应检测无渗漏、无腐蚀,蓄水池/返排池应按照GB/T50934的要求做好防 渗处理。 一大型蓄水池设计及建设应结合工程情况,并应考虑更广泛的用途及其长期使用性 3.9压裂设备定期维护到位,保证正常运转。 3.10组织作业人员召开压前技术交底会,会议应介绍压裂有关的安全环保事项,明确各环节施工规 范及个人职责,会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现场装备及管线泄漏的预防措施。 正确管理、处理及重复利用泄漏的材料的预案。 发生现场材料泄漏时的反应机制。应向现场作业管理人员及健康安全环境监管人员汇报,汇 报内容包括泄漏的材料及其安全信息、泄漏的位置、泄漏的数量和采取的措施等。 确认危险化学品数据信息,落实现场处置预案。 一压裂返排液及废弃物的正确管理、重复使用及处理的流程和计划。 3.11需标识作业区域禁入信息,设置井场边界警戒线;高压危险区使用专用安全警示带,必要时加 装钢板围栏,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警句。

4.1运输液体材料时,应加盖密封,防正止液体溅落,检查储存容器确保不渗不漏,排放阀门关闭且 无滴漏。 4.2运输支撑剂、粉剂等固体材料时,包装规范,确保不撤漏、不扬撒。 4.3运输含腐蚀性、有毒有害等物料的运输车辆应符合GB18564.1和GB18564.2的要求。 4.4压裂作业公司在交通、运输通过地区,应制订车辆运输计划,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运输车辆数量、运输时间。 合理线路规划,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和保障公共安全。 遵从当地应急管理机构和公路部门的管理,避开交通高峰、夜间等时间。 选择适合的路边停车位/集结地,避免车道/道路堵塞

现场压裂材料存放应规范、标识清晰。液体材料不渗不漏,固体材料避免撒漏。 材料存储场地应防雨防渗防风。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设有防渗和围堰的区域内,并按相关规定 置警示和标识。 储存现场需提供每种产品的说明书、MSDS数据表。 压裂作业公司应提供现场压裂材料储存的相关信息,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现场蓄水池/返排池的位置及容量。 现场液罐数量、单个容量及总的容量。 现场液罐/池存储液体类型、存储量及位置。 支撑剂罐/袋数量、单罐/袋重量(体积)、总重量(体积)及位置,

5.1现场压裂材料存放应规范、标识清晰。液体材料不渗不漏,固体材料避免撒漏。 5.2材料存储场地应防雨防渗防风。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设有防渗和围堰的区域内,并按 设置警示和标识。

现场蓄水池/返排池的位置及容量。 现场液罐数量、单个容量及总的容量。 现场液罐/池存储液体类型、存储量及位置。 支撑剂罐/袋数量、单罐/袋重量(体积)、总重量(体积)及位置

NB/T 10162018

6.1.1水力压裂作业所需发动机的废气排放需符合GB20891的要求。 6.1.2压裂井口装置应满足GB/T22513和工具通过要求。并口放喷管线采用硬管线连接,分段用地 锚牢固固定。 6.1.3压裂用设备及配件应符合SY/T5727—2014中4.4.2的要求。 6.1.47 高压管汇应捆绑牢固,并与地面水泥基墩相互固定,高压管线需安装泄压阀。 6.1.5 压裂所有管线连接后,按设计工况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密封性。 6.1.6车辆摆放时,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噪声敏感区,必要时可设置人工降噪装置,包括: 在噪声源与受体之间放置大液罐、拖车、表层土。 采用低噪设备或降噪设施,如消声器、排气管或其他噪声缓冲设备。 将高压排放管的方位远离噪声受体,施工区域周围增加隔音墙或其他隔音屏障。 6.1.7在距离居民较近的井场可采取临时撤离或避开夜间施工等措施,减少噪声影响。

6.1.2压裂井口装置应满足GB/T22513和工具通过要求。并口放喷管线采用硬管线连接,分段用地 铺牢固固定

6.1.1水力压裂作业所需发动机的废气排放需符合GB20891的要求。 6.1.2压裂井口装置应满足GB/T22513和工具通过要求。并口放喷管线采用硬管线连接,分段用地 锚牢固固定。 6.1.3压裂用设备及配件应符合SY/T5727—2014中4.4.2的要求。 6.1.47 高压管汇应捆绑牢固,并与地面水泥基墩相互固定,高压管线需安装泄压阀。 6.1.5 压裂所有管线连接后,按设计工况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密封性。 6.1.6 5车辆摆放时,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噪声敏感区,必要时可设置人工降噪装置,包括: 在噪声源与受体之间放置大液罐、拖车、表层土。 采用低噪设备或降噪设施,如消声器、排气管或其他噪声缓冲设备。 将高压排放管的方位远离噪声受体,施工区域周围增加隔音墙或其他隔音屏障。 6.1.7在距离居民较近的井场可采取临时撤离或避开夜间施工等措施,减少噪声影响。

6.1.2压裂并口装置应满足GB/T22513和工具通过要求。井口放喷管线采用硬管线连接,分段用地

6.2.1严格按照设计工况施工,避免超压超限。 6.2.2压裂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泵、液压管路等状况,一旦发现滴漏,及时采取措施。 5.2.3 发动机设备需实时检查,避免润滑油、冷却液和其他液体的漏失。 6.2.4 实时监测压裂供液系统及管汇,一旦刺、漏,立即停泵整改。 5.2.5 泄漏发生时,在安全并可操作前提下,应首先控制泄漏源,然后收集和处理泄漏物质,控制与 收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设置临时围堰,防止泄漏扩散。 采用备用储液罐,收集泄漏物质。 根据应急预案处置泄漏物质

6.3.1施工结束后,压裂返排液应排到返排池中。 6.3.2压后剩余压裂液应输送到准许置放、处理、排放的地点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或者通过密闭罐、车载罐或专用管线 运输到下一个压裂施工井场。 5.3.3压裂返排液中释放的甲烷等气体宜采用放喷点火燃烧方式,气体排放满足GB16297的要求。

6.3.1施工结束后,压裂返排液应排到返排池中。 6.3.2压后剩余压裂液应输送到准许置放、处理、排放的地点,或者通过密闭罐、车载罐或专用管线 运输到下一个压裂施工井场。 6.3.3压裂返排液中释放的甲烷等气体宜采用放喷点火燃烧方式,气体排放满足GB16297的要求。

6.4.1井场布置按照SY/T5466—2013中3.7执行。 6.4.2山区井场应设防洪沟。 6.4.3并场蓄水池、返排池应确保一定有效余量,实时监控蓄水及返排情况并及时清理

6.4.1井场布置按照SY/T5466—2013中3.7执行。 6.4.2山区井场应设防洪沟。 6.4.3井场蓄水池、返排池应确保一定有效余量DB11/T 1665-2019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实时监控蓄水及返排情况并及时清理

7压裂返排液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NB/T 10116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